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5054A -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5054A CN105025054A CN201410169409.6A CN201410169409A CN105025054A CN 105025054 A CN105025054 A CN 105025054A CN 201410169409 A CN201410169409 A CN 201410169409A CN 105025054 A CN105025054 A CN 1050250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person
- social platform
- contact
- user
- det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若是,检测其它社交平台中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在处理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若用户确定要处理第二联系人时,检测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然后,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查找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再处理查找到的第二联系人,操作简单且耗时短,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可使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要想联系某一联系人可采用多种的联系方式,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以及利用网络使用社交平台联系,目前社交平台较多,比较常见的有:QQ、微信、微博、Email。
在现有技术中,要删除某一联系人的所有联系方式,需用户逐一查找后再删除,操作繁琐。如,要删除联系人A的所有联系方式,先删除手机通讯录上的联系人A,再登陆社交平台找到联系人A所拥有的账号,将该账号从用户的好友列表中删除,若在多个不同的社交平台上都添加了联系人A所拥有的账号,还需逐一将该账号从用户的好友列表中进行删除,耗时长且容易存在漏删除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在删除同一联系人的多种联系方式时,需用户逐一查找后再删除,操作繁琐且耗时长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所述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若是,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处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系人包括以所述第一联系人中任一信息进行注册的账号,并且该账号以好友身份存在用户的社交平台联系人列表中,其中,所述第一联系人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称、邮箱及电话号码。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所述第二联系人的步骤中,包括:
开启网络,检测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所述第二联系人的步骤中,包括:
识别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
检测已登陆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以及
标记未登陆的社交平台,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的步骤中,包括:
自动处理所有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或者
每次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均提示用户是否处理,若是,才处理本次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包括:
提示模块,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所述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检测模块,在用户确认处理所述第二联系人后,用于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执行模块,用于处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系人包括以所述第一联系人中任一信息进行注册的账号,并且该账号以好友身份存在用户的社交平台联系人列表中,其中,所述第一联系人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称、邮箱及电话号码。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子检测模块,用于开启网络,检测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
第二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已登陆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第三子检测模块,用于标记未登陆的社交平台,在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子执行模块,用于自动处理所有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或者
第二子执行模块,用于每次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均提示用户是否处理,若是,才处理本次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的有益效果:在处理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若用户确定要处理第二联系人时,第一联系人和第二联系人都是同一终端上不同社交平台的联系人,检测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然后,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查找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再处理查找到的第二联系人,操作简单且耗时短,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社交平台包括但不限于QQ、微信、微博、Email。
本实施例中,第一社交平台和其它社交平台都处于同一终端,便于检测第一联系人相关的第二联系人。
如,第一社交平台为移动终端本地的通讯录,用户进入移动终端的通讯录界面,查找到第一联系人后,进行处理第一联系人操作时,会弹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中的处理方式包括删除、屏蔽。
第一联系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联系人,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个联系人或同时处理一个以上的联系人都会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对应的一个联系人或一个以上的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第二联系人包括以第一联系人中任一信息进行注册的账号,并且该账号以好友身份存在用户的社交平台联系人列表中,其中,第一联系人的信息包括第一联系人的名称、邮箱及电话号码。
当然,第一联系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如第一联系人的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
第一联系人的信息是记录在通讯录中的各种信息,只要第一联系人的其中一项信息与社交平台上以好友身份存在的联系人的注册信息相匹配,就可以认为该联系人是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第一联系人、第二联系人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以不同的马甲形式存在。
步骤S102、若是,检测其它社交平台中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联系人的信息检测其它社交平台中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如,第一联系人张三的信息包括电话号码A,则在检测其它社交平台的第二联系人时,检测社交平台上以好友身份存在的联系人的注册信息是否存在“张三”或“电话号码A”,若某一联系人的注册信息中存在“张三”或“电话号码A”,提示用户确认该联系人是否为与张三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或者,默认该联系人为与张三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在检测时,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检测第二联系人。
第一种检测方式,开启网络,检测移动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首先,开启移动终端的网络,使移动终端内的社交平台能够联网,然后,同时登陆移动终端内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或者,逐一登陆移动终端内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在登陆过程中,若社交平台中已记住的账号和密码,则自动登陆,若社交平台中未记住的账号和密码,则提示用户手动输入账号和密码,对每一个登陆后社交平台进行检测,检测其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第二种检测方式,识别移动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
检测已登陆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以及
