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1995A -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1995A
CN104951995A CN201510125431.5A CN201510125431A CN104951995A CN 104951995 A CN104951995 A CN 104951995A CN 201510125431 A CN201510125431 A CN 201510125431A CN 104951995 A CN104951995 A CN 10495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er
energy
aggregate demand
current time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54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崎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5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1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除了提高公平性,还提高了分配电力抑制量以使所有的需求者能得到信服感的可能性。通过优先将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低的需求者作为需求响应的电力抑制对象,能够达成需求响应电力抑制量,且易于提高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的达成度,因此除了能够提高公平性,还能够提高分配电力抑制量以使所有的需求者能得到信服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尤其涉及对进行需求者一方的设施的能源消减的管理进行支援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日本国内的全国电力不足为契机,不仅能源(电力)的供给方致力解决的重要度增加,需求者一方致力于能源消减的重要度也增加。尤其是,除了一直以来积极推进的节能的致力解决之外,仅在因供求紧张等而需求调整时实施电力抑制的需求响应(DR:Demand Response)的构造也受到注目。
需求响应是指,在电力的需求超过供给这样的情况下,不是增加供给一方的发电量,而是通过变更需求者一方的电力消耗模式以消减耗电量来取得电力的供求平衡。
消耗电、煤气、热量等能源的需求者一方在自己的设施实施需求响应时,介入各个需求者和供给方之间、并通过向多个需求者分配电力抑制量来高效地提供需求响应服务的服务提供商的作用很重要。一般来说,该服务提供商被称为“集成商”。
集成商一旦从供给方接收到电力需求抑制信号或电力费用信息,就会向签订了电力抑制合同的属于相同需求响应组的多个需求者,分配分摊给各个需求者的电力抑制量。此时,集成商着眼于基于节电效果或环境恶化等的需求者间的公平性来确定电力抑制量的分配(例如专利文献1参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55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用于分配电力抑制量的指标由集成商来定义以担保需求者间的公平性。但是,从仅仅依靠集成商的公平性的担保,各个需求者能否取得信服感这样的观点来看,未必能够准备对于所有的需求者来说都有信服感的指标。这成为需求者在决定参加需求响应服务时的障碍。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不仅提高公平性,而且还提高分配电力抑制量以使所有需求者能够得到信服感的可能性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步骤:需求者信息取得步骤,需求者信息取得部(10)分别从多个需求者(A~E)取得实际耗电量作为需求者信息,所述实际耗电量表示作为管理对象的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在过去所消耗的电能;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步骤,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基于表示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在任意的基准期间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和该基准期间中的自过去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期间相对于所述基准期间的比例,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表示从该开始时刻到该当前时刻为止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目标值;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步骤,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基于所述实际耗电量对于所述多个需求者(A~E)的每一个需求者分别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表示从所述开始时刻到所述当前时刻为止所消耗的能源总需求;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步骤,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运算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相对于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的比例作为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的在所述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以及需求者候补选择步骤,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基于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Li),选择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A~E)的候补。
在本发明中,所述需求者候补选择步骤中,选择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特定的阈值的需求者作为所述电力抑制对象的候补。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需求者候补选择步骤中,选择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Li)属于特定的比例的下位侧顺序的需求者作为所述电力抑制对象的候补。
在本发明中,具有:需求者信息取得部(10),其分别从多个需求者(A~E)取得实际耗电量作为需求者信息,所述实际耗电量表示作为管理对象的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在过去所消耗的电能;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其基于表示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在任意的基准期间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和该基准期间中的自过去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期间相对于所述基准期间的比例,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表示从该开始时刻到该当前时刻为止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目标值;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其基于所述实际耗电量对于所述多个需求者(A~E)的每一个需求者分别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表示从所述开始时刻到所述当前时刻为止所消耗的能源总需求;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其运算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相对于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的比例作为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在所述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以及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其基于所述多个需求者(A~E)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Li),选择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A~E)的候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优先将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候补,能够达成所希望的电力抑制量,且能够易于提高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的达成度,所以除了能够提高公平性,还能够提高执行使所有的需求者得到信服感这样的电力抑制处理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节能目标达成度的第一计算例的图表。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节能目标达成度的第二计算例的图表。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各个设施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的图表。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电力抑制设施的确定结果的图表。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电力抑制设施的确定以及需求响应执行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发明的原理]
