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605A - 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 - Google Patents

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605A
CN104969605A CN201480007060.4A CN201480007060A CN104969605A CN 104969605 A CN104969605 A CN 104969605A CN 201480007060 A CN201480007060 A CN 201480007060A CN 104969605 A CN104969605 A CN 104969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server
web
peer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0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桑莎纳姆
K·安查恩
K·帕拉杜吉
M·马根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69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91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Abstract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为基于web的客户端应用启用服务质量(QoS)的网络发起的机制和客户端发起的机制,其可具有高效率、高性能、或者以其他方式保证的服务水平。例如,为了启用关于与基于web的应用相关联的呼叫或其他会话的QoS,可在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装备(UE)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以建立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呼叫并且建立服务器与至少第一UE之间的对等连接。如此,可至少为第一UE与服务器之间的对等连接激活QoS,其中服务器可通过所建立的对等连接在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路由与基于web的应用相关联的数据以实现所激活的QoS。

Description

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3年2月5日提交的题为“QUALITY OF SERVICEFOR WEB CLIENT BASED SESSIONS(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60,789的权益,该临时申请已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由此通过援引明确地整体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涉及为使用某些无线网络技术的web客户端启用服务质量(QoS)能力,这些无线网络技术在其他情况下缺乏在蜂窝网络中支持QoS的能力。
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过了数代的发展,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过渡的2.5G和2.75G网络)、以及第三代(3G)和第四代(4G)高速数据/具有因特网能力的无线服务。目前在用的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蜂窝以及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以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TDMA的全球移动接入系统(GSM)变型的数字蜂窝系统,以及使用TDMA和CDMA技术两者的更新的混合数字通信系统。
最近,长期演进(LTE)已发展成为用于移动电话和其他数据终端的高速数据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协议。LTE是基于GSM的,且包括来自各种GSM相关协议的贡献,这些相关协议诸如增强数据率GSM演进(EDGE)、以及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协议(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在这些以及其他上下文中,在网络(诸如1x EV-DO、基于UMTS的W-CDMA、LTE和eHRPD)上操作的会话可在为其保留保证的质量水平(其被称为服务质量(QoS))的信道(例如,无线电接入承载、流等)上被支持。例如,在特定信道上建立给定水平的QoS可提供该信道上的最小保证比特率(GBR)、最大延迟、抖动、等待时间、比特差错率(BER)等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为与实时或流送通信会话(诸如IP语音(VoIP)会话、群通信会话(例如,即按即说会话等)、在线游戏、IP TV等等)相关联的信道保留(或设立)QoS资源以帮助确保这些会话的无缝端到端分组传输。在某些情形中,用于在用户装备(UE)或其他合适的移动设备上运行的高优先级应用的调度常开(GBR)服务可能期望改善容量(例如,UE和/或提供常开服务的网络上的容量)并且进一步改善资源网络使用。例如,实时通信往往需要常开服务来确保双向IP通信。然而,使用HTML、叠层样式表(CSS)、JavaScript(JS)和其他web客户端的应用当前缺乏在使用某些普遍技术(诸如用于VoIP的WebRTC解决方案、视频电话、和流送服务、以及其他技术)的蜂窝网络中利用QoS的能力。相应地,这些以及其他web客户端可能在无线网络中遭遇差劣的语音、视频和其他媒体质量体验,这是因为在不能提供QoS时可能产生的较高的损耗、未保证的带宽、高抖动、或其他性能降级。
概述
以下给出了与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简化概述。如此,以下概述既不应被视为与所有构想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详尽纵览,以下概述也不应被认为标识与所有构想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或描绘与任何特定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联的范围。相应地,以下概述仅具有在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之前以简化形式呈现与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联的某些概念的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在蜂窝网络(例如,LTE、UMTS、1x EV-DO、Wi-Fi等)上为使用WebRTC、RTCWeb和在其他情况下缺乏利用QoS的能力的其他普遍web技术的web客户端启用QoS能力,以便于为VoIP、视频、媒体、和使用在其他情况下缺乏在蜂窝网络上利用QoS的能力的某些web技术的其他数据服务支持高效率和高性能。如此,启用QoS的web客户端可在无线网络中接收保证的性能,而不论蜂窝网络负载如何,这可转换成非常低的等待时间,低抖动,低数据损耗,以及使用要求保证的质量水平的应用的web客户端的较佳用户体验。例如,如将在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蜂窝网络中通过WebRTC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支持的web客户端呼叫或会话的QoS激活可以是网络发起的(例如,在LTE、UMTS、eHRPD或其他类似无线网络上)、显式地设备发起的(例如,在1x EV-DO、LTE、UMTS、eHRPD、Wi-Fi或其他类似无线网络上)、和/或隐式地设备发起的(例如,在任何合适的无线网络或其他空中接口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为使用WebRTC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进行通信的UE启用QoS能力的示例性架构可包括位于呼叫方浏览器与被呼叫方浏览器之间的媒体路径中用于支持网络发起的、显式的设备发起的、和/或隐式的设备发起的QoS设立的媒体服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方浏览器和被呼叫方浏览器可初始地使用web套接字、HTTP、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来联系信令服务器以设立信令信道,并且信令服务器随后可在呼叫建立阶段指派一个或多个WebRTC对等连接。例如,WebRTC对等连接通常可允许两个用户通过信令服务器协调的信令信道从浏览器到浏览器直接地通信。每个客户端(例如,呼叫方浏览器和被呼叫方浏览器)随后可作为对等端点建立与媒体服务器的WebRTC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为了支持网络发起的QoS设立,媒体服务器可确定是否要为与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建立的媒体路径激活QoS。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媒体服务器可执行网络地址转译(NAT)发现以确定与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同其建立的WebRTC连接相关联的IP地址和端口,其中NAT发现可指示与该WebRTC连接相关联的服务或应用类型。如此,如果媒体服务器确定该WebRTC连接涉及要求某些QoS保证的服务或应用类型(例如,语音、视频或流送媒体服务),则媒体服务器可为与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建立的WebRTC连接激活恰适的QoS水平以在相应媒体路径上发起QoS。例如,如果媒体服务器与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之间的媒体路径是在LTE网络上创建的,则媒体服务器可提供与对应于为其激活QoS的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的IP地址和端口相关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恰适QoS类标识符(QCI),其中QCI通常可定义相关联EPS承载的一组QoS参数(例如,最小GBR、最大延迟等)以确保对应的媒体路径在LTE回程基础设施内的所有组件处接收到优先对待。类似地,如果媒体服务器与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之间的媒体路径是在eHRPD网络上创建的,则媒体服务器可向eHRPD网络基础设施组件提供对应于为其激活QoS的呼叫方浏览器和/或被呼叫方浏览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恰适QoS参数以及IP地址和端口以确保对应的媒体路径接收到恰适的优先对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媒体服务器由此通常可作为应用服务器操作以通过核心蜂窝网络基础设施和/或因特网来支持用于可连接至媒体服务器的浏览器的通信服务,从而在VoIP会话、PTT会话、群通信会话、社交联网服务或者其他要求高性能或效率的服务期间为使用核心网下的IP承载资源的应用利用QoS。例如,为了满足与WebRTC或其他基于web的会话中交换的信令和数据相关联的严格端到端等待时间或其他QoS要求,媒体服务器可与蜂窝网络基础设施通信以经由Rx接口(例如,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与被用来交换应用级会话信息的应用功能之间的参考点)为WebRTC流激活QoS。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激活的QoS随后可被用来将信令和数据话务的优先级排序排在位于演进型B节点(eNode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中的路由器处的其他应用话务之前,由此减小了与经优先级排序的信令和数据话务相关联的回程延迟。相应地,媒体服务器可经由恰适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路由或以其他方式转发呼叫方浏览器与被呼叫方浏览器之间的话务以利用与呼叫方浏览器和被呼叫方浏览器之间的话务相关联的被激活的QoS。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为使用web技术进行通信的UE启用QoS能力的另一示例性架构可包括如上所述将与信令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相关联的功能性组合的服务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组合信令和媒体服务器功能性的服务器可包括分开的多个服务器来处置呼叫方浏览器和被呼叫方浏览器之间的信令和媒体路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为了支持显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WebRTC组件可提供应用可用来指定启用QoS的某些能力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如此,API可一般性地启用应用来指定可包括带宽和服务类型(例如,对话语音、视频流、流送数据、交互数据、尽力服务等)等的能力。此外,如果应用将在LTE或EV-DO/eHRPD蜂窝网络上通信,则经由所提供的API指定的服务类型可进一步包括QCI或QoS简档标识符和接入点名称(APN),其中UMTS蜂窝网络可将APN映射到其中使用的恰适IP地址。如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可使用API来指定在经由WebRTC组件发起呼叫时所请求的服务是否要求QoS并且在要求QoS的情况下进一步指定QoS类型。替换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可在与WebRTC栈组件初始化之际预先确定所要求的QoS,WebRTC栈组件可与各种空中接口驱动器集成以与恰适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协商恰适的QoS。再进一步,作为发起呼叫之时的补充或替换,WebRTC栈组件可在接收到呼叫之时为恰适流激活QoS(例如,基于该呼叫是否与语音、视频、数据流送等相关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为了支持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可采用与以上关于网络发起的QoS设立相同或基本相似的呼叫建立和媒体交换通信流,不同之处在于媒体服务器(或组合信令和媒体服务器功能性的服务器)不发起QoS设立规程。替换地,在客户端应用始发呼叫时,应用可使用WebRTC栈组件来指示正建立对驻留的客户端软件(例如,高层操作系统组件、内核、高级移动订户软件等)的呼叫。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信令交换的一部分,客户端应用可确定被分配支持呼叫的服务器可用来随后监视对应IP流并检测其上的任何数据活动的IP地址、端口、协议或其他合适的连接数据。相应地,响应于在具有某些QoS要求的对应IP流上检测到数据活动,客户端应用可指令驻留的客户端软件激活对应IP流上的QoS。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应用可向驻留的客户端软件提供所有恰适的用于IP流的QoS描述符以及所需的QoS类型,该驻留的客户端软件随后可与蜂窝网络通信以针对该呼叫激活恰适的QoS。
与本文所公开的各方面和实施例相关联的其他目标和优点基于所附附图和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简述
对本发明的各方面及其许多伴随优点的更完整领会将因其在参考结合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时变得更好理解而易于获得,附图仅出于解说目的被给出而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并且其中: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高级系统架构。
