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8552A -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8552A
CN104978552A CN201410137974.4A CN201410137974A CN104978552A CN 104978552 A CN104978552 A CN 104978552A CN 201410137974 A CN201410137974 A CN 201410137974A CN 104978552 A CN104978552 A CN 104978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device
sense channel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79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379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8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8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8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输入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其中,指纹识别模块包括:电介质层,电介质层包括网格状凹槽,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多条驱动通道和多条感测通道,分别收容于网格状凹槽内,并位于电介质层的同一表面上,驱动通道沿第一维方向连续设置,感测通道包括多个感测单元,多个感测单元沿与第一维方向相交的第二维方向分段设置,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搭桥模块,搭桥模块与网格状凹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及导电模块,导电模块设置于网格状凹槽与搭桥模块之间,用于电连接感测单元与搭桥模块,以形成连续的感测通道。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存储有大量个人信息等重要资料,其安全性变得更为重要。目前多使用口令、图形等形式来实现对其电子设备的密码保护,即用户通过预先输入数字、字母及其组合的口令,或者通过输入特定的图形至电子设备,来设定个人密码保护;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再次输入这些口令或图形,电子设备通过与预设口令或图形的比较,鉴定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以此保护用户的隐私。
然而,对于口令、图形等加密方式,用户需记住设定的密码,此外,在公共场合,还存在密码泄露的危险;而为提高安全性,往往需要增加口令和图形的复杂度,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用户记忆的难度,造成安全与易用之间的冲突。
手指表面皮肤凹凸不平的纹路由嵴线图形组成,指纹识别即是利用指纹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来实现身份识别,且指纹无需用户记忆,并便于携带。目前的指纹识别方式主要有图像特征识别、激光特征识别和滑动电容传感。图像特征识别和激光特征识别分别利用可见光和激光途径将指纹嵴线信息提取、并利用算法进行特征分析,识别不同个体;两种方法均需要如CCD探头、激光发生器等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不适于轻薄化的应用。
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的结构为硅基材结构,其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为ITO结构,即将导电材料直接涂覆于基底之上形成导电图案,使得导电材料使用量大,且容易磨损;此外,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锡中的铟为稀有金属且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轻薄化的指纹识别装置。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输入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包括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多条驱动通道和多条感测通道,所述多条驱动通道和所述多条感测通道分别收容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电介质层的同一表面上,所述驱动通道沿第一维方向连续设置,所述感测通道包括多个感测单元,所述多个感测单元沿与所述第一维方向相交的第二维方向分段设置,所述驱动通道和所述感测通道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搭桥模块,所述搭桥模块与所述网格状凹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及导电模块,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网格状凹槽与所述搭桥模块之间,用于电连接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搭桥模块,以形成连续的所述感测通道;其中,每条所述驱动通道与每条所述感测通道的宽度均不大于100μm。
于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识别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00μm。
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基质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基质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基质层上设有窗口,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窗口中。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绝缘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绝缘块;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覆盖所述驱动通道;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之上、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两侧。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绝缘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绝缘块;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覆盖所述驱动通道;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之上、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两侧。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桥模块的高度小于10μm。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桥模块为一条线段,或者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相连组成的结构。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搭桥模块为一条线段,则所述导电模块设于所述一条线段的两端;如果所述搭桥模块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结构,则所述导电模块设于所述两条线段上。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模块为金属网栅,所述金属网栅由金属线条组成,所述金属线条的宽度为500nm~5μm。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多条引线,每一条所述驱动通道和每一条所述感测通道分别电连接一条所述引线。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条引线为网格状凹槽结构,或者为凸起的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凹槽的网格形状为规则网格或者随机网格。
