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584A - 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6584A
CN105026584A CN201480008225.XA CN201480008225A CN105026584A CN 105026584 A CN105026584 A CN 105026584A CN 201480008225 A CN201480008225 A CN 201480008225A CN 105026584 A CN105026584 A CN 105026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ceramic block
casting
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82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6584B (zh
Inventor
乌富克·巴斯马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omusen ceramic roller slee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INCEM S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INCEM S A filed Critical AMINCEM S A
Publication of CN105026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6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2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33/0207Using a mixture of prealloyed powders or a master alloy
    • C22C33/0228Using a mixture of prealloyed powders or a master alloy comprising other non-metallic compounds or more than 5% of graph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10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 C22C1/1036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starting from a me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10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 C22C1/1036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starting from a melt
    • C22C1/1057Reactive infilt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Alloys Or Allo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包括包含Al2O3、ZrO2铁类金属和TiC的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和包含铁类金属和TiC的金属基质。

Description

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磨部件(磨损部件)被用于诸如水泥和采矿业的许多工业中。为了提高效率,用作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必须符合几个要求。耐磨部件通常在旨在粉碎和研磨固体材料的采矿设备中实施。因此,它们必须表现出对在它们的使用过程中所经受的冲击和磨损的良好抵抗力。韧性材料显示出改善的耐冲击性,但是低的耐磨损性,而硬质耐磨损材料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耐磨损性,但是低的耐猛烈冲击性。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开发一种在耐磨损性和耐冲击性之间显示出良好平衡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此外,耐磨部件是涉及其频繁更换的耗材。必要的是使得这些耐磨部件的更换间隔开、方便并且成本更低。耐磨部件的生产成本必须是低的以用于在工业中实施。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耐磨零件,磨损部件,wear part)的增强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旨在提供显示出延长的服务寿命的耐磨部件,其具有高的产率同时具有低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即:
-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ceramic cake),包括:Al2O3、ZrO2、铁类金属(含铁金属,铁金属,黑色金属,ferrous metal)和TiC,
-以及金属基质,包括:铁类金属和TiC。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在陶瓷部分和金属基质中均包含TiC。
陶瓷块状物相当于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硬质材料。陶瓷块状物在被包含在金属基质内之前预先形成。由于它们的组成包括特别是TiC和无机化合物(Al2O3和ZrO2)的混合物,因此这些陶瓷块状物显示出高的硬度。
