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8532B -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8532B
CN105018532B CN201410175923.0A CN201410175923A CN105018532B CN 105018532 B CN105018532 B CN 105018532B CN 201410175923 A CN201410175923 A CN 201410175923A CN 105018532 B CN105018532 B CN 105018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ganoderma lucidum
liquid culture
liquid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59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8532A (zh
Inventor
蔡国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ure Vigou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ure Vigou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ure Vigou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ure Vigou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759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8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8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8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8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8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小麦胚芽的灵芝液态培养基。所述灵芝液态培养基经灵芝发酵后,灵芝培养基中产生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成分,可用以制备抗高血压的保健饮品或医药组合物。

Description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灵芝液态培养基,特别是关于一种添加小麦胚芽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随着饮食生活习惯改变,高血压已高居人类十大死因的第八位。全世界约有10亿人罹患高血压,每年需负担高额医疗费用控制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福祉及社会成本甚巨,因此,开发抗高血压药物及抗高血压保健食品、饮品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重要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公布的六大类高血压主要治疗药物中,其中一大类为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简称ACEI),通过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简称ACE)活性,使血管收缩素(Angiotensin)化学转换过程受阻,达到调降血压的结果。目前市面上广泛使用的Capoten药物即属于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剂。然而,这一类的药物往往会引发咳嗽及高血钾症等副作用,且化学合成药物不适合作为一般日常生活饮食中的抗高血压保健成分,在应用上有其局限性。
发明内容
鉴于公知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液态培养基,经灵芝发酵代谢可转变成具有大量活性胜肽的培养残余基质,且具有较高的抗高血压活性。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副作用较低的抗高血压保健食品、饮品、医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液态培养基,其包含小麦胚芽(wheatgerm),且该小麦胚芽的浓度为0.3%~10%。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小麦胚芽的浓度为0.3%~1.7%。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液态培养基,其包含小麦胚芽,且该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麦胶蛋白(Gliadin)浓度为0.005%~1%。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麦胶蛋白的浓度为0.005%~0.15%。
于再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液态培养基,其包含小麦胚芽,且该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谷蛋白(Glutenin)浓度为0.0001%~0.04%。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小麦谷蛋白的浓度为0.0001%~0.004%。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碳氮比为2.5~3.5。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液态培养基的用途,用于制备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抑制活性的发酵液、发酵食品、或医药组合物。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用于经灵芝或赤芝(Ganoderma lucidum)发酵而制备出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该发酵液、该发酵食品、或该医药组合物。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用于制备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抑制活性的发酵液、食品、或医药组合物,其中,该发酵液、该食品、或该医药组合物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75%。
于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种灵芝菌丝至一液态培养基中,该培养基的组成物中包含小麦胚芽;
