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0092A -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0092A
CN104990092A CN201510413809.1A CN201510413809A CN104990092A CN 104990092 A CN104990092 A CN 104990092A CN 201510413809 A CN201510413809 A CN 201510413809A CN 104990092 A CN104990092 A CN 104990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emperature
heat
concentration gas
ultra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38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孝敏
杨君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138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0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0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0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9/00Specific waste
    • F23G2209/14Gaseous waste or fumes
    • F23G2209/141Explosive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属于超低浓度瓦斯回收利用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排瓦斯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瓦斯逃逸及取热效率低的问题。所述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包括:a、将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提供至直接燃烧器,利用直接燃烧器中的热源介质逐步点燃所述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b、将全部点燃的混合气送入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c、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本发明可用于超低浓度瓦斯处理中。

Description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低浓度瓦斯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瓦斯浓度为30%的高浓度瓦斯可被直接利用,浓度为6-30%的低浓度瓦斯由于很难被直接利用,大都采用内燃机瓦斯发电技术用于发电。对于浓度小于0.75%的矿井风排瓦斯(乏风)采用逆流蓄热式乏风氧化技术处理,而浓度为0.75-6%的这部分超低浓度瓦斯由于目前无法被利用,只能通过稀释到0.75%以下归到乏风中。
乏风浓度虽然极低,但因其总量特别巨大,加之利用技术难度大,所以乏风中所含的甲烷长期以来只能被全部排到大气中,从而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和相当于CO2的21倍的温室气体效应。随着应对气候变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乏风的利用处理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多使用传统的乏风逆流蓄热式氧化装置采用氧化法对乏风中的少量瓦斯加以回收利用,以满足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然而,在利用上述氧化装置进行逆流转换换向的过程中,大量的乏风瓦斯会发生逃逸,使得瓦斯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并且,由于装置中取热结构单一,热利用率仅能达到接近60%,使得烟气的最终排烟温度较高,导致大量的排烟热损失,最终造成整个过程的热效率低下,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排瓦斯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瓦斯逃逸及取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包括:
a、将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提供至直接燃烧器,利用直接燃烧器中的热源介质逐步点燃所述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
b、将全部点燃的混合气送入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
c、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
可选的,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预热至初始温度。
优选的,所述预定温度比所述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高5℃-15℃。
可选的,步骤a还包括:
测量所述混合气进入直接燃烧器的初始温度;
根据测得的所述混合气的初始温度,调节热源介质的输送量以保证火焰稳定。
可选的,在步骤b中,
实时测量反应室顶部的温度;
根据测得的反应室顶部的温度,调节旁路瓦斯气阀门的流量以将所述反应室内的温度维持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优选的,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之前,设定抽排超低浓度瓦斯瓦斯的允许波动范围,控制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
进一步的,通过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的方式控制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
优选的,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之后,控制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至少低于相应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通过调节乏风量或空气量将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在至少低于相应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当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高于设定的允许波动范围的上限时,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
具体的,所述步骤c具体为:
利用高温烟气依次流经温度由高至低的不同预热段对超低浓度瓦斯进行逐步预热,通过在相邻的预热段之间设置取热装置以回收流经上一级预热段后的烟气中的部分热量,最后将低温预热段的烟气通过中间介质与超低浓度瓦斯进行换热,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所述预定温度。
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包括:
直接燃烧器,用于逐步点燃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
反应室,与所述直接燃烧器相连,用于使全部点燃的混合气在所述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
余热利用装置,与所述反应室相连,用于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
