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3848A -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3848A
CN104973848A CN201510383120.9A CN201510383120A CN104973848A CN 104973848 A CN104973848 A CN 104973848A CN 201510383120 A CN201510383120 A CN 201510383120A CN 104973848 A CN104973848 A CN 104973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polymer
concrete
carbon fiber
slag
concret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31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江
阳小燕
吴玉友
郑霞
曾宇星
祁勇
敖仪斌
杨少朋
青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3831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38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3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3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包含如下组分: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碳纤维,其中地质聚合物为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碱性激活剂制成的胶凝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充分利用了工业废弃资源,减少了环境破坏和污染,显著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所公开的产品具有优越的理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可模型好,混凝土材料在工业、民用及军事等工程建设中广为应用,导致国内外对混凝土的用量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也就导致了混凝土原材料——砂石和水泥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众所周知,天然砂石的大量开采,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和烟尘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各国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水泥生产的环境成本将越来越高,持续攀高的环境成本迫使大型工业企业花大力气在产品节能和环保方面提高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建筑业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的数量也相当巨大。需要巨额的处理费,并且废弃混凝土的堆放或填埋将占用大量土地,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减少混凝土原材料开采和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亟需寻找代替水泥的材料和代替天然砂石的骨料,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地质聚合物(Geopolymer)或者称为地聚物,以烧粘土(偏高岭土)或其它以硅、铝、氧为主要元素的硅铝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一类具有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的新型无机聚合物材料,它既具有比高分子材料、陶瓷、水泥和金属更好的性能,又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可应用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尽管该产品具有诸多技术优势,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地质聚合物产品。
在减少天然砂石的开采方面,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等工序,替代天然骨料配制成的新混凝土。已有的研究显示,该产品基本能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应用于工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可行的,但该产品目前尚未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申请人多年来对混凝土的替代和改善进行了深入研究,惊喜的发现将具有特定组成的地质聚合物与再生骨料结合作为混凝土材料,既可以减少天然砂石的开采,也可以减少水泥生产带来的污染,同时所得产品性能稳定,理化规格高,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并且该混凝土产品便于生产,产品成本低。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包含如下组分: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碳纤维,其中地质聚合物为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碱性激活剂制成的胶凝材料。
上述的增强混凝土,采用碱性激活剂将常见的、售价低廉的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和混凝土再生骨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胶凝材料,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且所得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提高了混凝土产品的早期强度,同时所用的碱性激活剂对混凝土再生骨料具有结构支撑强化作用,二者相互协同实现了混凝土产品耐高温、隔热好、耐久性好、抗核辐射性好、耐腐蚀性优良、早期强度高、渗透率低、不用湿养护等优点。
同时,加入碳纤维使得该增强混凝土相比一般的地质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延性,以及更好的耐磨性、耐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化学腐蚀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用各成分的用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优选采用如下组成:以质量份数计,各成分用量为地质聚合物4-5、混凝土骨料15-20、碳纤维0.04-0.1;在地质聚合物中,粉煤灰0.9-1.1、矿渣0.8-1.2、自燃煤矸石1.6-2.5、碱性激活剂0.7-1。
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在下述中申请人对各部分原料进行了详细说明。如下所进行的说明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采用下述所提供的规格而采用本发明所限定的其它类型,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其中,本发明所用的矿渣,指的是高炉炼铁熔融的矿渣在骤冷时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玻璃态物质,呈细粒状。熔融的矿渣直接流入水池中冷却叫水淬矿渣,俗称水渣。本发明采用的矿渣为水淬高炉矿渣。将矿渣购买回来之后,进行磨细处理,优选其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
其中,本发明所用的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由燃煤电厂等排放形成粉煤灰。通常从火力发电厂等产生粉煤灰的企业购买回一级粉煤灰,然后对粉煤灰的粒度进行检测或研磨处理,优选其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
其中,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自燃过后的煤矸石称为自燃煤矸石。如图1所示,显示了其加工过程:将运回的自燃煤矸石块体经过大锤式破碎机破碎,然后放入颚式破碎机中反复破碎至小颗粒,并过筛,选用其粒径小于0.16mm的粉体进行下一步操作,对于粒径大于0.16mm的颗粒,需继续放入颚式破碎机继续破碎。采用球磨机对粒径小于0.16mm的粉体进行研磨得到自燃煤矸石粉。优选本发明所用的自燃煤矸石粉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
