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7613A -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7613A
CN104967613A CN201510280651.5A CN201510280651A CN104967613A CN 104967613 A CN104967613 A CN 104967613A CN 201510280651 A CN201510280651 A CN 201510280651A CN 104967613 A CN104967613 A CN 104967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client
request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06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7613B (zh
Inventor
王春
杨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isd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春 filed Critical 王春
Priority to CN2015102806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7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7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7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7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7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以UDP协议接收所述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所述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以UDP协议接收所述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本发明能够以低代价运用至客户端应用程序中,不依赖于客户端操作系统环境,能够在原有业务无需进行任何适配的前提下降低传输时延,具有简洁的服务端部署框架,运维与管理较为方便,升级代价低。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pad等无线终端,通过运营商无线网络(2G、3G、4G)访问互联网。无线网络特性与传统的有限网络(固网)有明显的区别:如时延、丢包、带宽等。无线终端上的APP目前主要通过TCP访问业务服务器。但是适用于固网的TCP传输协议不能适用于移动网络。这是由于,在传统固定网络场景下,网络质量比较优良,端到端时延小,用户体验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弊端。而在移动网络场景下,网络时延、带宽均与固网相差较大,TCP协议采取的连接机制(TCP连接三次握手导致额外的时延开销)以及拥塞控制策略(TCP的拥塞控制主要针对固网环境,不能适应移动网络的时延、拥塞等特点)导致TCP协议并不适合移动网络场景(典型的表现为移动网络中打开网页呈现速度较慢),进而影响用户体验。为了解决无线终端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速率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SPDY取代HTTP作为应用层传输协议。这种技术方法存在的缺陷是:1、由google主导,目前并未形成行业标准,且其实现依赖于ssl/tls机制,服务端与客户端均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大量的计算导致性能受损。2、依然无法避免TCP协议的连接管理、拥塞控制等策略,对无线访问速度的提升受限。3、应用层必须使用HTTP作为数据传输协议。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改进的TCP协议栈。这种技术方法存在的缺陷是:1、需要客户端具备特定的运行环境,不具备普遍性。2、协议栈属于内核模块,修改协议栈在某些场景下不具可行性(如手机客户端,内核不能进行修改)。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新的端到端传输层协议。这种技术方法存在的缺陷是:客户端使用新的数据传输机制,原有应用程序与服务器端均需要进行重构,修改代价过高,无法广泛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法,针对移动网络的特点对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优化,达到让用户更快的获取内容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提高服务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客户端加速模块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
步骤S2,服务器转换模块以UDP协议接收所述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3,服务器转换模块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所述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
步骤S4,客户端加速模块以UDP协议接收所述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以低代价运用至客户端应用程序中,不依赖于客户端操作系统环境,能够在原有业务无需进行任何适配的前提下降低传输时延,具有简洁的服务端部署框架,运维与管理较为方便,升级代价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客户端加速模块包括第一协议转换单元,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包括第二协议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转换模块;还用于以UDP协议接收服务器转换模块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
所述第二协议转换单元,用于以UDP协议接收所述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还用于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所述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至客户端加速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发送端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接收端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客户端加速模块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
步骤S2,服务器转换模块以UDP协议接收请求数据,将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3,服务器转换模块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
步骤S4,客户端加速模块以UDP协议接收响应数据,并将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
步骤S1还包括,将解析后的服务器域名缓存于域名缓存单元。由于每次域名解析需要一个RTT,因此在在客户端本地缓存解析后的服务器域名,能够明显减少一次RTT时间。在第一个UDP数据包中发送请求数据,减少了一次RTT时间。相比TCP,本方案使用UDP去掉了建立连接时候的三次握手机制,减少一次RTT时间(在移动网络中,RTT时间为数百ms级别)。
步骤S2还包括,服务器转换模块接收请求数据时,将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存储于客户端ID网络特征存储单元;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包括最大传输速度、平稳RTT时间、网络质量状况和用户终端性能。用户在使用手机app时,有不同的网络条件,不同网络条件达到最优的传输算法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一种机制让服务器能识别客户端的网络条件,在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时,针对性的调整拥塞控制算法。本方案中,每个客户端存在唯一ID,服务器记录客户端的历史数据传输行为,建立客户端ID传输特征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储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即客户端的历史信息:最大传输速度、平稳RTT时间、网络质量情况和用户终端性能。当用户请求到来时,服务器端可以根据客户端的历史信息,修改传输参数,选择最恰当的传输算法进行数据传输,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如:服务器收到请求数据后,直接将发送速度设置为历史的最大传输速度,减少了传输速度逐步上升的过程,让数据更快到达;再如,当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数据时,网络上发生了丢包,服务器根据历史信息上的重传间隔,更快的识别到此处丢包,从而更快的重发请求,提升因网络丢包情况下的速度。
