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4309A -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4309A
CN104994309A CN201510392905.2A CN201510392905A CN104994309A CN 104994309 A CN104994309 A CN 104994309A CN 201510392905 A CN201510392905 A CN 201510392905A CN 104994309 A CN104994309 A CN 104994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frame per
pixel
image
jud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29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4309B (zh
Inventor
吴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29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4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4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4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2.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3.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4.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5.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本发明使得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对灯光进行拍照的时候,不会在预览出现画面抖动的光斑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拍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照相机简称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很多可以记录影像设备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等。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分为一般的照相与专业的摄像。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拍照过程中存在光斑问题,即flick问题,所谓的相机flick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线下的一个屏幕显示问题,具体场景就是在柜台上,由于各个地方的日光灯质量不一,以及当地电压的影响,在打开相机对着灯光拍照的预览的时候,屏幕上会有明显的闪动,这是由于灯光显示帧率和标准显示帧率不一样造成的,国内标准一般为50HZ,实际场景略高或者略低都会造成上述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能有效消除光斑,获取较好的拍照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进入相机模式,从标准帧率开始,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2. 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所述亮部区域指图像中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的像素点;
步骤3. 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执行下一步,否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无效,返回步骤1重新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4. 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
步骤5.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消除相机光斑,进入拍照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
步骤S102.判断当前拍照帧率是否为标准帧率,是则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S103.在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过程中实时监测移动终端加速度值;
步骤S104.若加速度值达到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无效数据,重新进行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若加速度值低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有效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S201.预设一亮度值阈值,设定当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为亮部区域像素点,低于预设亮度值阈值为无效像素点;
步骤S202.逐个解析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当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则判定为有效像素点;
步骤S203. 前后两帧图像A、B的所有有效像素点分别组成亮部区域A、B。
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S301.预设一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占亮部区域中全部有效像素点的比例阈值,达到预设比例阈值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步骤S302.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
步骤S303.判定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是否达到预设比例阈值,是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进一步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S401.预设一加权平均值阈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
步骤S402.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
步骤S403.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执行下一步;
步骤S404.重新检测前后两帧的图像A、B的帧率,通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取当前灯光帧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进入相机模式,从标准帧率开始,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亮部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所述亮部区域指图像中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的像素点;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执行下一步,否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无效,返回重新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帧率判断单元,用于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消除相机光斑,进入拍照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
启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
帧率检测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拍照帧率是否为标准帧率,是则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于在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过程中实时监测移动终端加速度值;
有效值判断单元,用于若加速度值达到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无效数据,重新进行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若加速度值低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有效数据。
进一步地,亮部区域获取单元包括:
亮度值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亮度值阈值,设定当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为亮部区域像素点,低于预设亮度值阈值为无效像素点;
解析单元,用于逐个解析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当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则判定为有效像素点;
亮部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前后两帧图像A、B的所有有效像素点分别组成亮部区域A、B。
进一步地,数据判断单元包括:
比例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占亮部区域中全部有效像素点的比例阈值,达到预设比例阈值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
