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7156B -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7156B
CN104997156B CN201510268599.1A CN201510268599A CN104997156B CN 104997156 B CN104997156 B CN 104997156B CN 201510268599 A CN201510268599 A CN 201510268599A CN 104997156 B CN104997156 B CN 104997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igarette
tealeaves
tobacco
pipe tobacc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85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7156A (zh
Inventor
肖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685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7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7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7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7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7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5/00Chemical features or treatment of tobacco; Tobacco substitutes, e.g. in liquid form
    • A24B15/18Treatment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1/00Cigars; Cigarettes
    • A24D1/18Selection of materials, other than tobacco, suitable for smo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为: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将成品烟或烟丝与研磨所得的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10天以上;或者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制得茶香烟;其中,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时,每1~3g烟丝浸泡于25~30mL茶水中,茶水按照将35~65g茶叶加入1L开水中浸泡的方法制得。本发明利用茶叶粉末或茶水可吸收成品烟或烟丝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及成品烟或烟丝还可吸收茶叶中的有益成分,从而降低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使制得的茶香烟不仅具有茶香味,还含有茶叶中的有益成分,起到抗癌、减肥降脂以及改善吸烟者多痰症状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烟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烟草燃烧后的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数百种为有害物质,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降低烟草对人体的危害,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烟草调味剂,这种烟草调味剂能够减少烟草烟雾中所含的焦油和烟碱的量,因此能够减轻烟袋油臭等吸烟时闻到的讨厌的臭味或刺激性气味,能够改善吸烟者所感受的香烟味,同时还能减轻对周围人群的影响。然而,在使用现有烟草调味剂时的情况下,只限于减轻烟袋油味或刺激性气味或者借助薄荷醇而赋予清凉感或借助香草醛而赋予甜香味,它对烟味的选择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充分满足近年来消费者要求的多样化。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和茶多酚等物质,其中咖啡碱等生物碱对吸烟者有一定的生理满足感,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烟气烟碱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茶碱是嘌呤受体阻滞剂,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同时增强膈肌收缩力,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在医药行业内,茶碱主要用于治疗哮喘病;茶多酚则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茶多酚还可以清除烟气中的自由基,聚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一起沉降,直接提升滤嘴对有害物质的过滤效率,降低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已有将茶叶应用于烟草制品中的方法,但大多只是将茶叶制成丝与烟丝一起卷制直接用于抽吸,部分替代烟叶或者将茶叶与烟草混合后制成烟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制备茶香烟的新方法以及采用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茶香烟不仅有害成分含量较低,且含有茶叶中的有益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香烟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将成品烟或烟丝与研磨所得的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10天以上;或者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制得茶香烟;其中,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时,每1~3g烟丝浸泡于25~30mL茶水中,茶水按照将35~65g茶叶加入1L开水中浸泡的方法制得。
研究发现,将成品烟或烟丝与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或者将烟丝浸泡于茶水中时,茶叶粉末或茶水不仅可吸收成品烟或烟丝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尼古丁等,得到的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焦油等物质的含量也相应降低;而且,成品烟或烟丝还可吸收茶叶中的有益成分,例如茶多酚、茶碱等,从而使得到的茶香烟不仅具有茶香味,还可抗癌以及减肥降脂;同时,发明人发现经茶叶粉末或茶水处理过的成品烟或烟丝可改善吸烟者多痰的症状,使得香烟的口感更加柔和。
本发明制备茶香烟的上述方法中,相对将成品烟或烟丝与研磨所得的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而言,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制得的茶香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更低、烟丝吸收茶叶中有益成分更多、且此茶香烟改善吸烟者多痰症状的效果更明显。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时,还将制备茶香烟的香烟纸于所述茶水中浸泡2小时以下。由在茶水中浸泡过的烟丝和香烟纸制备的茶香烟,其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进一步降低,且其所含有的茶多酚、茶碱等会进一步提高。此外,香烟纸在茶水中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香烟纸受损,不利于包装烟丝。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高烟丝湿度至其含水量为25%以上,再将烟丝与含水量为2%以下的新鲜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3天以上;(2)更换茶叶粉末,将更换后的新鲜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处理过的烟丝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一星期以上;(3)干燥烟丝,制得茶香烟;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新鲜茶叶粉末与烟丝的质量比均为10~20:4~6。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10~20%的茶叶研磨成粉末;(2)将成品烟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以上,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20~30:6~7;(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3~4周后,得到茶香烟。
