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5121A - 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的方法以及电作用元件 - Google Patents

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的方法以及电作用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5121A
CN104935121A CN201510125754.4A CN201510125754A CN104935121A CN 104935121 A CN104935121 A CN 104935121A CN 201510125754 A CN201510125754 A CN 201510125754A CN 104935121 A CN104935121 A CN 104935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heet
thin slice
electro ultrafiltration
sheet element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5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克拉策
E·库尔兹
J·海克尔
K·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93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51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1/00Bending not restricted to forms of material mentioned in only one of groups B21D5/00, B21D7/00, B21D9/00; Bend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1D5/00 - B21D9/00; Twisting
    • B21D11/08Bending by altering the thickness of part of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2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5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blank or the workpiece
    • B21D35/007Layered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3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fol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5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having an annular coil, e.g.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电作用元件(1)、即用于电动机的定子(23)或电枢(3)的方法。通过至少一个薄片元件(7)的变形,以层叠的结构形式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1)。

Description

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的方法以及电作用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即定子和电枢的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即电枢或定子。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即电枢或定子以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在ABS/ESP制动调节系统中使用旋转的电动机、大多为直流电动机和偏心轮,以驱动大多直线地工作的液压泵元件。液压泵元件通过阀从系统的车轮制动器中输送工作介质、即制动液,或将其输送到车轮制动器。也可行的是,直线的液压泵组件直接通过直线电动机或直线致动器驱动,其中,直接产生用于泵功能的直线运动。对于电枢和定子,通常优选层叠的或其它形式分段的结构形式,以避免或至少减小涡电流。为了以层叠的或其它形式分段的结构形式制造电作用元件,大多需要复杂的且高成本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电作用元件的方法,其简单且成本适宜。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作用元件,其可简单且成本适宜地制造。
