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6388A -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6388A
CN104966388A CN201510319345.8A CN201510319345A CN104966388A CN 104966388 A CN104966388 A CN 104966388A CN 201510319345 A CN201510319345 A CN 201510319345A CN 104966388 A CN104966388 A CN 104966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wearable device
distance
current environment
described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93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6388B (zh
Inventor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93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6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6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6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6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6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33System arrangements with pre-alarms, e.g. when a first distance is exceed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22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08B5/36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 G08B5/38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using flashing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报警指令是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及时通知移动终端执行闪光报警操作,提高移动终端丢失时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等移动终端,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解决通话、支付、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各类事务,移动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相应地,移动终端的安全防盗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用户自己主动发现手机遗失或被盗,通常已经距离手机离开用户有一段时间,甚至有的用户将手机放在包里,可能过了很久才发现手机丢失,例如,用户乘坐公交车时手机被盗,通常窃贼拿到手机后会立刻下车,等到用户发现手机丢失,为时已晚,这种时间上的延迟导致用户在手机丢失后定位手机的难度大大增加,寻回手机的几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通过实时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及时通知移动终端执行闪光报警操作,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包括:
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所述报警指令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包括:
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
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报警指令,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所述报警指令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闪光单元,用于若判断出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系统,包括:
如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和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根据该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该报警指令是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到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的,能够促使移动终端在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情况下立刻控制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从而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由于闪光灯闪光相比于震动、响声等报警方式或提醒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更易被察觉,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定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网络架构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通过实时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及时通知移动终端执行闪光报警操作,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构架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中,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其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如WI-FI、蓝牙)与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在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中,移动终端例如可以是下面中的任何一项或者全部,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个人中枢)、个人或移动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本、掌上型计算机以及类似的个人电子设备,该移动终端包括网络接口、处理器、存储器、音频处理电路、麦克风、可旋转摄像头、可旋转闪光灯(可旋转闪光灯和可旋转摄像头例如可以位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并且包括可以在内部或外部的音频放大器以及包括连接到音频放大器的扬声器单元,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上述可穿戴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等与用户穿戴关联的个人电子设备。通过实施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可以提高移动终端丢失时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可旋转闪光灯报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报警指令是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方式发送的报警指令。其中,可穿戴设备在检测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时,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GSN,如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传感器集合,实现10米以内的精确定位,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数据(如经纬度坐标)和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确定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上述预设安全距离例如可以是4米、5米、7米、8米、10米,等等。
举例来说,假设预设安全距离为4米,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当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为5米,则可穿戴设备可以震动或响铃以提醒用户手机可能丢失,同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是用户确认手机丢失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设置产生的。
又举例来说,假设预设安全距离为5米,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检测到当前用户的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为6米,则智能手表震动,并在智能手表的触控屏幕上输出手机可能丢失、是否启动报警模式的通知消息,智能手表检测到用户对通知消息的确认操作指令后,立刻向智能手机发送报警指令。若智能手表检测到用户对通知消息的拒绝操作指令或预设时间段后未接收到用户的任何操作指令,则智能手表不再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此种情况可以默认为误判操作。
S202,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亮度,获取当前环境亮度,或者,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当前环境亮度,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当前环境亮度。
S203,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后,将该当前环境亮度与预设亮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该预设亮度阈值可以由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如夜晚乘坐公交车时,用户可以预先设定该预设亮度阈值为一个较高的亮度值(例如,光强阈值大于一般白天环境亮度阈值),这样使得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几率增大,从而减少误判几率,又例如,用户处于室内环境,手机被盗几率较小时,可以将该预设亮度阈值设置为一个较小的亮度值,这样使得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几率大大较小,从而降低用户正常使用状态下手机远离可穿戴设备情形的误报警几率,提升用户体验。移动终端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后,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的具体方式可以是: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例如,控制可旋转闪光灯从0度至120度,从120度至0度反复旋转,同时,以最大功率和三短三长(短:0.3秒,长1.1秒,模仿国际求救信号)的频率控制闪光灯闪光。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其次,移动终端根据该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检测上述距离,并及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促使移动终端在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情况下立刻控制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闪光灯闪光相比于震动、响声等报警方式或提醒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更易被察觉,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之前,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具体实现中,移动终端可以提取获取的环境声音中的不同特性参数的用户声音数据,例如通过声音识别算法识别出不同频率的用户声音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之前,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具体实现中,移动终端可以控制可旋转摄像头旋转预设角度拍摄全景图,在检测到全景图中的人脸并定位面部关键特征点之后,可以裁剪出人脸区域,对人脸区域进行预处理,馈入后端识别算法,识别算法要完成人脸特征的提取,并与库存的已知人脸进行比对,若库存无匹配人脸,则归入陌生人类别,并将陌生人类别人数加1,若库存有匹配人脸,则归入熟人类别,并将熟人类别人数加1,最后,当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的全景图中的陌生人类别人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距离检测指令,该指令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