本发明中,含水量以质量百分比计。成品烟一般较为干燥,以茶叶粉末吸收成品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时,含水分的茶叶吸附效果更好;但茶叶中含水量不宜过高,若茶叶中含水量太高,相同量的茶叶中有益物质的量会减少,导致所得茶香烟的茶香味不浓且吸收的茶叶中有益物质降低。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更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4):另取含水量低于2%的茶叶,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成品烟与含水分的茶叶粉末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后,成品烟中的含水量会升高,我们进一步将较为干燥的茶叶粉末与经处理的成品烟置于同一容器中,这样由于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之间的吸附作用,所得的茶香烟茶香味更浓,有害物质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由于选取了干燥的茶叶粉末,可以起到干燥茶香烟的作用,降低茶香烟的含水量。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茶叶中花茶不仅具有茶香味,还具有花的清香;乌龙茶除含有茶多酚,还可以使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更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12。最佳地,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
本申请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12时,茶叶粉末可以较大程度吸收成品烟中的尼古丁,制得的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焦油含量也较大幅度降低。在大量研究中,发明人意外发现,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时,茶叶粉末可以最大程度吸收成品烟中的尼古丁,制得的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焦油含量也降低幅度最大。
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4:2~6。作为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更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
本申请发明人还发现,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4:2~6时,成品烟或烟丝可较大程度吸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生物碱,因而制得的茶香烟抗癌以及减肥、降脂的作用较为明显。并且,当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时,成品烟或烟丝可最大程度吸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生物碱,因而制得的茶香烟抗癌以及减肥、降脂的作用最为明显。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茶香烟。本发明制得的茶香烟具有茶香味,该茶香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尼古丁)含量较低,且含有茶叶中的有益成分(例如:茶多酚和生物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成品烟或烟丝与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或者将烟丝浸泡于茶水中,利用茶叶粉末或茶水可吸收成品烟或烟丝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及成品烟或烟丝还可吸收茶叶中的有益成分,从而降低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使制得的茶香烟不仅具有茶香味,还含有茶叶中的有益成分,起到抗癌、减肥降脂以及改善吸烟者多痰症状,使得香烟的口感更加柔和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成品烟或烟丝中尼古丁和生物碱的含量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成品烟或烟丝中茶多酚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其中,含量均以质量百分比计,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
实施例1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30g红茶加入500mL开水中,浸泡至少10分钟,取出茶叶,得到茶水;再将20g烟丝(含有该烟丝的成品烟含尼古丁2%,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6‰)加入茶水中,浸泡6小时,干燥烟丝,包装,得到茶香烟。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8%,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5‰,茶多酚含量为3.5%,生物碱含量为2%。
实施例2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65g茶叶加入1L开水中,浸泡至少10分钟,取出茶叶,得到茶水;再将100g烟丝(含有该烟丝的成品烟含尼古丁2%,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6‰)加入茶水中,浸泡6小时,干燥烟丝,包装,得到茶香烟;其中,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58%,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8‰,茶多酚含量5.2%,生物碱含量为2.2%。
实施例3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2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2。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5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7‰,茶多酚含量5.0%,生物碱含量为2.0%。
实施例4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2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1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0.7‰,茶多酚含量5.5%,生物碱含量为2.4%。
实施例5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35g茶叶加入1L开水中,浸泡至少10分钟,取出茶叶,得到茶水;再将80g烟丝(含有该烟丝的成品烟含尼古丁2%,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6‰)加入茶水中,浸泡6小时,干燥烟丝,包装,得到茶香烟;其中,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6。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7%,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2‰,茶多酚含量5.8%,生物碱含量为2.5%。
实施例6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5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4:2。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7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1‰,茶多酚含量5.9%,生物碱含量为2.4%。
实施例7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5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6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8‰,茶多酚含量8.6%,生物碱含量为3.5%。
实施例8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提高烟丝(含有该烟丝的成品烟含尼古丁2%,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6‰)湿度至其含水量为25%,将含水量为2%的新鲜绿茶研磨成粉末,将烟丝与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至少3天;(2)更换茶叶粉末,将更换后的新鲜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处理过的烟丝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一星期;(3)干燥烟丝,制得茶香烟;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新鲜茶叶粉末与烟丝的质量比为10~20:4~6。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9%,燃烧后焦油含量为3‰,茶多酚含量为3.5%,生物碱含量为1.5%。
