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5325A -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5325A
CN105015325A CN201510520562.3A CN201510520562A CN105015325A CN 105015325 A CN105015325 A CN 105015325A CN 201510520562 A CN201510520562 A CN 201510520562A CN 105015325 A CN105015325 A CN 105015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
fuel tank
tire pressure
level monito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05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205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53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5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的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包括车体、电子控制单元、油箱、油箱外罩壳、输油管、线束、闸阀、电机、水平监测器、垂直监测器、胎压监测器,油箱的外部由油箱外罩壳包围,闸阀体与油箱外罩壳固结在一起,闸阀片插入闸阀体内,电机与闸阀片连接在一起,第三水平监测器、第四水平监测器、第一垂直监测器、第二垂直监测器分别布置在车体的前后罩盖上,胎压监测器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在本发明中,当电子控制单元通过监测器监测到汽车发生侧翻或前后翻时,就控制闸阀关闭,防止汽油在汽车侧翻过程中泄露。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简单,适用于汽车燃油保护系统的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保护汽车在碰撞过程中燃油泄露的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经常有汽车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交通拥挤的城市,汽车追尾、碰撞等事故天天都在发生。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追尾、碰撞等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都是通过保险理赔等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损失。但是有的交通事故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得到理赔也不能弥补亲人心灵的创伤。如何在交通事故中减小汽车的撞击损失,从而进一步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汽车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现有的文献中,减小汽车的撞击损失往往都是通过加固汽车零部件来实现。在交通事故中,若是发生燃油泄露,往往会使损失进一步扩大,还有可能发生爆炸。在现在有的文献中,还没有专门防止交通事故燃油泄露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在交通事故中可以使油箱得到保护,不发生燃油泄露。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车体、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前车轮、后车轮、油箱、油箱外罩壳、前端输油管、后端输油管、闸阀体、闸阀片、电机、线束、第一水平监测器、第二水平监测器、第三水平监测器、第四水平监测器、第一垂直监测器、第二垂直监测器、第一胎压监测器、第二胎压监测器、第三胎压监测器、第四胎压监测器、第五水平监测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布置在车体的前端,前车轮、后车轮布置在车体的底壳上,油箱布置在车体内,油箱的外部由油箱外罩壳包围,前端输油管的一端穿过油箱外罩壳后与油箱相连通,前端输油管的另外一端与闸阀体相连通,后端输油管的一端与闸阀体相连通,后端输油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相连通,闸阀体与油箱外罩壳固结在一起,闸阀片插入闸阀体内,电机与闸阀片连接在一起,第一水平监测器、第二水平监测器均布置在车体的顶部,第三水平监测器、第四水平监测器分别布置在车体的前后罩盖上,第一垂直监测器、第二垂直监测器分别布置在车体的前后罩盖上,第一胎压监测器、第二胎压监测器、第三胎压监测器、第四胎压监测器、第五水平监测器均布置在车体的底盘上,电机、第一水平监测器、第二水平监测器、第三水平监测器、第四水平监测器、第一垂直监测器、第二垂直监测器、第一胎压监测器、第二胎压监测器、第三胎压监测器、第四胎压监测器、第五水平监测器均通过线束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油箱、油箱外罩壳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油箱外罩壳为铸铁材料,发动机通过线束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电机为步定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减小车辆侧翻时的损失,防止燃油泄露,保护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车体,2、发动机,3、电子控制单元,4、前车轮,5、后车轮,6、油箱,7、油箱外罩壳,8、前端输油管,9、后端输油管,10、闸阀体,11、闸阀片,12、电机,13、线束,14、第一水平监测器,15、第二水平监测器,16、第三水平监测器,17、第四水平监测器,18、第一垂直监测器,19、第二垂直监测器,20、第一胎压监测器,21、第二胎压监测器,22、第三胎压监测器,23、第四胎压监测器,24、第五水平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油箱6、油箱外罩壳7、前端输油管8、后端输油管9、闸阀体10、闸阀片11、电机12、线束13、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第五水平监测器24,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油箱6布置在车体1内,油箱6的外部由油箱外罩壳7包围,前端输油管8的一端穿过油箱外罩壳7后与油箱6相连通,前端输油管8的另外一端与闸阀体13相连通,后端输油管9的一端与闸阀体13相连通,后端输油管9的一端与发动机2相连通,闸阀体10与油箱外罩壳7固结在一起,闸阀片11插入闸阀体10内,电机12与闸阀片11连接在一起,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均布置在车体1的顶部,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分别布置在车体1的前后罩盖上,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分别布置在车体1的前后罩盖上,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第五水平监测器24均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电机12、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第五水平监测器24均通过线束13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油箱6、油箱外罩壳7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油箱外罩壳7为铸铁材料,发动机2通过线束11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电机15为步定电机。