金属基质包括铁类金属和TiC。TiC的存在允许增强金属的基质。事实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已注意到,利用TiC增强金属基质允许获得在金属基质中的陶瓷块状物的更好的抵抗力。这意味着,陶瓷块状物更强地保持在金属基质内,并因此在经受使用条件时更难从其去除。事实上,TiC在金属基质中的存在增加了其硬度,但不影响断裂韧性。因此,所获得的材料是更加耐磨的而不增加裂化的风险。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惊奇地发现,当金属基质还包含TiC时改善了陶瓷化合物(Al2O3和ZrO2)的插入。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用于制备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通过铸造过程制备。因为其经济且易于实施,因此这样的过程提供了几个优点。此外,TiC在陶瓷块状物内的形成发生在铸造过程期间,即在金属基质的浇注步骤期间。在陶瓷块状物上加入熔融的金属基质导致TiC在陶瓷块状物内的形成。事实上,钛和碳是非常活性的组分并且当将它们在高于约1100℃的温度下混合时导致TiC的产生。所获得的TiC颗粒显示出小于或等于约30微米的直径/尺寸。此外,这些颗粒被均匀地分布在金属基质中。TiC颗粒的形成导致所获得的材料的强度、应变和硬度的增加,这进而允许提高其服务寿命和其耐磨性。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的是,不可能在金属基质内直接添加这类TiC颗粒(即具有相同的直径尺寸)且同时受益于相同的效果。事实上,即使添加该尺寸的颗粒,它们也会凝结并且金属不会以由本发明的方法所提供的方式覆盖它们。这种凝结和不适当的覆盖对耐磨材料的性能将是有害的。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预先形成陶瓷块状物的步骤,接着是铸造金属基质的步骤。尤其是,制备方法因此可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以下来制备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
-混合Al2O3、ZrO2、FeTi、石墨和粘合剂,
-将所获得的混合物填充在一个或多个预成型模具中,
-加热和固化该混合物,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成型模具中除去所获得的(预成型的)陶瓷块状物,
-将所述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b)通过以下将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铸造成复合材料:
-将(预成型的)陶瓷块状物放置在一个或多个树脂型模具中,
-关闭所述一个或多个树脂型模具,
-熔融包括铁类金属的金属以及钛铁(ferrotitanium)和石墨以便获得包括TiC的金属的合金,
-将金属的合金浇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树脂型模具中,
-获得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品,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使用并且特别是耐磨部件。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举例的方式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蜂窝形状的陶瓷块状物。
图2示出了在浇注金属基质之前具有蜂窝形状的陶瓷块状物的细节。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视图,其中陶瓷块状物包含在金属基质中。
图4示出了包括合适形状的陶瓷块状物和金属基质的部分(部件,portion),即适于插入到另外的金属层内。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部分(如图4的那些部分)包含在另外的(优选韧性的)金属内。图5A示出了这个实施方式,其中通过在(优选韧性的)金属内的透明度(透明性,transparency),所述部分是可见的。图5B是这个实施方式的另一视图,其中包含在(优选韧性的)金属内的部分的部件是隐藏的。
根据下面的几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参考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包括包含在金属基质内的陶瓷块状物。特别是,这种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是通过在陶瓷块状物和金属基质中同时存在TiC来增强的。
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包括:
-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包括:Al2O3、ZrO2、铁类金属和TiC,以及
-金属基质,包括:铁类金属和TiC。
存在于陶瓷块状物和金属基质中的TiC通过以下原位反应来获得:FeTi+C,其转换成Fe+TiC。通过在高温下,即在高于约1100℃的温度下,接触反应物材料来获得这种反应。
有利的是使用TiC,因为它显示出高于3000HV的非常高的硬度值并且在含铁溶液中是稳定的。
关于陶瓷块状物,必须注意的是,用于生产TiC的原位反应仅发生在包括铁类金属和TiC的金属基质浇注到陶瓷块状物上的时刻。当浇注金属基质时,包含铁类金属和TiC的金属基质渗入到陶瓷块状物内并填充陶瓷晶粒之间的间隙。因此,陶瓷块状物装载有金属基质。这导致TiC在陶瓷块状物内的形成。结果,包含在陶瓷块状物内的金属基质的重量相当于陶瓷块状物的重量的四倍。
因此,在浇注步骤之前,(预成型的)陶瓷块状物包括:Al2O3、ZrO2、FeTi、石墨和粘合剂。
在陶瓷块状物内使用粘合剂以便使陶瓷的晶粒聚集。在陶瓷块状物中使用的粘合剂优选可以是无机粘合剂。特别地,粘合剂可以选自包括硅酸钠、胶体硅酸盐或它们的混合物的组。
特别地,必须注意的是,胶体硅酸盐的使用降低了所获得的材料的吸湿性能,并且因此避免了材料内水分的增加。事实上,这是由于胶体硅酸盐的结构,其允许结合可能被水分子占据的位点。与其他粘合剂相反,胶体硅酸盐限制水(例如来自周围空气)被陶瓷块状物吸收。因此,陶瓷块状物的强度不会降低,这防止了裂缝的形成。为了限制由粘合剂进行的水吸收的效果,已知的方法需要尽可能快地使用陶瓷块状物。这样的方法不允许大量陶瓷块状物的预形成,因为它们不能在足够长的时间期间被存储。结果,使用胶体硅酸盐作为粘结剂代表了本发明的具有显著优点的优选实施方式,因为可以在金属基质的实际浇铸之前准备好大量的陶瓷块状物,在延长的时间期间存储且根据需要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浇注步骤之前陶瓷块状物包含与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3至6wt%且优选4至5wt%的粘合剂。
在浇注步骤之前,与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包含的石墨的量在0.2至4wt%之间,优选0.5wt%至3wt%,并且优选0.875wt%至2.625wt%。
在浇注步骤之前,陶瓷块状物包含与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1至20wt%的FeTi,并且优选5至15wt%。
