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6483A -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6483A
CN104936483A CN201480006053.2A CN201480006053A CN104936483A CN 104936483 A CN104936483 A CN 104936483A CN 201480006053 A CN201480006053 A CN 201480006053A CN 104936483 A CN104936483 A CN 104936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link
attached
sea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0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6483B (zh
Inventor
G·M·劳森
S·雷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064,70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38685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 filed Critical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
Priority to CN2019112187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1193B/zh
Priority to CN201910439286.6A priority patent/CN1102150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6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6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6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6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including a leg-rest or foot-rest
    • A47C1/03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including a leg-rest or foot-rest in combination with movably 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i.e. the seat and back-rest being movably coupl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extension mechanism of the foot-rest is actuated at least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s of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5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including a leg-rest or foot-rest in combination with movably 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i.e. the seat and back-rest being movably coupl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extension mechanism of the foot-rest is actuated at least by the relative movements of seat and backrest actuated by linkages, e.g. lazy-tongs mechanis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适于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调节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脚蹬组件上的座位安装板、两者均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的靠背安装连杆和后钟形曲柄、控制脚蹬传动连杆的启动器杆以及用于执行联动组件的自动化调节的线性致动器。在运行中,线性致动器在第一阶段的行程产生启动器杆上的转矩。脚蹬传动连杆将该转矩变换成将脚蹬组件推入伸展位置的横向定向的力。第二阶段中的行程用于向前推动启动器杆并使座位安装板以恒定的倾斜角度向前平移。该向前平移引起后钟形曲柄旋转,由此将靠背安装连杆向后偏置到斜躺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设计用于在基本固定的位置支撑用户身体的活动装饰家具。活动装饰家具包括躺椅、倾斜椅、沙发、双人沙发、组合沙发、影院座椅位、传统座椅、以及具有可移动座椅部的座椅,这些家具在此通称为“座椅单元”。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开发用来适应各种各样的座椅单元的改进联动机构,否则本领域中的座椅单元由联动机构的配置来限定。而且,本发明改进的联动机构使得靠墙或靠近其它固定物体放置的座椅单元能够斜躺。
背景技术
存在斜躺式座椅单元,所述斜躺式座椅单元允许使用者相对于座位向前伸出脚蹬并向后放倒靠背。这些现存的座椅单元典型地提供三种基本位置(例如,标准的、不斜躺的闭合位置;伸展位置;以及斜躺位置)。在闭合位置中,座位处于大体水平的定向上,而靠背基本上直立地布置。此外,若座椅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有机械装置的凳(ottoman),则机械装置被折叠从而使凳不伸出。在通常被称为电视(“TV”)位置的伸展位置,凳伸在座位的前方,而靠背仍然充分直立以允许座椅单元的使用者舒适地观看电视。在斜躺位置,靠背从伸展位置向后枢转至与座位成钝角关系以便休憩或睡觉。
行业中的几种现代座椅单元适于提供上述调节能力。但是,这些座椅单元需要相对复杂的联动机构来承担该能力。当结合自动化时,复杂的联动组件会限制某些设计环节。特别地,这些联动组件对结合用于使上述位置之间的调节自动化的单个马达有限制,并且需要两个或更多马达来完成每一种调节的自动化。例如,在多个位置之间自动调节时实现全范围的运动通常需要多个大型马达,每个马达均具有较大的行程。(联动组件的几何形状阻碍了将单个大型马达安装在其上而不干扰横梁、下层表面或附接至联动组件的移动部件。)因此,当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自动调节时,更精确的可实现全方位移动的联动机构将填补移动装饰领域的现有技术中的空白。
此外,对由传统的复杂联动机构提供的横向调节的缺乏不利地需要座椅单元整体向外移动离开邻接的墙壁。因此,传统的复杂联动机构需要座椅单元占据更大的房屋面积。否则,在不在靠背与邻接的墙壁之间提供很大间隙的情况下,处于斜躺位置的靠背将与邻接的墙壁接触。
此外,当对传统的复杂联动机构采用机动化的调节时,容纳这些机构的座椅单元在被调节至斜躺位置时易于向前倾翻。倾翻通常是由于座椅单元的使用者向前倾斜而马达或其它自动化的机构不允许从座椅单元向外保持凳的脚蹬组件的折叠而导致的。相应地,当在座椅单元中向前倾斜以避免座椅单元倒转时,使用者通常必须进行机动化的调节。
再者,传统的复杂联动机构的机动化调节常常导致座椅单元的凳和靠背不按顺序移动。例如,当从闭合位置被调节至伸展位置时,使用者的腿在凳上产生的压力可能导致伸展脚蹬组件的阻力。作为该阻力的结果,机动化的调节可能开始使靠背不按顺序斜倚,直至获得预定行程的完整移行。
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于一种新颖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允许座椅单元提供弥补对相当大的墙壁间隙的需求的节省空间的实用性。此外,本发明的联动机构以简单和精确的布置构成,以便提供合适的功能,同时弥补传统的复杂联动机构内固有的上述非期望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试图提供简化的、能够组装到单个紧凑型马达的且能够基本适于任何类型的座椅单元的联动机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紧凑式马达和联动机构可共同实现座椅单元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全方位移动和顺序按序调节。紧凑型马达可以采用熟练的、低成本的方式来调节联动机构而不会在常规自动化设计中产生干扰或对自动化而言固有的其它内部缺陷。联动机构可配置成具有协助防止座椅单元的倾翻、座椅单元在各位置之间按序调节、将脚蹬组件锁定在伸展位置以及校正常规设计中出现的其它缺点的功能。可利用各种传动连杆构型,例如单个传动连杆或多传动连杆组件。
通常,该新颖的座椅单元包括以下构件:第一和第二搁脚(支脚)凳;一对处于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基板;一对处于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座位安装板;在座位安装板之间延伸的座椅支承面;以及将基板与座位安装板互相连接的一对大体镜像的联动机构。此外,座椅安装板相对于在座椅单元下层的表面布置于倾斜方向上。在运行时,联动机构适合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以及斜躺位置之间移动。
典型地,联动机构包括一对脚蹬组件,所述脚蹬组件将第一和第二搁脚凳可移动地互相连接至座位安装板。在实施例中,联动机构均包括带后钟形曲柄的座位调节组件,该钟形曲柄适于使相应的座位安装板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调节期间在基板上平移。在实施例中,后钟形曲柄在维持座位安装板与基板处于倾斜定向关系的同时使相应的座位安装板平移。因此,座椅支承面可贯穿调节过程以特定倾斜角度偏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各联动机构包括顺序调整板和顺序调整元件。顺序调整板包括配置成导向槽,该导向槽配置成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互相连接的中间区域。该顺序调整元件通常延伸到导向槽内。在运行中,顺序调整元件在座椅单元在伸展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被调节时仍处于第一区域内,在座椅单元被调节至伸展位置时仍处于中间区域内,而在座椅单元在伸展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被调节时仍处于第二区域内。因此,当从闭合位置移动到伸展位置时,靠背被约束非故意地斜倚。此外,当从斜躺位置移动到伸展位置时,脚蹬组件被约束非故意地折叠或关闭。
在又一实施例中,旋转限制机构有助于限制联动机构的倾斜和斜倚。例如,旋转限制机构有助于座椅单元的靠背部在联动机构处于闭合位置且座椅单元处于直立位置时的向前旋转。此外,旋转限制机构还有助于在联动装置打开至完全斜躺位置时支承联动装置。示例性的旋转限制机构包括固定在联动机构上的一个位置以限制联动机构的一个或多个连杆的运动范围的止挡元件。
附图说明
在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且与其一同阅读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指示不同视图中的相同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于闭合位置的座椅单元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类似于图1但处于伸展位置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类似于图1但处于斜躺位置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斜躺位置的联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座椅单元内部的有利位置所见的处于斜躺位置的联动机构的概略性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类似于图5但处于伸展位置的视图;
