CN105027486B - 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 - Google Patents

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7486B
CN105027486B CN201480011503.7A CN201480011503A CN105027486B CN 105027486 B CN105027486 B CN 105027486B CN 201480011503 A CN201480011503 A CN 201480011503A CN 105027486 B CN105027486 B CN 105027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data transfer
transfer rate
data
candida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15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7486A (zh
Inventor
S·杜
Z·贾
C-H·陈
N·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27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7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切换数据率以计及临时信道状况或设备配置错误。更有可能达成最大有效吞吐量的预选数据率被存储在数据率表中。数据率表包含针对该数据率表中每个预选数据率的候选数据率。当使用预选数据率的探测传输失败时,利用动态速率探测来确定该问题的可能原因和程度。动态速率探测方案使用这些候选数据率来传送探测传输并跟踪这些探测传输的成功或失败。对这些探测传输的分析被用于指示有问题状况的可能原因和/或程度,并用于确定是否需要重新配置数据率表中的数据率。

Description

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
相关申请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Du等人于2013年6月19日提交的题为“Dynamic Rate Controlin Wifi Systems(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921,860、以及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题为“Dynamic Rate Control In WiFi Systems(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85,833的优先权,其中每一件申请均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
IEEE 802.11标准被用于通过指定尝试达成最大数据率的通信协议来规划射频(RF)频带内的无线局域网(WLAN)。IEEE 802.11标准在物理(PHY)层提供多个数据率。数据率由调制及编码方案(MCS)索引来标识。每个MCS索引值与各种参数相关联,这些参数诸如空间流数目Nss(例如,1–4)、保护区间的选取(例如,短或长)、信道带宽(例如,20MHz、40MHz、80MHz、160MHz)、调制类型(例如,BPSK、QPSK、16-QAM、64-QAM、256-QAM)、以及编码率(例如,1/2、3/4、5/6、2/3)。与MCS索引相关联的数据率基于这些参数的具体设置。存在众多MCS索引值,其中每个MCS索引值表示这些参数的各种设置的不同组合。然而,由MCS索引值指示的数据率并未计及无线网络的现实动态,该无线网络会遭受诸如链路故障、随机信道错误、链路预算等状况的影响。
概述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的选集。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切换数据率以计及临时信道状况或设备配置错误。无线网络可能遭受较差链路预算、随机信道错误、链路故障等等的影响。无线设备可能已配置有不正确的空间流数目或经历其许多天线之一的实时故障,由此减少了该设备所能支持的空间流数目。当检测到这些状况时,使用动态速率探测技术来确定能补偿这些状况的数据率。
数据率基于MCS索引值来标识。每个MCS索引值与固定的空间流数目Nss和调制及编码(MCS)类型相关联。在使用非动态速率探测技术时,线性数据率表配置有与特定MCS类型和空间流数目Nss相关联的预选数据率。线性速率表中的这些速率通常仅仅是所有所支持的速率的子集。该子集的数据率被选择到线性数据率表中是因为它们在任何给定信道状况下比不在该线性速率表中的其他所支持速率更有可能达成最大有效吞吐量(goodput),其中有效吞吐量被定义为预期递送数据有效载荷与预期传输时间之比。因此,在速率选择规程期间,只需要从该线性速率表中选择一速率,而忽略所有其他所支持的速率。由于该线性速率表中的速率数目通常远小于所有所支持速率的数目,因此从该线性速率表中挑选一速率变得比从所有所支持速率中挑选一速率要简单得多且更直截了当。然而,有时候,使用该线性速率表中的预选数据率的探测传输可能无法达成比不在该线性速率表中的速率更好的有效吞吐量,由此指示无线网络内存在问题,该问题或可归咎于可能是临时或长期持续的各种状况。在此情形中,使用动态速率探测技术来确定该问题的可能原因和程度。
动态速率探测技术使用与该线性数据率表之外的Nss和MCS值相关联的数据率来传送探测传输。跟踪使用这些替换候选数据率(其不在原始线性速率表中)的探测传输的成功或失败。对所跟踪的探测传输的分析被用于确定该数据率表中的数据率是否需要被重新配置。在使用替换候选数据率的一些探测传输成功的情形中,该问题可能是半持久的,由此使得用成功的替换数据率来重新配置原始线性数据率表的需要成为必要。
在稍后的时间点,原始线性速率表中一度不成功的数据率可被重新探测并且如果成功,则该数据率表可用来自原始配置的这些数据率来重新配置。当使用替换候选数据率的所有探测传输都失败时,可能存在临时问题并且使该数据率表保留原样。在稍后的时间,可再次利用动态速率探测技术来重新分析信道状况。
