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5673B -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5673B
CN104975673B CN201510376550.8A CN201510376550A CN104975673B CN 104975673 B CN104975673 B CN 104975673B CN 201510376550 A CN201510376550 A CN 201510376550A CN 104975673 B CN104975673 B CN 104975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clamper
arm
cover plat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65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5673A (zh
Inventor
胡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 Hous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autiful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autiful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autiful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765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5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5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5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5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5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包括有横截面大致呈L型的腔壁从而具有横向壁体和竖立壁体,L型腔壁形成敞口状的槽腔;还包括有能够夹持板状物件的敞口状夹口,夹口包括有上夹臂和下夹臂,夹口与槽腔分置在横向壁体的上方和下方并位于夹持器的外侧;还包括能够形成卡接连接的卡臂,卡臂位于夹持器的内侧,槽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能够扣接盖板的扣接机构。这样,由于夹持器具有夹口,不仅实现了对吊顶层板的夹持功能,而且也借助于卡臂能够实现将吊顶层板定位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功能。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转角吊顶层用的夹持器中。

Description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层的夹持器,它不仅能够夹持所述转角吊顶层的吊顶层板而且也能将所述吊顶层板定位到竖立墙面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房屋特别是家居用的房屋,一般都希望在房屋的客厅、餐厅、过道或厨房等空间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封闭转角部位空间的转角吊顶层,进而进一步增强所述转角部位的立体感和层级感。还有人希望在这些转角部位的转角吊顶层上设置装饰灯,增强照明效果的立体感。现有在转角部位形成转角吊顶层的方法,最传统的工艺就是预先在转角部位制造能够连接木板、铝塑复合板的木质框架,再直接将木板、铝塑复合板钉或黏贴在所述框架上从而形成一个至少具有两个外露立面的转角吊顶层,这种转角吊顶层显然不便于拆装。在铝合金型材技术应用于吊顶层后,拆装式吊装因此兴起,但这种吊顶一般还要结合三角龙骨或类似结构的型材,将扣板或者说吊顶层板扣接定位在这些龙骨和转角型材上。这样的结构不仅安装结构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员实施安装,而且也不能使用较长长度或任意长度的吊顶层板,为此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拆装式的吊顶扣板一般是300×300㎜、500×500㎜或800×800㎜等标准规格的小型扣板或层板。在使用这些小型扣板的过程中,不仅安装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不能随意裁切,也即当房屋的一个立面的宽度与多个扣板的累计宽度不能刚好吻合时,实际上是几乎不能采用这些标准的扣板,为此在拆装式转角吊顶方面,我们很难见到采用标准尺寸的铝扣板作为装饰板的情况。近些年随着个性定制需要的发展以及快装市场的兴起,不仅需要转角吊顶层具有较好的个性和美观效果而且也需要安装过程傻瓜化,尽量让不太专业的人员例如年轻的业主也能实施拆装,是个性定制和快装市场的内在需求,而实施这种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安装,用于夹持所述吊顶层板的夹持器是必不可少的器件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不断发展的个性定制和快装市场的内在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夹持吊顶层板的夹持器,其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可拆装的转角吊顶层并方便地定位所述转角吊顶层的吊顶层板到竖立墙面上或者竖立墙面的替代面上。