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29A - 使用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及用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及用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29A
CN1050029A CN 90107514 CN90107514A CN1050029A CN 1050029 A CN1050029 A CN 1050029A CN 90107514 CN90107514 CN 90107514 CN 90107514 A CN90107514 A CN 90107514A CN 1050029 A CN1050029 A CN 1050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fluid loss
loss agent
weight
co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75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索马斯·M·索普科
理查德·E·洛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brizo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ubrizo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6/774,26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4812544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Lubrizol Corp filed Critical Lubrizo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由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 聚物的方法是在高能机械混合的情况下进行聚合,其 最后阶段的聚合温度采用约200至低于单体降 解的温度。由该方法制得的固体均聚物或共聚物可 以用作液体流失剂(fluid loss agents)。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高能机械混合由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的方法。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制备此类聚合物是在聚合最后阶段采用较高聚合温度,并在未明显冷却前即使聚合物干燥。
美国专利3,663,518.帕蔡特(Patzclt)等介绍了一种制备聚丙烯酰胺的工艺方法。它是将至少一种单体与催化剂配制成溶液,并使之制成薄层。然后加热该薄层,使温度达到足以引发聚合反应的温度,引发该聚合反应,并保持聚合温度,直至聚合反应基本完成为止。
美国专利3,732,193.斯瓦兹(Svarz)介绍了一种连续聚合工艺。该方法用水溶性不饱和单体制成水溶液,在一个连续传送的加热传动带上聚合,从而得到干燥的聚合物薄膜。该聚合物通常为聚丙烯酰胺。
美国专利3,478,091.默芬(Murfin)等介绍了用α位上至少含有一个氢原子的酮与硝酸和硫酸反应,来制备2-酰胺基-2-烯烃磺酸酯的方法。
美国专利3,503,941.弗利特伍德(Fleet-Wood)介绍了由丙烯酸水溶液在加压、加热区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干燥的聚丙烯酸,然后将聚合物挤出,生成一种纤维状的脆性条带。
美国专利3,666,810.霍克(Hoke)介绍了N-3-氨烷基丙酰胺的制备和由此制得聚合物的方法,它是用类似的N-3-氧代烃基取代的酰胺在还原剂存在的情况下,与胺反应制得。
美国专利4,034,001.米勒(Miller)介绍了制备双-酰胺烷基磺酸及其盐类的方法。
美国专利4,138,539.兰多特(Landolt)介绍了用多步法合成高分子量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这种聚合物为很易溶解的粉末。此处采用可溶于水的不饱和烯烃单体和氧化还原引发剂水溶液体系。
美国专利4,208,329.斯迈利(Smiley)介绍了提高通过噁唑来纯化丙烯腈单体。
美国专利4,283,517.佩里科恩(Perricone)等介绍了丙烯酰胺溶液聚合的连续工艺,其具体操作作为:将单一相的高固体含量的单体水溶液在其出现沉积层以前,迅速地加热到聚合反应的引发温度,并加热引发剂,将二者加到移动的表面上,只有当聚合反应温度降到低于引发温度时,才有必要加热反应混合物,以维持聚合温度。
美国专利4,293,427.卢卡斯(Lucas)等介绍了用丙烯酰胺基烷基磺酸或它的碱金属盐,与丙烯酰胺或N-烷基丙烯酰胺的共聚物作为水体系钻孔液(aqueous  drilling  fluid)的组分。
美国专利4,309,329.卢卡斯等介绍了一个三元共聚物,其组成主要为丙烯酸碱金属盐,丙烯酸羟烷基酯和丙烯酰胺的结构单元,它在水体系钻孔液中作为过滤控制剂(filtration  control  agent)。
美国专利4,404,111.比(Bi)等介绍了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的共聚物。
美国专利4,032,701.休斯(Hughes)介绍了在一个热旋转圆盘上聚合而制备干的固体聚丙烯酰胺的一种连续方法。
英国专利777,306.它介绍了丙烯酸盐的一种聚合方法,具体操作为,在过硫酸碱金属盐或过硫酸铵盐存在的情况下,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丙烯酸盐单体的水溶液喷到加热的气体介质上。
一篇关于“丙烯酰胺简易生产法”的文章,这是马祖达,(Matsuda,在Chemtech  1977年5月19日(306-308页)发表的,它陈述了把腈化物转变为酰胺化物的一种催化水解的方法。
另一篇有关“用过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绝热聚合”的文章,波尔(Polh)等(Jour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6卷611-618页)陈述了有关不同条件下聚合反应速度的研究结果,从而提出了聚合反应速度对单体浓度及引发剂浓度的依赖关系。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有关由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的方法,另一方面,同样又提供了由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及含氮或含氧基团(也可以同时含氮、氧的基团)的乙烯基共聚单体制备共聚物的方法。经高能机械混合的水溶液,在产品还未明显冷却前就进行干燥,这样便可得到预期的固体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含水量较低。
