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8676A - 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78676A CN104978676A CN201510407598.0A CN201510407598A CN104978676A CN 104978676 A CN104978676 A CN 104978676A CN 201510407598 A CN201510407598 A CN 201510407598A CN 104978676 A CN104978676 A CN 1049786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service
- preference
- msub
- m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444 SUB1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属于在线信誉度量及在线服务领域。本发明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本发明体现了用户评价准则不一致的内在特征和信誉可比较性管理的潜在需求;易于理解的用户偏好关系一致性评价准则为用户评价准则不一致时的服务信誉度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手段和计算方法;同时,通过考虑用户对不同服务评分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信誉度量方法的防操纵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属于在线信誉度量及在线服务领域。
背景技术
互联网以及普适连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在线购物、在线娱乐、在线金融、在线软件等在线服务(简称服务)模式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Learning、e-Science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用户选择在线服务面临多方面的困难:①在线服务数量庞大,用户不可能与所有服务都有交易的经验;②信息的不对称使用户很难拥有在线服务的完整信息;③付费消费模式使用户通常不能对在线服务进行试用;④服务提供者可能向用户提供不真实的信息。这些问题使用户需要借助以第三方评价为基础形成的信誉对在线服务的可信任程度进行判断。信誉是对服务表现的综合度量,准确、客观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可辅助用户进行服务选择,对服务提供者产生约束力、限制欺诈,降低用户和服务提供者的交易成本,并指导服务提供者提高其服务质量。
A等(<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7,43(2):618-64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ing Decis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3,126-138)指出公知的加法/平均模型、贝叶斯模型、信念模型、模糊模型和离散信任模型等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假定所有用户按相同的评价准则对服务进行评价。然而,由于消费背景、消费心理、消费爱好等因素的影响,用户对服务评价的准则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可能出现矛盾和冲突。由具有不一致评价准则的用户对服务进行评价,即使服务表现相同,其得到的评分也可能不同,公知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服务信誉;另一方面,即使服务表现不同,其得到的评分也可能相同,公知的方法会得到相同的服务信誉。因此,公知方法得到的不同服务信誉不具备可比较性,利用这样的信誉进行服务选择会产生不客观的结果。信誉不具可比较性还使服务提供者难以利用信誉判断用户对其提供服务的总体看法与用户对其他服务总体看法之间的差别,不利于利用信誉改善服务质量。此外,公知方法度量特定服务信誉时只考虑用户对该服务的评分,因此只需对该服务的评分进行修改即可达到信誉操纵的目的,防操纵能力较弱。
本发明以评价准则不一致情况下用户对服务的评分为基础,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提出评价不同用户偏好关系一致性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将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解决在线服务信誉不具备可比较性的问题,并通过考虑用户对不同服务评分之间的关系提高信誉的防操纵能力,为用户评价准则不一致情况下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及其相关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以用于解决信誉不具备可比较性时利用信誉进行服务选择及改善服务质量面临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
Step1.1、设用户集合为U={u1,u2,…,um},服务集合为S={s1,s2,…,sn},用户-服务评分矩阵为R=[rij]m×n,基于评分矩阵R建立用户ui∈U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关系pi(sj,sk):
其中,rij(i=1,2,…,m,j=1,2,…,n)为第i个用户ui对第j个服务sj的评分,表示用户ui对服务sj表现的满意程度,rij越大则ui对sj越满意;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优于sk,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k优于sj,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和sk无区别;
Step1.2、记用户ui的偏好集为Pi={p(sj,sk)|j,k=1,2,…,n},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PMi=[pmjk]n×n;其中:
Step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Step2.1、计算矩阵SUBil=[sub]n×n=PMi-PMl(i,l=1,2,…,m),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得到c(ui,ul);c(ui,ul)定义为用户ui,ul∈U(i,l=1,2,…,m)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表示用户ui,ul的偏好集Pi、Pl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其中,cui,ul(sj,sk)为用户ui,ul∈U(i,l=1,2,…,m)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一致性:
根据公式(1)和公式(4),SUBil中值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且cui,uj(sj,sk)=1;
Step2.2、根据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可得到公式(3)定义的c(ui,ul);c(ui,ul)越大则ui,ul之间的偏好关系越一致;将所有ui,ul∈U(i,l=1,2,…,m)的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m×m;