可以看出,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能够通过麦克风或可旋转摄像头检测当前环境中的人物数量,当人数较多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执行距离检测操作,不需要用户自己去触发上述操作,提升了移动终端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的智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的具体方式还可以包括: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以及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和/或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并将捕捉到的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可穿戴式设备。具体实现中,移动终端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亮度较低,移动终端可能处于室外等光线较暗场所,假设移动终端被偷窃,窃贼得手后一般趋向于立刻转移,并在暗处拿出手机进行关机,此刻移动终端控制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转动,并控制可旋转摄像头进行拍照,有较大的几率抓拍到窃贼人物影像,且由于闪光灯的补光及闪光效果,能够提高拍照的清晰度,同时,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提高移动终端被人关注的几率,从而提高失主发现移动终端的概率;此外,移动终端将拍摄的照片发送至服务器或可穿戴式设备,若照片中有窃贼人脸,也能够提高手机被寻回进率。
可以看出,上述可选的实施例,移动终端根据报警指令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并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以及将捕捉到的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可穿戴式设备,能够进一步增加手机的寻回几率。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旋转闪光灯报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检测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时,可以通过GGSN定位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MEMS传感器结合,实现10米以内的精确定位,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数据(如经纬度坐标)和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确定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上述预设安全距离例如可以是4米、5米、7米、8米、10米,等等。
步骤S302,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则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移动终端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由于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通信距离有限,为保证移动终端能够及时接受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上述预设安全距离的值应该小于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最大可通信距离,如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与移动终端通信,由于蓝牙通信的有效距离一般为10米,则上述预设安全距离应该小于10米,可以是8米、5米、4米,等。
举例来说,假设预设安全距离为4米,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当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为5米,则可穿戴设备可以震动或响铃以提醒用户手机可能丢失,同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该操作指令可以是用户确认手机丢失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设置产生的。
又举例来说,假设预设安全距离为5米,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检测到当前用户的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为6米,则智能手表震动,并在智能手表的触控屏幕上输出手机可能丢失、是否启动报警模式的通知消息,智能手表检测到用户对通知消息的确认操作指令后,立刻向智能手机发送报警指令。若智能手表检测到用户对通知消息的拒绝操作指令或预设时间段后未接收到用户的任何操作指令,则智能手表不再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此种情况可以默认为误判操作。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检测到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则可穿戴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移动终端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及时通知移动终端执行闪光报警操作,提高移动终端丢失时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距离之前,还可以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是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并检测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距离之前,还可以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是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并检测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可以看出,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能够通过麦克风或可旋转摄像头检测当前环境人物数量,当人数较多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执行距离检测操作,不需要用户自己去触发上述操作,提升了移动终端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的智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参见图4-a和图4-b,图4-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a所示可旋转闪光灯报警方法可在图4-b架构中具体实现,其中,移动终端为一携带有可旋转闪光灯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为一智能手环。如图4-a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公开的可旋转闪光灯报警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检测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时,可以通过GGSN定位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MEMS传感器结合,实现10米以内的精确定位,从而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数据(如经纬度坐标)和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确定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上述预设安全距离例如可以是4米、5米、7米、8米、10米,等等。
步骤S402,移动终端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在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后,可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例如,控制可旋转闪光灯从0度至120度,从120度至0度反复旋转,同时,以最大功率和三短三长(短:0.3秒,长1.1秒,模仿国际求救信号)的频率控制闪光灯闪光。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其次,移动终端根据该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检测上述距离,并及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促使移动终端在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情况下立刻控制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闪光灯闪光相比于震动、响声等报警方式或提醒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更易被察觉,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01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之前,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01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之前,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可以看出,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能够通过麦克风或可旋转摄像头检测当前环境人物数量,当人数较多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执行距离检测操作,不需要用户自己去触发上述操作,提升了移动终端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的智能性,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500,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旋转闪光灯报警方法。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500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报警指令是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获取单元5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01接收的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闪光单元503,用于若判断出获取单元502获取的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或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5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根据该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上述报警指令是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的,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由于闪光灯闪光相比于震动、响声等报警方式或提醒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更易被察觉,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定位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音量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600具体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6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发送单元602,用于若检测单元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则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移动终端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是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并检测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或者,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是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并检测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发送单元602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之后,移动终端可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以及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和/或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并将捕捉到的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可穿戴式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6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检测到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则可穿戴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移动终端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在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及时通知移动终端执行闪光报警操作,提高移动终端丢失时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第六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系统,可包括:移动终端710和可穿戴设备720。
