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4984A -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4984A
CN104954984A CN201510258751.8A CN201510258751A CN104954984A CN 104954984 A CN104954984 A CN 104954984A CN 201510258751 A CN201510258751 A CN 201510258751A CN 104954984 A CN104954984 A CN 104954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edestrian
colleague
instant messaging
contact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87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宏铭
吴淑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587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4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4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984A/zh
Priority to CN201680002054.9A priority patent/CN1076157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7456 priority patent/WO201616554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持续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时间戳;根据用户当前时段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用户各个时刻的相邻联系人;以各个时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预选同行人;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获得用户的同行人;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实现用户与所有同行人的即时通讯。本发明可为用户自动搜索和添加同行人,构建即时通讯频道,极大地方便了同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除非用户选择共享位置信息,否则其他用户无法获知用户的位置信息,从而既满足了用户的即时通讯需求,又有效地保障了用户的隐私权。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及社交网络领域,尤其涉及同行人之间进行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例如人们熟知的微信,陌陌等。这些即时通讯工具除了实现已有好友间的即时通讯,还提供了搜索添加其他联系人(也可称作好友、成员等,均表示用户的意思)的功能,以不断扩大用户的社交范围。例如“附近的人”功能,可以方便用户搜索附近一定距离内的联系人,又例如摇一摇功能,可以搜索同一时段触发该功能的联系人。
另一方面,人们的日常出行,休闲旅游,普遍存在一种社会关系——同行人。虽然同行人严格来说并不算一种社会交往关系,但相对于附近的陌生人,同行人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交流机会和话题更多,尤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附近的人也许不容易伸出援手,而同行人通常会更愿意彼此帮助。可发明人发现,现有即时通讯工具均没有方便同行人间进行即时通讯的功能。例如,当用户在自驾时,如果想和同向行驶的附近车主进行聊天,或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前方交通状况时。用“附近的人”搜索,会搜索到很多路边的行人,甚至搜索到反向行驶“一闪而过”的车主,这样建立起来的交流显然太过短暂。同时,在自驾时,用户也不便于用摇一摇等需要手动操作的功能。总之,现有的即时通讯工具并不能很好地根据用户之间的伴随情况及意愿搜索匹配的联系人并自动构建即时通讯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根据用户之间的伴随情况及意愿关键字搜索匹配的联系人并自动构建即时通讯通道,方便未曾相识但走在一起且具有同一意愿的用户建立快速有效的交流沟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持续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时间戳;
根据用户当前时段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用户各个时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时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预选同行人;
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实现用户与所有同行人的即时通讯。
其中,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位方法: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简称LBS),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
所述当前时段多个时刻为包含当前时刻的2个及2个以上的时间戳;
所述多个时刻的起止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同行时间阈值,且相邻时刻的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离线时间;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时刻时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人为相邻联系人;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预先建立电子地图,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的相邻联系人,即相邻联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优先地,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30度;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优选地,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等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5公里/小时;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30%;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为了表述用户意愿或目的的关键字。优选地,系统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旅行”、“运动”、“购物”、“美食”的同行标签;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层级设置,且支持单选或多选;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也可以是模糊匹配;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是一个以所有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随着用户或其他联系人的移动,导致有同行人发生变化时,同行人聊天频道也自动更新成员清单,仅对用户保留历史的聊天记录;
所述同行时间阈值、离线时间及相邻距离阈值可统一设置或根据用户的移动速度,人群密集程度、地理区域、时间段的差异而分别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设置。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用户可设置其位置信息是否对其他用户可见。当设置不可见时,则系统只会把同行人的用户标识显示在同行人聊天频道,但不显示具体位置和距离;当设置可见时,系统则将同行人的位置坐标或路线轨迹推送到用户移动终端电子地图上;
用户可将某一联系人列为黑名单,从而屏蔽与该联系人的同行分析;
用户可选择开启或关闭同行功能,停止对用户的同行分析。
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统计同行人与用户的同行距离及同行时间,当同行人与用户的累计同行距离或累计同行时间大于用户预设的好友距离阈值或好友时间阈值时,自动将该同行人标识为用户的同行好友。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可通过GPRS、CDMA、3G、4G、5G、 WIFI、蓝牙等移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用户交互模块,通过用户界面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移动轨迹;