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类似于图5但处于闭合位置的视图;
图8A-8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不同视图,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线性致动器,该线性致动器包括两个传动连杆且提供座椅单元的机动化调节;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翻倾翻机构伸展的状态下被调节为处于斜躺位置的联动机构的概略性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类似于图9但在防倾翻机构收回的状态下处于伸展位置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座椅单元外部的有利位置所见的处于斜躺位置的联动机构的概略性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于闭合位置的联动机构的局部侧视图,突出显示了顺序调整板;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类似于图12但处于伸展位置的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类似于图12但处于斜躺位置的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一端具有成型台阶的基板的概略性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联动机构拆卸的顺序调整板的概略性侧视图;
图17A-17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类似于图4-7的不同几何形状的构件的联动机构;以及
图18A-18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单个传动连杆且提供座椅单元的机动化调节的线性致动器的替换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以满足法定要求的特征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题。但该描述本身并非旨在一定会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相反,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与其它现有技术或未来技术相结合地采用其它方式来实施而包括不同要素或类似于在本文档中描述的要素的要素组合。
图1-3示出了座椅单元10的一部分,该座椅单元在图1中被示出处于闭合位置,在图2中被示出处于伸展位置(TV位置),而在图3中被示出处于斜躺位置。为说明目的,图1-3仅示出了一部分座椅单元10中可以包括的元件,而各种其它可能的构件已被省略。通常,座椅单元10具有座位下层结构12、靠背下层结构14、联动机构100、第一凳下层结构16和第二凳下层结构18(图2)。座位下层结构12和靠背下层结构14可相对于座椅单元10的基座并相对于彼此移动,如通过图1-3中示出的位置所示。在实施例中,联动机构100有利于座椅单元10移动到图1-3中示出的位置。亦即,联动机构100布置成枢接地致动和控制座位下层结构12、靠背下层结构14以及凳16和18在图1-3所示的位置之间的移动,如下文更充分地描述的。
图1示出了被调节至闭合位置的座椅单元10,所述闭合位置是下层结构12处于大体上水平的位置且靠背下层结构14大体上直立并与座位下层结构12处于基本上垂直偏置关系的通常非斜躺就座位置。特别地,座位下层结构12可相对于座椅单元10的基座布置于稍微倾斜的定向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倾斜方向可贯穿座椅单元10在非斜躺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调节被维持。当处于闭合位置时,凳下层结构16和18基本上定位在座椅单元10的座位下层结构12和其它座位结构下方。
来看图2,示出了伸展位置(TV位置)。当座椅单元10被调节至伸展位置时,第一凳结构16和第二凳结构18从座椅单元10的座位下方伸出。此外,靠背保持基本上垂直于座位。如在本说明书的其它部分中将更具体地描述的,由于座椅单元的座位板向前移动(即,相对于图1-3中示出的视图向左),座椅单元的靠背在座椅单元10移动到伸展位置时不抵靠相邻的墙壁(即,定位在图1-3中示出的视图的右方)。座位下层结构12相对于座椅单元基座被维持在倾斜定向上。因此,图2所示的处于伸展位置的座椅单元10的构型在提供了节省空间的实用性的同时为使用者提供了斜躺TV位置。
图3示出了斜躺位置,在斜躺位置座椅单元10完全放倒。靠背下层结构14由联动机构100向后旋转并以后倾斜角度偏置。后倾斜角度典型地与座位下层结构12为钝角关系。但是,在由联动机构100控制时,靠背的后倾斜角度由于座位12的向前和向上平移而偏离。这与具有3位机构的某些其它躺椅形成对比,所述躺椅在调节期间使它们的靠背向后移动,从而要求躺椅定位成与相邻的后方墙壁或其它贴近的固定物体相距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座位下层结构12的向前和向上平移允许零墙壁间隙。通常,“零墙壁间隙”在此用来指示容许将座椅单元10定位成紧邻相邻的后方墙壁和其它固定物体的节省空间的实用性。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凳16和18可在从伸展位置移动到斜躺位置时进一步向前和向上移动。
如上所述,图1-3仅示出了座椅单元10的一些元件;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座椅单元10包括各种其它构件,例如扶手、腿等。例如,就在扶手上枢转(POA)款式椅子而言,扶手将与座位和联动机构100互相连接,使得座椅单元的腿不会直接支承扶手。相反地,腿支承座椅单元10的下层框架,使得座位可随同扶手一起移动。在POA构型中,靠背可包括在扶手上方延伸并在靠背斜倚时围绕扶手的后部枢转的翼部。在被已知为嵌套框架款式的替换构型中,扶手相对于可经由联动机构调节的座位12静止。在此实施例中,座位12可在座椅单元10的调节期间移动,但扶手保持相对静止。
图4-7示出了用于设计成在被调节至斜躺位置时提供额外的布局的可手动调节的、零墙壁间隙座椅单元10(下称“座椅单元”)的联动机构100的构型。如上文所述,联动机构100布置成枢接地致动和控制座椅单元的座位、靠背、以及凳在图4-7所示位置之间的移动。亦即,联动机构100可被调节至斜躺位置(图4和5)、伸展(TV)位置(图6)和闭合位置(图7)。在斜躺位置,靠背向后旋转并以后倾斜角度偏置,所述后倾斜角度与座位处于钝角关系。当座椅单元10被手动调节至伸展位置时,凳仍然向前伸出,而靠背有角度地偏置成基本上垂直于座位。闭合位置配置为不斜躺的就坐位置,其中座位处于大体上水平的位置,而靠背仍大体上直立。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调节期间,联动机构100包括座位调节组件500,其中后钟形曲柄530适于使座位安装板400沿相对于基板410的恒定倾斜方向在基板410上平移。
此外,联动机构100包括多个其它联动装置,其布置成致动和控制座椅单元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的移动。这些联动装置能可枢转地互相连接。可以理解和认识到,这些联动装置之间的枢轴联接(在图中示为枢轴点)能够采用各种配置,例如枢轴销、轴承、传统安装五金件、铆钉、螺栓和螺母组合,或者是其它合适的在家具制造工业中公知的紧固件。此外,连杆和支架的形状可以变化,某些枢轴点的位置也可变化。可以理解的是,当说到联动装置被可枢轴地“联接”至另一个元件(例如,联动装置、靠背、框架及其他类似物),与另一个元件“互相连接”,“附接”在另一元件上等等时,可以预期的是联动装置与元件互相直接接触,或者也可出现其它元件(例如中介元件)。
通常,在运行时,联动机构100引导靠背、座位、以及凳的转动。在示范性构型中,通过一对基本上镜像的联动机构(在此示出其中之一且以附图标记100来指出)控制这些移动,其中,包括可枢转地互相连接的联动装置的配置。联动机构布置成与将一对相对的臂之间的座椅单元分成两半的纵向延伸平面成相对地面对的关系。因此,下面的讨论仅集中在联动机构100中的一个,该内容同等适用于其它补充的联动组件。
继续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斜躺位置的联动机构100的局部透视图。在实施例中,联动机构100包括脚蹬组件200、座位安装板400、基板410和座位调节组件500。脚凳组件200包括多个连杆,所述多个连杆设置成当座椅单元在从伸展位置调节至闭合位置期间分别伸出和折叠凳。座位安装板400配置成固定地安装至座位下层结构(图1-3),并且协同对置的座位安装板限定座位支承面(未示出)。座位调节组件500包括靠背安装连杆510、后钟形曲柄530、顺序调整连杆550(参看图11-14)和多个其它连杆。通常,座位调节组件500适于使联接至靠背安装连杆510的靠背下层结构14(图1-3)斜倚和倾斜,以及使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的座位下层结构12横向平移。
参照图4-7,现将详细论述联动机构100的构件。如上文简要提及的,联动机构100包括脚蹬组件200、座位安装板400、基板410、以及座位调节组件500。脚蹬组件200包括前凳连杆110、后凳连杆120、内凳连杆130、中间凳支架140、外凳连杆150和凳支架170。前凳连杆110在枢轴115处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前凳连杆110在枢轴113处可枢转地联接至内凳连杆130并在枢轴117可枢转地联接至外凳连杆150。此外,前凳连杆110包括前止挡元件422,该前止挡元件用于在内凳连杆130与其接触时从闭合位置调节至伸展位置。
前凳连杆110也在枢轴111处可枢转地联接至脚蹬锁定连杆370。脚蹬锁定连杆370经由启动器支架360(图5和11)与启动器杆350间接联接,其中启动器杆350被手动或自动转动以控制脚蹬组件200的伸展或折叠。脚蹬锁定连杆370和与后凳连杆120对向的前凳连杆110之间的可枢转联接器111提供减少脚蹬组件200在处于闭合位置时(图7)的松弛或下垂的偏心锁定构型。换言之,脚蹬锁定连杆370的可枢转联接器111位于其它机构中相当的枢转连接位置的前方。枢转111的该前方位置消除了脚蹬组件200后方的连杆内潜在的松弛因素。
后凳连杆120在枢轴121处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且在枢轴133处可旋转地联接至内凳连杆130。此外,后凳连杆120在枢轴125处可枢转地联接至座位调节组件500的脚蹬传动连杆590。在闭合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的调节期间,通过脚蹬传动连杆590传递到枢轴125以及通过脚蹬锁定连杆370传递到枢轴111的前向力致使脚蹬组件200推出到伸展位置。
内凳连杆130可枢转地在枢轴133处在一端联接至后凳连杆120且在枢轴113处联接至前凳连杆110。在相对端,内凳连杆130可枢转地在枢轴172处联接至脚蹬支架170。在内凳连杆130的端部之间,中间凳支架140可枢转地在枢轴135处与其联接。中间凳支架140也在枢轴141处可枢转地联接至外凳连杆150。外凳连杆150还可枢转地在枢轴117处联接至前凳连杆110并在枢轴175处联接至凳支架170。
座位调节组件500包括启动器支架360(图5和11)、脚蹬锁定连杆370、前升降连杆440、前枢轴连杆450、托架连杆460、前钟形曲柄485、靠背安装连杆510、后控制连杆520、后钟形曲柄530、搭接连杆535、后枢轴连杆54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导向槽555的顺序调整板550、在导向槽555内移行的顺序调整元件560、前顺序调整连杆570和脚蹬传动连杆590。启动器杆350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通常,启动器杆350如图8所示跨越座椅单元的底架,并且还与镜像联动机构的补充的座位安装板可旋转地联接。