步骤S3还包括,服务器转换模块在将响应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采用平均时间间隔发送响应数据。在网络上,存在各种交换机,交换机上存在缓冲器,用于对突发的请求进行缓存。如果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时突发的(只考虑了客户端的接收能力,而不考虑网络上交换机的缓存情况),会导致部分数据包被缓存到交换机的缓冲器中,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缓存增加了时延;二,如果并发的缓存量很大,会导致数据包被交换机丢弃,从而引起重传。因此,本设计通过控制发送速度,实现了数据按间隔进行平均发送,减小对路途中交换机缓冲器的影响。
步骤S3还包括,在以UDP协议发送响应数据前,响应数据重复发送单元调取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并根据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判断响应数据的数据包重复发送数量。移动网络中,RTT太长,通过重复发送数据,可以减少重传的开销。因此,针对响应数据量较小的请求,采用重复发送机制,即使网络中发生丢包,也可以根据重复包快速构建出响应数据。
步骤S1还包括,客户端加速模块中的探测单元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探测结果存储单元,并每隔预定时间调取探测结果汇总数据,作为决策数据,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根据决策数据选择最优的CDN服务器节点;探测结果存储单元存储客户端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所得到的探测结果汇总数据。考虑到服务器在多个区域均部署的情况,典型的情况是服务器在全国各地的CDN集群上,如何选择一个最优的CDN节点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方案使用域名机制,由域名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的源IP,找出该IP所在的区域,进一步返回给用户一个业务服务器地址。但在移动网络中,该方案不适用,因为所有的移动用户共用相同的源IP池,根据IP无法区分出用户离哪个CDN节点近。本方案在客户端中实现了一套探测机制,即客户端每隔预定时间从服务器调取探测结果汇总数据,作为决策数据,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根据决策数据选择最优的CDN。
步骤S1还包括,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在客户端加速模块发送请求数据之前,对请求数据中要获取的域名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后,第二防流量劫持单元根据预设密钥解析加密后的域名信息,调取本机的维护数据库,得到与域名信息对应的IP,并将IP加密后发送至客户端;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接收IP并解密,并通过解密后的IP访问服务器。传统运营商,很容易通过DNS,或者流量牵引劫持业务流量。本方案中也实现了一种机制,避免了这种流量劫持。客户端对请求数据中要获取的域名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预设密钥解析加密后的域名信息,调取本机的维护数据库,得到与域名信息对应的IP,并将IP加密后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接收IP并解密,并通过解密后的IP访问目标服务器,避免了流量被运营商劫持。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如图2所示,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在上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第一防攻击单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验证数据;
步骤B2,第二防攻击单元接收携带验证数据的第一个数据报文,并向第一防攻击单元发送与验证数据相应的密钥;
步骤B3,第一防攻击单元接收密钥,并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二个数据报文至最后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密钥;
步骤B4,第二防攻击单元验证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密钥的合法性。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发送端步骤流程图。
如图3所示,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在上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切换模块接收请求数据并判断客户端加速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如果否则启动客户端加速模块;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接收端步骤流程图。
如图4所示,第二切换模块接收客户端加速模块或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判断服务器转换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向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应答数据;如果否则启动服务器转换模块。
图5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客户端加速模块实质上为客户端应用程序提供API接口,并通过API接口与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传输。服务器转换模块实质上是实现了对TCP协议与UDP协议的相互转化。客户端加速模块包括第一协议转换单元,服务器转换模块包括第二协议转换单元;第一协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转换模块;还用于以UDP协议接收服务器转换模块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并将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第二协议转换单元,用于以UDP协议接收请求数据,将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还用于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至客户端加速模块。
图6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客户端加速模块包括域名缓存单元,其用于缓存解析后的服务器域名。
服务器转换模块包括客户端ID网络特征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对客户端每次发送的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包括最大传输速度、平稳RTT时间、网络质量状况和用户终端性能。
服务器转换模块在将响应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采用平均时间间隔发送响应数据。
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响应数据重复发送单元,用于在以UDP协议发送响应数据前,调取客户端ID网络特征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并根据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判断响应数据的数据包重复发送数量。