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并查阅相关联的附图,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理解,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解释性的,而并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附图简述
图1是解说具有由Nss和MCS值表示的预选数据率的示例性线性速率表的图表。
图2是探测被卡住从而不能达成更高数据率的两种情形的图表。
图3是解说示例性替换候选数据率的图表。
图4是解说具有探测概率向量的示例性数据率表的框图。
图5是解说示例性动态速率探测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解说示例性动态速率探测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解说实施动态速率探测技术的示例性无线网络的框图。
图8A-8B是解说根据各实施例操作的示例性无线设备的框图。
详细描述
各种实施例涉及动态速率调适技术,其针对基于空间流数目和调制及编码方案的数据率动态地进行探测以适应当前信道状况和设备配置错误。无线设备可能已配置有不正确的空间流数目或经历天线的实时故障,由此减少了该设备能支持的空间流数目。无线网络可能遭受变化的信道状况(诸如较差链路预算、随机信道错误、链路故障等等)的影响。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被配置成动态地选择一速率以基于当前信道状况达成最大吞吐量。速率调适是通过估计信道质量并更改传输参数来确定数据率以适应当前信道状况的技术。无线介质中的变动可能是短期或长期的,这取决于信道状况的本质。速率调适技术的有效性依赖于用于设置数据率的最佳值。
为了确定将在具体时间达成最佳有效吞吐量的数据率,需要访问当前信道状况。有效吞吐量是预期递送数据有效载荷与预期传输时间之比。使用设计成覆盖典型和预测信道状况的预选数据率从发射机传送探测分组。探测分组使用与特定空间流数目、特定调制及编码方案、以及数据率相关联的MCS索引值。存储在数据率表中的预选数据率由空间流数目Nss、以及指示所使用的调制及编码方案的类型的数字来标识。
传输成功由发回给发射机的确收(ACK)或块确收(BA)、或由分组差错率(PER)小于阈值(例如,50%)来指示。失败是藉由缺少ACK、或通过PER超过50%阈值来检测的。未能达成线性数据率表中设置的最大数据率则导致探测被卡住。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探测可在线性数据率表中的任何数据率处变为被卡住。
线性数据率表中的预选数据率是基于离线仿真以及空中验证测试来选取的。然而,数据率表中的数据率可能并不适合于所有环境。在一些环境中,无线设备可能被误配置或临时错置,从而使得数据率表中指定的数据率值变为无用。例如,无线设备的3个天线中可能有两个天线损坏了或不在工作,导致该设备实际上降级成1x1设备(即,1个接收天线/接收链和1个发射天线/发射链)。如果数据率表配置有不正确的数据率(即使是临时的),则对无线网络的性能的后果可能是有害的,因为不在数据率表中的数据率没有被考虑。例如,在物理上只能作为1x1设备来操作的误配置的3x3设备(即,3个接收天线/接收链和3个发射天线/发射链)的情形中,其所支持的单空间流数据率中的一些可能不在误配置的数据率表中,因为这些1x1速率将不会为工作的3x3设备给出最佳有效吞吐量。例如,具有Nss=1的256-QAM的速率不能被该误配置的设备使用,因为原始配置的速率表是针对3x3设备而非针对1x1设备进行优化的。
图1解说了示出数据率值的示例性数据率图表,其中每个数据率值被配置为空间流数目Nss和MCS类型的组合。该线性速率表中的每一对与已被预选为在给定信道状况下最有可能达成最佳有效吞吐量的数据率相对应。这些对可从对无线网络在变化状况下的话务模式和行为的离线仿真研究中进行选择。如图1中所示,以下各对已被预选到该线性速率表中,其中每一对是如下格式(空间流数目/Nss、MCS类型):(1,0);(1,1);(1,2);(1,3);(1,4);(1,5);(2,4);(2,5);(2,6);(2,7);(3,6);和(3,7)。预选的各对可被包括在数据率表中以供用于分析当前信道状况。以下各对未被选择并且不被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数据率表中:(1,6);(1,7);(1,8);(1,9);(2,0);(2,1);(2,2);(2,3);(2,8);(2,9);(3,0);(3,1);(3,2);(3,3);(3,4);(3,5);(3,8);(3,9)。
探测分组可按顺序次序被传送,该顺序次序始于最低空间流并前进至最高空间流。例如,如图1中所示,探测传输将遵循以下次序:(1,0)–(1,5)、(2,4)–(2,7)、(3,6)–(3,7)。有时候,当没有返回ACK或者没有满足性能阈值(例如,分组差错率(PER)小于50%阈值)(统称为“阈值准则”)时,可能发生探测传输中的失败。
图2解说了具有图2中所示的数据率、Nss和MCS值的此类失败的两种情形。在MCS维度内探测较高数据率时可能发生失败,这在图2中示为情形1。在情形1中,当在更高MCS维度进行探测的尝试失败时,在(2,6)进行探测导致了探测过程被卡在(2,5)处。该情形中的失败可能是由临时状况(诸如链路预算或信道相关)引起的。在以空间流维度来探测较高数据率时也可能发生失败,这在图2中示为情形2。在情形2中,在(3,6)进行探测导致探测过程被卡在(2,7)处,从而未能在下一空间流内达成更高数据率。该情形中的失败可能是由临时状况(诸如链路预算或信道相关)引起的,或是由半持久的设备配置错误引起的。
在任一探测维度(例如,空间流或MCS索引)上失败的情形中,在数据率表之外的那些候选数据率被动态地探测以确定该失败的可能原因以及该问题的程度。此信息随后被用于确定恰适的行动过程。转到图3,候选数据率在圆形区域302、304、306中示出。候选数据率是比线性速率表中的预选数据率更高的速率。如图3中所示,区域302示出了以下各对(1,6)、(1,7)、(1,8)、和(1,9),区域304示出了以下各对(2,8)、(2,9),以及区域306示出了以下各对(3,8)、(3,9)。当探测在任一维度上被卡住时,动态探测技术考虑这些候选数据率。
现在将注意力转到参照示例性方法对诸实施例的操作所进行的讨论。可领会,除非另行指示,否则这些代表性方法不一定要按所给出的次序、或按任何特定次序来执行。而且,关于方法描述的各种活动可按串行或并行方式、或以串行与并行操作的任何组合来执行。这些方法可按给定的设计和性能约束集合所需地使用所描述的实施例或替换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元件和/或软件元件来实现。例如,这些方法可实现为供逻辑设备(例如,无线电单元或专用处理器)执行的逻辑(例如,程序指令、固件)。
