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1255A -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1255A CN105021255A CN201510483652.XA CN201510483652A CN105021255A CN 105021255 A CN105021255 A CN 105021255A CN 201510483652 A CN201510483652 A CN 201510483652A CN 105021255 A CN105021255 A CN 1050212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measuring vessel
- interface
- tested container
- meas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界面测量设备和界面计算设备;界面测量设备包括测量容器和称重装置;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相连通,测量容器的第二位置与被测容器的第四位置相连通,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以及将测得的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界面计算设备用于根据电信号计算获得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本发明通过测量与被测容器中相连通的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从而根据质量变化计算获得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不仅可以实现对介质界面的较高精度及较小误差的连续测量,还可实现对多种介质界面以及介质密度的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同一容器内的上下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界面的测量对控制精度有较大的影响。现有的界面测量技术通常采用沉筒及浮球式界面计、电感式界面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沉筒及浮球式界面计是一种根据密度差原理设计的机械式界面计,用于两种液体密度差较大的工况。但沉筒及浮球式界面计采用的是机械传动式测量技术,导致测量精度较低且故障率较高,并且无法对密度差较小或粘度较大、凝固点较高的介质进行测量,由于测量器件必需与所测介质直接接触,维护也比较困难。
电感式界面计是通过对不同介质电感数值变化测量界面。电感式界面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对电感数值相差较大的条件,比如油水界面测量效果较好。但检测原件容易受污染、故障率较高、精度较低、测量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介质界面测量技术存在的测量误差较大、测量精度较低、应用条件受到介质类型限制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具体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用于检测一被测容器中不同介质间的界面,包括:界面测量设备和界面计算设备;
所述界面测量设备包括测量容器和称重装置;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相连通,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二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四位置相连通,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分别对应被测容器内的不同介质,所述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以及将测得的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所述界面计算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计算获得所述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验证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择一连通至所述被测容器或所述验证装置,所述验证装置用于在与所述测量容器连通后使所述测量容器中充满预定介质或恢复与所述被测容器相同的介质界面位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所述界面计算设备包括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并输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启所述测量容器的一端与所述被测容器之间或所述测量容器的该端与所述验证装置之间的连通的控制信号,并将接收的介质界面位置输出和/或显示。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所述界面计算设备还包括密度计算模块;所述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以及所述测量容器的体积计算获得预定介质的密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容器框架、传感器支架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支架设置在所述容器框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信号并输出。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介质的温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通过柔性金属管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相连通。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中,在所述测量容器与所述被测容器相连通的两条管路上均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连通的第二流量控制装置。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方法,用于检测一被测容器中不同介质间的界面,包括:
将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相连通,将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二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四位置相连通,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分别对应被测容器内的不同介质;
检测所述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以及将测得的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根据所述电信号计算获得所述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连通,将所述测量容器中充入预定量的与所述被测容器的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连通的介质;
开启所述测量容器的该端与所述被测容器的连通,根据所述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的变化值对所述介质界面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验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量与被测容器中相连通的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从而根据质量变化计算获得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不仅可以实现对介质界面的较高精度及较小误差的连续测量,还由于界面测量设备不与被测介质接触,从而可实现对多种介质界面及介质密度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介质界面测量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实施例一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的结构图。