客户端加速模块还包括探测单元;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探测结果存储单元,探测单元,用于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探测结果存储单元,还用于每隔预定时间从探测结果存储单元中调取探测结果汇总数据,作为决策数据,在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根据决策数据选择最优的CDN服务器节点;探测结果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客户端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所得到的探测结果汇总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客户端加速模块包括第一防攻击单元,服务器转换模块包括第二防攻击单元。第一防攻击单元,用于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验证数据;还用于接收第二防攻击单元所发送的密钥,并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二个数据报文至最后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密钥;第二防攻击单元,用于接收携带验证数据的第一个数据报文,并向第一防攻击单元发送与验证数据相应的密钥;还用于验证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密钥的合法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客户端加速模块还包括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二防流量劫持单元;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用于在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至服务器转换模块时,对请求数据中要获取的域名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IP并解密,并通过解密后的IP访问服务器;第二防流量劫持单元,用于在服务器接收到加密后的域名信息,服务器根据预设密钥解析加密后的域名信息,调取本机的维护数据库,得到与域名信息对应的IP,并将IP加密后发送至客户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数据,并检测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直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如果否则启动客户端加速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加速模块或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后,并检测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向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所述应答数据;如果否则启动服务器转换模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应用程序升级代价低;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升;性能开销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下将现有技术中三种技术方法与本发明技术方法在应用程序升级代价、数据传输速度和性能开销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比较。现有技术方案一:使用SPDY取代HTTP作为应用层传输协议。现有技术方案二:使用改进的TCP协议栈现有技术方案三:使用新的端到端传输层协议。
首先,在应用程序升级代价方面。
方案一需要使用SPDY作为应用层传输协议,而目前互联网绝大多数应用使用HTTP,改用SPDY需要将相应HTTP接口适配为SPDY接口,或者是使用其他方式将HTTP协议转换为SPDY协议,这一过程增加了应用层实现的复杂度,如果应用层不使用HTTP协议,将无法使用该方案。此外,使用SPDY需要服务器端同时支持SPDY协议,原有服务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代价高昂。由于含有HTTP,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两侧均会带来较大的性能开销,影响其他功能模块的运行,尤其是服务端。
方案二直接使用原有TCP传输机制,仅修改TCP协议栈,应用层接口无需修改,但采用此方案需要客户端、服务器端采用特定的内核,需要涉及对客户端及服务器端的内核升级及替换,同时两端程序需要根据新的协议栈进行适配,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对于普通应用客户端内核不能随意修改,同时对于不开源的服务器端,该修改内核都是无法完成的。
方案三弃用TCP协议栈,使用新的端到端传输层协议,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必须完全修改数据传输模块,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收发,该方案过于冒进,由于客户端应用种类繁多,实现方式各异,使用新的传输协议的方式代价过高。
本发明实现基于UDP的可靠传输机制,在客户端侧,通过相应的编程接口(API)的方式向上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上层模块仅需调用相应的API完成TCP到UDP的协议转换,原有数据传输模块依然使用TCP接口,在业务层看来,本方案与直接使用TCP作为传输层没有任何区别。此外,服务器端通过引入协议终结点,完成UDP到TCP的协议转换,保证服务器端的原有TCP服务无需进行任何修改。本方案中,在客户端仅进行一次TCP到UDP的协议数据转换,性能开销极其微小。服务器端由于未做任何修改,而协议终结点也仅进行一次协议数据的转换。两侧的协议转换过程不对原有数据进行任何处理,仅进行透明转发,既不会增加处理时延,也不会增加导致数据传输开销。
其次,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方面。
方案一通过利用一个TCP连接传输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的方式提提升整体的传输效率,此外,还提供了推送机制来加快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数据,但上述机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移动网络场景下的TCP缺陷,移动网络下的丢包超时等现象并不能简单的视作网络拥塞,而TCP的拥塞控制策略对此无能为力。
方案二与方案三针对移动网络的特征,采取更为适合的方式控制传输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时延特性的提升,但由于部署实施代价太过昂贵,仅能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
本方案采取平稳发送的传输策略,当检测到丢包时,不启动拥塞控制策略,当连续若干个包均出现超时时,降低发送速度。此外,当检测到的rtt有变化时,进行发送速度的缓慢微量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客户端加速模块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
步骤S2,服务器转换模块以UDP协议接收所述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3,服务器转换模块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所述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
步骤S4,客户端加速模块以UDP协议接收所述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将解析后的服务器域名缓存于域名缓存单元;并在第一个UDP数据包中发送请求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服务器转换模块接收所述请求数据时,将客户端每次发送的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存储于客户端ID网络特征存储单元;所述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包括最大传输速度、平稳RTT时间、网络质量状况和用户终端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
服务器转换模块在将响应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采用平均时间间隔发送所述响应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
在以UDP协议发送响应数据前,响应数据重复发送单元调取所述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并根据所述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判断所述响应数据的数据包重复发送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
客户端加速模块中的探测单元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探测结果存储单元,并每隔预定时间调取探测结果汇总数据,作为决策数据,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根据所述决策数据选择最优的CDN服务器节点;
所述探测结果存储单元存储客户端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所得到的探测结果汇总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第一防攻击单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验证数据;
步骤B2,第二防攻击单元接收携带验证数据的第一个数据报文,并向第一防攻击单元发送与所述验证数据相应的密钥;
步骤B3,第一防攻击单元接收所述密钥,并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二个数据报文至最后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密钥;
步骤B4,第二防攻击单元验证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密钥的合法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