(b)培养多天,以获得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60%。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胚芽浓度为0.3%~10%。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培养基中的麦胶蛋白浓度为0.005%~1%。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谷蛋白浓度为0.0001%~0.04%。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步骤(b)为以震荡培养方式培养多天,以获得该发酵上清液以及该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达至少75%。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种灵芝菌丝至一液态培养基中,该液态培养基的组成物中包含大豆蛋白;
(b)培养多天,以获得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种灵芝菌丝至一液态培养基中,该液态培养基的组成物中包含脱脂大豆粕;
(b)培养多天,以获得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浓度为0.7%~2.2%。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培养基的碳氮比为2.9~3.5。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60%。
附图说明
图1A: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豆蛋白,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
图1B: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豆蛋白,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pH值变化。
图2: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豆蛋白,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胞外多糖产量变化。
图3:A表示以大豆蛋白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
B表示以大豆蛋白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pH值变化。
图4:A表示以小麦胚芽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 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
B表示以小麦胚芽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pH值变化。
图5:A表示以脱脂大豆粕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
B表示以脱脂大豆粕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pH值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公知技术的缺陷,发明人依据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应能发展出一种灵芝培养基,经灵芝发酵转变成具有大量活性胜肽的培养残余基质,且该培养残余基质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简称ACE)抑制活性。
灵芝(Ganoderma spp.)为灵芝属的生物,一年生白腐型真菌,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目前全世界约有150~200种天然灵芝被鉴定发表,台湾有17种,包括G.australe,G.tropicum,G.weberianum,G.boninense,G.lucidum(赤芝),G.japonicum(紫芝),与G.formosana。市面上所贩售的灵芝,以G.lucidum(赤芝)为最多。
灵芝子实体内或菌丝体内的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免疫调节、护肝等生理活性,菌丝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多糖(polysaccharide)、三萜类(triterpenoids)、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蛋白质(protein)、锗金属(germanium)、腺苷(adenosine)、以及类固醇(steroid)。
已知蛋白质被水解后所产生的各种胜肽具有许多不同的活性,例如抗菌活性、免疫调节活性等,此外,灵芝会释放消化酵素至菌丝体外分解蛋白质,使菌丝体外富含各种胜肽。依据发明人多年的经验,认为应能发展出一种培养基,经过灵芝发酵代谢转变成具有大量活性胜肽的培养残余基质,且具有较高的抗高血压活性,以制备日常生活中可长期食用的抗高血压保健食品、饮品、或医药组合物。
以下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书,以及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然而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润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本发明的灵芝为赤芝(G.lucidum,产品编号BCRC36821),购自新竹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依专利法相关规定,不需寄存。亦可使用其他灵芝菌株,例如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产品编号BCRC36111、BCRC36123、或BCRC36674的菌株,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基础培养液为在水中添加酵母抽出物(Yeast Extract,亿元食品化工,台湾)、葡萄糖、以及无机盐类所制成,其中的蛋白质浓度为0.6%。基础培养液也可以是一般市售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产品名称,Potato Dextrose Agar,PDB;厂牌BD)或其他一般市售的灵芝液体培养基,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使用的葡萄糖系购自Sigma公司(Sigma,Saint Louis,MO,U.S.A.)。
本发明所述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物质浓度百分比如无特别说明均表示克/100毫升,例如5%表示5g/100mL。
此外,本发明所述培养“多天”如无特别说明均表示培养至少2天。
实验一:灵芝培养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上限分析
