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5699B - 变压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5699B
CN104995699B CN201380063686.2A CN201380063686A CN104995699B CN 104995699 B CN104995699 B CN 104995699B CN 201380063686 A CN201380063686 A CN 201380063686A CN 104995699 B CN104995699 B CN 104995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sealing cover
shell
transformer device
inn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36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5699A (zh
Inventor
J.杜龙
L.格罗斯琼
P.哈伊伯林
P.斯特发努蒂
T.朝德胡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B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4995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5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6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1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using a fluid for insulating purpos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组件(20),其包括:‑圆柱形内壳(21)和部分地包围圆柱形内壳(21)的圆柱形外壳(26),圆柱形内壳(21)和圆柱形外壳(26)形成了封罩(30),其中封罩(30)的在圆柱形内壳(21)和圆柱形外壳(26)之间的封闭容积填充了绝缘液体;‑至少一个位于封闭容积(30)中的绕组(22,23);和‑第一冷却装置,其设置在外壳(26)的内表面中或内表面处,从而为至少一个绕组(22,23)提供冷却。

Description

变压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组件,尤其用于大功率应用的变压器组件,例如用于牵引应用等等。
背景技术
在牵引应用中,变压器传统地用于电功率的电流脱开和变换。为了提供高功率转换,变压器需要设计成具有相当大的尺寸和重量。由于涉及大功率,在变压器设计中需要考虑冷却和绝缘限制。
用于电功率分配的变压器通常为真空浇铸或树脂块类型,并且利用空气进行绝缘。尤其对于牵引应用,减少尺寸和重量是很重要的。然而,功率密度和散热是很高的,所以真空浇铸或树脂块方法不能应用于紧凑的变压器设计,因为它们不会提供足够的散热,以保持变压器的温度在可容许的范围内。
为了满足牵引应用的需求,牵引变压器通常封闭在充油的箱中,该箱具有强制的油循环和强制的空气冷却。由于通过油而进行的散热有限,上面这种变压器的尺寸和重量不能进一步减少。
在文献CN 2 891 235中,公开了一种空腔-类型的水冷式变压器,其具有被初级侧面绕组包围的芯体水箱以及环形水舱。
文献CN103035370公开了一种油浸变压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变压器箱中的变压器。变压器安装在变压器箱中。变压器箱填充了油。在变压器箱中提供了用于冷却油的冷却管道,其中水通过冷却管道来供给。
文献CN202917292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其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具有用于通过其中供给冷却水的空腔。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的变压器设计,其容许高的散热能力和良好的电绝缘能力。
发明内容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压器组件来解决。
在下文中指出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组件,其包括:
-圆柱形内壳和部分地包围圆柱形内壳的圆柱形外壳,圆柱形内壳和圆柱形外壳形成了封罩,其中封罩的在圆柱形内壳和圆柱形外壳之间的封闭容积填充了绝缘液体;
-至少一个位于封罩中的绕组;和
-第一冷却装置,其设置在外壳的内表面中或内表面处,从而为所述至少一个绕组提供冷却。
此外,内壳和外壳可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变压器芯体的一部分可穿过内壳,其中第二冷却装置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变压器芯体的所述部分和内壳之间。
可以允许变压器芯体形成闭合环路,使得变压器芯体的外部部分部分地沿着外壳的外表面而延伸,其中一个或多个支撑板牢固地连接在封罩上,其中一个或多个支撑板中的各个包括支撑板散热片,其抵靠在变压器芯体的外部部分的侧表面上。
至少一个支撑板可配备接地连接器。
此外,在封罩的轴向末端设置了第一盖和第二盖。第一盖、内壳和外壳可整体地成形。
可以允许第一盖的内表面配备形成通道的结构,以便绝缘液体由于对流而在封罩中以径向和/或切向方向流动。
此外,在封罩的一个轴向末端可设置压力隔膜,用于灵活地适应封罩中的绝缘液体的体积。
第一冷却装置可包括第一冷却管,其沿着外壳的内表面或在外壳的壁中至少部分地沿着其轴向和周向方向而延伸,使得第一冷却管形成至少一个环路。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组件,其包括:
-圆柱形支撑元件;
-至少一个缠绕在支撑元件周围的绕组;
-穿过支撑元件的芯体部分;和
-包含在支撑元件中的冷却装置,其用于为芯体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绕组提供冷却。