按照本发明,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这里的R1为具有1至11个碳原子的烃基,更确切地说,R1是一个含有1至4个左右碳原子的脂肪族或烯烃基团,最好是带有乙烯基基团。R2、R3、R4和R5是独立的,可以是氢,也可以是碳原子总数为8的烃基。R2和R3较适宜的是氢或者是一个含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最好是甲基。R4和R5较适宜的是氢或者是一个含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最好还是氢。M是氢、铵正离子、金属阳离子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金属正离子一般可以为任何金属的正离子,但钾、镁、钙、锂、铁、锌、钠等更为适宜,尤其以钠和钾为最佳。典型的单体是以盐的形式被采用。用来制备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最适宜的单体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或者是该酸的盐。
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的贮存以及聚合反应一般均需用溶剂。水是用来制备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的理想溶剂,这是因为这类单体在极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有限。另外可以适用,但不是很理想的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二甲亚砜以及其他极性溶剂。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或者由各种此类不同单体组成物,它们在溶剂中的用量大约为15%至100%,此处百分数是基于单体与溶剂的重量百分数。单体用量在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它在该溶剂中的饱和重量。对于水溶液,单体用量一般为40%左右至70%(按重量计),较为适宜的用量为40%左右至单体水溶液的饱和点附近,从50%左右至单体水溶液的饱和点附近更为适宜,最好是50%左右至60%左右,尤其是55%左右至60%左右的用量最适宜。以上的重量百分数是所提及的单体在该单体及水溶液总量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数。这么高含量的单体对聚合反应也是有利的,这样结果产量较高,分子量也较高,操作方便而且易于处理。
按照本发明,可以用适当的共聚单体来制备各种各样的共聚物。在一般情况下,共聚单体应该是这样的,以致所生成的共聚物能全部溶解于该溶剂,最好溶于水,共聚单体本身时常是水溶性的。各种共聚单体一般包含有一个乙烯基,同时还有一个氮或氧的基团(也可以是同时含有氮和氧基团)。那么各种丙烯酰胺,各种乙烯基吡咯烷酮,各种乙烯基己内酰胺,各种丙烯酸酯,各种丙烯腈,各种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以及各种丙烯酸都可以被采用。这里用“各种”这个词意味着为工艺技术及文献资料中所熟悉的不同化合物、衍生物或者它们的盐。就丙烯酰胺而言,作为一个具体的单体例子,它可包括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diacetoneacrylamide),二-甲基氨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叔丁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等等。适宜的吡咯烷酮的例子有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各种己内酰胺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适宜的丙烯酸酯包括叔丁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二氢联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4-丁二醇-丙烯酸单酯、二-乙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等。各种丙烯腈的例子有丙烯腈、氯代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等。除了马来酸酐或马来酸外,它们的各种衍生物及盐也可以用。除了丙烯酸外,它们的各种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酸,以及这些酸的盐均可使用。本发明中的共聚单体最好是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以及叔丁基丙烯酰胺,其中用N,N-二甲基丙烯酰胺尤为好。
共聚单体最好在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如果共聚单体的溶解性能不好,那么可以加入少量象醇这样的其他溶剂,例如甲醇,以便使共单体能溶解在象水这样的溶剂中。共聚单体的用量一般取决于所用共聚单体的类型,以及所得共聚物的类型而定,一般说来,其用量范围为约0.1%至约30%,又以约1%至约15%较为适宜,最好是约3%至约8%,这里的百分数都是指占所有单体总重量的百分数。
不管是制备均聚物还是共聚物,都是采用高能机械混合聚合反应的单体的办法,这是本发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换句话说,混合均匀是必不可少的。各种类型的高能机械混合装置包括双辊磨,挤出机,连续混炼机(cont  inuous  mixer)等等,也可以考虑采用静态混炼机,这里的高能是通过一个泵来传递的。由于作为聚合反应的混合物常常呈粘稠状,因此总是希望所用的设备带有自动清除装置。挤出机是最理想的,因为共聚单体和其他添加剂可加入到进料斗内,生成的聚合物产物呈适当的纤维状、条状或其他形状。双螺杆挤出机便是很理想的设备,它有自动清洗装置,可除去任何残留物或粘稠的聚合物。