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在客户端加速模块发送请求数据之前,对所述请求数据中要获取的域名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后,第二防流量劫持单元根据预设密钥解析加密后的域名信息,调取本机的维护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域名信息对应的IP,并将所述IP加密后发送至客户端;
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接收所述IP并解密,并通过解密后的IP访问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第一切换模块接收请求数据并判断客户端加速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向服务器发送所述请求数据,如果否则启动客户端加速模块;
步骤A2,第二切换模块接收客户端加速模块或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判断服务器转换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向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所述应答数据;如果否则启动服务器转换模块。
10.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客户端加速模块包括第一协议转换单元,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包括第二协议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协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转换模块;还用于以UDP协议接收服务器转换模块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并将所述响应数据通过API接口发送至客户端应用程序;
所述第二协议转换单元,用于以UDP协议接收所述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TCP协议,并发送至服务器;还用于以TCP协议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响应数据,将所述响应数据的传输协议转换为UDP协议,并发送至客户端加速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加速模块还包括域名缓存单元,其用于缓存解析后的服务器域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客户端ID网络特征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对客户端每次发送的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所述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包括最大传输速度、平稳RTT时间、网络质量状况和用户终端性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在将响应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采用平均时间间隔发送所述响应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响应数据重复发送单元,用于在以UDP协议发送响应数据前,调取客户端ID网络特征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并根据所述请求数据的网络特征判断所述响应数据的数据包重复发送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加速模块还包括探测单元;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探测结果存储单元,
所述探测单元,用于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探测结果存储单元,还用于每隔预定时间从探测结果存储单元中调取探测结果汇总数据,作为决策数据,在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时,根据所述决策数据选择最优的CDN服务器节点;
所述探测结果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客户端每隔预定时间探测服务器的请求速度所得到的探测结果汇总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加速模块还包括第一防攻击单元,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包括还第二防攻击单元;
所述第一防攻击单元,用于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验证数据;还用于接收第二防攻击单元所发送的密钥,并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第二个数据报文至最后一个数据报文中添加密钥;
所述第二防攻击单元,用于接收携带验证数据的第一个数据报文,并向第一防攻击单元发送与所述验证数据相应的密钥;还用于验证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密钥的合法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加速模块还包括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所述服务器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二防流量劫持单元;
所述第一防流量劫持单元,用于在将请求数据以UDP协议发送至服务器转换模块时,对所述请求数据中要获取的域名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域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IP并解密,并通过解密后的IP访问服务器;
所述第二防流量劫持单元,用于在服务器接收到加密后的域名信息,服务器根据预设密钥解析加密后的域名信息,调取本机的维护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域名信息对应的IP,并将所述IP加密后发送至客户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数据,并检测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请求数据;如果否则启动客户端加速模块;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加速模块或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后,并检测客户端加速模块和服务器转换模块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是则以TCP协议向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所述应答数据;如果否则启动服务器转换模块。
CN201510280651.5A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4967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0651.5A CN104967613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0651.5A CN104967613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7613A true CN104967613A (zh) 2015-10-07
CN104967613B CN104967613B (zh) 2018-12-25

Family

ID=54221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0651.5A Active CN104967613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761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4441A (zh) * 2017-09-04 2018-05-22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CN109889314A (zh) * 2018-12-29 2019-06-1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1028A (zh) * 2019-06-19 2019-10-25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视联网服务器
CN112511377A (zh) * 2020-11-16 2021-03-16 成都云智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q和udp协议的tcp网络加速方法
