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3161B -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3161B
CN105023161B CN201510169698.4A CN201510169698A CN105023161B CN 105023161 B CN105023161 B CN 105023161B CN 201510169698 A CN201510169698 A CN 201510169698A CN 105023161 B CN105023161 B CN 105023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code
code
client
identifying code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96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3161A (zh
Inventor
赵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ight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ll Over Worl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ight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ll Over Worl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ight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ll Over Worl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ight 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ll Over World
Priority to CN2015101696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3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3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3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31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用于客户端,首先,获取产品的防伪码,然后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后,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最后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该方案中,消费者无需购买就可以获得该产品是否为假货的风险判定,可以指导消费者更好的消费,对存在假冒伪劣风险的商品进行有效的打击,降低其被购买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维护商业秩序。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也不乏假冒伪劣商品。而消费者大多也非专业人员,很难凭借外观来判定该商品的真伪。如何验证商品的真伪,成为消费者尤其关注的问题。
目前,防伪的方法也很多,如在产品的包装上贴上防伪标签,防伪标签一般是一种具有防伪层的图标,粘贴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在防伪标签上根据需要制作反光层、防伪水印、图案等信息。首先,该防伪标签的成本和防伪性能成正比,其包含的防伪特性越多,则成本越高。此外,消费者很难鉴定防伪标签的真伪。由于消费者也非专业人士,因此看到一个防伪标签,也很难鉴定其真伪。此外,防伪标签一般为企业根据需要进行定做,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盗用该防伪标签的行为,企业也很难掌控。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4281954A中公开了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其中公开了将生成二维码标签贴在产品外包装上,验证码封存在产品内包装上,当需要产品防伪验证时,用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上传,在服务器上获取其对应的验证码,用户通过手机输入验证码后,手机将验证码与从服务器获取的验证码作比较,如正确则在屏幕上显示验证正确,否则提醒谨防假冒。此外,手机和服务器同时标注此验证码失效,以后再扫描显示此二维码防伪功能失效。该方案中,通过二维码和验证码来对产品进行防伪验证,一次验证后则失效。但是,该方案中贴在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很容易被仿造,因此对于未完成验证码验证的产品,不能进行有效的真货假货识别,无法实现售前防伪。。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防伪方法,需要使用防伪码和验证码共同来进行防伪验证,无法实现售前防伪,从而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售前防伪的产品防伪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产品的防伪码;
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
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
优选地,所述查询记录还包括每次查询所述防伪码的时间,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时,判断所述多次异地查询是否在预定时间段内,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则判断存在假货风险。
优选地,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还包括:
将所述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以进行验证;
获取所述服务器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若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则判断所述产品为真品。
优选地,当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时,还包括:
将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
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验证码已经被验证过,向服务器端查询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断该产品为真品,若不一致,则判断真品已售出。
优选地,所述若不一致之后,还包括显示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判断该产品存在假货风险。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在已存储的防伪码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
反馈查询结果;
接收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
判断所述验证码是否被验证;
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记录客户端发送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的时间,所述查询记录还包括每次查询所述防伪码的时间。
优选地,还包括:
接收所述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
判断所接收的验证码与所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是否相同;
将判断结果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优选地,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验证码已被验证,向客户端发送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产品防伪系统,包括
防伪码获取单元,获取产品的防伪码;
防伪码发送单元,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防伪码查询反馈单元,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
验证码判断单元,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查询记录返回单元,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产品防伪系统,包括
防伪码接收单元,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防伪码查询单元,在已存储的防伪码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
查血结果反馈单元,反馈查询结果;
验证码判断接收单元,接收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
验证码验证单元,判断所述验证码是否被验证;