上面的变压器组件的一个思想是提供内支撑元件,其包括芯体部分和冷却装置。一个或多个绕组同心地设置在支撑元件周围。这种组件容许通过冷却装置有效地消散由芯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绕组产生的热量。因此,上面的组件容许有效地冷却变压器组件,尤其用于消散在变压器组件的内部区域所产生的热量。
此外,支撑元件可由电绝缘材料或由具有至少一个电绝缘部分的电传导材料,尤其金属制成,电绝缘部分完全在支撑元件的轴向长度上延伸,以防止循环电流流过它。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支撑元件周围可配备至少两个绕组,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其中外部绕组至少部分地包围内部绕组,从而用作变压器组件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
在所述至少一个绕组周围可提供壳元件,从而形成绕组封罩。
壳元件可由电绝缘材料或由具有至少一个电绝缘部分的电传导材料,尤其金属制成,电绝缘部分完全在支撑元件的轴向长度上延伸,以防止循环电流流过它。
此外,壳元件可进一步配备冷却装置。
此外,壳元件可配备突起物,其经过配置,以便与外芯体部分相联接,从而提供芯体的冷却。
可以允许突起物在壳元件的整个长度上沿轴向延伸,并且/或者以电绝缘方式抵靠在外芯体部分上。
在环形芯体的相应的芯体部分周围可提供多个圆柱形支撑元件,其中绕组缠绕在各个支撑元件周围,其中冷却装置包含在支撑元件中,从而为相应的芯体部分和相应的绕组提供冷却。
单个壳元件可经过设置,以便封闭所述多个支撑元件中的至少两个支撑元件和其相应的绕组。
附图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将结合附图来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组件的内部部分的透视图;
图2显示了横向于轴向而穿过图1的变压器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3显示了图1的完整变压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显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显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6显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7显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8显示了图7的变压器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横截面图;
图9显示了穿过图7的变压器组件的壳的透视剖面图;
图10显示了图7的变压器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横截面图;
图11显示了图7的变压器组件的另一透视图;且
图12显示了图7的变压器组件的另一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根据图1至图3的视图来描述第一实施例。
变压器组件1具有内支撑元件2。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元件2是圆柱形的,并且具有环形横截面。然而,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还可形状设置成具有不同的横截面。
在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周围缠绕了内部绕组3。内部绕组3的导体可为导线状,例如金属线的线圈,例如铜线,或者是板状,涂敷了电绝缘层,并且成螺旋形地缠绕在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的周围。内部绕组3可用作变压器组件1的初级绕组或二次绕组。
在内部绕组3周围设置了外部绕组4。外部绕组4同心地包围内部绕组3。外部绕组4可直接缠绕在内部绕组3之上。外部绕组4的导体可为导线状,例如金属线的线圈,例如铜线,或者是板状,涂敷了电绝缘层,并且成螺旋形地缠绕在内部绕组3的周围。外部绕组4可用作变压器组件1的初级绕组或二次绕组。
为了确保在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3,4之间的电绝缘,还可以允许,在内部绕组3和外部绕组4之间设置绝缘层,以免导体的电绝缘涂层受损。
内支撑元件2的材料提供良好的导热性,并且优选由金属等制成。内支撑元件2配备了冷却装置。例如,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管7或冷却通道,其在轴向方向上穿过内支撑元件2。冷却管7配置为容许冷却介质流过它。冷却介质可为空气、水、油、SF6等等。
圆柱形内支撑元件2首先用作用于内部绕组3的内表面的冷却板。其次,内支撑元件2经过配置,以便为变压器芯体5的一部分提供良好的导热性。
变压器芯体5的部分沿轴向穿过内支撑元件2的内部,从而提供变压器芯体5的冷却。变压器芯体5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其容许在芯体5中引导磁通。变压器芯体5形成了闭合环路,其中一个芯体部分以轴向方向穿过内支撑元件2的内部。变压器芯体5的另一个部分进一步围绕外部绕组4的外部而延伸。
基本上,变压器芯体5可由铁磁性材料,例如铁氧体、无定形材料、纳米晶体材料等等制成。变压器芯体5可具有一定的形状,以便部分地被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所包围,并且具有类似E-芯体、C-芯体等等形状。穿过圆柱形内支撑元件2的变压器芯体5的部分可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并且受到机械支撑。
为了避免短路,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不能用作寄生次级线圈的线匝。因此,内支撑元件2必须在电方面是断开的。因此,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必须包括至少一个沿着其周向方向的绝缘间隙8。绝缘间隙8防止了循环电流的流动。例如,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可由两个半圆柱体制成,它们以绝缘的方式设置,以形成内支撑元件2,从而没有循环电流可流过它。
