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4114B -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4114B
CN105004114B CN201510391327.0A CN201510391327A CN105004114B CN 105004114 B CN105004114 B CN 105004114B CN 201510391327 A CN201510391327 A CN 201510391327A CN 105004114 B CN105004114 B CN 105004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outdoor
outdoor heat
temperature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13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4114A (zh
Inventor
江焕超
温得贤
张震
王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13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4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4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4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4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4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其中该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和控制系统,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和/或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和/或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管、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管经由节流装置均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和/或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室内舒适性的同时提高了空调器除霜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冬天低温制热时,室外换热器会出现结霜现象,这会影响空调器的制热效果。目前,空调器除霜一般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一、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即除霜时,四通阀换向,由制热循环变为制冷循环,室内换热器变成蒸发器,从室内吸热,但这导致室内温度下降明显,严重影响室内的舒适性。
二、热气旁通除霜方式,即除霜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体经旁通电磁阀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后回压缩机。在此过程中,系统中仅在旁通电磁阀中产生少许压降,造成高低压差较小,压缩机输入功率衰减严重;当高温蒸汽流入低温环境中的室外换热器后,换热效率较好,流出室外换热器后的制冷剂已变成液态制冷剂,造成压缩机吸气温度低;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排气温度衰减极为严重,当霜层较厚时,随着除霜时间的延续,排气温度会降到基本不能除霜的程度,除霜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确保室内舒适性的同时提高空调器的除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和控制所述换热系统进行换热的控制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
所述四通阀的吸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管、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管经由所述节流装置均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五电磁阀;
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连接有第二节流元件。
优选地,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内的制冷剂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相对湿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且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时,选定与该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
所述控制器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停止除霜。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选定预设的除霜模式后,根据该预设的除霜模式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时间设定换热系统的除霜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方法,所述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
将自未被关闭的第二室内换热器或第一室内换热器流出的且未经过节流装置节流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除霜;
将经第一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制热,并将经第二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回到压缩机;或者,将经第二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制热,并将经第一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回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除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相对湿度;
通过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的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室内换热器分为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将室外换热器分为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在制热模式时,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制热循环向室内供热;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第一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第一室外换热器放热除霜,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与第二室外换热器正常制热,且第二室外换热器给第一室外换热器供热;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第二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放热除霜,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与第一室外换热器正常制热,且第一室外换热器给第二室外换热器供热。从而,空调器在除霜时能够正常制热,而且在除霜时只有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参与换热,减少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使得流出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温度高,能够加快除霜速度,减少除霜时间,从而提高空调器的除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向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在第一室外换热器除霜时制冷剂的流向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在第二室外换热器除霜时制冷剂的流向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除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压缩机110 储液罐111 四通阀120
第一室内换热器131 第二室内换热器132 室内风机133
节流装置140 第一室外换热器151 第二室外换热器152
室外风机153 第一电磁阀161 第二电磁阀162
第三电磁阀163 第四电磁阀164 第五电磁阀165
第一单向阀171 第二单向阀172 第一节流元件181
第二节流元件182 蓄热装置190 控制器210
第一温度传感器220 第二温度传感器230 湿度传感器240
本发明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
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向图;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在第一室外换热器除霜时制冷剂的流向图;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在第二室外换热器除霜时制冷剂的流向图。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和控制所述换热系统进行换热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压缩机110、四通阀120、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140和室外换热器,该节流装置140为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第二室内换热器132靠近室内风机133设置,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为室内换热器的迎风面部分,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为室内换热器的背风面部分;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第二室外换热器152靠近室外风机153设置,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为室外换热器的迎风面部分,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为室外换热器的背风面部分。
其中,所述四通阀120的吸气管D与所述压缩机110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入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入口管连接,所述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连接,所述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与所述压缩机110的回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出口管、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出口管经由所述节流装置140均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连接,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连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连接。
如图2所示,在制热模式时,控制系统控制压缩机110、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流入制热循环。压缩机110的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吸气管D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并分为两路分别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作为冷凝器,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中散热后变成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流出的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140进行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从节流装置140流出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分成两路分别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此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作为蒸发器,该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吸热变成高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流出的高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中,依此循环进行制热循环,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散出的热量向室内供热。
如图3所示,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调节节流装置140使其处于无节流状态,压缩机110的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吸气管D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后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1,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中散热,向室内供热。
因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处于迎风面,其换热效率要高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换热效率可以达到整个室内换热器换热的百分之六十五,因此即使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仍然可以与外界换热向室内供热,能够确保室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确保室内的舒适性。而且,由于只有第一室内换热器131进行换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不参与除霜阶段的换热,室内换热器总的换热面积减小,从而经换热后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流出的制冷剂是气态和液态两相混合状态,该部分制冷剂的温度较高,可用于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