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制造电作用元件的方法,所述目的得以实现。在此,通过至少一个薄片元件的变形(Umformen),以层叠的结构形式制造电作用元件。由此得到特别简单的制造方法,其中,优选地,在后续没有必要进行装配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元件的变形来制造电作用元件。由此,可节省成本,因为制造、中间储存和装配都不会产生工具和物流成本。
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是优选的,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薄片元件共同的变形来制造电作用元件。该实施方式包含特别大的成本潜力,因为代替装配多个可能仅仅稍微不同地成形的薄片,通过多个薄片元件共同的变形进行制造,这复杂性更低,因为省去了用于单个薄片的制造步骤、中间储存步骤和装配步骤。
特别地,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是优选的,该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共同地拉深多个薄片元件。电作用元件尤其优选地通过共同拉深所有薄片元件制造,从而后续不再需要装配步骤。在共同拉深多个薄片时,更近地位于拉深工具处的薄片形成用于位于其上方的下一薄片的模具。由此,可节省用于不同模具的模具成本。特别是当所有薄片元件共同地被拉深时,电作用元件的制造减少到一个方法步骤,而不是采用多个方法步骤。优选地,电作用元件通过共同地拉深多个环形薄片进行制造。在此,环形薄片在未变形的状态中已经具有中央凹入部,该中央凹入部稍后(根据电作用元件为定子还是电枢的具体构造方案)用于将电枢或电枢支架设置在已装配的电动机中。那么,不必额外地在电作用元件中设置中央凹入部。因此,环形薄片形成用于共同变形的特别适宜的初始几何形状,由此,又产生了成本优势并且简化了制造。
优选地,完成制造的电作用元件具有这样的几何形状,即,其基本上(在纵向剖视图中看)通过设想的U形旋转轮廓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或拉伸获得。即,电作用元件构造成相对于旋转轴线或纵轴线U形地旋转对称。在所述方法的范围中,这种几何形状可特别简单地制造。
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特别优选的,在该实施方式中电作用元件通过连接两个部分元件完成,其中,通过共同地拉深多个薄片元件制造其中至少一个部分元件。这两个部分元件可为电作用元件的半部,那么优选地,两个半部通过共同拉深多个薄片圆坯制成。
也可行的是,两个部分元件不形成半部,而是以其它方式即不是以一半的方式被分割。特别是,可将电作用元件在中心之外或非对称地分割成两个部分元件。例如可行的是,将具有深的中间缩入部的薄片圆坯与平的薄片盘相组合,以制造目标几何形状。这特别是对于电枢来说是优选的。对于定子来说可行的是,使盆形的薄片圆坯与平的薄片盘相组合,以制造目标几何形状。
电作用元件的部分元件优选地不完全分离,而是例如在其位于上部的盖片或其它薄片的区域中具有凸出部、齿部和/或与相应的另一部分元件重叠的重叠部。由此,可实现部分元件在其端面的区域中的尽可能无间隙的接触(优选地甚至具有可调整的预紧),以实现最优地传导磁通。
优选地,构造成电枢的电作用元件由两个半部或部分元件制成。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半部可以由多个具有中间缩入部的插入彼此中的薄片圆坯构成。在此,在制造方法中,优选地分别一个薄片圆坯形成用于下一个薄片圆坯的模具。优选地,两个半部的薄片圆坯通过管件和/或其它具有中间缩入部的薄片圆坯相互连接,其中,其同样与两个半部的薄片圆坯共同变形,但是或者其事后装配到、特别是压紧到共同变形的薄片圆坯上。
对于构造成定子的电作用元件,也优选地设置制造两个半部或部分元件。由此,可特别简单地接近位于内部的绕组。如此制成的定子形状可非常好地复制目标几何形状,即使使用相对厚的片材。通过使用多个薄的片材,实现了在几何形状复制和磁通功率方面的优化。在定子制造的范围中,由多个上下叠置的薄片圆坯优选地产生盆形的单个薄片几何形状,其中,一个薄片层形成用于位于其上方的薄片层的模具。
可行的是,制造所使用的薄片元件具有贯穿孔,尤其是当其用于制造定子时。在此,贯穿孔可用于引导绕组穿过。替代地可行的是,可事后在完成的电作用元件中加工出相应的贯穿孔。
与电作用元件的具体方案或制造方案无关地,各单个薄片优选地彼此绝缘。特别是,薄片的平的侧面优选地彼此绝缘。这用于避免在层叠的几何形状之内产生补偿电流。
通过使多个薄片元件的共同变形、特别是共同拉深,特别是可以通过薄片形成电作用元件,而不必设置其他情况下常见的链接元件或其它连接元件。而是可完全省去链接部(其在其他情况下通常通过冲裁包封实现)。由此,节省了额外的制造步骤,由此得到了成本节约潜力。