查询记录发送单元,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用于客户端,首先,获取产品的防伪码,然后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后,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最后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该方案中,通过判断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扫描查询来进行风险提示,如果存在多次异地扫描,则认为存在假货风险,如果都是同一地点的扫描,则判为真品。通过该方案在产品出售前进行假货风险提示,消费者无需购买就可以获得该产品是否为假货的风险判定,可以指导消费者更好的消费,对存在假冒伪劣风险的商品进行有效的打击,降低其被购买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维护商业秩序。
(2)本发明中的产品防伪方法,若所述验证码已经被验证过,向服务器端查询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判断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断该产品为真品,若不一致,则判断真品已售出。该方案中,如果真品拥有者已经完成上述验证码初次验证后,真品拥有者通过客户端再次扫描防伪码,或扫描防伪码后输入验证码,仍可以判断产品为真品。其他用户再次扫描防伪码时,都会进行假货风险提示,如果其他输入验证码,无论验证码的真伪,都会判定为假货。由于验证码一次验证后,即认为真品已经售出,一次验证后出真品拥有者外,其他用户使用时都会判断为假货。
(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用于服务器端,通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在服务器的防伪码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对应的防伪码信息以及验证码的信息,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本方案中,服务器中存储有防伪码以及验证码的准确信息,通过企业用户根据需要上传,根据客户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数据,为客户端进行真伪判定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防伪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产品防伪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产品防伪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产品防伪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产品防伪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防伪验证的产品在外包装上设有防伪码,在内包装上设有验证码。防伪码可以是二维码或者一维条码,任意用户都可以通过客户端扫描来识别该二维码,对该产品进行查询。设置在内包装上的验证码,一般设置为由涂层覆盖的数字或字母或文字等形式,供购买者进行验证,完成一次验证后该验证码即失效。
本实施例中的产品防伪方法,用于用户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安装在手机、PDA、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通过具有实现如下功能的操作指令来实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产品防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产品的防伪码。
本实施例中防伪码例如为一维或二维码。此处可以通过客户端扫描产品外包装上的一维或二维码来获取其对应的信息,当然也可以由客户手动输入串码来实现。
S2: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客户端获取防伪码后,也会同时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如通过手机上的具有定位功能的地图来获得当前位置信息,然后将防伪码信息和当前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
S3:获取服务器端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
服务器端会查询其后台数据库,判断是否存在相同的防伪码,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S4: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如果服务器反馈的查询结果为没有相同的防伪码,客户端则可以直接判定该防伪码为假的,其对应的产品也是假货。
如果服务器端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后,客户端会进一步向服务器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S5: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根据服务器端返回的信息,若验证码未被验证过,说明该产品尚未售出,并未被验证过。此时,客户端从服务器端获取扫描的这个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S6: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
如果存在多次异地验证,则判断存在假货风险,如果不存在多次异地查询,也就是说所有的查询为相同或相近地点的查询,则判断真品未售出,等待验证。此时,如果没有任何查询信息,则无法进行有效判断,因此当首次查询或者前两三次查询时可以提示为真伪目前无法判断。
作为其他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查询记录还包括每次查询所述防伪码的时间,在此情况下,服务器端会记录客户端每次查询所述防伪码的时间,并将相应的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当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时,判断所述多次异地查询是否在预定时间段内,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则判断存在假货风险。由于同一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会在多个地方同时出售。因此,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如一天内,存在多次异地扫描,比如在一天内在上海的商场、北京的商场、广州的商场内都被查询过,说明这些商品中必定存在假货,真货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此时,会进行假货风险提示。
本步骤中,预定的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一天、三天或一周,多次异地查询可以认为是大于一次或者是大于某一个预定数值如五次、十次等。由于不同产品的消费对象不同,流通时间和流通周期也不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方案的提示下针对产品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4之后,与步骤S5相对应地,还包括如果当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在相同的防伪码,但该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已经被验证过时,客户端还会向服务器端查询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待服务器端反馈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后,客户端判断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断该产品为真品,若不一致,则判断真品已售出。
在该方案中,当购买者初次成功通过验证码的验证码后,真品的信息即已经绑定该初次购买者。真品拥有者通过客户端再次扫描防伪码,或扫描防伪码后输入验证码,仍可以判断产品为真品。其他用户再次扫描防伪码时,都会进行假货风险提示,如果其他输入验证码,无论验证码的真伪,都会判定为假货。由于验证码一次验证后,即认为真品已经售出,一次验证后出真品拥有者外,其他用户使用时都会判断为假货。
在其他的方案中,若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可以显示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判断该产品存在假货风险。此情况适用于古董、二手货等交易场合,购买者进行二次买卖时,其他用户在扫描防伪码时,可以看到原来的真品拥有者的信息,对该产品的真伪进行提示,为二手货交易提供参考。
在其他的实施方案中,对于当验证码未被验证过时,对于购买者该产品的用户,可获得其内包装内的验证码,进行验证,该验证过程可以在步骤S4、S5或步骤S6任意步骤之后,过程如下:
首先,将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以进行验证。
购买者在对该产品的防伪码查询完后,服务器端存在相同的防伪码,且该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未被验证,此时购买者可以从内包装上获取该验证码,并根据验证码的输入提示将其产品的验证码发送到服务器端来进行验证。
