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8669A -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8669A
CN104958669A CN201510387951.3A CN201510387951A CN104958669A CN 104958669 A CN104958669 A CN 104958669A CN 201510387951 A CN201510387951 A CN 201510387951A CN 104958669 A CN104958669 A CN 104958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rhizoma
radix
medicinal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79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美荣
张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879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86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8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8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药茴香,大花剪秋罗,猴樟果,荠苨,萍蓬草根,荷梗,福参,箭杆风,龙眼根,散血莲,土良姜,雪茶和骨碎补。本发明中药对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我国2006年所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中最主要的病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粘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泛吐清水,或时有微痛,食欲不振,嗳气腹胀,或恶心欲吐,晨起口苦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之气所致。本病属于中医的“嗳气”、“纳呆”、“胃脘痛”范畴。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同时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治疗上又是非常顽固的,长期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特点;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表现如下: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不足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3)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4)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5)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6)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8)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症。(9)身心因素: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药茴香,大花剪秋罗,猴樟果,荠苨,萍蓬草根,荷梗,福参,箭杆风,龙眼根,散血莲,土良姜,雪茶和骨碎补。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2~22份,大花剪秋罗20~30份,猴樟果10~20份,荠苨15~25份,萍蓬草根20~30份,荷梗25~35份,福参20~30份,箭杆风10~20份,龙眼根20~30份,散血莲5~15份,土良姜17~27份,雪茶15~25份和骨碎补23~33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5~20份,大花剪秋罗25~30份,猴樟果12~17份,荠苨17~22份,萍蓬草根23~28份,荷梗28~32份,福参23~28份,箭杆风11~16份,龙眼根24~29份,散血莲8~12份,土良姜19~24份,雪茶18~23份和骨碎补25~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9份,大花剪秋罗26份,猴樟果16份,荠苨18份,萍蓬草根27份,荷梗29份,福参26份,箭杆风11份,龙眼根28份,散血莲9份,土良姜22份,雪茶19份和骨碎补28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6份,大花剪秋罗28份,猴樟果13份,荠苨21份,萍蓬草根25份,荷梗31份,福参24份,箭杆风15份,龙眼根25份,散血莲11份,土良姜20份,雪茶22份和骨碎补25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其中,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药茴香,大花剪秋罗,猴樟果,荠苨,萍蓬草根,荷梗,福参,箭杆风,龙眼根,散血莲,土良姜,雪茶和骨碎补。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药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太折棱子芹的全草。【性味】味辛;微甘;性温。【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燥湿。主胃寒腹痛;脾虚腹胀;不思饮食;带下清稀。【摘录】《中华本草》
大花剪秋罗:【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及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健脾;安神。主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盗汗;头痛;失眠。【摘录】《中华本草》
猴樟果:【别名】香樟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止痛。主主治虚寒胃痛;腹痛。【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荠苨:【别名】苨、菧苨、甜桔梗、土桔梗、空沙参、梅参、长叶沙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荠苨、薄叶荠苨的根。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性味】味甘;性寒。【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润燥化痰;清热解毒。主肺燥咳嗽;咽喉肿痛;消渴;疔痈疮毒;药物中毒。【摘录】《中华本草》
萍蓬草根:【别名】水栗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uphar pumilum(Hoffm.)DC。【性味】甘;性平。【归经】脾;胃;肝;肾经。【功能主治】健脾益肺;活血调经。主脾虚食入难消;阴虚咳嗽;盗汗;血瘀月经不调;痛经及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荷梗:【别名】藕杆、莲蓬杆、荷叶梗。【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柄或花柄。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性味】苦;性平。【归经】脾;膀胱经。【功能主治】解暑清热;理气化湿。主暑湿胸闷不舒;泄泻;痢疾;淋病;带下。【摘录】《中华本草》
福参:【别名】建人参、建参、土当归、土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福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morii Hayata.【性味】味辛;甘;苦;性温。【功能主治】温中益气。主脾虚泄泻;虚寒咳嗽;蛇伤。【摘录】《中华本草》
箭杆风:【别名】山姜、小发散、行杆、竹节风。【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花叶山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pumila Hook.f。【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兽痛;腹泻;胃痛;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龙眼根:【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Euphoria longan(Lour.)Steud.]。【性味】苦;涩;平。【归经】大肠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化浊蠲痹。主乳糜尿;白带;流火;湿热痹痛。【摘录】《中华本草》