或者,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可全部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环氧树脂等等。
提供了圆柱形外壳元件6,其包围外部绕组4的外表面。圆柱形外壳元件6设置为与外部绕组4保持良好的热接触,并且提供了良好的导热性,使得外部绕组4中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圆柱形外壳元件6进行消散。沿着其切向或轴向方向,外壳元件6可整体地成形,或由若干个部分来形成。
圆柱形外壳元件6可由热传导材料,例如金属来制成。外壳元件6可配备第二冷却装置。例如,外壳元件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其它冷却管9或冷却通道,其以轴向方向穿过外壳元件6。所述其它冷却管9配置为容许冷却介质流过它。冷却介质可为空气、水、油、SF6等等。另外或备选地,在外壳元件6的外表面上可提供散热片。
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和外壳元件6基本上具有相同的轴向长度,并且设置为同心,以便封闭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3,4。在其轴向末端,提供了盖11(每侧各一个),以关闭圆柱形内支撑元件2和圆柱形外壳元件6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其中绕组3,4容纳在该空间中。圆柱形外壳元件6可用作机械绕组封罩,并且在由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和圆柱形外壳元件6所形成的空间中可填充绝缘材料。
如可从图3中看出,圆柱形外壳元件6具有联接在变压器芯体5的轭架部分上的突出物10,从而收集变压器芯体5的轭架部分中所产生的热量和/或延伸到内支撑元件2的内部中的变压器芯体5的那部分中所产生的热量。突出物10沿径向突出并基本上沿轴向沿着支撑元件和壳元件2,6的整个轴向长度而延伸。
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第二冷却装置可经过配置,使得外部绕组4和外芯体部分中所产生的热量被消耗并带离变压器组件1。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突出物10可形成间隙8,以避免圆柱形外壳元件6所形成的寄生线匝的短路。为了避免电短路,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突出物10以电绝缘方式联接到外芯体部分上,但在外芯体部分的两侧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盖11在变压器组件1的两端可包括衬套12,其将变压器组件1的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3,4电连接起来。
可以允许芯体5的外部部分没有在热方面连接在圆柱形外壳元件6上,但配备了另外的冷却装置来消散芯体5中所产生的热量。
图4显示了变压器组件1的又一实施例,其中芯体5形成了闭合环路,并且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芯体部分,其各配备变压器组件部分。芯体部分与芯体5的轭架部分相连接,所以轭架部分和芯体部分形成闭合环路芯体5。
因此,如上所述,芯体部分各被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所包围。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均配备了单个线圈,使得各个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被单个线圈的绕组所包围。基本上,各个变压器组件部分具有与之前所述实施例相对应的设计。因而,各个绕组被圆柱形外壳元件6所包围。换句话说,同结合图1至图3所述的实施例相反,图4的实施例显示了在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和圆柱形外壳元件6之间的单个绕组,其通过闭合环路芯体5进行联接,从而用作变压器。
同之前实施例相反,图4的实施例具有圆柱形外壳元件6,其没有配备突出物。然而,为了避免在圆柱形外壳元件6中切向流动的短路电流,必须提供绝缘装置,其在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
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两个轴向末端被盖11关闭,其中为这两个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每两个轴向末端提供了单个盖11。
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与图4中所示的组件相对应,其区别在于,两个圆柱形外壳元件6被单个外罩元件13所替代,其成形为以便封闭两个设置在内支撑元件2上的用于两个平行芯体部分的绕组3,4。
用于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冷却装置可作为整合在圆柱形外壳元件6中的管道形式而成形,或者如图6中所示,采用独立的冷却管14的形式,其设置在绕组3,4的外表面之间,绕组设置在圆柱形外壳元件6和圆柱形内支撑元件2之间。独立的冷却管14可连接在圆柱形外壳元件6的内壁上。
作为在圆柱形的内支撑元件2和外壳元件6,13之间所形成的绕组封罩中具有绝缘材料的替代方案,在绕组封罩的内部可为流体提供强制循环。
图7至图12显示了变压器组件20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视图。图7显示了变压器组件20上的透视图。变压器组件20具有圆柱形外壳26,其在其两端被第一盖28和第二盖31关闭,从而形成紧密的封罩30,在其内部具有封闭容积。