图2A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1x EV-DO网络的无线电接入网(RAN)和核心网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配置。
图2B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3G UMTS W-CDMA系统内的RAN和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核心网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配置。
图2C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3G UMTS W-CDMA系统内的RAN和GPRS核心网分组交换部分的另一示例配置。
图2D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基于演进分组系统(EPS)或长期演进(LTE)网络的RAN和核心网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配置。
图2E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连接至EPS或LTE网络的增强型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RAN以及还有HRPD核心网的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配置。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用户装备(UE)的示例。
图4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包括被配置成执行功能性的逻辑的通信设备。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示例性服务器。
图6解说了可支持UE之间的对等(P2P)WebRTC通信的常规架构。
图7A-7C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可为使用WebRTC进行通信的UE启用QoS的示例性架构。
图8A-8B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为WebRTC客户端启用网络发起的QoS的示例性通信流。
图9A-9B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为WebRTC客户端启用客户端发起的QoS的示例性通信流。
详细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相关的附图中公开了各个方面。可以设计替换方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公开中众所周知的元素将不被详细描述或将被省去以免湮没本公开的相关细节。
措辞“示例性”和/或“示例”在本文中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描述为“示例性”和/或“示例”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类似地,术语“本公开的各方面”不要求本公开的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此外,以将由例如计算设备的元件执行的动作序列的方式描述许多方面。将认识到,本文描述的各种动作能由专用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正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由这两者的组合来执行。另外,本文描述的这些动作序列可被认为是完全体现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其内存储有一经执行就将使相关联的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性的相应计算机指令集。因此,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可以用数种不同形式来体现,所有这些形式都已被构想落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内。另外,对于本文所描述的诸方面的每一个,任何此类方面的相应形式可在本文中描述为例如“配置成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
客户端设备(在本文中被称为用户装备(UE))可以是移动的或静止的,并且可以与无线电接入网(RAN)通信。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UE”可以互换地被称为“接入终端”或“AT”、“无线设备”、“订户设备”、“订户终端”、“订户站”、“用户终端”或UT、“移动终端”、“移动站”及其各种变型。一般地,UE可以经由RAN与核心网通信,并且通过核心网,UE能够与外部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当然,连接到核心网和/或因特网的其他机制对于UE而言也是可能的,诸如通过有线接入网、WiFi网络(例如,基于IEEE802.11等)等。UE可以通过数种类型设备中的任何设备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PC卡、致密闪存设备、外置或内置调制解调器、无线或有线电话等。UE能够藉以向RAN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信道(例如,反向话务信道、反向控制信道、接入信道等)。RAN能够籍以向UE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信道(例如,寻呼信道、控制信道、广播信道、前向话务信道等)。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话务信道(TCH)可以指上行链路/反向或下行链路/前向话务信道。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高级系统架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含UE 1…N。UE 1…N可包括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等。例如,在图1中,UE1…2被解说为蜂窝呼叫电话,UE 3…5被解说为蜂窝触摸屏电话或智能电话,而UE N被解说为台式计算机或PC。
参照图1,UE 1…N被配置成在物理通信接口或层(在图1中被示为空中接口104、106、108和/或直接有线连接)上与接入网(例如,RAN 120、接入点125等)通信。空中接口104和106可符合给定的蜂窝通信协议(例如,CDMA、EV-DO、eHRPD、GSM、EDGE、W-CDMA、LTE等),而空中接口108可符合无线IP协议(例如,IEEE 802.11)。RAN 120包括通过空中接口(诸如,空中接口104和106)服务UE的多个接入点。RAN 120中的接入点可被称为接入节点或AN、接入点或AP、基站或B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或eNB)等。这些接入点可以是陆地接入点(或地面站)或卫星接入点。RAN120被配置成连接到核心网140,核心网140可执行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在RAN 120服务的UE与RAN 120或不同的RAN一起服务的其他UE之间桥接电路交换(CS)呼叫,并且还可裁夺与外部网络(诸如因特网175)的分组交换(PS)数据交换。因特网175包括数个路由代理和处理代理(出于方便起见未在图1中示出)。在图1中,UE N被示为直接连接到因特网175(即,与核心网140分开,诸如通过WiFi或基于802.11的网络的以太网连接)。因特网175可藉此用于经由核心网140在UE N与UE 1…N之间桥接分组交换数据通信。图1中还示出了与RAN 120分开的接入点125。接入点125可以独立于核心网140地(例如,经由光通信系统,诸如FiOS、线缆调制解调器等)连接到因特网175。空中接口108可通过局部无线连接(诸如在一个示例中是IEEE802.11)服务UE 4或UE 5。UE N被示为具有到因特网175的有线连接(诸如到调制解调器或路由器的直接连接)的台式计算机,在一示例中该调制解调器或路由器可对应于接入点125自身(例如,具有有线和/或无线连通性的Wi-Fi路由器可对应于接入点125)。
参照图1,应用服务器170被示为连接到因特网175、核心网140、或这两者。应用服务器170可被实现为多个结构上分开的服务器,或者替换地可对应于单个服务器。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应用服务器170被配置成支持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例如,网际协议语音(VoIP)会话、即按即说(PTT)会话、群通信会话、社交联网服务等)以使得UE能经由核心网140和/或因特网175连接到应用服务器170。
用于RAN 120和核心网140的因协议而异的实现的示例在以下关于图2A到2D提供以帮助更详细地解释无线通信系统100。具体而言,RAN 120和核心网140的组件对应于与支持分组交换(PS)通信相关联的组件,由此旧式电路交换(CS)组件也可存在于这些网络中,但在图2A-2D未明确示出任何旧式因CS而异的组件。
图2A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CDMA20001x演进数据优化(EV-DO)网络中用于分组交换通信的RAN 120和核心网140的示例配置。参照图2A,RAN 120包括通过有线回程接口耦合至基站控制器(BSC)215A的多个基站(BS)200A、205A和210A。由单个BSC控制的一群BS被统称为子网。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领会的,RAN 120可包括多个BSC和子网,且为方便起见,在图2A中示出了单个BSC。BSC 215A通过A9连接与核心网140内的分组控制功能(PCF)220A通信。PCF 220A为BSC 215A执行与分组数据有关的某些处理功能。PCF 220A通过A11连接与核心网140内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225A通信。PDSN 225A具有各种功能,包括管理点对点(PPP)会话、充当归属代理(HA)和/或区外代理(FA),且在功能上类似于GSM和UMTS网络中的网关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以下更详细地描述)。PDSN 225A将核心网140连接至外部IP网络,诸如因特网175。
图2B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3G UMTS W-CDMA系统内的RAN 120和配置为GPRS核心网的核心网140的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配置。参照图2B,RAN 120包括通过有线回程接口耦合至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15B的多个B节点200B、205B和210B。类似于1x EV-DO网络,由单个RNC控制的一群B节点被统称为子网。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领会的,RAN 120可包括多个RNC和子网,且为方便起见,在图2B中示出了单个RNC。RNC 215B负责信令、建立和拆除核心网140中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220B与由RAN 120服务的UE之间的承载信道(即,数据信道)。如果启用了链路层加密,则RNC 215B还在将内容转发给RAN 120以通过空中接口传输之前对内容进行加密。RNC 215B的功能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且出于简明起见将不作进一步讨论。
在图2B中,核心网140包括上述SGSN 220B(以及潜在地也包括数个其他SGSN)和GGSN 225B。一般而言,GPRS是在GSM中用于路由IP分组的协议。GPRS核心网(例如,GGSN 225B以及一个或多个SGSN 220B)是GPRS系统的集中部分,并且还提供对基于W-CDMA的3G接入网的支持。GPRS核心网是GSM核心网(即,核心网140)的集成部分,其提供GSM和W-CDMA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和IP分组传输服务。
GPRS隧穿协议(GTP)是GPRS核心网的定义IP协议。GTP是允许GSM或W-CDMA网络的终端用户(例如,UE)在各处移动,而同时继续如同从GGSN 225B处的一个位置那样连接到因特网175的协议。这是通过将相应UE的数据从UE的当前SSGN 220B传递到正处置相应UE的会话的GGSN225B来达成的。
GPRS核心网使用三种形式的GTP;即(i)GTP-U、(ii)GTP-C以及(iii)GTP’(GTP主)。GTP-U用于针对每种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在分开的隧道中传递用户数据。GTP-C用于控制信令(例如,PDP上下文的建立和删除、GSN可达性的验证、诸如在订户从一个SGSN移至另一个SGSN时的更新或修改等)。GTP'用于从GSN向计费功能传递计费数据。
参照图2B,GGSN 225B充当GPRS主干网(未示出)与因特网175之间的接口。GGSN 225B从来自SGSN 220B的GPRS分组提取具有相关联分组数据协议(PDP)格式(例如,IP或PPP)的分组数据,并将这些分组在相应的分组数据网络上发送出去。在另一方向上,传入的数据分组由连接UE的GGSN定向至SGSN 220B,SGSN 220B管理和控制由RAN 120服务的目标UE的无线电接入承载(RAB)。因此,GGSN 225B在位置寄存器中(例如,在PDP上下文内)存储目标UE的当前SGSN地址及其相关联的简档。GGSN 225B负责IP地址指派并且是所连接UE的默认路由器。GGSN 225B还执行认证和计费功能。
在一示例中,SGSN 220B代表核心网140内的许多SGSN之一。每个SGSN负责从和向相关联的地理服务区域内的UE递送数据分组。SGSN 220B的任务包括分组路由和传递、移动性管理(例如,附连/断开和位置管理)、逻辑链路管理、以及认证和计费功能。SGSN 220B的位置寄存器例如在关于每个用户或UE的一个或多个PDP上下文内存储向SGSN 220B注册的所有GPRS用户的位置信息(例如,当前蜂窝小区、当前VLR)和用户简档(例如,IMSI、在分组数据网中使用的PDP地址)。因此,SGSN 220B负责(i)解除来自GGSN225B的下行链路GTP分组的隧穿,(ii)朝GGSN 225B上行链路隧穿IP分组,(iii)当UE在SGSN服务区域之间移动时执行移动性管理,以及(iv)对移动订户记账。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领会的,除了(i)-(iv)以外,配置成用于GSM/EDGE网络的SGSN还具有与配置成用于W-CDMA网络的SGSN相比略微不同的功能性。
RAN 120(例如,或者在UMTS系统架构中为UTRAN)经由无线电接入网应用部分(RANAP)协议与SGSN 220B通信。RANAP用传输协议(诸如帧中继或IP)在Iu接口(Iu-ps)上操作。SGSN 220B经由Gn接口与GGSN 225B通信,Gn接口是SGSN 220B与其他SGSN(未示出)以及内部GGSN(未示出)之间的基于IP的接口,并且使用以上定义的GTP协议(例如,GTP-U、GTP-C、GTP’等)。在图2B的实施例中,SGSN 220B和GGSN 225B之间的Gn承载GTP-C和GTP-U两者。尽管未在图2B中示出,但Gn接口也被域名系统(DNS)使用。GGSN 225B经由Gi接口利用IP协议直接地或通过无线应用协议(WAP)网关来连接到公共数据网络(PDN)(未示出),并进而连接到因特网175。
图2C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3G UMTS W-CDMA系统内的RAN 120和配置为GPRS核心网的核心网140的分组交换部分的另一示例配置。类似于图2B,核心网140包括SGSN 220B和GGSN 225B。然而,在图2C中,直接隧道是Iu模式中的可选功能,其允许SGSN 220B在PS域内在RAN 120与GGSN 225B之间建立直接用户面隧道GTP-U。可在每GGSN和每RNC基础上配置具有直接隧道能力的SGSN(诸如图2C中的SGSN 220B),无论该SGSN 220B能否使用直接用户面连接。图2C中的SGSN 220B处置控制面信令并作出何时建立直接隧道的决定。当指派给PDP上下文的RAB被释放(即,PDP上下文被保存)时,在GGSN 225B和SGSN 220B之间建立GTP-U隧道以便能够处置下行链路分组。
