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8127A -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8127A
CN104958127A CN201510382582.9A CN201510382582A CN104958127A CN 104958127 A CN104958127 A CN 104958127A CN 201510382582 A CN201510382582 A CN 201510382582A CN 104958127 A CN104958127 A CN 104958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guide rail
shaped guide
arc backplate
back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25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治刚
赵锐
赵丛海
刘乃杰
赵航
孙利波
李东原
金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825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8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8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8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涉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用具领域,包括弧形导轨(1)和弧形护板(2),所述弧形导轨(1)的顶端与弧形护板(2)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1)整体形状为优弧,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弧形护板(2)的纵剖面为角度小于90度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2)上开有多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4),所述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设置束管扣(5),所述弧形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6),所述定位卡夹和定位卡孔相配合使用。本发明能够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避免因碰撞、坠物等意外情况对患者头部的伤害,还能对患者头部的ICP探针及引流管进行分孔梳理、支撑以及集中扎束固定,使管路远离患者头皮。

Description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神经急重症逐渐增多,此类患者病情复杂且严重,多危及生命。对重症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按规程进行精细护理以及及时抢救对于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意义非凡。对于脑血管病、重型感染、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其主要特点就是颅内压增高症。合理控制颅内压对减少高颅压和低颅压导致的继发性脑损害十分关键,故临床上经常使用ICP探头监测手段,结合脑室外引流来辅助控制颅内压。这就需要在患者颅脑内放置ICP探头及引流管进行持续观测和适当引流,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现有引流管及ICP探针表面光滑,且无任何固定措施,稍有拉拽碰触就很容易滑脱,从而造成颅内并发症,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给医护人员增大了工作难度。
其次,由于颅内血管丰富,且需要多层面分离,且渗血较多,故往往需要留置多个引流管,多个引流管和ICP探针之间管路交错垂落,一方面使得护理环境杂乱无章,更容易引发由于拉碰管路而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另一方面,繁杂交错的管路贴近患者头皮,使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伤口时需要小心的避让,如果必要还需轻移管路以方便护理,即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难度,对管路的碰触还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
第三,一般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需要配置的设施繁多,比如常规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除颤仪、心电图机、颅内压检测仪(ICP)、脑电检测仪等等,如此繁多的设施仪器密集的围绕在患者病床周围,使得护理空间更为狭窄和复杂,现有临床上还没有任何设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必要的保护,使患者头部的伤口暴露在开放的操作环境下,一旦发生碰撞、砸落等意外,其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它能够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避免因碰撞、坠物等意外情况对患者头部的伤害,还能对患者头部的ICP探针及引流管进行分孔梳理、支撑以及集中扎束固定,使管路远离患者头皮,便于对伤口进行护理操作,并避免因碰触或拉拽脱垂管路而使探针或引流管脱出患者头部,降低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弧形导轨和弧形护板,所述弧形导轨的顶端与弧形护板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整体形状为优弧,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所述弧形护板的纵剖面为角度小于90度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上开有多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所述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设置束管扣,所述弧形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所述定位卡夹和定位卡孔相配合使用。
所述弧形护板的底端设置C型通槽,所述C型通槽的横截面为度数大于270°的优弧,所述C型通槽内套接有与C型通槽相对应的钢珠保持架,所述钢珠保持架上设有多个钢珠,所述钢珠保持架及钢珠与弧形导轨相配合使用。
所述束管扣包括母扣、公扣和直线弹簧,所述母扣的一端与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母扣远离弧形护板的一侧设置凹腔,所述直线弹簧设置于凹腔内且其一端与凹腔的底面连接,所述直线弹簧远离凹腔底面的一端与公扣的一端连接,所述公扣与直线弹簧连接的一端位于凹腔内,所述公扣远离直线弹簧的一端穿出凹腔暴露在母扣的外部,所述母扣和公扣上均设置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以形成束管孔。