大多需求者(通常是所有的需求者)一般都具有对于节能的数值目标。另一方面,关于基于需求响应的节电用策略,在本申请发明中着眼于往往同时对节能也有效果的策略。
即,以往,在集成商确定对于多个需求者所具有的例如办公大楼等设施的电力抑制量的分配之时,没有考虑各个需求者的节能目标达成度。因此,需求者只能获得效果好处往往基于运用状况而不稳定的需求响应的激励(インセンティブ),因此成为决定参加需求响应服务时的障碍。
因此,本发明在确定需求响应的电力抑制量的分配之时,参照各需求者所具有的设施的相对于节能目标值的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将从被预测为最终难以达成节能目标值的需求者的设施开始优先执行需求响应作为指标进行提示。
其理由为,通过从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的设施开始优先执行需求响应,能够使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的设施的节能目标值易于达成,因此对于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除了能赋予公平性之外,还赋予了信服感。
在此,作为进行需求响应的电力抑制的对象,不仅对作为需求者的单一的设施进行电力抑制,还能够对作为需求者的具有多个设施的各公司、或者作为需求者的入住设施的各承租人进行电力抑制。
由此,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对节能目标达成度低的需求者赋予需求响应的刺激(インセンティブ)的同时,还能够有助于提高该需求者的节能目标达成度这样的效果,如此提高了对需求者赋予参加需求响应服务时的强烈动机的可能性。以下,对利用了实现这样的本发明的原理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能源管理系统1由设施管理装置组3和能源管理装置2构成,设施管理装置组3由与作为管理对象的各个需求者A~E的各设施A~E分别对应的设施管理装置3A~3E构成,能源管理装置2由介入该设施管理装置组3和电力供给一方(未图示)之间的集成商G进行管理。
能源管理装置2由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以及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构成,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通过优先地选择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的候补来拟定该需求者的候补的电力抑制的调整计划,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基于由该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所选择的需求者的候补确定电力抑制需求者,对于所确定的电力抑制需求者执行电力抑制。该能源管理装置2和设施管理装置组3的设施管理装置3A~3E相互通过因特网等网络4来连接。
[设施管理装置的结构]
设施管理装置3A由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具有根据来自能源管理装置2的需求响应要求来抑制在该设施管理装置3A所管理的设施A使用(消耗)的能源(电力)的电力抑制功能。另外,设施管理装置3A~3E全都是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此为了方便,仅对设施管理装置3A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设施管理装置3A具有实际耗电量计算部3a、目标耗电量登记部3b、可抑制电力推定部3c以及电力抑制控制部3d作为主要的功能部。另外,设施管理装置3A通过在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接口等构成的计算机(硬件)安装计算机程序(软件)来实现,该设施管理装置3A的各功能通过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资源和计算机程序合作来实现。又,计算机程序可以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或存储装置中的状态来提供,或者可以通过电信线路来提供。
实际耗电量计算部3a对作为电力的管理对象的设施A的例如过去(例如前一天)的每规定单位时间消耗的例如1日的耗电量(以下,将其称为“实际耗电量”。)进行计算,并将该“实际耗电量”存储于内部存储器。
目标耗电量登记部3b将作为电力的管理对象的设施A可以在将来(例如下个月)的规定期间消耗的例如一个月的上限耗电量(以下,将其称为“目标耗电量”。)登记于内部存储器。
可抑制电力推定部3c按照根据各时刻的设施A内的负载设备的运转状况、例如基于空调机的运转台数、设定温度、设定PMV(Predicted Mean Vote)等的能源使用实际情况而预先设定的多个消减等级,例如对于某设施,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隔1小时)推定在某时间段可抑制使用的电力(以下,将其称为“可抑制电力”。),一边依次将该可抑制电力推定值更新于内部存储器一边进行存储。另外,可抑制电力推定部3c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的推定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通过公知的推定手法或者它们的组合来求出上述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
设施管理装置3A将由实际耗电量计算部3a计算出的实际耗电量、由目标耗电量登记部3b登记了目标耗电量、以及由可抑制电力推定部3c所推定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作为设施信息(需求者信息)并通过接口(未图示)经由网络4发送给能源管理装置2。
另外,设施管理装置3A的电力抑制控制部3d接收来自能源管理装置2的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的电力抑制要求,根据该电力抑制要求实际地执行电力抑制处理。
[能源管理装置的结构]
能源管理装置2通过在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接口等构成的计算机(硬件)安装计算机程序(软件)来实现,该能源管理装置2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以及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的各部通过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资源和计算机程序合作来实现。又,计算机程序可以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或存储装置中的状态来提供,或者可以通过电信线路来提供。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由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具有对于该设施管理装置3A~3E所管理的多个设施A~E,将根据来自电力供给侧的需求响应要求应抑制的电力抑制量分配给各个设施A~E的电力抑制量分配功能。
该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具有:作为需求者信息取得部的设施信息取得部10,其取得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发送来的设施信息;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其对于该设施A~E分别计算出在包含当前时刻的月单位或者年单位的基准期间设施A~E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目标值(以下,将其称为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且对于该设施A~E分别计算出从基准期间的期间开始日到当前时刻i(i=表示从期间开始日起经过了的日数的0以上的整数)为止实际应需要的计算上求出电力的总需求的目标值(以下,将其称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其计算出从基准期间的期间开始日起到当前(当前时刻)实际消耗了的电力的累计值(以下,将其称为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其对节能目标达成度Li进行运算,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Li是在至当前时刻为止的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大于至当前时刻为止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的情况下(未达到节能目标)的比例或者是在至当前时刻为止的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小于至当前时刻为止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的情况下(达成节能目标)的比例;作为需求者候补选择部的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其优先选择未达成节能目标的设施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的候补;以及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部15,其将由该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优先选择出的需求者的候补的信息(以下,将其称为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给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
