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8841A -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8841A
CN104978841A CN201410147304.0A CN201410147304A CN104978841A CN 104978841 A CN104978841 A CN 104978841A CN 201410147304 A CN201410147304 A CN 201410147304A CN 104978841 A CN104978841 A CN 104978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s
identification code
command information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73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茂裕
陈信男
黄家柔
陈韦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473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8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8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8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功能控制器及用于与功能控制器实现配对连接并对功能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晶片钥匙,进一步包括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与晶片钥匙配对连接并发出指令信息,晶片钥匙接收指令信息并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功能控制器作用于交通工具。本发明通过在远程控制系统中设定两项配对过程,大大提高了远程控制系统的安全系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交通工具已经广泛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随着交通工具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交通工具上。其中,用于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传统的远程控制方式通常是利用一个遥控装置直接控制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本身还配设有与遥控装置相适应的控制器,通过遥控装置与交通工具内的控制器建立连接,并进行指令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远程控制交通工具的目的。然而,遥控装置来直接控制交通工具的方式太过单一,易于被他人破解,继而使得远程控制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降低。而且,一旦被他人获取了该遥控装置,将给使用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功能控制器及用于与功能控制器实现配对连接并对功能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晶片钥匙,进一步包括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与晶片钥匙配对连接并发出指令信息,晶片钥匙接收指令信息并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功能控制器作用于交通工具。
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无线通讯装置发出第一识别码;一晶片钥匙接收第一识别码,并识别认证第一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识别正确,晶片钥匙发出第二识别码;一功能控制器接收第二识别码,并识别认证第二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识别正确,则无线通讯装置发出一指令信息;指令信息经由晶片钥匙传输至功能控制器;功能控制器根据指令信息控制交通工具。
上述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在无线通讯装置与晶片钥匙之间增加了一项识别配对过程。即使他人破解了晶片钥匙与功能控制器之间的配对程序,由于无线通讯装置与晶片钥匙之间并没有正常运营识别配对程序,仍不能控制于交通工具,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并有效补缺了传统交通工具的控制系统易被破解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远程控制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远程控制系统 100
无线通讯装置 10
第一微控制器 11
第一通讯模组 12
显示模组 13
晶片钥匙 20
第二微控制器 21
第二通讯模组 22
第一识别模组 23
功能控制器 30
第三微控制器 31
第三通讯模组 32
第二识别模组 3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100,包括一无线通讯装置10、一晶片钥匙20及装设于交通工具上的功能控制器30。
无线通讯装置10用于向晶片钥匙20发出相关指令信息与第一识别码,其包括第一微控制器11(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和第一通讯模组12。其中,第一微控制器11为通过相关作业系统或微型应用程序并配合唯读记忆体(ROM)及随机存取记忆体来实现相关存储记忆与运算功能的整合装置。优选地,该相关作业系统可为林奈克斯系统(Linux),也可以为安卓系统(Android),但不限于此。
第一通讯模组12电性连接于第一微控制器11,第一通讯模组12可通过无线电的方式发射指令信息与第一识别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控制器11控制第一通讯模组12发出相关的指令信息及第一识别码。
在实际应用时,无线通讯装置10还设置相应的控制应用程序(APP),该应用程序至少能够实现无线通讯装置10的驱动及使无线通讯装置10辨识识别码与指令信息的功能。
无线通讯装置10还包括一个电性连接于第一微控制器11的显示模组13,其可将相关的指令信息反映在本身的显示屏幕(图未示)上,以便于使用者查看。优选地,显示模组13的显示屏幕可为触摸屏,也可设置其它专门用于写入指令信息的操作界面(图未示)。但不限于此,只要其便于写入相关指令信息即可。
可以理解,无线通讯装置10并不局限于仅有一个微控制器和一个通讯模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微控制器和通讯模组的数量。
晶片钥匙20无线耦合于无线通讯装置10与功能控制器30,其包括第二微控制器21和电性连接于第二微控制器21的第二通讯模组22。第二微控制器21为晶片钥匙20中的其它元件提供相关存储记忆与运算功能。第二通讯模组22可与第一通讯模组12通过3G/4G、蓝牙及Wi-Fi之类的无线连接方式进行指令信息及第一识别码的传输,但不限于此,只要其便于进行指令信息及第一识别码的传输即可。
晶片钥匙20还包括一个第一识别模组23,其电性连接于第二微控制器21。第一识别模组23可设定相应的识别程序,该识别程序用于识别由第二通讯模组22接收并存储在第二微控制器21中的第一识别码。若该第一识别码能够适配该识别程序,相应地,晶片钥匙20即可与无线通讯装置10建立配对关系。反之,则该晶片钥匙20将不能与无线通讯装置10建立配对关系。因此,该晶片钥匙20为远程控制系统100的重要部分,并有效的增强了远程控制系统100的安全系数。可以理解的,晶片钥匙20可以植入到无线通讯装置10中以增强其便携性。
事实上,第二通讯模组22接收到由第一通讯模组12发出的第一识别码之后,该第一识别码由第二微控制器21整合,并由第一识别模组23进行识别认证,认证信息被反馈至第二微控制器21。当第一识别模组23能够识别认证该第一识别码,则晶片钥匙20即可与无线通讯装置10建立配对关系,该晶片钥匙20中的第二通讯模组22随即向功能控制器30发出第二识别码。