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该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薄片元件的卷起和/或弯曲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在此,降低了制造成本,因为与在通常的以层叠形式构成的电作用元件中相比必须制造和管理的部件更少。特别是通过非切削的卷起或弯曲可实现良好的材料利用并且由此可实现高的效率。改进了构造成定子的电作用元件的可接近性以便装配位于内部的绕组。在装配过程期间可以对功能和/或公差补偿进行调整。
在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旋形地卷起刚好一个带形薄片或条形薄片,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即,螺旋形地缠绕唯一的条形薄片。在此,优选地使用单侧成锯齿状的条形薄片,其中,锯齿长度沿着条形薄片的纵向延伸变化,以形成旋转轮廓的在纵截面中呈U形的几何形状。在螺旋形地缠绕定子时,锯齿的锯齿棱边彼此贴靠,其中,所产生的封闭的结构根据锯齿长度更多地或更少地沿径向向内伸出。以这种方式,在较长锯齿的区域中形成U形几何形状的侧边,在较短锯齿的区域中制成U形几何形状的连接两个侧边的连接边。以这种方式,可特别简单地且成本适宜地制造具有在纵截面中呈U形的几何形状的定子。可行的是,锯齿以在缠绕时刚好与当前需缠绕的几何形状相匹配的方式制造,特别是被冲裁。替代地可行的是,锯齿在一个前面进行的加工步骤中完全沿着条形薄片的长度设置在单侧,其中,毫无疑问可通过想象地展开目标几何形状确定在哪个条形薄片的区段中必须产生哪种锯齿长度,以在缠绕条形薄片之后获得目标几何形状。如已经指出的那样,在缠绕时锯齿的棱边彼此贴靠并且由此(在周向上看)无间隙地封闭几何形状。
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该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通过共同地弯曲或卷绕多个薄片元件,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在此,根据第一替代方案规定,多个薄片元件上下叠置并且相互连接,其中,薄片元件围绕垂直于薄片平面的滚动轴线被卷起。在此,术语“薄片平面”在此表示这样的平面,即,基本上平的薄片元件主要在该平面中延伸。薄片元件垂直于薄片平面的延伸比薄片元件在薄片平面中的延伸小得多。
为了例如制造定子的在纵截面中呈U形的几何形状,制造平的、矩形的、两种不同宽度的相同长度的条形薄片,其在一个纵向侧处成锯齿状。在此,锯齿基部优选地伸到另一纵向侧。现在,将条形薄片彼此堆叠,使得首先将宽的条形薄片设置在一起,之后,在其上设置窄的条形薄片。最后,在由此产生的组上再次设置多个宽的条形薄片。宽的条形薄片形成定子的侧面或U形几何形状的侧边,而窄的条形薄片形成定子轭铁或U形几何形状的连接边。
优选地,条形薄片具有贯穿孔、例如钻孔,借助于该孔将条形薄片彼此固定。在完成所有条形薄片的堆叠之后,将其相互连接,优选地,通过利用铆钉穿过贯穿孔,通过将条形薄片相互粘接,和/或通过将条形薄片相互链接、例如通过冲裁包封(Stanzpaketierung)。现在,由此形成的薄片组围绕垂直于各单个薄片的薄片平面的旋转轴线被卷起。在此优选地实现,在薄片组的成锯齿状的纵向侧上放置完成缠绕的线圈,其中,薄片组围绕线圈缠绕或卷起。在此,条形薄片的锯齿简化了该弯曲过程,从而仅须做很少的变形功。最后,可选地将碰在一起的条形薄片端部相互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过程或其它合适的连接方法、例如钎焊、粘接等相互连接。
在以上示出的实施例中可行的是,所有宽的条形薄片构造成相同的。替代地可行的是,为定子的两侧或U形几何结构的侧边使用不同的宽的条形薄片,其中,第一组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孔用于使绕组或绕组架穿向定子外部,而第二组不具有这种贯穿孔。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规定,金字塔形地阶梯式地上下叠置多个尺寸减小的薄片元件。使薄片元件相互连接,并且绕平行于薄片平面的弯曲轴线弯曲成封闭的环形的几何形状。即,在此薄片元件不是围绕其纵轴线而是围绕其平面侧弯曲,其中,其金字塔形地阶梯式地上下叠置,以一方面考虑到径向向内变小的周线以及由于旋转轮廓的U形几何形状而不同的薄片宽度。在此,外部的或者说在堆垛中位于下部的薄片元件较长,因为其在完成的几何形状中必须形成较大的周长,同时其必须较宽,因为为了形成旋转轮廓的U形的几何形状,其必须比位于内部的薄片跨过更大的距离。相应地,薄片设置得越向内或者在薄片堆垛上设置得越靠上,其必须具有减小的长度和宽度,薄片堆垛最终通过围绕弯曲轴线的弯曲弯成封闭的环形的几何形状。条形薄片优选地相互连接,特别优选地相互链接,特别是通过冲裁包封相互链接。也可行的是,各单个条形薄片相互粘接或者以其它合适的方式相互连接。然而在此优选的是,如此引起薄片元件的连接,即,使薄片元件在弯曲时至少还可稍微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实现补偿运动。