Step2.3、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C(ui),其中i=1,2,…,m;C(ui)定义为用户ui∈U与其他所有用户ul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之和,表示ui的偏好集Pi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集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Step3、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Step3.1、寻找与所有用户ui∈U(i=1,2,…,m)之间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集合u*: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并且|U*|≠|U|,则将U赋值为U*,从步骤Step2开始重新计算ui∈U中C(ui)最大的服务,直到|U*|=|U|,满足|U*|不能降低为止:如果|U*|>1,取任意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如果|U*|=1,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不再继续计算ui∈U*的C(ui),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其中,为ui∈U(i=1,2,…,m)中C(ui)最大的用户形成的集合;
Step3.2、根据u*=ui(i=1,2,…,m),将其对服务sj∈S(j=1,2,…,n)的评分作为sj的信誉,得到服务信誉r(si)=rij。
还包括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通过将用户ui对服务sj的评分从rij修改为rij'以实现对信誉的操纵,根据公式(1),该修改会导致ui对sj和其他服务间的偏好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ui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从而使修改服务sj的评分不仅会改变sj的信誉,也会改变其他服务的信誉,得出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
由于u*具有与所有用户最一致的偏好关系,因此与其他用户相比,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对所有用户最不具争议。此外,由于评价准则的不一致,不同用户的评分是不可比较的。比如从rij>rlj不能推断sj为用户ui提供的服务优于为用户ul提供的服务。但是,对任何理性用户,其评分则一定是可比较的。如果rij>rik,则sj>isk;如果rij<rik,则sj<isk;如果rij=rik或rij、rik无定义,则sj~isk。因此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是可比较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消费背景、消费心理、消费爱好等因素的影响,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评价准则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可能出现矛盾和冲突。而只有假定用户对在线服务具有一致的评价准则时,公知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得到的信誉才具备可比较性。本发明不假设用户对在线服务具有一致的评价准则,通过将与所有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使服务信誉对所有用户最不具争议。同时,由于特定用户对服务的评分是可比较的,因此本发明得到的服务信誉也具备可比较性,有效解决信誉不具备可比较性时利用信誉进行服务选择以及改善服务质量所面临的问题。
2、公知的方法对特定服务进行信誉度量时只考虑用户对该服务的评分,因此,只需对该服务的评分进行操纵即可达到操纵该服务信誉的目的。本发明通过考虑用户对不同服务的评分之间的关系,通过一次计算得到所有服务的信誉,从而单个服务评分的变化不但会影响该服务的信誉,还会对其他服务的信誉产生影响。因此,对本发明的信誉度量方法进行操纵比对公知的信誉度量方法进行操纵复杂得多,客观上使本发明的信誉度量方法具备更强的防操纵能力。
总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用户评价准则不一致情况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体现了用户评价准则不一致的内在特征和信誉可比较性管理的潜在需求。易于理解的用户偏好关系一致性评价准则为用户评价准则不一致时的服务信誉度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手段和计算方法。同时,通过考虑用户对不同服务评分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信誉度量方法的防操纵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
Step1.1、设用户集合为U={u1,u2,…,um},服务集合为S={s1,s2,…,sn},用户-服务评分矩阵为R=[rij]m×n,基于评分矩阵R建立用户ui∈U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关系pi(sj,sk):
其中,rij(i=1,2,…,m,j=1,2,…,n)为第i个用户ui对第j个服务sj的评分,表示用户ui对服务sj表现的满意程度,rij越大则ui对sj越满意;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优于sk,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k优于sj,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和sk无区别;
Step1.2、记用户ui的偏好集为Pi={p(sj,sk)|j,k=1,2,…,n},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PMi=[pmjk]n×n;其中:
Step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Step2.1、计算矩阵SUBil=[sub]n×n=PMi-PMl(i,l=1,2,…,m),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得到c(ui,ul);c(ui,ul)定义为用户ui,ul∈U(i,l=1,2,…,m)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表示用户ui,ul的偏好集Pi、Pl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其中,cui,ul(sj,sk)为用户ui,ul∈U(i,l=1,2,…,m)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一致性:
根据公式(1)和公式(4),SUBil中值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且cui,uj(sj,sk)=1;
Step2.2、根据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可得到公式(3)定义的c(ui,ul);c(ui,ul)越大则ui,ul之间的偏好关系越一致;将所有ui,ul∈U(i,l=1,2,…,m)的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m×m;