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流出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过无节流作用的节流装置140后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散热化霜,达到除霜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节流装置140失去节流功能,相当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结合在一起,作为换热系统的冷凝器。由于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散热除霜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较高,因此除霜的效率得到提高。
温度较高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散热然后再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81节流后变成低温液态制冷剂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此时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作为换热系统的蒸发器,该低温液态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吸热,经吸热后,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即回到压缩机110中。
由上述可知,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散热除霜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向室内散热,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从室外环境吸热,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正常进行制热循环,通过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供热保证系统制热运行的同时使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可以进行除霜。
图3及上述仅仅以单独将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作为冷凝器参与换热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可以单独将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作为冷凝器参与换热,制热循环和除霜循环与单独将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作为冷凝器参与换热的情况类似,在此不一一赘述。
同理,如图4所示,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调节节流装置140使其处于无节流状态,压缩机110的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吸气管D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后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1,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中散热,向室内供热。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流出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过无节流作用的节流装置140后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散热化霜,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结合在一起,作为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同样地,由于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散热除霜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较高,因此除霜的效率得到提高。
温度较高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散热然后再通过第二节流元件182节流后变成低温液态制冷剂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此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作为换热系统的蒸发器,该低温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吸热,经吸热后,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即回到压缩机110中。
由上述可知,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散热除霜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向室内散热,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从室外环境吸热,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正常进行制热循环,通过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供热保证系统制热运行的同时使第二室外换热器152可以进行除霜。
图4及上述仅仅以单独将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作为冷凝器参与换热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可以单独将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作为冷凝器参与换热,制热循环和除霜循环与单独将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作为冷凝器参与换热的情况类似,在此不一一赘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空调器在除霜时能够正常制热,而且在除霜时只有第一室内换热器131或第二室内换热器132参与换热,减少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使得流出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温度高,能够加快除霜速度,减少除霜时间,从而提高空调器的除霜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入口管与所述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61,从而,在换热系统正常制热运行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61打开,使得从四通阀120流出的制冷剂分别流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进行换热;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或第二室外换热器152除霜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61关闭,使得从四通阀120流出的制冷剂单独流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131进行换热。
当然,在另一变形的实施例中,可以替换为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入口管与所述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之间连接有上述第一电磁阀161,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或第二室外换热器152除霜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61关闭,使得从四通阀120流出的制冷剂单独流入到第二室内换热器132进行换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与所述节流装置140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62,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与所述节流装置140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63;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与所述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64,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与所述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之间连接有第五电磁阀165;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71,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72。
在换热系统正常制热运行时,如图2所示,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162、第三电磁阀163、第四电磁阀164和第五电磁阀165打开,使得从节流装置140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电磁阀162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换热,同时通过第三电磁阀163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换热;经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换热后的制冷剂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经过第四电磁阀164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同时经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换热后的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经过第五电磁阀165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
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162、第五电磁阀165打开,控制第三电磁阀163、第四电磁阀164关闭,使得从节流装置140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电磁阀162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散热除霜,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第一单向阀171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吸热。经吸热后,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第五电磁阀165,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
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如图4所示,控制系统控制第三电磁阀163、第四电磁阀164打开,控制第二电磁阀162、第五电磁阀165关闭,使得从节流装置140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三电磁阀163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散热除霜,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第二单向阀172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吸热。经吸热后,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第四电磁阀164,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171和第二单向阀172,避免经过第二电磁阀162后的制冷剂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入口管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同时,也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避免经过第三电磁阀163后的制冷剂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入口管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同时,也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71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元件181,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72之间连接有第二节流元件182,该第一节流元件181和第二节流元件182均为电子膨胀阀。
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81打开,控制第二节流元件182关闭,使得经散热除霜后,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流出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经过第一节流元件181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从而,能够确保压缩机110的排气口和回气口有较大压差,使得压缩机110输出功率衰减较小,确保除霜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如图4所示,控制系统控制第二节流元件182打开,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81关闭,使得经散热除霜后,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流出的低温液态制冷剂经过第二节流元件18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从而,能够确保压缩机110的排气口和回气口有较大压差,使得压缩机110输出功率衰减较小,确保除霜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蓄热装置190,所述蓄热装置190用于对所述压缩机110的回气管内的制冷剂进行加热。