然后,获取所述服务器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服务器会根据该验证码与之前查询的防伪码是否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是否相同来进行验证,如果相同,则返回相同的结果,如果不同则返回不同的结果。
最后,若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则判断所述产品为真品。
客户端接收上述返回的结果,如果相同,则判断为真品,不同则判断为假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当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时,还包括将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通过该初次验证的产品为真品,此时在服务器端会把初次成功验证的记录保存,包括验证时间、位置以及身份识别信息,将该次信息绑定为真品拥有者的信息。此处的身份识别信息可以是用户信息如用户名,也可以是客户端的识别信息如客户端的硬件地址、ip地址等具有唯一性可标识用户身份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产品防伪方法,通过判断防伪码是否在同一时间段内存在多次异地扫描,在产品出售前进行假货风险提示,消费者无需购买就可以获得该产品是否为假货的风险判定,可以指导消费者更好的消费,对存在假冒伪劣风险的商品进行有效的打击,降低其被购买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维护商业秩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用于服务器端,该服务器端中预先存储有产品的防伪码以及该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这些信息通过企业在商品上市时,完成对上述数据的上传。
本实施例中的产品防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
S3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客户端扫描防伪码后,会把防伪码的信息以及该客户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这些信息。
S32:在已存储的防伪码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防伪码后,会在其防伪码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判断是否存在相同的防伪码。
S33:反馈查询结果。将查询的结果反馈给客户端,如果防伪码数据库中存在相同的防伪码,则返回存在相同的防伪码的结果,此时客户端会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如不存在,则返回不存在相同的防伪码的结果。
S34: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
S35:判断该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S36: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当验证码未被验证时,说明产品很可能未出售。由于每次用户对防伪码进行查询时,服务器中都会有记录,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通过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客户端,可为客户端的真伪判断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若服务器中经过比较发现,客户端发送的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已被验证过,服务器则向客户端发送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供客户端判断使用。
在其他优化的实施方案中,服务器还可以记录客户端发送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的时间信息,向客户端反馈的查询记录中包括每次查询所述防伪码的时间和当前位置信息。为客户端判断提供更多数据信息。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服务器端还包括对验证码进行初次验证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接收所述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
在客户端输入验证码后,服务器端接收该验证码。在优选的方案中,服务器还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便于初次验证通过后进行真品拥有者的信息绑定。
然后,判断所接收的验证码与所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还可以进一步将该身份识别信息绑定为真品拥有者。
由于在服务器中防伪码和验证码之间已经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当客户端先进行防伪码查询后,输入验证码时,服务器会判断其数据库中相同的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是否与客户端发送的验证码相同。
最后,将判断结果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服务器通过上一步骤会判断出验证码是否与数据库中对应该防伪码的验证码是否相同,判断结果为验证码相同或不同,将该判断结果发送给客户端,供客户端进行判断。
本实施例中的产品防伪方法,用于服务器端,服务器中存储有防伪码以及验证码的准确信息,通过企业用户根据需要上传,根据客户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数据,为客户端进行真伪判定提供依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产品防伪方法,用于产品防伪系统中,该系统中的产品的外包装上设置有防伪码,该防伪码选择二维码。在产品的内包装上设置有验证码,该验证码为由涂层覆盖的数字码。该系统包括用户客户端和服务器以及企业客户端。在产品上市时,企业用户通过企业客户端将真品的防伪码信息(即上述二维码)和验证码信息(即上述数字码)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对上述数据进行存储,每件真品的防伪码信息和验证码信息时一一对应的。用户客户端为APP应用,安装在消费者的手机中,便于携带,且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产品防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1:首先,用户在选择商品时,先通过客户端扫描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获得防伪码信息。
S52:客户端将所获取的防伪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端进行查询。
S53: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防伪码,同时还获取客户端所在的位置。
S54:服务器会在已存储的防伪码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本步骤中,首先服务器会校验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防伪码是否属于本防伪系统预先定制的防伪码,如果是,则继续后续步骤。如果不是,提示防伪码不属于本系统,无法进行真伪验证。该情况下,如果进行验证,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通过校验,属于该系统的防伪码,服务器在已存储的防伪码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
S55:服务器查询完成后,得到的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或不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服务器将该信息发送给客户端。
S56:客户端接收查询结果,若不存在相同的防伪码,判断该产品为假货,完成本次产品真伪验证,结束程序。若存在相同的防伪码,则向服务器查询该防伪码对应的所述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服务器接收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判断是否存在该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的验证记录,若不存在则向客户端反馈验证码未被验证的消息,同时服务器获取该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并将查询记录发送给客户端,执行S57-S61;若存在验证记录,服务器发送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至客户端,执行S62-S63。
S57: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该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判断该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若存在则判断该产品存在假货风险。若不存在,则判断真品未售出,并提示用户输入验证码。
S58:用户购买产品后,通过刮开涂层获取验证码,通过客户端输入该验证码,客户端将该验证码发送给服务端进行验证。