Step2.3、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C(ui),其中i=1,2,…,m;C(ui)定义为用户ui∈U与其他所有用户ul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之和,表示ui的偏好集Pi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集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Step3、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Step3.1、寻找与所有用户ui∈U(i=1,2,…,m)之间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集合u*: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并且|U*|≠|U|,则将U赋值为U*,从步骤Step2开始重新计算ui∈U中C(ui)最大的服务,直到|U*|=|U|,满足|U*|不能降低为止:如果|U*|>1,取任意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如果|U*|=1,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不再继续计算ui∈U*的C(ui),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其中,为ui∈U(i=1,2,…,m)中C(ui)最大的用户形成的集合;
Step3.2、根据u*=ui(i=1,2,…,m),将其对服务sj∈S(j=1,2,…,n)的评分作为sj的信誉,得到服务信誉r(si)=rij。
还包括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通过将用户ui对服务sj的评分从rij修改为rij'以实现对信誉的操纵,根据公式(1),该修改会导致ui对sj和其他服务间的偏好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ui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从而使修改服务sj的评分不仅会改变sj的信誉,也会改变其他服务的信誉,得出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
Step1.1、设用户集合为U={u1,u2,…,um},服务集合为S={s1,s2,…,sn},用户-服务评分矩阵为R=[rij]m×n,基于评分矩阵R建立用户ui∈U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关系pi(sj,sk):
其中,rij(i=1,2,…,m,j=1,2,…,n)为第i个用户ui对第j个服务sj的评分,表示用户ui对服务sj表现的满意程度,rij越大则ui对sj越满意;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优于sk,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k优于sj,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和sk无区别;
Step1.2、记用户ui的偏好集为Pi={p(sj,sk)|j,k=1,2,…,n},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PMi=[pmjk]n×n;其中:
Step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Step2.1、计算矩阵SUBil=[sub]n×n=PMi-PMl(i,l=1,2,…,m),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得到c(ui,ul);c(ui,ul)定义为用户ui,ul∈U(i,l=1,2,…,m)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表示用户ui,ul的偏好集Pi、Pl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其中,cui,ul(sj,sk)为用户ui,ul∈U(i,l=1,2,…,m)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一致性:
根据公式(1)和公式(4),SUBil中值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且cui,uj(sj,sk)=1;
Step2.2、根据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可得到公式(3)定义的c(ui,ul);c(ui,ul)越大则ui,ul之间的偏好关系越一致;将所有ui,ul∈U(i,l=1,2,…,m)的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m×m;
Step2.3、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C(ui),其中i=1,2,…,m;C(ui)定义为用户ui∈U与其他所有用户ul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之和,表示ui的偏好集Pi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集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Step3、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Step3.1、寻找与所有用户ui∈U(i=1,2,…,m)之间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集合u*: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并且|U*|≠|U|,则将U赋值为U*,从步骤Step2开始重新计算ui∈U中C(ui)最大的服务,直到|U*|=|U|,满足|U*|不能降低为止:如果|U*|>1,取任意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如果|U*|=1,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不再继续计算ui∈U*的C(ui),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其中,为ui∈U(i=1,2,…,m)中C(ui)最大的用户形成的集合;
Step3.2、根据u*=ui(i=1,2,…,m),将其对服务sj∈S(j=1,2,…,n)的评分作为sj的信誉,得到服务信誉r(si)=rij。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还包括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通过将用户ui对服务sj的评分从rij修改为rij'以实现对信誉的操纵,根据公式(1),该修改会导致ui对sj和其他服务间的偏好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ui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从而使修改服务sj的评分不仅会改变sj的信誉,也会改变其他服务的信誉,得出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
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
Step1.1、设用户集合为U={u1,u2,…,um},服务集合为S={s1,s2,…,sn},用户-服务评分矩阵为R=[rij]m×n,基于评分矩阵R建立用户ui∈U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关系pi(sj,sk):