如已经指出的那样,一种方法是特别优选的,在该方法中使用在边缘侧成锯齿状的薄片元件,其中,不仅当多个薄片元件围绕垂直于薄片平面的旋转轴线被卷起时这是优选的,而且当多个金字塔式上下成阶梯式的薄片元件围绕平行于薄片平面的弯曲轴线弯曲时这也是优选的。
在最后阐述的实施方式的范围中,优选地制造在两个纵向侧处具有锯齿的粗略为矩形形状的平的条形薄片。其金字塔形地阶梯式地上下叠置并且弯曲成封闭的管形的几何形状。那么,锯齿在弯曲之后在环形几何结构的宽侧上或在纵轴线的方向上在两个方向上都指向外。
特别优选地,在弯曲之后折叠锯齿。由此,形成U形的几何形状的侧边,其中,在折叠时锯齿的锯齿棱边彼此贴靠,并且由此(在周向上看)封闭U形旋转轮廓的环形形状。
可行的是,在薄片元件弯曲之前或之后,首先弯曲纵向侧的锯齿,紧接着插入完成缠绕的线圈,之后使另一侧的锯齿向旋转轴线的方向弯曲,以固定线圈。
替代地也可行的是,多个金字塔形地阶梯式上下叠置的薄片元件已经围绕完成缠绕的线圈被弯曲,然后在两个纵向侧上的锯齿朝旋转或弯曲轴线的方向折叠。
替代地也可行的是,首先使尚未弯曲的薄片元件堆垛的锯齿向上弯曲,紧接着堆垛被弯曲,特别优选地围绕插入的完成缠绕的线圈被弯曲或卷起。
此外替代地可行的是,仅仅单侧成锯齿状的条形薄片金字塔形地阶梯式上下叠置。其之后优选地围绕完成缠绕的线圈或芯轴弯曲。紧接着,必要时将线圈推入电作用元件的还敞开的一侧中,特别优选地,在锯齿在一侧上弯曲之后。电作用元件的还敞开的那侧之后以其它方式封闭,例如通过设置围绕垂直于薄片平面的卷绕轴线卷绕的薄片元件或者通过环形薄片或薄片圆坯封闭。所述附加的薄片元件以合适的方式与首先弯曲的或卷起的几何形状相连接。
从以上给出的解释中已经明确的是,特别一般而言地所述方法一种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在该实施方式中薄片元件围绕完成卷绕的线圈卷起或弯曲。在这种情况中,不需要额外的心轴或工具部件以预先规定待卷绕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弯曲半径,而是使用无论如何都需要的线圈,这带来了附加的成本优点和更小的物流成本。
最后,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特征的电作用元件,也实现了所述目的。电作用元件构造成用于电动机的电枢或定子。电作用元件通过使多个薄片元件共同变形、特别是通过共同拉深或者替代地通过共同弯曲或卷起多个薄片元件制成。替代地可行的是,电作用元件通过螺旋形地卷绕一个单个的带形薄片或条形薄片制成。由此,对于电作用元件,也实现了已经结合方法所解释的优点。
电作用元件特别优选地构造成用于直线电动机或直线致动器的电枢或定子。优选地,其构造成用于使用在ABS/ESP系统中,或者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的制动系统中。电作用元件的其它应用也是可行的,特别可行的是,其使用在动力工具中、家用电器中、工业技术中、建筑技术中和/或消费品中。
一方面对方法的描述和另一方面对电作用元件的描述应理解成彼此互补。特别是,明确地或隐含地结合制造方法描述的电作用元件的特征优选地也可单独地或者以相互组合的方式成为电作用元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类似地,明确地或隐含地结合电作用元件描述的方法步骤优选地也可单独地或者以相互组合的方式成为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步骤。电作用元件的特征优选地在于至少一个以方法优选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为条件的特征。类似地,方法的特征优选地在于至少一个以电作用元件的至少一个特征为条件的方法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电作用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电作用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c示出了电作用元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制造电作用元件1、在此具体地为用于电动机的电枢3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所述方法的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范围中,多个薄片元件7的组件5(由于更好的可见性原因在此仅仅用附图标记7标出了其中一个薄片元件)借助于示意性示出的拉深工具9通过拉深制成。在此,制造带有中间缩入部11的薄片圆坯,其中,始终有一个下面的薄片元件7用作设置在其上方的另一薄片元件7的模具。在中间缩入部11的区域中,电枢3具有贯穿孔13,在装配好的状态下电枢支架被引导穿过该贯穿孔。
为了接近期望的目标几何形状(在纵向剖视图中看其包括U形的旋转轮廓),在中间缩入部11上设置其它薄片元件,尤其是圆柱形的薄片元件或管件15以及附加的具有中间缩入部的薄片圆坯17。可行的是,附加的管件15和薄片圆坯17在拉深过程中与薄片元件7一起设置在电枢3处和/或在此处进行变形。替代地也可行的是,其在薄片元件7的共同变形之后装配在电枢3上。