所述替代面是指替代所述竖立墙面而与所述竖立墙面一样具有竖立定位面的构件例如竖立的墙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夹持器,包括有分开设置的腔壁和上夹臂,所述腔壁的横截面大致呈L型从而具有横向壁体和竖立壁体,所述L型腔壁形成敞口状的槽腔;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形成能够夹持板状物件的敞口状夹口,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分置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上方和下方并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外侧;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通过调节螺丝形成连接,并且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丝的调节形成高度可调的夹口,所述调节螺丝的螺丝头收藏在所述槽腔内;还包括能够形成卡接连接的卡臂,所述卡臂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内侧,所述槽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能够扣接盖板的扣接机构。
其中,所述横向壁体和竖立壁体是一个相对的方位概念,是指在所述夹持器安装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后,大致位于水平方向的壁体定义为横向壁体,与所述横向壁体呈一定角度布置的另一壁体称之为竖向壁体。在使用中所述竖向壁体一般贴靠竖立墙面。
其中,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形成能够夹持板状物件的敞口状夹口,所述上夹臂也是一个相对的方位概念,是指在所述夹持器安装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后,位于所述横向壁体上方的臂体称之为上夹臂。所述夹口能够让板状物件例如吊顶层板插入其中从而能够定位所述吊顶层板。一般情况下所述吊顶层板是水平方向设置的,为此所述夹口也就呈水平方向布置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上方。借用所述横向壁体作为所述夹口的下夹臂
其中,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分置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上方和下方,首先主要是定义了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在所述夹持器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种分置结构中,它所能具有的特殊性在于:
(1)由于所述夹口位于所述横向壁体的上方,为此直接利用所述横向壁体成为所述夹口的下夹臂。
(2)所述夹口主要用于夹持所述板状物件,实际上安装所述板状物件后所述L型腔壁也就位于所述吊顶层板的下方;当所述夹持器不是连续性设置在竖立墙面上而是几个所述夹持器分开地设置在竖立墙面上时,所述下夹臂也会像排骨一样暴露在所述吊顶层板的下面;其次,由于所述吊顶层板与竖立墙面之间不可避免地就会存在间隙,借助于所述L型腔壁来定位所述盖板,而且当所述盖板是横向延续设置并同时覆盖多个所述夹持器的所述槽腔时,就能借助于所述盖板结合所述L型腔壁的结构遮盖住所述槽腔,也能遮盖住所述吊顶层板与竖立墙面之间所存在间隙;当所述盖板的上、下边沿延伸出足够的裙边时,也能进一步遮盖所述下夹臂及所述横向壁体,甚至还能遮盖住整个所述夹持器,从而美化所述吊顶层板与竖立墙面之间的下部转角位置。
其中,所述夹持器还包括有能够形成卡接连接的卡臂,一方面是定义了所述卡臂具有卡接功能而不是插接或扣接功能,其次也定义了所述卡臂是设置在所述夹持器上;所述卡接至少是指两个相互卡接连接的部件在卡接后还可以相对左右移动,并且一个卡接部件是从另一个部件的端部卡入,为此两个相互卡接连接的部件中其中有一个一般具有呈T字型或工字型的横截面。而插接或扣接后的两个部件之间由于结合力比较大一般不便于相对左右移动。根据本文实施方案的理解,所述卡臂是一种便于与所述夹持器之外的其它部件形成卡接的装置,从而便于将所述夹持器能够定位在这些其它部件上。所述卡臂可以是一对相向延伸设置的L型凸出臂从而使所述卡臂具有大致上呈π状的卡接结构,也可以是一对相对延伸设置的L型凸出臂从而使所述卡臂具有大致上呈槽状的卡接结构。
其中,在本文中多处提及内侧或外侧,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所述内侧是指所限定构件朝向所述竖立墙面的方向的一侧,为此文中提及的内侧端,就是靠近所述竖立墙面方向的端部,而所述内侧方向,也是指朝向所述竖立墙面的方向;而所述外侧、外侧端或外侧方向的含义刚好与所述内侧、内侧端或内侧方向相反。其次,本文中提及的横向方向,是指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为此,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外侧而所述卡臂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内侧,实际上是定义了它们在所述夹持器上的相对方位关系。当所述夹持器定位到竖立墙面上时,所述卡臂相对地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内侧进而能够与竖立墙面上的定位底座卡接结合,而此时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相对地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外侧,从而所述夹口能够结合大致水平布置的所述吊顶层板,所述槽腔敞口朝外其腔壁能够扣接结合盖板。