图3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实施例二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的结构图。
图4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实施例二的界面测量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界面测量方法通常是采用将机械测量设备直接与被测量介质进行接触,不仅测量精度较低及准确性较差,并且只能对密度差较大或粘度较小的介质进行测量,而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了一种测量设备,通过称重传感器在不与被测介质进行接触的情况下对一被测容器中不同介质间的界面进行测量,结合图1所示,该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包括:界面测量设备1和界面计算设备2;
界面测量设备1包括测量容器11和称重装置12;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的第三位置相连通,测量容器11的第二位置与被测容器3的第四位置相连通,该第一位置高于该第二位置,该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分别对应被测容器3内的不同介质,称重装置12用于检测测量容器11的质量变化,以及将测得的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界面计算设备2用于根据该电信号计算获得被测容器3中的介质界面位置31。
其中,界面计算设备2可采用微处理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工控机(IPC)等设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界面测量设备1的第一位置通过一导管与被测容器3的第三位置相连通,该第三位置连通至该被测容器3中装有介质a的部分,界面测量设备1的第二位置通过一导管与被测容器3的第四位置相连通,该第四位置连通至该被测容器3中装有介质b的部分。其中,该第一位置可以设置在该测量容器11的上端面的任意位置,该第二位置可以设置在该测量容器11的下端面的任意位置。另外,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该测量容器11的侧壁上,此时该第一位置高于该第二位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4和验证装置6;该流量控制装置4用于择一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或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验证装置6用于在与测量容器11连通后使该测量容器11中充满预定介质或恢复与被测容器3相同的介质界面位置。
其中,流量控制装置4可采用手动控制的三通阀或者远程可控的三相或两相开关阀门,并可根据测量人员的手动操作或界面计算设备2发送的控制信号择一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或测量容器11的该位置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
验证装置6中可以为空,也可以装有介质a或介质b,例如:当流量控制装置4设置在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的第一位置之间的管路上时,验证装置6中装有的是介质a;当流量控制装置4设置在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管路上时,验证装置6中装有的是介质b。
当开始验证该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时,可通过手动操作或由界面计算设备2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流量控制装置4关闭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并开启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若验证装置6中装有介质b,则可通过辅助的泵抽送的方式使测量容器11中充入介质b,当验证装置6中充满介质b时,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出的介质界面位置值不再发生变化;若验证装置6中为空,则可使测量容器11中的介质b流入验证装置6中,从而使测量容器11中充入介质a,当验证装置6中充满介质a时,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出的介质界面位置值不再发生变化。然后再通过手动操作或由界面计算设备2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流量控制装置4开启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并关闭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此时测量容器11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被关闭,而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被恢复,则测量容器11中也恢复与被测容器3中相同的介质界面位置。最后再由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一个新的介质界面位置,并与界面计算设备2之前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表示界面计算设备2之前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准确。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测量容器11的体积远小于被测容器3的体积,即从测量容器11流入被测容器3中的介质量或从被测容器3进入测量容器11中的介质量与被测容器中的介质量相比可忽略不计,因此该验证介质界面位置的过程不会引起被测容器3中的介质界面位置的变化。
上述实施例中的采用的是通过将流量控制装置4设置在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的第三位置之间的管路上验证介质界面位置的测量结果的技术方案,但该实施例仅是验证介质界面位置的测量结果的一种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下,例如将流量控制装置4设置在测量容器11的第二位置与被测容器3的第四位置之间的管路上等方式也属于本实施例提出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的保护范围。同理,有人可以两端都设有流量控制装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7;该温度测量装置7用于检测预定介质的温度。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引起介质密度的变化,进而引起测量容器11中的介质质量的变化,因此通过温度测量装置7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在恒温的条件下完成对介质界面的测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界面计算设备2还包括密度计算模块;该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该电信号以及测量容器11的体积计算获得预定介质的密度。例如,当测量容器11中全部充满介质a或介质b时,可由称重装置12测得的介质质量除以测量容器11的体积,分别得出介质a或介质b的密度。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当测量容器11的容积V已知且测量容器11的内部全部被介质a或介质b充满时,可以用于测量介质的密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界面计算设备2可以包括计算模块21和控制模块22;计算模块21用于根据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的数值并输出;控制模块22用于向流量控制装置4发送用于控制流量控制装置4择一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或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的控制信号并将接收的介质界面位置的数值输出和/或显示。