本文所讨论的方法利用数据率表。图4解说了示例性数据率表402。数据率表402可具有多个条目,其中每个条目包含作为呈格式(空间流数目/Nss,MCS值)的对的形式的候选数据率。该数据率表中的每个条目与探测概率向量(PPV)404相关联。探测概率向量404包含一个或多个候选数据率406,其中每个候选数据率406与成功概率408(例如,90%/10%)、成功计数410、以及原始条目指示符412相关联,成功计数410指示在动态探测期间作出的成功了的探测传输的数目,原始条目指示符412指示该候选数据率是否在原始数据率表中。候选数据率被选择为在数据率探测的情形中最有可能成功的数据率。
图5解说了用于执行动态速率控制的示例性方法500。应注意,图5中所示的方法可代表由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执行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并且该方法可包括比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的操作。
最初,时间区间T1、T2、和T3被设为初始值(框502)。T1是被分配用于执行动态速率探测的时间。T2是在所有候选数据率都失败时等待信道状况变为畅通的时间区间。T3是由于临时状况而要等待以在此后以原始数据率重试动态速率探测的时间区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T1、T2和T3的值是用户定义的变量,其可被选择成使得T3>T2>T1,其中T1<10秒,T2<10*T2,且T3<100*T2。
该技术前进以使用来自数据率表的数据率来传送探测分组或探测传输,以确定鉴于当前信道状况所可能的最大数据率(框502)。探测分组包含MCS索引值,其对应于与数据率表中使用的空间流数目Nss和MCS类型相关联的数据率。存在从数据率表中所见的Nss和MCS值到探测分组中使用的相应MCS索引值的映射。
如果达成了最大数据率且探测没有被卡住(框504-否),则该最大数据率被用于传输(框506)。例如,当在特定数据率下没有接收到ACK消息和/或分组差错率(PER)超过50%阈值时,可认为探测被卡住。如果探测被卡住(框504-是),则执行动态速率探测(框508)。
在动态速率探测中,在时间区间T1期间在探测分组中使用在数据率表之外的候选数据率(框508)。如果使用所有候选数据率值的探测都失败(框510-是),则动态探测过程终止并且原始数据率表保持原样。在所有候选数据率的探测都导致失败时,其原因可能可归咎于链路预算问题。在该情形中,在T2时间单元之后,当卡住状况在那时仍持续时,重试动态速率探测(框512)。
如果存在来自原始数据率表的成功的候选数据率(框510-否,514-是),则该情况与图2中所示的情形2场景相关。在该情形中,探测是被卡在了空间流维度中但该卡住的情况现在被解除了。因此,该问题的原因必然是临时的,因此数据率表应当用其原始数据率来重置(框516、框526)。此后,重试用原始预选数据率来进行的数据率探测(框502)。
如果存在成功的候选数据率且成功的候选数据率并未被包含在原始数据率表中(框510-否,514-否),则该成功的候选数据率被加载到数据率表中(框518)。该情况暗示,该卡住情形是由半持久的设备配置或错置差错引起的。例如,如果成功的候选数据率具有Nss=2而来自原始数据率表的Nss具有失败了的Nss=3,则该设备可能在该设备实际上仅能够作为2x2设备操作时被无意地配置为3x3设备。在该情况下,用针对2x2设备的成功数据率(例如,与图3的示例中的MCS索引值(2,8)和(2,9)相关联的数据率)来重新加载该数据率表。由于该错误是半持久的,因此该过程等待T3时间单元(框520)才重试来自原始数据率表的失败过的数据率(框522)。如果原始数据率成功(框524-是),则该半持久状况可能已经自行解除并且原始数据率被恢复到数据率表(框526)。否则,如果原始数据率不成功(框524-否),则当前数据率表保持原样。
图6解说了用于执行动态速率控制的示例性方法508。应注意,图6中所示的方法可代表由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执行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并且该方法可包括比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的操作。
由(Nss1,MCS1)对来标识探测被卡住时的数据率(框602)。获得该对的相关联的探测概率向量以便得到可能的候选数据率。可能存在一个以上候选数据率。选取具有最高概率的候选数据率并使用该候选数据率来传送探测分组(框606)。该探测分组使用MCS索引值。存在从PPV中Nss和MCS值的组合到在探测分组中使用的相应MCS索引值的映射。
如果探测成功(框608-是),则探测概率向量(PPV)被更新(框610)。在PPV中成功候选速率概率用P+λ1来更新,并且PPV中的成功计数递增。如果候选数据率失败(框608-否),则探测概率向量被更新为[P-λ2],并且PPV中的成功计数不递增(框612)。该选择过程重复(框614-否),直至时间限制T1期满(框614-是)。通过这样做,如果候选速率成功了一次,则它将具有较好的在将来被选择的机会。类似地,如果候选失败了一次,则它将具有较少的在将来被选择的机会。
现在将注意力转到对利用动态探测进行速率控制的操作环境的一般性讨论。图7解说了配置成实现IEEE 802.11通信协议的示例性无线局域网(WLAN)700的框图。网络700可配置有耦合至分发系统704的一个或多个基本服务集(BSS)702A、702N(统称为“702”)。每个BSS 702A、702N可包括通过无线介质710来无线地通信耦合的若干个站(STA)706A–706Z(统称为“706”)和接入点(AP)708A、708N。接入点是作为BSS的协调器来操作的站。BSS内的站可与该BSS内的其他站通信。BSS可被配置为独立BSS,其中各站与在彼此的直接通信射程内的其他站通信。替换地,BSS可被配置为基础设施BSS,其中所有通信都是通过接入点来中继的。分发系统704提供了供接入点与其他接入点通信以在其各自相应的BSS内递送要给一个站的帧的通信手段。分发系统704可以是用作至主干网的桥梁的有线网络或专用设备。