另外,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部15除了能够将由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优先选择出的需求者的候补的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给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还能够通过将该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提示给需求者,使该需求者认识由该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拟定的需求者调整计划。
然而,在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中,虽然从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部15接收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但并不限定与该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对应的需求者的候补成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通常,一边优先由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选择了的需求者的候补,一边考虑与节能目标达成度不同的例如公平性这样的选择基准来选择需求者直到满足需求响应的电力抑制要求量为止,从而确定最终的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由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所选择的需求者的候补就原样被确定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
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具有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以及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17。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在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取得来自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部15的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时,通过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17生成用于执行电力抑制处理的电力抑制要求并发送给与该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对应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设施管理装置3A~3E的某一个。
接下来,对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中的各部的结构以及处理进行说明。在设施信息取得部10中,设置有实际耗电量取得部10a、目标耗电量取得部10b以及可抑制电力推定值取得部10c。实际耗电量取得部10a取得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接收到的设施信息中的实际耗电量并予以保持。目标耗电量取得部10b取得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接收到的设施信息中的目标耗电量并予以保持。可抑制电力推定值取得部10c取得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接收到的设施信息中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并予以保持。
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基于设施信息取得部10的目标耗电量取得部10b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分别取得的目标耗电量,分别计算出在年或月等的基准期间的各个设施A~E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并将该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予以保持。
又,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采用从基准期间的开始日起到期间途中的当前时刻i为止经过的天数(以下,将其称为“经过天数”)Ti与基准期间的全部天数T之比,基于以下的(式1)按比例分配基准期间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由此对于各设施A~E分别计算出从期间开始日起到当前时刻i为止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并将其予以保持。
AEi=AE×Ti/T………………………………………………………………(式1)
从基准期间的开始日起到期间途中的当前时刻i为止,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对通过设施信息取得部10的实际耗电量取得部10a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分别取得实际耗电量进行累加,由此对于各设施A~E计算出从期间开始日起到当前时刻i为止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并将其予以保持。
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采用从基准期间的开始日起到期间途中的当前时刻i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以及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的差分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之比,基于以下的(式2)对于各设施A~E求出节能源目标达成度Li。
Li={1+(AEi-Ei)/AEi}×100[%]…………………………………(式2)
在此,在图2中示出通过上述的(式2)求得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计算例。在该情况下,在例1中,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100kWh)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100kWh)相同,所以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为100%,表示在当前时刻i达成节能目标。
又,在例2中,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80kWh)低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100kWh),所以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为120%,表示在当前时刻i达成节能目标。
在例3中,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120kWh)大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100kWh),在该情况下在当前时刻电力抑制不充分,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为80%,表示在当前时刻i未达成节能目标。
另外,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能够替代上述的(式2)地基于以下的(式3)求出节能目标达成度Li。
Li=exp{(AEi-Ei)/AEi}×100[%]…………………………………(式3)
在图3中示出通过上述的(式3)求出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计算例。在该情况下,在例1中,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100kWh)和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100kWh)相同,所以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为100%,表示在当前时刻i达成节能目标。
又,在例2中,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80kWh)低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100kWh),所以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为122%,表示在当前时刻i达成节能目标。
在例3中,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120kWh)大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100kWh),所以在该情况下在当前时刻电力抑制不充分,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为82%,表示在当前时刻i未达成节能目标。
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并不这样只限定于上述的(式2)以及(式3),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各种计算式求出节能目标达成度Li。