本发明的大豆蛋白(购自中美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为单纯蛋白,无蛋白质以外的组成物,故可作为灵芝培养液中蛋白浓度初步筛选的测试蛋白。
在第一代锥形瓶中配制250mL基础培养液,再添加0%、1%、5%、或10%大豆蛋白,成为0%、1%、5%、或10%大豆蛋白培养液。依一般程序灭菌处理,接种灵芝菌丝体,于30℃、11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7天。取80mL第一代锥形瓶中的第一代发酵液,加入第二代锥形瓶的新鲜培养液中,于30℃、11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7天。取80mL第二代锥形瓶中的第二代发酵液,加入第三代锥形瓶的另一新鲜培养液中,于30℃、11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7天,得第三代发酵液。
其中,上述该新鲜培养液以及该另一新鲜培养液的配制方法与第一代锥形瓶中的0%、1%、5%、或10%大豆蛋白培养液的配制方法相同,且第二代锥形瓶中的该新鲜培养液以及第三代锥形瓶中的该另一新鲜培养液的体积 均为250mL,但并不以此为限。
测试各代锥形瓶发酵液中的菌丝量及pH值。其中,菌丝量的测试方法为:将发酵液离心(4000×g,20min),去除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离心(4000×g,20min)。反复水洗三次,再将沉淀物冷冻干燥至恒重,求出菌丝体浓度。
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图1A为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豆蛋白,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图1B为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豆蛋白,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pH值变化。
图1A中,以基础培养液培养7天所得灵芝菌丝量为0.998g/L;以1%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7天所得菌丝量显著增加至4.013g/L;以5%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7天所得菌丝量更增至7.617g/L;以10%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7天所得菌丝量与5%大豆蛋白培养液相似,为7.563g/L。显示基础培养液中添加蛋白质,在短时间培养下有利于菌丝体生长,以5%以及10%蛋白质添加量所得的菌丝量为最高。
请继续参阅图1A,以基础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菌丝量为4.114g/L,为培养7天所得菌丝量的4.1倍;以1%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菌丝量为5.418g/L,仅为培养7天所得菌丝量的1.4倍;以5%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菌丝量为3.562g/L,不仅没有比培养7天所得的量多,反而减少至其0.47倍;以10%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菌丝量为2.078g/L,更降低至培养7天所得菌丝量的0.27倍。显示基础培养液添加5%以上的蛋白质,在长时间培养下,会造成菌丝体裂解,而使其21天所得菌丝量明显下降。因此,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添加量不宜大于5%。
请再参阅图1B,图1B为图1A所述实验中相对应的pH值变化。图1B中,培养液的起始pH值及最终pH值均随着培养液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此外,基础培养液pH值由第7天的5.56下降至第21天的4.11;以1%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后,pH值由第7天的6.42下降至第21天的4.34;以5%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后,pH值由第7天的6.73下降至第21天的4.99;以10%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后,pH值由第7天的6.80下降至第21天的5.87。
请参阅图2,图二为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豆蛋白,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胞外多糖产量变化。
以基础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胞外多糖产量为0.5438g/L;以1%大豆 蛋白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胞外多糖量为0.3642g/L;以5%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胞外多糖量显著增加至5.1128g/L;以10%大豆蛋白培养液培养21天所得的胞外多糖量更显著增加至16.3567g/L。本实验映证上述“添加5%以上的蛋白质在长时间培养下,会造成菌丝体裂解”的结果,也就是说,菌丝体内的多糖因菌丝体破裂而释出,造成含5%及10%大豆蛋白的培养液在培养21天后,胞外多糖量都显著增加。
综合图1、图2的结果可知,培养基在低碳氮比值时,会加速菌丝等有机质的分解,因此,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添加量不宜大于5%。此外,由实验过程所观测的结果可知,蛋白质含量增加会造成培养液粘度增大,不利生产操作,故后续含氮物质添加试验,蛋白质浓度范围将设定在0.6%~2.1%之间。其中,0.6%蛋白质浓度为基础培养液的蛋白质浓度,其他蛋白质浓度则是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其他蛋白质所达的最终浓度。较佳者,碳氮比为2.5~3.5。
实验二:小麦胚芽及脱脂大豆粕的一般组成分析
小麦(wheat)是小麦属(Triticum spp.)植物的谷粒(grain)。小麦胚芽为小麦谷粒中的胚芽(germ),约占整个小麦谷粒(whole grain of wheat)的2.5%。
小麦胚芽中的蛋白质含量极高,蛋白质含量约为29%~30%。小麦胚芽的蛋白质成分中,球蛋白(globulin)约占18.9%,麦胶蛋白(Gliadin)约占14.0%,小麦谷蛋白(Glutenin)约占0.3%~0.37%。
本发明使用的小麦胚芽购自生命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山东),脱脂大豆粕购自中美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台北)。
其中,本发明使用的小麦胚芽是从小麦谷粒切割出胚芽,经磨成粉末或提炼干燥而得,然而,并不以此为限。
小麦胚芽和脱脂大豆粕并非单纯只含蛋白质,故先依照一般常用的A.O.A.C.(1980)方法分析其一般组成分。