每个站(包括接入点)根据IEEE 802.11协议来操作。IEEE 802.11协议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和物理层(PHY)。MAC层通过协调对共享信道的接入来管理和维护无线网络中的各站之间的通信。PHY层限定了用于通过无线介质来传送数据的传输技术。MAC层执行载波感测以及帧传送和接收的功能。MAC层将帧传递给PHY层以供在物理无线介质上传输。传递给PHY层的帧指定了用于传输的数据率,诸如本文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数据率。
现在将注意力转到对配置成使用本文描述的技术在IEEE 802.11无线网络内操作的示例性无线设备的讨论。无线设备的各种实施例可使用硬件元件、软件元件、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硬件元件的示例可包括设备、组件、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电路元件、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存储器单元、逻辑门等等。软件元件的示例可包括软件组件、程序、应用、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程序、机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固件、软件模块、例程、子例程、函数、方法、规程、软件接口、应用程序接口、指令集、计算代码、代码段、及其任何组合。决定实施例是否使用硬件元件和/或软件元件来实现可根据任何数目的因素而变化,这些因素诸如期望计算速率、功率电平、带宽、计算时间、负载平衡、存储器资源、数据总线速度、以及其他设计或性能约束,如给定实现所期望的。
转到图8A,示出了示例性无线设备800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无线设备800可以是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诸如但不限于,移动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移动计算设备、平板设备、智能电话、蜂窝电话、手持计算机、服务器、服务器阵列或服务器场、web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因特网服务器、工作站、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网络电器、web电器、分布式计算系统、多处理器系统、或其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800是能够根据IEEE 802.11规范来操作的WLAN设备,诸如图7中所示的接入点或站。
无线设备800可包括通过通信链路808(例如,总线)来通信地耦合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网络接口804、存储器806、以及通信模块810。处理器802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并且可包括双微处理器和多处理器架构。网络接口804促成无线设备800与通信框架之间的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网络接口804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网络接口(例如,WLAN接口、接口、WiMAX接口、和接口、无线USB接口等等)。
通信模块810可包括无线电收发机812和存储器816。存储器816可包括速率控制器模块818和含探测概率向量(PPV)的数据率表820。无线电收发机812包括用于执行根据IEEE802.11无线电协议来接收和传送分组的指令的分组和数据处理单元。速率控制器模块818执行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数据率表/PPV 820在本文中关于图4–6进行了描述。
存储器806、816可以是可存储可执行规程、应用、和数据的任何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非瞬态信号而不属于传播信号(诸如通过载波波形来传送的经调制数据信号)。存储介质的示例可包括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能够存储电子数据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可移动或不可移动式存储器、可擦除或不可擦除存储器、可写或可重写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磁性存储、光存储、DVD、CD、软盘驱动器等等。存储器806、816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外部存储设备或远程定位的存储设备。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各种软件元件,诸如程序、规程、模块、应用、代码段、程序栈、中间件、固件、方法、例程等等。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可执行程序指令,这些可执行程序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根据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操作。可执行程序指令可根据预定义的计算机语言、方式或句法来实现以用于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功能。这些指令可使用任何合适的高级、低级、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编译型和/或解释性编程语言来实现。速率控制器模块818和数据率表/PPV 820可实现为软件元件。
转到图8B,示出了示例性无线设备850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无线设备850可以是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诸如但不限于,移动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移动计算设备、平板设备、智能电话、蜂窝电话、手持计算机、服务器、服务器阵列或服务器场、web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因特网服务器、工作站、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网络电器、web电器、分布式计算系统、多处理器系统、或其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850是能够根据IEEE 802.11规范来操作的WLAN设备,诸如图7中所示的接入点或站。