典型地,启动器杆350适于接收使用者对在闭合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的调节的致动。在特定实施例中,启动器杆350可被手动控制(例如,使用者可在手柄上施加手动的向后的力或可在线缆致动器的释放杆上施力)或自动控制(例如,使用者可触发传输到线性致动器300的控制信号),如下文参考图8A-8D和18A-18D更充分地讨论的。启动器杆350在其上端固定地附接在启动器支架360上(图11)。启动器支架360的下端在枢轴365处可枢转地联接至脚蹬锁定连杆370的后部372,如图11中最佳地示出的。
参考本发明的手动操作实施例,启动器支架360和脚蹬锁定连杆370的互相联接将由使用者施加至启动器杆350的转矩(旋转力)变换成作用在脚蹬组件200的枢轴111上的向前和向上推力(定向力)。亦即,参照图11,施加至启动器杆350的逆时针力矩转换成脚蹬锁定连杆370的向上和向前平移,该平移引发脚蹬组件200从闭合位置(图1和7)到伸展位置(图2和6)的伸展。
如上所述,枢轴111将脚蹬锁定连杆370的前部371联接至脚蹬组件200的前凳连杆110。与传统4杆伸展机构不一样,向上和向前的推动被引导到与后凳连杆对向的前凳连杆110。因此,图4-7的构型使得脚蹬个组件200能够明显伸展,而且使脚蹬组件200在处于闭合位置时具有紧凑的折叠尺寸。该紧凑的折叠尺寸使得脚蹬组件200能够在处于闭合位置时位于座椅支承面下方和至少一个横梁(下述)的下表面上方。
在运行中,在施加作用在枢轴111上的向前和向上的推动(经由脚蹬锁定连杆370)时,前凳连杆110绕枢轴115向前转动,从而致使脚蹬组件200伸展。前凳连杆110的向前旋转影响后凳连杆120绕枢轴121向前旋转。通常,枢轴133和113的构型的结果是,前凳连杆110和后凳连杆120以基本上平行相间隔的关系旋转。前凳连杆110和后凳连杆120的旋转分别产生外凳连杆150和内凳连杆130的向上运动。在它们的向上移动期间,外凳连杆150和内凳连杆130分别协同操作以提升和转动中间凳支架140和脚蹬支架170至大体水平方向。相应地,由脚蹬支架170支承的第一搁脚凳16(参看图1-3)和由中间凳支架140支承的第二搁脚凳18可从座位支承面下方的位置移动到伸展、水平定向的位置。脚蹬组件200的收回通过在向下和向后平移时拉动脚蹬锁定连杆370的启动器杆350(处于图11所示的位置)处的顺时针力矩而被触发。通常,该向下和向后的平移引发脚蹬机构200的与上文参照伸展操作所述的步骤相反的运动。
来看图5-7,现在将讨论座位安装组件500的其它构件。在座位安装组件500的向后点开始,靠背安装连杆510在枢轴401处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的后部902(参看图9)。此外,靠背安装连杆510在枢轴511处可枢转地联接至后控制连杆520的上部521。后控制连杆520在枢轴511处在上部521可枢转地联接至靠背安装连杆510且在枢轴525处在下部522可枢转地联接至后钟形曲柄530。
后钟形曲柄530包括上部539、下部537和前部538。后钟形曲柄530在枢轴536处在其下部537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的中部409(参看图9)。此外,后钟形曲柄530在枢轴525处在下部537可枢转地联接至后控制连杆520的下部522。此外,后钟形曲柄530在枢轴541处在上部539可枢转地联接至后枢轴连杆540的上部543。后枢轴连杆540的下部544在枢轴542处可旋转地联接至基板410的后端416。通常,后控制连杆520、后枢轴连杆540和后钟形曲柄530的这种互相联接适于使座位安装板400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调节期间在基板410上平移,同时维持它们之间的倾斜定向关系。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座位安装板400可贯穿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调节与基板410成基本上一致的倾斜角度偏置。此外,后控制连杆520、后枢轴连杆540和后钟形曲柄530的互相联接适于在座位安装部400在基板410上方向上和向前平移的同时使靠背14(参看图1-3)向后斜倚。相应地,实现了零墙壁间隙能力。
后钟形曲柄530包括后止挡元件420(图6和7)以防止靠背安装连杆510在后枢轴连杆540与其接触时的额外倾斜,如图7所示。因此,后止挡元件420在后钟形曲柄530上的位置至少部分地决定靠背的允许向后偏置程度并限定联动机构100在被调节至闭合位置时的构型。后钟形曲柄530也在枢轴533处在前部538可枢转地联接至搭接连杆535的后部532。搭接连杆535在枢轴436处在前部531可枢转地联接至前升降连杆440的中间部447。
在另一实施例中,止挡元件513从座位安装板400延伸。当处于直立位置(例如,图7)或TV位置(例如,图6)时,止挡元件513与靠背安装连杆510的一部分——例如侧面或边缘——接合,以阻碍靠背安装连杆510的向前倾斜。例如,靠背安装连杆510可包括从靠背安装连杆510延伸并与止挡元件513接触的延伸部或指形部515。此外,当移动到完全斜躺位置(例如,图5)时,止挡元件513与靠背安装连杆510的另一部分接合,以阻碍靠背安装连杆的进一步向后斜倚。例如,靠背安装连杆510可包括与指形部515大体对向并与止挡元件513接合的卡板517。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挡元件513(例如,枢轴)与靠背安装连杆510的至少两个不同部分接合,并且至少两个不同部分的其中每个部分都包括相应的边缘。在又一实施例中,相应的边缘沿例如通过图5的放大部分中的虚线所示交叉的平面延伸。例如,各平面可在接近垂直的定向上交叉。
将止挡元件513定位成与处于完全直立和完全斜躺位置的靠背安装连杆510接合具有多个目的。例如,基于后枢轴连杆540与靠背安装连杆510之间的多个压接接头中的间隙,即使当联动机构处于直立位置时,在不存在止挡元件513的情况下,靠背安装连杆也可以向前旋转。止挡部513相对于靠背安装连杆510定位成形成进一步限制靠背安装连杆510的向前移动的预置载荷。这也提供了诸如三人沙发和组合家具的多座位家具中的靠背的更一致的对齐。在完全斜躺位置,与靠背安装连杆510接合的止挡元件513的位置也有助于防止靠背安装连杆510和后枢轴连杆540的弯曲。亦即,在不存在止挡元件513的情况下,当在椅背上向后施加足够大的力(例如,通过椅子内的人施加)时,存在弯曲风险。为了应对这种风险,靠背安装连杆510可以由更重的钢材制成。但是,通过将止挡元件513定位在座位板2400上和靠背安装连杆510处,靠背安装连杆510可以由更薄的钢制成以降低成本。
在图5中,指形部515和卡板517仅仅是示范性的,且靠背安装连杆510可包括设计成在不同部位与止挡元件513接触以控制靠背安装连杆510的倾斜和斜倚的各种其它构型。例如,代替形成从靠背安装连杆510的外周突出的元件,可以在外周中形成切口以形成类似于指形部515的第一接合边缘和类似于卡板517的第二接合边缘。亦即,靠背安装连杆510包括外周和体部509,且一切口可以从外周向内延伸到体部509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靠背安装连杆510的与止挡元件513接合的部分配置成将相对于垂直位置的斜倚量限制在约49度。例如,指形部515(即,第一接合边缘)与卡板517(即,第二接合边缘)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限定出止挡元件513在靠背安装连杆510枢转时的移行路径。该移行路径可配置成控制允许的斜倚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使用直径为约0.450"的止挡部时,止挡件513的移行距离处于约0.80"到约1.20"之间的范围内。因此,该构型也可以此距离与直径之比。止挡元件513可单独使用,或结合文中描述的其它止挡部使用,以限制联动机构的运动范围。
在实施例中,前升降连杆440包括后部446、前部445和中部447。如上所述,前升降连杆440的中部447在枢轴436处可枢转地联接至搭接连杆535的前部531。前升降连杆440在枢轴441处在后部446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的前部901(参看图9)。此外,前升降连杆440在枢轴452处在前部445可枢转地联接至前枢轴连杆450的上部456。前枢轴连杆450在枢轴453处在下部457可旋转地联接至基板410的前端415(参看图9)。
在本发明的情形中,前枢轴连杆450包括在枢轴451处可枢转地联接至托架连杆460的下部463的中部458。托架连杆460在枢轴461处在上部464可枢转地联接至前钟形曲柄485。典型地,前钟形曲柄485包括上部481、下部483和前部482,如图7所示。前钟形曲柄485的上部481在枢轴461处可枢转地联接至托架连杆460,如上文刚刚说明的。前钟形曲柄485的中部482处的枢轴487将前钟形曲柄485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的中部409(参看图9)。前钟形曲柄485的下部483在枢轴486处可枢转地联接至脚蹬传动连杆590的后端591。脚蹬传动连杆590的前端592在枢轴125处可枢转地联接至脚蹬组件200的后凳连杆120。
继续参照图4-7,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座位调节组件500的运行。首先,可在靠背处接收操作者发起的向后的就座力。如上所述,靠背安装连杆510协同镜像联动机构的补充的靠背安装连杆用来支承座椅单元的靠背。在可手动调节的座椅单元的一个实施例中,定向在靠背处的使用者向后力应当克服平衡阈值以便向后偏置靠背安装连杆510,由此实现从伸展位置(图6)到斜躺位置(图5)的移动。平衡阈值基本可由靠背上的向后使用者力与座位上的向下使用者重量之比限定。在运行中,使用者的重量的向下力向下推动座位安装板400,而使用者作用在靠背上的向后力通过靠背安装连杆510、后控制连杆520、后钟形曲柄530、后枢轴连杆540和基板410的互相联接而向上和向前推动座位安装板400。(应该指出的是,平衡阈值可应用于手动调节款式座椅单元中,而自动化调节款式座椅单元依赖于马达或其它线性致动器来在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调节联动机构100。)因此,向后的力克服向下的力以引发座椅单元的调节。
一旦使用者通过借助于施加充分的向后的力而抵消他/她在座位中的重量而或在靠背上向后倾斜而克服平衡阈值,便可以实现靠背安装连杆510绕枢轴401的向后运动(从图5的视角看顺时针旋转)并且开始从伸展位置到斜躺位置的调节。向后旋转产生绕枢轴511的转矩。转矩通过后控制连杆520变换成横向定向的力。因此,后控制连杆520在靠背安装连杆510与后钟形曲柄530之间传递横向定向的力。典型地,后控制连杆520在后钟形曲柄530上形成绕枢轴536的顺时针转矩。后钟形曲柄530将顺时针转矩变换成被引导从后枢轴连杆540通过的向下的力,后枢轴连杆540在枢轴542处绕基板410的后端416旋转。
该旋转使得座位安装板400能够在从伸展位置调节至斜躺位置期间相对于基板410向前和向上平移。在实施例中,连杆510、520和540以及后钟形曲柄530设计成使座位安装板400平移,使得座位在从TV位置调节至完全斜躺位置时保持与基板410成基本上一致的倾斜角度偏置。此外,连杆510、520和540以及后钟形曲柄530设计成使座位安装板400以比靠背安装连杆510的向后旋转大的速度向前平移,从而实现零墙壁间隙。
座位安装板400的向前平移还受连杆535、440和450影响。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后钟形曲柄530上绕枢轴536的顺时针转矩(由使用者施加)在搭接连杆535上产生用于向后牵拉前升降连杆440的横向定向的力。此向后牵拉形成前升降连杆440绕枢轴441的逆时针旋转,枢轴441将前升降连杆440可旋转地联接至座位安装板400。该逆时针旋转最终由内部中间止挡元件421阻止。当前升降连杆440与内部中间止挡元件421接触时,实现向斜躺位置的充分调节。前升降连杆440的逆时针旋转还经前枢轴连杆450在基板410的前端415上形成横向定向的力。该横向定向的力使前枢轴连杆450绕枢轴453向前摆动,由此实现座位安装板400相对于基板410的向前平移。
