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6044A -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6044A
CN104966044A CN201510111736.0A CN201510111736A CN104966044A CN 104966044 A CN104966044 A CN 104966044A CN 201510111736 A CN201510111736 A CN 201510111736A CN 104966044 A CN104966044 A CN 104966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ayer
substrate
groov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17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6044B (zh
Inventor
杨旭
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117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6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6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6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6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60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其中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在第一表面上设有一凹槽;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位于所述凹槽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构成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开设通孔才能实现指纹识别的问题以及高于透明盖板的部分导电材料容易在使用中磨损腐蚀的问题。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设备中,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引入为指纹识别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比如,一种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在实体按键周围制作贯穿透明盖板的金属环,使得射频信号可以藉由这一金属环传输到触摸该按键的手指上。由此,手指构成了电容的一极,位于按键底部的传感器阵列构成了电容的另外一极,从而手指表面到传感器阵列之间的距离在各个地方会随着手指表面的凹凸不平而产生差别,距离的不同使得在传感器阵列上感应出的电场强度不同,手指上的峰和谷在传感器的像素上感应出不同的电场强度,经过芯片处理就可以合成为指纹图像。由于手指表面的死皮是不导电的,因此该方法识别的是手指死皮下面的真皮层的形貌。由于排除了死皮的干扰,因而该方法能获得清晰锐利的指纹图像。
然而,上述终端设备在透明盖板中原本就具有用于设置实体按键的通孔,因此在通孔侧壁上设置金属环并不会对原有的外观设计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只具有虚拟按键而不具有实体按键的终端设备来说,透明盖板被设置为其中不设通孔的一整块玻璃基板。如果参照上述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则需要通过在透明盖板中形成通孔来放置金属环,使得透明盖板失去原本的一体化外观,还可能会影响虚拟按键的功能。而且,无论是在通孔的侧壁上还是透明盖板的表面上设置导电材料,高于透明盖板的一部分导电材料会很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或腐蚀而逐渐失去效能,即使在导电材料上设置保护结构,保护结构也很容易在使用中脱落而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开设通孔才能实现指纹识别的问题以及高于透明盖板的部分导电材料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或腐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在第一表面上设有一凹槽;
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
位于所述凹槽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
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构成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
可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持平。
可选地,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导体层的投影面、所述保护层的投影面、以及所述凹槽的投影面在形状上相互对应。
可选地,所述凹槽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形状为封闭图形,包括:圆环、椭圆环、三角形环、扇形环、正方形环或者矩形环。
可选地,所述凹槽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形状为一个或多个直线段和/或曲线段组成的非封闭图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通过粘合层粘合。
可选地,所述凹槽内设有荧光材料。
可选地,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遮光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面以及所述射频场感应模块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面位于设置所述遮光层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
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体层,用于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接触的手指的真皮层构成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凹槽;
对应于所述凹槽的形状对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导体层的底板进行切割;
将切割得到的底板嵌入所述凹槽中,形成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以及覆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构成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形成射频场感应模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不需要设置贯穿透明盖板的金属环也可以实现基于RFID的指纹识别,解决了需要开设通孔才能实现指纹识别的问题,而且本发明不需要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上设置凸出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解决高于透明盖板的部分导电材料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或腐蚀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的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表面具有实体按键或者不具有实体按键的位置上,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在实现指纹识别、不影响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正常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透明盖板一体化的外观,因而可以在不影响终端设备的性能的前提下使终端设备具有更受欢迎的设计外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在A-A'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指纹识别感测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第二导体层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指纹识别感测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终端设备的正面外观示意图和反面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惟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基板11,基板11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并在第一表面上设有一凹槽12。其中,图1所示出的基板11的表面为基板11的第一表面,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为第二表面;凹槽12可以通过例如刻蚀的方式形成在基板11的第一表面上,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当然,图1中基板11的外形以及凹槽12的设置位置及形状仅是一种示例。