其中,rij(i=1,2,…,m,j=1,2,…,n)为第i个用户ui对第j个服务sj的评分,表示用户ui对服务sj表现的满意程度,rij越大则ui对sj越满意;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优于sk,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k优于sj,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和sk无区别;
Step1.2、记用户ui的偏好集为Pi={p(sj,sk)|j,k=1,2,…,n},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PMi=[pmjk]n×n;其中:
Step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Step2.1、计算矩阵SUBil=[sub]n×n=PMi-PMl(i,l=1,2,…,m),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得到c(ui,ul);c(ui,ul)定义为用户ui,ul∈U(i,l=1,2,…,m)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表示用户ui,ul的偏好集Pi、Pl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其中,cui,ul(sj,sk)为用户ui,ul∈U(i,l=1,2,…,m)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一致性:
根据公式(1)和公式(4),SUBil中值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且cui,uj(sj,sk)=1;
Step2.2、根据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可得到公式(3)定义的c(ui,ul);c(ui,ul)越大则ui,ul之间的偏好关系越一致;将所有ui,ul∈U(i,l=1,2,…,m)的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m×m;
Step2.3、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C(ui),其中i=1,2,…,m;C(ui)定义为用户ui∈U与其他所有用户ul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之和,表示ui的偏好集Pi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集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Step3、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Step3.1、寻找与所有用户ui∈U(i=1,2,…,m)之间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集合u*: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并且|U*|≠|U|,则将U赋值为U*,从步骤Step2开始重新计算ui∈U中C(ui)最大的服务,直到|U*|=|U|,满足|U*|不能降低为止:如果|U*|>1,取任意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如果|U*|=1,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其中,为ui∈U(i=1,2,…,m)中C(ui)最大的用户形成的集合;
Step3.2、根据u*=ui(i=1,2,…,m),将其对服务sj∈S(j=1,2,…,n)的评分作为sj的信誉,得到服务信誉r(si)=rij。
还包括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通过将用户ui对服务sj的评分从rij修改为rij'以实现对信誉的操纵,根据公式(1),该修改会导致ui对sj和其他服务间的偏好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ui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从而使修改服务sj的评分不仅会改变sj的信誉,也会改变其他服务的信誉,得出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
实施例6: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
Step1.1、设用户集合为U={u1,u2,…,um},服务集合为S={s1,s2,…,sn},用户-服务评分矩阵为R=[rij]m×n,基于评分矩阵R建立用户ui∈U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关系pi(sj,sk):
其中,rij(i=1,2,…,m,j=1,2,…,n)为第i个用户ui对第j个服务sj的评分,表示用户ui对服务sj表现的满意程度,rij越大则ui对sj越满意;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优于sk,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k优于sj,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和sk无区别;
Step1.2、记用户ui的偏好集为Pi={p(sj,sk)|j,k=1,2,…,n},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PMi=[pmjk]n×n;其中:
Step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Step2.1、计算矩阵SUBil=[sub]n×n=PMi-PMl(i,l=1,2,…,m),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得到c(ui,ul);c(ui,ul)定义为用户ui,ul∈U(i,l=1,2,…,m)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表示用户ui,ul的偏好集Pi、Pl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其中,cui,ul(sj,sk)为用户ui,ul∈U(i,l=1,2,…,m)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一致性:
根据公式(1)和公式(4),SUBil中值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且cui,uj(sj,sk)=1;
Step2.2、根据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可得到公式(3)定义的c(ui,ul);c(ui,ul)越大则ui,ul之间的偏好关系越一致;将所有ui,ul∈U(i,l=1,2,…,m)的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m×m;
Step2.3、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C(ui),其中i=1,2,…,m;C(ui)定义为用户ui∈U与其他所有用户ul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之和,表示ui的偏好集Pi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集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Step3、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Step3.1、寻找与所有用户ui∈U(i=1,2,…,m)之间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集合u*: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不再继续计算ui∈U*的C(ui),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其中,为ui∈U(i=1,2,…,m)中C(ui)最大的用户形成的集合;