陶瓷块状物通常还包含与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30至60wt%,并且优选40至55wt%的Al2O3
与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包含的ZrO2的量在20至40wt%之间,并且特别是在25至35wt%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与在浇注步骤之前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陶瓷块状物包含30至60wt%的Al2O3、20至40wt%的ZrO2、0.2至4wt%的石墨、1至20wt%的FeTi和3至6wt%的粘合剂。
在金属基质的浇注步骤之后,陶瓷块状物包含2至10vol%的TiC并且优选4至8vol%的TiC。
陶瓷块状物可以具有允许金属填充在陶瓷颗粒之间的间隙中的任何形状,特别是陶瓷块状物可具有如图1所示的蜂窝形状(1)。的确,已经注意到,这样的形状特别适合于根据本发明的应用。事实上,在铸造金属基质时,金属可以容易且快速地渗透陶瓷块状物(1)的每个空腔,而在没有这样的形状的情况下,金属基质可能在完全填充陶瓷块状物的空腔之前固化。因此,这种形状允许金属基质的更好渗透。图2示出了在浇注金属基质之前该蜂窝(预成型的)陶瓷块状物(1)的详细视图,其因此包括Al2O3、ZrO2(对应于陶瓷(2)的晶粒)、FeTi(3)和石墨(4)。
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可包括多个陶瓷块状物,其中陶瓷块状物具有蜂窝形状。
关于金属基质,其包括铁类金属。铁类金属可以被定义为包括一种或多种含铁(Fe)的金属的最大部分的金属(包括最大部分的一种或多种含铁(Fe)的金属的金属),例如:钢、铸铁和它们与其他金属的合金。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铁类金属可以选自:高铬铁(像例如ASTM A5322类E型)、铬钢(像例如DIN 1.2601)、镍硬质金属(像例如ASTM A5321类D型)或低合金钢(像例如DIN 1.2356)以及它们的组合。
金属基质包括与金属基质的总重量相比50至90wt%,并且优选60至85wt%的铁类金属。另外,金属基质还包括TiC。优选地,与金属基质的总体积相比,包含的TiC是0.1至10vol%,并且特别是2至6vol%。
金属基质可以包括与金属基质的总重量相比50至90wt%的铁类金属和与金属基质的总体积相比0.1到10vol%的TiC并且特别是2至6vol%的TiC。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相对于浇注金属基质之后金属在陶瓷块状物中的总体积,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包括2至10vol%的TiC,优选4至8vol%的TiC,并且优选约6vol%的TiC。已经确定通过将TiC的体积%增加直到6vol%将改善铁类金属铸件的耐磨性。事实上,在约6vol%已经观察到耐磨性峰值,而TiC仍均匀分布在铁类基质中。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5)的横截面。陶瓷块状物(1)被放置在树脂型模具中。金属基质(6)已浇注在陶瓷块状物内以便填充树脂型模具。因此,获得包括嵌入在金属基质(6)内的陶瓷块状物(1)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还可以包括附加的金属,特别是韧性金属。这种金属可在韧性铁中选择。结果,这样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将包括一种陶瓷块状物和两种金属。韧性金属提高了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韧性,并且允许赋予该材料更多的对撞击和破碎的抵抗性。
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可以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制品,如:耐磨部件。包括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耐磨部件一般可以在用于研磨、粉碎和传送各种研磨材料的设施中;在采矿和建筑设备中,如斗轮式挖掘机、拉铲挖掘机、大容量运输卡车、以及粉碎/碾磨机;在工业中如水泥厂、矿山、冶金或发电站中使用。
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所述制品还可以是原料粉碎机,煤粉碎机,研磨粉碎机铸件,用于原料、煤、研磨粉碎机的辊和工作台段(table segment)(或衬垫),或粉碎机或窑冷却器部分。
根据本发明,用于生产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步骤。第一个(步骤(a))涉及陶瓷块状物预成型件的制备并且第二个(步骤(b))涉及在陶瓷块状物上铸造金属基质。
必须注意的是,第二步骤(b)相当于便于实施和低成本的铸造步骤。
预成型的陶瓷块状物的制备(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Al2O3、ZrO2、FeTi、石墨和粘合剂,
-将获得的混合物填充在预成型模具中,
-加热并固化该混合物,
-从预成型模具中除去(预成型的)陶瓷块状物,
-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在铸造金属基质之前进行这些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预成型模具是硅酮芯盒。事实上,这种类型的模具(其是非常柔韧的)允许容易地除去陶瓷块状物。预成型模具可以是蜂窝形状,以便在铸造时便于金属基质的渗透。
该混合物的加热步骤可利用微波烤箱、红外线烤箱或常规的烤箱进行,例如气体或电对流烤箱。
在约室温(例如低于40℃)下冷却之后,将陶瓷块状物准备好进行铸造步骤(或存储直到执行铸造)。
必须注意的是,当陶瓷块状物包括胶体硅酸盐作为粘结剂时,该方法提供了另外的优点:可以在金属基质的铸造之前制备好陶瓷块状物。陶瓷块状物可在被用于制备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之前的一周期间被预成型且存储。因此,由于它们不受到在铸造过程中立即使用的约束,因此可以制备大量的陶瓷块状物。
该方法的第二步骤(b)涉及将陶瓷块状物铸造成复合材料。
为了获得陶瓷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应该将金属基质铸造/浇注在陶瓷块状物上以便覆盖并渗透它们。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陶瓷块状物可以例如放置在树脂型模具中,如放置在该树脂型模具的上表面或侧表面上。陶瓷块状物的密度比金属基质的密度低。结果,当将金属基质浇注在树脂型模具内时,陶瓷块状物被迫漂浮。在浇注步骤期间,陶瓷块状物通过热空气对流被加热,其允许金属基质容易渗透。