请参阅表1,表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小麦胚芽及脱脂大豆粕的一般组成。表1中,小麦胚芽粉中的水分含量为1.65%、粗蛋白质为29.26%、粗脂肪为7.50%、灰分为5.10%、碳水化合物为56.38%。脱脂大豆粕中的水分含量为8.25%、粗蛋白质为42.13%、粗脂肪为0.57%、灰分为6.89%、碳水化合物为42.16%。其中,脱脂大豆粕的粗蛋白含量比小麦胚芽高,小麦胚芽的碳水 化合物含量较脱脂大豆粕高,此分析数据可作为后续实验换算碳氮比的依据。
表1小麦胚芽及脱脂大豆粕的一般成分
上述各个实验均进行三次重复,数据表示方式为平均值±标准差。
实验三:以不同氮源调整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量的大豆蛋白、小麦胚芽或脱脂大豆粕,以调整培养液的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
请参阅表2,表2为配制不同蛋白质含量及碳氮比的培养液(S0,S1,S2,S3,S4)时,需添加的大豆蛋白、小麦胚芽或脱脂大豆粕的浓度(g/100mL)对照表。其中,S0系列的培养液中,含有0.6%蛋白质,且碳氮比为4。S1系列的培养液中,含有0.8%蛋白质,且碳氮比为3.48。S2系列的培养液中,含有1.1%蛋白质,且碳氮比为3.05。S3系列的培养液中,含有1.6%蛋白质,且碳氮比为2.7。S4系列的培养液中,含有2.1%蛋白质,且碳氮比为2.52。
表2中,利用大豆蛋白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依序需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0.200%,0.500%,1.000%,1.500%大豆蛋白。利用小麦胚芽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依序需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0.684%,1.709%,3.418%,5.126%小麦胚芽。利用脱脂大豆粕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依序需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0.475%,1.187%,2.374%,3.56%脱脂大豆粕。
表2配制不同蛋白含量及碳氮比的培养液(S0,S1,S2,S3,S4)所需添加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及脱脂大豆粕的浓度(g/100mL)对照表
(一)以大豆蛋白调整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以大豆蛋白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经灵芝发酵后,测试发酵液中的菌丝量及pH值。培养方法及测试方法与实验一相同。
请参阅图3A以及图3B,图3A是以大豆蛋白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图3B则是图3A实验中相对应的pH值变化。
图3A中,以基础培养液培养灵芝7天所得菌丝量为0.998g/L,培养21天则为4.114g/L,增加4.1倍。若培养液蛋白质浓度提高至0.8%,且碳氮比为3.48,培养第7天菌丝量显著增加至4.749g/L,培养21天继续增至7.120g/L。当蛋白质浓度增加至1.1%~2.1%,菌丝量明显下降,虽然在第7天菌丝量皆高于基础培养基,但培养21天的菌丝量与基础培养间的差异变小。
以添加大豆蛋白的培养液培养后,0.8%蛋白质浓度的培养液(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2%大豆蛋白)中含有最多的菌丝量,菌丝体浓度为7.120g/L。
(二)以小麦胚芽调整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以小麦胚芽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经灵芝发酵后,测试发酵液中的菌丝量及pH值。培养方法及测试方法与实验一相同。
请参阅图4A以及图4B,图4A是以小麦胚芽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图4B则是图4A实验中相对应的pH值变化。
图4A中,以添加小麦胚芽的培养液培养灵芝21天后,0.8%蛋白质浓度 的培养液(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684%小麦胚芽)及1.6%蛋白质浓度的培养液(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3.418%小麦胚芽)中的菌丝量最高,均为6.276g/L。
(三)以脱脂大豆粕调整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以脱脂大豆粕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经灵芝发酵后,测试发酵液中的菌丝量及pH值。培养方法及测试方法与实验一相同。
请参阅图5A以及图5B,图5A是以脱脂大豆粕将基础培养液调配成不同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菌丝体变化,图5B则是图5A实验中相对应的pH值变化。
图5A中,以添加脱脂大豆粕的培养液培养灵芝21天后,1.1%蛋白质浓度的培养液中的菌丝量最高,为6.496g/L。
实验四:以不同氮源调整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及碳氮比,对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分别以大豆蛋白、小麦胚芽、或脱脂大豆粕配制S0,S1,S2,S3,S4培养液。依实验一的培养方式,将灵芝接种至含250mL培养液的第一代锥形瓶中,培养7天,得第一代灵芝液。取80mL第一代灵芝液,加入含250mL培养液的第二代锥形瓶中,培养7天,得第二代灵芝液。取80mL第二代灵芝液,加入含250mL培养液的第三代锥形瓶中,培养7天,得发酵液。以4000×g的转速离心,分离上清液及沉淀物。其中,上清液为发酵上清液,沉淀物则为菌丝体。
测试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量:将发酵上清液加入四倍体积的95%体积的乙醇,4℃静置12小时。以4000×g离心20分钟后,去除上清液,再以75%体积的乙醇冲洗。反复清洗三次,将沉淀物冷冻干燥,测其干重。
测试胞外胜肽量:将培养灵芝21天的发酵上清液,以10KDa的超过滤膜过滤,去除大分子蛋白,再以o-Phthaldialdehyde(OPA)法测定滤液中的胜肽含量。OPA在碱性环境下,会与β-mercaptoethanol及一级胺的氮端(NH2)反应,形成1-alkylthio-2-alkylisoindole,在波长340nm下具有最大的吸光值,以此测试发酵上清液中的胜肽含量。本发明使用的OPA购自Sigma公司(Sigma,Saint Louis,MO,U.S.A.)。
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测试原理:请参见下式, HHL(Hippuryl-L-histidyl-L-leucine)为ACE的受质,经ACE反应后会产生马尿酸(Hippuric acid,HA)与双胜肽(HL)。ACE抑制剂存在时,抑制剂会与HHL受质竞争ACE的活性部位,使HA与HL产量减少,因此,可搭配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试ACE抑制活性。
