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7924A -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7924A
CN104997924A CN201510491726.4A CN201510491726A CN104997924A CN 104997924 A CN104997924 A CN 104997924A CN 201510491726 A CN201510491726 A CN 201510491726A CN 104997924 A CN104997924 A CN 104997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preparation
her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17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917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7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7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7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0-15份、附子5-10份、熟地黄15-20份、白芍药5-10份、三七5-10份、红花5-10份、密蒙花5-10份、蝉蜕15-20份、炙甘草15-20份、泽兰10-15份、白芷10-15份、地榆5-10份、黄芩5-10份、薄荷5-10份、煅石膏15-20份、苍耳子1-5份、辛夷花1-5份、鹅不食草1-5份、菊花15-20份、升麻1-5份、甘草10-15份。将上述原料药,加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过滤,熬煮三次,合并滤液制得产品。本发明诸药配伍,能清热解毒,温肺化湿,补脾益气,通鼻窍,药效快、疗效好、不复发。治愈率为92%,总有效率99%。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Rhinitis)、鼻窦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鼻甲肥大,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鼻炎、鼻窦炎不单只是影响鼻子,同时还会影响咽喉和眼睛。它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听力以及学习能力。
鼻炎、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常见有微创手术法,抗生素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前者创伤较大,且容易引起鼻腔出血的后遗症,后者长期使用容易引起病毒变异。中医药治疗鼻炎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从目前公布的中药的治疗效果看,存在疗程长、药效慢等问题,且外用药居多,重治表,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快、疗效好、不复发的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0-15份、附子5-10份、熟地黄15-20份、白芍药5-10份、三七5-10份、红花5-10份、密蒙花5-10份、蝉蜕15-20份、炙甘草15-20份、泽兰10-15份、白芷10-15份、地榆5-10份、黄芩5-10份、薄荷5-10份、煅石膏15-20份、苍耳子1-5份、辛夷花1-5份、鹅不食草1-5份、菊花15-20份、升麻1-5份、甘草10-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2份、附子8份、熟地黄18份、白芍药8份、三七8份、红花8份、密蒙花8份、蝉蜕18份、炙甘草18份、泽兰12份、白芷12份、地榆8份、黄芩8份、薄荷8份、煅石膏18份、苍耳子2份、辛夷花2份、鹅不食草2份、菊花18份、升麻2份、甘草12份。
所述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上述原料药,加入800-10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滤渣Ⅰ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500-6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滤渣Ⅱ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300-4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Ⅲ,备用;
步骤四、将得到的滤液Ⅰ、滤液Ⅱ和滤液Ⅲ混合均匀,制得产品。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效为:
附子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白芍药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可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等病症,还能补气益血,美白祛斑。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密蒙花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
蝉蜕: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炙甘草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泽兰驱风镇痛。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末撒布,治疥癣。
祛风湿;温中祛寒;止痛;杀虫。主风湿麻木;关节痛;麻风;胃痛及感冒;流感发烧;肠道寄生虫。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
薄荷:薄荷产品对蚊虫叮咬皮肤有脱敏、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亦有明显的止咳、消炎和抑菌作用;对痔疮、肛裂有消肿止痛、消炎抗菌的作用。
煅石膏:甘、辛、涩,寒。归肺、胃经。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辛夷花: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辛夷花的功效与作用,中医用辛夷花治疗急性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等病,均有良效。辛夷花可以鼻渊。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诸药配伍,能清热解毒,温肺化湿,补脾益气,通鼻窍。本药剂治疗鼻炎、鼻窦炎标本兼治,药效快、疗效好、不复发。治愈率为92%,总有效率99%。本发明药剂所需原料中药价格低廉,药源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0份、附子5份、熟地黄15份、白芍药5份、三七5份、红花5份、密蒙花5份、蝉蜕15份、炙甘草15份、泽兰10份、白芷10份、地榆5份、黄芩5份、薄荷5份、煅石膏15份、苍耳子1份、辛夷花1份、鹅不食草1份、菊花15份、升麻1份、甘草10份。取上述原料药,加入8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将得到的滤渣Ⅰ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5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将滤渣Ⅱ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3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Ⅲ,备用;将得到的滤液Ⅰ、滤液Ⅱ和滤液Ⅲ混合均匀,制得产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5份、附子10份、熟地黄20份、白芍药10份、三七10份、红花10份、密蒙花10份、蝉蜕20份、炙甘草20份、泽兰15份、白芷15份、地榆10份、黄芩10份、薄荷10份、煅石膏20份、苍耳子5份、辛夷花5份、鹅不食草5份、菊花20份、升麻5份、甘草15份。取上述原料药,加入10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将得到的滤渣Ⅰ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6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将得到的滤渣Ⅱ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4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Ⅲ,备用;将得到的滤液Ⅰ、滤液Ⅱ和滤液Ⅲ混合均匀,制得产品。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2份、附子8份、熟地黄18份、白芍药8份、三七8份、红花8份、密蒙花8份、蝉蜕18份、炙甘草18份、泽兰12份、白芷12份、地榆8份、黄芩8份、薄荷8份、煅石膏18份、苍耳子2份、辛夷花2份、鹅不食草2份、菊花18份、升麻2份、甘草12份。取上述原料药,加入9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4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将得到的滤渣Ⅰ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55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4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将得到的滤渣Ⅱ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35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4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Ⅲ,备用;将得到的滤液Ⅰ、滤液Ⅱ和滤液Ⅲ混合均匀,制得产品。