图2D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基于演进分组系统(EPS)或LTE网络的RAN 120和核心网140的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配置。参照图2D,不同于图2B-2C中所示的RAN 120,EPS/LTE网络中的RAN 120配置有多个演进型B节点200D、205D和210D,而没有来自图2B-2C的RNC 215B。这是由于EPS/LTE网络中的演进型B节点不要求RAN 120内的单独控制器(即,RNC215B)就能与核心网140通信。换言之,来自图2B-2C的RNC 215B的一些功能性被构建到图2D中的RAN 120的每个相应演进型B节点中。
在图2D中,核心网140包括多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ME)215D和220D、归属订户服务器(HSS)225D、服务网关(S-GW)230D、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235D、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240D。这些组件(RAN 120和因特网175)之间的网络接口在图2D中解说并在(下)表1中定义如下:
表1–EPS/LTE核心网连接定义
现在将描述图2D的RAN 120和核心网140中所示的组件的高层描述。然而,这些组件各自在本领域中根据各种3GPP TS标准是公知的,且本文包含的描述并非旨在是由这些组件执行的所有功能性的详尽描述。
参照图2D,MME 215D和220D被配置成管理用于EPS承载的控制面信令。MME功能包括:非接入阶层(NAS)信令、NAS信令安全性、用于技术间和技术内越区切换的移动性管理、P-GW和S-GW选择、以及用于具有MME改变的越区切换的MME选择。
参照图2D,S-GW 230D是终接朝向RAN 120的接口的网关。对于与用于基于EPS的系统的核心网140相关联的每个UE,在给定时间点,存在单个S-GW。对于基于GTP和基于代理移动IPv6(PMIP)的S5/S8两者,S-GW 230D的功能包括:移动性锚点、分组路由和转发、以及基于相关联EPS承载的QoS类标识符(QCI)来设置差别服务码点(DSCP)。
参照图2D,P-GW 235D是终接朝向分组数据网络(PDN)(例如,因特网175)的SGi接口的网关。如果UE正接入多个PDN,则可能存在用于该UE的一个以上P-GW;然而,通常不会同时为该UE支持S5/S8连通性和Gn/Gp连通性的混合。对于基于GTP的S5/S8两者,P-GW功能包括:分组过滤(通过深度分组监测),UE IP地址分配,基于相关联EPS承载的QCI来设置DSCP,计及运营商间计费,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承载绑定(如3GPP TS23.203中定义的),UL承载绑定验证(如3GPP TS 23.203中定义的)。P-GW235D使用E-UTRAN、GERAN或UTRAN中的任一者向唯GSM/EDGE无线电接入网(GERAN)/UTRAN的UE和具有E-UTRAN能力的UE两者提供PDN连通性。P-GW 235D通过S5/S8接口仅使用E-UTRAN来向具有E-UTRAN能力的UE提供PDN连通性。
参照图2D,PCRF 240D是基于EPS的核心网140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元件。在非漫游场景中,在与UE的网际协议连通性接入网(IP-CAN)会话相关联的HPLMN中存在单个PCRF。PCRF终接Rx接口和Gx接口。在具有本地话务爆发的漫游场景中,可存在与UE的IP-CAN会话相关联的两个PCRF:归属PCRF(H-PCRF)是驻留在HPLMN内的PCRF,且到访PCRF(V-PCRF)是驻留在到访VPLMN内的PCRF。PCRF在3GPP TS 23.203中有更详细的描述,且因此为简明起见将不再赘述。在图2D中,应用服务器170(例如,其按3GPP术语可被称为AF)被示为经由因特网175连接至核心网140,或替换地经由Rx接口直接连接至PCRF 240D。一般而言,应用服务器170(或AF)是向核心网供应使用IP承载资源(例如,UMTS PS域/GPRS域资源/LTE PS数据服务)的应用的元件。应用功能的一个示例是IP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子系统的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AF使用Rx参考点来向PCRF240D提供会话信息。在蜂窝网络上供应IP数据服务的任何其他应用服务器也可经由Rx参考点连接至PCRF 240D。
图2E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被配置为连接至EPS或LTE网络140A的增强型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RAN的RAN 120以及还有HRPD核心网140B的分组交换部分的示例。核心网140A是EPS或LTE核心网,类似于以上参照图2D描述的核心网。
在图2E中,eHRPD RAN包括多个基收发机站(BTS)200E、205E和210E,它们连接至增强型BSC(eBSC)和增强型PCF(ePCF)215E。eBSC/ePCF215E可通过S101接口连接至EPS核心网140A内的MME 215D或220D之一,以及通过A10和/或A11接口连接至HRPD服务网关(HSGW)220E以与EPS核心网140A内的其他实体对接(例如,通过S103接口与S-GW 230D对接、通过S2a接口与P-GW 235D对接,通过Gxa接口与PCRF 240D对接,通过STa接口与3GPP AAA服务器(图2D中未显式示出)对接等)。在3GPP2中定义了HSGW 220E以提供HRPD网络与EPS/LTE网络之间的互通。如将领会的,eHRPD RAN和HSGW 220E配置有至EPC/LTE网络的接口功能性,这在旧式HRPD网络中是不可用的。
回到eHRPD RAN,除了与EPS/LTE网络140A对接之外,eHRPD RAN还可与旧式HRPD网络(诸如HRPD网络140B)对接。如将领会的,HRPD网络140B是旧式HRPD网络(诸如来自图2A的EV-DO网络)的示例实现。例如,eBSC/ePCF 215E可经由A12接口与认证、授权和记账(AAA)服务器225E对接,或经由A10或A11接口来对接至PDSN/FA 230E。PDSN/FA 230E进而连接至HA 235A,藉此可接入因特网175。在图2E中,某些接口(例如,A13、A16、H1、H2等)未被明确描述,但出于完整性而被示出,且将是熟悉HRPD或eHRPD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
参照图2B-2E,将领会,在某些情形中,与eHRPD RAN和HSGW(例如,图2E)对接的LTE核心网(例如,图2D)和HRPD核心网能支持网络发起的(例如,由P-GW、GGSN、SGSN等发起的)服务质量(QoS)。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UE的示例。参照图3,UE 300A被解说为发起呼叫的电话,而UE 300B被解说为触摸屏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等)。如图3所示,UE 300A的外壳配置有天线305A、显示器310A、至少一个按钮315A(例如,PTT按钮、电源按钮、音量控制按钮等)和按键板320A以及其他组件,如本领域已知的。同样,UE 300B的外壳配置有触摸屏显示器305B、外围按钮310B、315B、320B和325B(例如,电源控制按钮、音量或振动控制按钮、飞机模式切换按钮等)、至少一个前面板按钮330B(例如,Home(主界面)按钮等)以及其他组件,如本领域已知的。尽管未被显式地示为UE 300B的一部分,但UE 300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外部天线和/或被构建到UE 300B的外壳中的一个或多个集成天线,包括但不限于Wi-Fi天线、蜂窝天线、卫星定位系统(SPS)天线(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天线),等等。
虽然UE(诸如UE 300A和300B)的内部组件可以用不同硬件配置来实施,但在图3中,内部硬件组件的基本高层UE配置被示为平台302。平台302可接收并执行传送自RAN 120的、可能最终来自核心网140、因特网175和/或其他远程服务器和网络(例如应用服务器170、web URL等)的软件应用、数据和/或命令。平台302还可独立地执行本地存储的应用而无需RAN交互。平台302可包括收发机306,收发机306可操作地耦合到专用集成电路(ASIC)308或其他处理器、微处理器、逻辑电路、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ASIC 308或其他处理器执行与无线设备的存储器310中的任何驻留程序相对接的应用编程接口(API)312层。存储器312可包括只读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ROM)、EEPROM、闪存卡、或计算机平台常用的任何存储器。平台302还可包括能存储未在存储器312中活跃地使用的应用以及其它数据的本地数据库314。本地数据库314通常为闪存单元,但也可以是如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辅助存储设备(诸如磁介质、EEPROM、光学介质、带、软盘或硬盘、或诸如此类)。
相应地,本文所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包括具有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能力的UE(例如,UE 300A、300B等)。如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领会的,各种逻辑元件可实施在在分立元件、在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软件与硬件的任何组合中以实现本文公开的功能性。例如,ASIC 308、存储器312、API 310和本地数据库314可以全部协作地用来加载、存储和执行本文公开的各种功能,且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逻辑因此可分布在各种元件上。替换地,该功能性可被纳入到一个分立的组件中。因此,图3中的UE 300A和300B的特征将仅被视为解说性的,且本公开不限于所解说的特征或布局。
UE 300A和/或300B与RAN 120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以基于不同的技术,诸如CDMA、W-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GSM、或可在无线通信网络或数据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其他协议。如上文所讨论的以及本领域中已知的,可以使用各种网络和配置来将语音传输和/或数据从RAN传送到UE。因此,本文提供的解说并非意图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仅仅是辅助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图4解说了包括被配置成执行功能性的逻辑的通信设备400。通信设备400可对应于上述通信设备中的任一者,包括但不限于UE 300A或300B、RAN120的任何组件(例如,BS 200A至210A、BSC 215A、B节点200B至210B、RNC 215B、演进型B节点200D至210D等)、核心网140的任何组件(例如,PCF 220A、PDSN 225A、SGSN 220B、GGSN 225B、MME 215D或220D、HSS225D、S-GW 230D、P-GW 235D、PCRF 240D)、与核心网140和/或因特网175耦合的任何组件(例如,应用服务器170),等等。因此,通信设备400可对应于配置成通过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体通信(或促成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体的通信)的任何电子设备。
参照图4,通信设备400包括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在一示例中,如果通信设备400对应于无线通信设备(例如,UE 300A或300B、BS 200A至210A之一、B节点200B至210B之一、演进型B节点200D至210D之一、等等),则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可包括无线通信接口(例如,蓝牙、WiFi、2G、CDMA、W-CDMA、3G、4G、LTE等),诸如无线收发机和相关联的硬件(例如,RF天线、调制解调器、调制器和/或解调器等)。在另一示例中,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可对应于有线通信接口(例如,串行连接、USB或火线连接、可藉以接入因特网175的以太网连接等)。因此,如果通信设备400对应于某种类型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器(例如,PDSN、SGSN、GGSN、S-GW、P-GW、MME、HSS、PCRF、应用服务器170等),则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在一示例中可对应于以太网卡,该以太网卡经由以太网协议将基于网络的服务器连接至其它通信实体。在进一步示例中,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可包括传感或测量硬件(例如,加速计、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用于监视本地RF信号的天线等),通信设备400可藉由该传感或测量硬件来监视其本地环境。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还可包括在被执行时准许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的相关联硬件执行其(诸)接收和/或传送功能的软件。然而,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不单单对应于软件,并且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至少部分地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性。
参照图4,通信设备400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在一示例中,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可至少包括处理器。可由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执行的处理类型的示例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执行确定、建立连接、在不同信息选项之间作出选择、执行与数据有关的评价、与耦合至通信设备400的传感器交互以执行测量操作、将信息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例如,在不同协议之间转换,诸如,.wmv到.avi等),等等。例如,包括在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中的处理器可对应于被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还可包括在被执行时准许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的相关联硬件执行其(诸)处理功能的软件。然而,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不单单对应于软件,并且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至少部分地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性。