其中,所述调节螺丝主要用于连接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并能够收紧它们形成夹紧力。为了形成连接和收紧功能,可以想到的是在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上分别设置有能够让所述调节螺丝对应穿过的孔;由于所述横向壁体位于所述上夹臂的下面,为了便于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下方操作所述调节螺丝收紧所述上夹臂,最好是在所述上夹臂上直接设置螺纹孔,而在所述横向壁体上设置让所述调节螺丝自由穿过的通孔,这样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下方收紧所述调节螺丝时就能直接收紧所述上夹臂。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到的是还可以在所述上夹臂上焊接螺母形成与所述调节螺丝螺纹连接的结构。其次,所述调节螺丝可以设置在所述横向壁体或所述上夹臂的中部或一个端部。
由于所述调节螺丝是可以灵活调节的装置,为此在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所形成的夹口之高度也就能够做到可调,从而便于在施工使用中能够根据不同工作进度设置不同的预夹持力而提高工作效能。其中,所述螺丝头是可以结合螺丝批、六角把手等操作工具的部位。
其中,所述扣接机构是一种能够扣接结合所述盖板的结构,其不仅定义了所述槽腔的腔壁能够扣接结合所述盖板,而且也定义了如果扣接所述盖板时,所述盖板是从所述槽腔腔口的正面扣接到所述腔壁上而不是采用从侧边插入的方式插接到所述槽腔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1)由于所述夹持器具有所述夹口,不仅实现了对吊顶层板的夹持功能,而且也借助于所述卡臂能够实现将所述吊顶层板定位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功能;(2)由于所述夹持器具有所述槽腔并在所述槽腔之腔壁上设置有所述扣接机构,能够实现扣接结合盖板的功能;(3)由于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分置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上方和下方,为此当所述夹口中夹持了所述吊顶层板后,所述槽腔能够位于所述吊顶层板的下方并能够借助于所述槽腔形成一个收藏电线、信号线甚至管路的通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横向壁体形成所述夹口的下夹臂,所述上夹臂与所述L型腔壁分开设置,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通过调节螺丝形成连接,并且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丝的调节形成高度可调的夹口,所述调节螺丝的螺丝头收藏在所述槽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卡臂设置在所述上夹臂上并与所述上夹臂一体化成型。这样实际上就是所述卡臂与所述上夹臂组成一个部件并分置在该部件的两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卡臂的侧端面矮于所述L型腔壁的竖立壁体的侧端面。
其中,所述卡臂的侧端面是指当所述夹持器卡接到竖立墙面上时,朝向所述竖立墙面的一个外侧面;相应地,所述L型腔壁的竖立壁体的侧端面,是指与所述卡臂的侧端面平行的外侧面。由于所述卡臂的侧端面矮于所述L型腔壁的竖立壁体的侧端面,当所述夹持器卡接到竖立墙面上时,所述L型腔壁的竖立壁体的侧端面能够直接顶靠在竖立墙面上进而对所述卡臂形成一个提供支撑力的支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卡臂设置在所述L型的腔壁的竖立壁体上并与所述竖立壁体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扣接到所述槽腔的扣接机构上。其不仅定义了所述盖板能够扣接到所述扣接机构上,而且也定义了所述盖板是从所述槽腔腔口的正面扣接到所述腔壁上而不是采用从侧边插入的方式插接到所述槽腔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槽腔的竖向壁体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下凸起,在所述槽腔的横向壁体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向内折弯的上凸起,所述上凸起的内侧具有向外侧方向凹陷的内凹槽,所述下凸起和所述上凸起共同形成所述扣接机构;相应地,在所述盖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扣边,所述下扣边的顶端呈水滴状,在所述盖板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向外侧方向倾斜延伸的钩状扣边;所述盖板借助于所述下扣边及钩状扣边分别扣合到所述槽腔上的所述扣接机构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盖板的下端还设置有下凸缘边,在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上凸缘边;当所述盖板盖封在所述槽腔的腔口上时,所述上凸缘边可以遮盖住所述槽腔的横向壁体,所述下凸缘边可以遮盖住所述槽腔的竖向壁体。这样在盖封所述盖板后,不仅能够进一步借助于所述上凸缘边遮盖所述下夹臂或所述横向壁体,而且也能够借助于所述盖板遮盖住整个所述夹持器,从而美化所述吊顶层板与竖立墙面之间的下部转角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包括能够定位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的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臂形成卡接连接的卡接机构。这样所述夹持器通过所述定位底座卡接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L型腔壁或上夹臂可以分别通过挤压成型后,在长段的型材上分段截取。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转角吊顶层用的夹持器中。