从图8的横截面图中可进一步看出,变压器组件20具有内壳21,其可用作用于绕组的内支撑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内壳21是圆柱形的,并具有圆柱轴线,其基本上与外壳26的圆柱轴线平行。外壳26和内壳21都可具有环形横截面。然而,外壳26和内壳21还可定制为具有不同横截面(横向于其轴向方向)的形状。
圆柱形内壳21和圆柱形外壳26可具有一定轴向长度的环形形状,该轴向长度可短于或大于相应地跨越内壳21和圆柱形外壳26的横截面的跨度。
第一盖和第二盖28,31、内壳21和外壳26可由电绝缘材料,例如非金属材料、环氧树脂等等制成。此外,内壳21、外壳26和第一盖28可由所述绝缘材料整体地成形。
内部绕组22缠绕在内壳21的周围。内部绕组22可与内壳21的外壁表面接触,或者可彼此间隔开。内部绕组22的导体可为导线状,例如金属线的线圈,例如铜线,或者是板状,涂敷了电绝缘层,并且成螺旋形地缠绕在圆柱形内壳21的周围。内部绕组22可用作变压器组件20的初级绕组或二次绕组。
可设置外部绕组23,其包围内部绕组22。外部绕组23可直接缠绕在内部绕组22之上。外部绕组23的导体可为导线状,例如金属线的线圈,例如铜线,或者是板状,涂敷了电绝缘层,并且成螺旋形地缠绕在内部绕组22的周围。外部绕组23可用作变压器组件20的初级绕组或二次绕组。
为了确保在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22,23之间的电绝缘,还可以允许在内部绕组22和外部绕组23之间设置绝缘层(未显示),以防止在绕组导体的电绝缘涂层受损的情况下的短路。
提供的变压器芯体25形成了闭合环路。变压器芯体25的内部部分沿轴向穿过变压器组件20的内部,即在轴向方向上穿过圆柱形内壳21的内部。变压器芯体25的另一部分,即外部部分进一步围绕外壳26的外部而延伸。
变压器芯体25容许引导芯体25中的磁通。基本上,变压器芯体25可由铁磁性材料,例如铁氧体、无定形材料、纳米晶体材料等等制成。变压器芯体25可具有部分地被圆柱形内壳21包围的形状。
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22,23容纳在封罩30中,位于内壳21和外壳26之间。封罩30用电绝缘流体,例如油进行填充。内壳21的内部可能没有电绝缘流体,例如油,其中第一冷却装置和芯体25设置在内壳中。
从图8的横截面图以及图9中的变压器组件20的壳的透视图中可以看出,提供了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设置在外壳26的内表面上或壁中,并且第二冷却装置至少部分地在圆柱形内壳21的内部延伸,用于冷却穿过圆柱形内壳21的变压器芯体25的部分。
例如,在外壳26的内表面上(或靠近内表面)或者在外壳26的壁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冷却管29或冷却通道作为第一冷却装置,其至少部分地沿着轴向方向穿过外壳26。在一个实施例中,蜿蜒地或环路地设置第一冷却管29,以便为与封罩30中的电绝缘流体的热接触提供较大的表面。第一冷却管29配置为容许冷却介质流过它,使得从内部绕组和外部绕组22,23传递到绝缘流体中的热量可通过第一冷却管29进行消耗和消散。冷却介质可为空气、水、油、SF6等等。
第二冷却装置配置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冷却管27或冷却通道,其通过内壳21以轴向方向来输送。第二冷却管27配置为容许冷却介质流过它。冷却介质可为空气、水、油、SF6等等。变压器芯体25和第二冷却管27的内部部分的内部容积可由热传导材料浇铸而成,以便首先固定在变压器芯体25和内壳21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将第二冷却管27进一步在热的方面联接到变压器芯体25上,从而消散热量。
从图9中可看出,为了进一步支撑封罩30中的绝缘液体的对流,第一盖28的内表面配备形成通道32的结构,其中绝缘液体能够通过该通道流动并也到达内部绕组22的部分。液体流动以及液体到达绕组的所有部分得到液流通道构造的支持。第一组通道32的可相对于外壳26的圆柱轴线定向在径向方向上。第二组通道32可至少部分地定向在切向方向上。例如,如图9中所示,第二组通道32形成了方形,以容许绝缘流体沿着切线方向对流。第二组通道32还可包括围绕外壳26的圆柱轴线的圆形通道。
此外,第二盖31经过设置,使得由内壳21、第一盖28和外壳26形成的封罩30得以被紧紧地关闭。如尤其图10中所示,为了容许封罩30中的绝缘液体热膨胀,在外壳26和第二盖31之间连接了压力隔膜38。压力隔膜38首先收紧封罩30,其次经过配置,以便在封罩30中的绝缘液体产生热压力的情况下变形。为了容许压力隔膜38的变形,第二盖31可配备空腔,以适应变形的压力隔膜38。第二盖31可通过螺钉39连接在外壳26上,从而将压力隔膜38以其边缘固定在第二盖31和外壳26之间,从而提供封罩30的紧密密封。
外壳26可包括第一衬套装置34,其可基本上设置在与沿着外壳26的外表面延伸的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相反位置。第一衬套装置34可设置在外壳26处,基本上位于沿着封罩30的轴向方向的中心部分中。第一衬套装置34经过配置,以便电连接在变压器组件20的内部绕组或外部绕组22,23上。因为外壳26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在第一衬套装置34的一个或多个端子35之间可实现强的电绝缘。
此外,在第二盖31上提供了第二衬套装置40。第二衬套装置40具有端子41,以便电连接在变压器组件20的内部绕组或外部绕组22,23上。第二衬套40的端子41优选相对于第一衬套装置34的端子35切线移动,从而在端子35,41之间提供更大的距离。
从图11和图12可看出,提供的支撑板42将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固定在第一盖和第二盖28,31处。支撑板42可通过例如螺钉43连接在第一盖和第二盖28,31上,使得相应的支撑板42的支撑板散热片44经过设置,以便分别沿着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的侧表面而径向延伸。支撑板散热片44抵靠在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上,从而使变压器芯体25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变压器组件20中。此外,支撑板散热片44由电传导材料制成,以便与变压器芯体25发生电接触。支撑板散热片44进一步配备了接地凸部45,以便接地,使得变压器芯体25可电接地。