由于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或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只有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或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作为蒸发器从外界吸热,因此室外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减小,使得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不能完全蒸发变成气态制冷剂,从而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流出的是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在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回到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之前,通过蓄热装置190对压缩机110的回气管内的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进行加热,即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在蓄热装置190中吸热变成气态制冷剂后在回到压缩机110,避免压缩机110出现液击现象,能够延长空调机的使用寿命。
再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10、第一温度传感器220、第二温度传感器230和湿度传感器24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20用于检测室外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30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240用于检测室外相对湿度,所述控制器210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240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在制热模式启动后,控制器210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室外温度,控制湿度传感器240检测室外相对湿度,同时读取多组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室外参考湿度,将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和湿度传感器240检测到的室外相对湿度与多组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室外参考湿度进行分析对比,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10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且所述湿度传感器240检测到的室外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时,选定与该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该预设的除霜模式为在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下对应的开始除霜与退出除霜的最佳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即在一预设的除霜模式中,一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对应配置一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和一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
在选定除霜模式后,控制器210控制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控制器210可控制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每隔一段时间(如30s)检测盘管温度。所述控制器210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10在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在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停止除霜。例如,控制器210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240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后,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时,控制器210控制换热系统启动除霜,为确保检测到的盘管温度的稳定性,控制器210可在第二温度传感器230累计多次(如5次)检测到盘管温度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启动除霜,换热系统除霜过程参照上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的过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230进行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时,控制器210控制换热系统停止除霜,即此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已经将霜层除去,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退出除霜过程,此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5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都作为换热系统制热运行时的蒸发器,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32都作为换热系统制热运行时的冷凝器,空调器恢复正常的制热运行。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10选定预设的除霜模式后,根据该预设的除霜模式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时间设定换热系统的除霜时间。
本实施例在一预设的除霜模式中,一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除了对应配置一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和一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还对应配置一预设的除霜时间,具体每一预设的除霜模式中,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预设的除霜时间的取值可根据实际试验确定,在此不作限制。
在控制器210选定预设的除霜模式后,当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时,换热系统按照控制器210选定的除霜时间进行除霜,当除霜时间结束时,若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已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则换热系统停止除霜,若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仍未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则换热系统按照预设的除霜时间继续进行除霜,直至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换热系统才停止除霜。
通过预设除霜时间,使得换热系统根据预设的除霜时间进行除霜,避免在霜层已完全除去的情况下,换热系统仍进行除霜而造成浪费,而且也避免因除霜时间过长而影响换热系统的制热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除霜方法。
结合参照图图1至图6,其中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除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空调器的除霜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
步骤S20:将自未被关闭的第二室内换热器或第一室内换热器流出的且未经过节流装置节流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除霜;
步骤S30:将经第一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制热,并将经第二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回到压缩机;或者,将经第二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制热,并将经第一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回到压缩机。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调节节流装置140使其处于无节流状态,压缩机110的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吸气管D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后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1,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中散热,向室内供热。
因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处于迎风面,其换热效率要高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换热效率可以达到整个室内换热器换热的百分之六十五,因此即使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仍然可以与外界换热向室内供热,能够确保室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确保室内的舒适性。而且,由于只有第一室内换热器131进行换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不参与除霜阶段的换热,室内换热器总的换热面积减小,从而经换热后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流出的制冷剂是气态和液态两相混合状态,该部分制冷剂的温度较高,可用于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
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流出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过无节流作用的节流装置140后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散热化霜,达到除霜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节流装置140失去节流功能,相当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结合在一起,作为换热系统的冷凝器。由于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散热除霜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较高,因此除霜的效率得到提高。
温度较高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散热然后再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81节流后变成低温液态制冷剂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此时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作为换热系统的蒸发器,该低温液态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吸热,经吸热后,从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即回到压缩机110中。
上述仅仅以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情况下为例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除霜过程进行描述,由于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151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情况下与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情况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结合图4所示,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调节节流装置140使其处于无节流状态,压缩机110的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吸气管D流向四通阀120的室内机接管E后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131,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31中散热,向室内供热。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流出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过无节流作用的节流装置140后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该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散热化霜,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52结合在一起,作为换热系统的冷凝器。同样地,由于流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散热除霜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较高,因此除霜的效率得到提高。
温度较高的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经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52中散热然后再通过第二节流元件182节流后变成低温液态制冷剂流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151,此时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作为换热系统的蒸发器,该低温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151中吸热,经吸热后,从第一室外换热器151的出口管流出的制冷剂从四通阀120的室外机接管C流向四通阀120的排气管S后流入压缩机110的储液罐111,即回到压缩机110中。
上述仅仅以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情况下为例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除霜过程进行描述,由于在对第二室外换热器152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一室内换热器131的情况下与关闭第二室内换热器132的情况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在除霜时能够正常制热,而且在除霜时只有部分换热器参与换热,减少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使得流出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温度高,能够加快除霜速度,减少除霜时间,从而提高空调器的除霜效率。