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的转角吊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应用本发明的转角吊顶中的所述夹持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应用本发明的转角吊顶中的所述夹持器的盖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应用本发明的转角吊顶中的所述夹持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应用本发明的第一种所述夹持器中所述L型腔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 是应用本发明的第一种所述夹持器中所述上夹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 是应用本发明的转角吊顶中的所述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 是应用本发明的转角吊顶中的所述定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夹持器400的结构及其应用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房屋室内至少包括有顶层立面和竖立面,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层立面是顶层楼板面A,所述竖立面是竖立墙面B;所述竖立墙面B与所述顶层楼板面A大致垂直。在所述顶层楼板面A与所述竖立墙面B之间的转角位置设置有转角吊顶层C,所述转角吊顶层C包括有如图1所示的由所述第一吊装板1所形成的竖向立面及由所述吊顶层板6所形成的水平立面。所述转角吊顶层C的结构特征如下:
第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吊装板1直接固定安装到所述顶层楼板面A上,事先在所述顶层楼板面A上的放线确定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延伸方向和角度,再在放线位置预先设置可以定位钩体7的定位孔并将所述钩体7预固定到所述顶层楼板面A上,再将所述第一吊装板1钩挂到所述钩体7上,再通过螺丝71收紧所述钩体7,从而随之也就将所述第一吊装板1定位到所述顶层楼板面A上。其次,所述第一吊装板1与所述竖立墙面B大致平行且具有间距空间100。所述第一吊装板1主要用于吊装所述吊顶层板6而且形成所述转角吊顶层C在竖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的外立面,在所述转角吊顶安装完毕后,人站在地面上能够观察到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外侧面10,也为此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外侧面10形成所述转角吊顶层C的部分可视外立面。当然,当在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外侧设置遮盖的例如图1所示的遮光装饰板12时,人站在地面上就可能已经不能观察到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全部外侧面。所述第一吊装板1可以通过挤压工艺一次性挤压成型后,再在现场根据房屋的结构裁取任意但又适合长度的所述第一吊装板1,这样不仅使挤压制造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过程标准化,而且也能一次性安装定位所述第一吊装板1。
在所述第一吊装板上1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卡接所述钩体7的上部沟槽103,所述钩体7是一种带有钩状部位并能够与所述上部沟槽103卡接的L型构件,安装时预安装所述钩体7到所述顶层楼板面A上,再将所述第一吊装板上1钩挂到所述钩体7上。
在所述第一吊装板上1的中部位置的内侧和外侧还分别设置有灯卡槽,如图1所示,所述灯卡槽中还分别卡接设置有装饰灯(13、14),在与所述装饰灯13对应的所述吊顶层板6区域设置为透光板时,所述装饰灯13成为被收藏在所述间隔空间100中的隐形灯。所述装饰灯14能够为所述转角吊顶测层的外部空间提供照明,特别是在所述第一吊装板1上的下部外侧空间设置所述遮光装饰板12时,所述装饰灯14被收藏在所述遮光装饰板12的内侧,所述装饰灯14向上照射成为一种洗顶装饰灯,大大提高了室内照明或光装饰的立体光感。
第二个方面,如图1、图2所示,设置结合到竖立墙面B上的夹持器400以及卡接所述夹持器400的定位底座2。如图1所示,首先在所述竖立墙面B上固定设置所述定位底座2;如图8所示,所述定位底座2呈型材状其横截面呈π状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在所述竖立墙面B上,所述定位底座2具有基体20及从所述基体20上延伸出的上、下凸边(21、22),所述凸边(21、22)向外偏转;其次在所述基体20上冲制出长条状的通孔23,以便于定位所述定位底座2。另外,如图8所示的在所述定位底座2上的两个不同部位(a、b)上旋转剖面图,在所述定位底座2上的部分壁段冲去部分的所述凸边(21、22)形成回避切口24。安装所述定位底座2时,可以事先在所述竖立墙面B上放线确定所述定位底座2的延伸方向和角度,再在放线位置将所述定位底座2通过螺丝穿过所述通孔23定位到所述竖立墙面B上,再将所述夹持器400卡接到所述定位底座2上。其次,所述回避切口24可以设置在一侧,也可以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定位底座2的两个侧边位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所述夹持器4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夹持器400包括有L型腔壁3和上夹臂4,如图5所示,所述L型腔壁3包括有横向向外延伸的横向壁体31及向下延伸的竖向壁体32,所述横向壁体31与所述竖向壁体32之间具有大致为90°的夹角且一体化成型,从横截面看,所述L型腔壁3大致呈L型从而具有L型腔壁体和具有敞口的槽腔36;在所述竖向壁体32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相对延伸的凸出臂30,所述一对L型凸出臂30使所述竖向壁体32上具有大致上呈槽状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即是能够实现卡接连接的所述卡臂,从而所述L型腔壁3通过一对所述L型凸出臂30所组成的所述卡臂能够卡接到所述定位底座2的上、下凸边(21、22)上。卡接安装时可以将所述L型腔壁3的所述卡臂先放置在所述定位底座2上的所述回避切口24位置,再向左或右移动所述L型腔壁3进而实现将所述L型腔壁3卡接到所述定位底座2上。