从图11和图12中可看出,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可与冷却液端子36相连接,从而将冷却液体供给变压器组件20,并通过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29,27使冷却液体循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29,27通过分支元件37而并行连接在一起。分支元件37放置在第一盖28上,位于沿着第一盖28的外表面而延伸的变压器芯体25的一部分的两侧。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29,27可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冷却管29的一个末端/端子连接在第二冷却管27的末端/端子上。第一冷却管29的另一末端/端子和第二冷却管27的另一末端/端子与冷却液体端子36相对应。
部件列表
1变压器组件
2支撑元件
3内部绕组
4外部绕组
5芯体
6壳元件
7冷却管
8间隙
9其它冷却管
10突出物
11盖
12衬套
13壳元件
14独立的冷却管
20变压器组件
21内壳
22内部绕组
23外部绕组
25变压器芯体
26外壳
27第二冷却管
28第一盖
29第一冷却管
30封罩
31第二盖
34第一衬套装置
35端子
36冷却液体端子
38压力隔膜
39螺钉
40第二衬套装置
41端子
42支撑板
43螺钉
44支撑板散热片
45接地凸部。

Claims (16)

1.一种变压器组件(20),包括:
-圆柱形内壳(21)和部分地包围所述圆柱形内壳(21)的圆柱形外壳(26),所述圆柱形内壳(21)和所述圆柱形外壳(26)形成了封罩(30),其中所述封罩(30)的在所述圆柱形内壳(21)和所述圆柱形外壳(26)之间的封闭容积填充了绝缘液体;
-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封闭容积中的绕组(22,23);和
-第一冷却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外壳(26)的内表面中或内表面处,从而为所述至少一个绕组(22,23)提供冷却;
其中,变压器芯体(25)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内壳(21),其中第二冷却装置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变压器芯体(25)的所述部分和所述内壳(2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1)和所述外壳(26)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芯体(25)形成了闭合环路,使得所述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部分地沿着所述外壳(26)的外表面而延伸,其中一个或多个支撑板(42)牢固地连接在所述封罩(30)上,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板(42)中的各个包括支撑板散热片(44),其抵靠在所述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的侧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芯体(25)形成了闭合环路,使得所述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部分地沿着所述外壳(26)的外表面而延伸,其中一个或多个支撑板(42)牢固地连接在所述封罩(30)上,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板(42)中的各个包括支撑板散热片(44),其抵靠在所述变压器芯体(25)的外部部分的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牢固地连接在所述封罩(30)上的支撑板(42)中的至少一个配备了接地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牢固地连接在所述封罩(30)上的支撑板(42)中的至少一个配备了接地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中的至少一个配备了接地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第一盖(28)和第二盖(31)设置在所述封罩(30)的轴向末端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第一盖(28)和第二盖(31)设置在所述封罩(30)的轴向末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封罩(30)的轴向末端处的第一盖(28)、所述内壳(21)和所述外壳(26)是整体地成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28)的内表面配备了形成通道(32)的结构,以便绝缘液体由于对流而在所述封罩(30)中以径向和/或切向方向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压器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罩(30)的一个轴向末端设置了压力隔膜(38),其用于灵活地适应所述封罩(30)中的绝缘液体的体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压器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罩(30)的一个轴向末端设置了压力隔膜(38),其用于灵活地适应所述封罩(30)中的绝缘液体的体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权项所述的变压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29),其沿着所述外壳(26)的内表面或者在所述外壳(26)的壁中至少部分地沿着其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而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冷却管(29)形成了至少一个环路。