任何合适的树脂型模具可用于制备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如例如呋喃、硅酸钠或其他砂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陶瓷块状物可以利用钢螺钉拧到树脂型模具上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其上。
然后,在浇注金属基质之前关闭树脂型模具。
通过将(至少)铁类金属与钛铁和石墨混合并熔融来制备金属基质。该步骤可以在诸如感应炉的炉中进行。钛铁和碳应当优选在铁类金属之后加入到混合物内。特别是,钛铁可以加入到炉中、盛铁桶(铁水包)中或者直接加入到树脂型模具中。将钛铁加入炉内的优点是可能使用不太贵的包括仅30-50wt%的Ti的钛铁。关于碳或石墨,优选的是将其直接加入到炉内。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将碳加入到炉中,并将钛铁加入到盛铁桶中。
浇注步骤应在高于金属的液相线250至300℃的温度下进行。应当将金属基质浇注在树脂型模具中,以便覆盖并渗透陶瓷块状物并且覆盖树脂型模具的壁。
可以实施与常规的清理操作相同的附加清理操作。例如,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可以经历附加的热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另外的金属可以加入到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中,用于改善其耐撞击性。这种金属应当选自比步骤(b)中使用的金属更具韧性的金属,例如韧性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附加的步骤(c),其涉及(包括):
-将从步骤(b)中获得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一个或几个(多个)部分放置在另外的树脂型模具中,
-将另一种金属浇注在所述树脂型模具中。
为了获得(先前获得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部分,可以将其切分成合适的形状。结果,铸造陶瓷金属基质复合材料是几个部分的形状。
图4示出了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部分(部件)(7)。这些部分(7)以适合于被包含在另一种金属中的形状生产。如所示出的那样,这些部分包括具有蜂窝形状的陶瓷块状物(1),其填充有金属基质(6)。
获得的这些部分可放置在另外的树脂型模具中用于经受(另外的)铸造步骤。对于该实施方式,这种树脂型模具应当是耐热的并且例如可以包括硅酸钠。一旦放置在树脂型模具中,所述部分可以在浇注步骤之前被加热。然后,将附加的金属基质浇注在树脂型模具中的所述部分上。结果,所述部分包含在韧性金属中,由此获得包括陶瓷块状物、坚硬耐磨金属基质和韧性耐撞击金属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事实上,韧性金属构成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所述部分的载体。可以进一步实施清理操作并且可以应用热处理。
图5A和B说明了该具体实施方式。图5-A示出了该实施方式,其中通过在(优选韧性的)金属内的透明度,所述部分是可见的,而在图5-B中没有示出包含在(优选韧性的)金属内的部分的部件。图5A和B示出了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部分(7),其布置在另一种金属(8)中。这些部分(7)已经通过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a)和(b)获得。这些部分(7)包含在另一种金属(8)的层内,其可以是例如韧性铁。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获得的复合材料(9)包括在磨损侧上的耐磨金属基质复合材料(7)和在载体侧的耐撞击韧性铁(8)两者。部分(7)优选以这样的方式间隔开,使得铸造韧性铁(8)可以在这些部分之间渗透。
应当指出的是,如果有用或期望,可以组合所有前面提到的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目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a)铸造金属基质的组合物的实例
金属基质的如下实例已经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
-ASTM A5321类D型+(0-4%钛+(0.25*%Ti)%碳)。
-ASTM A5322类B型+(0-4%钛+(0.25*%Ti)%碳)。
-ASTM A5322类C型+(0-6%钛+(0.25*%Ti)%碳)。
-ASTM A5322类D型+(0-6%钛+(0.25*%Ti)%碳)。
-ASTM A5323类A型+(0-4%钛+(0.25*%Ti)%碳)。
b)补充的(韧性)金属的实例
ASTM A53680-60-03(美国标准)或ISO 1083600-3(国际标准)或类似的。
c)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实例
-(在浇注步骤之后)陶瓷块状物的内部和周围
-氧化铝(Al2O3):10wt%,
-氧化锆(ZrO2):6wt%,
-碳化钛(TiC):4wt%(2.65%的TiC来自金属和1.35%的TiC来自块状物,这也对应于6vol%),
-铁合金:80wt%。
-金属基质
-C:3.66wt%,
-Si:0.63wt%,
-Mn:1.3wt%,
-Cr:18.5wt%,
-Mo:1.5wt%,
-Cu:0.8wt%,
-Ni:0.4wt%,
-Ti:2.12wt%。[事实上,2.12%的钛相当于2.65%的TiC(0.53%为C)]
根据本发明的所有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表现出非常好的耐磨性。TiC在陶瓷块状物和金属基质两者中的存在允许提高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硬度,而不影响其断裂韧性。此外,看起来陶瓷化合物均匀地分布在金属基质内。

Claims (18)

1.一种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包括:
-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包括:Al2O3、ZrO2、铁类金属和TiC,以及