无线设备850可包括通过通信链路858(例如,总线)来通信地耦合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52、网络接口854、存储器856、以及无线电设备860。处理器852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并且可包括双微处理器和多处理器架构。网络接口854促成无线设备850与通信框架之间的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网络接口854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网络接口(例如,WLAN接口、接口、WiMAX接口、和接口、无线USB接口等等)。
无线电设备860可包括无线电收发机862、速率控制器864、以及含探测概率向量的数据率表866。无线电收发机862包括用于执行根据IEEE 802.11无线电协议来接收和传送分组的指令的分组和数据处理单元。速率控制器864执行本文关于动态速率探测所描述的实施例。数据率表/PPV 866在本文中关于图4–6进行了描述。速率控制器864和数据率表/PPV 866可包括实施在硬件元件中,诸如设备、组件、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电路元件、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存储器单元、逻辑门等等。
尽管已经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专用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内容,但是将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内容不必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公开的。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动态速率调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多个预选数据率以供用于在所述无线网络中传送数据,每个预选数据率与空间流数目(Nss)和调制及编码(MCS)类型相关联,所述预选数据率是所述无线网络所支持的所有数据率的子集;
使用所述多个预选数据率传送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以检测最大可达成数据率;
确定所述最大可达成数据率不满足阈值准则;
使用所述多个预选数据率之外的多个候选数据率传送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每个候选数据率与Nss和MCS类型相关联,每个候选数据率不与预选数据率相关联;以及
如果至少一个候选数据率满足所述阈值准则,则将所述预选数据率重新配置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候选数据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有候选数据率都未能满足所述阈值准则,则使所述预选数据率保留原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等待一时间区间之后,使用所述多个候选数据率传送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等待一时间区间之后,在探测传输中重试所述预选数据率;以及
如果所述预选数据率中的至少一个预选数据率满足所述阈值准则,则将所述至少一个预选数据率恢复到其原始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准则至少部分地基于分组差错率满足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准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响应于探测传输的确收或块确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个候选数据率传送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进一步包括:
将探测概率向量与每个预选数据率相关联,所述探测概率向量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数据率,每个候选数据率包括成功概率;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最高成功概率来选择候选数据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候选数据率在探测传输中满足所述阈值准则的成功或失败来更新所述探测概率向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选数据率至少部分地基于离线仿真。
10.一种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数据率表,其包括预选数据率以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传送数据,所述预选数据率是无线协议所支持的数据率的子集,每个数据率与空间流数目和调制及编码(MCS)类型相关联;以及
速率控制器模块,其包括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
使用所述数据率表传送探测传输以搜索来自所述预选数据率中的最大可达成数据率;
确定使用所述预选数据率的所述探测传输不能前进至所述最大可达成数据率时的卡住点;
使用所述数据率表之外的候选数据率来执行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