Step3.2、根据u*=ui(i=1,2,…,m),将其对服务sj∈S(j=1,2,…,n)的评分作为sj的信誉,得到服务信誉r(si)=rij。
还包括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通过将用户ui对服务sj的评分从rij修改为rij'以实现对信誉的操纵,根据公式(1),该修改会导致ui对sj和其他服务间的偏好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ui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从而使修改服务sj的评分不仅会改变sj的信誉,也会改变其他服务的信誉,得出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
实施例7: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
给定6个用户对4个购物服务的评分,用户集合为U={u1,u2,u3,u4,u5,u6},服务集合为S={s1,s2,s3,s4},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用户-服务评分表示用户对服务表现的满意程度,采用电子商务评价机制中常用的5个等级,1-5级分别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很满意。
表1
rij | s1 | s2 | s3 | s4 |
u1 | 4 | 3 | 4 | 3 |
u2 | 2 | 1 | 3 | 5 |
u3 | 4 | 2 | 3 | 3 |
u4 | 5 | 2 | 1 | 3 |
u5 | 1 | 3 | 4 | 4 |
u6 | 5 | 4 | 3 | 4 |
根据公式(1),可以得到表1中各用户对不同服务的偏好集合。比如对用户u1,由于r11>r12,因此有s1>1s2;由于r11>r13,因此有s1~1s3;又由于r11>r14,因此有s1>1s4。类似可以得到所有用户u1-u6的偏好集为:
P1={s1>1s2,s1~1s3,s1>1s4,s2<1s3,s2~1s4,s3>1s4,s2<1s1,s3~1s1,s4<1s1,s3>1s2,s4~1s2,s4<1s3}
P2={s1>2s2,s1<2s3,s1<2s4,s2<2s3,s2<2s4,s3<2s4,s2<2s1,s3>2s1,s4>2s1,s3>2s2,s4>2s2,s4>2s3}
P3={s1>3s2,s1>2s3,s1>3s4,s2<3s3,s2<3s4,s3~3s4,s2<3s1,s3<3s1,s4<3s1,s3>3s2,s4>3s2,s4~3s3}
P4={s1>4s2,s1>4s3,s1>4s4,s2>4s3,s2<4s4,s3<4s4,s2<4s1,s3<4s1,s4<4s1,s3<4s2,s4>4s2,s4>4s3}
P5={s1<5s2,s1<5s3,s1<5s4,s2<5s3,s2<5s4,s3~5s4,s2>5s1,s3>5s1,s4>5s1,s3>5s2,s4>5s2,s4~5s3}
P6={s1>6s2,s1>6s3,s1>6s4,s2>6s3,s2~6s4,s3<6s4,s2<6s1,s3<6s1,s4<6s1,s3<6s2,s4~6s2,s4>6s3}
按公式(2)将用户U={u1,u2,u3,u4,u5,u6}对服务S={s1,s2,s3,s4}的偏好表达为矩阵PMi=[pmjk]4×4,j,k=1,2,3,4。比如,因为s1>1s2、s1~1s3、s1>1s4,因此PM1中pm12=1,pm13=0,pm14=1。所有用户的偏好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2.1、计算SUBil=PMi-PMl(i,l=1,2,…,6)。比如,计算SUB12=PM1-PM2如表3所示。
表3
subjk | s1 | s2 | s3 | s4 |
s1 | 0 | 0 | 1 | 2 |
s2 | 0 | 0 | 0 | 1 |
s3 | -1 | 0 | 0 | 2 |
s4 | -2 | -1 | -2 | 0 |
SUB12中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比如,由于s1>1s2,s1>2s2,即p1(s1,s2)=p2(s1,s2),因此SUB=PM1-PM2中sub12=0。这样,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即可得到c(u1,u2)=8,表示用户u1、u2的所有偏好关系中有8个是一致的。
2.2、将所有ui,ul∈U(i,l=1,2,…,6)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6×6,如表4所示。
表4
c(ui,ul) | u1 | u2 | u3 | u4 | u5 | u6 |
u1 | 36 | 8 | 10 | 8 | 6 | 10 |
u2 | 8 | 36 | 10 | 10 | 12 | 8 |
u3 | 10 | 10 | 36 | 12 | 10 | 10 |
u4 | 8 | 10 | 12 | 36 | 6 | 14 |
u5 | 6 | 12 | 10 | 6 | 36 | 4 |
u6 | 10 | 8 | 10 | 14 | 4 | 36 |
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C(u1)=78,C(u2)=84,C(u3)=88,C(u4)=86,C(u5)=74,C(u6)=82,即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78,84,88,86,74,82)。
3、寻找具有最大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的信誉
在所有ui∈U(i=1,2,…,6)中,C(u3)=88,为所有C(ui)中的最大值,因此U*={u3}。
由于|U*|=1,不再继续计算ui∈U*的C(ui),得到u*=u3,即用户u3的偏好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将u3对服务S={s1,s2,s3,s4}的评分作为服务的信誉,得到r(s1)=4,r(s2)=2,r(s3)=3,r(s4)=3。
4、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用户u3与所有用户ui∈U(i=1,2,…,6)有88个相同的偏好关系,具有与其他任何用户最大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因此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最不具争议。此外,从r31>r32必然可以推断s1>3s2,而从r33>r34必然可以推断s1~3s2。类似地,可以得到u3对服务的其他偏好关系。因此,u3对服务的评分一定是可比较的,从而得到的服务信誉也是可比较的,即r(s1)>r(s2),r(s3)=r(s4)。
如果将r11从4修改为1以提高打压s1的信誉,将导致u1对服务的偏好关系从{s1>1s2,s1~1s3,s1>1s4,s2<1s3,s2~1s4,s3>1s4,s2<1s1,s3~1s1,s4<1s1,s3>1s2,s4~1s2,s4<1s3}变化为P3={s1<3s2,s1<2s3,s1<3s4,s2<3s3,s2~3s4,s3>3s4,s2>3s1,s3>3s1,s4<3s1,s3>3s2,s4~3s2,s4<3s3},进一步使u1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最终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从表4变化为表5。
表5
c(ui,ul) | u1 | u2 | u3 | u4 | u5 | u6 |