S59:服务器接收所述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并在数据库中进行对比,判断所接收的验证码与所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是否相同,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客户端,判断结果为相同或不同。
S60:客户端获取服务器反馈的验证结果。若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则判断所述产品为真品。若不同,则判断该产品为假货。
当判断为真品时,客户端还将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
S61: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初次验证的上述信息,将该身份识别信息绑定为真品拥有者,并记录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等信息。
S62:客户端会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判断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断该产品为真品,若不一致,则判断真品已售出。
S63:作为优选的方案,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不一致时,客户端还可以显示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由于该真品已经绑定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为真品拥有者,此时如果当前用户输入验证码,无论验证码正确与否,都进行假货提醒。
本实施例中的产品防伪方法,通过判断防伪码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多次查询,在产品出售前进行产品的真伪验证,此外,通过验证码对真品完成初次验证后,该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会绑定为真品拥有者,后续只有真品拥有者扫描,才提示为真品,其他用户扫描防伪码都进行假货风险提示。通过该方式进行有效的防伪验证,实现了售前防伪,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真伪提示供参考,降低买到假货的几率。同时,也可以让企业针对其产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当某个批次假货较多时,通过删除该假货较多的部分数据的方式,让这些假货的信息无法被成功查询或验证,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可控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产品防伪系统,用于用户客户端,可以是设置在用户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
防伪码获取单元001,获取产品的防伪码;
防伪码发送单元002,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防伪码查询反馈单元003,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
验证码判断单元004,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查询记录返回单元005,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判断单元006,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来判断是否存在假货风险。
本实施例中的防伪系统,用于用户客户端,用户在购买产品前通过扫描即可获得产品的真伪风险提示,可以进行售前防伪,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利,维护市场合理秩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产品防伪系统,用于服务器端,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包括:
防伪码接收单元01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防伪码查询单元012,在已存储的防伪码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
查询结果反馈单元013,反馈查询结果;
验证码判断接收单元014,接收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
验证码验证单元015,判断所述验证码是否被验证;
查询记录发送单元016,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防伪系统,用于服务器端,该服务器端存储有真品的防伪码以及验证码信息,并存储有防伪码的查询记录以及验证码的验证记录,根据客户端的请求进行查询或验证,为客户端反馈数据信息,为客户端的判断提供依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产品防伪方法,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待验证产品在外包装上设有防伪码,在内包装上设有验证码,防伪码用于对该产品进行查询,验证码用于对产品进行验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客户端获取产品的防伪码,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在已存储的防伪码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作为查询结果,将查询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客户端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向所述服务器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服务器接收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判断所述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向客户端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客户端接收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当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时,判断所述多次异地查询是否在预定时间段内,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则判断存在假货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还包括:
将所述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以进行验证;
获取所述服务器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若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则判断所述产品为真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发送的验证码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相同时,还包括:
将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验证码已经被验证过,向服务器端查询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当前身份识别信息与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断该产品为真品,若不一致,则判断真品已售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一致之后,还包括显示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判断该产品存在假货风险。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记录客户端发送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的时间,所述查询记录还包括每次查询所述防伪码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接收所述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
判断所接收的验证码与所存储的同一防伪码对应的验证码是否相同;
将判断结果反馈给所述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该次验证的时间、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验证码已被验证,向客户端发送初次验证的身份识别信息。
10.一种产品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客户端包括:
防伪码获取单元,获取产品的防伪码;
防伪码发送单元,发送所获取的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防伪码查询反馈单元,获取反馈的所述防伪码的查询结果;
验证码判断单元,当所述查询结果为存在相同的防伪码时,查询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