如图6所示,所述上夹臂4呈高低结构的板状包括尾端部44和压制臂体45,其宽度大致与所述L型腔壁3相当,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夹臂4位于所述横向壁体31的上面实现上、下排列,而且让所述槽腔36位于所述吊顶层板6的下面;如图6所示在所述上夹臂4的尾端部44设置有螺纹孔440,在所述横向壁体31上设置有对应的通孔(图中未画出)。如图2所示,所述上夹臂4与所述横向壁体31之间通过调节螺丝41穿过所述通孔形成与所述上夹臂4的螺纹连接,并且所述上夹臂4的所述压制臂体45与所述横向壁体31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丝41的调节形成具有可调高度的夹口42。这样所述横向壁体31实际上也就成为所述夹口42的下夹臂,即所述横向壁体31与所述夹口42的下夹臂合二为一。
在所述定位底座2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夹持器400,也可以设置多个。其次,所述定位底座2上的回避切口24也可以一个或几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所述定位底座2的长度及所述夹持器400的数量确定。为此减少现场安装的麻烦,一般在出厂前就已经预制好带有所述回避切口24的所述定位底座2。
为了便于在所述夹持器400的下方实施拧紧所述调节螺丝41的动作,所述调节螺丝41朝上设置让其螺丝头43收藏在所述槽腔36内。所述螺丝头43是可以结合螺丝批、六角把手等操作工具的部位。
在所述槽腔36上能够封盖所述盖板5。如图1到图7所示,所述槽腔36位于所述吊顶层板6的下面并朝向所述第一吊装板1;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5从下往上方向扣入到所述槽腔36上。为了能够实现从下往上方向扣接所述盖板5,如图5所示,在所述槽腔36的竖向壁体32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下凸起33,在所述槽腔36的横向壁体31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向内折弯的上凸起34,所述上凸起34的内侧具有倾斜的导向面37并且所述上凸起34的内侧具有向外侧方向凹陷的内凹槽35;所述下凸起33和上凸起34共同形成了所述槽腔36的腔壁上的能够扣接所述盖板5的扣接机构;相应地,如图7所示,所述盖板5包括弧形板基体51,在所述板基体5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扣边52,所述下扣边52的顶端呈水滴状,在所述板基体51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向外侧方向倾斜延伸的钩状扣边54。这样安装所述盖板5时,如图3所示,由于在所述槽腔36的所述横向壁体31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向内折弯的上凸起34,为此先将所述板基体51的上端内侧的所述钩状扣边54的顶端从下往上沿导向面37预先扣接到所述槽腔36的上凸起34内侧的内凹槽35的槽口,并让所述板基体51下端内侧的下扣边52预先顶靠在所述竖向壁体32尾端部位的下凸起33的外侧,形成所述盖板5与所述槽腔36的腔口之间的预安装状态,此时所述下扣边52可能会因挤压而出现少许的弹性变形;此时在检查所述盖板5两端部位的对接情况特别是与之呈一定角度例如90°转弯的另一个盖板之间的结合情况,继续用力从下往上顶推所述盖板5,由于所述钩状扣边54是向外侧方向倾斜延伸,为此让所述钩状扣边54完全滑入到向外侧方向凹陷的所述内凹槽35内,此时所述板基体51上的所述下扣边52也继续上移完全扣接到所述竖向壁体32上的所述下凸起33的外侧,此时所述下扣边52顶端的水滴状头部弹性复原顶靠在所述下凸起33的顶部,让所述盖板5不能下移,这样就完成了所述盖板5扣接在所述槽腔36腔壁上的扣接机构上安装如图1到图6所示的扣接结合状态。拆卸所述盖板5时,仅需在所述盖板5的下部稍微用力往外和往下用力,所述盖板5本身的少许变形位移就可以让所述盖板5的下端脱离所述竖向壁体32上的所述下凸起33进而整个地拆下所述盖板5。
为了完全遮盖住所述槽腔36周围的槽壁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如图7所示,在所述盖板5的下端设置下凸缘边53,所述下凸缘边53从所述下扣边52位置继续向下延伸;在所述盖板5的上端设置上凸缘边55,所述上凸缘边55从所述钩状扣边54位置继续向上延伸。这样当将所述盖板5盖封在所述槽腔36的腔口上时,如图1到图6所示,所述上凸缘边55可以遮盖住所述槽腔36的横向壁体31,所述下凸缘边53可以遮盖住所述槽腔36的竖向壁体32。
其次,所述盖板5呈型材状沿横向方向延伸,可以同时覆盖几个所述夹持器400或全部的所述夹持器400,这样所述盖板5、所述吊顶层板6与所述第一吊装板1共同共构成了所述转角吊顶的外立面,也能够利用所述盖板5遮盖修饰所述夹持器400,而且也能够遮盖所述吊顶层板6的内侧端与所述竖立墙面B之间的间隙,修复所述吊顶层板6由于宽度不齐整而导致的缝隙不均匀的问题。为了美化所述转角吊顶的外立面,进一步还可以在所述盖板5、所述吊顶层板6或所述第一吊装板1的外侧面上喷涂装饰漆层或黏贴墙纸等。
由于在所述转角吊顶的转弯部位特别是90°转弯部位,两个所述盖板5以一定的角度对角连接时需要在端部开设一定角度的斜面,例如所述转角吊顶的转弯角度为90°时,需要在所述盖板5的端部开设45°的斜面。也就因为如此情况,当首先将一个方向上的所述盖板5定位后,另一个方向上的所述盖板5已经不便于从非垂直方向扣进安装到所述夹持器400上。为此为了便于直接安装互成角度的两个所述盖板5,采用从下往上的安装方法,不仅便于加工所述斜面而且也不用反复地协调调整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所述盖板5,其次也便于拆卸所述盖板5。