图2是该装置在图1所示的A-A'位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凹槽12设置在基板11第一表面上,上述装置包括位于在凹槽12的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13,并在凹槽12内还包括覆盖第一导体层13的保护层14。对应地,上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基板11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体层15。其中,第二导体层15可以连接射频信号,而第一导体层14、第二导体层15构成用于传输该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另外,上述装置还包括在基板11的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16。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基板1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指接触的触摸区域11a(在图3中以虚线表示)。为了达到较好的指纹识别效果,基板11的第二表面上的射频场感应模块16的设置区域11b可以与触摸区域11a在设置位置上相互对应,因而射频场感应模块16可以感应到强度较大的射频场。同时为了使传输至手指的真皮层的射频信号达到足够大的强度,上述凹槽12可以设置在触摸区域11a内。应理解的是,图3所示的结构仅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触摸区域11a与区域11b可以有其他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图4是上述装置的指纹识别感测原理示意图,参见图4,该装置的指纹识别感测原理如下所述:第二导体层15连接上述射频信号时,可以通过上述用于传输该射频信号的电容将射频信号传输至第一导体层13(射频信号的传输如图4中第二导体层15与第一导体层13之间的波浪形线条所示)。从而,当手指接触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对应区域时,手指中的真皮层就会与第一导体层13构成另一个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使得真皮层带有射频信号电压(或者说手指中的真皮层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导体层的射频信号,使得真皮层的指纹表面相当于加载有射频信号的电极),并在周围空间内形成相应的电场。此时,设置在基板11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16(图4中具体表示为包括多个可以感应电场的传感器阵列)就可以感应到真皮层上电压在射频场感应模块16设置位置处形成的电场(如图4中穿过手指的曲线箭头所示),继而就可以根据电场强度的分布获取到真皮层上凹凸不平的形貌信息,即手指的指纹信息。
第一导体层13位于凹槽12的底面上,保护层14覆盖在第一导体层13上,结合上述指纹识别感测原理可知,在上述装置的设置上,例如第一导体层13和第二导体层15的层状导体结构可以在与上述射频场感应模块16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口部,使得层状导体结构不会屏蔽手指真皮层的电压在射频场感应模块16设置位置处形成的电场。
另外,上述射频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指预先经过调制的、具有一定频率(一般大于100kHz)的电信号。而构成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具体指的是作为电容两个电极的结构以及夹在电容两个电极之间的结构需要按照电容用于传输上述射频信号的要求满足一定的预设条件,比如在电容对上述射频信号的强度衰减程度要足够小而对于另一些波段内的信号的强度衰减程度要足够大。而且,上述射频场感应模块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是指可以传感射频信号产生电场的传感器或者传感器阵列,其具体结构与设置方式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第二导体层15与上述射频场感应模块16在图2中是形成在基板11的第二表面上的,但第二导体层15和/或射频场感应模块16实际上还可以设置在任何一个位于基板11第二表面一侧的结构上,比如可以设置在靠近基板11第二表面并与基板11在位置上相对固定的电路板上,或者可以设置在表面与基板11的第二表面贴合的另一块基板上,本发明均不做限制。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不需要设置贯穿透明盖板的金属环也可以实现基于RFID的指纹识别,解决了需要开设通孔才能实现指纹识别的问题,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上设置凸出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解决高于透明盖板的部分导电材料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或腐蚀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表面不具有实体按键的位置上,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实现指纹识别、不影响虚拟按键正常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透明盖板一体化的外观,可以在不影响终端设备的性能的前提下使终端设备具有更受欢迎的设计外观。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使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持平,比如说使得上述第一导体层13与上述保护层14的厚度之和等于或近似等于上述凹槽12的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上述装置在第一表面上的平整度。
而且,在上述基板11的第一表面上,可以使上述第一导体层13的投影面、上述保护层14的投影面以及上述凹槽12的投影面在形状上相互对应,从而使得凹槽12中被第一导体层13及保护层14填满,不仅可以使得外观更平整,还可以充分保障第一导体层13不与外界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导体层13、保护层14以及凹槽12的底面在上述基板11上的投影面在形状上是相互对应的,因此可以通过设计凹槽12形状的方式来确定第一导体层13的形状。
具体地,上述凹槽12在上述基板11的第一表面上的形状除了如图1至图4所示的圆环之外,还可以是例如椭圆环、三角形环、扇形环、正方形环或者矩形环的封闭图形。基于此,上述区域11b可以设置在封闭图形的内部(例如图3中的区域11b设置在圆环状凹槽12的内部),可以实现较佳地指纹识别感测效果。
当然,上述凹槽12在上述基板11的第一表面上的形状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直线段和/或曲线段组成的非封闭图形,比如存在至少一处间断的圆环、三角形环、扇形环、正方形环或者矩形环,或者一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段或曲线段,本发明对此均不作限制。
另一方面,为了使凹槽12所在区域具有与基板11的第一表面上的其他位置处具有同样的质感与触感,可以采用与制备上述基板11相同的材料制备上述保护层14。而且基板11的制备材料为玻璃、蓝宝石或塑料等透明材料时,可以同样采用透明材料来制备上述保护层14以及上述第一导体层13,其中制备第一导体层13的透明材料例如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或者氧化铟锌(IZO)。