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测试步骤:
1.以100mM硼酸缓冲溶液(含300mM氯化钠,pH=8.3)将血管收缩素转换酶(ACE)的浓度调整为53mU/mL,得一ACE溶液。以100mM硼酸缓冲溶液(含300mM氯化钠,pH=8.3)配制15mM的基质Hippuryl-L-histidy-L-leucine(HHL),得一HHL溶液。
2.取150μL ACE溶液及150μL发酵上清液(发酵上清液先经0.2μm及10000Da滤膜过滤),混合震荡后,于37℃水浴下反应10分钟。添加150μLHHL溶液,于37℃水浴下再反应30分钟,最后以500μL的1N HCl终止反应,得一待测混合液。
3.取20μL上述待测混合液,注入Mightysil C18管柱中(4.6mm×250mm,5m;KantoTaiwan corp.,Taiwan),以甲醇:水=1:1的流动相作冲提,同时以228nm的波长侦测待测混合液中的Hippuric acid(HA)产物吸光值(HPLC detector,PU-1580,Jasco AnalyticalInstruments,Easton,MD,U.S.A),进而计算抑制ACE活性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
抑制比例(%)=[(AC-AS)/(AC-AB)]×100%。
其中,AC(control)=以硼酸缓冲液取代样品(发酵上清液),进行步骤2及步骤3后所得的吸光值;
AS(sample)=以样品(发酵上清液)进行步骤2及步骤3后所得的吸光值;
AB(blank)=以硼酸缓冲液取代样品(发酵上清液),进行步骤2及步骤3所得的吸光值,但添加HHL溶液前先加HCl中止反应。
请参阅表3,以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及脱脂豆粕调整基础培养液中蛋白质含量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的胞外多糖产量、胞外胜肽含量及ACE抑制活性的变化。
以基础培养液培养灵芝所得的胞外多糖量为0.5438g/L;若以大豆蛋白调整蛋白含量,添加蛋白至1.1%时所得的胞外多糖量最高,为0.3997g/L;若添加小麦胚芽,添加蛋白至2.1%时所得的胞外多糖量最高,为1.2320g/L;若添加脱脂大豆粕,添加蛋白至2.1%时所得的胞外多糖量最高,为1.5002g/L,且整体而言,以添加脱脂大豆粕至蛋白浓度2.1%时的胞外多糖产量最多。
基础培养液所得胜肽浓度为0.7541mg/mL;基础培养基再添加额外氮源者,胜肽含量皆高于基础培养基,且添加氮源浓度越高,胜肽浓度也随之增加。较佳者,胜肽含量高于1.5mg/mL;抑或是,较佳者,胜肽含量高于4.5mg/mL;抑或是,较佳者,胜肽含量为1.5~3.5mg/mL。无论是添加大豆蛋白、小麦胚芽、或脱脂大豆粕,均以2.1%蛋白质浓度所得的胞外胜肽最多,胞外胜肽浓度分别为5.2551mg/mL、4.6046mg/mL、4.9972mg/mL。
基础培养液的ACE抑制活性为59.34%;以大豆蛋白调整蛋白质浓度所得的发酵上清液中,以0.8%蛋白质浓度所得的ACE抑制活性最高,为72.95%;以小麦胚芽调整蛋白质浓度所得的发酵上清液中,亦是以0.8%蛋白浓度所得的ACE抑制活性最高,为82.06%;以脱脂大豆粕调整蛋白质浓度所得的发酵上清液中,则是以1.1%蛋白质浓度所得的ACE抑制活性最高,为73.56%。整体而言,以添加小麦胚芽至0.8%蛋白质浓度时,ACE抑制活性最佳,为基础培养液抑制活性的1.4倍。
据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将灵芝菌丝接种于一液态培养基,培养多天后,获得一发酵液;该发酵液中包含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且该发酵上清液在未浓缩的情况下即具有高度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较佳者,该液态培养基的蛋白质浓度小于5%,以确保菌丝体不因蛋白质浓度过高而发生破裂的情形。较佳者, 发酵上清液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至少达45%、55%、60%、70%、75%、或80%。较佳者,该液态培养基的组成分中包含大豆蛋白、小麦胚芽、或脱脂大豆粕,使该液态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浓度为0.7~2.2%。
表3以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及脱脂大豆粕调整基础培养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及碳氮比,于30℃培养灵芝21天所得的胞外多糖产量、胜肽含量及对ACE抑制活性变化
上述各个实验均进行三次重复,数据表示方式为平均值±标准差。
同一栏中,字母不同表示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由表2及表3的结果可知,较佳者,利用本发明小麦胚芽制备出的灵芝液态培养基,能使发酵上清液中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显著提升,例如,使发酵上清液中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达至少60%;抑或是,使发酵上清液中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达至少75%;抑或是,使发酵上清液中的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达至少80%,因此,该灵芝液态培养基可用于制备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食品、或医药组合物。
其中,该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胚芽浓度为0.3%~10%,且该灵芝液态培养基的碳氮比为2.5~3.5。抑或是,较佳者,该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胚芽浓度为0.3%~1.7%。
本发明添加小麦胚芽的灵芝液态培养基中,麦胶蛋白(Gliadin)浓度为0.005%~1%。抑或是,本案添加小麦胚芽的灵芝液态培养基中,小麦谷蛋白(Glutenin)浓度为0.0001%~0.04%。较佳者,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麦胶蛋白的浓度为0.005%~0.15%。抑或是,较佳者,小麦谷蛋白的浓度为0.0001%~0.004%。
据此,本发明提供二种用以界定本发明灵芝液态培养基的方式:1)利用配制培养基的配方界定,亦即,每100mL灵芝液态培养基中添加的小麦胚芽的克数;2)利用小麦属或小麦胚芽特有的单一成分界定,例如,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麦胶蛋白(Gliadin)浓度为0.005%~1%时,即包含在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抑或是,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谷蛋白(Glutenin)浓度为0.0001%~0.04%时,即包含在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但不以此两种蛋白为限,亦可以其他小麦胚芽的单一成分界定。
