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0524A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0524A
CN104270524A CN201410510579.6A CN201410510579A CN104270524A CN 104270524 A CN104270524 A CN 104270524A CN 201410510579 A CN201410510579 A CN 201410510579A CN 104270524 A CN104270524 A CN 104270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operating system
designated contact
typ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05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105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0524A/zh
Priority to EP14902363.2A priority patent/EP316904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92617 priority patent/WO201604519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0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0524A/zh
Priority to US15/431,300 priority patent/US9900416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57Management thereof, e.g. manual editing of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5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08Systems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e.g. by use of disposal contact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16Telecontrol
    • H04M2203/1025Telecontrol of avata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logg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e.g. outgoing or incoming calls, missed calls, messages or UR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包括: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当前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及类型确定用于处理该信息的操作系统,从而提升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系统终端一般由一个安全系统和一个普通系统构成。安全系统和普通系统都具有联系人、短信、彩信、电子邮件、通话记录等应用。一般地,用户可以设置安全数据,所述安全数据以联系人为中心,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短信、彩信、邮箱、通话记录等各种相关数据,安全数据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存储或读取,而普通系统中的普通数据则可以全部共享到安全系统。
然而,当终端在普通系统中接收到信息时,无法识别该信息与哪个操作系统相关联。以联系人为例,联系人分为安全联系人和普通联系人,其中,安全联系人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存储或读取,当终端在普通系统中接收到联系人A的来电时,普通系统无法识别出联系人A是否为只能在安全系统中被存储或读取的安全联系人,因此很难全面保护安全系统中的安全数据及与安全数据相关的信息,而只有在安全系统下接收到联系人A的来电时,才能识别出联系人A为安全联系人。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普通系统中识别出安全系统的安全联系人,也就是说,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当前操作系统中确定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操作系统,以全面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当前操作系统中确定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关联的操作系统,从而全面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包括: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来电、短信、邮件等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从而选择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比如,一个终端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普通系统的通讯录中不具有联系人A,安全系统的通讯录中具有联系人A,且联系人A被用户设置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根据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确定了该来电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发来的,即该来电为与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有关的信息,因此,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经过上述判断后,可以提醒用户是否切换或直接切换到安全系统对该来电进行接听或其他处理。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当前操作系统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内容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具体来讲,可以使当前操作系统根据信息内容识别出该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用于处理该信息的操作系统,提升了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所述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所述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所述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内容可以成为判断该信息的类型的依据,其中,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该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宏观上可以分为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两类,而具体来讲,比如,当终端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时,在其接收到的信息中,安全类型的信息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也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使当前操作系统可以在接收到信息时,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从而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保存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另外,由于指定联系人的多种信息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如果当前操作系统只能读取其中的单个信息,比如当前操作系统只存储指定联系人的邮箱,就只能根据存储的邮箱识别出发来邮件的联系人为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而不能经存储的邮箱确定该指定联系人的其他信息,从而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因此,优选地,可以只将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分类、以互不对应的集合的形式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而不是将指定联系人的全部信息都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从而可以提升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具体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以及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所述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是否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内容相关联,并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信息。比如,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的终端接收到一条短信,该短信的内容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类型、头像和短信正文,当检测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推送该短信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时,确定存储的该电话号码为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而可以确定操作系统A为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具体包括:当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使用所述任一操作系统处理所述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所述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相关联,可以使用与存储的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而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不是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设置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可以判断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并可以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使用该任一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的所述任一操作系统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的集合,当在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发生变化时,将该变化同步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以保证当前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准确地判断该信息的类型,即准确地判断该信息是否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相关,从而确定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包括:第一确定单元,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处理单元,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来电、短信、邮件等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从而选择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比如,一个终端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普通系统的通讯录中不具有联系人A,安全系统的通讯录中具有联系人A,且联系人A被用户设置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根据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确定了该来电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发来的,即该来电为与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有关的信息,因此,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经过上述判断后,可以提醒用户是否切换或直接切换到安全系统对该来电进行接听或其他处理。