其中,所用的碱性激活剂用来将上述成分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胶凝材料。所述碱性激活剂由在水玻璃里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二者的质量比为(2-2.5)∶1。
上述所用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分析纯级,或其至少纯度≥82%。
上述所用的水玻璃,模数不受到特别限制,一般而言,1-2之间均可,优选为1.5。
在本发明研发过程中,申请人在各种工业施工条件下对胶凝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广泛测试,并基于矿渣、自燃煤矸石、水玻璃的掺量作为正交设计的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矿渣-粉煤灰-自燃煤矸石地质聚合物的最优配比为:矿渣∶粉煤灰∶自燃煤矸石∶水玻璃∶氢氧化钠/氢氧化钾=1∶1∶2∶0.56∶0.24。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本领域目前所研究的采用单纯的再生细骨料掺入再生混凝土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已有的实验显示,单纯的再生细骨料掺入再生混凝土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会有大幅度降低,使得其无法满足建筑应用要求,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以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砂相匹配所得的再生骨料级配良好。因此本发明的混凝土再生骨料由5~25mm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砂复配而成,二者的用量份数分别为8-12、5-8。
上述5~25mm再生粗骨料的生产过程如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它机械进行生产。
其中,所用的碳纤维优选为短切碳纤维,单丝直径为7-10μm,短切长度控制在3~15mm,以保证其良好的结合性。
为了使各成分混合更加均匀,产品更易用,本发明的增强混凝土,还包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为分散剂和/或减水剂。
上述的分散剂、减水剂均为建筑材料领域常见辅料,可选择甲基纤维素、胶乳液和硅粉等分散剂,FDN高效减水剂等减水剂。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加入到水玻璃中配置成碱性激活剂,待用;
2)将碳纤维、矿渣、粉煤灰、自燃煤矸石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3)将步骤2)的混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碱性激活剂加入到1/15-1/20的水中,搅拌均匀。
上述所称的1/15-1/20的水,指的是水的用量为其它所有成分质量之和的1/15-1/20。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步骤2)中将碳纤维与分散剂预混合的步骤;在步骤3)中加入减水剂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自燃煤矸石粉的加工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用再生粗骨料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实施中,申请人提供了若干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产品的组成,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而不对各成分的用量构成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盖于其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变换。
实施例1:各成分用量如下表1所示
表1:碳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实施例2:各成分用量如下表2所示
表2:碳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实施例3:各成分用量如下表3所示
表3:碳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上述实施例所得产品,申请人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其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建筑行业混凝土性能指标的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其性能不低于市面上在售的以水泥和砂石为主要成分的传统混凝土。具体的实验显示,其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200MPa,拉压比不低于0.09,断裂性能和抗弯韧性显著高于传统水泥混凝土。

Claims (10)

1.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分: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碳纤维,其中地质聚合物为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碱性激活剂制成的胶凝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各成分用量为地质聚合物4-5、混凝土骨料15-20、碳纤维0.04-0.1;在地质聚合物中,粉煤灰0.9-1.1、矿渣0.8-1.2、自燃煤矸石1.6-2.5、碱性激活剂0.7-1。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矿渣、自燃煤矸石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激活剂为在水玻璃里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二者的质量比为(2-2.5)∶1。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再生骨料由5~25mm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砂复配而成,二者的用量份数分别为8-12、5-8。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单丝直径为7-10μm,短切长度控制在3~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为分散剂和/或减水剂。
8.权利要求1所述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加入到水玻璃中配置成碱性激活剂,待用;2)将碳纤维、矿渣、粉煤灰、自燃煤矸石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3)将步骤2)的混合物、混凝土再生骨料、碱性激活剂加入到1/15-1/20的水中,搅拌均匀。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2)中将碳纤维与分散剂预混合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3)中加入减水剂的步骤。
CN201510383120.9A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9738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3120.9A CN104973848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3120.9A CN104973848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3848A true CN104973848A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7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3120.9A Pending CN104973848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384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279A (zh) * 2016-04-18 2016-08-24 重庆三峡学院 碳纤维增强再生骨料混凝土