其中,计算模块21和控制模块22均可采用PLC、DCS或IPC中的任意一种。计算模块21用于通过预定的公式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控制模块22可将计算模块21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的数值通过预定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或者输出到预定的上位计算机,以实现介质界面位置的远程监视和控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称重装置12包括称重传感器121、容器框架122、传感器支架123;称重传感器121通过传感器支架123设置在容器框架122上,称重传感器121用于采集测量容器11的质量变化信号并输出。
其中,容器框架122能够使测量容器11保持稳定,而传感器支架123通过固定设置在容器框架122上也能够使称重传感器121保持稳定,从而能够较精确的测量介质a和介质b之间的介质界面位置的变化,以满足工业控制过程的测量要求。称重传感器可采用电阻式称重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两个悬臂梁分别与测量容器11的一端连接并承载测量容器11,当测量容器11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悬臂梁将质量变化产生的力矩传递给传感器中的计算模块,通过计算模块的计算从而获得相应的质量变化信号。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称重装置12上还可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支架,该支架用于解决因介质界面位置较高或变化较大导致测量容器11中被一种介质充满而无法测量的问题。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通过柔性金属管与被测容器3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相连通。该柔性金属管可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材质,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耐蚀性,可用于保护界面测量设备1和界面计算设备2之间的介质传输管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在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相连通的两条介质传输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连通的流量控制装置51和流量控制装置52。该流量控制装置51和流量控制装置52均可采用手动阀门,测量人员可在将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连通之前将两个手动阀门关闭。待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通过导管连通后,再开启两个手动阀门。而当该次界面测量过程结束后,先将两个手动阀门关闭,再将测量容器11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导管断开。从而在整个界面测量过程中防止介质流出到测量容器11或被测容器3的外部。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2所示,第一导管的第一端连通被测容器3的第一位置,第一导管的第二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51连通测量容器11,第二导管的第一端连通被测容器3的第二位置,第二导管的第二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52和流量控制装置4连通测量容器11。该流量控制装置4用于择一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或测量容器11的该位置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其中,验证装置6可以是空的或装有介质b的容器,也可以是传输介质b的管路。
其中,流量控制装置51和流量控制装置52均可采用手动阀门,流量控制装置4可采用远程可控的三相或两相开关阀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均可通过柔性金属管与测量容器11连通,在第一导管上可装有温度测量装置7。
当被测容器3内的介质界面位置31发生变化时,会使测量容器11中的介质界面位置产生变化,进而使称重装置12中的称重传感器产生质量变化信号,该质量变化信号被称重装置12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发送给界面计算设备2,该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被测容器3中的介质界面位置31后,将该介质界面位置31的数值进行显示或发送给上位计算机,从而完成介质界面位置的测量。
其中,界面计算设备2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
Gi-G0=[da0×S×(Ha0-Hi)+db0×S×(Hb0+Hi)]-[da0×S×Ha0+db0×S×Hb0]
当介质界面位置31位于被测容器3中的预定位置时,在测量容器11中介质a的液位高度为Ha0,介质b的液位高度为Hb0,此时测得测量容器11的质量为G0。当被测容器3中的介质界面位置31变化至Hi位置时,测得测量容器11的质量为Gi。当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Hi的值为正值时,表示介质界面位置31上升;当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Hi的值为负值时,表示介质界面位置31下降。上式中的S表示测量容器11的截面积。
另外,界面计算设备2还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
Gi-G0=[(dai-da0)×S×(Hai-Hi)+(dbi-db0)×S×(Hb0+Hi)]-[(dai-da0)×S×Ha0+(dbi-db0)×S×Hb0]
该计算介质界面位置的方法是在考虑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实施的,由于温度变化会引起介质的密度变化,因此在该计算公式中包括了温度、密度等参数。根据该计算公式,当介质界面位置31位于被测容器3中的预定位置时,在测量容器中介质a的液位高度为Ha0,密度为da0,介质b的液位高度为Hb0,密度为db0,此时测得测量容器11的质量为G0。当温度变为ti时,在测量容器11中介质a的密度为dai,介质b的密度为dbi,介质界面位置31向上升至Hi位置,此时测得测量容器11的质量为Gi。当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Hi的值为正值时,表示介质界面位置31上升;当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Hi的值为负值时,表示介质界面位置31下降。上式中的S表示测量容器11的截面积,测量容器11的容积等于截面积S乘以液面高度H。
当需要确认该介质界面位置31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时,可由界面计算设备2控制流量控制装置4关闭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以及开启测量容器11的该位置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此时若验证装置6中为空,则测量介质中位于下层的介质b会流入测量容器6中,此时测量容器11中充入介质a,当验证装置6中充满介质a时,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出的介质界面位置值不再发生变化;若验证装置6中装有介质b,则可通过辅助的泵抽送的方式使测量容器11中充入介质b,当验证装置6中充满介质b时,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出的介质界面位置值不再发生变化。然后再由界面计算设备2控制流量控制装置4关闭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以及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此时刻测量容器11中恢复与被测容器3中相同的介质界面位置,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此时刻测量容器11中的介质界面位置。将此时刻的介质界面位置与界面计算设备2之前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表示界面计算设备2之前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的测量结果准确。