可以理解,晶片钥匙20并不局限于仅有一个微控制器、一个通讯模组及一个识别模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微控制器、通讯模组及识别模组的数量。
功能控制器30包括第三微控制器31、电性连接于第三微控制器31的第二通讯模组32及电性连接于第三微控制器31的第二识别模组33。其中,第三微控制器31是为功能控制器30提供相关存储记忆与运算功能的整合装置。
第三通讯模组32与第二通讯模组22建立无线连接,用于传输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之间相应的指令信息及识别码。第三通讯模组32与第二通讯模组22可采用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连接方式,使用socket通信的前提是第三通讯模组32与第二通讯模组22 均可以通过GPRS来实现指令信息及识别码的传输。同时,第二通讯模组22 需要使用一动态域名解析软件,用于将动态IP固定,以便于第三通讯模组32通过该IP与第二通讯模组22 建立socket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GPRS本身具有传输信息准确,传输距离广等优点。因此,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之间通过设置这种利用GPRS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技术,可有效提高两者之间指令信息及识别码的传输效率,并且突破了传统可建立无线连接距离较短的缺陷,具有较高的产业上的价值。
另外,随着Wi-Fi在全世界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第三通讯模组32与第二通讯模组22也可以采用Wi-Fi无线上网的方式实现指令信息及识别码的远端传输。但不限于此,只要其便于指令信息及识别码的远端传输即可。
第二识别模组33与第一识别模组23的作用原理相似。第三通讯模组32接收到由第二通讯模组22发出的第二识别码之后,该第二识别码由第三微控制器31整合,并由第二识别模组33进行识别认证,认证信息被反馈至第三微控制器31。若第二识别模组33能够识别认证该第二识别码,则功能控制器30可与晶片钥匙20建立配对关系。
功能控制器30可安装于交通工具内,其可接收相应的指令信息,并根据相应的指令信息来实现控制交通工具的目的。优选地,功能控制器30可根据指令信息来实现控制交通工具引擎的启动与关闭、车门的打开与关闭之类的工作,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功能控制器30并不局限于仅有一个微控制器、一个通讯模组及一个识别模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微控制器、通讯模组及识别模组的数量。
可以理解,无线通讯装置10可为手机、笔记型电脑及平板电脑等可随身携带的无线通讯装置。
传统的远程控制系统多是采用遥控装置来直接控制交通工具,所以遥控装置与交通工具之间的连接方式一旦被破解,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将会大大降低。然而,本发明的远程控制系统100通过增加了一个无线通讯装置10,使得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先进行识别配对,并且识别配对成功之后,晶片钥匙20再与功能控制器30进行识别配对。因此,若要利用该远程控制系统100实现控制交通工具的目的,则两次识别配对缺一不可。即使他人破解了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之间连接方式,并进行复制,但由于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之间并没有得到识别配对,最终将不能实现控制交通工具,从而有效防止传统远程控制系统易被他人破解的危险,大大增强了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
请参照图2,一种用于上述远程控制系统100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无线通讯装置10启动并发出第一识别码;
S102:晶片钥匙20接收该第一识别码,并识别认证该第一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能识别认证,则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配对成功。
S103:若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配对成功,晶片钥匙20发出第二识别码;
S104:功能控制器30接收该第二识别码,并识别认证该第二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能识别认证,则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配对成功。
S105:若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配对成功,该无线通讯装置10可以向晶片钥匙20发出指令信息;
S106:晶片钥匙20接收该指令信息,并将其传输至功能控制器30;
S107:功能控制器30根据该指令信息控制交通工具。
S108:流程结束。
可以理解,先是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识别配对。且识别配对成功之后,再是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识别配对。即两次识别配对过程均成功之后才能进行相关指令信息的传输,以实现远程控制于交通工具的目的。其中若缺少任意一项识别配对过程或任有一项识别配对过程不成功,将不能实现远程控制该交通工具的目的。
本发明的远程控制系统100先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进行识别配对,并且识别配对成功之后,晶片钥匙20再与功能控制器30进行识别配对。以至于若要控制交通工具,则两次识别配对缺一不可。即使他人破解了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之间控制关系,并进行复制,但由于无线通讯装置10与晶片钥匙20之间并没有得到识别配对,最终将不能实现控制交通工具,从而有效防止传统远程控制系统易被他人破解的危险。大大增强了交通工具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还通过在第三通讯模组32与第二通讯模组22之间利用GPRS、Wi-Fi等无线连接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有效提高晶片钥匙20与功能控制器30之间信息的传输效率。同时,由于GPRS与Wi-Fi均具有传播距离广的特性,从而有效扩大了远程控制系统100可控制交通工具的空间范围,突破了传统可建立无线连接距离较短的缺陷,具有较高的产业上的价值。