各种单体或共聚单体都应加热到适当的聚合温度。不管所用的高能机械混合装置是双辊磨,挤出机,或者是诸如此类的其他机械,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加热一般总是逐步进行的。如果用的是挤出机,螺杆的构型并不重要,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任何构型的螺杆都可以使用。由于聚合反应是放热的,因此反应本身就会使体系温度升高,升温速度一般没有严格规定。各种单体和添加剂都可以在室温下于开始时加入,逐步加热,直到达到聚合反应温度为止。在挤出机中,可以按不同段加热,以得到适宜的聚合反应温度和最后聚合反应温度。例如,若用三段加热挤出机(three  heating  zone  extruder),那么第一段温度可以加热到大约90°F至180°F,第二段可以加热到约150°F至大约240°F,第三段温度可达约200°F至大约300°F。不过人们应知道,经过挤压反应,许多其他加热段类型或加热排布方式也都可以采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在聚合的最后阶段采用较高的聚合温度以使聚合物干燥简易化。不然,以后再干燥是困难的,合格均聚物或共聚物的产量也会降低。但是,若在聚合最后阶段采用高聚合温度,那么会产生所不期望的后果,这是因为这样会损伤分子量,即分子量降低。按照本发明,均聚物或共聚物的较适宜最后聚合温度为大约200°F以上,而稍低于最易降解的单体的降解温度,更适宜的温度为约220°F至刚低于上述降解温度,最好还是约230°F至约300°F,而采用约240°F至约280°F左右是最理想的。用“稍低于降解温度”这一术语,意思就是低于该降解温度约1°F至约20°F。所谓“最后聚合温度”是指高能机械混合装置的末端温度,这常常也是指出口温度。
按照本发明,所制得的是固体均聚物或共聚物。除了在高温下进行最后(或终止)聚合反应外,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温度在没有明显降低以前,它们基本上已经干燥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温度不应降到室温,而至少应保持在200°F较为适宜,在它干燥以前至少保持在240°F更好。虽然均聚物或共聚物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或贮存,但是它们在聚合反应以后立即开始干燥,这常常是适宜的。任何常规的或普通的干燥方法都可以采用,例如,照射法(象红外线),对流热法(convection  heat)等等。不管用什么类型的高能机械装置,在单体聚合后,均聚物或共聚物都要转移到一个适当的容器中进行干燥。一种满意的干燥方法是将聚合物,例如从挤出机,转入活动的传送带(moving  conveyer  belt)。因为从经济观点考虑,可以用红外加热法除去溶剂。在标准情况下,干燥温度至少从所用溶剂的沸点至600°F左右。在本择优说明里,最好用水作溶剂,这时干燥温度约为212°F至约600°F,较为适宜的干燥温度为约350°F至约550°F,而最适宜的还是约400°F至约500°F。当然也可在真空而不加热的情况下进行干燥,或者在真空器件内同时进行加热,在室温到上述温度之间进行干燥。干燥一直要延续到大多数溶剂被除掉为止。溶剂(例如水)在固体聚合物中重量百分含量应小于或等于20%较为适宜,小于或等于10%更好,最好还是小于或等于3%。从商品观点考虑,一个干的产品是非常适宜的,因为这样具有体积小,易处理,利于贮存等优点。
一般说来,这类聚合反应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在反应中还可使用各种聚合助剂。虽然常使用引发剂,但是聚合反应也可以在没有引发剂而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氮气中。此外,聚合反应也可以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甚至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然而加热对反应更有利。在一般情况下,用于水溶液体系的引发剂有过氧化物,过硫酸盐,过硫酸盐-亚硫酸盐,各种氧化还原体系等等,这些引发剂在工艺技术和文献资料中为众所周知的。过硫酸铵是一个较好的引发剂。
本专利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是涉及使用助催化剂(co-catalyst),这种助催化剂只是在起始时加入到聚合反应中去,而整个反应过程并不需要加。这类引发剂一般在工艺技术及文献资料中也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引发剂的较好实例是偏-亚硫酸氢钠。由于这种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便不能大量使用这种引发剂。引发剂的总量(按重量计)一般为每100份单体重量中占0至5份左右,更为适宜的是约0.05至0.5份,最好还是0.2份左右至0.3份左右。正如上面所指出的,助催化剂只有在聚合反应开始前才加入。
按照本专利发明所得到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在一般情况下,其重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00左右至9,000,000左右,大约从500,000至6,000,000更为适宜,最好还是1,000,000左右至3,000,000左右。当然,分子量还要视最后产物的用途而定,其用途在本文下面还会讲到。一旦所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经干燥后,便可用任何常规研磨装置,将它研磨成粉末。
按本专利发明制得的均聚物和共聚物有许多用途,例如,它们可在水中用作分散剂,以清除、抑制或控制铁锈、水垢或沉积物;用作油漆的表面活性剂;用作聚合物闪烁剂(polymeric  scintillators);用作接触眼镜,润肤剂,去雾光学涂层;在水力系统流体中作体增稠剂等等。另一个满意的用途是用作在油井中为了密封钻孔壁形成不渗透层的液体流失剂。
通过下述实施例,我们将对本专利发明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单体配料含3.0%(重量百分)N,N-二甲基丙烯酰胺,56.3%(重量百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钠,以及40.7%(重量百分)水,PH为9.0-9.5,以70磅/小时的速度加入到一个“4英寸贝克珀金斯双螺杆挤出机”内(4-inch  Baker  Perkins  twin-screw  extruder),单体在进入挤出机前先加热到100-110°F。引发剂溶液的配方为8.4%(重量百分)过硫酸铵,91.6%(重量百分)水,以1.3磅/小时的速度加到挤出机内,单体和引发剂两个溶液加到挤出机的前部。开机时,以大约1.3磅/小时的速度加入7.1%(重量百分)的偏亚硫酸氢钠,以后于30分钟内逐渐减少到零。材料的温度在挤出机及模具内分三个不同区域进行监控,在挤出机的头一段、第二段、及最后一段的材料温度分别为155-165°F,210-220°F,225-235°F,而在挤出机硬模中的材料温度为255-265°F,并将予热水(Tempered  water)引入挤出机的套管内,以保持上述各温度。材料在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为3-5分钟,挤出的聚合物产物呈直径为3/8英寸的条状物,放在红外带式干燥机的传动带上烘烤。聚合物通过干燥机的速率为1.75-1.85英尺/分,在干燥机内,聚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2%(重量百分),它在干燥机内的温度可达450-500°F。在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为8-12分钟,在干燥机出口,聚合物流入粉碎机,在粉碎机内它被粉碎成适当大小。这样所得到的共聚物为满意产物。