所述服务器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相邻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对应的相邻联系人;
同行分析模块,用于先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的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获得用户的预选同行人。 然后对用户预先设置的同行标签进行匹配,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用户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查询、配置等操作信息,及根据用户配置信息,推送用户交流信息到移动终端;
所述系统还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并结合用户的多个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以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设备。
通过上述发明内容,本发明可为用户自动搜索和添加同行人,构建即时通讯频道,极大地方便了同行人间的沟通交流。同时除非用户同意共享位置信息,否则其他用户无法获知用户的位置信息,从而既满足了用户的即时通讯需求,又有效地保障了用户的隐私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同行人即时通讯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同行人即时通讯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持续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时间戳;
其中,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位方法: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简称LBS),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
 步骤S102,根据用户当前时段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用户各个时刻的相邻联系人;
步骤S103,以各个时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预选同行人;
以上两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合并说明。其中所述当前时段多个时刻为包含当前时刻的2个及2个以上的时间戳;
所述多个时刻的起止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同行时间阈值,且相邻时刻的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离线时间;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对应时刻时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人为相邻联系人;
例如系统获得用户在t1、t2、t3三个时刻/时间戳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搜索到对应的相邻联系人集合Q1、Q2、Q3。不失一般性的设t1<t2<t3,其中t3为当前时刻。如果满足:t3-t1≥同行时间阈值,t2-t1≤离线时间,t3-t2≤离线时间,则计算Q1、Q2、Q3的交集,得到用户的预选同行人。如果t3-t1<同行时间阈值,则暂缓计算,继续获取下一时刻t4的位置信息及相邻联系人集合Q4。如t4-t1≥同行时间阈值且t4-t3≤离线时间,则计算Q1、Q2、Q3、Q4的交集,否则依次类推计算;
所述同行时间阈值、离线时间及相邻距离阈值可统一设置或根据用户的移动速度,人群密集程度、地理区域、时间段的差异而分别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增加离线时间的判定,是为了避免用户位置信息采集间隔太长,与用户实际移动轨迹偏差太大,导致误判。但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系统应对正常的信号丢失等异常情况具有容错控制。
进一步地,为了更精确地判断其他联系人与用户的同行状态,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预先建立电子地图,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的相邻联系人,即相邻联系人须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必要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历史轨迹数据进行当前移动轨迹预测,再以预测的移动轨迹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的相邻联系人;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优先地,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30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即时的移动方向变化过快影响判断结果,可以将前后时刻位置坐标的连线作为移动方向;
判断联系人的平均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优选地,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等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5公里/小时;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30%。所述平均移动速度通过前后时刻的位置距离除以时间差得出。
以上筛选条件可以由系统统一设定,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软件由用户自行设定。例如用户可勾选“路线相同”的筛选条件,确保只与行进在同一路线上的相邻联系人进行同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联系人的获取及筛选应该是双向的,即当用户B满足用户A的相邻联系人判断条件时,同样用户A也满足于用户B的相邻联系人判断条件。
简而言之,步骤S102和步骤S103,是为了获得当前大于等于同行时间阈值的时间范围内,始终与用户保持相邻状态的联系人,从而筛除与用户只是“错身而过”的联系人,避免双方的交流沟通过于短暂。对步骤S102、S103所述的计算方法、筛选条件的顺序进行调整,或选取部分项目实施,是本行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
步骤S104,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为了表述用户意愿或目的的关键字。优选地,系统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旅行”、“运动”、“购物”、“美食”的同行标签;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层级设置,且支持单选或多选;
例如可以在“运动”的同行标签下可以增加“球类运动”、“户外运动”等二级同行标签,甚至可以继续增加“足球”、“骑行”等三级同行标签。再例如“美食”下可以设“川菜”、“湘菜”等二级同行标签。用户可以只勾选“运动”或只勾选“骑行”单个同行标签,也可以把“运动”、“户外”和“骑行”三个不同层级的同行标签都勾选上。同行标签多选时,只要满足其一项匹配,即视为匹配成功。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也可以是模糊匹配。精确匹配表示标签内容完全相同,模糊匹配表示标签内容相似或具有包含关系。例如“体育”和“体育馆”两个同行标签满足模糊匹配,但不满足精确匹配。
通过同行标签的匹配,能够帮助用户与相邻联系人进行更精确的建立社交群,也有了明确的沟通主题;
此外,同行标签还可以作为景点标签或商户标签,此时景点及商户将作为一个具有固定位置坐标的特殊用户。例如全聚德烤鸭店可以为每个分店认证一个商户终端,并将同行标签设为“美食”及其二级标签“商户”分类下的“全聚德烤鸭店”。当用户将同行标签勾选上“美食”及其二级标签“商户”时,一旦用户到达全聚德烤鸭店某一分店附近,并驻留超过同行时间阈值,针对“商户”这一系统特殊定义的同行标签,系统将自动把周边满足用户相邻联系人条件的认证商户列表推送给旅客选择。旅客如点击选择了“全聚德烤鸭店”,则同行标签匹配成功,执行下一步骤S105,即可与商户及店内经相同同行标签匹配成功的同行人进行交流分享。
特别地,如用户未设置同行标签或设置为空时,则可跳过S104步骤,直接将所有预选同行人作为同行人。