所述定位卡夹包括固定环、扭转弹簧、夹板和固定轴,所述夹板的一端设置与定位卡孔相对应的卡销,所述夹板的另一端相对卡销反向翻折形成操作把手,所述夹板中部设置两个对称的连接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设置直径大于固定环内径的圆形档块,所述固定轴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依次将扭转弹簧、连接环和固定环串接。所述弧形导轨的直径为15-50cm,所述弧形护板的高度为15-40cm。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弧形护板为球面壳体结构,在患者的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将患者的头部与外界环境隔离,一旦发生因失误、意外等原因造成的碰撞、坠物等情况,所述弧形护板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此类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2、弧形护板上设置的多个引流管孔,可通过将一个引流管穿过一个引流管孔来梳理和固定多个引流管,一方面,对引流管形成固定和支撑,避免引流管贴近患者的头皮,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头部伤口进行护理,另一方面,分孔固定和梳理引流管,使引流管的管路整齐清晰,避免因管路交错垂落造成的碰触拉拽。
3、束管扣能够将从引流管孔穿出的多个引流管集中扎束固定,避免因碰触或拉拽脱垂管路而使探针或引流管脱出患者头部,并且使管路更加整齐顺畅。
4、由于弧形护板不但能够在弧形导轨上自由滑动,还能通过定位卡夹和定位卡孔的配合使用限定二者的相对位置,故能够使弧形护板和引流管孔根据需要调整并固定于患者头部的特定位置,防护及操作位置准确、适用范围广泛。
5、弧形护板和弧形导轨之间的滑动连接通过C型通槽内的钢珠保持架及钢珠,摩擦系数小,使滑动过程平稳顺滑。
6、所述束管扣为弹簧绳扣的结构,通过摁压公扣使公扣与母扣上的束管孔重合,使管路能够通过,放置完成后松开公扣,公扣与母扣之间直线弹簧的张力即向外推出公扣,从而将放置好的管路夹住,从而实现多条管路的集中扎束和固定,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7、所述定位卡夹利用弹簧板夹的结构原理,通过所述定位卡夹和多个定位卡孔的配合,能够有效的、精密的固定所述弧形护板与弧形导轨的相对位置,使弧形护板及其上设置的引流管孔能够调节并固定于需要护理的靶向位置,增强目标性和通用性。
8、所述弧形导轨的直径为15-50cm,所述弧形护板的高度为15-40cm,多种大小型号的设计使其能够适用于儿童、成人等多种头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弧形护板和弧形导轨连接处的刨面图;
附图3是本发明束管扣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定位卡夹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弧形导轨;2、弧形护板;3、定位卡孔;4、引流管孔;5、束管扣;6、定位卡夹;7、C型通槽;8、钢珠保持架;9、钢珠;10、母扣;11、公扣;12、直线弹簧;13、凹腔;14、束管孔;15、固定环;16、扭转弹簧;17、夹板;18、固定轴;19、卡销;20、连接环;21、圆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同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是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弧形导轨1和弧形护板2,所述弧形导轨1的顶端与弧形护板2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1整体形状为优弧,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弧形护板2的纵剖面为角度小于90度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2上开有多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4,所述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设置束管扣5,所述弧形护板2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6,所述定位卡夹6和定位卡孔3相配合使用。
在需要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患者躺卧的床上,并使弧形导轨1环绕患者头部周侧合适位置。将弧形护板2沿着弧形导轨1滑动至置管处及探针处,并通过定位卡夹6和定位卡孔3的配合将弧形护板2的位置固定。使保护和操作的位置准确,且位置可调适用范围广泛。所述弧形护板2即环绕在患者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将患者的头部与外界环境隔离,一旦发生因失误、意外等原因造成的碰撞、坠物等情况,所述弧形护板2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此类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将ICP探针及若干引流管一一对应的从引流管孔4中穿出,从而使管路架离患者头部,避免引流管贴近患者的头皮,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头部伤口进行护理,同时,通过引流管孔4对管路的分孔固定和梳理,使引流管的管路整齐清晰,避免因管路交错垂落造成的碰触拉拽。最后再将从引流管孔4穿出的多个引流管通过束管扣5进行集中扎束固定,避免因碰触或拉拽脱垂管路而使探针或引流管脱出患者头部,并且使管路更加整齐顺畅。
为了使弧形护板2和弧形导轨1之间的滑动平稳顺滑,所述弧形护板2的底端设置C型通槽7,所述C型通槽7的横截面为度数大于270°的优弧,所述C型通槽7内套接有与C型通槽7相对应的钢珠9保持架8,所述钢珠9保持架8上设有多个钢珠9,所述钢珠9保持架8及钢珠9与弧形导轨1相配合使用,可以获得圆滑且无阻塞的运动轨迹,摩擦系数小。
优选的,所述束管扣5包括母扣10、公扣11和直线弹簧12,所述母扣10的一端与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母扣10远离弧形护板2的一侧设置凹腔13,所述直线弹簧12设置于凹腔13内且其一端与凹腔13的底面连接,所述直线弹簧12远离凹腔13底面的一端与公扣11的一端连接,所述公扣11与直线弹簧12连接的一端位于凹腔13内,所述公扣11远离直线弹簧12的一端穿出凹腔13暴露在母扣10的外部,所述母扣10和公扣11上均设置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以形成束管孔14。在使用时通过摁压公扣11使公扣11与母扣10上的束管孔14重合,使管路能够通过,放置完成后松开公扣11,公扣11与母扣10之间直线弹簧12的张力即向外推出公扣11,从而将放置好的管路夹住,从而实现多条管路的集中扎束和固定,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定位卡夹6包括固定环15、扭转弹簧16、夹板17和固定轴18,所述夹板17的一端设置与定位卡孔3相对应的卡销19,所述夹板17的另一端相对卡销19反向翻折形成操作把手,所述夹板17中部设置两个对称的连接环20,所述固定环15设置于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所述固定轴18的两端设置直径大于固定环15内径的圆形挡块21,所述固定轴18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依次将扭转弹簧16、连接环20和固定环15串接。通过所述定位卡夹6和多个定位卡孔3的配合,能够有效的、精密的固定所述弧形护板2与弧形导轨1的相对位置,使弧形护板2及其上设置的引流管孔4能够调节并固定于需要护理的靶向位置,增强目标性和通用性,且操作简单便捷。
