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923B -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0923B
CN104980923B CN201410138618.4A CN201410138618A CN104980923B CN 104980923 B CN104980923 B CN 104980923B CN 201410138618 A CN201410138618 A CN 201410138618A CN 104980923 B CN104980923 B CN 104980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commun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86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0923A (zh
Inventor
赵毅
房家奕
赵丽
冯媛
李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4101386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2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6002 priority patent/WO201515465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0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0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其方法包括: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的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如果所述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车联网技术是指,借助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DSRC)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间的直接通信,实时感知车辆周边状况并提供及时道路安全预警。按照鉴权信息的发送方式,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间的直接通信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自身携带直通式)中,发送端在发送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后,根据消息中包含的鉴权信息对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鉴定,如果鉴权通过则认为该消息是有效消息,否则认为接收的消息为无效消息。
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蜂窝协助直通式)中,发送端的安全性验证可以由蜂窝网络协助完成。具体的,发送端将鉴权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在根据鉴权信息对发送端进行安全验证并通过后,将发送端的鉴权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或者直接将发送端的鉴权信息转发给接收端,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鉴权信息对发送端发送的消息进行有效性验证。
可见,在蜂窝网络边缘处,两类终端相遇时,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将无法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造成道路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以解决蜂窝网络边缘处的两类终端相遇时,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将无法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造成道路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如果确定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自身携带直通式),第一终端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方式一、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方式二、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信息组织格式,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方式对应的信息组织格式不同。
方式三、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基于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较佳地,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第一终端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之前,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以下任一方式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方式一、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方式二、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指定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订条件。
方式三、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当第一终端确定无法继续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第一终端将通信方式切换为自身携带直通式。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第一终端启动后或者切换为自身携带直通式后,根据接收到的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自身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
如果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第一终端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否则,第一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终端包括:
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如果确定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较佳地,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或者,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信息组织格式,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方式对应的信息组织格式不同;或者,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基于上述任意终端实施例,较佳地,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较佳地,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指定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订条件;或者,确定第二终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上述任意终端实施例,较佳地,还包括通信方式切换模块,用于当确定无法继续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通信方式,将通信方式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基于上述任意终端实施例,较佳地,还包括通信方式设置模块,用于在终端启动后或者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后,根据接收到的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终端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如果是,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否则,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终端,该终端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包括处理器和射频单元。
其中,射频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发送第二直接通信消息;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射频单元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介绍。
自身携带直通式: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蜂窝协助直通式: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第一终端:当前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
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第一终端接收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
第二直接通信消息: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直接通信消息;
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终端。
其中,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和第二直接通信消息是车联网系统中,终端之间传递的消息,例如,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点对点通信消息,车和基础设施发送的道路安全消息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100、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步骤110、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第一终端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其中,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鉴权信息用于对该第二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较佳地,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第一终端不仅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在发送给其他终端、广播、组播的直接通信消息中也携带鉴权信息。
下面对步骤11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第一终端给其他终端发送直接通信消息,广播、组播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的情况,对此将不再赘述。
鉴权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例如,可以是直接通信消息发送端的公钥,CA签名等等。本发明不对鉴权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凡是能够对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的信息,均可以作为鉴权信息。
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步骤110之后,如果第一终端确定周围不存在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且第一终端确定自身仍然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进行直接通信时,将停止在其发送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直接通信消息来确定周围是否存在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第一终端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确定周围是否存在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周围是否存在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
上述处理过程中,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那么,第一终端仍然按照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第二直接通信消息,即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不携带鉴权信息。
如果第一终端在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较佳地,其在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仍然指示其通信方式为蜂窝协助直通式,或者,在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仍然指示其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方式一、如果预先规定或约定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通信方式指示信息,则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其中,通信方式指示信息可以采用比特映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枚举方式实现,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方式二、如果预先规定或约定不同通信方式下,直接通信消息使用不同的信息组织格式,则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信息组织格式,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方式对应的信息组织格式不同。
其中,每个通信方式下,直接通信消息具体使用什么样的信息组织格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方式三、如果预先规定或约定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发送端的位置信息,则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其中,根据位置信息,具体如何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确定。例如,预先规定或约定,只要终端位于蜂窝网覆盖范围内,则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否则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那么,如果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位于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如果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位于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外,则确定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