步骤S105,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实现用户与所有同行人的即时通讯。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是一个以所有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随着用户或其他联系人的移动,或调整同行标签,导致同行人发生变化时,同行人聊天频道也自动更新成员清单,仅对用户保留历史的聊天记录。
例如用户A、B、C在某一时间经上述步骤被系统判断为同行人,则系统把相互间的用户标识及同行数据推送到用户A、B、C的移动终端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在用户A看来,用户B和C是他/她的同行人,是同行人聊天频道中的两个成员。当用户A想发送公开信息给用户B、C时,只需在同行人聊天频道中提交信息,服务器系统收到用户A提交的信息后,就会推送到用户B、C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随着三人的各自移动或调整同行标签,如果经S101~S104步骤再次判断用户B继续为用户A的同行人,而用户C已不是用户A的同行人,此时在用户A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成员只有用户B,用户C已被自动移除。当然,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如果用户C之前有提交信息,则在用户A同行人聊天频道上仍保留有用户C的历史聊天记录。
当然,如果用户希望进行私聊,也可以选择私聊对象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由于私聊的实现技术已有公知的方案,不在本发明的讨论及限制范围内。
为了保障用户的体验,系统可以对同行人聊天频道的人数设置上限,当同行人的人数超过上限值时,可以按相邻距离从近到远优先添加,或在S103步骤加严筛选条件。
所述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在完成步骤S104,获得用户的同行人后,还可以计算同行人与用户的同行距离和同行时间,将结果保存在服务器数据库上,当同行人与用户的累计同行距离或累计同行时间大于用户预设的好友距离阈值或好友时间阈值时,系统可以自动将该同行人标识为用户的同行好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同行人即时通讯的系统结构框图。包括:
移动终端21和服务器22,移动终端21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22进行信息交互;
其中移动终端21包括:
定位模块211,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212,可通过GPRS、CDMA、3G、4G、5G、WIFI、蓝牙等移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电子地图模块213,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移动轨迹;
用户交互模块214,通过用户界面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其中服务器22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221,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相邻分析模块222,用于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对应的相邻联系人;
电子地图模块223,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并结合用户的多个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同行分析模块224,用于先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获得用户的预选同行人,然后对用户预先设置的同行标签进行匹配,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用户信息处理模块225,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查询、配置等操作信息,及根据用户配置信息,推送用户交流信息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设备;
当用户打开移动终端软件开启同行功能时,移动终端21将持续通过定位模块211获得用户的卫星定位信息,然后通过通讯模块212,经移动通讯网络提交给服务器22。服务器22通过位置服务模块221将卫星定位信息转化为位置信息。相邻分析模块222不断循环地对大量用户当前时段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用户的相邻联系人,必要时通过电子地图模块223对相邻联系人进行筛选。随后同行分析模块224先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相邻联系人的交集,获得用户的预选同行人,再进行同行标签匹配,获得用户的同行人。最后由用户信息处理模块225将包含同行人标识的同行数据推送到用户移动终端21的同行人聊天频道上。当同行人共享其位置信息时,用户信息处理模块225还需要将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移动轨迹推送到用户移动终端21的电子地图模块213上。
如果用户A想发信息给同行人B、C,首先通过移动终端21的用户交互模块214提交信息,经通讯模块212提交给服务器22。由服务器22的用户信息处理模块225根据用户A的用户标识,获得用户A同行人B、C的用户标识。接着用户信息处理模块225会将信息推送到同行人B、C的移动终端21上,经用户交互模块214显示给同行人B、C;
以上过程描述只是对各模块间的信息传递作简化地阐述,实际应用时各模块间的信息传递要更为复杂频繁,在此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同行人即时通讯的应用示意图。
首先假定的场景是用户A、B、C正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并打开车载终端软件的同行功能。同时用户A、B、C也未设置相邻距离阈值、同行时间阈值、同行标签等参数,均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
图中At1、At2、At3表示用户A在t1、t2、t3 三个时间点的位置坐标,而Rt1、Rt2、Rt3则是分别以At1、At2、At3为圆心,相邻距离阈值为半径的圆。同时,Bt1、Bt2、Bt3表示用户B在t1、t2、t3 三个时间点的位置坐标,Ct1、Ct2、Ct3表示用户C在t1、t2、t3 三个时间点的位置坐标。不失一般性地,假定t2-t1大于等于同行时间阈值。
由于用户B、C在t1和t2时间点与用户A的距离均小于相邻距离阈值,则在t2时间点时,系统将判定用户B、C为用户A的同行人,从而自动将用户B、C添加到用户A的同行人聊天频道。同样地,用户A、C是用户B的同行人,用户A、B是用户C的同行人。至此,三人通过系统自动关联,不做任何操作即可以边驾车边交流聊天,甚至共享音乐等。显然地,与用户A、B、C同车的乘客,同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加入到这一共同的聊天频道。
到了在t3时间点时,虽然Bt3和Ct3均在Rt3内,即用户B、C与用户A的距离小于相邻距离阈值,但进一步结合电子地图,可以判断出用户C已进入另外一条道路,此时,用户C不再与用户A、B互为同行人,系统自动将用户C移除用户A、B的同行人聊天频道。如果此时用户A发现前方有交通事故时,通过同行人聊天频道,他/她只会通知到用户B,而不会“打扰”到用户C,更不会推送到反向行驶的车辆上。
此外,用户A还可以打开位置信息共享功能,以让用户B通过电子地图看到用户A的位置,更清楚地知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点。进一步地,如果接下来需要绕道行驶,而用户B对行进路线不熟悉,用户A刚好可以带路,则用户B还可以通过查看用户A的移动轨迹,实现跟车行驶。从而既解决了常规电子地图导航系统无法根据实时路况调整行车路线的问题,也避免了通过目视跟车容易因距离拉开或其他车辆加塞的原因而导致跟丢。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所列举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持续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时间戳;
根据用户当前时段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用户各个时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时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预选同行人;
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实现用户与所有同行人的即时通讯;
其中,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位方法: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简称LBS),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时段多个时刻为包含当前时刻的2个及2个以上的时间戳;