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任一权项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封罩(30)的轴向末端处的第一盖(28)、所述内壳(21)和所述外壳(26)是整体地成形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压器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28)的内表面配备了形成通道(32)的结构,以便绝缘液体由于对流而在所述封罩(30)中以径向和/或切向方向流动。
CN201380063686.2A 2012-12-05 2013-12-05 变压器组件 Active CN104995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95684 2012-12-05
EP12195684.1 2012-12-05
EP13166738 2013-05-07
EP13166738.8 2013-05-07
PCT/EP2013/075723 WO2014086948A2 (en) 2012-12-05 2013-12-05 Transformer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5699A CN104995699A (zh) 2015-10-21
CN104995699B true CN104995699B (zh) 2018-10-16

Family

ID=50884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3686.2A Active CN104995699B (zh) 2012-12-05 2013-12-05 变压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29551B1 (zh)
CN (1) CN104995699B (zh)
WO (1) WO201408694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8222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Abb Technology Ag Traction transformer
EP3163589A1 (en) 2015-11-02 2017-05-03 ABB Technology AG Traction transformer
EP3282456B1 (en) 2016-08-12 2019-04-17 ABB Schweiz AG Traction transformer
DE102018201477A1 (de) 2018-01-31 2019-08-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s Gerät mit Zwischenstück
DE102018201488A1 (de) * 2018-01-31 2019-08-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s Gerät mit Pressplatten zum Verspannen eines magnetisierbaren Kerns
DE102018202245A1 (de) 2018-02-14 2019-08-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s Gerät mit schenkelweise gekapselter Wicklung und luftgekühltem Kern
US11688545B2 (en) * 2019-07-23 2023-06-27 Jordan Seanard Removable weighted vehicle safety guard system
CN110428952A (zh) * 2019-09-04 2019-11-08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牵引变压器及轨道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3859A (en) * 1988-08-25 1991-01-08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device for high-voltage pulse generating apparatuses
WO1997038428A1 (en) * 1996-04-04 1997-10-16 Abb Power T & D Company Inc. Solid insulation transformer
CN1794378A (zh) * 2005-10-24 2006-06-2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蒸发冷却变压器
CN101015026A (zh) * 2004-08-10 2007-08-08 克朗普顿·格里夫斯有限责任公司 紧凑的干式变压器
CN202084383U (zh) * 2011-04-14 2011-12-21 河南勃达微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的水管式油浸水冷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02285187U (zh) * 2011-09-30 2012-06-27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冷却管道的油浸式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1235Y (zh) 2005-11-16 2007-04-18 中山市华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腔式水冷变压器