-金属基质,包括:铁类金属和Ti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和所述金属基质的TiC通过FeTi+C的原位反应产生,其导致Fe+TiC的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铁类金属是高铬铁、铬钢、镍硬质金属或低合金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包括多个陶瓷块状物,并且其中所述陶瓷块状物具有蜂窝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中,与在浇注所述金属基质之前的所述陶瓷块状物的总重量相比,所述陶瓷块状物包括30至60wt%的Al2O3、20至40wt%的ZrO2、0.2至4wt%的石墨、1至20wt%的FeTi和3至6wt%的粘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相对于在浇注所述金属基质之后金属在所述陶瓷块状物中的总体积,在浇注所述金属基质之后所述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包括2至10vol%的TiC。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金属基质包括与所述金属基质的总重量相比为50至90wt%的铁类金属和与所述金属基质的总体积相比为0.1至10vol%的TiC,并且优选2至6vol%的TiC。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另外的金属,其优选选自韧性金属。
9.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或多种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制品或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品作为特别是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用途。
11.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以下来制备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
-混合Al2O3、ZrO2、FeTi、石墨和粘合剂,
-将获得的混合物填充在一个或多个预成型模具中,
-加热并固化所述混合物,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成型模具中除去所述陶瓷块状物,
-将所述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b)通过以下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铸造成复合材料: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陶瓷块状物放置在树脂型模具中,
-关闭所述树脂型模具,
-熔融包括铁类金属的金属以及钛铁和石墨以便获得包括TiC的金属的合金,
-将所述金属的合金浇注到所述树脂型模具中,
-获得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附加的步骤(c),包括:
-将从步骤(b)中获得的所述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放置在另外的树脂型模具中,
-将另外的金属基质浇注在所述树脂型模具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浇注步骤之前加热在所述树脂型模具中的所述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实施清理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对获得的所述铸造金属基质复合材料施加热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成型模具是硅芯盒。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陶瓷块状物在步骤(a)中利用微波烤箱、红外线烤箱或常规烤箱进行加热。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是无机粘合剂,优选包括硅酸钠、胶体硅酸盐或它们的混合物。
CN201480008225.XA 2013-02-18 2014-02-13 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Active CN105026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LU92152A LU92152B1 (en) 2013-02-18 2013-02-18 Metal matrix composite useful as wear parts for cement and mining industries
LULU92152 2013-02-18
PCT/EP2014/052837 WO2014125034A1 (en) 2013-02-18 2014-02-13 Metal matrix composite useful as wear parts for cement and mining industr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6584A true CN105026584A (zh) 2015-11-04
CN105026584B CN105026584B (zh) 2017-11-28

Family

ID=4773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8225.XA Active CN105026584B (zh) 2013-02-18 2014-02-13 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956561B1 (zh)
CN (1) CN105026584B (zh)
AU (1) AU2014217875B2 (zh)
LU (1) LU92152B1 (zh)
WO (1) WO2014125034A1 (zh)
ZA (1) ZA201505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7874B (zh) * 2016-10-31 2023-03-17 张志国 一种三维网络陶瓷骨架增强体金属基复合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BE1027444B1 (fr) 2020-02-11 2021-02-10 Magotteaux Int Piece d'usure composite
EP3915684A1 (fr) * 2020-05-29 2021-12-01 Magotteaux International SA Pièce d'usure composite