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参照设施管理装置3A~3E所管理的各设施A~E的在当前时刻i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优先看上去最终未达成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需求者的设施,确定成为需求响应的电力抑制对象的设施的候补。
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选择设施A~E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比规定的例如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小的设施作为优先设施的候补(需求者的候补),还从这些优先设施的候补中选择为设施A~E的总体数量(在该情况下,设施A~E共5栋)中的例如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40%的比例的数(节能目标达成度小的设施的比例设定为40%时),在该情况下,从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下位侧(从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的一侧)选择2栋作为优先设施的候补。
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可以不采用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而仅采用设施A~E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来选择作优先设施的候补(需求者的候补)。进一步地,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能够不采用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而仅采用设施A~E的总体数量5栋中的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40%,即从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下位侧选择2栋作为优先设施的候补。
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的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从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4通过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部15接收到作为这样选择的优先设施的候补的信息的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时,该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一边优先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且为从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下位侧起的2栋的优先设施的候补,一边在满足需求响应的电力抑制要求量之前还考虑与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不同的例如公平性那样的选择基准从设施A~E的整体选择设施,从而将其确定为成为需求响应的执行对象的电力抑制设施(电力抑制需求者)。
例如,假设相对于设施A~E的需求响应时间段的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为80[kW],如图4所示,从需求响应对象的各个设施A~E的设施管理装置3A~3E分别得到的该设施A~E的需求响应时间段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设施A:30[kW],设施B:50[kW],设施C:20[kW],设施D:40[kW],设施E:10[kW]的情况下,对通过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来确定最终成为电力抑制对象的电力抑制设施的需求者的例1~4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例1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的设施,所以不选择优先设施的候补。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存在优先设施的候补,追加选择例如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30[kW]的设施A、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50[kW]的设施B,并将设施A以及设施B这2栋确定为成为需求响应的执行对象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话,能够达成需求响应时间段的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80[kW]。
在例2的情况下,由于仅存在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70%)的设施A,所以将该设施A作为优先设施的候补,且由于优先设施的候补为设施A这一栋,在为设施A~E的整体数量5栋之中的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40%的数(2栋)以下,所以设施A被选择为优先设施的候补。
在该情况下,由于设施A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30[kW],所以追加选择例如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50[kW]的设施B,将设施A以及设施B这2栋确定为成为需求响应的执行对象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话,则能够达成需求响应时间段的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80[kW],且能够提高该设施A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
在例3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60%)的设施B和节能目标达成度Li(70%)的设施D,所以将该设施B和设施D设为优先设施的候补,且由于优先设施的候补仅为设施B和设施D这2栋,在设施A~E的整体数量5栋中在为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40%的数(2栋)以下,所以设施B以及设施D被选择作为优先设施的候补。
在该情况下,由于设施B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50[kW],设施D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40[kW],所以例如不追加选择新的设施,而将设施B以及设施D这2栋确定为成为需求响应的执行对象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话,能够达成需求响应时间段的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80[kW],且能够分别提高设施B以及设施D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
在例4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80%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70%)的设施A、节能目标达成度Li(60%)的设施C、节能目标达成度Li(65%)的设施E,所以将该设施A、设施C、设施E设为优先设施的候补,但优先设施的候补为设施A、设施C、设施E这3栋,超过了为从设施A~E的整体数量5栋中选定的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40%的数(2栋),所以仅节能目标达成度Li低的下位侧顺序的设施C以及设施E这2栋被选择为优先设施的候补。
在该情况下,由于设施C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20[kW],设施E的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10[kW],所以例如追加选择可抑制电力推定值为50[kW]的设施B,确定设施B、设施C以及设施E这3栋作为成为需求响应的执行对象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话,则能够达成需求响应时间段的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80[kW],且能够分别提高设施C以及设施E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
像这样通过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来确定电力抑制设施的话,则该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将所确定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识别信息输出给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17。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17基于由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6确定的电力抑制设施的识别信息将以用于执行电力抑制处理的电力抑制要求发送给设施管理装置3A~3E。
[能源管理装置的动作]
关于在能源管理装置2中,基于从设施管理装置3A~3E接收到的设施信息从设施A~E之中确定电力抑制设施,对该电力抑制设施执行电力抑制处理的动作,采用图6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能源管理装置2从程序RT1的开始步骤进入,移向下一步骤SP1,分别通过设施信息取得部10取得来自设施A~E的设施信息。