移动终端710,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
可穿戴设备720,用于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710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710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710具体用于,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以及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和/或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并将捕捉到的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可穿戴式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710和可穿戴设备720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首先,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其次,移动终端根据该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检测上述距离,并及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促使移动终端在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情况下立刻控制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闪光灯闪光相比于震动、响声等报警方式或提醒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更易被察觉,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调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例如CPU,至少一个接收器803,至少一个存储器804,至少一个发送器8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802。其中,通信总线8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接收器803和发送器805可以是有线发送端口,也可以为无线设备,例如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8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80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8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804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80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报警指令是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根据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可选的,处理器801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之前,还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所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或者,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处理器801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包括: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以及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和/或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并将捕捉到的所述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所述可穿戴式设备。
可选的,处理器801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包括: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其次,移动终端根据该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检测上述距离,并及时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促使移动终端在判断出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的情况下立刻控制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由于闪光灯闪光相比于震动、响声等报警方式或提醒方式影响范围更广,更易被察觉,因此能够提高移动终端报警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动参数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所述报警指令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所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或者,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包括:
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以及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和/或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并将捕捉到的所述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所述可穿戴式设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包括:
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
5.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并检测到所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或者,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并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7.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
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述报警指令,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所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或者,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9.如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若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以及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预设音频文件,和/或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旋转捕捉环境影像,并将捕捉到的所述环境影像发送至服务器或所述可穿戴式设备。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在最大转动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以预设功率和预设频率闪光。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报警指令,所述报警指令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生成的;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
闪光单元,用于若判断出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若检测到所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或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若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
13.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报警指令,以便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指令获取当前环境亮度,并判断出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小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闪光灯按照预设策略旋转并闪光。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捕获环境声音,并检测到所述环境声音中的用户声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或者,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可旋转摄像头捕捉当前环境影像,并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影像中的人物影像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产生的。
15.一种可旋转闪光灯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和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
CN201510319345.8A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4966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9345.8A CN104966388B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9345.8A CN104966388B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6388A true CN104966388A (zh) 2015-10-07
CN104966388B CN104966388B (zh) 2017-08-01

Family

ID=5422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9345.8A Active CN104966388B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6388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178A (zh) * 2015-11-05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手环、移动终端及其安全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通信系统
CN105550608A (zh) * 2015-12-02 2016-05-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寻回方法和装置