实施例二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管的第一端连通被测容器3的第一位置,第一导管的第二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51连通界面测量设备1中的测量容器11,第二导管的第一端连通被测容器3的第二位置,第二导管的第二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52和流量控制装置4连通测量容器11。该流量控制装置4用于择一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或测量容器11的该位置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其中,验证装置6可以是空的或装有介质b的容器,也可以是传输介质b的管路。
其中,流量控制装置51和流量控制装置52均可采用手动阀门,流量控制装置4可采用远程可控的三相或两相开关阀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均可通过柔性金属管与测量容器11连通,在第一导管上可装有温度测量装置7。
当被测容器3内的介质界面位置31发生变化时,会使量容器11中的介质界面位置产生变化,进而使称重传感器121产生质量变化信号,处理器124将该质量变化信号变换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并发送给计算模块21,该计算模块21将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的数值并发送给控制模块22,从而完成介质界面位置的测量。
其中,计算模块21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
Gi-G0=[(dai-da0)×S×(Hai-Hi)+(dbi-db0)×S×(Hb0+Hi)]-[(dai-da0)×S×Ha0+(dbi-db0)×S×Hb0]
当介质界面位置31位于被测容器3中的预定位置时,在测量容器中介质a的液位高度为Ha0,密度为da0,介质b的液位高度为Hb0,密度为db0,此时测得测量容器11的质量为G0。当温度变为ti时,在测量容器11中介质a的密度为dai,介质b的密度为dbi,介质界面位置31向上升至Hi位置,此时测得测量容器11的质量为Gi。当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Hi的值为正值时,表示介质界面位置31上升;当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Hi的值为负值时,表示介质界面位置31下降。上式中的S表示测量容器11的截面积。
当需要确认该介质界面位置31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时,可由控制模块22向流量控制装置4发送控制信号以关闭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以及开启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此时若验证装置6中为空,则测量介质中位于下层的介质b会流入测量容器6中,此时测量容器11中充入介质a,当验证装置6中充满介质a时,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出的介质界面位置值不再发生变化;若验证装置6中装有介质b,则可通过辅助的泵抽送的方式使测量容器11中充入介质b,当验证装置6中充满介质b时,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出的介质界面位置值不再发生变化。然后再由控制模块22控制流量控制装置4关闭测量容器11的该端与验证装置6之间的连通以及开启测量容器11的第一位置与被测容器3之间的连通,此时刻测量容器11中恢复与被测容器3中相同的介质界面位置,界面计算设备2计算获得此时刻测量容器11中的介质界面位置。将此时刻的介质界面位置与计算模块21之前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表示界面计算设备2之前计算获得的介质界面位置31的测量结果准确。
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介质界面测量系统,通过测量与被测容器中相连通的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从而根据质量变化计算获得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不仅可以实现对介质界面的较高精度及较小误差的连续测量,还由于界面测量设备不与被测介质接触并且无机械机构部件,可实现对多种介质界面的测量,并降低故障率、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及减少维护成本;并且,还可以实现界面测量的远程监视和控制,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经过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用于检测一被测容器中不同介质间的界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界面测量设备和界面计算设备;
所述界面测量设备包括测量容器和称重装置;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相连通,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二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四位置相连通,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分别对应被测容器内的不同介质,所述称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以及将测得的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所述界面计算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计算获得所述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验证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择一连通至所述被测容器或所述验证装置,所述验证装置用于在与所述测量容器连通后使所述测量容器中充满预定介质或恢复与所述被测容器相同的介质界面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计算设备包括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计算获得介质界面位置并输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开启所述测量容器的一端与所述被测容器之间或所述测量容器的该端与所述验证装置之间的连通的控制信号,并将接收的介质界面位置输出和/或显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计算设备还包括密度计算模块;所述密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以及所述测量容器的体积计算获得预定介质的密度。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容器框架、传感器支架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支架设置在所述容器框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信号并输出。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介质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通过柔性金属管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容器与所述被测容器相连通的两条管路上均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连通的第二流量控制装置。