在步骤SP2,能源管理装置2通过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计算出各个设施A~E的在当前时刻i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
在步骤SP3,能源管理装置2通过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计算出各个设施A~E的在当前时刻i的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
在步骤SP4,能源管理装置2通过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基于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AEi以及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Ei对于各个设施A~E求出节能目标达成度Li。
在步骤SP5,能源管理装置2选择设施A~E中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于节能目标达成度阈值(该情况下为80%)的优先设施的候补(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A、设施C、设施E),再从这些优先设施的候补中,选择相当于设施A~E的全部栋数中的下位侧顺序选定阈值(该情况下为40%)的、自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下位侧(从节能目标达成度Li小的一侧)的2栋设施作为优先设施的候补(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C、设施E)。
在步骤SP6,能源管理装置2一边对优先设施的候补(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C、设施E)进行优先,一边考虑与节能目标达成度Li不同的例如公平性那样的选择基准来确定最终的电力抑制设施(在例4的情况下为例如设施B、设施C、设施E)。
在步骤SP7,能源管理装置2对于与被选择的电力抑制设施(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B、设施C、设施E)对应的设施管理装置(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管理装置3B、3C、3E),从电力抑制控制装置2b的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17生成电力抑制要求并发送该电力抑制要求。
由此,该设施管理装置(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管理装置3B、3C、3E)的电力抑制控制部3d通过按照从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17接收到的电力抑制要求来抑制需求响应时间段的该电力抑制设施(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B、设施C、设施E)的电力使用,能够达成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80[kW],且能够分别提高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a所选择的优先设施的候补(在例4的情况下为设施C、设施E)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
这样根据本发明,通过优选将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低的需求者设为电力抑制设施的候补,可以达成所希望的需求响应电力抑制要求量,且易于提高节能目标达成度Li低的需求者的达成度,因此除了能够提高公平性,还可以提高执行使所有的需求者能够得到信服感那样的电力抑制处理的可能性。
[其他实施形态]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对通过能源管理装置2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以及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求出各个设施A~E的节能目标达成度Li的情形进行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设施管理装置3A~3E设置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1、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2以及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3,通过该设施管理装置3A~3E求出节能目标达成度Li并发送给能源管理装置2。
符号的说明
1…能源管理系统、2…能源管理装置、2a…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2b…电力抑制控制装置、3…设施管理装置组、3A~3E…设施管理装置、3a…实际耗电量计算部、3b…目标耗电量登记部、3c…可抑制电力推定部、3d…电力抑制控制部、4…网络、10…设施信息取得部(需求者信息取得部)、10A…实际耗电量取得部、10b…目标耗电量取得部、10c…可抑制电力推定值取得部、11…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12…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13…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14…优先需求者候补选择部(需求者候补选择部)、15…优先需求者候补信息输出部、16…电力抑制需求者确定部、17…电力抑制要求发送部。

Claims (4)

1.一种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需求者信息取得步骤,需求者信息取得部分别从多个需求者取得实际耗电量作为需求者信息,所述实际耗电量表示作为管理对象的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在过去所消耗的电能;
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步骤,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基于表示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在任意的基准期间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和该基准期间中的自过去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期间相对于所述基准期间的比例,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表示从该开始时刻到该当前时刻为止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目标值;
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步骤,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基于所述实际耗电量对于所述多个需求者的每一个需求者分别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表示从所述开始时刻到所述当前时刻为止所消耗的能源总需求;
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步骤,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运算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相对于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的比例作为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在所述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以及
需求者候补选择步骤,需求者候补选择部基于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选择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的候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需求者候补选择步骤中,选择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小于特定的阈值的需求者作为所述电力抑制对象的候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需求者候补选择步骤中,选择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属于特定的比例的下位侧顺序的需求者作为所述电力抑制对象的候补。
4.一种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需求者信息取得部,其分别从多个需求者取得实际耗电量作为需求者信息,所述实际耗电量表示作为管理对象的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在过去所消耗的电能;
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算出部,其基于表示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在任意的基准期间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能源总需求目标值和该基准期间中的自过去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期间相对于所述基准期间的比例,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表示从该开始时刻到该当前时刻为止所需要的电力的总需求的目标值;