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凹槽底部为“V”字形,或“W”字形,或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采用凹槽状的金属网格结构,将导电材料填充在凹槽内,即节省了导电材料又能提高指纹识别装置的防划抗刮能力;并且填充的导电材料主要为金属银等,价格便宜、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该指纹识别装置采用单层导电结构实现指纹信息的识别,降低了指纹识别装置的厚度;同时,鉴于指纹纹路间的平均距离为100μm,故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的宽度均不大于100μm,以及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配合形成的相邻识别单元之间的距离也不大于100μm,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选用厚度薄的基底本体、基质层、绝缘层及搭桥模块,进一步降低了指纹识别装置的整体厚度,满足产品轻、薄的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在另一分辨率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的驱动通道和识别通道一种导电图案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的驱动通道和识别通道另一种导电图案示意图;
图7A至图7C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搭桥模块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D为图3所示的网格状凹槽底部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至图9D为图3所示的网格状凹槽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与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不同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B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在另一分辨率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指纹识别模块的驱动通道和识别通道的导电图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10,包括指纹输入模块11和指纹识别模块13,指纹输入模块11和指纹识别模块13通过黏合层12贴合。
指纹输入模块11为用于指纹输入的面板,指纹输入模块11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或非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等非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为PMMA,厚度为1.0~1.5mm。指纹输入模块1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矩形、圆形等其他形状。
黏合层12为透明光学胶,如OCA光学胶或透明UV胶等。具体地,可以使用OCA光学胶,厚度为25μm,以降低整体装置的厚度。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在另一分辨率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实施例一中,如图3和图4所示,指纹识别模块13包括电介质层100、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搭桥模块120和导电模块140。
电介质层100为层叠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110和基质层130。电介质层100还包括网格状凹槽131,网格状凹槽131设于基质层130远离基底110一侧的表面。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位于电介质层100的同一表面上,且均收容于网格状凹槽131内,感测通道135包括多个分段设置的感测单元135a,感测单元135a通过搭桥模块120电连接,形成感测通道135。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180,以感测本识别单元内的电容变化,捕获本识别单元内的指纹信息。
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收容于网格状凹槽131内,即网格状凹槽131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如银、铜、金、铝等金属或者其组合,构成导电网格。该导电网格经导电图案设计,分别形成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导电图案的设计是指为配合外部的IC电气性质,将导电网格设计成具有某些图案的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使得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的导电图案配合实现识别功能。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的驱动通道和识别通道一种导电图案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的驱动通道和识别通道另一种导电图案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通道133沿第一维方向连续设置,感测通道135沿第二维方向分段设置,即感测通道135包括多个分离设置的感测单元135a,搭桥模块120与导电模块140电连接多个分离的感测单元135a,形成连续的感测通道135。为配合外部IC电路,将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设计为不同的导电图案,如图5所示的导电图案或图6所示的导电图案,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导电图案,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手指在与指纹识别装置10接触时,凸脊处和凹谷处实际距离不同表现为产生的电容值不同,且其量值在皮法(pF)级别,因而其传送的电流信号也存在差异,将这些微弱的电流信号差异通过IC处理芯片进行放大,以此判断指纹的凸脊处和凹谷处。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通道133沿第一维方向延伸设置,感测通道135沿与第一维方向垂直的第二位方向延伸设置。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之间绝缘,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180(图中的圆形仅为圈示出识别单元的位置,不具有其他意义),各识别单元180为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所构成的电容结构。各识别单元180检测本识别单元内的电流信号,并将这些电流信号传送至IC处理芯片,以根据电流信号的差异,探测出凸脊和凹谷的位置,从而勾勒出人手指的纹路脉络,然后通过与预存储的指纹进行比对,可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鉴定。