跟踪在第一时间段上使用候选数据率的所述探测传输的成功或失败;以及
如果使用所述候选数据率的所述探测传输通过了阈值准则,则将所述候选数据率加载到所述数据率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模块进一步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读指令:
如果所述候选数据率未能通过阈值准则,则在使用一个或多个候选数据率重试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之前等待第二时间段。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模块进一步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读指令:
如果候选数据率通过了阈值准则并且是预选数据率,则返回到使用所述预选数据率进行探测。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模块进一步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读指令:
用探测概率向量(PPV)来配置每个预选数据率,所述PPV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数据率,每个候选数据率包括成功概率,所述成功概率基于探测传输满足阈值准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模块进一步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机器可读指令:
基于与候选数据率相关联的成功概率来选择所述候选数据率。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每个候选数据率被配置成增大与所述预选数据率相关联的Nss或MCS类型中选定的一者。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准则至少部分地基于分组差错率。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准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未接收到对所述探测传输的确收或块确收。
18.一种无线设备,包括:
无线电收发机,用于经由无线网络来接收和传送数据;以及
速率控制器,用于确定用于所述数据的传输的最大可达成数据率,所述速率控制器配置成:
使用数据率表传送探测传输以搜索来自所述数据率表中存储的预选数据率中的所述最大可达成数据率;
确定所述探测传输不能前进至所述最大可达成数据率时的卡住点;
使用所述数据率表之外的候选数据率来执行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
跟踪在第一时间段上使用所述候选数据率的所述探测传输的成功或失败;以及
如果使用所述候选数据率的所述探测传输通过了阈值准则,则将所述候选数据率加载到所述数据率表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如果所述候选数据率未能通过阈值准则,则在使用一个或多个候选数据率重试一个或多个探测传输之前等待第二时间段。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如果候选数据率通过了阈值准则并且是预选数据率,则返回到用所述预选数据率来传送探测传输。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用探测概率向量(PPV)来配置每个预选数据率,所述PPV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数据率,每个候选数据率包括成功概率,所述成功概率基于探测传输满足阈值准则。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基于与候选数据率相关联的最高成功概率来选择所述候选数据率。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准则至少部分地基于分组差错率。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准则至少部分地基于未接收到对所述探测传输的确收或块确收。
CN201480011503.7A 2013-03-14 2014-03-04 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 Active CN1050274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85833P 2013-03-14 2013-03-14
US61/785,833 2013-03-14
US13/921,860 US9148816B2 (en) 2013-03-14 2013-06-19 Dynamic rate control in WiFi systems
US13/921,860 2013-06-19
PCT/US2014/020124 WO2014158784A1 (en) 2013-03-14 2014-03-04 Dynamic rate control in wifi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486A CN105027486A (zh) 2015-11-04
CN105027486B true CN105027486B (zh) 2018-11-09

Family

ID=51526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1503.7A Active CN105027486B (zh) 2013-03-14 2014-03-04 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48816B2 (zh)
EP (1) EP2974098B1 (zh)
JP (1) JP5925982B1 (zh)
CN (1) CN105027486B (zh)
TW (1) TWI526092B (zh)