较佳者,灵芝液态培养基中的麦胶蛋白的浓度为0.005%~0.15%。抑或是,较佳者,小麦榖蛋白的浓度为0.0001%~0.00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各种更动或润饰等,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是用于经灵芝发酵而制备出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发酵食品、或医药组合物;其中,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包含小麦胚芽,且该小麦胚芽的浓度为每100mL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3g~3.418g该小麦胚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更包含麦胶蛋白,且麦胶蛋白的浓度为每100mL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005g~1g该麦胶蛋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该麦胶蛋白的浓度为每100mL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005g~0.15g该麦胶蛋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中更包含小麦谷蛋白,且小麦谷蛋白的浓度为每100mL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0001g~0.04g该小麦谷蛋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该小麦谷蛋白的浓度为每100mL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0001g~0.004g该小麦谷蛋白。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该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碳氮比为2.5~3.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基的用途,该发酵液、该食品、或该医药组合物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75%。
8.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种灵芝菌丝至一液态培养基中,该液态培养基的组成物中包含小麦胚芽;
(b)培养多天,以获得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6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胚芽浓度为每100mL该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3g~10g该小麦胚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液态培养基中的麦胶蛋白浓度为每100mL该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005g~1g该麦胶蛋白。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液态培养基中的小麦谷蛋白浓度为每100mL该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0001g~0.04g该小麦谷蛋白。
13.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步骤(b)为以震荡培养方式培养多天,以获得该发酵上清液以及该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75%。
14.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种灵芝菌丝至一液态培养基中,该液态培养基的组成物中包含大豆蛋白;
(b)培养多天,以获得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15.一种具有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种灵芝菌丝至一液态培养基中,该液态培养基的组成物中包含脱脂大豆粕;
(b)培养多天,以获得发酵上清液以及菌丝体,其中,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液态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浓度为每100mL该液态培养基中包含0.7g~2.2g该蛋白质。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制备方法,该液态培养基的碳氮比为2.9~3.5。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制备方法,该发酵上清液可抑制血管收缩素转化酶活性达至少60%。
CN201410175923.0A 2014-04-28 2014-04-28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018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5923.0A CN105018532B (zh) 2014-04-28 2014-04-28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5923.0A CN105018532B (zh) 2014-04-28 2014-04-28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8532A CN105018532A (zh) 2015-11-04
CN105018532B true CN105018532B (zh) 2019-06-25

Family

ID=5440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5923.0A Active CN105018532B (zh) 2014-04-28 2014-04-28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853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879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用于生产wf11899a的发酵培养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9579B2 (ja) * 2001-09-28 2012-06-13 日本メナード化粧品株式会社 高血圧抑制剤
CN1471966A (zh) * 2003-07-02 2004-02-04 广州宝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灵芝孢子粉的方法