进一步地,除了直接形成在凹槽12的底面上之外,上述第一导体层13与上述凹槽12的底面之间可以通过例如紫外线固化胶(UV胶)等材料制备的透明的粘合层粘合,可以使凹槽12以内的结构全部为透明结构,实现凹槽12、保护层14、第一导体层13以及该粘合层在视觉效果上的隐蔽。当然,上述粘合层也可以采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并至少可以起到使保护层14及第一导体层13与基板11稳固结合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可以在上述凹槽12内设置荧光材料,可以使得荧光材料发出的光透过保护层14和第一导体层13,因此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看可以直接看到荧光材料形成的图案。当荧光材料在吸收环境光照后,可以在夜晚或较暗的环境中发光,起到美化和提示指纹识别感测位置的功能。
其中,上述荧光材料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吸收自然光,再经由能量转换后放出可见光的荧光粉,通常还包括基质与激活剂,例如在氟氯磷灰石基质中掺入少量的激活剂锑和锰以后制成的卤磷酸钙荧光粉,或者在基质中加入少量激活剂铕的氧化钇荧光粉等等。
另外,上述基板可以为一终端设备的透明盖板,例如图1所示的基板11可以具体为一智能手机的透明玻璃盖板(Cover Glass,也称CG玻璃),其中的方框区域即透明玻璃盖板上的显示区,上述触摸区域11a可以位于显示区之外的Home键的位置处。在Home键为虚拟按键的智能手机中,透明盖板均是一体成形的板状结构,且不会在Home键处设置通孔。因此对于集成RFID式指纹识别功能必须在透明盖板上开设通孔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很好地解决。而且相较于直接在透明盖板上形成所述第一导体层的做法,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第一导体层在使用中被磨损或者腐蚀,同时可以通过相应设置实现凹槽、保护层和第一导体层隐蔽化的外观效果。具体来说,视觉上光线可以透过这些透明材料制备的结构,因而不会对透明盖板的外观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可以基于凹槽的所在位置制作用于提示上述触摸区域的标记,因此即使有看起来或触摸起来交界处存在界面的情况,也不会对透明盖板的外观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在上述基板为一终端设备的透明盖板时,基板11的第二表面上至少部分区域可以设置有例如白色或黑色油墨等材料制备的遮光层。此时,上述第二导体层15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面以及上述射频场感应模块16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面位于设置所述遮光层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内。由此,可以利用遮光层来隐蔽上述第二导体层15和上述射频场感应模块16。
具体地,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二导体层的形状结构。参见图5,在上述第一导体层13为圆环状时,第二导体层15可以是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圆环状,并在基板11的第二表面位于与第一导体层13相对应的位置上。从而,第二导体层15可以通过导线17连接引出电极18,从而通过使引出电极18连接射频信号源实现第二导体层15与射频信号的连接。
类似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图6是该装置的指纹识别感测原理示意图。参见图6,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不同的是,该装置包括基板11、第二导体层15和射频场感应模块16,而不包括凹槽12、第一导体层13以及保护层14等结构。基于该结构,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分别为第二导体层15和与基板11的第一表面接触的手指的真皮层。同时,该指纹识别感测装置中的基板也可以为一终端设备的透明盖板,并且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上述遮光层。
可以看出,该装置与上述装置在指纹识别感测原理上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装置直接采用第二导体层15与手指真皮层传输射频信号的形式,可以避免第一导体层13的引入对基板11第一表面的外观的影响。同样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不需要设置贯穿透明盖板的金属环也可以实现基于RFID的指纹识别,解决了需要开设通孔才能实现指纹识别的问题,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上设置凸出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解决高于透明盖板的部分导电材料容易在使用中被磨损或腐蚀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表面不具有实体按键的位置上,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实现指纹识别、不影响虚拟按键正常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透明盖板一体化的外观,可以在不影响终端设备的性能的前提下使终端设备具有更受欢迎的设计外观。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对应于上述指纹识别感测装置,这里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参见图7示出的该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上述方法包括:
步骤701: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凹槽;
步骤702:对应于上述凹槽的形状对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导体层的底板进行切割;
步骤703:将切割得到的底板嵌入所述凹槽中,形成位于凹槽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以及覆盖上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
步骤704:在上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导体层;
步骤705:在上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形成射频场感应模块。
其中,上述第一导体层与上述第二导体层构成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举例来说,上述步骤702至步骤703可以具体包括下述流程:通过磁控溅射等真空镀膜方法,在0.1mm厚的玻璃的单侧表面镀制ITO导电薄膜,形成ITO玻璃;再将ITO玻璃切割出内半径5mm,外半径7mm,即环宽为2mm的ITO玻璃环;从而,可以将镀有ITO的一面朝下、玻璃面朝上嵌入到上述凹槽中,使得凹槽中的ITO导电薄膜构成上述第一导电层,凹槽中的玻璃构成上述保护层。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先制作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导体层的底板、再进行切割以嵌入到凹槽中、以切割后的底板作为上述保护层的方式,可以制造图1至图3所示出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因而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701与步骤702的顺序可以互换,步骤701至步骤703的流程与步骤704的流程及步骤705的流程均相对独立,因此在执行顺序上可以相互交换。
具体地,在基板的制备材料为玻璃时,上述步骤701: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凹槽,可以具体通过未在图7中示出的下述步骤实现:
步骤7011:在所述基板的除第一表面上的凹槽的形成区域之外的所有表面上形成抗蚀刻层(比如在对应于上述ITO玻璃环的形状预留出半径5mm,外半径7mm,环宽为2mm的圆环区域作为凹槽的形成区域);
步骤7012:将上述基板浸没在蚀刻液中预设时间后取出并进行清洗;
步骤7013:对蚀刻形成的凹槽的内表面进行抛光;
步骤7014:去除基板所有表面上的抗蚀刻层。
其中,上述抗蚀刻层的制备材料可以是任何耐酸性的材料,比如环氧树脂体系,具体的制备工艺可以是丝印或是喷涂。上述蚀刻液可以包括水、硫酸、氢氟酸等,凹槽的蚀刻可以通过调整浸泡时间、蚀刻液浓度、蚀刻液温度等参数来进行控制,可以使凹槽具有例如2mm的预设的深度。在蚀刻后,可以采用纯净水清洗基板,去除表面及凹槽中残留的蚀刻液。上述抛光可以通过采用抛光液(如浓度较高的硫酸或氢氟酸的水溶液等)的抛光工艺来实现,当然抛光后还需要将抛光液清洗干净。最后,上述抗蚀刻层可以通过如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液来进行去除,当然结束后也需要对基板进行清洗。