实施例9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提高烟丝(含有该烟丝的成品烟含尼古丁2%,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6‰)湿度至其含水量为25%,将含水量为2%的新鲜茶叶研磨成粉末,将烟丝与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至少3天;(2)更换茶叶粉末,将更换后的新鲜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处理过的烟丝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一星期;(3)干燥烟丝,制得茶香烟;
所述步骤(1)中,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新鲜茶叶粉末与烟丝的质量比为10~20:4~6。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2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茶多酚含量为3.5%,生物碱含量为2%。
实施例10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9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2。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62%,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3‰,茶多酚含量4.5%,生物碱含量为1.9%。
实施例11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9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74%,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0‰,茶多酚含量4.4%,生物碱含量为1.9%。
实施例12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9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6。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7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5‰,茶多酚含量5.0%,生物碱含量为2.3%。
实施例13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9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4:2。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83%,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6‰,茶多酚含量5.3%,生物碱含量为2.2%。
实施例14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中,除选用的茶叶与实施例9不同之外,其他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70%,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9‰,茶多酚含量8.4%,生物碱含量为3.1%。
实施例15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10%的茶叶研磨成粉末;(2)将成品烟(含尼古丁1.9%,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5‰)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30:6;(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3.5周后,得到茶香烟;步骤(1)中,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2。
上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8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8‰,茶多酚含量为3%,生物碱含量为1.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另取与步骤(1)相同的茶叶,干燥至其含水量为1.9%,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65%,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1‰,茶多酚含量为4%,生物碱含量为1.8%。
实施例16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15%的茶叶研磨成粉末;(2)将成品烟(含尼古丁1.9%,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5‰)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28:7;(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4周后,得到茶香烟;步骤(1)中,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
上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3%,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5‰,茶多酚含量为4.0%,生物碱含量为1.5%。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另取与步骤(1)相同的茶叶,干燥至其含水量为1.9%,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2%,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茶多酚含量为4.6%,生物碱含量为1.8%。
实施例17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20%的茶叶研磨成粉末;(2)将成品烟(含尼古丁1.9%,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5‰)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20:7;(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3周后,得到茶香烟;步骤(1)中,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
上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含有茶香味,该茶香烟含尼古丁0.8%,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9‰,茶多酚含量为3.5%,生物碱含量为1.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另取与步骤(1)相同的茶叶,干燥至其含水量为1.9%,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73%,燃烧后焦油含量为1.9‰,茶多酚含量为5%,生物碱含量为1.4%。
实施例18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6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6中的步骤(1)~(4)相同。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7%,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茶多酚含量为3.8%,生物碱含量为2%。
实施例19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6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2,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6中的步骤(1)~(4)相同。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6%,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茶多酚含量为4.3%,生物碱含量为1.9%。
实施例20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6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6,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6中的步骤(1)~(4)相同。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76%,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4‰,茶多酚含量为4%,生物碱含量为2%。
实施例21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6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4:2,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6中的步骤(1)~(4)相同。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8%,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5‰,茶多酚含量为5%,生物碱含量为1.5%。