优选的,所述直接燃烧器中设有环形布置的超低浓度瓦斯气体分布通道。
可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瓦斯气预热装置和中间取热装置,其中:
所述瓦斯气预热装置用于逐步预热流经的所述混合气;
所述中间取热装置用于逐步回收流经的烟气中的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先预热至一定的初始温度,采用以局部点燃局部的方式直至混合气被全部点燃,并在反应室中稳定燃烧生成高温烟气,然后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充分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可对外输出的热量。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被预先提高至一定的初始温度并被全部点燃,可实现稳定燃烧,避免了在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瓦斯逃逸问题,并且该方法还进一步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回收了高温烟气中各个温度下的热量,使热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超低浓度瓦斯的处理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超低浓度瓦斯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瓦斯逃逸问题,还提高了整个过程中的热利用率,具有整体热利用率高、技术经济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包括:
步骤a:将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提供至直接燃烧器,利用直接燃烧器中的热源介质逐步点燃所述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
在本步骤中,首先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在逐步预热到一定的初始温度后提供至直接燃烧器中,然后利用少量的燃料或热源局部点燃超低浓度瓦斯,以局部带局部直至超低浓度瓦斯全部燃烧。其中,超低浓度瓦斯进入直接燃烧器前的初始温度接近活性温度。
步骤b:将全部点燃的混合气送入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
在本步骤中,反应室内是高温密闭环境,其可为直接燃烧器中全部点燃的混合气在高温下充分燃烧提供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使混合气反应完全,生成高温烟气。
步骤c: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
在本步骤中,在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时,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回收不同温度下的烟气中的热量,以使烟气中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直至排烟温度降至预定温度后排出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先预热至一定的初始温度,采用以局部点燃局部的方式直至混合气被全部点燃,并在反应室中稳定燃烧生成高温烟气,然后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充分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可对外输出的热量。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被预先提高至一定的初始温度并被全部点燃,可实现稳定燃烧,避免了在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瓦斯逃逸问题,并且该方法还进一步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回收了烟气中各个温度下的热量,使热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超低浓度瓦斯的处理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超低浓度瓦斯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瓦斯逃逸问题,还提高了整个过程中的热利用率,具有整体热利用率高、技术经济性好等特点。
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预热至初始温度。在本实施例中,在将预热达到初始温度后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到提供到直接燃烧器前,需要先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然后预热至一定的初始温度。由于超低浓度瓦斯在一定温度下存在爆炸危险,因此在将其预热前需将混合气混合均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在实际应用时,混合气的初始温度保持在接近超低浓度瓦斯的活性温度,具体可以为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试验确定,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合理数值,通常情况下,在15±2℃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温度比所述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高5℃-15℃。在本实施例中,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是指超低浓度瓦斯气源与乏风或空气混合后的温度,将烟气的排烟温度设定为接近但略高于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这样可通过热交换使超低浓度瓦斯充分利用这部分低热量进行预热,从而有效减少超低浓度瓦斯进入系统的温度差。同时,也为了保证超低浓度瓦斯在换热后进入到后续操作步骤中的效率,预定温度可设定为高于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5℃-15℃。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反应情况在上述范围内选择最佳的预定温度值。
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a还包括:测量所述混合气进入直接燃烧器的初始温度;根据测得的所述混合气的初始温度,调节热源介质的输送量以保证火焰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混合气预热到一定的初始温度后提供到直接燃烧器前,需测量混合气的初始温度,根据测得的混合气的初始温度调节热源介质的输送量以保证火焰稳定,从而确保混合气在直接燃烧器中被全部点燃。具体的,当混合气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可增加热源介质的输送量,以增加火焰强度,保证火焰稳定;反之则相反。可以理解的是,关于如何根据超低浓度瓦斯在不同浓度下的活性温度调节最终进入直接燃烧器的初始温度,以及在对应温度下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的温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知晓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实时测量反应室顶部的温度;根据测得的反应室顶部的温度,调节旁路瓦斯气阀门的流量以将所述反应室内的温度维持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还需测量反应室顶部的温度。由于反应室内是高温密闭环境,实时测量其顶部温度,可确保反应室内的温度维持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具体的,可以通过调节旁路瓦斯气阀门的流量以控制温度。例如,当反应室顶部的温度高于反应室内的安全温度时,可增加旁路瓦斯气阀门的流量以降低反应室顶部的温度;反之,当反应室顶部的温度低于反应室内的安全温度时,可通过关闭旁路瓦斯气阀门以预热反应室顶部的温度,从而保证反应室内的温度维持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之前,设定抽排超低浓度瓦斯的允许波动范围,控制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之前,需先检测单独由超低浓度瓦斯气源所提供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是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以防止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的浓度突变引起的系统爆炸的危险。