判断单元,用于判定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是否达到预设比例阈值,是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进一步地,帧率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加权平均值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加权平均值阈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
计算单元,用于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
判断模块,用于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执行下一步;
帧率检测模块,用于重新检测前后两帧的图像A、B的帧率,通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取当前灯光帧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的亮度区域,判断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比例,加权平均值计算,从而判断前后两帧的图像帧率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及时矫正,使得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对灯光进行拍照的时候,不会在预览出现画面抖动的光斑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在手持相对稳定或者有三脚架的情况下,可以对屏幕光斑(flick)进行校准,使得手机在对灯光进行拍照的时候,不会在预览出现画面抖动的(flick)的情况。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包括如下5个步骤。
本发明的步骤1为: 进入相机模式,从标准帧率(国内一般为50HZ,国际上为60HZ)开始,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一般移动终端自带软件检测各个应用程序的开启及关闭情况,当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时执行下一步;
步骤S102.判断当前拍照帧率是否为标准帧率,是则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标准频率下判断相机光斑问题较为准确,所以本发明首先判断是否在标准帧率下,若为标准频率下则再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S103.在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过程中实时监测移动终端加速度值;为保证前后两帧的有效性,避免两帧之间大幅异动造成的误判,仅有加速度仪检测加速度没有超过限定值的情况有效;
步骤S104.若加速度值达到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无效数据(即有可能发生大幅度异动,手机摆动或跌落),重新进行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若加速度值低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有效数据。
在本发明中,为了检测加速度值,在移动终端安装陀螺仪、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能方便快捷地对加速度值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步骤2为: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所述亮部区域指图像中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的像素点。像素也叫分辨率,是指可以显示出的水平和垂直像素的数组,其值通常与若干显示方式相对应。例如分辨率为1366×768时,就是指在等离子屏幕的横向上 划分了1366 个像素点,竖向上划分了768个像素点。分辨率越高,则可接收分辨率的范围越大,则等离子的信号接收范围越广。像素是衡量数码相机的最重要指标,它是由相机里的光电传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就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
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S201.预设一亮度值阈值,设定当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为亮部区域像素点,低于预设亮度值阈值为无效像素点;
步骤S202.逐个解析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当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则判定为有效像素点;
步骤S203. 前后两帧图像A、B的所有有效像素点分别组成亮部区域A、B。
本发明的步骤3为: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执行下一步,否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无效,返回步骤1重新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本发明中,相机测光原理是:相机自动架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18%中灰度值表现为平均值,在灰度板中表现在第五个区域,如果画面中物体比这个平均灰度值暗,则所表现出来的灰度值高于18%,反之,则低于18%。在逆光情况下,如果背景很亮的话,那么平均测光所获得的18%灰度值很亮,人脸比这个灰度值还暗,所以最后的拍摄结果是人脸显得非常黑。所以,大面积的高亮度或者低亮度都会导致平均测光不准确。明亮的阳光落在开玩具车的小孩身后的红色砖块上,它造成了相机的自动曝光的过度补偿以及缩小了光圈的数值。其结果是相片中的主体物-小孩,被阴影淹没了很多的细节。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相机的曝光系统认为采用18%的灰度(被认为是中性灰)是一种标准,这与物体亮一点或暗一点都没有关系。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从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最后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如图,白色、灰色和黑色(具有不同明度)的三张纸,对它们进行拍摄,此时,曝光表只会测得一个物体的数值,相机的曝光系统会自动地设定一个曝光量来拍摄物体,所以这三张颜色不一的纸张全部变成了具有中等灰度的照片。所以用18%中灰度值作为标准判断前后两帧图像A、B是否帧率一致的标准,区别于现有技术。
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S301.预设一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占亮部区域中全部有效像素点的比例阈值,达到预设比例阈值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步骤S302.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在实际应用中,按照亮度值分级后进行数量统计,比如在某亮度区域为A,某亮度区域为B,具体实践中18%中灰度亮度值区间的像素比例越多,说明照片曝光正确,对识别准确里有帮助;
步骤S303.判定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是否达到预设比例阈值,是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如果18%中灰度值区间的像素点数过少,则当前数据无效,从步骤1开始重新检测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
本发明的步骤4为: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
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S401.预设一加权平均值阈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如果小于一定阈值,说明两幅图像的亮度差异不大,则证明前后帧一致,灯光是在同一帧率下,如果不同,证明灯光明暗有明显区别,需要重新检测帧率;
步骤S402.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
步骤S403.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执行下一步;
步骤S404.重新检测前后两帧的图像A、B的帧率,通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取当前灯光帧率。本发明通过试错法来重新获取当前灯光帧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得当前灯光帧率。本发明识别当前光线的帧率:理论上来说,假设灯光屏幕是50HZ,那么只需要以50HZ的频率取两帧图像,如果两者一致,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光线的频率,但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是灯光往往是比较亮的,前后两帧的区别一般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别,误判的几率比较高,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本发明的步骤5为: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消除相机光斑,进入拍照模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S1.开始;
S2.从标准帧率开始(国内一般为50HZ,国际上为60HZ),前后两帧的图像A、B;
S3.为保证前后两帧的有效性,避免帧之间大幅异动造成的误判,仅有加速度仪检测加速度没有超过限定值的情况有效;
S4.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中亮部区域:具体方法为获取画面中亮度值高于一定阈值的像素点;