在解除靠背上低于平衡阈值的向后就座力(例如,通过使用者向前倾斜)后,允许靠背安装连杆510向前偏置。特别地,向下的就座力允许后枢轴连杆540在后钟形曲柄530上向上推动,从而形成其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将横向定向的力传递通过用于使靠背安装连杆510以逆时针方式旋转的横向定向的力。亦即,由后控制连杆520施加的横向定向的力使靠背安装连杆510能够向前移动到基本上直立定向。在一个例子中,从后钟形曲柄530延伸的止挡元件(未示出)在与座位安装板400接触时阻止其连续旋转;从而抑制靠背在处于闭合或伸出位置时的进一步向前倾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各种连杆和枢轴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是可变的,这允许联动机构100配置成实现期望的功能性。各种连杆和枢轴可配置成控制座位安装板400相对于基板410的向前和向上平移量。图17A-17C示出了联动机构100的联动装置具有不同尺寸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可变化的尺寸的示例包括:基板410的枢轴542和枢轴453之间的距离;后枢轴连杆540的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前枢轴连杆450的枢轴452和453之间的距离;搭接连杆535的枢轴533和436之间的距离;前控制连杆460的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以及前钟形曲柄485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后540的枢轴541和542之间以及前枢轴连杆450的枢轴452和453之间的距离影响座位安装板400相对于基板的向前平移。例如,增大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大枢轴452和453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座位安装板400的增加的向前平移,这改善了联动机构的零墙壁特征(例如,墙壁间隙)。减小这些枢轴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改善座位与联动装置的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处于从约7英寸到约8.6英寸、优选从约7.3英寸到约8.6英寸的范围内。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座位安装板400的期望的向前平移量,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为约8.6英寸,且更具体地为约8.573英寸(例如,图17A-17C)。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形成期望的座位间隙量,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为约7.3英寸,且更具体地为约7.328英寸(例如,图4-7)。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枢轴452和453之间的距离处于从约8.5英寸到约10英寸、优选从约8.7英寸到约9.8英寸的范围内。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座位安装板400的期望的向前平移量,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为约9.8英寸,且更具体地为约9.804英寸(例如,图17A-17C)。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形成期望的座位间隙量,枢轴541和542之间的距离为约8.7英寸,且更具体地为约8.714英寸(例如,图4-7)。
枢轴之间的距离可被限定为彼此的比率。例如,如果一些或全部联动机构100的尺寸以一个系数扩大或缩小,则可使用比率来确定枢轴之间的适宜距离。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枢轴541和542以及枢轴452和453之间的距离比为约8.6:9.8,该距离比形成座位安装板(例如,图17A-17C)的期望的向前平移量。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枢轴541和542以及枢轴452和453之间的距离比为约7.3:8.7,该距离比形成了期望的座位间隙量(例如,图4-7)。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前枢轴连杆450、前升降连杆440和前钟形曲柄485的相对位置相对于联动机构100的其它元件向前移位。例如,前枢轴连杆450的枢轴453可布置在基板410上的更前方,使得枢轴542和枢轴453之间的距离增大且枢轴453朝基板410的前部进一步移位。此外,枢轴411——前升降连杆440在该枢轴处附接在座位安装板400上——以及枢轴487——前钟形曲柄485在该枢轴处附接在座位安装板400上——向前移位。
当构成联动机构时,使前枢轴连杆450、前升降连杆440和前钟形曲柄485向前移位与联动机构100的其它元件相结合可以有助于座位板400相对于基座410的更高向上平移。例如,托架连杆460的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影响座位板400相对于基板410的向上平移。亦即,增大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增大的向上平移,这改善了联动机构的布局特征。布局特征改善是因为座位和椅子以更快的速度移动以平衡靠背斜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处于从约8英寸到约8.6英寸的范围内。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为约8.1英寸,且更具体地为约8.077英寸(例如,图4-7)。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座位安装板400的向上平移,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为约8.5英寸且更具体地为约8.535英寸(例如,图17A-17C)。因此,图17A-17C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使前枢轴连杆450、前升降连杆440和前钟形曲柄485向前移位(相对于图4-7所示的实施例)(相对于座位安装板400)并且将枢轴451和461之间的距离配置为约8.5英寸。
使前枢轴连杆450、前升降连杆440和前钟形曲柄485向前移位可采用各种方式来限定。例如,枢轴487可在各种位置将前钟形曲柄485附接在座位安装板400上。在第一构型中,约4英寸的距离可在枢轴487和536之间延伸(例如,图4-7)。在前钟形曲柄485向前移位的第二构型(例如,图17A-17C)中,枢轴536和前钟形曲柄485的枢轴487之间可存在约4.5英寸的距离,使得枢轴487相比于第一构型水平向前移位约0.9英寸。
在图4-7所示的实施例中,前钟形曲柄485包括杖状构型,该构型允许前钟形曲柄485围绕启动器杆350旋转。亦即,前钟形曲柄485的弯曲允许前钟形曲柄485在从闭合位置(例如,图7)移动到伸展位置(例如,图6)时旋转而不与传动机构350碰撞。但是,当前钟形曲柄485向前移位以避免干扰启动器杆350时,前钟形曲柄485的弯曲部可以不同地构成。例如,槽可以定位在前钟形曲柄485的外周中或前钟形曲柄485的中部(例如,图17B和17C)中,该槽在前钟形曲柄围绕启动器杆350旋转时提供用于启动器杆350的移行路径。
现在参照图8A-8D和18A-18D,示出了联动机构100的自动化形式,并且现在将通过下面的实施例描述该自动化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自动化形式包括如图8A-8D所示的双联动装置构型。在一替换实施例中,该自动化形式包括如图18A-18D所示的单传动连杆构型。
现在参照图8A-8D,该自动化形式可包括线性致动器300,该线性致动器包括固定在启动器杆350(上文已说明)上的角支架315、马达机构320以及将马达机构320和马达启动器模块340互相连接的轨道330。此外,该线性致动器可包括彼此保持处于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右马达连杆380和左马达连杆390。此外,可设置用作搁靠在座椅单元下方的表面上的基础的支承组件600。
特别地,支承组件600可用于容纳线性致动器300。图8所示的支承组件600可包括前横向部件610和保持与前横向部件610处于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后横向部件620。横向部件610和620用于将线性致动器300和基板410支承在下层表面上方。图5和15的支承套管411和412设置成将线性致动器300和基板410提升到下层表面上方的特定水平。
在实施例中,横向部件610和620用作跨越联动机构100的基板410和结合在镜像联动机构内的补充的基板之间的横梁,该镜像联动机构布置成与联动机构100处于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此外,横向部件610和620可由金属原料形成。类似地,座位安装板400、基板410和包括联动机构100的多个连杆通常由金属原料如冲压成型钢形成。但是,应理解和认识到,可使用家具行业内公知的任何合适的刚性或坚固的材料代替上述材料。
在线性致动器300的实施例中,马达机构320通过联接或固定在附接在前横向部件610上的壳体而被保护。马达机构320可操作地联接至轨道330的前端。轨道330的后端联接或固定地附接在后横向部件620上。轨道330包括第一行程区段331和第二行程区段332。马达启动器模块340配置成在马达机构320的自动化控制下沿轨道330纵向地平移或可滑动地接合。右马达连杆380和左马达连杆390可枢转地联接至马达启动器模块340,并且借助于枢轴382和392可枢转地联接至从角支架315延伸的角支架383和393(分别地)。
如上所述,联动机构100联接至提供联动机构100在斜躺位置、伸展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动力调节的线性致动器30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马达启动器模块340在联动机构100的自动化调节期间朝向或背离马达机构320移行。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马达机构320控制马达启动器模块340沿轨道330的移行区段331和332的移动。
在运行中,来自座椅单元的使用者或其它地方的控制信号可触发马达机构320引发马达启动器模块340的纵向平移,该纵向平移又产生联动机构100的移动。如下文更充分地讨论的,滑动动作被调整顺序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期间,马达机构320使马达启动器模块340相对于马达机构320向前移动,而马达机构320保持大体上固定在适当位置,由此将座位调节组件500从闭合位置(图7和8B)调节至伸展位置(图6和8C)。
第一阶段内的调节包括引起马达启动器模块340沿轨道330的第一移行区段331纵向横移或滑动。马达启动器模块340在第一移行区段331内的这种横移在马达连杆380和390处产生在角支架315上推动的向前和向上的推力,由此可旋转地调节启动器杆350。亦即,马达启动器模块340在第一移行区段331内朝向马达机构320的横移引起角支架393在枢轴392上顺时针旋转(基于通过图8B提供的视图),由此使角支架315和启动器杆350顺时针旋转。图8C提供了角支架393、角支架315和启动器杆350在从图8B顺时针旋转之后的示例性图示。如上所述,启动器杆350的可旋转调节控制座椅单元在闭合位置和伸展位置(即,伸展脚蹬组件200)的调节。
一旦第一阶段的行程基本上完成,第二阶段便开始。在第二阶段期间,马达启动器模块340再次相对于马达机构320向前移动,而马达机构320保持大体上固定在适当位置。在实施例中,第二阶段内的调节包括引起马达启动器模块340沿轨道330的第二行程区段332纵向横移。由于联动机构完全伸展且启动器杆350被阻止进一步旋转,马达启动器模块340在第二移行区段332内的这种横移在马达连杆380和390处产生在角支架315上推动的向前和向上的推力,由此使启动器杆350相对于基板410向前和向上平移。启动器杆350的这种平移控制座椅单元在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的调节(即,在没有使用者作用在靠背上的向后的力的辅助下启动对座位调节组件500的调节)。例如,启动器杆350的向前和向上平移引起座位板400也向前和向上移动,这又引起靠背安装连杆510在枢轴401上顺时针旋转。
在一个例子中,马达机构320、轨道330和马达启动器模块340的组合被实施为“电动的”线性致动器300。在此例子中,线性致动器300由向其提供指令的手动操作的控制器控制。这些指令可在检测到用户启动的手动操作的控制器的致动时提供。此外,这些指令可使线性致动器300执行完整的第一阶段和/或第二阶段的移动。或者,所述指令可使线性致动器300部分地完成第一阶段和/或第二阶段的移动。因此,线性致动器300可能能够以独立的方式移动至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行程内的各种位置并维持在所述位置。