标记未登陆的社交平台,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先识别所持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也就是在线状态,若识别到存在已登陆的社交平台,则对已登陆的社交平台进行检测,检测其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若识别到存在未登陆的社交平台,则对未登陆的社交平台进行标记,以至未登陆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执行检测工作。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再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步骤S103、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自动处理所有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
只有检测到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默认执行自动处理,不需要提示用户。
第二种处理方式,每次检测到第二联系人均提示用户是否处理,若是,才处理本次的二联系人。
只要检测到第二联系人,都会提示用户是否对这一个第二联系人进行处理,若用户确认处理,才会对这一个第二联系人进行处理,若用户取消处理,则保留这一个第二联系人,这样可让用户进行区别是否存在误关联的情况,避免误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用户在处理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若用户确定要处理第二联系人时,检测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然后,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查找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再处理第二联系人,操作简单且耗时短,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包括提示模块11、检测模块12及执行模块13。
提示模块11,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社交平台包括但不限于QQ、微信、微博、Email。
本实施例中,第一社交平台和其它社交平台都处于同一终端,便于检测第一联系人相关的第二联系人。
如,第一社交平台为移动终端本地的通讯录,用户进入移动终端的通讯录界面,查找到第一联系人后,进行处理第一联系人操作时,提示模块11会弹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第一联系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联系人,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个联系人或同时处理一个以上的联系人都会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对应的一个联系人或一个以上的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中的处理方式包括删除、屏蔽。
第一联系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联系人,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个联系人或同时处理一个以上的联系人都会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对应的一个联系人或一个以上的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第二联系人包括以第一联系人中任一信息进行注册的账号,并且该账号以好友身份存在用户的社交平台联系人列表中,其中,第一联系人的信息包括第一联系人的名称、邮箱及电话号码。
当然,第一联系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如第一联系人的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
第一联系人的信息是记录在通讯录中的各种信息,只要第一联系人的其中一项信息与社交平台上以好友身份存在的联系人的注册信息相匹配,就可以认为该联系人是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第一联系人、第二联系人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以不同的马甲形式存在。
检测模块12,在用户确认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后,用于检测其它社交平台中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2以第一联系人的信息检测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如,第一联系人张三的信息包括电话号码A,则在检测其它社交平台的第二联系人时,检测社交平台上以好友身份存在的联系人的注册信息是否存在“张三”或“电话号码A”,若某一联系人的注册信息中存在“张三”或“电话号码A”,提示用户确认该联系人是否为与张三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或者,默认该联系人为与张三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在检测时,检测模块12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检测第二联系人。
第一种检测方式,检测模块12包括:
第一子检测模块,用于开启网络,检测移动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首先,第一子检测模块开启移动终端的网络,使移动终端内的社交平台能够联网,然后,使移动终端内用户的所拥有社交平台同时登陆,或者,移动终端内的社交平台逐一登陆,在登陆过程中,若社交平台中已记住的账号和密码,则自动登陆,若社交平台中未记住的账号和密码,则提示用户手动输入账号和密码,对每一个登陆后社交平台进行检测,检测其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第二种检测方式,检测模块12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移动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持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
第二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已登陆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以及
第三子检测模块,用于标记未登陆的社交平台,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识别模块先识别所持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也就是在线状态,若识别到存在已登陆的社交平台,则第二子检测模块对已登陆的社交平台进行检测,检测其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若识别到存在未登陆的社交平台,则第三子检测模块对未登陆的社交平台进行标记,以至未登陆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执行检测工作。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第三子检测模块再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第二联系人。
执行模块13,用于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执行模块13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执行模块13包括:
第一子执行模块,用于自动处理所有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
只有检测到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第一子执行模块默认执行自动处理,不需要提示用户。
第二种处理方式,执行模块13包括:
第二子执行模块,用于每次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均提示用户是否处理,若是,才处理本次的第二联系人。
只要检测到第二联系人,都会提示用户是否对这一个第二联系人进行处理,若用户确认处理,才会对这一个第二联系人进行处理,若用户取消处理,则保留这一个第二联系人,这样可让用户进行区别是否存在误关联的情况,避免误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用户在处理第一联系人时,提示模块11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若用户确定要处理第二联系人时,检测模块12检测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的第二联系人,然后,执行模块13处理所检测到的第二联系人,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查找与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再处理第二联系人,操作简单且耗时短,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所述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若是,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处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系人包括以所述第一联系人中任一信息进行注册的账号,并且该账号以好友身份存在用户的社交平台联系人列表中,其中,所述第一联系人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称、邮箱及电话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所述第二联系人的步骤中,包括:
开启网络,检测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所述第二联系人的步骤中,包括:
识别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
检测已登陆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以及