WO (1) WO2014158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9465B2 (en) * 2012-10-02 2015-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based on machine devic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WO2016156768A1 (en) 2015-03-31 2016-10-06 Toshiba Research Europe Limited Dynamic sensitivity control in 802.11 stations
US9538535B2 (en) * 2015-05-11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band rate adaption
US11272189B2 (en) 2018-02-20 2022-03-08 Netgear, Inc. Adaptive encoding in security camera applications
US11558626B2 (en) 2018-02-20 2023-01-17 Netgear, Inc. Battery efficient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and registration for a low-power device
US11064208B2 (en) 2018-02-20 2021-07-13 Arlo Technologies, Inc. Transcoding in security camera applications
US11076161B2 (en) 2018-02-20 2021-07-27 Arlo Technologies, Inc. Notification priority sequencing for video security
US10805613B2 (en) 2018-02-20 2020-10-13 Netge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and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10742998B2 (en) * 2018-02-20 2020-08-11 Netgear,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of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amera system
US11102492B2 (en) 2018-02-20 2021-08-24 Arlo Technologies, Inc. Multi-sensor motion detection
US11756390B2 (en) 2018-02-20 2023-09-12 Arlo Technologies, Inc. Notification priority sequencing for video security
US10686552B2 (en) 2018-06-06 2020-06-1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Wireless transmission rate adaptation
CN108471630B (zh) * 2018-06-12 2022-06-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70411A (zh) * 2018-07-24 2021-03-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拥塞和等待时间约束下进行速率适配的技术
US11368907B2 (en) 2019-01-29 2022-06-21 Google Llc Adaptive 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marginal network conditions
US11109299B2 (en) 2019-12-12 2021-08-31 Google Llc Adaptiv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management for varying network condi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9510B1 (en) * 2002-05-06 2008-05-06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LAN using RSSI and BER parameters for transmission rate adaptation
CN101375523A (zh) * 2005-01-12 2009-02-25 美商亚瑟罗斯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选择m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4840A1 (en) 2005-06-06 2006-12-07 Marcos Tzannes Method for seamlessly changing power modes in an ADSL system
US7764727B2 (en) * 2005-01-12 2010-07-27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Selecting MCS in a MIMO system
CN103873202B (zh) 2006-07-12 2018-03-13 英特尔公司 确定可预测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US8102944B2 (en) 2007-05-18 2012-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e and rate control for MIMO transmission
CN102017499B (zh) 2008-04-25 2013-10-16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为2×2多入多出无线系统中的最大似然检测预测信道质量指数值的方法和系统