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当前操作系统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内容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具体来讲,可以使当前操作系统根据信息内容识别出该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用于处理该信息的操作系统,提升了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推送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所述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所述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所述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内容可以成为判断该信息的类型的依据,其中,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宏观上可以分为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两类,而具体来讲,比如,当终端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时,在其接收到的信息中,安全类型的信息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也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将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使当前操作系统可以在接收到信息时,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从而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保存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另外,由于指定联系人的多种信息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如果当前操作系统只能读取其中的单个信息,比如当前操作系统只存储指定联系人的邮箱,就只能根据存储的邮箱识别出发来邮件的联系人为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而不能经存储的邮箱确定该指定联系人的其他信息,从而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因此,优选地,可以只将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分类、以互不对应的集合的形式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而不是将指定联系人的全部信息都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从而可以提升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以及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所述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是否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内容相关联,并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信息。比如,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的终端接收到一条短信,该短信的内容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类型、头像和短信正文,当检测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推送该短信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时,确定存储的该电话号码为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而可以确定操作系统A为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确定使用所述任一操作系统处理所述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所述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相关联,可以使用与存储的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而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不是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设置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可以判断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并可以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使用该任一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更新单元,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的所述任一操作系统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的集合,当在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发生变化时,将该变化同步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以保证当前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准确地判断该信息的类型,即准确地判断该信息是否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相关,从而确定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多个操作系统,并包括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提升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示出了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安全联系人及其信息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普通系统中的共享字段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
步骤104,根据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操作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来电、短信、邮件等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从而选择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比如,一个终端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普通系统的通讯录中不具有联系人A,安全系统的通讯录中具有联系人A,且联系人A被用户设置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根据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确定了该来电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发来的,即该来电为与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有关的信息,因此,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经过上述判断后,可以提醒用户是否切换或直接切换到安全系统对该来电进行接听或其他处理。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当前操作系统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内容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具体来讲,可以使当前操作系统根据信息内容识别出该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用于处理该信息的操作系统,提升了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信息内容可以从终端收到的信息本身获取,如发送方在信息本身中附加了其名片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如RCS(融合通信),在发送方发送信息时同时发送上述信息的内容;还可以是接收方从运营商的服务器上去获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内容可以成为判断该信息的类型的依据,其中,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宏观上可以分为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两类,而具体来讲,比如,当终端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时,在其接收到的信息中,安全类型的信息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也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将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使当前操作系统可以在接收到信息时,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从而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保存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另外,由于指定联系人的多种信息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如果当前操作系统只能读取其中的单个信息,比如当前操作系统只存储指定联系人的邮箱,就只能根据存储的邮箱识别出发来邮件的联系人为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而不能经存储的邮箱确定该指定联系人的其他信息,从而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因此,优选地,可以只将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分类、以互不对应的集合的形式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而不是将指定联系人的全部信息都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从而可以提升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应当说明的是,可以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头像信息作为头像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姓名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邮箱信息作为邮箱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作为号码集合;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互相之前没有对应关系;这样,把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保存到普通系统中时,因为只有把关键性信息(如姓名与号码)组合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信息,所以避免了在普通系统中泄漏指定联系人信息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2具体包括: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以及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内容相关联,并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信息。比如,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的终端接收到一条短信,该短信的内容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类型、头像和短信正文,当检测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推送该短信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时,确定存储的该电话号码为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而可以确定操作系统A为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4具体包括:当确定接收到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使用任一操作系统处理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操作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相关联,可以使用与存储的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而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不是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设置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可以判断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并可以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使用该任一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检测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当前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的集合,当在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发生变化时,将该变化同步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以保证当前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准确地判断该信息的类型,即准确地判断该信息是否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相关,从而确定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双系统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终端在普通系统中接收到来电。其中,来电包含有联系人的电话号码。
步骤204,判断来电号码与共享字段的号码是否匹配成功,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20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进程。安全系统将安全联系人的号码设置成与普通系统的共享字段,并将共享字段保存在普通系统中,则终端通过判断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与共享字段的号码一致或相关,可以判断来电的联系人是否为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另外,当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发生更新时,保存在普通系统中的共享字段的号码也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判断依据的准确性。
步骤206,终端自动切换到安全系统。在确定来电的联系人为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时,可以直接切换到安全系统对来电进行接听或其他处理。
