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0828A -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0828A
CN104940828A CN201510382692.5A CN201510382692A CN104940828A CN 104940828 A CN104940828 A CN 104940828A CN 201510382692 A CN201510382692 A CN 201510382692A CN 104940828 A CN104940828 A CN 104940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fructus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26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826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0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0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0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每剂药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25-30g、大黄3-7g、虎杖13-18g、山栀8-12g、牡丹皮7-14g、泽泻8-13g、柴胡13-18g、枳壳8-12g、白芍13-18g、鸡内金28-32g、五味子8-12g、白花蛇舌草13-18g、金钱草28-32g、竹茹8-12g、大枣3-5枚、甘草4-8g、云茯苓28-32g、生黄芪29-33g、红花4-8g、赤芍8-12g、桃仁8-12g、郁金9-11g;本发明从解毒利尿入手,激活肝细胞新生组织,修复肝脏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是根据发病原理对症下药,无毒副作用,服药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对病毒性肝炎有治疗作用,具有配方简单合理、纯中药制剂、对身体危害小、无毒副作用、能直达病灶从根上治疗,进而实现标本兼治、不复发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病中的一种,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清除体内病毒,病毒复制会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不适、腹痛、腹泻等等,此外,随着病情的恶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还会出现蜘蛛痣、黄疸、肝掌等症状,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迁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对人们健康危害甚大。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西药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主要表面西药对人的肾脏危害较大、毒副作用大、仅能压制病毒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除去病灶,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目前,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也有一些中药,但是这些中药的保肝作用大于治肝作用,均不能很好的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因此,开发一种纯中药制剂、对身体危害小、无毒副作用、能直达病灶从根上治疗,进而实现标本兼治、不复发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合理、纯中药制剂、对身体危害小、无毒副作用、能直达病灶从根上治疗,进而实现标本兼治、不复发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每剂药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25-30g、大黄3-7g、虎杖13-18g、山栀8-12g、牡丹皮7-14g、泽泻8-13g、柴胡13-18g、枳壳8-12g、白芍13-18g、鸡内金28-32g、五味子8-12g、白花蛇舌草13-18g、金钱草28-32g、竹茹8-12g、大枣3-5枚、甘草4-8g、云茯苓28-32g、生黄芪29-33g、红花4-8g、赤芍8-12g、桃仁8-12g、郁金9-11g。
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每剂药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30g、大黄5g、虎杖15g、山栀10g、牡丹皮10g、泽泻10g、柴胡15g、枳壳10g、白芍15g、鸡内金30g、五味子10g、白花蛇舌草15g、金钱草30g、竹茹10g、大枣4枚、甘草6g、云茯苓30g、生黄芪30g、红花6g、赤芍10g、桃仁10g、郁金10g。
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备料:取一剂原料药,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25-30g、大黄3-7g、虎杖13-18g、山栀8-12g、牡丹皮7-14g、泽泻8-13g、柴胡13-18g、枳壳8-12g、白芍13-18g、鸡内金28-32g、五味子8-12g、白花蛇舌草13-18g、金钱草28-32g、竹茹8-12g、大枣3-5枚、甘草4-8g、云茯苓28-32g、生黄芪29-33g、红花4-8g、赤芍8-12g、桃仁8-12g、郁金9-11g;
步骤2:炮制:首先将步骤1备料准备的原材料放入陶瓷砂锅中,向陶瓷砂锅中加入纯化水,然后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制20分钟,最后滤去药渣,留取药液。
用法:一日一剂,一个疗程7天。
下面集合中医理论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从整体出发,调动全身系统的免疫功能,有良好的疗效。本发明运用: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山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湿通淋;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云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述诸药配伍起来,互补互用,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散结消肿,利湿通淋,解毒消肿的功效;本发明从解毒利尿入手,激活肝细胞新生组织,修复肝脏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是根据发病原理对症下药,无毒副作用,服药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对病毒性肝炎有治疗作用,具有配方简单合理、纯中药制剂、对身体危害小、无毒副作用、能直达病灶从根上治疗,进而实现标本兼治、不复发的优点。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2)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3)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
4)山栀:黄栀子、栀子、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5)牡丹皮:别名牡丹皮、粉牡丹皮、木芍药、条牡丹皮、洛阳花,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6)泽泻: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7)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8)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辛、酸,温。归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9)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10)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11)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12)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性味与归经:苦、甘,凉。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湿通淋。用于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癥积痞块,热淋涩痛,湿热黄疸,蛇虫咬伤。
13)金钱草:为报舂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或带根全草。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与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14)竹茹: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5)大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其根、树皮亦入药,随时可采。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16)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17)云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8)生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19)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的子房,除去杂质,阴干或微火烘干,此时质较软,色深红最佳。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胁肋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20)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21)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22)郁金:玉金、白丝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发明人自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间共接待治疗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28-51岁。把上述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45例,治疗B组45例,对照组30例。三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普通中药汤剂,一日一剂。疗程7天。