由于人指纹凸脊处宽度和凹谷处宽度均大致在150-300μm之间,在本发明中,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的最大宽度不大于100μm,即如图5中的驱动通道133的宽度L1和感测通道135的宽度L2不大于100μm,可以保证单个识别单元内能够感测到凸脊或者凹谷的数量不大于1个,从而保证同一检测坐标只能对应一条凸脊或者一条凹谷的位置;且相邻识别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S1不大于100μm,相邻识别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S1指的是上下相邻识别单元之间距离与左右相邻识别单元之间距离的最大值。请一并参阅图4,当手18置于指纹输入模块13上时,各相邻识别单元180之间的距离小于100μm,这样保证同时可以有2-5个识别单元180感应出不同电容信号以确定凸脊处或者凹谷的位置,相比原有单个单元反映凸脊处或者凹谷位置的模式,能够准确感测指纹的输入信号,提高指纹识别装置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为保证指纹识别的精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的最大宽度为50μm,相邻识别单元18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0μm。
请再次参阅图3和图4。如图3和图4所示,搭桥模块120与网格状凹槽131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搭桥模块120用以电连接分离设置的感测单元135a。搭桥模块120设置于基底110靠近基质层130的一侧的表面,并在基质层130上开设窗口。在所述窗口内设置导电模块140,用以电连接搭桥模块120与感测单元135a,从而使分离的感测单元135a电连接形成连续的感测通道135。在本实施例中,搭桥模块120设置于基底110的表面,不同于所述驱动通道133和感测通道135所在的平面,即搭桥模块120与驱动通道133及感测通道135不在同一平面上。搭桥模块120通过导电模块140与感测通道135电连接,而通过基质层130与驱动通道133绝缘。
搭桥模块120由导电材料构成。搭桥模块120可以为一条线段,也可以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结构。请参阅图7A至图7C,图7A至图7C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搭桥模块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A所示的搭桥模块120为一条线段,图7B所示的搭桥模块120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一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H型结构,图7C所示的搭桥模块120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两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口”字型结构。优选地,组成搭桥模块120的线段的宽度为10μm。
导电模块140设于基质层130,且位于网格状凹槽131和搭桥模块120之间,电连接感测单元135a与搭桥模块120。导电模块140贯穿基质层130,使导电模块140与搭桥模块120直接电连接。每个感测单元135a通过导电模块140与搭桥模块120电连接,从而形成感测通道135。例如,当搭桥模块120为一条线段时,导电模块140设于一条线段的两端;当搭桥模块120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结构时,导电模块140设于两条线段上。具体地,导电模块140可以为金属网栅,金属网栅由金属线条组成,其中金属线条的宽度为500nm~5μm。
请参阅图8A至图8D,图8A至图8D为图3所示的网格状凹槽底部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网格状凹槽131的凹槽底部可以为“V”字形、“W”字形、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这样网格状凹槽131的沟槽内的导电墨水在烘干的时候,导电墨水缩聚,不容易出现烘干后的导电材料断开的现象。如图8A所示的网格状凹槽131的凹槽底部为“V”字形的微型槽,图8B所示的网格状凹槽131的凹槽底部为“W”字形的微型槽,图8C所示的网格状凹槽131的凹槽底部为弧形的微型槽,及图8D所示的网格状凹槽131的凹槽底部为波浪形的微型槽。优选地,微型槽的深度为500nm~1μm。
请参阅图9A至图9D,图9A至图9D为图3所示的网格状凹槽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至图9D所示,网格状凹槽的网格可以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优选地,网格状沟槽的网格沟槽宽度为d1,深度为h,其中,1μm≤d1≤5μm,2μm≤h≤6μm,h/d1>=0.8。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指纹识别装置10还包括引线组16,引线组16连接至外部的IC处理芯片(图未示)。指纹识别装置10接收指纹输入信号,并通过引线组16将指纹输入信号传送至外部IC处理芯片。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模块13还包括位于电子设备不可视区域的多条引线,多条引线电极的导电材料与网格状凹槽中的导电材料电连接,并与引线组16电连接;每一条引线分别与每一驱动通道133或者每一感测通道135电连接,引线可以为网格状凹槽结构,也可以为凸起的网格状或者条状的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驱动通道133或者感测通道135通过各自引线与引线组16相连,每一驱动通道133或者每一感测通道135与一对应的驱动引线或者感测引线电连接,相邻驱动通道133或者相邻感测通道135之间绝缘。如图5或者图6所示,相邻驱动通道133或者相邻感测通道135之间以空白显示绝缘,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与驱动通道133或感测通道135相同的网格填充,即该网格的网格线与驱动通道133或者感测通道135的网格线断开,或者该网格的网格线为彼此断开的网格线。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装置10还包括覆盖在基质层130上的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为UV胶、压印胶或聚碳酸酯。
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10可以被设置于电子设备或其他设备的结构或外壳中,如设置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按键中,用于锁定或解锁电子设备。此时,指纹识别装置10位于设备的不可见区域,则其电介质层100可以为非透明的绝缘材料。此外,指纹识别装置10也可以配置于电子设备等的可视区,即与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配合使用,用于电子设备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身份认证,如银行账户安全验证,则其电介质层100为透明的绝缘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块具有不同的结构:
请参阅图10A与图10B和图11,图10A与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不同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1为图10B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在另一分辨率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实施例二中,指纹识别模块23包括电介质层200、驱动通道233、感测通道235、搭桥模块220和导电模块240。电介质层200包括网格状凹槽231,驱动通道233和感测通道235收容于网格状凹槽231内,感测通道235包括多个分段设置的感测单元235a,感测单元235a通过搭桥模块220电连接,形成感测通道235;驱动通道233和感测通道235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280,当手指28置于指纹识别模块23上时,各识别单元280检测各单元内电容的变化,从而捕获本单元内的指纹信息。为保证指纹识别的精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驱动通道233和感测通道235的最大宽度为60μm,相邻识别单元28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μm。