尽管已描述了马达机构320、轨道330和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的组合的特定构型,但应理解和认识到,可使用提供顺序调节的其它类型的合适装置,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文中所述的线性致动器300。例如,马达机构320、轨道330和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的组合可实施为以顺序的方式伸出和收回的伸缩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自动化形式包括如图18A-18D所示的单传动连杆构型。图18A-18D所示的实施例与图8A-8D的相似之处在于,马达1818附接在轨道1820上,并且马达附接在前横向部件610上,而轨道1820的一端附接在后横向部件620上。此外,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可滑动地附接在轨道1820上,使得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可利用马达1818(或某种其它线性致动器)沿轨道1820横移。通常,随着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横越轨道1820,传动连杆1810引起座椅单元在折叠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移动。
图18A-18D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各个方面与图8A-8D不同。例如,两个传动连杆380和390(例如,图8A)由单个传动连杆1810(例如,图18A)代替。此外,在图18A-18D中,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以及角支架1814和1816不同地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包括将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可滑动地联接至轨道1820的承载本体1822。例如,承载本体1822可包括一孔洞(未示出),当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可滑动地联接至轨道1820时,轨道1820经该孔洞伸出。此外,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包括一个向后延伸的安装突片1824和1825,并且每个安装突片都包括相应孔洞。
安装突片1824和1826包括位于二者之间的间隙,并且传动连杆1810的一端嵌合在该间隙中。安装突片1824和1826的孔洞接纳单个紧固件,该紧固件也穿过插入该间隙中的传动连杆1810的端部中的孔伸出,以在枢轴1828处将传动连杆1810可枢转地附接在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上。因此,传动连杆1810在一端通过枢轴1828可枢转地附接在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上。传动连杆1810的相对端嵌合在角支架1814和1816之间,并且通过单个紧固件在枢轴1830处可枢转地附接在角支架1814和1816上。此外,两个角支架1814和1816附接在角支架315上。例如,每个角支架1814和1816都可使用相应的单个紧固件附接在角支架上。
现在将参照图18D描述线性致动器(例如,马达1818)和单个传动连杆1810的运行,图18D示出了传动构件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图。例如,图18D示出了该机构在闭合位置1840、伸展位置1842和斜躺位置1844之间被调节时的传动构件。
在闭合位置1840中,电机1818向后偏置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由此将该机构保持闭合位置(例如,图1和7),并且传动连杆1810如从图18D的侧面看时处于大致水平定向上。从闭合位置1840中,马达1818的启动使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朝向马达1818滑动,由此将该机构操纵到伸展位置1842。单个传动连杆1810的相对水平定向至少部分地有助于在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朝向马达1818滑动时向枢轴1830施加的向前驱动力。亦即,由于传动连杆1810保持其大体水平定向,所以由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在枢轴1818上分配的向前的力变换成由传动连杆1810作用在枢轴1830上的向前的推力。
从闭合位置1840在枢轴1830上向前推动引起角支架1814和1816在枢轴1830上顺时针枢转(基于在图18D中提供的视图),由此引起启动器管350的顺时针旋转。如在本说明书的其它部分中所述,启动器管350的顺时针旋转引起脚蹬组件的伸出。脚蹬组件的伸出部分受止挡元件422(图4)限制,使得止挡元件422与连杆130的接合阻碍启动器管350的进一步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管350旋转临界度数,以将座椅单元从标准位置(例如,1840)调节至TV位置(例如,184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管350在从折叠位置1840调节至伸展位置1842时旋转至少约104度。在另一实施例中,传动管350以处于约104度至约104.815度的范围内的量旋转。自然地,当该临界度数接近恒定(即,约104度)时,可通过调节角支架1814和1816的长度来调节联动机构的运行。
从伸展位置1842,马达1818的启动使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朝向马达1818滑动到斜躺位置1844。同样,传动连杆1820在位置1842处于大体上水平的定向上,使得由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分配在枢轴1828上的力变换成对枢轴1830、角支架1814和1816和启动器管350上的部分向前传动。由于启动器管350在斜躺位置1844被阻碍进一步旋转,所以传动连杆1810向前的运动连同启动器管350一起向前“拖曳”角支架1814和1816。从伸展位置1842在枢轴1830上分配向前的力在启动器管350上分配向前的力。还参照图18A,启动器管350上的向前的力转移到座位板400,由此引起靠背安装连杆510相对于座位板向后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图18D中,可见启动器管350从伸展位置1842向上平移到斜躺位置1844,该平移部分由前升降连杆440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突片1824和1826沿朝向座椅单元的靠背并且朝向后横向部件620的方向从承载本体1822向后延伸。使安装突片1824和1826沿向后方向延伸(与朝向座椅单元的前部的延伸对向并沿朝向前横向部件610的方向)使孔洞(即,枢轴1828)进一步向后定位,由此允许传动连杆1810具有更长的在枢轴1828和枢轴1830之间的长度。此外,使安装突片1824和1826朝向座椅单元的后部延伸(与朝向座椅单元的前部对向)增大了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移行的距离,由此增大了联动机构的行程长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面向后方的突片1824和1826实现的传动连杆1810的长度和更长的行程长度使得联动机构能够移动成完全放倒(图18A)和完全关闭。可采用各种方式来限定完全放倒,在一个实施例中,完全放倒部分由启动器管350从闭合构型1840(图3、7、8B和17A)水平移行到斜躺位置1844(例如,图5、8D和17C)的距离1850(图18D)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移行距离1850处于至少约8.9英寸至约9.8英寸的范围内。例如,在图17A-17C所示的联动构型中,启动器管350的水平移行距离1850为约8.917英寸。在图4-7所示的联动构型中,启动器管350的水平移行距离为约9.793英寸。这些相对的水平移行距离由各种因素决定。例如,在图17A-17C所示的实施例中,角支架1814和1816的长度比图4-7的实施例中包括的角支架1814和1816长。
其它测量结果和尺寸也可用于限定用来在闭合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正确地调节的机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包括至少为14英寸的沿轨道1820的移行范围。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移行范围为约14.25英寸。此外,传动连杆1810包括至少7英寸的枢轴1828和1830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轴1828和1830之间的距离为约7.2英寸。在又一实施例中,角支架315和枢轴1830之间的距离为至少2英寸,且优选为约2.875英寸。
图18A-18D所示的传动连杆布置提供了各种节省成本的优点。例如,图18A-18D中的实施例通过仅包括单个传动连杆1810、位于传动连杆1810和马达启动器模块1812之间的单个紧固件、位于传动连杆1810与角支架1814和1816之间的单个紧固件以及各角支架1814和1816与角支架315之间的单个紧固件而提供了材料成本的节省。此外,由于要组装的元件更少,所以实现了劳动力成本的节省。
现在参照图8A和9,现在将描述座位安装板400的实施例。在一个例子中,座位安装板400设置有分别用附图标记406和405表示的前突片和后突片。这些突片405和406通常形成在座位安装板400的上部中以保持座位结构(参看图1-3的附图标记12)。举例而言,突片405和406可与座位安装板400的其余部分处于基本垂直的关系。因此,座位安装板400的突片405和406协同仍与座位安装板400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补充的座位安装板的类似地构成的突片限定出在座位安装板之间延伸的座椅支承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座位安装板400和该补充的座位安装板均包括固定地附接在其上的一件式座位防护板905。通常,座位防护板905跨越上述座椅支承面的一段。如图9所示,座位防护板905包括前端911和后端912。座位防护板905可在枢轴910处在前端911固定地附接在座位安装板400的前部901上,且可在枢轴920处在后端912固定地附接在座位安装板400的后部902上。在运行中,座位防护板905防止联动机构100的连杆切割到包括座椅单元的座位的泡沫、边带或其它材料中。
参照图9和10,现在将说明防倾翻机构800的构型和运行。首先,通常将防倾翻机构800安装在本发明的自动化形式(例如,包括线性致动器300)上以防止座椅单元在被调节至斜躺位置时向前倾翻。当座椅单元的使用者向前倾斜且满足平衡阈值(上文已描述)时,图1-7和17A-17C的可手动调节的联动机构将自然地从斜躺位置调节至伸展位置。但是,该自动化形式在使用者向前倾斜时保持静止地固定在斜躺位置。使用者重量的这种移动与伸展的脚蹬组件200的向前移动的重量相结合可能使座椅单元失去平衡,从而引起座椅单元向前倾翻。相应地,防倾翻机构800在斜躺位置向前伸展以向失去平衡的座椅单元提供额外的稳定。
通常,防倾翻机构800包括接触元件810、具有上端831和下端832的后部件830以及具有上端823、下端821和中间区段822的前部件820。后部件830的下端832在枢轴801处可旋转地联接至基板410的中部417。后部件830的上端831在枢轴802处可枢转地联接至前部件820的上端823。前部件820的中间区段822在枢轴803处可枢转地联接至前枢轴连杆450的中部458。前部件820的下端821在枢轴804处联接至接触元件810。如文中所用,用语“接触元件”810通常可指任何能够耐受与下层表面的反复接触并且配置成具有充分的刚性以促进座椅单元的稳定性的构件(例如,塑料滚筒、橡胶垫等)。