另一方面,上述步骤703:将切割得到的底板嵌入所述凹槽中,形成位于凹槽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以及覆盖上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可以具体通过未在图7中示出的下述步骤实现:
步骤7031:向凹槽中加入透明粘合剂;
步骤7032:将切割得到的底板嵌入所述凹槽中,底板形成有第一导体层的一面面向凹槽的底面;
步骤7033:将透明粘合剂固化,形成位于凹槽的底面与第一导体层之间的粘合层。
具体来说,上述透明粘合剂可以是紫外线固化胶(UV胶),在固化时可以具体通过紫外线照射来实现透明粘合剂的固化。
另外,在上述步骤703:将切割得到的底板嵌入所述凹槽中,形成位于凹槽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以及覆盖上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之前,还可以包括未在图7中示出的下述步骤:
步骤703a:在凹槽内加入荧光材料。
比如,可以在加入透明粘合剂之前先向凹槽中加入荧光粉,在第一导体层和保护层(底板)均由透明材料制备时,荧光粉发出的光可以在透过保护层和第一导体层后,因此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看可以直接看到荧光材料形成的图案。当荧光材料在吸收环境光照后,可以在夜晚或较暗的环境中发光,起到美化和提示指纹识别感测位置的功能。
作为上述步骤704形成第二导体层的一种示例,下面介绍一种具体的第二导体层的形成方式。在上述基板的第二表面,可以采用金属、氧化铟锡或者其他导电材料通过镭射或者光刻工艺等方式形成如图5所示形状的第二导体层。或者,也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作与第一导体层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导体层(可以为金属片或者金属箔等),再通过例如粘合的方式贴附到基板的第二表面。此后,只需形成第二导体层与射频信号输入端的电连接,即可将射频信号以电容耦合的方式传输到第一导体层和接触基板的手指的真皮层上。
基于上述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视电话等任何一种具有指纹识别感测功能的装置。例如,图8A和图8B是其中一种终端设备的正面外观示意图和反面外观示意图,在图8A所示的正面外观中,该终端设备包括透明盖板81,透明盖板81上包括显示区82和非显示区83,非显示区83中还设有触摸区域83a,在该触摸区域83a处即可设置上述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在图8B所示的反面外观中,该终端设备包括背板84,同时在背板84上还设置有触摸区域84a。在该触摸区域83a处也可以设置上述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终端设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取得同样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在第一表面上设有一凹槽;
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
位于所述凹槽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
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构成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持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导体层的投影面、所述保护层的投影面、以及所述凹槽的投影面在形状上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形状为封闭图形,包括:圆环、椭圆环、三角形环、扇形环、正方形环或者矩形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形状为一个或多个直线段和/或曲线段组成的非封闭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通过粘合层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荧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遮光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面以及所述射频场感应模块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面位于设置所述遮光层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内。
9.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
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体层,用于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接触的手指的真皮层构成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的射频场感应模块。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
11.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凹槽;
对应于所述凹槽的形状对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导体层的底板进行切割;
将切割得到的底板嵌入所述凹槽中,形成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第一导体层以及覆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保护层;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导体层构成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的电容的两个电极;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一侧形成射频场感应模块。
CN201510111736.0A 2015-03-13 2015-03-13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6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1736.0A CN104966044B (zh) 2015-03-13 2015-03-13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1736.0A CN104966044B (zh) 2015-03-13 2015-03-13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6044A true CN104966044A (zh) 2015-10-07
CN104966044B CN104966044B (zh) 2022-03-15

Family

ID=5422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17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6044B (zh) 2015-03-13 2015-03-13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604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8726A (zh) * 2016-04-08 2016-08-17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感应方法、电路及指纹感应装置
CN105981030A (zh) * 2016-04-12 2016-09-28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7107690A1 (zh) * 2015-12-24 2017-06-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991361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10245629A (zh) * 2019-06-19 2019-09-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82902A (zh) * 2018-10-02 2023-03-31 罗斯蒙特公司 发电或配电资产监测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0526A (en) * 1997-05-16 1999-08-17 Harris Corporation Electric field fingerprint sensor having enhanced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882951A (zh) * 2003-09-24 2006-12-20 奥森泰克公司 具有分布于薄膜上方的传感器电子设备的手指生物测量传感器以及单晶基底和相关方法