u1 | 36 | 10 | 6 | 4 | 12 | 6 |
u2 | 10 | 36 | 10 | 10 | 12 | 8 |
u3 | 6 | 10 | 36 | 12 | 10 | 10 |
u4 | 4 | 10 | 12 | 36 | 6 | 14 |
u5 | 12 | 12 | 10 | 6 | 36 | 4 |
u6 | 6 | 8 | 10 | 14 | 4 | 36 |
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C(u1)=74,C(u2)=86,C(u3)=84,C(u4)=82,C(u5)=80,C(u6)=78,最大值为C(u2)而不是C(u3)。因此服务信誉为r(s1)=2,r(s2)=1,r(s3)=3,r(s4)=5。可以看到,u1修改s1的评分不仅改变了s1的信誉,其他服务的信誉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体现了本发明的信誉度量方法具有良好的防操纵特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3)
1.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然后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最后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从用户-服务评分矩阵建立用户对服务的偏好关系,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
Step1.1、设用户集合为U={u1,u2,…,um},服务集合为S={s1,s2,…,sn},用户-服务评分矩阵为R=[rij]m×n,基于评分矩阵R建立用户ui∈U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关系pi(sj,sk):
其中,rij(i=1,2,…,m,j=1,2,…,n)为第i个用户ui对第j个服务sj的评分,表示用户ui对服务sj表现的满意程度,rij越大则ui对sj越满意;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优于sk,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k优于sj,sj~isk表示用户ui认为服务sj和sk无区别;
Step1.2、记用户ui的偏好集为Pi={p(sj,sk)|j,k=1,2,…,n},并将其表达为偏好关系矩阵PMi=[pmjk]n×n;其中:
Step2、计算用户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Step2.1、计算矩阵SUBil=[sub]n×n=PMi-PMl(i,l=1,2,…,m),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得到c(ui,ul);c(ui,ul)定义为用户ui,ul∈U(i,l=1,2,…,m)偏好关系之间的一致性,表示用户ui,ul的偏好集Pi、Pl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其中,为用户ui,ul∈U(i,l=1,2,…,m)对服务sj,sk∈S(j,k=1,2,…,n)的偏好一致性:
根据公式(1)和公式(4),SUBil中值为0的元素表示pi(sj,sk)=pl(sj,sk)且
Step2.2、根据统计SUB中为0的元素个数可得到公式(3)定义的c(ui,ul);c(ui,ul)越大则ui,ul之间的偏好关系越一致;将所有ui,ul∈U(i,l=1,2,…,m)的c(ui,ul)构成偏好关系一致性矩阵CM=[c(ui,ul)]m×m;
Step2.3、对CM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偏好关系一致性向量C=C(ui),其中i=1,2,…,m;C(ui)定义为用户ui∈U与其他所有用户ul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之和,表示ui的偏好集Pi与其他所有用户偏好集中相同的偏好关系数量:
Step3、寻找具有最大偏好关系一致性的用户并将其评分作为服务信誉
Step3.1、寻找与所有用户ui∈U(i=1,2,…,m)之间偏好关系一致性最大的用户集合u*: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并且|U*|≠|U|,则将U赋值为U*,从步骤Step2开始重新计算ui∈U中C(ui)最大的服务,直到|U*|=|U|,满足|U*|不能降低为止:如果|U*|>1,取任意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如果|U*|=1,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如果集合U*中的用户个数|U*|=1,不再继续计算ui∈U*的C(ui),取ui∈U*(i=1,2,…,|U*|)作为u*,u*为所有用户中与其他用户偏好关系最一致的用户;
其中,为ui∈U(i=1,2,…,m)中C(ui)最大的用户形成的集合;
Step3.2、根据u*=ui(i=1,2,…,m),将其对服务sj∈S(j=1,2,…,n)的评分作为sj的信誉,得到服务信誉r(si)=rij。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誉度量结果有效性验证评估:
通过将用户ui对服务sj的评分从rij修改为rij'以实现对信誉的操纵,根据公式(1),该修改会导致ui对sj和其他服务间的偏好关系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ui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偏好关系一致性发生变化,从而使修改服务sj的评分不仅会改变sj的信誉,也会改变其他服务的信誉,得出不能通过修改特定服务的评分对该服务的信誉进行操纵,将u*的评分作为服务信誉提高了信誉操纵的难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07598.0A CN104978676B (zh) | 2015-07-13 | 2015-07-13 | 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07598.0A CN104978676B (zh) | 2015-07-13 | 2015-07-13 | 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78676A true CN104978676A (zh) | 2015-10-14 |
CN104978676B CN104978676B (zh) | 2018-05-25 |
Family
ID=54275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07598.0A Active CN104978676B (zh) | 2015-07-13 | 2015-07-13 | 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7867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0626A (zh) * | 2016-07-28 | 2016-12-14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服务占优关系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CN107507049A (zh) * | 2017-06-30 | 2017-12-2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面向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推荐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0637A (zh) * | 2012-08-07 | 2013-01-16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用户诚实度的动态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方法 |