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算出部,其基于所述实际耗电量对于所述多个需求者的每一个需求者分别计算出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表示从所述开始时刻到所述当前时刻为止所消耗的能源总需求;
节能目标达成度运算部,其运算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实际值相对于所述当前时刻能源总需求目标值的比例作为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在所述当前时刻的节能目标达成度;以及
需求者候补选择部,其基于所述多个需求者各自的所述节能目标达成度,选择作为电力抑制对象的需求者的候补。
CN201510125431.5A 2014-03-28 2015-03-20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Pending CN1049519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8456 2014-03-28
JP2014068456A JP6134286B2 (ja) 2014-03-28 2014-03-28 需要家調整計画立案方法および需要家調整計画立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1995A true CN104951995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6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5431.5A Pending CN104951995A (zh) 2014-03-28 2015-03-20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34286B2 (zh)
CN (1) CN10495199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0359B2 (ja) * 2015-11-27 2019-08-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サーバ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JP6735165B2 (ja) * 2016-06-28 2020-08-0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需要家選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9020815A (ja) * 2017-07-12 2019-02-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情報生成装置、電力情報生成システム、表示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力情報生成方法
JP7099018B2 (ja) * 2018-04-05 2022-07-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達成率表示制御装置、達成率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201341B2 (ja) * 2018-05-31 2023-0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調整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4410A (zh) * 2011-01-11 2012-10-03 株式会社东芝 电力供给预备力交易系统和电力供给预备力交易方法
US20130311236A1 (en) * 2011-03-07 2013-11-21 Hitachi,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0890B2 (ja) * 1997-12-04 2003-07-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装置
JP5167943B2 (ja) * 2008-05-15 2013-03-21 テンパール工業株式会社 住宅用分電盤
JP5479081B2 (ja) * 2009-12-25 2014-04-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省エネルギー促進システム
PT2858196T (pt) * 2012-05-31 2021-12-24 Nihon Techno Co Ltd Sistema, procedimento e programa para poupança de energia
JP5971557B2 (ja) * 2012-07-31 2016-08-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4410A (zh) * 2011-01-11 2012-10-03 株式会社东芝 电力供给预备力交易系统和电力供给预备力交易方法
US20130311236A1 (en) * 2011-03-07 2013-11-21 Hitachi,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92541A (ja) 2015-11-02
JP6134286B2 (ja)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i et al. A bi-level scheduling model for virtual power plants with aggregated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 and renewable energy
CN104951995A (zh) 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方法以及需求者调整计划拟定装置
Jiang et al. Load shaping strategy based on energy storage and dynamic pricing in smart grid
Misra et al. Residential energy management in smart grid: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based approach
CN107563676A (zh) 考虑多时间尺度多类型需求响应的源荷协调运行调度方法
JP2013222293A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
CN108429265B (zh) 一种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How will demand response aggregators affect electricity markets?—A Cournot game analysis
JP5656921B2 (ja) 電力融通装置、電力融通システム、電力融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36934A (zh) 考虑热电协调运行的负荷聚合商参与需求响应的报价方法
JP5622924B2 (ja) 電力需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需要管理方法
Mostafa et al. A correlated equilibrium game-theoretic approach for multiple participants 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s operation
Malla et al. A survey on pow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oversubscription of multi-tenant data centers
JP2016038795A (ja) 電力需要量抑制支援装置、電力需要量抑制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45397B (zh) 电力供求控制装置以及电力供求控制方法
Liang et al. Robust distribution system expansion planning incorporating thermostatically-controlled-load demand response resource
Esmat et al. Decision support program for congestion management using demand side flexibility
Ju et al. Hierarchical control of air-conditioning loads for flexible demand response in the short term
Yaghmaee et al. Power consumption scheduling for future connected smart homes using bi-level cost-wise optimization approach
Xia et al. Local measurements and virtual pricing signals for residential demand side management
JP7279435B2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4742425A (zh) 绿色数据中心多资源协同规划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Sola et al. Demand-side management in a smart micro-grid: A distributed approach based on Bayesian game theory
Huang et al. Smooth scheduling for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smart grid
Wang et al. Day-ahead emission-aware resource planning for data center considering energy storage and batch worklo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