CN103035370A (zh) 2011-09-30 2013-04-10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冷却管道的油浸式变压器
CN202917292U (zh) 2012-10-08 2013-05-01 佛山市国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冷变压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3859A (en) * 1988-08-25 1991-01-08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device for high-voltage pulse generating apparatuses
WO1997038428A1 (en) * 1996-04-04 1997-10-16 Abb Power T & D Company Inc. Solid insulation transformer
CN101015026A (zh) * 2004-08-10 2007-08-08 克朗普顿·格里夫斯有限责任公司 紧凑的干式变压器
CN1794378A (zh) * 2005-10-24 2006-06-2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蒸发冷却变压器
CN202084383U (zh) * 2011-04-14 2011-12-21 河南勃达微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的水管式油浸水冷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02285187U (zh) * 2011-09-30 2012-06-27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冷却管道的油浸式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86948A2 (en) 2014-06-12
WO2014086948A3 (en) 2014-08-07
EP2929551A2 (en) 2015-10-14
EP2929551B1 (en) 2017-05-17
CN104995699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699B (zh) 变压器组件
US8742876B2 (en) Transformer coil and transformer with passive cooling
WO2017033859A1 (ja) コイル装置及びコイルシステム
JP2009218417A (ja) リアクトル冷却装置
CN110660563A (zh) 磁性组件及电源模块
WO2007078226A1 (en) Cooling of high voltage devices
JP2010282961A (ja) 大電流ブッシングのための導電体要素
CN111462996B (zh) 磁性元件及电源装置
JP7238466B2 (ja) 巻線機器
EP2568484B1 (e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having a polymer housing
JP6821472B2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JPS6161525B2 (zh)
JP7074290B2 (ja) 誘導加熱用の出力変成器
CN106252033A (zh)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结构的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JP2009253105A (ja) リアクトル装置
JP2021077814A (ja) リアクトル
US20240153694A1 (en) Liquid cooled bobbin for a wire wound magnetic device
US20230402224A1 (en) Electrical Device
CN219395412U (zh) 用于充电设备的散热组件及充电设备
JP7262254B2 (ja) コイル部品ユニット及びコイル部品
JP6872935B2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KR20160082025A (ko) 초전도 전력기기용 절연 구조체
EP2819133A1 (en) Electric coil device for electro-technical and powe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JP2017017234A (ja) 変圧器および変圧器の製造方法
CN205487614U (zh) 线圈装置及包括其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4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Applicant after: ABB Switzerland Co.,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Applicant before: ABB TECHNOLOGY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1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before: ABB Switzerlan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iss Bade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5

Address after: Zurich, SU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