为了使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儿童、成人等多种头围,所述弧形导轨1的直径为15-50cm,所述弧形护板2的高度为15-40cm,在尺度范围内设置多种型号,使用时根据患者头围选择合适尺寸的本装置,使弧形导轨1及弧形护板2距离患者头部约为5-15cm。
实施例:本发明所述是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弧形导轨1和弧形护板2,所述弧形导轨1的顶端与弧形护板2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护板2的底端设置C型通槽7,所述C型通槽7的横截面为度数大于270°的优弧,所述C型通槽7内套接有与C型通槽7相对应的钢珠9保持架8,所述钢珠9保持架8上设有多个钢珠9,所述钢珠9保持架8及钢珠9与弧形导轨1相配合使用,可以获得圆滑且无阻塞的运动轨迹,摩擦系数小。所述弧形导轨1整体形状为直径40cm、度数250°的圆弧,且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定位卡孔3之间的间距为1.5cm,并沿着弧形导轨1的底部等距分布,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弧形护板2的纵剖面为角度90°且高度40cm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2上开有5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4,所述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束管扣5,所述束管扣5包括母扣10、公扣11和直线弹簧12,所述母扣10的一端与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母扣10远离弧形护板2的一侧设置凹腔13,所述直线弹簧12设置于凹腔13内且其一端与凹腔13的底面连接,所述直线弹簧12远离凹腔13底面的一端与公扣11的一端连接,所述公扣11与直线弹簧12连接的一端位于凹腔13内,所述公扣11远离直线弹簧12的一端穿出凹腔13暴露在母扣10的外部,所述母扣10和公扣11上均设置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以形成束管孔14。在使用时通过摁压公扣11使公扣11与母扣10上的束管孔14重合,使管路能够通过,放置完成后松开公扣11,公扣11与母扣10之间直线弹簧12的张力即向外推出公扣11,从而将放置好的管路夹住,从而实现多条管路的集中扎束和固定,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所述弧形护板2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6,所述定位卡夹6包括固定环15、扭转弹簧16、夹板17和固定轴18,所述夹板17的一端设置与定位卡孔3相对应的卡销19,所述夹板17的另一端相对卡销19反向翻折形成操作把手,所述夹板17中部设置两个对称的连接环20,所述固定环15设置于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所述固定轴18的两端设置直径大于固定环15内径的圆形挡块21,所述固定轴18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依次将扭转弹簧16、连接环20和固定环15串接。通过所述定位卡夹6和多个定位卡孔3的配合,能够有效的、精密的固定所述弧形护板2与弧形导轨1的相对位置,使弧形护板2及其上设置的引流管孔4能够调节并固定于需要护理的靶向位置,增强目标性和通用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所述定位卡夹6和定位卡孔3相配合使用。在需要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患者躺卧的床上,并使弧形导轨1环绕患者头部周侧合适位置。将弧形护板2沿着弧形导轨1滑动至置管处及探针处,并通过定位卡夹6和定位卡孔3的配合将弧形护板2的位置固定。使保护和操作的位置准确,且位置可调适用范围广泛。所述弧形护板2即环绕在患者头部形成弧形的保护罩,将患者的头部与外界环境隔离,一旦发生因失误、意外等原因造成的碰撞、坠物等情况,所述弧形护板2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此类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将ICP探针及若干引流管一一对应的从引流管孔4中穿出,从而使管路架离患者头部,避免引流管贴近患者的头皮,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头部伤口进行护理,同时,通过引流管孔4对管路的分孔固定和梳理,使引流管的管路整齐清晰,避免因管路交错垂落造成的碰触拉拽。最后再将从引流管孔4穿出的多个引流管通过束管扣5进行集中扎束固定,避免因碰触或拉拽脱垂管路而使探针或引流管脱出患者头部,并且使管路更加整齐顺畅。

Claims (5)

1.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弧形导轨(1)和弧形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1)的顶端与弧形护板(2)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1)整体形状为优弧,且其底部设置多个定位卡孔(3),所述弧形护板(2)的纵剖面为角度小于90度的劣弧,所述弧形护板(2)上开有多个通孔形成引流管孔(4),所述弧形护板外侧的底部设置束管扣(5),所述弧形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卡夹(6),所述定位卡夹和定位卡孔相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护板(2)的底端设置C型通槽,所述C型通槽的横截面为度数大于270°的优弧,所述C型通槽内套接有与C型通槽相对应的钢珠保持架(8),所述钢珠保持架上设有多个钢珠(9),所述钢珠保持架(8)及钢珠(9)与弧形导轨(1)相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管扣(5)包括母扣(10)、公扣(11)和直线弹簧(12),所述母扣(10)的一端与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母扣(10)远离弧形护板的一侧设置凹腔,所述直线弹簧(12)设置于凹腔内且其一端与凹腔的底面连接,所述直线弹簧(12)远离凹腔底面的一端与公扣(11)的一端连接,所述公扣(11)与直线弹簧(12)连接的一端位于凹腔内,所述公扣(11)远离直线弹簧(12)的一端穿出凹腔暴露在母扣(10)的外部,所述母扣(10)和公扣(11)上均设置若干个相对应的通孔以形成束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夹(6)包括固定环(15)、扭转弹簧(16)、夹板(17)和固定轴(18),所述夹板(17)的一端设置与定位卡孔(3)相对应的卡销(19),所述夹板(17)的另一端相对卡销(19)反向翻折形成操作把手,所述夹板(17)中部设置两个对称的连接环(20),所述固定环(15)设置于弧形护板(2)外侧的底部,所述固定轴(18)的两端设置直径大于固定环内径的圆形档块(21),所述固定轴(18)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依次将扭转弹簧(16)、连接环(20)和固定环(15)串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的直径为15-50cm,所述弧形护板的高度为15-40cm。