参照图4,通信设备400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在一示例中,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可至少包括非瞬态存储器和相关联的硬件(例如,存储器控制器等)。例如,包括在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中的非瞬态存储器可对应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还可包括在被执行时准许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的相关联硬件执行其存储功能的软件。然而,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不单单对应于软件,并且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至少部分地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性。
参照图4,通信设备400进一步可任选地包括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在一示例中,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可至少包括输出设备和相关联的硬件。例如,输出设备可包括视频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屏、能承载视频信息的端口(诸如USB、HDMI等))、音频输出设备(例如,扬声器、能承载音频信息的端口(诸如话筒插孔、USB、HDMI等))、振动设备和/或信息可藉由其被格式化以供输出或实际上由通信设备400的用户或操作者输出的任何其它设备。例如,如果通信设备400对应于如图3中示出的UE 300A或UE300B,则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可包括UE 300A的显示器310A或UE300B的触摸屏显示器305B。在进一步示例中,对于某些通信设备(诸如不具有本地用户的网络通信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远程服务器等))而言,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可被省略。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还可包括在被执行时准许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的相关联硬件执行其(诸)呈现功能的软件。然而,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不单单对应于软件,并且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逻辑420至少部分地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性。
参照图4,通信设备400进一步可任选地包括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在一示例中,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可至少包括用户输入设备和相关联的硬件。例如,用户输入设备可包括按钮、触摸屏显示器、键盘、相机、音频输入设备(例如,话筒或可携带音频信息的端口(诸如话筒插孔等))、和/或可用来从通信设备400的用户或操作者接收信息的任何其它设备。例如,如果通信设备400对应于如图3所示的UE 300A或UE 300B,则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可包括按键板320A、按钮315A或310B到325B中的任何一个按钮、触摸屏显示器305B等。在进一步示例中,对于某些通信设备(诸如不具有本地用户的网络通信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远程服务器等))而言,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可被省略。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还可包括在被执行时准许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的相关联硬件执行其(诸)输入接收功能的软件。然而,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不单单对应于软件,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逻辑425至少部分地依赖于硬件来实现其功能性。
参照图4,尽管被配置的逻辑405到425在图4中被示出为分开或相异的块,但将领会,相应各个被配置的逻辑藉由其来执行其功能性的硬件和/或软件可部分交迭。例如,用于促成被配置的逻辑405到425的功能性的任何软件可被存储在与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相关联的非瞬态存储器中,从而被配置的逻辑405到425各自部分地基于由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所存储的软件的操作来执行其功能性(即,在这一情形中为软件执行)。同样地,直接与被配置的逻辑之一相关联的硬件可不时地被其它被配置的逻辑借用或使用。例如,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的处理器可在数据由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传送之前将此数据格式化为恰适格式,从而被配置成接收和/或传送信息的逻辑405部分地基于与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相关联的硬件(即,处理器)的操作来执行其功能性(即,在这一情形中为数据传输)。
一般而言,除非另外明确声明,如贯穿本公开所使用的短语“被配置成……的逻辑”旨在援用至少部分用硬件实现的实施例,而并非旨在映射到独立于硬件的纯软件实现。同样,将领会,各个框中的被配置的逻辑或“被配置成……的逻辑”并不限于具体的逻辑门或元件,而是一般地指代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性的能力(经由硬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因此,尽管共享措词“逻辑”,但如各个框中所解说的被配置的逻辑或“被配置成……的逻辑”不必被实现为逻辑门或逻辑元件。从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各实施例的概览中,各个框中的逻辑之间的其它交互或协作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变得清楚。
各实施例可实现在各种市售的服务器设备中的任何服务器设备上,诸如图5中所解说的服务器500。在一示例中,服务器500可对应于上述应用服务器170的一个示例配置。在图5中,服务器500包括耦合至易失性存储器502和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盘驱动器503)的处理器501。服务器500还可包括耦合至处理器501的软盘驱动器、压缩碟(CD)或DVD碟驱动器506。服务器500还可包括耦合至处理器501的用于建立与网络507(诸如耦合至其他广播系统计算机和服务器或耦合至因特网的局域网)的数据连接的网络接入端口504。在图4的上下文中,将领会,图5的服务器500解说了通信设备400的一个示例实现,藉此被配置成传送和/或接收信息的逻辑405对应于由服务器500用来与网络507通信的网络接入点504,被配置成处理信息的逻辑410对应于处理器501,而被配置成存储信息的逻辑415对应于易失性存储器502、盘驱动器503和/或碟驱动器506的任何组合。被配置成呈现信息的可任选逻辑420和被配置成接收本地用户输入的可任选逻辑425未在图5中明确示出,并且可以被或可以不被包括在其中。由此,图5帮助展示通信设备400除了如图3中的305A或305B的UE实现之外,还可被实现为服务器。
在网络(诸如图2A中的1x EV-DO、图2B-2C中的基于UMTS的W-CDMA、图2D中的LTE和图2E中的eHRPD)上操作的会话可在为其保留保证的质量水平(其被称为服务质量(QoS))的信道(例如,RAB、流等)上被支持。例如,在特定信道上建立给定水平的QoS可提供该信道上的最小保证的比特率(GBR)、最大延迟、抖动、等待时间、比特差错率(BER)等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为与实时或流送通信会话(诸如IP语音(VoIP)会话、群通信会话(例如,PTT会话等)、在线游戏、IP TV等等)相关联的信道保留(或设立)QoS资源以帮助确保这些会话的无缝端到端分组传输。在某些情形中,用于在UE或其他合适的移动设备上运行的高优先级应用的调度常开(GBR)服务可能期望改善容量(例如,UE和/或提供常开服务的网络上的容量)并且进一步改进资源网络使用。例如,实时通信往往要求常开服务来确保双向IP通信。然而,使用HTML、叠层样式表(CSS)、JavaScript(JS)和其他web客户端当前缺乏在使用某些普遍技术(诸如用于VoIP的WebRTC解决方案、视频电话、和流送服务、以及其他技术)的蜂窝网络中利用QoS的能力。相应地,这些以及其他web客户端可能在无线网络中遭遇差劣的语音、视频和其他媒体质量体验,这是因为在不能提供QoS时可能产生的较高的损耗、未保证的带宽、高抖动、或其他性能降级。
相应地,以下描述提供了可在无线网络(例如,LTE、UMTS、1x EV-DO、Wi-Fi等)上为使用WebRTC、RTCWeb和其他普遍web技术的web客户端启用QoS能力的解决方案以便于支持VoIP、视频、媒体、和使用普遍web技术(诸如WebRTC和RTCWeb)的其他数据服务的高效率和高性能。如此,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解决方案可允许启用QoS的web客户端在无线网络中接收保证的性能,而不论蜂窝网络中的负载如何,这可转换成非常低的等待时间,低抖动,语音、视频、媒体和其他数据分组的低损耗,以及使用VoIP、视频、流送和要求保证的质量水平的其他应用的web客户端的较佳用户体验。例如,如将在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蜂窝网络中通过WebRTC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所支持的web客户端呼叫或会话的QoS可通过网络发起的QoS设立(例如,在LTE、UMTS、eHRPD或其他无线网络上的QoS设立)、显式设备发起的QoS设立(例如,在1x EV-DO、LTE、UMTS、eHRPD、Wi-Fi或其他无线网络上的QoS设立)、和/或隐式设备发起的QoS设立(例如,在任何合适的空中接口或其他无线网络上)来启用。
作为背景,图6解说了可支持UE之间的对等(P2P)WebRTC通信的常规架构。一般而言,WebRTC(web实时通信)是指在用于语音呼叫、视频聊天、P2P文件共享的浏览器应用与其他浏览器对浏览器应用之间启用实时通信而无需任何插件的一组API。例如,为了建立WebRTC呼叫或会话,呼叫方浏览器620a和被呼叫方浏览器620b可在恰适的HTTP或Web套接字接口上联系相应的服务器610a和610b,其中相应的服务器610a和610b随后可建立信令信道以支持呼叫方浏览器620a与被呼叫方浏览器620b之间的P2P连接。服务器610a和610b随后可向呼叫方浏览器620a和被呼叫方浏览器620b返回与建立的信令信道相关的合适信息,呼叫方浏览器620a和被呼叫方浏览器620b可使用与建立的信令信道相关的信息以创建其间的媒体路径或对等连接。如此,呼叫方浏览器620a和被呼叫方浏览器620b随后可在所创建的媒体路径上交换语音、视频、媒体或其他合适的数据。然而,如以上所提及的,使用HTML、CSS、JS和其他web技术的应用通常不能在蜂窝网络中利用QoS,由此图6所示的架构中在呼叫方浏览器620a与被呼叫方浏览器620b之间建立的媒体路径上传达的任何数据可能遭遇差劣的质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图7A解说了可为使用WebRTC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进行通信的UE启用QoS能力的示例性架构,其中图7A中所示的架构可在浏览器720a与浏览器720b之间的媒体路径中引入媒体服务器730以支持网络发起的QoS设立(例如,在LTE、UMTS、eHRPD或其他无线网络上的QoS设立)、显式设备发起的QoS设立(例如,在1x EV-DO、LTE、UMTS、eHRPD、Wi-Fi或其他无线网络上的QoS设立)、和/或隐式设备发起的QoS设立(例如,在任何合适的空中接口或其他无线网络上的QoS设立)。在一个实施例中,浏览器720a和720b可初始地使用web套接字、HTTP、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来联系信令服务器710以设立信令信道,并且信令服务器710随后可在呼叫建立阶段指派一个或多个WebRTC对等连接。例如,WebRTC对等连接通常可允许两个用户通过信令服务器710协调的信令信道从浏览器到浏览器直接地通信。每个客户端(例如,浏览器720a和浏览器720b)随后可作为对等端点建立与媒体服务器730的WebRTC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支持网络发起的QoS设立,媒体服务器730随后可确定是否要为与客户端浏览器720a和/或客户端浏览器720b建立的媒体路径激活QoS。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媒体服务器730可执行网络地址转译(NAT)发现以确定与浏览器720a和/或浏览器720b同其建立的WebRTC连接相关联的IP地址和端口,其中NAT发现可指示与该WebRTC连接相关联的服务或应用类型。如此,如果媒体服务器730确定该WebRTC连接涉及要求某些QoS保证的服务或应用类型(例如,语音、视频或流送媒体服务),则媒体服务器730可为与浏览器720a和/或720b建立的WebRTC连接激活恰适的QoS水平以在相应媒体路径上发起QoS。例如,如果媒体服务器730与浏览器720a和/或720b之间的媒体路径是在LTE网络上创建的,则媒体服务器730可提供与对应于为其激活QoS的浏览器720a和/或720b中的一者或多者的IP地址和端口相关联的EPS承载的恰适QoS类标识符(QCI),其中QCI通常可定义相关联EPS承载的一组QoS参数(例如,最小GBR、最大延迟等)以确保对应的媒体路径在LTE回程基础设施内的所有组件处接收到优先对待。以类似方式,如果媒体服务器730与浏览器720a和/或720b之间的媒体路径是在eHRPD网络上创建的,则媒体服务器730可向eHRPD网络基础设施组件提供对应于为其激活QoS的浏览器720a和/或720b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恰适QoS参数(例如,最小GBR、最大延迟等)以及IP地址和端口以确保对应的媒体路径接收到恰适的优先对待。
相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媒体服务器730通常可作为图2D和图2E中所示的应用服务器170操作,其中媒体服务器730可经由核心蜂窝网络基础设施740和/或因特网来支持用于可连接至媒体服务器730的浏览器720的通信服务,从而为使用核心网下的IP承载资源的应用(例如,VoIP会话、PTT会话、群通信会话、社交联网服务等)利用QoS。例如,为了满足与WebRTC或其他基于web的会话中交换的信令和数据相关联的严格端到端等待时间或其他QoS要求,媒体服务器730可与蜂窝网络基础设施740通信以经由Rx接口为WebRTC流激活QoS,其中被激活的QoS可将信令和数据话务的优先级排序排在位于演进型B节点与S-GW之间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740中的路由器处的其他应用话务之前,由此减小了与经优先级排序的信令和数据话务相关联的回程延迟。更具体而言,演进型B节点可使用特定的DSCP标记来标记在承载上接收到的IP数据分组,该DSCP标记将该话务与蜂窝网络740上的所有其他话务区分开来以在回程蜂窝网络基础设施740中的路由器处给予该话务加速转发对待。如图7A-B中所示,媒体服务器730由此可经由恰适的蜂窝网络基础设施740路由或以其他方式转发浏览器720a与浏览器720b之间的话务以利用与浏览器720a和浏览器720b之间的话务相关联的被激活的QoS。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当在web套接字上接收到呼叫时,媒体服务器730可恰适地在信令IP端口上激活QoS。