实施例2
除了以1.75磅/小时的速率将8.4%的引发剂溶液加到挤出机外,其他操作过程重复实施例1。在挤出机和干燥机内的材料温度也与实施例1保持相同。所得共聚物为满意产物。
实施例3
除了以0.75磅/小时的速率将8.4%(重量百分)的引发剂溶液加到挤出机外,其他操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材料温度除在挤出机第一段温度保持在175-185°F外,它在挤出机及干燥机中的其他温度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共聚物为合乎要求的产物。
实施例4
除了单体配方为2.6%(重量百分,以下同)N,N-二甲基丙烯酰胺,48.7%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钠,以及48.7%水,以80.9磅/小时的速率加到挤出机外,其他操作过程均重复实施例1。引发剂浓度及加入速度也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挤出机内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的材料温度分别为140-150°F,100-210°F,220-230°F,挤出机硬模内材料温度为250-260°F。在干燥内将聚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2%(重量百分)。产物为合乎要求的共聚物。
实施例5
除了单体溶液的配方为58%(重量百分,以下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钠,42%水以70磅/小时的速率加入到挤出机外,其他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引发剂溶液的组分为8.4%过硫酸铵,91.6%水,以0.8磅/小时的速率加到挤出机中。材料在挤出机第一、二、三段的温度分别为135-145°F,200-210°F,200-210°F,材料在挤出机硬模内温度为200-210°F。将聚合物产物干燥至含水量为0-1%(重量百分),最后经干燥的均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为900,000。
尽管按照本专利发明我们已经用择优说明的最佳方式作了详细解释,但是本发明决不限于这些,最好还是通过权项范围来说明。

Claims (34)

1、一种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均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其制法为:
将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加到一容器中,所说的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这里的R1为含有1至约11个碳原子的烃基,R2、R3、R4和R5是独立的,为氢,或者是烃基,该烃基的碳原子总数等于(或小于)8,这里M是氢,铵,金属正离子,或者为它们的混合物,
该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在一个高能机械混合器内进行聚合,聚合反应的最后阶段温度为200°F左右至低于该单体降解温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流失剂,其通式中的R1为烯基,R2、R3、R4和R5是独立的,为氢,或者为具有1至约8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单体是溶在溶剂中,该单体的重量占该单体与溶剂总重量的约15%至约10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在该均聚物的温度没有明显降低以前,便进行干燥,该均聚物经干燥后,其含水量等于或小于20%(重量百分),这里所说的金属正离子为钾、镁、钙、锂、锌、铁、钠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制得的产物为固体聚合物,其中所说的聚合反应最后阶段的温度为220°F左右至低于该单体的降解温度之间,这里所说的该均聚物干燥温度为212°F左右至600°F左右,或者在真空中进行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单体是溶于水的,该单体在该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数为约40%至约70%。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液体流失剂,其中R1为乙烯基,R2和R3为甲基,R4和R5为氢,单体在该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约为50%至该溶液的饱和点附近,这里所说的均聚物的含水量为等于或小于10%(按重量计),它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0左右至6,000,000左右。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单体在该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约为55%至约60%,这里所说的最后聚合阶段温度为240°F至约280°F左右,这里所说的均聚物含水量为小于或等于3%,这里所说的金属正离子为钠、钾,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3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高能机械混合是在一个静态混炼机或挤出机中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11、根据权利要求6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所说的高能机械混合是在挤出机内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所说高能机械混合是在挤出机内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15、一种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共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其制法为:
将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与至少一个可以共聚的共聚单体一起加到一反应容器中,该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具有如下分子式:
Figure 901075140_IMG2