每日一剂,七天一个疗程。
临床实验和典型病例
自2010年以来,对来院治疗的鼻炎、鼻窦炎患者100例进行治疗,年龄最大75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5岁;治疗期限最长一个月,最短七天。其中:治愈92例,占总数92%;显效7例,占总数7%;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99%。
病例1:赖某,男,46岁,中学老师,慢性鼻炎多年。受凉后感觉鼻塞、流涕,感冒时尤为严重,会感觉头晕、头痛,脑袋特别沉。曾到多家医院治疗,用过针剂和外用药物,没有治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一个疗程鼻涕减少,三个疗程症状全无,半年无复发。
病例2:沈某,女,65岁,慢性鼻炎20多年,近两年情况更加严重,浓黄鼻涕增多,并伴有头痛、头晕症状,影响睡眠,十分痛苦,曾用激光治疗无效,服本发明一个疗程,症状见轻,继续服用一月治愈。
病例3:王某,女,32岁,农民,2011年3月来院治疗,主诉:鼻塞、头痛,流鼻涕,严重时伴有头晕、头痛;检查:鼻腔粘膜红肿,鼻甲肥大,鼻腔分泌物呈黄色,诊断为鼻炎。服用本发明一个疗程,鼻腔粘膜红肿消失,鼻甲肥大减退,巩固一个疗程痊愈。
病例4:张某某,男,25岁,患鼻窦炎多年,近两年情况更加严重,鼻塞,浓黄鼻涕,偶有头痛、头晕症状,十分痛苦,曾试用多种方法治疗,也曾做过激光手术,均未能治好,后服本发明,每日一剂,一个疗程,症状见轻,继续服用二个疗程治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0-15份、附子5-10份、熟地黄15-20份、白芍药5-10份、三七5-10份、红花5-10份、密蒙花5-10份、蝉蜕15-20份、炙甘草15-20份、泽兰10-15份、白芷10-15份、地榆5-10份、黄芩5-10份、薄荷5-10份、煅石膏15-20份、苍耳子1-5份、辛夷花1-5份、鹅不食草1-5份、菊花15-20份、升麻1-5份、甘草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细辛12份、附子8份、熟地黄18份、白芍药8份、三七8份、红花8份、密蒙花8份、蝉蜕18份、炙甘草18份、泽兰12份、白芷12份、地榆8份、黄芩8份、薄荷8份、煅石膏18份、苍耳子2份、辛夷花2份、鹅不食草2份、菊花18份、升麻2份、甘草12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上述原料药,加入800-10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滤渣Ⅰ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500-6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滤渣Ⅱ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300-400份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30-5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Ⅲ,备用;
步骤四、将得到的滤液Ⅰ、滤液Ⅱ和滤液Ⅲ混合均匀,制得产品。
CN201510491726.4A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997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1726.4A CN104997924A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1726.4A CN104997924A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7924A true CN104997924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7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1726.4A Pending CN104997924A (zh) 2015-08-12 2015-08-12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79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3328A (zh) * 2018-05-24 2019-03-12 李天明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28392A (zh) * 2020-02-13 2020-06-05 王旭明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487275A (zh) * 2022-10-25 2022-12-20 湖南祥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三七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0784A (zh) * 2012-05-09 2012-09-19 王子英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
CN104083498A (zh) * 2014-06-30 2014-10-08 马文 一种鼻炎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0784A (zh) * 2012-05-09 2012-09-19 王子英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
CN104083498A (zh) * 2014-06-30 2014-10-08 马文 一种鼻炎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洪等: "鼻炎汤治疗鼻炎、鼻窦炎", 《新中医》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3328A (zh) * 2018-05-24 2019-03-12 李天明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28392A (zh) * 2020-02-13 2020-06-05 王旭明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487275A (zh) * 2022-10-25 2022-12-20 湖南祥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三七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8801A (zh) 通窍鼻炎膏
CN104997924A (zh)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522B (zh) 治疗股骨头坏死、骨结核、骨髓炎的膏药
CN107007724B (zh) 一种中药保健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162A (zh) 一种用于婴儿湿疹的药膏
CN104189180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枕
CN104161823B (zh) 一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药
CN101904939A (zh) 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CN104435866A (zh) 一种用于大面积创伤后止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5858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毛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474298A (zh)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CN103845580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71142B (zh) 一种速效气管炎外用贴
CN106692814A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589A (zh) 治疗临床伤口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396095A (zh) 一种用于洗浴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4940885A (zh) 一种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中药
CN104984280A (zh) 一种治疗外感风寒的泡脚汤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553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内分泌紊乱的中药
CN104257986A (zh) 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
CN104274809A (zh) 一种治疗经期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9157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手足拘挛、骨节疼痛的药膏
CN101912476A (zh) 治疗妇女月经过多病症的中草药
CN103736013B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
CN103142932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