如图10A所示,电介质层200为层叠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210和多个独立的绝缘块260a形成的绝缘层260。网格状凹槽231开设于基底210的一表面,驱动通道233和感测通道235收容于网格状凹槽231内。绝缘块260a覆盖驱动通道233,而不覆盖感测单元235a,同时将搭桥模块220置于其上,即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上,使得搭桥模块220与驱动通道233绝缘,并通过设置于绝缘块260a两端的导电模块240电连接搭桥模块220和感测单元235a,从而形成感测通道235。
此外,指纹识别模块23还包括一保护层(未标出),保护层覆盖于搭桥模块220之上,用以保护搭桥模块220,保护层可以为UV胶、压印胶或聚碳酸酯。
如图10B和图11所示,电介质层200为层叠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210、基质层230和绝缘层260。绝缘层260由多个独立的绝缘块260a构成。网格状凹槽231开设于基质层230远离基底210一侧的表面上,驱动通道233和感测通道235收容于网格状凹槽231内。绝缘模块260a覆盖驱动通道233,而不覆盖感测单元235a,搭桥模块220设置在绝缘块260a之上,即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上,并通过导电模块240电连接各感测单元235a,以形成感测通道235。导电模块240设置于绝缘模块260a的两侧。
为了降低指纹识别装置的整体厚度,基底210的厚度不大于200μm,绝缘层260的厚度小于50μm。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搭桥模块220覆盖于绝缘层260之上,搭桥模块220的高度小于10μm。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指纹识别模块的驱动通道和识别通道的导电图案示意图,图12给出了图10A、图10B和图11对应的驱动通道233以及感测通道235的平面示意图。驱动通道233为连续设置,感测单元235a通过搭桥模块220电连接,形成感测通道235。驱动通道233和识别通道235的导电图案也可以为其他图形,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12所示的导电图案。
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模块与实施例一中的指纹识别模块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将搭桥模块设置于感测通道和驱动通道之上,并通过绝缘层与驱动通道绝缘,通过导电模块将感测单元电连接,形成感测通道;同时,为了保证指纹识别装置的整体厚度,搭桥模块的高度小于10μm;并在搭桥模块上覆盖一层保护层,用于保护搭桥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采用凹槽状的金属网格结构,将导电材料填充在凹槽内,即节省了导电材料又能提高指纹识别装置的防划抗刮能力;并且填充的导电材料主要为金属银等,价格便宜、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该指纹识别装置采用单层导电结构实现指纹信息的识别,降低了指纹识别装置的厚度;同时,鉴于指纹纹路间的平均距离为100μm,故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的宽度均不大于100μm,以及驱动通道和感测通道配合形成的相邻识别单元之间的距离也不大于100μm,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选用厚度薄的基底本体、基质层、绝缘层及搭桥模块,进一步降低了指纹识别装置的整体厚度,满足产品轻、薄的需求。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换。

Claims (14)

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输入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
电介质层,所述电介质层包括网格状凹槽,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
多条驱动通道和多条感测通道,所述多条驱动通道和所述多条感测通道分别收容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并位于所述电介质层的同一表面上,所述驱动通道沿第一维方向连续设置,所述感测通道包括多个感测单元,所述多个感测单元沿与所述第一维方向相交的第二维方向分段设置,所述驱动通道和所述感测通道配合形成多个识别单元;
搭桥模块,所述搭桥模块与所述网格状凹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及
导电模块,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网格状凹槽与所述搭桥模块之间,用于电连接所述感测单元与所述搭桥模块,以形成连续的所述感测通道;
其中,每条所述驱动通道与每条所述感测通道的宽度均不大于1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识别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基质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基质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基质层上设有窗口,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窗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和绝缘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绝缘块;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覆盖所述驱动通道;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之上、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包括依次叠置的基底、基质层和绝缘层;所述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独立的绝缘块;所述多个独立绝缘块覆盖所述驱动通道;所述搭桥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之上、远离所述基质层一侧的表面;所述导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的绝缘块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桥模块的高度小于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桥模块为一条线段,或者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相连组成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搭桥模块为一条线段,则所述导电模块设于所述一条线段的两端;如果所述搭桥模块为两条线段之间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段相连组成的结构,则所述导电模块设于所述两条线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模块为金属网栅,所述金属网栅由金属线条组成,所述金属线条的宽度为500nm~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多条引线,每一条所述驱动通道和每一条所述感测通道分别电连接一条所述引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引线为网格状凹槽结构,或者为凸起的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凹槽的网格形状为规则网格或者随机网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底部为“V”字形,或“W”字形,或弧形,或波浪形的微型槽。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的指纹识别装置。