这里R1为具有1至约11个碳原子的烃基,R2、R3、R4和R5是独立的,为氢,或者是碳原子总数等于或小于8的烃基,该共聚单体重量占上述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与共聚单体总重量的约0.1%左右至约30%,其中M是氢,铵,金属正离子,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该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与该共聚单体在一高能机械混合机内进行聚合反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和共聚单体都溶成水溶液,该单体和共聚单体的重量占上述水溶液中的重量的约15%至大约100%,该共聚单体的重量占上述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和共聚单体总重量的约1%至约15%,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约100,000至约9,000,000。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该聚合反应最后阶段的温度为200°F左右至低于该共聚单体和该单体的降解温度,这里所说的含酰胺基磺酸(或盐)单体中的金属正离子可以是钠、钾、钙、锌、铁、镁、锂,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还应包括所得的共聚物在它的温度还没有明显降低以前便进行干燥,这样,该共聚物的含水量为等于或小于20%(重量百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经干燥后生成的共聚物为固体共聚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干燥温度为约212°F至约600°F,或者在真空中进行干燥,这里所说的最后阶段聚合温度为220°F左右至低于该单体和共聚单体的降解温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共聚单体是水溶性的,因而所得到的该共聚物也是水溶性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液体流失剂,其通式中的R1为烯烃基,R2、R3、R4和R5是独立的,为氢,或者为具有1至约8个碳原子的烷基,这里所说的共聚单体可以从以下各组中选取,各种丙烯酰胺,各种乙烯基吡咯烷酮,各种己内酰胺,各种丙烯酸酯,各种丙烯腈,各种丙烯酸或丙烯酸盐,各种马来酸或马来酸盐,各种马来酸酐,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这里所说的金属正离子为钠、钾,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单体和共聚单体的用量(按重量计)约为40%至该水溶液的饱和点附近,这里所说的最后阶段的聚合温度约为230°F至约300°F,该共聚单体的重量占该单体和共聚单体总重量的约3%至约8%,这里所说的固体聚合物中的含水量为等于或小于10%(按重量计)。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共聚单体在该水溶液中的含量大约为50%至60%(按重量计),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约为500,000至约6,000,000。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液体流失剂,其通式中R1是乙烯基,R2和R3为甲基,R4和R5为氢,这里所说的共聚单体可以是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叔丁基丙烯酰胺,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共聚单体在该水溶液中的含量约为55%至约60%(按重量计),这里所说的最后阶段聚合温度约为240°F至约280°F,这里所说共聚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该固体聚合物的含水量等于或小于3%(按重量计)。
26、根据权利要求20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高能机械混合是在挤出机,双辊磨,或者是静态混炼机中进行。
27、根据权利要求25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高能机械混合是在挤出机,双辊磨,或者是静态混炼机中进行。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高能机械混合是在一个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29、根据权利要求15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在每100份(按重量计)该单体中加入0.1至约1.0份左右(按重量计)的催化剂体系。
30、根据权利要求23的液体流失剂,还应包括按重量计在每100份该单体中加入0.1至约1.0份的催化剂体系。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液体流失剂,其中所说的催化剂体系包括助催化剂,这里所说的助催化剂只是在起始时加入到该聚合反应中去的。
32、一种向钻井中加入至少一种按下法制备的均聚物的工艺,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ⅰ)向反应器中加入至少一种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所说的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901075140_IMG3
式中R1为含有1至约11个碳原子的烃基,R2、R3、R4和R5是独立的,为氢或烃基,R2、R3、R4和R5的碳原子总数等于8或小于8,M是氢、铵、金属阳离子或它们的混合物;和
(ⅱ)使用高能机械进行混合,使所述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聚合,步骤(ⅱ)的最后阶段是在约200°F至略低于所述单体的降解温度之间进行的。
33、一种向钻井中加入至少一种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共聚物的工艺,该共聚物按下法制备,具体步骤为:
(ⅰ)向反应器中加入至少一种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可共聚的共聚单体,所述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Figure 901075140_IMG4
式中R1是含有1至约11个碳原子的烃基;R2、R3、R4和R5是独立的,为氢或者是烃基,R2、R3、R4和R5的碳原子总数等于8或小于8;M是氢、铵、金属阳离子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可共聚的共聚单体的用量占所述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和所述可共聚的共聚单体总重量的约0.1%至约30%;和