EP3915699A1 (fr) * 2020-05-29 2021-12-01 Magotteaux International SA Pièce d'usure composite céramique-métal
CN112872351B (zh) * 2021-01-13 2023-07-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混杂协同增强铁基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872330B (zh) * 2021-01-13 2022-06-28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空间网格状陶瓷/金属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58158T3 (es) * 2001-12-04 2006-08-16 Magotteaux International S.A. Piezas de fundicion con una resistencia incrementada al desgaste.
US8147980B2 (en) * 2006-11-01 2012-04-03 Aia Engineering, Ltd. Wear-resistant metal matrix ceramic composite par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BE1018128A3 (fr) * 2008-09-19 2010-05-04 Magotteaux Int Cone de broyage pour concasseur a compression.
BE1018130A3 (fr) * 2008-09-19 2010-05-04 Magotteaux Int Materiau composite hierarch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LU92152B1 (en) 2014-08-19
AU2014217875B2 (en) 2019-06-20
EP2956561A1 (en) 2015-12-23
WO2014125034A1 (en) 2014-08-21
EP2956561B1 (en) 2019-11-27
ZA201505284B (en) 2016-05-25
CN105026584B (zh) 2017-11-28
AU2014217875A1 (en) 2015-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6584A (zh) 可用作用于水泥和采矿业的耐磨部件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
RU2177389C2 (ru) Износостойкая деталь из композит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01143795B (zh) 一种捣打料
AU2012201390B2 (en) Method for in situ synthesis of tungsten carbide based hard alloy coating on casting surface
KR100860249B1 (ko) 개선된 내마모성을 갖는 주조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861873B (zh) 一种齿轮的铸造方法
CN104439192A (zh) 一种蜂窝状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立磨磨辊制备方法
CN103769563A (zh) 一种活性元素烧结zta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磨辊及磨盘的制备方法
CN103357470A (zh) 一种锤式破碎机的耐磨锤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3343A (zh) 一种高炉炉缸炉底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74373A (zh) 反应诱导浸渗陶瓷增强钢基复合材料衬板的制备方法
CN102173802B (zh) 一种原位(TiB2+SiC)/Ti3SiC2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7066B (zh) 一种双金属双液复合锤头的制备方法
CN101884948A (zh) 一种复合球磨机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9357A (zh) 一种磨煤机磨碗衬板的制备方法
CN104907134A (zh) 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耐磨破碎机锤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09163A (zh) 一种耐磨复合锤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956B (zh) 一种原位合成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23754B (zh) 纳米陶瓷粉弥散强化铸造合金的制备工艺
CN106495716A (zh) 一种ZrB2‑SiC复合粉体改性免烧低碳镁碳质滑板及生产工艺
CN104878281A (zh) 一种液压扳手活塞用球墨铸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322B (zh) 一种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1751B (zh) 一种高耐磨液压扳手活塞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3290A (zh) 一种高锰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43177B (zh) 一种磨煤机磨碗衬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9

Address after: West section of Jianshe Road, Baixiang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aomusen ceramic roller sleeve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ege, Belgium

Patentee before: AMINCEM S 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