在本发明进一实施例中,通过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的方式控制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超低浓度瓦斯由超低浓度瓦斯气源提供,通过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的方式即可实现控制。例如,当检测到超低浓度瓦斯浓度高于允许波动范围的浓度时,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即可。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之后,控制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至少低于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之后、送入到鼓风机之前,需检测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浓度是否控制在至少低于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以保证混合气后续进入预热、燃烧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进一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乏风量或空气量将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在至少低于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节混合气中的乏风量实现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乏风可通过鼓风机引入,通过调节鼓风机的转速,调控乏风量,以防止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不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使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得到精确控制。例如,当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高于上述范围时,可提高鼓风机的转速,加大乏风量以降低超低浓度瓦斯浓度。可以理解的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使用空气来替代乏风。
在本发明进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高于设定的允许波动范围的上限时,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可通过乏风量进行调节,但在乏风量调节后,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仍未在安全范围内甚至高于爆炸极限的上限时,此时可直接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以降低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具体为:利用高温烟气依次流经温度由高至低的不同预热段对超低浓度瓦斯进行逐步预热,通过在相邻的预热段之间设置取热装置以回收流经上一级预热段后的烟气中的部分热量,最后将低温预热段的烟气通过中间介质与超低浓度瓦斯进行换热,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所述预定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回收烟气中的热量。优选的,以设置三个预热段为例,可首先将高温烟气通过高温预热段对进入直接燃烧器的瓦斯气进行预热,然后通过高温预热段后设置的取热装置,可以例如是蒸汽过热器、蒸发器等装置来吸收这部分高温热量,从而使水形成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之后,烟气通过中温预热段对瓦斯气进行预热,并通过中温预热段后设置的取热装置,可以例如是省煤器、软水预热段等来吸收这部分中温热量,其中,省煤器通过吸收剩余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可提高系统内加压的水(可由锅炉给水泵或其它给水装置提供)的温度,然后通过将升温的水提供至蒸发器、吸热介质例如水通过在蒸发器中形成对流循环吸收热量产生饱和蒸汽,然后再提供至蒸汽过热器中用于产生合格的过热蒸汽。之后,烟气进入常温预热段对常温瓦斯气进行预热,借助中间介质的强制循环,将烟气中的这部分低温热量传递给常温的超低浓度瓦斯,以使热量充分回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包括:
直接燃烧器,用于逐步点燃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
反应室,与所述直接燃烧器相连,用于使全部点燃的混合气在所述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
余热利用装置,与所述反应室相连,用于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该系统中,一定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在直接燃烧器中通过采用以局部点燃局部的方式使混合气被全部点燃,并在反应室中稳定燃烧生成高温烟气,然后利用余热利用装置采用逐步回收热量的方式充分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可对外输出的热量。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提高初始温度下的混合气在直接燃烧器中被全部点燃,可使其实现稳定燃烧,避免了超低浓度瓦斯在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瓦斯逃逸,并且该装置还进一步逐步回收了烟气中各个温度下的热量,使热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该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超低浓度瓦斯的处理装置,不仅有效解决了超低浓度瓦斯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瓦斯逃逸问题,还提高了整个过程中的热利用率,具有整体热利用率高、技术经济性好等特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送入到直接燃烧器中的混合气能够逐步被点燃,实现以局部带局部直至全部点燃,可以在所述直接燃烧器中设置环形布置的超低浓度瓦斯气体分布通道。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气体分布通道的具体设置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其它合理的设置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瓦斯气预热装置和中间取热装置,其中:所述瓦斯气预热装置用于逐步预热流经的所述混合气;所述中间取热装置用于逐步回收流经的烟气中的热量。