CN103548035A (zh) * 2010-10-08 2014-01-29 苹果公司 包括差分测量电路的手指感测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04049828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其电子装置
CN104050466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电子装置
US20140340595A1 (en) * 2013-05-15 2014-11-20 Melfas Inc.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using touch pattern without insula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246791A (zh) * 2012-03-01 2014-12-24 苹果公司 具有共享的近场通信和传感器结构的电子设备
CN204695336U (zh) * 2015-03-13 2015-10-0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0526A (en) * 1997-05-16 1999-08-17 Harris Corporation Electric field fingerprint sensor having enhanced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882951A (zh) * 2003-09-24 2006-12-20 奥森泰克公司 具有分布于薄膜上方的传感器电子设备的手指生物测量传感器以及单晶基底和相关方法
CN103548035A (zh) * 2010-10-08 2014-01-29 苹果公司 包括差分测量电路的手指感测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04246791A (zh) * 2012-03-01 2014-12-24 苹果公司 具有共享的近场通信和传感器结构的电子设备
US20140340595A1 (en) * 2013-05-15 2014-11-20 Melfas Inc.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using touch pattern without insula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49828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屏及其电子装置
CN104050466A (zh) * 2014-07-02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4695336U (zh) * 2015-03-13 2015-10-0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7690A1 (zh) * 2015-12-24 2017-06-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EP3273384A4 (en) * 2015-12-24 2018-03-14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Mobile terminal
CN106991361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5868726A (zh) * 2016-04-08 2016-08-17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感应方法、电路及指纹感应装置
CN105868726B (zh) * 2016-04-08 2019-05-14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感应方法、电路及指纹感应装置
CN105981030A (zh) * 2016-04-12 2016-09-28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7177386A1 (zh) * 2016-04-12 2017-10-19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882902A (zh) * 2018-10-02 2023-03-31 罗斯蒙特公司 发电或配电资产监测
CN110245629A (zh) * 2019-06-19 2019-09-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6044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6044A (zh)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终端设备
CN105808000A (zh) Oled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KR102326807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824359B (zh) 附带nfc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3367865B (zh) 天线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4480199U (zh) 触控装置
CN106227394B (zh) 一种隐性盖板触摸屏及其生产方法
CN105824460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03257748A (zh) 触控面板及制造方法
US20140232609A1 (en) Window assembly for display device with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218073A (zh) 触摸面板、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42222B (zh) 透明天线设备
CN205485162U (zh) 显示装置
CN105204688A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TW201442331A (zh) 具有天線結構之觸控面板模組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CN102043533B (zh)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87728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2422176U (zh) 一种天线隐藏型电子标签
CN204695336U (zh)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3299773U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具有触控模组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CN108322562A (zh) 电子装置
CN105044976A (zh) 彩膜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3350856U (zh) 触摸屏
CN105320334B (zh) 抗扰触控感测结构
CN10344006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30000, No. 118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No. 118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after: 330000, No. 118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after: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No. 118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BIO-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No. 1189, Jingdo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Applicant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