步骤208,通话结束后保存通话记录并返回普通系统。通过结束后,可以为安全系统保存通话记录,并为了确保安全系统的安全性,在通话结束后自动返回普通系统,避免因通话结束后停留在安全系统而导致安全系统的隐私信息被泄露。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不用切换到安全系统即可判断来电的联系人是否为安全联系人,从而可以提升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接收到的与安全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安全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图3A示出了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安全联系人及其信息的示意图。
安全联系人为在安全系统中设置的私密联系人,只能由安全系统进行存储和读取,如图图3A所示,安全联系人的信息包括每个安全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另外,安全联系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安全联系人的头像、类型等其他信息。应当说明的是,可以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头像信息作为头像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姓名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邮箱信息作为邮箱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作为号码集合;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互相之前没有对应关系;这样,把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保存到普通系统中时,因为只有把关键性信息(如姓名与号码)组合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信息,所以避免了在普通系统中泄漏指定联系人信息的可能性。
图3B示出了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普通系统中的共享字段的示意图。
安全系统可以将安全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设置成与普通系统的共享字段,即共享字段包括多个安全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安全系统将共享字段保存在普通系统中,则终端通过判断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是否与共享字段的号码一致或相关,可以判断来电的联系人是否为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另外,当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发生更新时,保存在普通系统中的共享字段的号码也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判断依据的准确性。因此,在普通系统下接收到来电时,普通系统可以根据共享字段的号码识别出来电的联系人是否是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
另外,当在普通系统下接收到短信时,普通系统也可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共享字段的号码识别出发送短信的联系人是否是安全系统中的安全联系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4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02,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第二确定单元404,根据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处理单元406,使用操作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来电、短信、邮件等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从而选择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比如,一个终端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普通系统的通讯录中不具有联系人A,安全系统的通讯录中具有联系人A,且联系人A被用户设置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根据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确定了该来电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发来的,即该来电为与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有关的信息,因此,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经过上述判断后,可以提醒用户是否切换或直接切换到安全系统对该来电进行接听或其他处理。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当前操作系统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内容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具体来讲,可以使当前操作系统根据信息内容识别出该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用于处理该信息的操作系统,提升了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信息内容可以从终端收到的信息本身获取,如发送方在信息本身中附加了其名片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如RCS(融合通信),在发送方发送信息时同时发送上述信息的内容;还可以是接收方从运营商的服务器上去获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内容可以成为判断该信息的类型的依据,其中,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宏观上可以分为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两类,而具体来讲,比如,当终端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时,在其接收到的信息中,安全类型的信息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也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408,将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使当前操作系统可以在接收到信息时,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从而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保存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另外,由于指定联系人的多种信息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如果当前操作系统只能读取其中的单个信息,比如当前操作系统只存储指定联系人的邮箱,就只能根据存储的邮箱识别出发来邮件的联系人为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而不能经存储的邮箱确定该指定联系人的其他信息,从而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因此,优选地,可以只将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一种或几种信息保存分类、以互不对应的集合的形式在当前操作系统中,而不是将指定联系人的全部信息都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从而可以提升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应当说明的是,可以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头像信息作为头像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姓名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邮箱信息作为邮箱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作为号码集合;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互相之前没有对应关系;这样,把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保存到普通系统中时,因为只有把关键性信息(如姓名与号码)组合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信息,所以避免了在普通系统中泄漏指定联系人信息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以及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内容相关联,并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信息。比如,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的终端接收到一条短信,该短信的内容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和短信正文,当检测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推送该短信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时,确定存储的该电话号码为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而可以确定操作系统A为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确定单元404具体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确定使用任一操作系统处理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相关联,可以使用与存储的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而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不是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设置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可以判断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并可以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使用该任一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更新单元410,当检测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当前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的集合,当在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发生变化时,将该变化同步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以保证当前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准确地判断该信息的类型,即准确地判断该信息是否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相关,从而确定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500,包括:信息处理装置502(相当于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400),用于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并根据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再使用该操作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终端500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来电、短信、邮件等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从而选择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比如,一个终端具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普通系统的通讯录中不具有联系人A,安全系统的通讯录中具有联系人A,且联系人A被用户设置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根据来电的联系人的号码,确定了该来电为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发来的,即该来电为与安全系统的私密联系人A有关的信息,因此,当该终端接到来电时,经过上述判断后,可以提醒用户是否切换或直接切换到安全系统对该来电进行接听或其他处理。