所述多个时刻的起止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同行时间阈值,且相邻时刻的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离线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对应时刻时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人为相邻联系人;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相邻联系人与用户处在电子地图中的同一路线上;
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30度;
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等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5公里/小时;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表征用户意愿或目的的关键字,包括但不限于“旅行”、“运动”、“购物”、“美食”;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层级设置,且支持单选或多选;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也可以是模糊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是一个以所有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当同行人发生变化时,同行人聊天频道也自动更新成员清单,仅保留历史聊天记录。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行时间阈值、离线时间及相邻距离阈值可统一设置或根据用户的移动速度,人群密集程度、地理区域、时间段的差异而分别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用户可设置其位置信息是否对其他用户可见,当设置不可见时,则系统只会把同行人的用户标识显示在同行人聊天频道,但不显示具体位置和距离;当设置可见时,系统则将同行人的位置坐标或路线轨迹推送到用户移动终端电子地图上;
用户可将某一联系人列为黑名单,从而屏蔽与该联系人的同行分析;
用户可选择开启或关闭同行功能,停止对用户的同行分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统计同行人与用户的同行距离及同行时间,当同行人与用户的累计同行距离或累计同行时间大于用户预设的好友距离阈值或好友时间阈值时,自动将该同行人标识为用户的同行好友。
9.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卫星定位信息;
通讯模块,可通过等移动通讯或无线通讯技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
用户交互模块,通过用户界面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服务器包括:
位置服务模块,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相邻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对应的相邻联系人;
同行分析模块,用于先根据用户不同时刻的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获得用户的预选同行人,然后对用户预先设置的同行标签进行匹配,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用户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查询、配置等操作信息,及根据用户配置信息,推送用户交流信息到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用于显示同行人的位置信息或移动轨迹;
所述系统还进一步包括:电子地图模块,用于提供电子地图数据,并结合用户的多个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
CN201510258751.8A 2015-04-14 2015-05-20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4954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8751.8A CN104954984A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CN201680002054.9A CN107615733A (zh) 2015-04-14 2016-03-26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16/077456 WO2016165547A1 (zh) 2015-04-14 2016-03-26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8751.8A CN104954984A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984A true CN104954984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69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8751.8A Pending CN104954984A (zh) 2015-04-14 2015-05-20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4984A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1615A (zh) * 2015-10-14 2016-02-03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基于gps定位信息的同行分析方法
CN105471593A (zh) * 2016-01-07 2016-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82036A (zh) * 2016-02-23 2016-06-15 杨军辉 一种交通在途场景下基于定位技术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5828286A (zh) * 2016-03-11 2016-08-03 中山国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在途场景下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WO2016165547A1 (zh) * 2015-04-14 2016-10-20 蔡宏铭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04300A (zh) * 2016-07-23 2016-12-07 杨跃龙 一种基于位置、运动情况和用户相关性的互动系统
CN106227431A (zh) * 2016-08-10 2016-12-14 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上管理监控成员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97354A (zh) * 2016-12-30 2017-06-2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跟随关系分析方法以及分析服务器
CN106934750A (zh) * 2017-03-07 2017-07-07 北京青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房管理系统
CN107295478A (zh) * 2017-06-06 2017-10-24 北京溢思得瑞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短社交圈构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404430A (zh) * 2017-07-27 2017-1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70054A (zh) * 2017-11-01 2018-03-06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场景下的聊天创建方法及设备
CN107889061A (zh) * 2017-11-08 2018-04-06 洛阳师范学院 车联网中车辆移动性的评估方法及在视频传输领域应用
CN108198022A (zh) * 2017-12-28 2018-06-22 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骑行共享单车的互动方法及装置