治疗A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药液,一日一剂,一个疗程7天。
治疗B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2制得的药液,一日一剂,一个疗程7天。
观察项目
临床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不适、腹痛、腹泻。
实验室检查:血象、中性粒细胞。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治疗结果见下表:
组别 总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不良发应 总有效率(%)
治疗A组 45 32 9 4 0 91.1
治疗B组 45 36 7 2 0 95.5
对照组 30 10 6 14 0 53.3
可见,本发明两种优选实施方式制得的药物均能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茵陈25g、大黄3g、虎杖13g、山栀8g、牡丹皮7g、泽泻8g、柴胡13g、枳壳8g、白芍13g、鸡内金28g、五味子8g、白花蛇舌草13g、金钱草28g、竹茹8g、大枣3枚、甘草4g、云茯苓28g、生黄芪29g、红花4g、赤芍8g、桃仁8g、郁金9g;放入陶瓷砂锅中,向陶瓷砂锅中加入纯化水,先用武火煎沸,然后用文火煎制20分钟,滤去药渣,留存药液。
用法:一日一剂,一个疗程7天。
实施例2
称取茵陈30g、大黄5g、虎杖15g、山栀10g、牡丹皮10g、泽泻10g、柴胡15g、枳壳10g、白芍15g、鸡内金30g、五味子10g、白花蛇舌草15g、金钱草30g、竹茹10g、大枣4枚、甘草6g、云茯苓30g、生黄芪30g、红花6g、赤芍10g、桃仁10g、郁金10g;放入陶瓷砂锅中,向陶瓷砂锅中加入纯化水,先用武火煎沸,然后用文火煎制20分钟,滤去药渣,留存药液。
用法:一日一剂,一个疗程7天。
实施例3
称取茵陈30g、大黄7g、虎杖18g、山栀12g、牡丹皮14g、泽泻13g、柴胡18g、枳壳12g、白芍18g、鸡内金32g、五味子12g、白花蛇舌草18g、金钱草32g、竹茹12g、大枣5枚、甘草8g、云茯苓32g、生黄芪33g、红花8g、赤芍12g、桃仁12g、郁金11g;放入陶瓷砂锅中,向陶瓷砂锅中加入纯化水,先用武火煎沸,然后用文火煎制20分钟,滤去药渣,留存药液。
用法:一日一剂,一个疗程7天。

Claims (3)

1.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剂药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25-30g、大黄3-7g、虎杖13-18g、山栀8-12g、牡丹皮7-14g、泽泻8-13g、柴胡13-18g、枳壳8-12g、白芍13-18g、鸡内金28-32g、五味子8-12g、白花蛇舌草13-18g、金钱草28-32g、竹茹8-12g、大枣3-5枚、甘草4-8g、云茯苓28-32g、生黄芪29-33g、红花4-8g、赤芍8-12g、桃仁8-12g、郁金9-11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剂药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30g、大黄5g、虎杖15g、山栀10g、牡丹皮10g、泽泻10g、柴胡15g、枳壳10g、白芍15g、鸡内金30g、五味子10g、白花蛇舌草15g、金钱草30g、竹茹10g、大枣4枚、甘草6g、云茯苓30g、生黄芪30g、红花6g、赤芍10g、桃仁10g、郁金10g。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备料:取一剂原料药,各原料药的重量为:茵陈25-30g、大黄3-7g、虎杖13-18g、山栀8-12g、牡丹皮7-14g、泽泻8-13g、柴胡13-18g、枳壳8-12g、白芍13-18g、鸡内金28-32g、五味子8-12g、白花蛇舌草13-18g、金钱草28-32g、竹茹8-12g、大枣3-5枚、甘草4-8g、云茯苓28-32g、生黄芪29-33g、红花4-8g、赤芍8-12g、桃仁8-12g、郁金9-11g;
步骤2:炮制:首先将步骤1备料准备的原材料放入陶瓷砂锅中,向陶瓷砂锅中加入纯化水,然后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制20分钟,最后滤去药渣,留取药液。
CN201510382692.5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940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2692.5A CN104940828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2692.5A CN104940828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0828A true CN104940828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5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2692.5A Pending CN104940828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08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0772A (zh) * 2016-05-11 2016-07-20 俞成莲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58323A (zh) * 2017-06-14 2017-09-15 侯辰阳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中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834A (zh) * 2000-11-15 2002-01-02 郑国芃 治疗胆囊炎的胶囊
CN101417116A (zh) * 2008-12-10 2009-04-29 韩杰 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汤药
CN101766720A (zh) * 2010-01-22 2010-07-07 吴清军 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
CN102579973A (zh) * 2012-02-02 2012-07-18 陈中元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834A (zh) * 2000-11-15 2002-01-02 郑国芃 治疗胆囊炎的胶囊
CN101417116A (zh) * 2008-12-10 2009-04-29 韩杰 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汤药
CN101766720A (zh) * 2010-01-22 2010-07-07 吴清军 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
CN102579973A (zh) * 2012-02-02 2012-07-18 陈中元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红卫 等: "清热利湿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2例", 《光明中医》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0772A (zh) * 2016-05-11 2016-07-20 俞成莲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58323A (zh) * 2017-06-14 2017-09-15 侯辰阳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中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8850A (zh) 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595A (zh) 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汤剂及外用膏
CN106110043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313B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666A (zh) 一种用于治疗大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828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7247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88885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
CN10532718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1085281A (zh) 治疗慢性肾炎的一种中药
CN110193076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
CN10477169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
CN104547875A (zh) 治疗瘀阻脉络证型胸痹心痛的中药
CN104971340B (zh) 一种治疗经行泄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533B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88148A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CN105943697A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90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黑热病的中药
CN104257813A (zh) 一种调理气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0190B (zh) 一种养血调经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
CN105169277A (zh) 一种保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767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
CN104771543A (zh) 一种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
CN104523975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酊剂及制备
CN104758830A (zh) 一种治疗骨病及皮肤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