具体的,利用余热利用装置中依次设置的瓦斯气预热装置和中间取热装置可有效回收利用反应室中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热利用率。优选的,瓦斯气预热装置中可以设置高温预热段、中温预热段和常温预热段三个阶段温度下的预热段,并同时在高温预热段后设置第一级取热装置,例如蒸汽过热器、蒸发器等以回收高温热量,以及在中温预热段后设置第二级取热装置,例如省煤器、软水预热段等以回收中温热量,以及在常温预热段中,通过借助中间介质的强制循环,将低温热量传递给常温超低浓度瓦斯,以有效提高烟气的热利用效率。
更为具体的,第二级取热装置,如省煤器,还可通过吸收剩余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提高系统内加压的水(可由锅炉给水泵或其它给水装置提供)的温度,然后将升温的水提供至的蒸发器。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优选可以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取热管,通过上升管一端连通取热管、另一端连通汽包,通过下降管一端连通取热管、另一端连通汽包,完成取热管与汽包的互连,即取热管中的液体通过取热管的动力经上升管到达汽包、汽包中的液体再通过高位差经下降管到达取热管中,而汽包通过蒸汽管连通蒸汽过热器,即汽包中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蒸汽过热器,蒸汽过热器中加热后得到的过热蒸汽通过外送蒸汽管道外送。
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瓦斯气预热装置中所包括的三个预热段根据不同的温度等级设计不同的材质以适应工作环境,常温预热段主要采用普通碳钢材质并进行适当的翅化,解决由于换热温差造成的换热面积过大和体积过大的问题。特别是,常温预热段需要中间介质进行热量的传输,通过强制循环将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瓦斯气,充分利用常温预热段的烟气余热是整个系统提高整体热效率的关键设备之一。常温预热段采用分段式换热,中间介质与瓦斯气逆流传热的同时又与烟气逆流传热,直至烟气温度降低到接近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
中温预热段采用加以翅化的热管结构,以缩小换热器的结构尺寸,高温预热段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的换热管、管道以及钢板组成,最终将瓦斯气预热到接近甚至高于活性温度。另外,常温预热段及中温预热段不设置温度及流量的调节装置,使全部的烟气和瓦斯气通过常温预热段,并尽量利用常温预热段的余热降低排烟温度以提高热利用率。高温预热段和中温预热段之间的瓦斯气管道可设置温度调节装置,该温度调节装置与自控系统相连接,从而通过自控系统来控制调节调节器,从而完成进入直接燃烧器的混合气的初始温度的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瓦斯气预热装置中的预热段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三个预热段,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中对瓦斯气进行预热的不同需求设定更多预热段,当然,如果换热面积较大,也可以设置更少的预热段,但该种方式下热效率较低,本实施例中不加以考虑。同理,中间取热装置中所包括的取热装置也并不局限上述三个级别的取热,可以在不同的预热段之后设置相应的取热装置,从而可充分利用不同温度程度下的热量,提高热利用率。应当理解的是,中间取热装置并不仅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蒸发器、省煤器等装置,还可以是生产过程中的其它合理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瓦斯气预热装置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超低浓度瓦斯浓度调节装置,所述超低浓度瓦斯浓度调节装置包括:气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超低浓度瓦斯的超低浓度瓦斯气源和提供乏风的乏风气源;混合装置,与所述气源装置相连,用于将超低浓度瓦斯和乏风混合均匀;鼓风机,与所述混合装置相连,用于调整所述混合气中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并将所述混合气送入所述瓦斯气预热装置中。
其中,鼓风机具有大于设计能力的两倍的风量,用于调节瓦斯浓度短时间变化的适应性,使瓦斯浓度在瞬间变化3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稳定混合后的浓度在爆炸极限下限以下。
此外,所述超低浓度瓦斯浓度调节装置中还可包括有变频控制柜、配套电控阀门、防爆门、引风机等等。其中,通过设置变频控制,采集引风机入口管道的压强作为变频动作调节参数,可稳定调控反应室内的压强。
为了较好地防止超低浓度瓦斯浓度超标,在超低浓度瓦斯气源上设有第一瓦斯浓度检测仪和第一调节器,所述第一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瓦斯浓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通过调节超低浓度瓦斯的量,以将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在设定的允许波动范围内。其中,第一调节器可为超低浓度瓦斯气源阀门,当超低浓度瓦斯浓度达到设定值的上限时,则必须临时切断瓦斯气源保证系统安全,同时确保瓦斯气源不超压。
进一步,为了精确地将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在至少低于相应初始温度下的爆炸极限下限的三分之一,在所述鼓风机的入口管道上设有第二瓦斯浓度检测仪和第二调节器,所述第二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瓦斯浓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通过调节所述鼓风机的转速调节乏风量。例如,当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高于上述范围时,可提高鼓风机的转速,加大乏风量以降低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调节器和第二调节器可为自动调节器,也可通过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得以控制。
为了有效地根据测量的所述混合气的温度调节所述直接燃烧器中热源介质的输送量,在所述瓦斯气预热装置与所述直接燃烧器相连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混合气温度的第一测温仪,所述第一测温仪连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测量到的所述混合气的初始温度调节所述直接燃烧器中热源介质的输送量,以保证火焰稳定。
更进一步,为了保证反应室内的温度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在所述反应室的顶部设有用于测量所述反应室顶部的温度的第二测温仪,所述第二测温仪连有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反应室顶部的温度调节旁路瓦斯气的流量,以保证反应室内的温度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具体的,当反应室顶部的温度高于反应室内的安全温度时,可增加旁路瓦斯气阀门的流量以降低反应室顶部的温度;反之,当反应室顶部的温度低于反应室内的安全温度时,可通过关闭旁路瓦斯气阀门以预热反应室顶部的温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装置内设置有:环翼喷流混合构件,用于将超低浓度瓦斯和乏风混合均匀;旋流导流构件,用于防止管道及所述混合装置内瓦斯浓度的富集。其中,环翼喷流混合构件包括旋流配风构件和环翼喷流构件,能够将超低浓度瓦斯和乏风混合均匀,杜绝气体在混合后检测到的浓度不能代表真实浓度假象,防止由于浓度失真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且,在瓦斯流动管道及系统内容易形成浓度富集区域的位置还可增加旋流导流构件,以防止由于部分气体流动不畅所引起的瓦斯浓度富集。