根据一个实施例,图7B解说了可为使用WebRTC或其他合适的web技术进行通信的UE启用QoS能力的另一示例性架构。一般而言,图7B中示出的架构可基本类似于图7A中所示的架构,不同之处在于,示出了关于与浏览器720a和/或720b相关联的组件和功能性的进一步细节。此外,图7B一般性地示出组合与图7A中示出的信令服务器710和媒体服务器730相关联的功能性的服务器710。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这仅仅是为了易于解说和描述,因为服务器710可包括分开的多个服务器来处置浏览器720a与720b之间的信令和媒体路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按以上所述的方式支持网络发起的QoS设立之外,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架构可进一步支持显式和/或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具体而言,为了支持显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WebRTC组件可提供API以供一个或多个应用指定启用QoS的某些能力。例如,如图7B中所示,WebRTC组件722a和722b可相应地提供API 726a和726b,应用720a和720可分别使用API 726a和726b来指定启用QoS的能力。如此,API 726a和726b可一般性地使得相应的应用720a和720b能够指定能力,这些能力可包括带宽和服务类型(例如,对话语音、视频流、流送数据、交互数据、尽力服务等)等。此外,如果特定应用720将在LTE或EV-DO/eHRPD蜂窝网络740上通信,则经由对应WebRTC组件722所提供的API 726指定的服务类型可进一步包括QCI或QoS简档标识符和APN,其中UMTS蜂窝网络740可将APN映射到其中使用的恰适IP地址。如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720可使用API726来指定在经由WebRTC组件722发起呼叫时所请求的服务是否要求QoS并且在要求QoS的情况下进一步指定QoS类型。替换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720可在与WebRTC栈组件722初始化之际预先确定所要求的QoS(例如,一个或多个QCI),WebRTC栈组件722可与各种空中接口驱动器集成以与LTE、UMTS、EV-DO、Wi-Fi、eHRPD或其他蜂窝网络基础设施740协商恰适的QoS。再进一步,作为发起呼叫之时的补充或替换,WebRTC栈组件722可在接收到呼叫之时为恰适流激活QoS(例如,基于该呼叫是否与语音、视频、数据流送或另一合适的媒体类型、特征或特性相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一般可采用与以上关于网络发起的QoS设立相同或基本相似的呼叫建立和媒体交换通信流,不同之处在于媒体服务器730(如图7A中)或服务器710(如图7B中)不发起QoS设立规程。替换地,在客户端应用(例如,应用720a)始发呼叫时,应用720a可使用WebRTC栈组件722a来指示正建立对驻留的客户端软件724的呼叫。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720a指示正建立对其的呼叫的客户端软件724可包括高级操作系统组件(HLOS)、内核、高级移动订户软件(AMSS)、或其他合适的驻留软件。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web套接字上信令交换的一部分,客户端应用720a可确定被分配支持呼叫的服务器710可用来随后监视对应IP流以检测其上的任何数据活动的IP地址、端口、协议(例如,UDP)或其他合适的连接数据。相应地,响应于在具有某些QoS要求的对应IP流上检测到数据活动,客户端应用720a可指令驻留的客户端软件724激活对应IP流上的QoS。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应用720a可向驻留的客户端软件提供用于IP流的所有恰适QoS描述符以及所需QoS类型(例如,EV-DO蜂窝网络740上的QoS简档标识符和保留标记、LTE蜂窝网络740上的QCI等),由此驻留的客户端软件724可随后与蜂窝网络740通信以激活用于呼叫的恰适QoS。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7C解说了示例性WebRTC客户端架构,其可至少支持以上所述的显式和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其中图7C中所示的WebRTC客户端架构通常可包括对标准WebRTC API和与其相关联的功能性的一个或多个修改。更具体而言,WebRTC通常是免费和开放的源项目,其可经由简单的JavaScript API来启用具有实时通信(RTC)能力的web浏览器700,其中标准WebRTC架构包括具有WebRTC对等连接API 734与各种捕获和渲染hook(钩子)的第一层以及包括web API 715的第二层。具体而言,第三方开发者可使用web API 715来开发基于web的应用710(例如,视频聊天应用),并且WebRTC对等连接API 734可使得浏览器开发者能够实施webAPI 715。此外,抽象化的会话管理和信令层736通常可允许根据因应用而异的实现的呼叫设立和管理规程,而语音引擎742可提供管理音频媒体链(例如,从声卡到网络)的框架,视频引擎744可提供管理视频媒体链(例如,从相机到网络和从网络到屏幕)的框架,并且各种传输和/或会话组件746可支持跨各种网络(例如,蜂窝网络760a、Wi-Fi网络760b等)建立连接。然而,如以上所提及的,WebRTC未被优化成支持QoS(例如,在蜂窝网络中),QoS否则可提供高质量性能(例如,增强的语音质量,减小的等待时间、损耗和抖动等)。
相应地,为了支持以上所述的显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图7C中所示的WebRTC客户端架构可提供QoS API 732,web应用710可使用QoS API 732来指定启用QoS的各种能力,其中可使用QoS API 732指定的能力可包括服务类型(例如,会话语音、视频流送、流送数据、交互、尽力服务等,或者LTE、EVDO/eHRPD或其他蜂窝网络760a中的QCI/QoS简档ID)、带宽、LTE和/或UMTS蜂窝760a用来映射到恰适IP地址的接入点名称(APN)。相应地,当web应用710发起WebRTC呼叫时,web应用710可指定QoS是否被要求用于该呼叫以及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可要求的QoS类型。替换地,在一个实施例中,web应用710可在与WebRTC栈组件720初始化之际提前预先确定QoS可能是需要的(例如,一个或多个QCI),WebRTC栈组件720可被修改成包括QoS和连接管理引擎752,QoS和连接管理引擎752与传输和/或会话组件746当中的各种空中接口驱动器集成以便与LTE、UMTS、EVDO和eHRPD蜂窝网络760a协商QoS或者与Wi-Fi网络760b协商QoS。在任一种情形中,当web应用710始发或接收呼叫时,QoS由此可被激活以用于恰适流(例如,基于媒体类型或特征,诸如语音、视频、数据流送等)。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C中所示的WebRTC客户端架构可按与以上关于网络发起的和显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更详细描述的类似的方式来支持以上所述的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然而,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可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当使用WebRTC的web应用710始发呼叫时,web应用710可向驻留的高级操作系统(HLOS)、内核或其他驻留软件(未示出)指示web应用710正发起呼叫。如此,在web套接字信令交换期间,web应用710可确定与网络已分配用来支持呼叫的IP流相关联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例如,UDP)或其他合适的信息,并且在特定IP流上存在任何数据活动的情况下向驻留软件指示激活QoS。例如,响应于在要求QoS的特定IP流上检测到活动,web应用710可指示所有恰适的QoS信息(例如,EVDO蜂窝网络760a上的QoS简档ID/保留标记、LTE蜂窝网络760a上的QCI等)以使得HLOS、内核或其他驻留软件能够激活恰适的QoS。
根据一个实施例,图8A-8B解说了为使用WebRTC组件804其他合适的web技术进行通信的UE 800启用QoS能力的示例性通信流。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A-8B中示出的通信流通常可指代被交换以支持以上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网络发起的QoS设立的消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以上所述的显式和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可采用一般类似的通信流,不同之处在于可能存在在与设备806相关联的各客户端侧组件之间交换的各种附加消息,设备806可始发或接收具有某些QoS要求的呼叫以及在客户端侧组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组件之间交换的各种附加消息以便于激活QoS。此外,尽管在图8A-8B中示出的通信流通常可以是与基于LTE的网络相关描述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其他实施例可涉及其他类型的网络架构和/或协议。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A-8B中示出的通信流可响应于LTE网络中的设备806上电而被发起,其中设备806可随后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组件840D交换一条或多条消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网络(PDN)和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随后登录到设备806上的web浏览器802,并且一条或多条消息可与应用服务器870交换以认证该用户。响应于合适地认证了该用户,应用服务器870和web浏览器802可交换一条或多条消息以执行NAT发现,NAT发现可包括web浏览器802发现与应用服务器870相关联的公共IP地址和端口(例如,TCP端口)以及应用服务器870类似地发现与web浏览器802相关联的公共IP地址和端口(例如,TCP端口)。在一个实施例中,web浏览器802随后可使用Web套接字API来向WebRTC栈组件804注册,WebRTC栈组件804可用公共IP地址和TCP端口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向应用服务器870注册服务。响应于应用服务器870关于服务成功注册WebRTC栈组件804,应用服务器870随后可向WebRTC栈组件804发送指示该注册成功的消息,并且WebRTC栈组件804可通知web浏览器802注册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关于服务成功注册WebRTC栈组件804并且向WebRTC栈组件804指示注册成功之后,应用服务器870可与PCRF 840D通信以配置关于与设备806相关联的IP地址和端口的QoS,其中PCRF 840D可发起与设备806相关联的web套接字的QoS并且向设备806返回指示被发起的QoS的消息。随后,可在设备806与LTE RAN 820和/或分组核心840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QoS信令消息以建立恰适的信令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web浏览器802可周期性地向WebRTC栈组件804发送一条或多条保持活跃消息,WebRTC栈组件804可将该保持活跃消息转发给应用服务器870以保持web套接字连接活跃。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随后可经由web浏览器802在web套接字连接上发起呼叫(例如,VoIP呼叫),web浏览器802可在web套接字连接上向WebRTC栈组件804发送开始呼叫消息。响应于此,WebRTC栈组件804可通过TCP、HTTP、XMPP、SIP、RTP、S-RTP或另一合适的协议向应用服务器870转发该开始呼叫消息,并且应用服务器870可向与该开始呼叫消息相关联的目标发送宣告呼叫消息。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的指示该呼叫被接受的消息,应用服务器870随后可向WebRTC栈组件804发送成功消息。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成功消息可分配关于WebRTC连接的对等连接细节,以便于启用呼叫始发方设备806上的浏览器802与呼叫目标设备上的浏览器(未示出)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分配关于WebRTC连接的对等连接细节,应用服务器870可进一步与PCRF 840D通信以就QoS尚未关于该信令流激活而言,激活用于与该呼叫相关联的信令流的QoS。随后,可在设备806与LTE RAN 820和/或分组核心840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进一步的QoS信令消息以建立恰适的信令信道,并且设备806处的web浏览器802可向WebRTC栈组件804发送消息以设立与应用服务器870的WebRTC对等连接。相应地,WebRTC栈组件804可向应用服务器870发送作为远程对等方的提议,并且应用服务器870可用指示应用服务器870是否接受作为远程对等方建立对等连接的该提议的应答来作出响应。如此,如果应用服务器870接受作为远程对等方建立对等连接的该提议,则应用服务器870可再次联系PCRF 840D来为应用服务器870与设备806之间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或安全RTP(S-RTP)媒体路径激活QoS,继之以在设备806与LTE RAN 820和/或分组核心840之间交换的一条或多条进一步的QoS信令消息,从而建立恰适的媒体信道。在此时,已建立了具有恰适QoS要求的所有恰适信令和媒体信道,由此应用服务器870可在恰适的QoS水平上协调浏览器到浏览器数据交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图9A-9B解说了为WebRTC客户端启用客户端发起的QoS的另一示例性通信流。更具体而言,如以上所提及的,与客户端发起的QoS规程相关联的呼叫流可基本类似于以上所述的在图8A-8B中关于网络发起的QoS规程示出的呼叫流。如此,为了描述简洁和方便起见,就相同或基本细节已在以上提供而言,与图9A-9B中所示的呼叫流相关的各种细节在本文中省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9A-9B中示出的呼叫流可支持经由WebRTC栈组件804的显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WebRTC栈组件804包括在web浏览器802上执行的web应用可用来指定启用QoS的各种能力(例如,服务类型、带宽、用以映射到恰适IP地址的接入点名称(APN)等)的恰适API。相应地,当web应用发起WebRTC呼叫并且成功地向应用服务器870注册时,web应用随后可指定该呼叫是否要求QoS并且在可适用的情况下配置可被要求的QoS类型,其中UE 800可随后与PCRF 840D通信以在与LTE RAN 820和/或分组核心840进行QoS信令交换之前发起关于web套接字的QoS设立。替换地,如以上所提及的,web应用可在与WebRTC栈组件804初始化之际提前预先确定可能需要的QoS(例如,一个或多个QCI),WebRTC栈组件804可与各种空中接口驱动器集成以便在LTE RAN 820和/或分组核心840上协商QoS。在任一种情形中,当web应用向目标UE始发呼叫或者接收到来自始发方UE的呼叫并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870的提供关于与该呼叫相关联的WebRTC连接的对等连接细节的消息时,QoS随后可被激活以用于恰适流(例如,基于媒体类型或特征,诸如语音、视频、数据流送等)。此外,隐式的客户端发起的QoS设立规程可按类似方式操作,不同之处在于当web应用始发呼叫时,web应用可向驻留在设备806上的HLOS、内核或其他软件指示web应用正发起呼叫,其中web应用可基于在NAT发现阶段期间交换的信息来确定与网络已分配的用来支持该呼叫的IP流相关联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或其他合适的信息。如此,web应用可在特定IP流上存在任何数据活动的情况下向设备806上的驻留软件指示激活QoS,并且指示设备806上的HLOS、内核或其他驻留软件可用来与LTE RAN 820和/或分组核心840通信的所有恰适QoS信息以配置和激活恰适QoS。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贯穿上面描述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各方面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例如,UE)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的公开示出了本公开的解说性方面,但是应当注意在其中可作出各种变更和修改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公开的方面的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一定要以任何特定次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料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