通过本技术方案,使得当前操作系统在接收到信息时,可以根据信息内容确定用于处理信息的操作系统,具体来讲,可以使当前操作系统根据信息内容识别出该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用于处理该信息的操作系统,提升了终端500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500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500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内容可以成为判断该信息的类型的依据,其中,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该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信息的类型宏观上可以分为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两类,而具体来讲,比如,当终端500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时,在其接收到的信息中,安全类型的信息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也包括两种:与操作系统A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和与操作系统B中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500的信息处理装置502将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使当前操作系统可以在接收到信息时,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从而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保存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另外,由于指定联系人的多种信息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如果当前操作系统只能读取其中的单个信息,比如当前操作系统只存储指定联系人的邮箱,就只能根据存储的邮箱识别出发来邮件的联系人为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而不能经存储的邮箱确定该指定联系人的其他信息,从而避免了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因此,优选地,可以只将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分类、以互不对应的集合的形式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而不是将指定联系人的全部信息都保存在当前操作系统中,从而可以提升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应当说明的是,可以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头像信息作为头像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姓名信息作为姓名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邮箱信息作为邮箱集合、把所有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作为号码集合;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互相之前没有对应关系;这样,把头像集合、姓名集合、邮箱集合、号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保存到普通系统中时,因为只有把关键性信息(如姓名与号码)组合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信息,所以避免了在普通系统中泄漏指定联系人信息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500的信息处理装置502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以及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内容相关联,并在接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时,选择与关联内容有关的操作系统处理该信息。比如,具有操作系统A和操作系统B的终端接收到一条短信,该短信的内容包括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和短信正文,当检测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推送该短信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时,确定存储的该电话号码为操作系统A中的指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而可以确定操作系统A为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500的信息处理装置502可以在确定接收到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使用任一操作系统处理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操作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与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信息相关联,可以使用与存储的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而如果接收到的信息不是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设置直接在当前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可以判断推送该信息的联系人是否为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并可以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使用该任一操作系统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在当前操作系统中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500的信息处理装置502还用于:当检测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当前操作系统中的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有任一操作系统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的集合,当在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发生变化时,将该变化同步到当前操作系统中,以保证当前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准确地判断该信息的类型,即准确地判断该信息是否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部分信息相关,从而确定用于处理该接收到的信息的操作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安全性,避免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相关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全面地保护终端接收到的与任一操作系统的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所述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所述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所述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以及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所述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是否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当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使用所述任一操作系统处理所述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所述操作系统,并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的所述任一操作系统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具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根据在当前操作系统中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确定所述信息的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信息的类型,确定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的操作系统;
处理单元,使用所述操作系统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信息的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和非安全类型,其中,所述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所述非安全类型的信息为与所述指定联系人以外的其他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单元,将所述多个操作系统中的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存储到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其中,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指定联系人的头像、姓名、类型、邮箱、电话号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内容,以及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存储的所述每个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是否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信息为与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相关的信息时,确定使用所述任一操作系统处理所述信息,否则,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确定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所述信息的所述操作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单元,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操作系统中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同步更新存储在所述当前操作系统中的所述任一操作系统的所述指定联系人的信息。
CN201410510579.6A 2014-09-28 2014-09-28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4270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0579.6A CN104270524A (zh) 2014-09-28 2014-09-28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EP14902363.2A EP3169047B1 (en) 2014-09-28 2014-11-2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CT/CN2014/092617 WO2016045191A1 (zh) 2014-09-28 2014-11-29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US15/431,300 US9900416B2 (en) 2014-09-28 2017-02-13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0579.6A CN104270524A (zh) 2014-09-28 2014-09-28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0524A true CN104270524A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0579.6A Pending CN104270524A (zh) 2014-09-28 2014-09-28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00416B2 (zh)
EP (1) EP3169047B1 (zh)
CN (1) CN104270524A (zh)
WO (1) WO2016045191A1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737A (zh) * 2015-01-22 2015-04-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02216A (zh) * 2015-02-02 2015-05-06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多系统终端的通话管理方法及多系统终端
CN104618585A (zh) * 2015-01-14 2015-05-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系统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68207A (zh) * 2015-03-10 2015-07-08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截获方法、事件截获装置和终端
CN105049630A (zh) * 2015-08-07 2015-11-1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多系统的电话接听方法
CN105049638A (zh) * 2015-08-26 2015-11-1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在多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中进行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2804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338175A (zh) * 2015-09-29 2016-02-17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11032A (zh) * 2014-11-21 2016-05-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5635428A (zh) * 2015-03-23 2016-06-01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WO2016101323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事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5791567A (zh) * 2016-02-29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及多系统移动终端
CN105812569A (zh) * 2016-04-19 2016-07-27 奇酷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装置
WO2016161682A1 (zh) * 2015-04-08 2016-10-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终端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6060243A (zh) * 2016-05-16 2016-10-26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用户系统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6161739A (zh) * 2015-04-01 2016-11-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系统的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33603A (zh) * 2015-08-31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4216A (zh) * 2018-07-05 2019-01-15 北京智联安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芯片、终端及实现终端系统安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N2015CH02514A (zh) * 2015-05-19 2015-07-10 Wipro Ltd