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油箱外罩壳7为铸铁材料,硬度较大,可以保护油箱6受到挤压。通过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电子控制单元3可以监测出车体1是否发生左右侧翻。当监测到车体1发生侧翻时,就控制闸阀片11快速插入闸阀体10内,使前端输油管8、后端输油管9相隔断,防止在侧翻事故中燃油泄露。通过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第五水平监测器24,电子控制单元3可以更进一步确定车体1是否发生侧翻。通过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电子控制单元3可以监测出车体1是否发生前后翻转。通过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电子控制单元3可以同步监测四个轮胎的气压,从而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发生爆胎。通过水平监测器、垂直监测器、胎压监测器可以更加精确的判断车体1是否发生侧翻或前后翻。

Claims (2)

1.一种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包括车体(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体(1)的前端,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体(1)的底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6)、油箱外罩壳(7)、前端输油管(8)、后端输油管(9)、闸阀体(10)、闸阀片(11)、电机(12)、线束(13)、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第五水平监测器(24),油箱(6)布置在车体(1)内,油箱(6)的外部由油箱外罩壳(7)包围,前端输油管(8)的一端穿过油箱外罩壳(7)后与油箱(6)相连通,前端输油管(8)的另外一端与闸阀体(13)相连通,后端输油管(9)的一端与闸阀体(13)相连通,后端输油管(9)的一端与发动机(2)相连通,闸阀体(10)与油箱外罩壳(7)固结在一起,闸阀片(11)插入闸阀体(10)内,电机(12)与闸阀片(11)连接在一起,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均布置在车体(1)的顶部,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分别布置在车体(1)的前后罩盖上,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分别布置在车体(1)的前后罩盖上,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第五水平监测器(24)均布置在车体(1)的底盘上,电机(12)、第一水平监测器(14)、第二水平监测器(15)、第三水平监测器(16)、第四水平监测器(17)、第一垂直监测器(18)、第二垂直监测器(19)、第一胎压监测器(20)、第二胎压监测器(21)、第三胎压监测器(22)、第四胎压监测器(23)、第五水平监测器(24)均通过线束(13)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箱(6)、油箱外罩壳(7)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油箱外罩壳(7)为铸铁材料,发动机(2)通过线束(11)与电子控制单元(3)相连接,电机(15)为步定电机。
CN201510520562.3A 2015-08-23 2015-08-23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50153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0562.3A CN105015325A (zh) 2015-08-23 2015-08-23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0562.3A CN105015325A (zh) 2015-08-23 2015-08-23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5325A true CN105015325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0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0562.3A Pending CN105015325A (zh) 2015-08-23 2015-08-23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532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423A (en) * 1980-04-11 1981-11-13 Kubota Ltd Safety construction for fuel tank of working vehicle
JPS5774220A (en) * 1980-10-27 1982-05-10 Meiko Sangyo Kk Fuel tank with safety device
US5366246A (en) * 1993-05-11 1994-11-22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Vehicle fuel tank mounting and protective cage
CN2249695Y (zh) * 1996-01-03 1997-03-19 温波 汽车防火油箱
CN2450041Y (zh) * 2000-11-09 2001-09-26 罗一龙 机动车辆动态响应式安全保护装置
CN201856632U (zh) * 2010-11-13 2011-06-08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结构式油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423A (en) * 1980-04-11 1981-11-13 Kubota Ltd Safety construction for fuel tank of working vehicle
JPS5774220A (en) * 1980-10-27 1982-05-10 Meiko Sangyo Kk Fuel tank with safety device
US5366246A (en) * 1993-05-11 1994-11-22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Vehicle fuel tank mounting and protective cage
CN2249695Y (zh) * 1996-01-03 1997-03-19 温波 汽车防火油箱
CN2450041Y (zh) * 2000-11-09 2001-09-26 罗一龙 机动车辆动态响应式安全保护装置
CN201856632U (zh) * 2010-11-13 2011-06-08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结构式油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2225A (zh) 底盘上带有受力传感器的车身系统
CN104442649A (zh) 气囊式撞车缓冲装置
CN105109442A (zh) 高压液态氢气燃烧系统
CN105150981A (zh) 预防事故扩大提前介入机构
CN105109444A (zh) 燃料喷射流量计算修正装置
CN105015325A (zh) 事故发生减损控制装置
CN105109435A (zh) 压力检测辅助判断装置
CN105015326A (zh) 侧翻前后翻同步判断系统
CN105015327A (zh) 燃油泄露预防保护系统
CN105109436A (zh) 顶部水平监测控制系统
CN105150980A (zh) 水平位置多部件协同监测系统
CN105109374A (zh) 受力冲击自动翻转机构
CN104442667A (zh) 防飞溅物撞击装置
CN105083198A (zh) 电子控制式爆胎补救系统
CN104442651A (zh) 车头气囊保护系统
CN105128797A (zh) 瞬态向下反推作用力利用系统
CN104442642A (zh) 乘车人员保护装置
CN105128796A (zh) 底部冲击力监测反馈系统
CN105015473A (zh) 前方危险提示预警装置
CN105150983A (zh) 泄流型爆炸预防装置
CN105109438A (zh) 控制策略递进型开关装置
CN105109437A (zh) 前端停止后端惯性力利用装置
CN105150985A (zh) 侧向受力自动推进排泄系统
CN105150984A (zh) 高强度铸铁保护外壳装置
CN105015474A (zh) 双阀双机制调节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