Claims (38)

1.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用于基于web的平台的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
在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装备(UE)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以建立所述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呼叫;
在所述服务器与至少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对等连接;以及
至少针对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激活QoS,其中所述服务器至少通过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路由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相关联的数据以实现所激活的Qo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进一步与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基础设施通信以在所述呼叫期间向所述基于web的平台保证所激活的QoS而不论所述无线网络中的负载如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呼叫建立阶段期间针对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所述呼叫配置所述QoS,其中所述服务器随后响应于建立与至少所述第一UE的所述对等连接而针对所述呼叫激活所配置的Qo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响应于基于在所述呼叫建立阶段期间交换的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发现所述基于web的平台要求所保证的QoS而发起所述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应用程序接口,所述应用程序接口指定在始发所述呼叫或接收到建立所述呼叫的请求时要发起对QoS的配置和激活的一个或多个QoS要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与所述第一UE上的驻留软件通信以始发所述呼叫,并且其中所述驻留软件响应于基于在所述呼叫建立阶段期间交换的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发现所述基于web的平台要求所保证的QoS而发起对所述QoS的配置和激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至少提供QoS类标识符(QCI)、IP地址、以及与同所述第一UE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相关联的端口以配置所激活的Qo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TP)或安全RTP(S-RTP)中的一者或多者来路由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相关联的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UE通过web套接字接口发起所述呼叫而为用来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信令IP端口激活QoS。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响应于发起与所述第二UE的呼叫或接收到建立与所述第二UE的呼叫的请求中的一者或多者而指定用于配置针对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的QoS的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要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响应于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的初始化而指定用于配置针对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的QoS的类型以及一个或多个要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WebRTC。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包括蜂窝网络或Wi-Fi网络中的一者或多者。
14.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用于基于web的平台的服务质量(QoS)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装备(UE)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以建立所述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呼叫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服务器与至少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对等连接的装置;以及
用于至少针对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激活QoS的装置,其中所述服务器至少通过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路由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相关联的数据以实现所激活的QoS。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呼叫建立阶段期间针对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所述呼叫配置所述QoS的装置,其中所述服务器随后响应于建立与至少所述第一UE的所述对等连接而针对所述呼叫激活所配置的QoS。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响应于基于在所述呼叫建立阶段期间交换的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发现所述基于web的平台要求所保证的QoS而发起所述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应用程序接口,所述应用程序接口指定在始发所述呼叫或接收到建立所述呼叫的请求时要发起对QoS的配置和激活的一个或多个QoS要求。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与所述第一UE上的驻留软件通信以始发所述呼叫,并且其中所述驻留软件响应于基于在所述呼叫建立阶段期间交换的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发现所述基于web的平台要求所保证的QoS而发起对所述QoS的配置和激活。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UE通过web套接字接口发起所述呼叫而为用来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信令IP端口激活QoS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WebRTC。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所述服务器。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所述第一UE。
23.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用于基于web的平台的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收发机,其被配置成在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装备(UE)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以建立所述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呼叫;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被适配成:在所述服务器与至少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对等连接,至少针对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激活QoS,以及通过所建立的对等连接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传达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相关联的数据以实现所激活的QoS。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适配成在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呼叫建立阶段期间配置所述QoS,并且随后响应于建立所述服务器与至少所述第一UE之间的所述对等连接而激活所配置的QoS。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适配成响应于基于在所述呼叫建立阶段期间交换的所述信令消息发现所述基于web的平台要求所保证的QoS而配置所述QoS。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应用程序接口,所述应用程序接口指定在始发所述呼叫或接收到建立所述呼叫的请求时要配置和激活QoS的一个或多个QoS要求。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适配成响应于所述第一UE通过web套接字接口发起所述呼叫而为用来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信令IP端口激活QoS。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WebRTC。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服务器。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所述第一UE。
31.一种其上记录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用于基于web的平台的服务质量(QoS),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在服务器与第一用户装备(UE)之间交换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以建立所述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呼叫;
在所述服务器与至少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对等连接;以及
至少针对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UE之间建立的所述对等连接激活QoS,其中所述服务器通过所建立的对等连接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路由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相关联的数据以实现所激活的QoS。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呼叫建立阶段期间配置所述QoS,并且随后响应于建立所述服务器与至少所述第一UE之间的所述对等连接而激活所配置的QoS。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基于在所述呼叫建立阶段期间交换的所述信令消息发现所述基于web的平台要求所保证的QoS而配置所述QoS。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应用程序接口,所述应用程序接口指定在始发所述呼叫或接收到建立所述呼叫的请求时要配置和激活QoS的一个或多个QoS要求。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所述第一UE通过web套接字接口发起所述呼叫而为用来交换所述一条或多条信令消息的信令IP端口激活QoS。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的平台包括WebRTC。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所述服务器集成。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所述第一UE集成。
CN201480007060.4A 2013-02-05 2014-01-29 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 Pending CN1049696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60789P 2013-02-05 2013-02-05
US61/760,789 2013-02-05
US14/163,938 2014-01-24
US14/163,938 US9668166B2 (en) 2013-02-05 2014-01-24 Quality of service for web client based sessions
PCT/US2014/013644 WO2014123738A1 (en) 2013-02-05 2014-01-29 Quality of service for web client based sess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605A true CN104969605A (zh) 2015-10-07

Family

ID=5125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060.4A Pending CN104969605A (zh) 2013-02-05 2014-01-29 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68166B2 (zh)
EP (1) EP2954718A1 (zh)
JP (1) JP6370810B2 (zh)
KR (1) KR20150113963A (zh)
CN (1) CN104969605A (zh)
TW (1) TWI524790B (zh)