(ⅱ)使用高能机械进行混合,使所述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与所述可共聚的共聚单体聚合,制成所述共聚物。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步骤(ⅱ)的最后阶段是在约200°F至略低于所述单体或所述共聚单体的降解温度之间进行的。
CN 90107514 1985-09-10 1986-09-09 使用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及用法 Pending CN10500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6/774,269 US4812544A (en) 1985-09-10 1985-09-10 Method of producing polymers of amido-sulfonic acid monomers with high energy agitators
US744,269 1985-09-10
CN86005873 1986-09-0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005873.5 Division 1986-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29A true CN1050029A (zh) 1991-03-20

Family

ID=2574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7514 Pending CN1050029A (zh) 1985-09-10 1986-09-09 使用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及用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135B (zh) * 2005-03-04 2012-02-15 巴斯福股份公司 水溶性烷基磺酸在提高地下含石油的和/或含有气体的碳酸盐岩层的渗透性以及在溶解石油生产期间的碳酸盐杂质和/或含有碳酸盐的杂质中的用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135B (zh) * 2005-03-04 2012-02-15 巴斯福股份公司 水溶性烷基磺酸在提高地下含石油的和/或含有气体的碳酸盐岩层的渗透性以及在溶解石油生产期间的碳酸盐杂质和/或含有碳酸盐的杂质中的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80600A (en) Aqueous dispersion of water-soluble polymer composition
EP0183466B2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water-soluble polymer dispersion
JP4995190B2 (ja) コニカル反応器内での重合体の製造
CN86105873A (zh) 用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聚物的方法
CN101397354B (zh) 疏水改性阳离子嵌段聚丙烯酰胺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US5039433A (en) Method of using polymers of amido-sulfonic acid containing monomers and salts as drilling additive
US4663408A (en) Tetrapolymers of N-vinyl pyrrolidone/acrylamide/salt of acrylic acid/N-alkyl acrylamide
US4419502A (e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carboxyl containing polymers
DE602004016293D1 (de) Polymerische dispergiermittel als verflüssigungsmittel in zusammensetzungen von hydraulischen bindemittel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ZA200208420B (en) Structurally-modified polymer flocculants.
CN103435750A (zh) 含有辣素活性单体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4260713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water-soluble polymers
US4997878A (en)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dimethyl acrylamide functionality
CN1050029A (zh) 使用含酰胺基磺酸(或)盐的单体制备均聚物及共聚物作为液体流失剂的应用及用法
US3669919A (en) Polyacrylonitrile process
US5003000A (en)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s containing dimethyl acrylamide functionality
US6569968B1 (en) Polymer of a water-soluble radical-polymerizable monom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polymer and flocculant comprising the polymer
EP0814099A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queous dispersion of a water-soluble cationic polymer
JPH0364200B2 (zh)
JPS5933312A (ja) N−ビニルカルボン酸アミドの重合方法
JPH03118804A (ja) カチオン性高分子凝集剤
SU1154290A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сополимеров акриламида
JPH05309208A (ja) 高分子凝集剤
CN112898633A (zh) 一种用于塑胶材料单体共聚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JPH0459883A (ja) 水溶性増粘剤・凝集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