以上披露了所述夹持器400的第一种结构。所述夹持器400的第二种结构如图4所示,与上述第一种方案不同的是,所述上夹臂4不仅包括有压制臂体45,也包括有竖向的竖立臂46,所述压制臂体45与所述竖立臂46一体化成型并呈大致90°角度的分布,在所述竖立臂46的内侧设置有一对相对延伸的凸出臂30,所述一对L型凸出臂30使所述竖立臂46上具有大致上呈槽状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即是能够实现卡接连接的所述卡臂,从而所述上夹臂4通过所述卡臂能够卡接到所述定位底座2的上、下凸边(21、22)上。
如图4所示,所述竖立臂46上的所述凸出臂30的侧端面e1矮于所述L型腔壁的竖立壁体32的侧端面e2。当所述夹持器400卡接到竖立墙面B上时,所述L型腔壁3的竖立壁体32的侧端面能够直接顶靠在竖立墙面B上进而对所述竖立臂46形成一个提供支撑力的支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L型腔壁3或上夹臂4可以分别通过挤压成型后,在长段的型材上分段截取。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制造成本而且能够根据现场的需要截取适合长度的所述L型腔壁3或所述上夹臂4。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开设置的腔壁和上夹臂,所述腔壁的横截面大致呈L型从而具有横向壁体和竖立壁体,所述L型腔壁形成敞口状的槽腔;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形成能够夹持板状物件的敞口状夹口,所述夹口与所述槽腔分置在所述横向壁体的上方和下方并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外侧;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通过调节螺丝形成连接,并且所述上夹臂与所述横向壁体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丝的调节形成高度可调的夹口,所述调节螺丝的螺丝头收藏在所述槽腔内;还包括能够形成卡接连接的卡臂,所述卡臂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内侧,所述槽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能够扣接盖板的扣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臂设置在所述上夹臂上并与所述上夹臂一体化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臂的侧端面矮于所述L型腔壁的竖立壁体的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臂设置在所述L型的腔壁的竖立壁体上并与所述竖立壁体一体化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扣接到所述槽腔的所述扣接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腔的竖立壁体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下凸起,在所述槽腔的横向壁体的大致尾端部位设置有向内折弯的上凸起,所述上凸起的内侧具有向外侧方向凹陷的内凹槽,所述下凸起和所述上凸起共同形成所述扣接机构;相应地,在所述盖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扣边,所述下扣边的顶端呈水滴状,在所述盖板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向外侧方向倾斜延伸的钩状扣边;所述盖板借助于所述下扣边及钩状扣边分别扣合到所述槽腔上的所述扣接机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的下端还设置有下凸缘边,在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上凸缘边;当所述盖板盖封在所述槽腔的腔口上时,所述上凸缘边可以遮盖住所述槽腔的横向壁体,所述下凸缘边可以遮盖住所述槽腔的竖立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定位到竖立墙面或其替代面上的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臂形成卡接连接的卡接机构。
CN201510376550.8A 2015-07-01 2015-07-01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Active CN104975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50.8A CN104975673B (zh) 2015-07-01 2015-07-01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50.8A CN104975673B (zh) 2015-07-01 2015-07-01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5673A CN104975673A (zh) 2015-10-14
CN104975673B true CN104975673B (zh) 2017-12-15

Family

ID=5427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6550.8A Active CN104975673B (zh) 2015-07-01 2015-07-01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5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256B (zh) * 2016-01-10 2018-07-06 佛山力亮科技有限公司 吊顶竖立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及转角吊顶层