CN102102117B (zh) * 2010-11-17 2013-03-13 江苏大学 适用降血压肽工程菌的培养基
CN102154392A (zh) * 2010-12-20 2011-08-17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ε-聚赖氨酸发酵产量的方法
CN103222392A (zh) * 2012-01-30 2013-07-31 廖小霞 灵芝菌丝体生产工艺
CN102771858A (zh) * 2012-07-20 2012-11-14 黄晓青 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制备的紫芝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5254A (zh) * 2012-09-26 2012-12-26 烟台龙宇灵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CN103224962A (zh) * 2013-05-14 2013-07-31 聊城九州和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胚芽发酵产物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5879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用于生产wf11899a的发酵培养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小麦胚芽深加工前景广阔;刘涛;《现代面粉工业》;CNKI;20130215;第27卷(第1期);第32页左栏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8532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patini et al.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microalga Spirulina platensis as a protein source
Ko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parameters of chlorophyll from Chlorella vulgaris residue after lipid separation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N104120160B (zh) 一种小球藻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algae peptides: Cardiovascular health benefits and analysis
US10980257B2 (en) Methods for lowering gluten content using fungal cultures
CN104869846B (zh) 来自谷粒的谷蛋白的脱毒方法
Rivas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dietary fibre concentrates from winemaking by-products: skins, stems and lees
Koller et al. Brewing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mine-containing compounds in beer: A review
CN108901615A (zh) 利用金莲花药性培养基培养蛹虫草菌丝体的方法
Geng et al. Isolation of an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rotein with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from the edible wild mushroom Leucopaxillus tricolor
CN103891523B (zh) 一种桦褐孔菌人工栽培方法
Chen et al.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djulis sourdough bread ferment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antioxidant capacity
Dolganyuk et al. Food proteins: potential resources
Maldonado-Torres et al. Assessment of techno-functional and nutraceutical potential of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seed meal
CN104012924B (zh) 一种植物酶化料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33251B (zh) 沙枣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Battaglia et al. Potential use of cardunculus biomass on pleurotus eryngii production: heteroglycans content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preliminary results)
CN105018532B (zh) 灵芝液态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6922387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CN105441297B (zh) 一种葛根醋的制备方法
Shokri et al. Thermosonication of broccoli florets prior to fermentation increases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fermented broccoli puree
KR20140045790A (ko) 마-홍국을 이용한 막걸리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한 마-홍국 막걸리
Holt et al. Mycelium: A nutrient-dense food to help address world hunger, promote health, and support a regenerative food system
Morales Food By-Products and Agro-Industrial Wastes as a Source of β-Glucan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Novel Nutraceuticals
TWI545191B (zh) 靈芝培養基及其應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