CN108390989B (zh) * 2018-01-05 2021-08-27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ndroid双系统的系统间通知同步方法
US20200153781A1 (en) * 2018-11-13 2020-05-14 Matthew Kent McGinnis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Text to Persistent Messaging
WO2020102349A1 (en) 2018-11-13 2020-05-22 Illumy,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email to persistent messaging and/or text to persistent messag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449A (zh) * 2010-12-31 2011-05-04 周良勇 一种多操作系统智能手机
CN102291480A (zh) * 2011-08-29 2011-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私密联系人通信事件的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469144A (zh) * 2010-11-19 2012-05-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个系统通讯录数据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57783A (zh) * 2011-08-16 2013-03-06 飞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两个用户使用系统的功能
CN103391374A (zh) * 2013-08-08 2013-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CN103413089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实现双系统的方法
CN103458125A (zh) * 2013-09-06 2013-12-18 叶鼎 一种高等级私密性智能手机及其私密信息的保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9641A (zh) * 2004-11-25 2006-05-31 英特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计算机系统的资料的架构及其方法
US8468244B2 (en) * 2007-01-05 2013-06-18 Digital Doors, Inc. Digit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security designated data and with granular data stores
US8655939B2 (en) * 2007-01-05 2014-02-18 Digital Doors, Inc.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hardene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with extractor, cloud dispersal, secure storage, content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894042B (zh) * 2010-06-24 2014-05-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共享应用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20115435A1 (en) * 2010-11-09 2012-05-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ivacy in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ions
KR101714534B1 (ko) * 2010-12-06 2017-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사생활 보호 기능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144A (zh) * 2010-11-19 2012-05-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个系统通讯录数据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45449A (zh) * 2010-12-31 2011-05-04 周良勇 一种多操作系统智能手机
CN102957783A (zh) * 2011-08-16 2013-03-06 飞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两个用户使用系统的功能
CN102291480A (zh) * 2011-08-29 2011-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私密联系人通信事件的提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391374A (zh) * 2013-08-08 2013-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CN103413089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实现双系统的方法
CN103458125A (zh) * 2013-09-06 2013-12-18 叶鼎 一种高等级私密性智能手机及其私密信息的保护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032A (zh) * 2014-11-21 2016-05-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终端
WO2016101323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事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4618585A (zh) * 2015-01-14 2015-05-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系统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737A (zh) * 2015-01-22 2015-04-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02216A (zh) * 2015-02-02 2015-05-06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多系统终端的通话管理方法及多系统终端
CN104768207B (zh) * 2015-03-10 2019-03-22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截获方法、事件截获装置和终端
CN104768207A (zh) * 2015-03-10 2015-07-08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截获方法、事件截获装置和终端
CN105635428A (zh) * 2015-03-23 2016-06-01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5635428B (zh) * 2015-03-23 2019-04-12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WO2016149955A1 (zh) * 2015-03-23 2016-09-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6161739A (zh) * 2015-04-01 2016-11-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系统的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161682A1 (zh) * 2015-04-08 2016-10-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终端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049630A (zh) * 2015-08-07 2015-11-1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多系统的电话接听方法
CN105049630B (zh) * 2015-08-07 2018-06-19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多系统的电话接听方法
CN105049638A (zh) * 2015-08-26 2015-11-1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在多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中进行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49638B (zh) * 2015-08-26 2018-05-0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在多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中进行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33603A (zh) * 2015-08-31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38175A (zh) * 2015-09-29 2016-02-17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在终端设备中对短信息进行分发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62804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791567A (zh) * 2016-02-29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及多系统移动终端
CN105791567B (zh) * 2016-02-29 2019-05-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及多系统移动终端
CN105812569A (zh) * 2016-04-19 2016-07-27 奇酷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装置
CN106060243A (zh) * 2016-05-16 2016-10-26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用户系统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9214216A (zh) * 2018-07-05 2019-01-15 北京智联安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芯片、终端及实现终端系统安全的方法
CN109214216B (zh) * 2018-07-05 2022-08-30 北京智联安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芯片、终端及实现终端系统安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9047A4 (en) 2017-12-06
WO2016045191A1 (zh) 2016-03-31
EP3169047B1 (en) 2019-06-19
US20170155748A1 (en) 2017-06-01
EP3169047A1 (en) 2017-05-17
US9900416B2 (en) 201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052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4243716B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信息获取装置
CN104883671B (zh) 一种垃圾短信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01984692A (zh) 一种防止恶意软件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49608B (zh) 短信验证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601818A (zh) 一种在通讯过程中切换操作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7052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WO2013166922A1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CN105790948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602311B (zh) 消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6149955A1 (zh) 通知处理方法、通知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4038491B (zh) 一种信息拦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34882B (zh) 网络接入设备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31202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3685669B (zh) 短信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4683212B (zh) 消息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4301543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4378506B (zh) 数据操作方法、数据操作装置和终端
CN104796525A (zh) 一种短信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195482A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CN104618556A (zh) 信息保存方法和终端
EP2112836A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of controlling user informat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termial
CN105933339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15950B (zh) 通讯终端的漏接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1711013A (zh) 一种彩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