CN108289029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信群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519702A (zh) * 2019-08-19 2019-11-29 福州林景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体社交的文化旅游出行轨迹生成及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497750A (zh) * 2020-04-08 2021-10-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5547A1 (zh) * 2015-04-14 2016-10-20 蔡宏铭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01615A (zh) * 2015-10-14 2016-02-03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基于gps定位信息的同行分析方法
CN105471593A (zh) * 2016-01-07 2016-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71593B (zh) * 2016-01-07 2019-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82036A (zh) * 2016-02-23 2016-06-15 杨军辉 一种交通在途场景下基于定位技术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5828286A (zh) * 2016-03-11 2016-08-03 中山国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在途场景下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6204300A (zh) * 2016-07-23 2016-12-07 杨跃龙 一种基于位置、运动情况和用户相关性的互动系统
CN106227431A (zh) * 2016-08-10 2016-12-14 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上管理监控成员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97354A (zh) * 2016-12-30 2017-06-2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跟随关系分析方法以及分析服务器
CN108289029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信群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934750A (zh) * 2017-03-07 2017-07-07 北京青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房管理系统
CN107295478A (zh) * 2017-06-06 2017-10-24 北京溢思得瑞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短社交圈构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404430A (zh) * 2017-07-27 2017-11-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04430B (zh) * 2017-07-27 2020-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70054A (zh) * 2017-11-01 2018-03-06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场景下的聊天创建方法及设备
CN107889061A (zh) * 2017-11-08 2018-04-06 洛阳师范学院 车联网中车辆移动性的评估方法及在视频传输领域应用
CN107889061B (zh) * 2017-11-08 2020-06-02 洛阳师范学院 车联网中车辆移动性的评估方法及在视频传输领域应用
CN108198022A (zh) * 2017-12-28 2018-06-22 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骑行共享单车的互动方法及装置
CN110519702A (zh) * 2019-08-19 2019-11-29 福州林景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体社交的文化旅游出行轨迹生成及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497750A (zh) * 2020-04-08 2021-10-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CN113497750B (zh) * 2020-04-08 2023-04-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US11908033B2 (en) 2020-04-08 2024-02-2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emporary storage mediu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4984A (zh)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EP36289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autonomous vehicles to share navigation-based content
US10893238B2 (en) Video sharing system for road users
US1035453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vailable parking locations
CA3018756C (en) Casual driver ride sharing
US9652983B2 (en) Traffic surveillance and guidance system
CN107615733A (zh)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同行信息共享及内容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7827B (zh) 交通信息提供系统和终端以及使用其提供交通信息的方法
CN104200696B (zh) 一种交通信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US20090037101A1 (en) Map display system, method of inputting conditions for searching for poi, method of displaying guidance to poi, and terminal device
TW202014885A (zh) 基於位置資訊執行動作的系統、方法和非暫時電腦可讀取媒體
KR20180058787A (ko) 공공장소에서 이용되는 정보 제시 방법 및 이동 서비스 단말
CN103092924A (zh) 实时数据驱动的交通数据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3994771A (zh) 一种景区智能导航应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38476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便携旅游终端的实现方法
CN105357627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便携旅游终端及其服务方法
CN113479195A (zh) 用于自动代客泊车的方法和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系统
US201501064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s between cli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5907423A (zh) 一种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CN110194096B (zh) 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20160330149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point of convergence in real time
KR102377652B1 (ko) 제어된 교통신호정보를 이용한 보행자 교통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21185540A (ja) 利用者と車両のマッチングを促進する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管理サーバ、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63466A (ja) 動態管理システム、動態管理装置及び動態管理方法
CN10756061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应用的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