另外,无线通讯装置1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装置,且晶片钥匙20可植入于无线通讯装置10内,从而有利于其便携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功能控制器及用于与该功能控制器实现配对连接并对该功能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晶片钥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无线通讯装置,该无线通讯装置与该晶片钥匙配对连接并发出指令信息,该晶片钥匙接收该指令信息并根据该指令信息控制该功能控制器作用于交通工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讯装置、该晶片钥匙及该功能控制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用于提供该指令信息的存储记忆及运算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讯装置包括用于发出第一识别码及该指令信息的第一通讯模组;该晶片钥匙包括用于接收该第一识别码及该指令信息且发出第二识别码及该指令信息的第二通讯模组;该功能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该第二识别码及该指令信息的第三通讯模组,该第一通讯模组、该第二通讯模组及该第三通讯模组分别对应电性连接于该无线通讯装置、该晶片钥匙及该功能控制器的微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讯模组、该第二通讯模组及该第三通讯模组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该第一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及该指令信息的传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晶片钥匙包括用于识别该第一识别码的第一识别模组,该功能控制器包括用于识别该第二识别码的第二识别模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识别模组电性连接于该晶片钥匙中的微控制器,其设有用于识别该第一识别码的识别程序,该第二识别模组电性连接于该功能控制器中的微控制器,其设有用于识别该第二识别码的识别程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讯装置还包括一个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电性连接于该无线通讯装置的微控制器,其包括用于显示该指令信息的显示屏幕。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讯装置中设置有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用于使该无线通讯装置辨识该识别码与该指令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晶片钥匙安装于该无线通讯装置内,该功能控制器安装于交通工具内。
10.一种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无线通讯装置发出第一识别码;
一晶片钥匙接收该第一识别码,并识别认证该第一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识别正确,该晶片钥匙发出第二识别码;
一功能控制器接收该第二识别码,并识别认证该第二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识别正确,则该无线通讯装置发出一指令信息;
该指令信息经由该晶片钥匙传输至该功能控制器;
该功能控制器根据该指令信息控制交通工具。
CN201410147304.0A 2014-04-14 2014-04-14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4978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7304.0A CN104978841A (zh) 2014-04-14 2014-04-14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7304.0A CN104978841A (zh) 2014-04-14 2014-04-14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8841A true CN104978841A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75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7304.0A Pending CN104978841A (zh) 2014-04-14 2014-04-14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88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698A (zh) * 2019-07-01 2021-01-05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业务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具有的主mcu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698A (zh) * 2019-07-01 2021-01-05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业务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具有的主mcu
CN112187698B (zh) * 2019-07-01 2023-05-16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业务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具有的主mcu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2306B (zh) 一种终端与家庭网关的绑定方法
CN104378145A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CN104378838A (zh) 一种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028713A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Flash Driv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9686639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technique
CN105730398A (zh) 移动终端双向控制汽车的系统与方法
CN104468235A (zh) 一种基于iap的可配置全网络远程节点固件升级系统及装置
CN104184502A (zh) 一种蓝牙配对装置及方法
CN103914957A (zh) 电器产品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82578U (zh) 红外遥控装置和电器设备控制系统
CN105336019A (zh) 一种远程控制门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491034A (zh) 一种与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终端鉴权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46521B (zh) 一种无线遥控装置的对码方法及其系统
CN103716161A (zh) 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智能设备的服务器认证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认证装置
CN104461616A (zh) 一种芯片卡软件的更新方法和系统
CN113970171A (zh) 一种开启空调器的配网模式的方法及控制终端
CN105578240A (zh) 电视终端交互方法和系统
KR20100077914A (ko) 무선통신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630477B (zh) 车载终端应用程序的升级方法及装置
CN204480290U (zh) 一种用于蓝牙连接的nfc标签及烧录装置
CN105631281A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4978841A (zh) 交通工具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80044375A (ko) 근거리 통신 인터페이스 제어방법
CN205862386U (zh) 基于蜂窝网络与蓝牙技术的密码智能锁远程管理中继器
CN102104749A (zh) 一种给电视机升级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