散血莲:【别名】活血莲、眉风草、大叶凤凰尾巴草、凤丫蕨、凤丫草、眉凤草、羊角草、铁蕨、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裸子蕨科植物凤丫蕨的根茎或全草。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辛;寒;微苦;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血止痛;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痛;瘀血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目赤肿痛;乳痈;各种肿毒初起。【摘录】《中华本草》
土良姜:【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chium spicatum Ham.ex Smit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止痛。主胃寒痛;消化不良;膝关节痛。【摘录】《中华本草》
雪茶:【别名】蛔样地衣、太白茶、高山白茶、石白茶、太白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地茶科植物地或雪地茶的地衣体。【性味】甘;苦;淡;性凉。【归经】肺;胃;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醒脑安神。主中暑;心烦口渴,肺热咳嗽;阴虚潮热,癫痫,失眠,目疾。【摘录】《中华本草》
骨碎补:【别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庵、过山龙、石良姜、爬岩姜、石岩姜、碎补、树蜈蚣、地蜈蚣、黄爬山虎、麻鸡翅膀、搜山虎、肉碎补、猴掌姜、石连、姜、石巴掌、毛姜、申姜、岩姜。【来源】为槲蕨科植物槲蕨、秦岭槲蕨及光叶槲蕨、崖姜蕨的根茎。【性味】苦;性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摘录】《中华本草》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2~22份,大花剪秋罗20~30份,猴樟果10~20份,荠苨15~25份,萍蓬草根20~30份,荷梗25~35份,福参20~30份,箭杆风10~20份,龙眼根20~30份,散血莲5~15份,土良姜17~27份,雪茶15~25份和骨碎补23~33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5~20份,大花剪秋罗25~30份,猴樟果12~17份,荠苨17~22份,萍蓬草根23~28份,荷梗28~32份,福参23~28份,箭杆风11~16份,龙眼根24~29份,散血莲8~12份,土良姜19~24份,雪茶18~23份和骨碎补25~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9份,大花剪秋罗26份,猴樟果16份,荠苨18份,萍蓬草根27份,荷梗29份,福参26份,箭杆风11份,龙眼根28份,散血莲9份,土良姜22份,雪茶19份和骨碎补28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6份,大花剪秋罗28份,猴樟果13份,荠苨21份,萍蓬草根25份,荷梗31份,福参24份,箭杆风15份,龙眼根25份,散血莲11份,土良姜20份,雪茶22份和骨碎补25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其中,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颗粒剂
取药茴香160g,大花剪秋罗280g,猴樟果130g,荠苨210g,萍蓬草根250g,荷梗310g,福参240g,箭杆风150g,龙眼根250g,散血莲110g,土良姜200g,雪茶220g和骨碎补25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8Mpa下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0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1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2:胶囊剂
取药茴香190g,大花剪秋罗260g,猴樟果160g,荠苨180g,萍蓬草根270g,荷梗290g,福参260g,箭杆风110g,龙眼根280g,散血莲90g,土良姜220g,雪茶190g和骨碎补28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3:0.2,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6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6.48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2.4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32.4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4.8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5.2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8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3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对小鼠按14.28、22.56和38.62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11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人,男性33人,女性27人,年龄24~60岁,病程1~7年;对照组58人,男性32人,女性26人,年龄26~59岁,病程1~7年。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胃镜检查证实为HP阳性,通过组织病理活检,发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病理改变,并排除胃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临床多表现为胃脘部疼痛不适,常伴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可见点状、片状红斑,并可见出血点,黏膜粗糙不平,黏膜出现水肿、渗出。
中医辨证分型症候:脾胃不和型:食欲不振,胃脘饱胀,上腹疼痛,泛泛欲吐,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症候。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的颗粒剂,每次20g,每日3次。3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口服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3次;30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1)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2)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3)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4)胃酸基本恢复正常,胆汁返流消失。
显效:(1)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2)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3)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达两个级度以上(含两个级度);(4)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返流改善,原异常值减少2/3以上。
有效:(1)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2)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3)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急、慢性炎症减轻一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减轻;(4)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返流改善,原异常值减少1/2以上。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各项指标无改善。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60 31 16 9 4 56(93.3%)