CN201410137974.4A 2014-04-08 2014-04-08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978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7974.4A CN104978552A (zh) 2014-04-08 2014-04-08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7974.4A CN104978552A (zh) 2014-04-08 2014-04-08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8552A true CN104978552A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75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7974.4A Pending CN104978552A (zh) 2014-04-08 2014-04-08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85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9064A (zh) * 2016-03-18 2016-07-20 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10738939A (zh) * 2019-10-31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8280U (zh) * 2013-05-30 2013-12-1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多点式触控导电膜
CN203338281U (zh) * 2013-05-30 2013-12-1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多点式触控导电膜
CN203386174U (zh) * 2013-04-16 2014-01-08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滤光片模块及使用该滤光片模块的触摸显示屏
CN203386167U (zh) * 2013-07-05 2014-01-08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及其滤光片组件
CN203759719U (zh) * 2014-04-08 2014-08-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86174U (zh) * 2013-04-16 2014-01-08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滤光片模块及使用该滤光片模块的触摸显示屏
CN203338280U (zh) * 2013-05-30 2013-12-1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多点式触控导电膜
CN203338281U (zh) * 2013-05-30 2013-12-1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多点式触控导电膜
CN203386167U (zh) * 2013-07-05 2014-01-08 南昌欧菲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及其滤光片组件
CN203759719U (zh) * 2014-04-08 2014-08-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9064A (zh) * 2016-03-18 2016-07-20 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10738939A (zh) * 2019-10-31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738939B (zh) * 2019-10-31 2021-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7573B (zh) 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4077572B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4484663B (zh) 一种指纹识别器件及触控装置
CN104881196A (zh) 基板及显示屏
CN104156709B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终端设备及指纹验证方法
CN104699320A (zh)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8875569B (zh) 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及方法
CN203759719U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105809127A (zh) 指纹传感器的感测装置及方法
CN103927468A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和显示装置
CN104239893A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具有指纹识别检测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4063696A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包含其的终端设备
CN104978552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103425339A (zh) 单层多点式触控导电膜及单层多点式触控屏
CN204102156U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具有指纹识别检测功能的终端设备
JP3197809U (ja) 指紋識別機能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CN104063695B (zh) 按压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CN104050464A (zh) 制造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方法、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CN203773561U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04077574B (zh) 按压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CN105631442A (zh)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104077575A (zh) 按压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CN104978555B (zh) 指纹识别装置
CN203759717U (zh) 指纹识别装置
CN204203929U (zh) 具指纹辨识的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