在运行中,防倾翻机构800在联动机构100被调节至斜躺位置(参看图9)时使接触元件810朝向下层表面(未示出)向前和向下伸展。亦即,当调节至斜躺位置时,前枢轴连杆450绕枢轴453的向前摆动使前部件820伸展,使得部件820和830形成钝角。以相反的方式,当联动机构100从斜躺位置被调节至伸展位置(参看图10)时,防倾翻机构800使接触元件810背离下层表面收回。亦即,当被调节至伸展位置时,前枢轴连杆450的向后摆动使前部件820收回,使得部件820和830形成钝角。
来看图11-14和16,现在将说明顺序调整板550、顺序调整元件560和前顺序调整连杆570。与防倾翻机构800一样,构件550、560和570通常安装在联动机构100的自动化形式上。将构件550、560和570安装在自动化形式上的原因之一是纠正座椅单元的使用者的腿的重量引起座椅上升和/或靠背不按顺序斜倚(即,在完全实现调节至伸展位置之前)的情形。
如图11和16所示,顺序调整板550包括导向槽555、用于接纳用来形成枢轴551的五金件的孔洞740和用于接纳用来形成枢轴556的五金件的孔洞750。导向槽555在顺序调整板550内加工或形成并且包括第一区域710、第二区域732以及将第一区域710和第二区域732互相连接的中间区域720。在实施例中,导向槽555大体上呈L形,且第一区域710基本上是竖直的,而第二区域732基本上是水平的。
顺序调整板550可旋转地联接至后钟形曲柄530的外侧。在一个例子中,可旋转的联接在位于后钟形曲柄530的下部537(参看图6)的枢轴551处发生。前顺序调整连杆570的后端在枢轴556处可枢转地联接至顺序调整板550。前顺序调整连杆570的前端在枢轴571处可枢转地联接至脚蹬传动连杆590的后端591(参看图6)。因此,脚蹬传动连杆590在闭合位置(参看图12)和伸展位置(参看图13)之间的调节又可枢接地横向致动前顺序调整连杆570。该横向致动引起顺序调整板550绕枢轴551向前和向后旋转。因此,顺序调整板550的旋转改变顺序调整元件560在导向槽555内的相对位置。
典型地,顺序调整元件560被配置为可以在导向槽555内轻松地跨置或移行的套管或圆柱形元件。顺序调整元件560在外侧固定地附接在座位安装板400的中部409上,该外侧是与后钟形曲柄530对向的一侧。通常,顺序调整元件560至少部分地伸入导向槽555内。在一特定实施例中,顺序调整元件560完全穿过导向槽555延伸并且包括将顺序调整板550保持在顺序调整元件560上的罩帽(未示出)。
现在将说明构件550、560和570之间的交互。首先,当座椅单元被调节至闭合位置(参看图12)时,顺序调整元件560仍处于第二区域732内。当被卡在导向槽555的第二区域732内时,顺序调整元件560和顺序调整板550之间的交互阻挡座椅单元向斜躺位置的调节。但是,当座椅单元被调节至伸展位置(参看图13)时,通过如上所述向前致动前顺序调整连杆570,顺序调整元件560移位而仍处于导向槽555的中间区域720或肘部内。当仍处于中间区域720中时,座椅单元可被自由调节至闭合位置或斜躺位置,因为导向槽555允许顺序调整元件560从中间区域720的两个移动方向。
然后可经由手动或自动化的控制将座椅单元从伸展位置调节至斜躺位置(参看图14)。该调节引起座位安装板400上升并且使顺序调整元件560移位而仍处于第一区域710内。当顺序调整元件560仍处于导向槽555的第一区域710内时,顺序调整元件560和顺序调整板550的交互阻挡座椅单元向闭合位置的调节。相应地,上述顺序调整确保了脚蹬组件200在闭合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的调节不被靠背的旋转偏置打断,或反之亦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座椅单元的使用者的重量和/或将座位调节组件500的连杆互相连接的弹簧辅助形成或增强顺序调整。
参照图15,现在将描述基板410的示例性构型。首先,基板410包括前端415和后端416(参看图9)。此外,基本上垂直的弯曲部980可构成基板410的下缘。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板410具有在其下缘处形成弯曲部980的台阶960。成型台阶960可位于基板410的前端415(未示出)处,基板410的后端416(参看图15)处,或两者兼备。如图15所示,成型台阶960可提供固定地附接在用作搭接基板的横梁的横向部件610或620中的一者上的抬高区段970。
此外,抬高区段970可补偿支承套管411和412的高度,由此允许基板410的大部分弯曲部980仍处于支承套管411和412的顶部下方的高度处。这样,联动机构100的连杆可设计成更长并且在枢转时覆盖更宽的摆幅(更大的摆动范围)。这些更长的长度和更宽的摆幅的特征有益于实现座位安装板400的更多移动并且在靠背斜倚期间获得更多的墙壁间隙。此外,成型台阶960向基板410的端部415和416提供结构支承和增强,从而允许基板410由更薄的板制成。在实践中,基板410的增强端415和416抵抗弯曲、变形或在运输期间落下所引起或由操作时的其它常见陋习导致的其它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联动机构100的构造适合于使各种连杆和支架能够容易地与座椅单元其它构件组装和拆卸。特别地,枢轴和/或安装位置的性质允许使用快速断开的五金件,例如可拆卸的紧固件。相应地,便于在运输之前快速断开构件或者在接收之后快速连接。
已经参考特定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这些实施例旨在各方面进行说明而非限制。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涉及的替换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从以上看出,本发明很好地适应于获得上述阐述的目的和对象、以及获得其它在设备中明显且固有优点。可以理解的是,某些特征和局部组合是实用的且可在不参考其它特征和局部组合的情况下使用。这是由权利要求预期的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文中特别示出且描述的内容。相反,在此阐述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解释为说明而非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座椅单元的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包括:基板;座位安装板,所述座位安装板与所述基板间隔开且包括从所述座位安装板的后部延伸的止挡部;和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将所述基板与所述座位安装板可移动地互相连接且适合在闭合位置、伸展位置和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能用于支承靠背且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座位安装板的后部的靠背安装连杆,所述靠背安装连杆包括与所述止挡部接合的部分;并且其中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所述部分与所述止挡部接合以限制能在所述闭合位置实现的倾斜量和能在所述斜躺位置实现的斜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机构,其中,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所述部分包括从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外周延伸到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本体中的切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机构,其中,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所述部分包括与所述止挡部接合的指状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机构,其中,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所述部分包括定向成彼此基本上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躺机构,其中,所述止挡部包括约0.45英寸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躺机构,其中,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在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相对于所述座位安装板枢转时限定出所述止挡部的移行路径,并且其中,所述移行路径包括具有处于约0.80英寸到约1.20英寸的范围内的距离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机构,其中,所述止挡元件和所述靠背安装连杆的所述部分将所述靠背安装连杆在闭合位置和直立位置之间的旋转范围限制为约49度。
8.一种有利于靠背的斜躺和倾斜的座椅设备,所述座椅设备包括:具有前部和后部的基板;具有下部和上部的后枢轴连杆,所述后枢轴连杆的下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基板的后部上;后钟形曲柄,所述后钟形曲柄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后枢轴连杆的上部上并且能枢转地附接在座位安装板上;具有下部和上部的后控制连杆,所述后控制连杆的下部附接在所述后钟形曲柄上且所述后控制连杆的上部附接在靠背安装连杆上,所述靠背安装连杆附接在靠背上;具有后部和前部的搭接连杆,所述搭接连杆的后部附接在所述后钟形曲柄上;具有前部、后部和中部的前升降连杆,所述前升降连杆的中部附接在所述搭接连杆的前部上且所述前升降连杆的后部附接在所述座位安装板上;具有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前枢轴连杆,所述前枢轴连杆的上部附接在所述前升降连杆的前部上且所述前枢轴连杆的下部附接在所述基板上;具有前部和后部的托架连杆,所述托架连杆的前部附接在所述前枢轴连杆的中部上;和具有上部和中部的前钟形曲柄,所述前钟形曲柄的上部附接在所述托架连杆的后部上且前钟形曲柄的中部附接在所述座位安装板上,其中所述托架连杆包括将所述托架连杆的前部附接在所述前枢轴连杆上的第一枢轴和将所述托架连杆的后部附接在所述前钟形曲柄上的第二枢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约8英寸且小于或等于约8.6英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设备,其中,所述后枢轴连杆包括用于附接在所述后钟形曲柄上的第一枢轴和用于附接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其中所述前枢轴连杆包括用于附接在所述前升降连杆上的第三枢轴和用于附接在所述基板上的第四枢轴,所述第三枢轴和所述第四枢轴间隔开第二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处于从约7英寸到约8.6英寸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处于从约8.5英寸到约10英寸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比为7:8.5。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比为约8.6:10。