CN201510382582.9A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Pending CN104958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2582.9A CN104958127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2582.9A CN104958127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8127A true CN104958127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2582.9A Pending CN104958127A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81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4969A (zh) * 2018-11-02 2019-01-0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腰椎调整固定椅
CN113180632A (zh) * 2021-05-06 2021-07-30 吉林大学 一种脑瘤患者颅内压检测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555A (en) * 1975-12-19 1977-10-04 E. D. Bullard Company Protective headwear
AU712199B2 (en) * 1995-07-05 1999-10-28 Charles Alfred Caruana Welder's face shield
CN202446349U (zh) * 2012-01-06 2012-09-26 牟小华 颅脑术后保护头罩
WO2014097212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Mako Shark S.R.L. Cranial protection
CN204863572U (zh) * 2015-07-02 2015-12-16 吉林大学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555A (en) * 1975-12-19 1977-10-04 E. D. Bullard Company Protective headwear
AU712199B2 (en) * 1995-07-05 1999-10-28 Charles Alfred Caruana Welder's face shield
CN202446349U (zh) * 2012-01-06 2012-09-26 牟小华 颅脑术后保护头罩
WO2014097212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Mako Shark S.R.L. Cranial protection
CN204863572U (zh) * 2015-07-02 2015-12-16 吉林大学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4969A (zh) * 2018-11-02 2019-01-0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腰椎调整固定椅
CN113180632A (zh) * 2021-05-06 2021-07-30 吉林大学 一种脑瘤患者颅内压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2662B1 (en) Intravenous transport/support device
US4955864A (en) Tube holding clamp
US10583243B2 (en) Intravenous line organizing system
US8167252B2 (en) Critical care EKG lead wire or fluid connection organizer
US20050077436A1 (en) Organizer for medical tubes and cables
US20070129634A1 (en) Biomedical positioning and stabilization system
WO1995015781A1 (en) Retention bolsters for percutaneous catheters
JPH065623U (ja) 患者の横臥状態での処置用固定装置
US20160183976A1 (en) Cannula-needle with protective member
CN104958127A (zh)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US20210346651A1 (en) Blood flow assisting portable arm support
CN204863572U (zh) 一种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CN111511337B (zh) 保护性和锻炼性手约束系统和设备
CN205795955U (zh) 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
TWI713635B (zh) 針刺裝置
CN211584706U (zh) 儿科临床输液保护器
CN206641996U (zh) 颅脑术后护理装置
CN102973322A (zh) 用于桡动脉穿刺的托手固定架
CN219662029U (zh) 防拔管的固定约束带
CN214259488U (zh) 一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约束装置
CN220714534U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辅助支架
CN214434720U (zh) 一种急诊重症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5135608U (zh) 一种导管室用多导管固定装置
CN104055635A (zh) 神经外科病床
JP3159942U (ja) 穿刺部プロテ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22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