实施例22
本发明茶香烟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6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6中的步骤(1)~(4)相同。经步骤(4)处理后,所得茶香烟含尼古丁0.7%,燃烧后焦油含量为2‰,茶多酚含量为8%,生物碱含量为3%。
实施例23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茶香烟具有改善吸烟者多痰症状的作用,我们选取了60名年纪与烟龄均相同的男性(选取的男性均因烟龄较长,导致多痰),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其中对照组每天吸两支市场上现有的普通烟,实验组每天吸两支本发明的茶香烟,考察该60名男性在30天内多痰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发现,实验组中,10天内,有6人多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8人多痰症状得到改善但改善程度不大,有6人多痰症状未得到改善;20天时,实验组中20人多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0人多痰症状得到改善但改善程度不大;30天时,所考察的实验组中的30人多痰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对照组中,30天内考察的30人多痰症状均未得到改善,甚至有5人多痰症状加重。
实施例24
为了考察制备茶香烟时,茶叶对成品烟或烟丝,或者茶水对烟丝(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成品烟或烟丝中含尼古丁1.9%,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5‰)中有害物质的吸收情况,我们按照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制得茶香烟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茶香烟采用的茶叶均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实验组中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12,对照组中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不在1:7~12范围内。同时,我们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有害物质(尼古丁和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的焦油)的含量(该含量为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中尼古丁/焦油的平均含量)。
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的方法如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有害物质(尼古丁和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的焦油)的含量如表1所示:(1)将含水量为10~20%的茶叶研磨成粉末;(2)将成品烟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以上,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20~30:6~7;(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3~4周;(4)(另取含水量低于2%的茶叶,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
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的方法如下时: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制得茶香烟;其中,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时,每1~3g烟丝浸泡于25~30mL茶水中,茶水按照将35~65g茶叶加入1L开水中浸泡的方法制得。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有害物质(尼古丁和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的焦油)的含量如表2所示。
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的方法如下时:(1)提高烟丝湿度至其含水量为25%以上,再将烟丝与含水量为2%以下的新鲜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3天以上;(2)更换茶叶粉末,将更换后的新鲜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处理过的烟丝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一星期以上;(3)干燥烟丝,制得茶香烟;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新鲜茶叶粉末与烟丝的质量比均为10~20:4~6。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有害物质(尼古丁和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的焦油)的含量如表3所示。
表1
表2
表3
由表1~表3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茶香烟时,茶叶的组分及其比例影响其对成品烟或烟丝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当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7~12时,茶叶粉末可以较大程度吸收成品烟中的尼古丁,制得的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焦油含量也较大幅度降低;当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时,茶叶粉末可以最大程度吸收成品烟中的尼古丁,制得的茶香烟燃烧后,烟雾中焦油含量也降低幅度最大。另外,对比表2与表1和表3还可发现,相对将成品烟或烟丝与研磨所得的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而言,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制得的茶香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更低。
实施例25
为了考察制备茶香烟时,成品烟或烟丝对茶叶,或者烟丝对茶水(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成品烟或烟丝中含尼古丁1.9%,燃烧后焦油的含量为5‰)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吸收情况,我们按照本发明所述茶香烟的制备方法制得茶香烟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茶香烟所采用的茶叶均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实验组中,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4:2~6;对照组中,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不在1~4:2~6范围内。同时,我们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含量(该含量为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茶香烟中茶多酚/生物碱的平均含量)。
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的方法如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含量如表4所示:(1)将含水量为10~20%的茶叶研磨成粉末;(2)将成品烟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以上,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20~30:6~7;(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3~4周;(4另取含水量低于2%的茶叶,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
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的方法如下时: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制得茶香烟;其中,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时,每1~3g烟丝浸泡于25~30mL茶水中,茶水按照将35~65g茶叶加入1L开水中浸泡的方法制得。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含量如表5所示。