WO (1) WO20141237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9504A (zh) * 2019-09-28 2019-12-24 湖北理工学院 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917806A (zh) * 2019-05-07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2933A1 (en) * 2010-12-15 2013-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treaming transfer server,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ferring receiving of media content
US10164929B2 (en) 2012-09-28 2018-12-25 Avaya Inc. Intelligent notification of requests for real-time online interaction via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and/or markup protocol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363133B2 (en) * 2012-09-28 2016-06-07 Avaya Inc.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policies to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sess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497793B2 (en) * 2013-02-21 2016-11-15 Altiostar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dle state transition time based on application detection in a base station
US9294458B2 (en) 2013-03-14 2016-03-22 Avaya Inc. Managing identity provider (IdP) identifiers for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flow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10205624B2 (en) 2013-06-07 2019-02-12 Avaya Inc. Bandwidth-efficient archiving of real-time interactive flow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525718B2 (en) * 2013-06-30 2016-12-20 Avaya Inc. Back-to-back virtual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ag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065969B2 (en) 2013-06-30 2015-06-23 Avaya Inc. Scalable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media engine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112840B2 (en) 2013-07-17 2015-08-18 Avaya Inc. Verifying privacy of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media channels via corresponding WebRTC data channel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113030B2 (en) * 2013-07-25 2015-08-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ultimedia-enhanced emergency call systems
US9614890B2 (en) 2013-07-31 2017-04-04 Avaya Inc. Acquiring and correlating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531808B2 (en) * 2013-08-22 2016-12-27 Avaya Inc. Providing data resource services within enterprise systems for resource level sharing amo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10225212B2 (en) 2013-09-26 2019-03-05 Avaya Inc. Providing network management based on monitor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haracteristics of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flow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819720B2 (en) * 2013-10-14 2017-11-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correlate local media URIs between web browsers
US10091461B2 (en) * 2013-10-15 2018-10-02 Poly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adaptation of a conferencing system to current conditions of a conference session
US10263952B2 (en) 2013-10-31 2019-04-16 Avaya Inc. Providing origin insight for web applications via 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STUN) message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769214B2 (en) 2013-11-05 2017-09-19 Avaya Inc. Providing reliabl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ignaling for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flow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WO2015085531A1 (zh) * 2013-12-12 2015-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提升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50180748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ebRTC MEDIA CONTROL
US10129243B2 (en) 2013-12-27 2018-11-13 Avaya Inc. Controlling access to traversal using relays aroun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URN) servers using trusted single-use credentials
US10931721B2 (en) * 2013-12-27 2021-02-23 T-Mobile Usa, Inc. User account-based access to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US20150188956A1 (en) 2013-12-27 2015-07-02 T-Mobile Usa, Inc. Unifi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150084307A (ko) * 2014-01-13 2015-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에서 웹 로딩 시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62965B1 (ko) * 2014-03-17 2018-05-31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관리 시스템, 게이트웨이 장치, 서버 장치, 관리 방법, 게이트웨이 방법 및 관리 처리 실행 방법
US10581927B2 (en) * 2014-04-17 2020-03-03 Avaya Inc. Providing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media services via WebRTC-enabled media server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US9749363B2 (en) 2014-04-17 2017-08-29 Avaya Inc.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policies to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sessions using an enterpris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ngine,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R3022093A1 (fr) * 2014-06-10 2015-12-11 Orange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une session webrtc
FR3022657A1 (fr) * 2014-06-20 2015-12-25 Orange Procede de partage de navigation sur une page web affichee par un navigateur web
US9912705B2 (en) 2014-06-24 2018-03-06 Avaya Inc. Enhancing media characteristics during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interactive sessions by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ndpoint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WO2015199462A1 (en) * 2014-06-27 2015-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web-bas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
EP2999177B1 (en) * 2014-09-16 2018-11-28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QoS-based WebRTC access to a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WO2016056832A1 (ko) 2014-10-06 2016-04-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정보 생성 및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EP3007401B1 (en) * 2014-10-08 2017-06-28 Deutsche Telekom AG Integration of webrtc based clients into ims without sip registration
CA2963976C (en) * 2014-10-29 2019-11-19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leverage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 for implementing push-to-talk solutions
US20160135093A1 (en) * 2014-11-10 2016-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handover
US9848306B2 (en) * 2014-12-17 2017-12-19 Intel Corporation Contextually aware dynamic group formation
US10542082B2 (en) * 2015-01-29 2020-01-21 Nt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US10200909B2 (en) * 2015-04-27 2019-02-05 Michael Lu Open wireless architecture (OWA) mobile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method
JP6532159B2 (ja) * 2015-05-13 2019-06-19 Kddi株式会社 リアルタイム映像通信の品質評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FR3038180A1 (fr) * 2015-06-26 2016-12-30 Orange Adaptation d'un profil de transmission d'une communication web temps reel
US11265294B2 (en) * 2015-09-15 2022-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ecure WiFi calling connectivity over managed public WLAN access
US10055500B2 (en) 2015-10-27 2018-08-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ing searches
TWI620425B (zh) * 2015-11-09 2018-04-01 龍華科技大學 資訊傳輸配速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DE102016200291A1 (de) * 2016-01-13 2017-07-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Datenaustausch
US10652303B2 (en) * 2016-04-28 2020-05-12 Rabbit Asset Purchase Corp. Screencast orchestration
CN106534898B (zh) * 2016-11-15 2019-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流媒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883445B1 (ko) 2016-12-20 2018-08-30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시그널링 서버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10356102B2 (en) * 2017-02-24 2019-07-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ermissions using blockchain