再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空调器的除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通过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相对湿度;
步骤S50:通过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的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结合图5所示,在制热模式启动后,控制器210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室外温度,控制湿度传感器240检测室外相对湿度,同时读取多组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室外参考湿度,将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和湿度传感器240检测到的室外相对湿度与多组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室外参考湿度进行分析对比,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10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20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且所述湿度传感器240检测到的室外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时,选定与该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该预设的除霜模式为在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下对应的开始除霜与退出除霜的最佳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即在一预设的除霜模式中,一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对应配置一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和一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
在选定除霜模式后,控制器210控制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控制器210可控制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每隔一段时间(如30s)检测盘管温度。所述控制器210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10在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在第二温度传感器230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停止除霜。并且,所述控制器210选定预设的除霜模式后,根据该预设的除霜模式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时间设定换热系统的除霜时间。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和控制所述换热系统进行换热的控制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的迎风面部分,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的背风面部分,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
所述四通阀的吸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管、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管经由所述节流装置均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和/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或者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内机接管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电磁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四通阀的室外机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五电磁阀;
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入口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连接有第二节流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内的制冷剂进行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相对湿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且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时,选定与该预设的室外参考温度和预设的室外参考湿度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启动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进行除霜;
所述控制器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除霜停止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停止除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选定预设的除霜模式后,根据该预设的除霜模式对应的预设的除霜时间设定换热系统的除霜时间。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对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关闭第一室内换热器或第二室内换热器;
将自未被关闭的第二室内换热器或第一室内换热器流出的且未经过节流装置节流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或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除霜;
将经第一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制热,并将经第二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回到压缩机;或者,将经第二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制热,并将经第一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排回到压缩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相对湿度;
通过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外相对湿度,选定相应的预设的除霜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的换热系统进行除霜或停止除霜。
CN201510391327.0A 2015-07-02 2015-07-02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Active CN105004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1327.0A CN105004114B (zh) 2015-07-02 2015-07-02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1327.0A CN105004114B (zh) 2015-07-02 2015-07-02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4114A CN105004114A (zh) 2015-10-28
CN105004114B true CN105004114B (zh) 2017-09-05

Family

ID=5437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1327.0A Active CN105004114B (zh) 2015-07-02 2015-07-02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4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8764A1 (zh) * 2016-07-29 2018-0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6885404B (zh) * 2017-01-09 2019-11-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的制热除霜系统及方法和热泵空调
CN106839344B (zh) * 2017-04-01 2019-12-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
CN107023961B (zh) * 2017-04-13 2020-09-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7014039B (zh) * 2017-04-13 2019-09-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9539477A (zh) * 2018-10-31 2019-03-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9579364B (zh) * 2019-01-11 2021-01-1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9579387B (zh) * 2019-01-11 2021-01-1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基于单外侧换热器多支路交替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方法
CN110608511A (zh) * 2019-09-16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制热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
CN111140994A (zh) * 2019-12-27 2020-05-1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1121337B (zh) * 2019-12-31 2022-03-2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双冷凝器除霜方法和空调
CN112880131B (zh) * 2021-01-29 2022-09-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系统除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
CN114739062A (zh) * 2022-04-08 2022-07-1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融霜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5927B2 (ja) * 2007-03-30 2011-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469926B (zh) * 2007-12-29 2012-09-0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改进的空调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32649B (zh) * 2010-12-14 2012-08-2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KR101712213B1 (ko) * 2011-04-22 2017-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2013011364A (ja) * 2011-06-28 2013-01-17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574758B (zh) * 2012-07-25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4114A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4114B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104729029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07772U (zh) 带除霜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03759456B (zh) 一种空调或热泵的换热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EP3745052B1 (en)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2721149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638026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1535589U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111102770A (zh) 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
CN106931676B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1382351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型空调器及其除霜方法
CN203068769U (zh) 空调系统
CN103807997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37703U (zh) 空调器
CN104633871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1314725Y (zh) 一种热泵型房间空调器
CN111336585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地暖系统
CN111271893A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CN108007016A (zh) 热泵系统以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4223244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
CN214469435U (zh) 一种具有冷媒回收功能的多联机系统
CN104422196B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106839211B (zh) 一拖多空调器及其运行制热模式时的控制方法
CN206001761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3178884U (zh) 一种低温制热时可采用地源水的多联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