CN103412918A (zh) * | 2013-08-08 | 2013-11-27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和声誉的服务信任度评估方法 |
CN104077357A (zh) * | 2014-05-31 | 2014-10-01 | 浙江工商大学 |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组合推荐方法 |
CN104182392A (zh) * | 2013-05-20 | 2014-12-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服务推荐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2015
- 2015-07-13 CN CN201510407598.0A patent/CN1049786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0637A (zh) * | 2012-08-07 | 2013-01-16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用户诚实度的动态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方法 |
CN104182392A (zh) * | 2013-05-20 | 2014-12-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服务推荐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412918A (zh) * | 2013-08-08 | 2013-11-27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和声誉的服务信任度评估方法 |
CN104077357A (zh) * | 2014-05-31 | 2014-10-01 | 浙江工商大学 |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组合推荐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0626A (zh) * | 2016-07-28 | 2016-12-14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服务占优关系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CN107507049A (zh) * | 2017-06-30 | 2017-12-2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面向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推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78676B (zh) | 2018-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Evidence-based trust: A mathematical model geared for multiagent systems | |
Hwang et al. | Using trust 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 |
CN103377250B (zh) | 基于邻域的top‑k推荐方法 | |
Liu et al. | Stereotrust: a group based personalized trust model | |
CN106682114A (zh) | 一种融合用户信任关系和评论信息的个性化推荐方法 | |
Yu et al. | Hierarchical punishment-driven consensus model for probabilistic linguistic large-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application to global supplier selection | |
Zhang et al. | Prediction uncertainty 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Enhancing personalized online product ranking | |
CN105354260B (zh) | 一种融合社会网络和项目特征的移动应用推荐方法 | |
CN106709625A (zh) | 一种电力市场需求响应规划评估方法 | |
CN108053050A (zh) | 点击率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657962B (zh) | 一种品牌的声量资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 |
Zhao et al. | CoEA: A cooperative–competi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bidirectional recommendations | |
Tong et al. | New peer effect-based approach for service matching in cloud manufacturing under uncertain preferences | |
CN106846029B (zh) | 基于遗传算法和新型相似度计算策略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
CN111324807A (zh) | 基于信任度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 |
Shen et al. | Personal big data pricing method based on differential privacy | |
Shambour et al. | Integrating multi-criteri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nd trust filtering for personalized recommender systems | |
CN107145541A (zh) | 基于超图结构的社交网络推荐模型构建方法 | |
Liu et al. | An interval-valued 2-tuple linguistic 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based on the Choquet integral operator | |
CN106651427A (zh) | 基于用户行为的数据关联方法 | |
CN106845730B (zh) | 一种基于评分网络的含时信誉评价方法 | |
CN115018247A (zh)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和改进加权组合的输变电工程评估方法 | |
CN104978676B (zh) | 一种基于不一致用户评价准则的在线服务信誉度量方法 | |
Kumeka et al. | Globalisation and inclusive growth in Africa: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 |
Yang et al. | Embedding Implicit User Importance for Group Recommend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