KR101584993B1 (ko) 2009-09-09 2016-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송/수신 페어들의 송/수신 모드를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892496B2 (ja) 2010-09-29 2016-03-23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データユニット内のデータを複数の空間ストリームにパーシングする方法、生成されたデータユニットを復号する方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送信されるべきデータユニットを生成する装置、および、受信したデータユニットを復号する装置
EP2437441B1 (en) 2010-09-30 2013-09-25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look-up table for retrieving data rates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9510B1 (en) * 2002-05-06 2008-05-06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LAN using RSSI and BER parameters for transmission rate adaptation
CN101375523A (zh) * 2005-01-12 2009-02-25 美商亚瑟罗斯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选择m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6092B (zh) 2016-03-11
JP2016517658A (ja) 2016-06-16
EP2974098B1 (en) 2019-11-27
US9148816B2 (en) 2015-09-29
EP2974098A1 (en) 2016-01-20
JP5925982B1 (ja) 2016-05-25
TW201438488A (zh) 2014-10-01
CN105027486A (zh) 2015-11-04
WO2014158784A1 (en) 2014-10-02
US20140269655A1 (en)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486B (zh) Wifi系统中的动态速率控制
US10757726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tables and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MCS) tables to determine modulation scheme
CN105357723B (zh) 有助于多载波操作中的测量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88645B (zh) 一种多射频拉远单元共小区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9253718B2 (en)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on based on network status
CN103580788A (zh) 一种传输mcs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2378A (zh)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CN104396325B (zh) 一种确定epdcch候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436503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11802B (zh) 测量传输错误信息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4094655A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复用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CN103916971A (zh) 回报信道品质指示符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KR20200121821A (ko) 5g 단말기를 위한 무선 프론트 엔드 빔 관리 방법
CN108141802A (zh) 用户设备在室内和室外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
CN101932025A (zh)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传输方法
CN10499594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16498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多个调制编码方案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04152A (zh) 基于重传率选择用于下行链路传送的传送参数
CN103379574B (zh)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13083B2 (en) LTE advanced service indicator
CN106605393A (zh) 调制配置的信令
CN111447655B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178937A (zh) 一种物理信道资源管理方法及基站
US20150257072A1 (e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5874836A (zh) 一种控制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