9.一种介质界面测量方法,用于检测一被测容器中不同介质间的界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三位置相连通,将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二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第四位置相连通,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分别对应被测容器内的不同介质;
检测所述测量容器的质量变化,以及将测得的质量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根据所述电信号计算获得所述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测量容器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与所述被测容器的连通,将所述测量容器中充入预定量的与所述被测容器的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连通的介质;
开启所述测量容器的该端与所述被测容器的连通,根据所述被测容器中的介质界面位置的变化值对所述介质界面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验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83652.XA CN105021255A (zh) | 2015-08-07 | 2015-08-07 |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83652.XA CN105021255A (zh) | 2015-08-07 | 2015-08-07 |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1255A true CN105021255A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1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83652.XA Pending CN105021255A (zh) | 2015-08-07 | 2015-08-07 |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2125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1748Y (zh) * | 1998-05-21 | 1999-12-01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柴、汽油通用的全密封重量式燃油耗计量器 |
US6003366A (en) * | 1997-12-09 | 1999-12-21 | Mcgookin; Hugh R. | Liquid level indicating method and system |
WO2007006309A3 (en) * | 2005-07-08 | 2007-04-12 | Liqmatech Aps | Bottle weighing for an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
CN201191213Y (zh) * | 2008-03-10 | 2009-02-04 | 赵晓晔 | 称重式界面计 |
CN201262563Y (zh) * | 2007-10-26 | 2009-06-2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称重式微米级微小型液位计 |
CN204373758U (zh) * | 2015-01-09 | 2015-06-03 | 多立恒(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化石油气的余量监测系统 |
-
2015
- 2015-08-07 CN CN201510483652.XA patent/CN1050212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03366A (en) * | 1997-12-09 | 1999-12-21 | Mcgookin; Hugh R. | Liquid level indicating method and system |
CN2351748Y (zh) * | 1998-05-21 | 1999-12-01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柴、汽油通用的全密封重量式燃油耗计量器 |
WO2007006309A3 (en) * | 2005-07-08 | 2007-04-12 | Liqmatech Aps | Bottle weighing for an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
CN201262563Y (zh) * | 2007-10-26 | 2009-06-2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称重式微米级微小型液位计 |
CN201191213Y (zh) * | 2008-03-10 | 2009-02-04 | 赵晓晔 | 称重式界面计 |
CN204373758U (zh) * | 2015-01-09 | 2015-06-03 | 多立恒(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化石油气的余量监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70990B (zh) | 石油钻井返出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 | |
CN202599485U (zh) | 一种新型质量流量检测装置 | |
CN102889906B (zh) | 单管道气体继电器检测台、对中夹紧机构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2353427B (zh) | 水表计量特性检测装置及利用本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 |
CN103499373B (zh) | 带自校准的汽车油罐车容量自动检定装置与方法 | |
CN102252797B (zh) | 一种u型管压力计及其压力测量方法 | |
CN201364194Y (zh) | 一种液体流量试验装置 | |
CN209743128U (zh) | 用于提高水泵测试精度的自动测试装置 | |
CN110108850A (zh) | 一种基于钻孔采样实测的煤层瓦斯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04776896A (zh) | 一种液体流量仪表动态检定系统及方法 | |
CN107843315A (zh) | 一种流量计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 | |
CN104977227A (zh) | 在线液体密度计 | |
CN105651349A (zh) | 一种随钻钻井液流量定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 |
CN102147625B (zh) | 一种再生酸密度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03712669A (zh) | 一种流量计在线校准装置 | |
CN104359521A (zh) | 一种大容量储罐容积检测系统及标定方法 | |
CN210089711U (zh) | 一种用于测试液压式静力水准仪工作状态的测试系统 | |
CN201892552U (zh) | 油、气、水多相流量计 | |
CN202836631U (zh) | 单管道气体继电器检测台及其专用的对中夹紧机构 | |
CN102353428A (zh) | 水表计量特性检测装置及利用本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 |
CN204165628U (zh) | 一种车载式油流量标准装置 | |
CN204854880U (zh) |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 | |
CN204877437U (zh) | 基于差压法在线计量非抽油机井液量的装置 | |
CN114165216A (zh) | 一种单井连续多相流量计量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5021255A (zh) | 一种介质界面测量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