13.一种用于座椅单元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具有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前枢轴连杆,所述前枢轴连杆的下部能可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座椅单元的基板上;具有前部和后部的托架连杆,所述托架连杆的前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前枢轴连杆的中部上;和前钟形曲柄,所述前钟形曲柄附接在所述托架连杆的后部上且能可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座椅单元的座位安装板上,其中所述托架连杆包括将所述托架连杆的前部附接在所述前枢轴连杆上的第一枢轴和将所述托架连杆的后部附接在所述前钟形曲柄上的第二枢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距离处于约8英寸到约8.6英寸之间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前钟形曲柄包括槽,所述槽提供用于所述座椅单元的启动器杆的移行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动机构,还包括:具有后部、前部和中部的前升降连杆,所述前升降连杆的前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前枢轴连杆的上部上且所述前升降连杆的后部能可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座椅单元的座位安装板上;以及具有后部和前部的搭接连杆,所述搭接连杆的前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前升降连杆的中部上且所述前升降连杆的后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联动机构的后钟形曲柄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动机构,还包括具有下部和上部的后枢轴连杆,所述后枢轴连杆的下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基板的后部上且所述后枢轴连杆的上部能枢转地附接在所述后钟形曲柄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座椅设备,其中,所述后枢轴连杆包括用于附接在所述后钟形曲柄上的第一枢轴和用于附接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其中所述前枢轴连杆包括用于附接在所述前升降连杆上的第三枢轴和用于附接在所述基板上的第四枢轴,所述第三枢轴和所述第四枢轴间隔开第二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处于从约7英寸到约8.6英寸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处于从约8.5英寸到约10英寸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比为7:8.5。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比为约8.6:10。
CN201480006053.2A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Active CN104936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8704.5A CN110811193B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201910439286.6A CN110215066A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64,700 2013-10-28
US14/064,700 US9386857B2 (en) 2010-08-27 2013-10-28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layout
PCT/US2014/062660 WO2015066030A1 (en) 2013-10-28 2014-10-28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layout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9286.6A Division CN110215066A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201911218704.5A Division CN110811193B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6483A true CN104936483A (zh) 2015-09-23
CN104936483B CN104936483B (zh) 2020-08-07

Family

ID=5300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9286.6A Pending CN110215066A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201911218704.5A Active CN110811193B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201480006053.2A Active CN104936483B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9286.6A Pending CN110215066A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201911218704.5A Active CN110811193B (zh) 2013-10-28 2014-10-28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62662A4 (zh)
CN (3) CN110215066A (zh)
AU (1) AU2014342531A1 (zh)
CA (1) CA2927593A1 (zh)
MX (1) MX2016005600A (zh)
WO (1) WO2015066030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3249A (zh) * 2016-06-29 2016-11-09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倒双电机沙发椅
CN107660913A (zh) * 2016-07-29 2018-02-06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具有突出的靠背枢转点的摇椅或滑椅联动装置
CN10766091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包括具有突出的靠背枢转点的倾斜联动装置的躺椅
CN108634653A (zh) * 2018-05-15 2018-10-12 浙江嘉德欣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多位姿调节座椅
TWI706753B (zh) * 2016-06-06 2020-10-11 美商樂之寶有限公司 具有近壁機構之傢俱部件
CN111955974A (zh) * 2019-05-20 2020-11-20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具有电动座椅驱动器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112167864A (zh) * 2020-11-09 2021-01-05 安吉县盛信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沙发摇椅的电动摇摆装置
US11134778B2 (en) 2019-05-09 2021-10-05 La-Z-Boy Incorporated Reclining chaise
US11197549B1 (en) 2020-09-28 2021-12-14 La-Z-Boy Incorporated Wall-proximity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sync mechanism
US11266245B2 (en) 2016-07-29 2022-03-08 Leggett & Platt, Inc. Rocker/glider recliner linkage with projected back pivot point
US11284721B2 (en) 2019-03-29 2022-03-29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Disengagement and reengagement mechanism on motorized seating unit for selective manual control
US11517109B2 (en) 2019-03-29 2022-12-0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Disengagement and reengagement mechanism on motorized seating unit for selective manual control
WO2023097881A1 (zh) 2021-11-30 2023-06-08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座椅框架
CN111955974B (zh) * 2019-05-20 2024-05-31 L&P产权管理公司 具有电动座椅驱动器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2106B2 (en) 2015-07-14 2018-10-09 La-Z-Boy Incorporated Recliner and legrest mechanism for a furniture member
US9986835B2 (en) 2016-09-22 2018-06-05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cam tilt mechanism
US10537178B2 (en) 2017-04-07 2020-01-21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flexible seatback
US10568428B2 (en) 2017-04-07 2020-02-25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flexible seatback
US10524575B2 (en) 2018-04-16 2020-01-07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with foldable pawl and ratchet assembly
US10820708B2 (en) 2018-05-18 2020-11-03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with wall-proximity mechanism and locking trigger
US10524574B2 (en) 2018-05-18 2020-01-07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with powered wall-proximity mechanis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6878A1 (en) * 2002-06-25 2005-10-27 Marco Rossetto Support for tilting or synchronized chairs
CN101043833A (zh) * 2004-08-26 2007-09-26 L&P资产管理公司 用在运动家具中的连杆系机构
CN101484045A (zh) * 2006-06-08 2009-07-15 L&P资产管理公司 用于躺椅的连杆系机构
CN101485522A (zh) * 2008-01-02 2009-07-22 L&P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高腿座椅单元的零墙壁间隙的连杆机构
CN102065728A (zh) * 2009-05-11 2011-05-18 L&P产权管理公司 带有独特副足凳的改进的躺椅足凳联动装置
CN103190776A (zh) * 2012-01-05 2013-07-10 L&P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提升式躺椅的零壁间隙联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2153A (en) * 1990-07-23 1994-05-17 Ortho-Kinetics, Inc. Recline lift wall hugger chair