CN113810349A (zh) * 2020-06-17 2021-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157707A (zh) * 2021-11-25 2022-03-08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865809A (zh) * 2023-02-02 2023-03-28 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385434A1 (en) * 2018-09-05 2023-11-3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omain name obfuscation and metadata storage via encryp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645A (zh) * 2010-05-14 2011-11-16 北京快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dp协议的可靠,透明,通用加速网关系统
CN10424326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539652A (zh) * 2014-12-05 2015-04-22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设备快速映射udp数据到tcp应用服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645A (zh) * 2010-05-14 2011-11-16 北京快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dp协议的可靠,透明,通用加速网关系统
CN10424326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539652A (zh) * 2014-12-05 2015-04-22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设备快速映射udp数据到tcp应用服务的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1332A1 (zh) * 2017-09-04 2019-03-07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CN108064441B (zh) * 2017-09-04 2021-08-13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CN108064441A (zh) * 2017-09-04 2018-05-22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以及系统
US20230385434A1 (en) * 2018-09-05 2023-11-3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omain name obfuscation and metadata storage via encryption
CN109889314A (zh) * 2018-12-29 2019-06-1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1028B (zh) * 2019-06-19 2022-02-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视联网服务器
CN110381028A (zh) * 2019-06-19 2019-10-25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视联网服务器
CN113810349A (zh) * 2020-06-17 2021-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810349B (zh) * 2020-06-17 2023-05-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11377B (zh) * 2020-11-16 2022-02-01 成都云智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q和udp协议的tcp网络加速方法
CN112511377A (zh) * 2020-11-16 2021-03-16 成都云智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q和udp协议的tcp网络加速方法
CN114157707A (zh) * 2021-11-25 2022-03-08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57707B (zh) * 2021-11-25 2023-07-25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865809A (zh) * 2023-02-02 2023-03-28 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65809B (zh) * 2023-02-02 2023-06-02 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7613B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7613A (zh) 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9253015B2 (en) Transparent proxy architecture for multi-path data connections
EP1040631B1 (en) Use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roxy within packet data service transmissions in a mobile network
US9319439B2 (en) Secured wireless session initiate framework
US10812292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9150953B (zh) 控制通信系统中的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CN112583874B (zh) 异构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073545B (zh) 使用dns来传送服务器设备的mp-tcp能力
JP6643542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04243506A (zh) 浏览器重定向方法及装置
WO2023000940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元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9891929A (zh) 缓存数据获取方法、相关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6464596A (zh) 开放流通信方法、系统、控制器和业务网关
CN103581361A (zh) 一种域名解析代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852988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916489B (zh) 一种单域名多ip的域名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06063217A (zh) 一种实现业务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65858B (zh) 监控业务中实现私网穿越的方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
WO2015096734A1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下行传输方法及分组数据网关
CN109196843B (zh) 一种缓存数据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JP6200870B2 (ja)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Qiu et al. Gateway architecture for zigbee sensor network for remote control over IP network
CN102377829B (zh) 基于hip的通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055083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3581312A (zh) 基于aog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法、网关、代理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03

Address after: 100024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Changhui Road Building 5 Floor 5 Unit 50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isd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8 Building 501, No. 21, Second District, Longtengyuan, Huilong Gua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