S5.将满足S4要求的像素点,按照亮度值分级后进行数量统计,比如在某亮度区间为A,某亮度区间为B,具体实践中18%中灰度亮度值区间的像素比例越多,说明照片曝光正确,对识别准确里有帮助,因此,如果18%中灰度值区间的像素数过少,则当前数据无效,返回步骤S2开始重新检测;
S6.对满足S5要求的图像的有效像素进行亮度的加权平均计算,如果均小于一定阈值,说明两幅图像的亮度差异不大,则证明前后帧一致,灯光是在此帧率下,如果不同,证明灯光明暗有明显区别,需要重新检测帧率,回退步骤S2 的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得当前灯光帧率;
S7.根据6结果调整屏幕显示帧率,解决光斑(flick)问题;
S8.完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进入相机模式,从标准帧率开始,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亮部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所述亮部区域指图像中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的像素点;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执行下一步,否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无效,返回重新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帧率判断单元,用于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消除相机光斑,进入拍照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
启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
帧率检测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拍照帧率是否为标准帧率,是则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于在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过程中实时监测移动终端加速度值;
有效值判断单元,用于若加速度值达到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无效数据,重新进行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若加速度值低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有效数据。
进一步地,亮部区域获取单元包括:
亮度值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亮度值阈值,设定当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为亮部区域像素点,低于预设亮度值阈值为无效像素点;
解析单元,用于逐个解析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当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则判定为有效像素点;
亮部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前后两帧图像A、B的所有有效像素点分别组成亮部区域A、B。
进一步地,数据判断单元包括:
比例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占亮部区域中全部有效像素点的比例阈值,达到预设比例阈值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
判断单元,用于判定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是否达到预设比例阈值,是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进一步地,帧率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加权平均值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加权平均值阈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
计算单元,用于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
判断模块,用于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执行下一步;
帧率检测模块,用于重新检测前后两帧的图像A、B的帧率,通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取当前灯光帧率。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进入相机模式,从标准帧率开始,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2. 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所述亮部区域指图像中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的像素点;
步骤3. 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执行下一步,否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无效,返回步骤1重新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4. 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
步骤5.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消除相机光斑,进入拍照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
步骤S102.判断当前拍照帧率是否为标准帧率,是则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步骤S103.在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过程中实时监测移动终端加速度值;
步骤S104.若加速度值达到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无效数据,重新进行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若加速度值低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有效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S201.预设一亮度值阈值,设定当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为亮部区域像素点,低于预设亮度值阈值为无效像素点;
步骤S202.逐个解析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当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则判定为有效像素点;
步骤S203. 前后两帧图像A、B的所有有效像素点分别组成亮部区域A、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S301.预设一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占亮部区域中全部有效像素点的比例阈值,达到预设比例阈值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步骤S302.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
步骤S303.判定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是否达到预设比例阈值,是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S401.预设一加权平均值阈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
步骤S402.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
步骤S403.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执行下一步;
步骤S404.重新检测前后两帧的图像A、B的帧率,通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取当前灯光帧率。
6.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进入相机模式,从标准帧率开始,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亮部区域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前后两帧图像A、B中亮部区域A、B,所述亮部区域指图像中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的像素点;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当统计的数量比例达到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有效,执行下一步,否则判定为图像数据无效,返回重新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帧率判断单元,用于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重新获取灯光帧率,执行下一步;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灯光帧率调整屏幕显示帧率,消除相机光斑,进入拍照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
启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进入相机模式;
帧率检测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拍照帧率是否为标准帧率,是则依次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