DE29609388U1 (de) * 1996-05-25 1996-08-14 Sichelschmidt Stanzwerk Scherengelenksystem für ein Sitzmöbel
GB0419148D0 (en) * 2004-08-27 2004-09-29 Britax Aircraft Interiors Uk L Aircraft seat
US7850232B2 (en) * 2007-03-09 2010-12-14 Ashley Furniture Industries, Inc. Zero clearance recliner mechanism
ITMI20070719A1 (it) * 2007-04-06 2008-10-07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 Dispositivo di inclinazione per un sedile reclinabile.
US20090066133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Yun-Ying Kuo Adjusting Structure for use in Reclining Chairs
US8419122B2 (en) * 2010-01-25 2013-04-16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high-leg seating unit
US8308228B2 (en) * 2010-02-11 2012-11-13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lifting recliner
US8449027B2 (en) * 2010-03-23 2013-05-28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Full-flat recline linkage
US8573687B2 (en) * 2010-08-27 2013-11-05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layout
US8616626B2 (en) * 2011-03-14 2013-12-31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high-leg seating unit
US8915544B2 (en) * 2011-08-26 2014-12-23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with mechanism for powered occupant lift
CN202354902U (zh) * 2011-09-15 2012-08-01 陈育成 座椅底盘
PL2609834T3 (pl) * 2011-12-28 2014-11-28 Kintec Solution Gmbh Mebel do siedzenia i system okuć do nieg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6878A1 (en) * 2002-06-25 2005-10-27 Marco Rossetto Support for tilting or synchronized chairs
CN101043833A (zh) * 2004-08-26 2007-09-26 L&P资产管理公司 用在运动家具中的连杆系机构
CN101484045A (zh) * 2006-06-08 2009-07-15 L&P资产管理公司 用于躺椅的连杆系机构
CN101485522A (zh) * 2008-01-02 2009-07-22 L&P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高腿座椅单元的零墙壁间隙的连杆机构
CN102065728A (zh) * 2009-05-11 2011-05-18 L&P产权管理公司 带有独特副足凳的改进的躺椅足凳联动装置
CN103190776A (zh) * 2012-01-05 2013-07-10 L&P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提升式躺椅的零壁间隙联动机构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753B (zh) * 2016-06-06 2020-10-11 美商樂之寶有限公司 具有近壁機構之傢俱部件
CN106073249B (zh) * 2016-06-29 2023-09-15 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倒双电机沙发椅
CN106073249A (zh) * 2016-06-29 2016-11-09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倒双电机沙发椅
CN107660913B (zh) * 2016-07-29 2021-11-05 礼恩派(嘉兴)有限公司 具有突出的靠背枢转点的摇椅或滑椅联动装置
CN107660913A (zh) * 2016-07-29 2018-02-06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具有突出的靠背枢转点的摇椅或滑椅联动装置
US11730267B2 (en) 2016-07-29 2023-08-22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Rocker/glider recliner linkage with projected back pivot point
CN10766091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包括具有突出的靠背枢转点的倾斜联动装置的躺椅
US11266245B2 (en) 2016-07-29 2022-03-08 Leggett & Platt, Inc. Rocker/glider recliner linkage with projected back pivot point
CN108634653A (zh) * 2018-05-15 2018-10-12 浙江嘉德欣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多位姿调节座椅
US11284721B2 (en) 2019-03-29 2022-03-29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Disengagement and reengagement mechanism on motorized seating unit for selective manual control
US11517109B2 (en) 2019-03-29 2022-12-06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Disengagement and reengagement mechanism on motorized seating unit for selective manual control
US11134778B2 (en) 2019-05-09 2021-10-05 La-Z-Boy Incorporated Reclining chaise
CN111955974A (zh) * 2019-05-20 2020-11-20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具有电动座椅驱动器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111955974B (zh) * 2019-05-20 2024-05-31 L&P产权管理公司 具有电动座椅驱动器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US11197549B1 (en) 2020-09-28 2021-12-14 La-Z-Boy Incorporated Wall-proximity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sync mechanism
US11622629B2 (en) 2020-09-28 2023-04-11 La-Z-Boy Incorporated Wall-proximity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sync mechanism
CN112167864A (zh) * 2020-11-09 2021-01-05 安吉县盛信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沙发摇椅的电动摇摆装置
WO2023097881A1 (zh) 2021-11-30 2023-06-08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座椅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27593A1 (en) 2015-05-07
EP3062662A1 (en) 2016-09-07
CN110811193B (zh) 2023-06-06
EP3062662A4 (en) 2017-06-14
CN110811193A (zh) 2020-02-21
CN104936483B (zh) 2020-08-07
AU2014342531A1 (en) 2016-05-12
CN110215066A (zh) 2019-09-10
WO2015066030A1 (en) 2015-05-07
MX2016005600A (es)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6483A (zh)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106163332A (zh) 包括单个传动连杆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US7850232B2 (en) Zero clearance recliner mechanism
US10420422B2 (en) Recliner chair having improved wall clearance and recline linkage with projected back pivot point
US9375089B2 (en)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layout
US10781898B2 (en) Motorized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a seating unit
US9386857B2 (en)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layout
CN106211751B (zh) 座部高度一致的近墙倾斜机构
CN101485522B (zh) 用于高腿座椅单元的零墙壁间隙的连杆机构
US8727433B2 (en)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lifting recliner
EP2533669B1 (en)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lifting recliner
US6231120B1 (en) Reclining mechanism and furniture item
KR102299335B1 (ko) 차량의 시트 위치 조절 장치
US10383442B2 (en) Stop mechanism for recliner chair
MX2012008659A (es) Mecanismo articulado de espacio cero de pared para unidad de asiento de extremidad alta.
WO2013104150A1 (zh) 坐卧式家具的家具底架
US9315120B2 (en) Comfort recline seat for a vehicle
CN207784723U (zh) 一种支撑稳定的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