对照组 58 19 18 8 13 45(77.6%)
表2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和时间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用药15天 用药20天 用药25天 用药30天
治疗组 31 5(8.3%) 15(25%) 25(41.7%) 31(51.7%)
对照组 19 2(3.3%) 7(11.7%) 15(25.9%) 19(32.8%)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同时对治疗组治愈的31例患者以及对照组治愈的15例患者分别随访1年,结果统计,治疗组31例患者复发1人,复发率为3.2%;对照组19例患者,复发3人,复发率15.8%。
具体病例:谢某,女,52岁,病程5年,主要症状:胃脘部疼痛不适、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可见:片状红斑,可见出血点,黏膜粗糙不平,黏膜出现水肿、渗出。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症候:食欲不振,胃脘饱胀,上腹疼痛,泛泛欲吐,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中医症型为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每次20g,每日3次,服用22天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药茴香,大花剪秋罗,猴樟果,荠苨,萍蓬草根,荷梗,福参,箭杆风,龙眼根,散血莲,土良姜,雪茶和骨碎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2~22份,大花剪秋罗20~30份,猴樟果10~20份,荠苨15~25份,萍蓬草根20~30份,荷梗25~35份,福参20~30份,箭杆风10~20份,龙眼根20~30份,散血莲5~15份,土良姜17~27份,雪茶15~25份和骨碎补23~33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5~20份,大花剪秋罗25~30份,猴樟果12~17份,荠苨17~22份,萍蓬草根23~28份,荷梗28~32份,福参23~28份,箭杆风11~16份,龙眼根24~29份,散血莲8~12份,土良姜19~24份,雪茶18~23份和骨碎补25~30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9份,大花剪秋罗26份,猴樟果16份,荠苨18份,萍蓬草根27份,荷梗29份,福参26份,箭杆风11份,龙眼根28份,散血莲9份,土良姜22份,雪茶19份和骨碎补28份。
5.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药茴香16份,大花剪秋罗28份,猴樟果13份,荠苨21份,萍蓬草根25份,荷梗31份,福参24份,箭杆风15份,龙眼根25份,散血莲11份,土良姜20份,雪茶22份和骨碎补25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CN201510387951.3A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9586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7951.3A CN104958669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7951.3A CN104958669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8669A true CN104958669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951.3A Pending CN104958669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86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9100A (zh) * 2016-03-31 2016-07-13 陈彬 一种治疗虚寒型肺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1830A (zh) * 2008-11-14 2009-04-22 郭先智 一种治疗肝胆脾胃疾病的配方及其制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1830A (zh) * 2008-11-14 2009-04-22 郭先智 一种治疗肝胆脾胃疾病的配方及其制剂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江云等: "吴生元治疗胃脘痛210例经验总结",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9100A (zh) * 2016-03-31 2016-07-13 陈彬 一种治疗虚寒型肺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5428A (zh) 一种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424B (zh) 一种用于治疗因脾胃热盛伏火熏蒸而致口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77A (zh) 一种用于补气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524A (zh) 一种治疗痰湿留滞型肝血管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35567A (zh) 一种含绞股蓝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58669A (zh)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446445A (zh) 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8603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5B (zh)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50528B (zh) 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58474A (zh) 一种治疗湿热郁阻型胰腺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548A (zh) 一种治疗妊娠水肿的药物制剂
CN104547383A (zh) 一种治疗肝郁伤食型产后伤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3815A (zh)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520620B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06472A (zh) 一种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371304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20378B (zh) 一种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58672A (zh)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774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638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偏头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4421B (zh) 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5061A (zh) 一种治疗瘀血停滞型慢性胃溃疡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06349A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105B (zh)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