制备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的方法如下时:(1)提高烟丝湿度至其含水量为25%以上,再将烟丝与含水量为2%以下的新鲜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3天以上;(2)更换茶叶粉末,将更换后的新鲜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处理过的烟丝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一星期以上;(3)干燥烟丝,制得茶香烟;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新鲜茶叶粉末与烟丝的质量比均为10~20:4~6。实验组与对照组茶香烟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含量如表6所示。
表4
表5
表6
由表4~表6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茶香烟时,茶叶的组分及其比例影响成品烟或烟丝对茶叶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吸收:当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4:2~6时,成品烟或烟丝可较大程度吸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生物碱;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时,成品烟或烟丝可最大程度吸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生物碱。同时,对比表5与表4和表6,还可发现:相对将成品烟或烟丝与研磨所得的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而言,将烟丝于茶水中浸泡制得的茶香烟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更低、烟丝吸收茶叶中有益成分更多。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茶香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将成品烟或烟丝与研磨所得的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10天以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高烟丝湿度至其含水量为25%以上,再将烟丝与含水量为2%以下的新鲜茶叶粉末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3天以上;
(2)更换茶叶粉末,将更换后的新鲜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处理过的烟丝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一星期以上;
(3)干燥烟丝,制得茶香烟;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新鲜茶叶粉末与烟丝的质量比均为10~20:4~6;
或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水量为10~20%的茶叶研磨成粉末;
(2)将成品烟与茶叶粉末间隔放置于同一容器中,容器的最底层放置茶叶,各层茶叶粉末的厚度为3厘米以上,且茶叶粉末与成品烟的质量比为20~30:6~7;
(3)成品烟与茶叶粉末一起放置3~4周;
(4)另取含水量低于2%的茶叶,研磨成粉末,将研磨所得茶叶粉末与经步骤(1)~(3)处理的成品烟按步骤(2)所述方法与质量比置于同一容器中,放置2~3周,得到茶香烟;
所述茶叶为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花茶的质量与所述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0;或者
所述茶叶为绿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的混合物,所述绿茶、红茶质量之和与所述黑茶、乌龙茶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3。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茶香烟。
CN201510268599.1A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997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8599.1A CN104997156B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8599.1A CN104997156B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7156A CN104997156A (zh) 2015-10-28
CN104997156B true CN104997156B (zh) 2018-08-28

Family

ID=54370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8599.1A Active CN104997156B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71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2191A (zh) * 2017-11-08 2018-03-23 江苏瑾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烟的制备方法
CN110959904B (zh) * 2019-11-28 2022-03-25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玫瑰茶改善国产雪茄品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972A (zh) * 2005-02-24 2005-08-17 冷博 一种降焦减害增益型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6756A (zh) * 2009-07-09 2009-12-23 刘志良 绿茶香烟及其生产方法
KR101345117B1 (ko) * 2011-01-28 2013-12-26 유인기 바이오-그린 필터
CN103169152B (zh) * 2013-03-04 2015-07-08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雪茄烟叶的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7156A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8299B2 (en) Green tea-based substitute for cigaret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677221B (zh) 包含再造可可壳纤维材料的气溶胶产生材料
CN113924005A (zh) 用于生成气溶胶的再造大麻材料
DK2941135T3 (en) TOBACCO DAMAGES
CN104403794A (zh) 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US20200253266A1 (en) Reconstituted Cocoa Material For Generating Aerosol
CN104687233B (zh) 一种桔子香味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及桔子香味再造烟叶
CN104397871A (zh) 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电子烟烟油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050165A1 (en) Herbal and tobacco filler composition for biri, cigarette and the like
CN103054181A (zh) 一种咖啡或可可复合颗粒滤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9480B (zh) 一种含有普洱茶提取物功能剂的香烟滤棒的制备方法
CN104997156B (zh) 一种茶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3197A (zh) 具有绿茶风格的低温卷烟的制备方法
CN105011353A (zh) 雪茄烟发酵提质用天然生化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US20050263165A1 (en) Tobacco leaf substitute
CN102423137A (zh) 一种烟用滇橄榄提取物及其在香烟滤棒上的应用
CN107549870A (zh) 一种含有红茶提取物的新型口含烟制品加工方法
US20040094170A1 (en) Nicotine free cigarette substitute
KR100470957B1 (ko) 담배의 제조방법
CN104186813A (zh) 一种普洱茶浸提粉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23817A (zh) 一种普洱熟茶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17768A (zh) 烟用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烟草制品中的应用
KR20160037040A (ko) 두충엽을 이용한 금연초와 그 제조방법
CA3118793A1 (en) New tobacco substitutes
CN1207999C (zh) 茶叶香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