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于在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A、B过程中实时监测移动终端加速度值;
有效值判断单元,用于若加速度值达到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无效数据,重新进行获取前后两帧的图像;若加速度值低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判定为获取的前后两帧图像A、B为有效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亮部区域获取单元包括:
亮度值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亮度值阈值,设定当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为亮部区域像素点,低于预设亮度值阈值为无效像素点;
解析单元,用于逐个解析前后两帧图像A、B中的像素点,当像素点的亮度值达到预设亮度值阈值则判定为有效像素点;
亮部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前后两帧图像A、B的所有有效像素点分别组成亮部区域A、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判断单元包括:
比例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占亮部区域中全部有效像素点的比例阈值,达到预设比例阈值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
判断单元,用于判定亮部区域A、B中亮度值为18%中灰度的像素点的数量比例是否达到预设比例阈值,是则判定图像数据有效,否则判定图像数据无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除相机光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帧率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加权平均值阈值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加权平均值阈值,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
计算单元,用于对亮部区域A、B有效的像素点进行亮度值的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
判断模块,用于若亮部区域A、B的加权平均值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为前后两帧的图像A、B帧率一致,结束判断进入拍照模式,否则判定为前后两帧图像A、B帧率不一致,执行下一步;
帧率检测模块,用于重新检测前后两帧的图像A、B的帧率,通过帧率累加或累减,以试错法获取当前灯光帧率。
CN201510392905.2A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994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905.2A CN104994309B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905.2A CN104994309B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309A true CN104994309A (zh) 2015-10-21
CN104994309B CN104994309B (zh) 2017-09-19

Family

ID=54306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2905.2A Active CN104994309B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43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731A (zh) * 2017-08-18 2019-03-0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3d图像深度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CN11041522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杂散光的测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2343A1 (en) * 2001-12-18 2003-06-19 Katsumi Katoh Image-pickup signal processor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flicker
CN1477862A (zh) * 2002-07-25 2004-02-25 ��ʿͨ��ʽ���� 固态图像传感器
US20050206745A1 (en) * 2004-03-17 2005-09-22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tecting flicker noise
CN102273194A (zh) * 2008-11-14 2011-12-07 Ati技术无限责任公司 用于使用滚动快门的成像传感器的闪烁检测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2343A1 (en) * 2001-12-18 2003-06-19 Katsumi Katoh Image-pickup signal processor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flicker
CN1477862A (zh) * 2002-07-25 2004-02-25 ��ʿͨ��ʽ���� 固态图像传感器
US20050206745A1 (en) * 2004-03-17 2005-09-22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tecting flicker noise
CN102273194A (zh) * 2008-11-14 2011-12-07 Ati技术无限责任公司 用于使用滚动快门的成像传感器的闪烁检测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731A (zh) * 2017-08-18 2019-03-0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3d图像深度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CN11041522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杂散光的测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309B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80783B1 (en) Image-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9503616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8730374B2 (en) Focus detection apparatus
CN110213494B (zh) 拍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405739B2 (en) Imaging system and pixel signal readout method
JP587727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6101549B (zh) 昼夜自动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48538B (zh) 成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7846556B (zh) 成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KR101941801B1 (ko) Led 디스플레이에 이용되는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2004029B (zh) 曝光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387332B (zh) A method of backlighting
WO2020034702A1 (zh)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15807B (zh) 计算光量变化特性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708463B (zh) 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0034739A1 (zh)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95396B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
CN107835351B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
CN109788206B (zh) 测光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94309A (zh) 一种消除相机光斑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353660A1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apable of adjusting exposure timing based on detected light quantity change characteristic
JP2012053029A (ja) 測光・測距装置、測光・測距方法及びその測光・測距装置を有する撮像機器
JP2009204918A (ja) 撮影装置
JP622500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17118342A (ja) 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