基于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较佳地,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之前,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以下任一方式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方式一、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是指蜂窝网络的信号能够达到预定强度的范围。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由协议规定,或由终端按照预设的规则确定。例如,将距离蜂窝基站预定距离内的区域定义为蜂窝基站的可靠覆盖范围。
方式二、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指定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订条件。
方式三、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具体的,如果确定第二终端针对第一终端发送的行为查询信息或状态查询信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当第二终端处于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时,应该采用蜂窝协助直接通信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第二终端所处位置对应的蜂窝基站负荷太大无法提供蜂窝协助直通方式,那么第二终端只能采用自身携带直通方式。当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行为查询信息或者状态查询信息,第二终端会反馈有效响应信息;或者第二终端将自己所处的情况主动携带在发送的消息中。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第一终端在发送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是否携带鉴权信息。相应的,当前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后,根据该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其中携带鉴权信息。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约定或规定,既可以使用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鉴权信息对该直接通信消息进行验证,也可以使用蜂窝网发送的鉴权信息对直接通信消息进行验证。这种情况下,当前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其他终端接收到携带鉴权信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后,仍然按照蜂窝协助直通式的规定,通过蜂窝网协助发送鉴权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当第一终端确定无法继续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第一终端将通信方式切换为自身携带直通式。其中,第一终端可以根据蜂窝网发送的消息确定是否可以继续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具体可以参照现有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第一终端也可以通过在预定时间段内不能有效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设定信息来确定不可以继续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
例如,终端开始处于蜂窝网络覆盖的环境,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网络进入拥塞状态;终端确定不能继续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终端停止向基站发送鉴权信息,开始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即终端在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包含鉴权信息,并在直接通信消息中指示其通信方式为自身携带直通式。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终端启动后或者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时,根据接收到的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自身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如果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终端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否则,终端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
其中,终端可以周期性检测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以确定自身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
具体的,可以根据能否接收到蜂窝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自身能否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也可以根据能否与蜂窝网设备建立满足需要的通信链路确定自身能否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
例如,终端开机启动后,搜索指定的蜂窝网络(如中国移动的蜂窝网);搜索到指定的蜂窝网络后接入网络,发送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的申请;基站向终端发送确认信息,允许终端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终端接收到基站的确认信息后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终端向基站(周期性)发送自己的鉴权信息;基站接收到终端上报的鉴权信息后,对终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周期性)将终端的鉴权信息处理后发送给基站下的其他终端,并转发给相邻基站。
又例如,终端A处于无蜂窝网络覆盖的环境,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终端周期性检测蜂窝网络信号;终端在检测到蜂窝网络信号后,接入网络,发送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的申请;基站拒绝了终端发送的申请,并指示原因为当前蜂窝网络处于拥塞状态;在设定时间(10分钟)后,终端再次开始周期性检测蜂窝网络,在检测到蜂窝网络信号后,接入网络,并发送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通消息的申请;基站向终端发送确认信息,允许终端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通消息;终端接收到基站的确认信息后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发送直接通信消息,向基站(周期性)发送自己的鉴权信息;基站接收到终端上报的鉴权信息后,(周期性)将终端的鉴权信息处理后发送给基站下的其他终端,并转发给相邻基站。
对于第二终端而言,如果接收到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则采用该鉴权信息对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如果直接通信消息中不携带鉴权信息,则丢弃该直接通信消息。
下面以具体应用场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车辆终端A当前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车辆终端B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其中,车辆终端可以是车载设备、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等。
车辆终端A即第二终端,车辆终端B即第一终端。
车辆终端A和车辆终端B在行驶过程中均广播直接通信消息(以下简称直通消息)。
假设车辆终端A先接收到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通过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包含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车辆终端B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并确定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中不携带鉴权信息,由于不能对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车辆终端A将接收到的不含鉴权信息的直通消息丢弃。
车辆终端B接收到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通过其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车辆终端A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并确定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那么,车辆终端B根据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的鉴权信息对该直通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自己之后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增加鉴权信息,并在直通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中包含鉴权信息。
其中,车辆终端A使用其私钥对发送的直通消息进行签名,并将签名信息携带在直通消息中。另外,直通消息中还携带车辆终端A的证书,或者,直通消息中还携带该证书的摘要信息。该证书中包含与车辆终端A的私钥关联的公钥和证书管理机构(CA)对该证书的签名信息。
如果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完整的证书,则车辆终端B先根据CA发布的公钥对该直通消息中的证书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以确定该证书的有效性。在证书验证通过后,使用证书中的公钥对终端A的私钥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以验证直通消息的有效性,验证通过后,将直通消息中包含的道路安全信息递交给高层处理。如果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证书摘要,则车辆终端B根据证书摘要获取缓存的完整证书,然后按照上述过程对直通消息进行验证。
其中,车辆终端B在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的鉴权信息可以是车辆终端B的完整证书,该证书中携带与其私钥关联的公钥和该证书的签名信息,该鉴权信息也可以是证书摘要。
车辆终端A接收到车辆终端B发送的包含鉴权信息的直通消息后,根据鉴权信息对直通消息进行有效性验证,将通过验证的车辆终端B的直通消息递交给高层。具体验证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描述。
如图3所示,车辆终端A当前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车辆终端B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车辆终端A和车辆终端B在行驶过程中均广播直接通信消息(以下简称直通消息)。
车辆终端B接收到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通过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包含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车辆终端A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并确定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车辆终端B根据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的鉴权信息对该直通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另外,车辆终端B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包含的位置信息判断车辆终端A在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通过其他途径获知对应的蜂窝网络没有发生拥塞。则车辆终端B判断车辆终端A不满足预定条件,因此不需要在自己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增加鉴权信息,仍按当前的蜂窝协助方式发送直通消息。
如图4所示,车辆终端A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车辆终端B、C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车辆终端A、车辆终端B和车辆终端C在行驶过程中均广播直接通信消息(以下简称直通消息)。
车辆终端B虽然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但在接收到车辆终端A发送的直通消息后,已经在自己后续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车辆终端B接收到车辆终端C发送的直通消息,通过车辆终端C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包含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车辆终端C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并确定车辆终端C发送的直通消息中不携带鉴权信息,车辆终端B采用从蜂窝基站接收到的车辆终端C相关的鉴权信息对车辆终端C发送的直通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车辆终端C接收到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通过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中包含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车辆终端B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并确定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车辆终端C可以选择采用从蜂窝基站接收到的车辆终端B相关的鉴权信息对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也可以选择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中携带的鉴权信息对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车辆终端C接收到的车辆终端B发送的直通消息中虽然包含了鉴权信息,但车辆终端B指示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因此车辆终端C在自己之后发送的直通消息中不需增加鉴权信息,仍采用原有的蜂窝协助方式发送直通消息。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如图5所示,该终端包括:
通信方式确定模块501,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502,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较佳地,通信方式确定模块501用于: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或者,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信息组织格式,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方式对应的信息组织格式不同;或者,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基于上述任意终端实施例,较佳地,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502用于: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较佳地,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根据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不在指定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订条件;或者,确定第二终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确定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基于上述任意终端实施例,较佳地,还包括通信方式切换模块,用于当确定无法继续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通信方式,将通信方式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基于上述任意终端实施例,较佳地,还包括通信方式设置模块,用于在终端启动后或者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后,根据接收到的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终端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如果是,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否则,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终端,该终端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1和射频单元602。
其中,射频单元602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发送第二直接通信消息;处理器601被配置为,在射频单元602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如果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在蜂窝网络边缘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在确定收到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发来的直接通信消息,会在其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使得采用自身携带直通式的终端能够根据该鉴权信息对采用蜂窝协助直通式的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避免了道路安全隐患。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的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信息组织格式,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方式对应的信息组织格式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指定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订条件;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继续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将通信方式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启动后或者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后,根据接收到的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自身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如果是,所述第一终端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否则,所述第一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当前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所述终端包括:
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如果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所述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通信方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的信息组织格式,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方式对应的信息组织格式不同;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通信消息发送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鉴权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直接通信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在指定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可靠覆盖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订条件;或者,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能够反馈有效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满足预设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方式切换模块,用于当确定无法继续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通信方式,将通信方式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方式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启动后或者切换为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后,根据接收到的蜂窝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是否能够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如果是,采用蜂窝协助发送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否则,采用自身携带鉴权信息直接通信方式。
CN201410138618.4A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4980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8618.4A CN104980923B (zh)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PCT/CN2015/076002 WO2015154653A1 (zh) 2014-04-08 2015-04-07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8618.4A CN104980923B (zh)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923A CN104980923A (zh) 2015-10-14
CN104980923B true CN104980923B (zh) 2019-02-05

Family

ID=5427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8618.4A Active CN104980923B (zh)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0923B (zh)
WO (1) WO2015154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22771B1 (en) * 2016-04-01 2020-05-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826464A (zh) * 2019-10-31 2020-02-21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分类方法、装置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8758B2 (en) * 2004-04-02 2009-06-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7848278B2 (en) * 2006-10-23 2010-12-07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Roadside network unit and method of organizing, managing and maintaining local network using local peer groups as network groups
KR101375481B1 (ko) * 2007-07-06 2014-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모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682285B2 (en) * 2008-04-14 2014-03-25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Positioning signal for rescue forc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ice discovery for D2D proximity services";Alcatel-Lucent 等;《3GPP TSG-RAN1 Meeting #72bis R1-130954》;20130419;第2,3.3节
"Security in ProSe Discovery";NEC Corporation;《3GPP TSG SA WG3 (Security) Meeting #73 S3-130999》;20131115;第2.3,2.4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923A (zh) 2015-10-14
WO2015154653A1 (zh) 201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4823B (zh) Peps便携式设备定位
CN112205008B (zh)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0101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vehicle-mounted terminal, roadside device
WO2017076037A1 (zh) 车联网v2x业务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KR20190038550A (ko) 확인 및 식별 검사 중 통신 흐름
CN104380655B (zh) 在受限装置上进行证书撤销状态验证的机制
EP3637672B1 (en) V2x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ecure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217144B1 (ko) 신뢰성 있는 교통 기관에 의해 이전에 인가된 모바일 통신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사용자 장비의 인가
KR20120055683A (ko) 표현들의 소유권을 유도, 통신 및/또는 검증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KR20180049709A (ko) 근접-기반 서비스 직접 통신에 기반하여 v2p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49611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682859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19036091A (ja) 車両保安システム及び車両保安方法
CN106713253B (zh) 周边感知联网中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79048A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系统和智能设备
Chen et al. Towards secure intra-vehicle communications in 5G advanced and beyond: Vulnerabilities, attacks and countermeasures
US11523278B2 (en) Method for secured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980923B (zh) 一种鉴权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WO2018218535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70094B (zh) 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347656A (zh) 一种蓝牙加密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09923B (zh) 一种利用蜂窝网实现车辆身份鉴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51621A (zh) 安全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3115348A1 (en) V2x security device, first vehicle, a v2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CN107564298B (zh)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交通灯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