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的方法及系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该图详细说明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的过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超低浓度瓦斯和乏风分别通过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管道和矿井风排瓦斯管道进入系统,通过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管道上设置的第一瓦斯浓度检测仪101检测超低浓度瓦斯浓度是否在设定的允许波动范围内,并通过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管道上的阀门进行调控;之后超低浓度瓦斯和乏风在混合装置103混合均匀,并通过鼓风机104入口管道上设置的第二瓦斯浓度检测仪102检测混合气中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并通过鼓风机104调节乏风量加以调节,以将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在相应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以下三分之一左右。随后,混合气从鼓风机104出口进入气体预热段,依次经过常温预热段201、中温预热段202和高温预热段203进行预热,直至将超低浓度瓦斯预热到接近甚至高于活性温度的初始温度送入直接燃烧器。混合气在直接燃烧器中逐步直至全部点燃,然后从直接燃烧器出口303进入反应室40中进行充分反应生成高温烟气,并从反应室出口406排出进入高温预热段203进行换热,换热后的高温烟气依次经过蒸汽过热器501、蒸发器502回收高温热量,再进入中温预热段202进行换热,并通过与中温预热段202依次连接的省煤器503、软水预热段504回收中温热量,最后烟气进入常温预热段201,并借助中间介质的通过强制循环将低温热量传递给常温超低浓度瓦斯,而降温后的烟气通过引风机60、排气管70排出系统外。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提供至直接燃烧器,利用直接燃烧器中的热源介质逐步点燃所述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
b、将全部点燃的混合气送入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
c、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并将其逐步预热至初始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温度比所述超低浓度瓦斯的起始温度高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
测量所述混合气进入直接燃烧器的初始温度;
根据测得的所述混合气的初始温度,调节热源介质的输送量以保证火焰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
实时测量反应室顶部的温度;
根据测得的反应室顶部的温度,调节旁路瓦斯气阀门的流量以将所述反应室内的温度维持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之前,设定抽排超低浓度瓦斯的允许波动范围,控制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的方式控制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在允许波动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混合均匀之后,控制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至少低于相应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乏风量或空气量将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控制在至少低于相应初始温度下爆炸极限的下限的三分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合气中的超低浓度瓦斯的浓度高于设定的允许波动范围的上限时,切断或放散超低浓度瓦斯气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
利用高温烟气依次流经温度由高至低的不同预热段对超低浓度瓦斯进行逐步预热,通过在相邻的预热段之间设置取热装置以回收流经上一级预热段后的烟气中的部分热量,最后将低温预热段的烟气通过中间介质与超低浓度瓦斯进行换热,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所述预定温度。
12.一种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接燃烧器,用于逐步点燃初始温度下的超低浓度瓦斯与乏风的混合气,直至全部点燃;
反应室,与所述直接燃烧器相连,用于使全部点燃的混合气在所述反应室中充分燃烧,生成高温烟气;
余热利用装置,与所述反应室相连,用于逐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直至烟气的温度降至预定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燃烧器中设有环形布置的超低浓度瓦斯气体分布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瓦斯气预热装置和中间取热装置,其中:
所述瓦斯气预热装置用于逐步预热流经的所述混合气;
所述中间取热装置用于逐步回收流经的烟气中的热量。
CN201510413809.1A 2015-07-14 2015-07-14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4990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3809.1A CN104990092A (zh) 2015-07-14 2015-07-14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3809.1A CN104990092A (zh) 2015-07-14 2015-07-14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0092A true CN104990092A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01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3809.1A Pending CN104990092A (zh) 2015-07-14 2015-07-14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009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0342A (zh) * 2016-05-26 2016-08-31 北京君发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煤矿三废热能发生装置及瓦斯煤矿三废综合治理方法
CN108729966A (zh) * 2018-07-26 2018-11-02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
CN109559783A (zh) * 2018-11-29 2019-04-02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惰性通道内超低浓度瓦斯反应动力学参数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9973141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低浓瓦斯双氧化制热系统
CN111964029A (zh) * 2020-08-17 2020-11-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直接燃烧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21012417A1 (zh) * 2019-07-23 2021-01-28 北京君发可燃气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低浓度瓦斯微分燃烧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077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矿井通风瓦斯减排与综合利用装置及方法