JP6749281B2 (ja) * 2017-03-23 2020-09-02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IoTデバイス、シグナリングサーバ、メッセージバス管理サーバ、コネクション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648984B (zh) * 2017-10-11 2019-01-21 盾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體串流系統及方法
KR102424356B1 (ko) 2017-11-06 2022-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플리케이션의 QoS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782981B2 (en) * 2018-01-26 2020-09-22 Avay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ynamic port assignment
FR3081643A1 (fr) * 2018-06-12 2019-11-29 Orange Passerell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un service telephonique voip
US11039369B2 (en) * 2018-08-10 2021-06-15 Mediatek Inc. Handling 5G QoS rules on QoS operation errors
US10819852B2 (en) 2018-09-21 2020-10-2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devices using two protocols
US10841399B2 (en) * 2019-01-24 2020-11-17 Tambora Systems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a user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a required change in the mobile network based on quality of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and received quality of experience parameters
WO2020214664A1 (en) * 2019-04-18 2020-10-22 Greeneden U.S. Holdings Ii, Ll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web application network performance
KR102260535B1 (ko) * 2019-10-29 2021-06-04 주식회사 젠틀브리즈 노년층을 대상으로 하는 화상대화 시스템 및 화상대화 방법
US20210216060A1 (en) * 2020-01-09 2021-07-15 Myomega Systems Gmbh Management of a reliable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via dedicated cellular network
US11588862B2 (en) * 2020-10-28 2023-02-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providing voice service to roaming wireless users
JP2023081226A (ja) 2021-11-30 2023-06-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5626A1 (en) * 2002-01-16 2003-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ession management in a data cellular network
CN101507305A (zh) * 2006-09-28 2009-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高效率的通信信号捆绑
CN102845104A (zh) * 2010-02-26 2012-12-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服务质量(QoS)的获取和提供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7674B (fi) * 1999-08-30 2001-09-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tiedonsiirron optimoimiseksi pakettikytkentäisessä langattomassa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FR2799326B1 (fr) * 1999-10-04 2001-12-28 France Telecom Protocole de lancement d'une application logicielle a distance et de reservation de ressources reseau avec qualite de service
EP1241847A1 (de) * 2001-03-13 2002-09-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Übermittlung von Informationen mit einer verifizierten QoS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US20040100903A1 (en) * 2002-11-25 2004-05-27 Seung-Jae Han Quality of service mechanisms for mobility access device
US20040131078A1 (en) * 2003-01-03 2004-07-08 Gupta Vivek 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ies within a device
US7769875B1 (en) * 2004-08-03 2010-08-03 Juniper Networks, Inc. Managing a network flow using application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active signaling relay
KR100776308B1 (ko) * 2005-12-12 2007-11-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휴대인터넷 시스템에서 VoIP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기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119299A (zh) * 2006-08-02 200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通媒体流的方法、导通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US20090190471A1 (en) * 2008-01-10 2009-07-30 Mahendran Arungundram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Session Setup with Network-Initiated QoS Policy Control
US8300541B2 (en) * 2008-02-19 2012-10-30 Time Warner Cab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to ensure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network
US8175575B2 (en) * 2008-04-16 2012-05-08 Alcatel Lucent Online charging for roaming users in a proxy online charging system of a visited network
US9094943B2 (en) * 2008-09-19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and mobile device ini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US8498208B2 (en) * 2009-07-20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rning on flows in network initiated QoS
WO2011117261A2 (en) * 2010-03-22 2011-09-29 Data Connection Limited System for connecting applications to networks
US20110251902A1 (en) * 2010-04-11 2011-10-13 Transaxtions Llc Target Area Based Content and Stream Monetization Using Feedback
US20110261695A1 (en) * 2010-04-23 2011-10-27 Xiaoming Zhao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WO2012021344A2 (en) * 2010-08-11 2012-02-16 Movik Netwo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QoS CONTROL OF IP FLOWS IN MOBILE NETWORKS
US8856230B2 (en) * 2010-12-14 2014-1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 browser real time collaboration lists and forms
US8675659B2 (en) * 2010-12-16 2014-03-18 Openet Telecom Ltd.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ultiphase decoding
CN102595472B (zh) 2012-02-02 2015-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US9648173B2 (en) * 2012-03-01 2017-05-09 Cellco Partnership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vide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to a device
US9112975B2 (en) * 2012-11-05 2015-08-18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based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with contact centers
US8867731B2 (en) * 2012-11-05 2014-10-21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based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with optimized transcod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5626A1 (en) * 2002-01-16 2003-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ession management in a data cellular network
CN101507305A (zh) * 2006-09-28 2009-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高效率的通信信号捆绑
CN102845104A (zh) * 2010-02-26 2012-12-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服务质量(QoS)的获取和提供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806A (zh) * 2019-05-07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917806B (zh) * 2019-05-07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09504A (zh) * 2019-09-28 2019-12-24 湖北理工学院 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609504B (zh) * 2019-09-28 2020-09-11 湖北理工学院 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19167A1 (en) 2014-08-07
TW201442528A (zh) 2014-11-01
JP6370810B2 (ja) 2018-08-08
JP2016512667A (ja) 2016-04-28
US9668166B2 (en) 2017-05-30
EP2954718A1 (en) 2015-12-16
WO2014123738A1 (en) 2014-08-14
TWI524790B (zh) 2016-03-01
KR20150113963A (ko)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9605A (zh) 基于web客户端的会话的服务质量
US9277522B2 (en) Exchanging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969651B (zh) 用于蜂窝上服务的动态服务质量(QoS)
US9215256B2 (en) Updating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client devices registered to the same user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CN104584668A (zh) 选择性地分配服务质量以支持客户端装置的多个并行会话
CN105210350A (zh) 选择用于为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会话注册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的应用服务器
CN105474605B (zh) 多个应用使用分开的处理器来接入网络的单个网络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40301A (zh) 在通信网络上更新富通信套件能力信息
US9455910B2 (en) Exchang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capability information between client devices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324967A (zh) 在服务质量信道上选择性地传递高优先级非音频数据
CN105900483A (zh) 用于避免基于简单ip网络的pdsn间切换之后的数据丢失的装置和方法
US9066212B2 (en) Offloading call processing and call hosting for a small group call to a clien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