KR102038801B1 (ko) * 2019-06-21 2019-10-30 이경준 퀵 클립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데크재 어셈블리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98990U (zh) * 2015-07-01 2015-12-23 胡崇亮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2350A (en) * 1964-03-10 1967-02-07 Reynolds Metals Co Molding construction
DE4030117C2 (de) * 1990-09-23 1996-05-30 Nmc Sa Abgehängte Kassettendecke
CN201065633Y (zh) * 2007-07-03 2008-05-28 童明勇 顶角线
CN201305986Y (zh) * 2008-11-04 2009-09-09 李新平 天花板修边角
CN201486012U (zh) * 2009-07-23 2010-05-26 童明勇 一种吊顶收边结构
DE102009028178B4 (de) * 2009-07-31 2012-12-27 Neher Multiraum Gmbh Multifunktionsprofil
CN203654571U (zh) * 2013-11-05 2014-06-18 浙江鼎美电器有限公司 集成灯槽
CN203878842U (zh) * 2014-03-08 2014-10-15 李新平 一种改进型二级吊顶型材装饰线
CN203834779U (zh) * 2014-05-13 2014-09-17 胡崇亮 二级吊顶装饰型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98990U (zh) * 2015-07-01 2015-12-23 胡崇亮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5673A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4280B (zh) 一种拆装式转角吊顶层及其形成方法
CN104975673B (zh)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WO2016179871A1 (zh) 筒灯
CN107201798A (zh) 一种集成吊顶固定结构及型材
CN106437075B (zh) 一种墙面的装饰结构
CN102605884A (zh) 一种干挂式光伏幕墙
CN204898990U (zh) 应用于拆装式的转角吊顶的夹持器
CN207017497U (zh) 一种开放式石材幕墙系统
CN215888802U (zh) 一种饰面板拼接弧形灯槽装饰结构
CN206942009U (zh) 暗藏灯饰的弧形铝板饰面柱
CN209672165U (zh) 一种扣板灯
CN209339441U (zh) 一种横排金属板墙的十字型铝材连接装置
CN212929732U (zh) 一种易安装面板灯
CN210828025U (zh) 叠加密封安装且具有集成电器功能的吊顶结构
CN209509365U (zh) 一种阴角装饰板安装组件
CN209494101U (zh) 一种适应不同角度的开放式铝板幕墙
CN112482624A (zh) 一体化幕墙外挂式碲化镉光伏发电安装结构
CN217734499U (zh) 一种全铝合金无折边单元式双曲铝幕墙
CN216810495U (zh) 一种安装在石材幕墙上的灯光凹槽节点结构
CN104179283B (zh) 带弧线天花结构及其制造安装方法
CN205025009U (zh) 一种暗藏灯带的倾斜式饰面板装饰内墙
CN210140939U (zh) 一种分离式压条玻璃幕墙结构
CN210195156U (zh) 一种集成墙面顶线
CN216109375U (zh) 屋面板元件以及屋面结构
CN211421528U (zh) 一种开放式铝板小单元幕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4

Address after: 528226 Lushan,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ianshengwei, F1 Plant of Traffic Police Squadron, Nanhailuo Village, Guidan Road

Applicant after: Foshan beautiful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hai District of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Luo village 528226 Industrial Zone Building Jinxiu Xiabai tomorrow (Guangxi Dan Luo village next to the traffic police squadron)

Applicant before: Hu Chongli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26 "Lianshengwei" of Lutang,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New Hous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26 "Lianshengwei" of Lutang,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beautiful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