KR20120002328A (ko) * 2010-06-30 2012-01-05 한국전력공사 바이오 가스의 메탄 농도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767836A (zh) * 2012-08-01 2012-11-0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矿井风排瓦斯燃烧热能利用装置
CN103643986A (zh) * 2013-11-21 2014-03-19 中国矿业大学 自回热型煤矿低浓度瓦斯与通风瓦斯协同氧化一体化装置
CN104141952A (zh) * 2014-07-30 2014-11-12 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4566367A (zh) * 2014-12-02 2015-04-29 中国矿业大学 低浓度煤层气或瓦斯燃烧器及其配套系统
CN204901785U (zh) * 2015-07-14 2015-12-23 杨君廷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077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矿井通风瓦斯减排与综合利用装置及方法
KR20120002328A (ko) * 2010-06-30 2012-01-05 한국전력공사 바이오 가스의 메탄 농도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767836A (zh) * 2012-08-01 2012-11-0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矿井风排瓦斯燃烧热能利用装置
CN103643986A (zh) * 2013-11-21 2014-03-19 中国矿业大学 自回热型煤矿低浓度瓦斯与通风瓦斯协同氧化一体化装置
CN104141952A (zh) * 2014-07-30 2014-11-12 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4566367A (zh) * 2014-12-02 2015-04-29 中国矿业大学 低浓度煤层气或瓦斯燃烧器及其配套系统
CN204901785U (zh) * 2015-07-14 2015-12-23 杨君廷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0342A (zh) * 2016-05-26 2016-08-31 北京君发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煤矿三废热能发生装置及瓦斯煤矿三废综合治理方法
CN105910342B (zh) * 2016-05-26 2018-06-12 北京君发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煤矿三废热能发生装置及瓦斯煤矿三废综合治理方法
CN108729966A (zh) * 2018-07-26 2018-11-02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
CN108729966B (zh) * 2018-07-26 2023-09-29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安全保障系统
CN109559783A (zh) * 2018-11-29 2019-04-02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惰性通道内超低浓度瓦斯反应动力学参数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9559783B (zh) * 2018-11-29 2021-07-2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惰性通道内超低浓度瓦斯反应动力学参数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9973141A (zh) * 2019-04-22 2019-07-05 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低浓瓦斯双氧化制热系统
WO2021012417A1 (zh) * 2019-07-23 2021-01-28 北京君发可燃气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低浓度瓦斯微分燃烧装置
CN111964029A (zh) * 2020-08-17 2020-11-2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直接燃烧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64029B (zh) * 2020-08-17 2024-05-1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直接燃烧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0092A (zh)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方法及系统
CN202732012U (zh) 乏风氧化发电系统
CN204901785U (zh) 超低浓度瓦斯燃烧系统
CN207247926U (zh) 一种纯氧管式加热炉
CN105258110A (zh) 一种燃用低热值燃气的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US2024030203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nitrogenation combustion and co2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in gas boilers
CN104075332A (zh) 用于提高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66495B (zh) 一种塔式太阳能-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04478113U (zh) 一种组合型蒸汽烟气mggh系统
CN102345982A (zh) 加热炉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CN205420290U (zh) 干热处理的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装置
CN204730670U (zh) 一种余热余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
CN207596786U (zh) 一种上升管余热回收和焦化烟气综合治理的设备
CN106001050A (zh) 过热蒸汽碳化有机废弃物能源循环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56515B (zh) 一种锅炉的运行方法
CN206073126U (zh) 一种锅炉一次风加热装置
CN105647563A (zh) 干热处理的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装置
CN203360522U (zh) 一种罩式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2078855A (zh) 大型汽车涂装生产线烘干余热利用装置
CN106285810B (zh) 一种湿饱和蒸汽用于烧结余热发电的装置和方法
CN203928764U (zh) 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555721U (zh) 一种隧道窑双压余热发电及物料预热冷却装置
CN107244674A (zh) 二硫化碳气化反应炉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CN209295433U (zh) 一种燃油气热风炉
CN106482146A (zh) 一种锅炉一次风加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