CN106020674A (zh) * 2016-06-10 2016-10-12 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控制可穿戴设备的方法、智能终端及可穿戴设备
CN106161791A (zh) * 2016-06-30 2016-11-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相互防丢的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6331343A (zh) * 2016-08-23 2017-01-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防盗预警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10105A (zh) * 2016-12-20 2017-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7765985A (zh) * 2015-10-23 2018-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和介质产品
CN108806208A (zh) * 2017-05-05 2018-11-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可穿戴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6504A (zh) * 2016-05-31 2019-01-11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便携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16860A (zh) * 2016-09-30 2019-03-01 西部数据技术公司 提供对行进路径上的危险状况的检测和警告的自主操作的发光设备
CN109903530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声光联动的突发事件监控系统及方法
WO2019242400A1 (zh) * 2018-06-19 2019-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17445A (zh) * 2020-02-27 2020-06-23 昆山朗捷通物联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2566031A (zh) * 2020-12-16 2021-03-2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551156A (zh) * 2022-03-01 2022-12-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闪烁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5431A1 (en) * 2003-05-23 2004-11-25 Jee-Young Jung Service impleme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an ultraviolet index in a mobile terminal
CN101778184A (zh) * 2009-12-25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功能的移动终端及报警方法
CN102647517A (zh) * 2012-03-28 2012-08-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低电量报警方法
CN103051787A (zh) * 2012-12-12 2013-04-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防止移动终端被盗的方法
CN104299375A (zh) * 2013-07-17 2015-01-2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防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5431A1 (en) * 2003-05-23 2004-11-25 Jee-Young Jung Service impleme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an ultraviolet index in a mobile terminal
CN101778184A (zh) * 2009-12-25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功能的移动终端及报警方法
CN102647517A (zh) * 2012-03-28 2012-08-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低电量报警方法
CN103051787A (zh) * 2012-12-12 2013-04-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防止移动终端被盗的方法
CN104299375A (zh) * 2013-07-17 2015-01-21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防丢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5985A (zh) * 2015-10-23 2018-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和介质产品
CN107765985B (zh) * 2015-10-23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和介质产品
CN105430178A (zh) * 2015-11-05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手环、移动终端及其安全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通信系统
CN105550608A (zh) * 2015-12-02 2016-05-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寻回方法和装置
CN105550608B (zh) * 2015-12-02 2018-09-2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寻回方法和装置
CN109196504B (zh) * 2016-05-31 2023-11-10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便携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96504A (zh) * 2016-05-31 2019-01-11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便携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20674A (zh) * 2016-06-10 2016-10-12 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控制可穿戴设备的方法、智能终端及可穿戴设备
CN106161791A (zh) * 2016-06-30 2016-11-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相互防丢的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6331343A (zh) * 2016-08-23 2017-01-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防盗预警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16860A (zh) * 2016-09-30 2019-03-01 西部数据技术公司 提供对行进路径上的危险状况的检测和警告的自主操作的发光设备
CN106710105A (zh) * 2016-12-20 2017-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8806208A (zh) * 2017-05-05 2018-11-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可穿戴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03530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声光联动的突发事件监控系统及方法
WO2019242400A1 (zh) * 2018-06-19 2019-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17445A (zh) * 2020-02-27 2020-06-23 昆山朗捷通物联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1317445B (zh) * 2020-02-27 2022-12-23 大哉乾元(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2566031A (zh) * 2020-12-16 2021-03-2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566031B (zh) * 2020-12-16 2023-08-01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551156A (zh) * 2022-03-01 2022-12-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闪烁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5551156B (zh) * 2022-03-01 2023-10-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闪烁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6388B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6388A (zh) 一种闪光灯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CN105116917B (zh) 飞行设备降落方法及装置
US8862092B2 (en) Emergency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CN106851555B (zh) 用于地理围栏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US20140308915A1 (en) No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20083292A1 (en) Mobile phone comprising antitheft function and antitheft method thereof
US10334100B2 (en) Presence-based device mode modification
US9332392B1 (en) Remotely activating a combination of mobile device functions
JP2009124188A (ja)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紛失通知方法、および紛失通知プログラム
Sen et al. ProTecht–implementation of an IoT based 3–way women safety device
KR101584983B1 (ko) 비콘 기반 미싱 객체 찾기 시스템, 미싱 객체 찾기 방법,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미싱 객체 찾기 서버
CN10356138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消息呈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6202499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防盗装置及系统
CN109800105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和终端设备
KR102207713B1 (ko) 사용자의 상태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448085B (zh) 过马路提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556479B (zh) 信息共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389962A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一键报警系统
KR102052735B1 (ko) 사용자의 상태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047246A (zh) 告警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54680A (zh) 一种新型紧急报警方法
Chang et al. iMace: protecting females from sexual and violent offenders in a community via smartphones
CN107730830B (zh) 一种路障告警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630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491236A (zh) 具有追踪失窃功能的电子装置和追踪失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