标记未登陆的社交平台,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的步骤中,包括:
自动处理所有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或者
每次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均提示用户是否处理,若是,才处理本次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6.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示模块,在处理第一社交平台中的第一联系人时,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处理与所述第一社交平台处于同一终端的其他社交平台中的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相关联的第二联系人;
检测模块,在用户确认处理所述第二联系人后,用于检测所述其它社交平台中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执行模块,用于处理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系人包括以所述第一联系人中任一信息进行注册的账号,并且该账号以好友身份存在用户的社交平台联系人列表中,其中,所述第一联系人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称、邮箱及电话号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子检测模块,用于开启网络,检测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终端系统中用户所拥有的社交平台的登陆状态;
第二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已登陆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第三子检测模块,用于标记未登陆的社交平台,在标记的社交平台在下次登陆后,检测标记的社交平台上的联系人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联系人。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处理联系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子执行模块,用于自动处理所有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或者
第二子执行模块,用于每次检测到的所述第二联系人均提示用户是否处理,若是,才处理本次的所述第二联系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69409.6A CN105025054A (zh) | 2014-04-24 | 2014-04-24 |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69409.6A CN105025054A (zh) | 2014-04-24 | 2014-04-24 |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5054A true CN105025054A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1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69409.6A Pending CN105025054A (zh) | 2014-04-24 | 2014-04-24 |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2505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7729A (zh) * | 2018-12-06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方法和终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82343A1 (en) * | 2001-04-06 | 2002-10-17 | Nokia Corporation | Salience-sensitive image-based presentation of a contact directory |
CN1508718A (zh) * | 2002-12-19 | 2004-06-30 | 联系人用户界面 | |
CN1933636A (zh) * | 2005-09-02 | 2007-03-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终端中管理信息的方法 |
CN101188638A (zh) * | 2007-12-07 | 2008-05-28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联系人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1770459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580999A (zh) * | 2013-11-26 | 2014-02-12 | 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
2014
- 2014-04-24 CN CN201410169409.6A patent/CN10502505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82343A1 (en) * | 2001-04-06 | 2002-10-17 | Nokia Corporation | Salience-sensitive image-based presentation of a contact directory |
CN1508718A (zh) * | 2002-12-19 | 2004-06-30 | 联系人用户界面 | |
CN1933636A (zh) * | 2005-09-02 | 2007-03-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终端中管理信息的方法 |
CN101188638A (zh) * | 2007-12-07 | 2008-05-28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联系人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1770459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580999A (zh) * | 2013-11-26 | 2014-02-12 | 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匿名: ""是不是只要手机保存了新电话号码,微信上就会自动在"新朋友"里推荐?"", 《百度知道》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7729A (zh) * | 2018-12-06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方法和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70524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7426079A (zh) | 一种通知栏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70753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747147B (zh) | 更新通讯录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645971A (zh) | 一种手机短信分类规则的创建方法 | |
CN105049608B (zh) | 短信验证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4618877A (zh) | 一种短信整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881279B (zh) | 一种群发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144106A (zh) | 一种消息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601818A (zh) | 一种在通讯过程中切换操作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629203A (zh) |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4640174A (zh) | 无线网络接入点提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4751086A (zh) |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 | |
CN104391858A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聊天背景呈现方法及装置 | |
KR101246624B1 (ko) | 악성 통신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 |
US10104215B2 (en) | Blacklist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4726947A (zh) | 消息展示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4193372A1 (zh) |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8377486B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683212B (zh) | 消息处理方法与系统 | |
CN103873698A (zh) | 终端关联装置和终端关联方法 | |
CN105025054A (zh) | 一种处理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025155A (zh) | 一种自动处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639743B (zh) | 一种终端超低电量处理方法及终端 | |
CN104836881B (zh) | 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