CN106082927A (zh) * 2016-06-17 2016-11-09 南京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激发矿渣系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8627A (zh) * 2017-04-26 2017-08-29 阜阳市鑫源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矿渣骨料增强的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8563A (zh) * 2018-05-31 2018-10-16 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渣基地聚合物防辐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9984A (zh) * 2020-03-03 2020-07-24 嵊州市路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1470828A (zh) * 2020-03-30 2020-07-3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新型纤维增强碱激发矿渣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1157A (zh) * 2021-04-21 2021-07-1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快硬早强渣土地聚物胶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04721A (zh) * 2022-10-28 2022-12-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增强粉煤灰基碱激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3074A (zh) * 2022-12-14 2023-04-28 武汉大学 C80低碳高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材料
CN116161905A (zh) * 2021-11-25 2023-05-26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冷固结人工骨料的高强高韧地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梅等: "自然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硅酸盐通报》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279B (zh) * 2016-04-18 2018-08-28 重庆三峡学院 碳纤维增强再生骨料混凝土
CN105884279A (zh) * 2016-04-18 2016-08-24 重庆三峡学院 碳纤维增强再生骨料混凝土
CN106082927A (zh) * 2016-06-17 2016-11-09 南京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激发矿渣系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927B (zh) * 2016-06-17 2018-07-17 南京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激发矿渣系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8627A (zh) * 2017-04-26 2017-08-29 阜阳市鑫源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矿渣骨料增强的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8563B (zh) * 2018-05-31 2020-12-11 广东联城住工装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渣基地聚合物防辐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8563A (zh) * 2018-05-31 2018-10-16 宁波联城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渣基地聚合物防辐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9984A (zh) * 2020-03-03 2020-07-24 嵊州市路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1439984B (zh) * 2020-03-03 2022-02-22 嵊州市路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1470828A (zh) * 2020-03-30 2020-07-3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新型纤维增强碱激发矿渣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1157A (zh) * 2021-04-21 2021-07-1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快硬早强渣土地聚物胶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61905A (zh) * 2021-11-25 2023-05-26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冷固结人工骨料的高强高韧地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4721A (zh) * 2022-10-28 2022-12-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增强粉煤灰基碱激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3074A (zh) * 2022-12-14 2023-04-28 武汉大学 C80低碳高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3848A (zh)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5691B (zh) 一种铅锌冶炼渣基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4565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9105B (zh) 用锰渣-钢渣-石灰石粉作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CN103787602B (zh) 一种超细再生粉体复合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
CN101544480B (zh) 球磨钢渣尾泥活性粉掺合料及其在制备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03553454A (zh) 利用钢渣作掺合料及作骨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0015853B (zh) 超高韧性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1917B (zh) 一种抗裂缝抗渗透高耐久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4782B (zh) 用玄武岩微粉-矿渣微粉-石灰石粉作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CN102584134A (zh) 一种再生纤维复合活性矿物料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9369121A (zh) 一种高弹模纤维自应力再生混凝土的制作工艺
CN108640635B (zh) 煤渣粉硫氧镁水泥稳定再生混凝土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198B (zh) 混凝土用复合绿泥粉煤灰
CN102503199B (zh) 混凝土用复合粉煤灰
CN103626440A (zh) 一种矿热炉渣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0638A (zh) 一种矿区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
CN104177034B (zh) 中性钠碱矿渣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181B (zh) 一种钛白渣混凝土掺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07200487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建筑用胶凝材料、砂浆、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4860584A (zh) 垃圾焚烧发电炉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2592131B (zh) 采用含红砖的再生细粉制作的烧结砌块专用超薄层砌筑砂浆
CN114180914A (zh) 应用河卵石制备的高强混凝土
CN112830716B (zh) 一种多工业固废纤维改性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062A (zh) 利用磷固体废弃物制备地面自流平材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