查询记录返回单元,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过,则获取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查询记录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当存在多次异地查询时,判断所述多次异地查询是否在预定时间段内,当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存在多次异地查询,则判断存在假货风险;
服务器包括:
防伪码接收单元,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产品防伪码以及当前位置信息;
防伪码查询单元,在已存储的防伪码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接收的防伪码相同的防伪码;
查血结果反馈单元,反馈查询结果;
验证码判断接收单元,接收该防伪码所对应的验证码是否被验证过的查询信息;
验证码验证单元,判断所述验证码是否被验证;
查询记录发送单元,若所述验证码未被验证,则发送所述防伪码的查询记录,其中所述查询记录包括每次获取所述防伪码的位置。
CN201510169698.4A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3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9698.4A CN105023161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9698.4A CN105023161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3161A CN105023161A (zh) 2015-11-04
CN105023161B true CN105023161B (zh) 2019-11-15

Family

ID=5441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96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3161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3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4626A (zh) * 2015-12-28 2017-07-07 佳能市场营销日本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6570711B (zh) * 2016-11-07 2021-01-12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真伪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6570712A (zh) * 2016-11-07 2017-04-19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基于查询地的真伪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7239813B (zh) * 2017-07-18 2020-07-14 北京创享合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对信息介质进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97673A (zh) * 2017-12-25 2018-06-22 刘世洪 基于北斗系统的时空混合编码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229636A (zh) * 2018-01-17 2018-06-29 北京众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属性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8921567B (zh) * 2018-05-17 2021-09-21 四川中新华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商品购前验真伪的防伪方法
CN110858318A (zh) * 2018-08-15 2020-03-03 齐爱民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商品防伪码验证系统
CN109146523B (zh) * 2018-08-22 2022-01-28 合肥高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商品防伪验真系统及方法
CN110782262A (zh) * 2019-10-28 2020-02-11 郑红军 基于动态验证码的商品防伪方法及防伪系统
JP7251462B2 (ja) * 2019-12-16 2023-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履歴参照プログラム
CN112053164A (zh) * 2020-08-19 2020-12-08 吴晓庆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381553B (zh) * 2020-11-20 2024-05-28 王永攀 一种产品防伪的方法
CN113032660A (zh) * 2021-04-09 2021-06-25 广东博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查询和远程控制的防伪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714A (zh) * 2010-12-27 2012-07-11 李卫伟 防伪验证方法、专用验证设备和防伪验证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714A (zh) * 2010-12-27 2012-07-11 李卫伟 防伪验证方法、专用验证设备和防伪验证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3161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3161B (zh)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US11720906B2 (en) Blockchain-base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system
CN108573381B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US8374920B2 (en)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1861677A (zh) 基于电商平台的智能进销存及快递的方法
CN110495132A (zh) 用于在分布式网络节点内生成、上传和执行代码区块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94304B (zh) 一种产品防伪方法
CN106447343A (zh) 一种基于商品信息的数据交互、维护方法和装置
WO2019062377A1 (zh) 产品防伪管理系统和方法
US20230007937A1 (en) Identify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temporally changing information
US11176561B2 (en) Method for checking the authenticity of goods or services
CN105930892A (zh) 一种可变logo二维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4753909B (zh) 信息更新后的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99146A (zh) 一种产品防伪查询系统
Koirala et al. Supply chain using smart contract: A blockchain enabled model with traceability and ownership management
US202102564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sale transaction data
CN109559136A (zh) 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US7131581B2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items
US201501952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ertificating a genuine article
KR20190009921A (ko) 정품인증 단말, 플랫폼 및 정품인증 방법
CN106504007A (zh) 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商品防伪管理系统
US20210158372A1 (en) Secure management of ownership of physical objects
US11397760B2 (en) Mana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s and physical objects based on physical fingerprints of the physical objects
CN108898402A (zh) 一种新型产品防伪方法及其对应的产品防伪系统
US201403192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authentity of an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