在根据图1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范围中,制造第一部分元件18、在此即第一电枢半部19。以相同的方式制造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部分元件20、在此即第二电枢半部21。其最终与第一电枢半部19相连接。在此可行的是,两个电枢半部19、21相互熔焊或钎焊在一起。替代地也可行的是,薄片元件7利用其中间缩入部11压入较长的管件15中,确切地说,两个电枢半部19、21的中间缩入部11从不同侧压入一个共同的管件15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在电枢半部19、21之间的压连接。
图2示出了电作用元件1、在此特别是电枢3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纵向剖视图,该电枢3由两个部分元件18、20,在此即两个电枢半部19、21制成,电枢半部19、21自身通过根据图1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制成。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在此方面可参考前述说明。
在图2中,可清楚地看出例如设置在旋转轴线A上方的电枢3区域的纵截面呈U形的几何形状,其中,通过假想地使该U形轮廓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并拉伸,获得整个电枢3的几何形状。
在此,层叠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好地接近力求的目标几何形状。在此应注意的是,在附图中过厚地示出了为了电作用元件1的层叠结构形式所使用的薄片。在实际中,优选地使用明显更薄的薄片元件7,其中,同时优选地使用多得非常多的薄片元件7以及管件15和薄片圆坯17,由此,明显更好地接近目标几何形状。通常,使用越多和越薄的薄片,就可越好地接近目标几何形状。此外可行的是,利用磁粉填充在电作用元件1中余留的空心容积,以改进导磁性。
图3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在此方面可参考前述说明。在图3中,与根据图1的图示相似地制造电作用元件1的一半,该电作用元件在此构造为定子23。在此,由薄片元件7组成的组件5又共同地进行变形,其中,在此在下工具9.1和上工具9.2之间通过共同地拉深组件5产生用于第一部分元件18(在此即第一定子半部25)的盆形形状。
图4在纵向剖视图中示出了电作用元件1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在此方面可参考前述说明。在此,使根据图3的第一定子半部25和第二部分元件20、这里即以相同的方式制成的第二定子半部27接合或连接成定子23,优选地通过钎焊、熔焊、粘接、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连接或者通过其它合适的方式。定子23具有中央的贯穿孔29,在装配好的状态下,电枢3可移动地设置在该贯穿孔29中。
从图4中也表明,定子23优选地具有以在纵向剖视图中看呈U形的旋转轮廓为基础的几何形状,在旋转轴线A之下在图4的下部分中可尤其好地看到该U形的旋转轮廓。那么,通过假想地使该轮廓围旋转轴线A旋转并拉伸,获得定子23的整个几何形状。在定子23的情况中,同样地,薄片的数量越多且薄片越薄,则通过使用数量尽可能多且尽可能薄的薄片就可以越好地接近期望的目标几何形状,。
U形的旋转轮廓具有两个侧边31、31'以及连接这两个侧边31、31'的连接边33。
图5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在此方面可参考前述说明。在此示出了带形薄片或条形薄片35,该带形薄片或条形薄片在其图5右侧的纵向侧上具有多个锯齿37,其中,为了更好的可见性,仅仅用附图标记37标出了一个锯齿。整体地,相应地根据图5的条形薄片35构造成单侧具有锯齿,其中,锯齿基部39几乎到达条形薄片35的相对的纵向侧、即在图5左侧的纵向侧。条形薄片35具有贯穿孔41,为了使多个条形薄片35彼此固定,可将铆钉引导穿过所述贯穿孔。为了更好的可见性,在此仅用附图标记41标出了一个贯穿孔。
为了制造具有根据图4的几何形状的定子23,在图5所示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中,上下堆叠多个条形薄片35,其中,图5中的条形薄片35的薄片平面43面对观察者或者说平行于图5的绘图平面。制造具有不同宽度的条形薄片35,其中,与为连接边33的区域所使用的相比,为定子23的侧边31、31'使用更宽的条形薄片。据此,首先上下叠置宽的条形薄片35,紧接着在其它们上面放置较窄的条形薄片35,之后又在其之上放置宽的条形薄片35。最终,条形薄片35优选地通过穿过贯穿孔41的铆钉相互连接。然后,绕垂直于薄片平面43的滚动轴线卷起薄片元件7或者说条形薄片35的组件,如在图5中通过箭头P示意性示出的那样。优选地,将缠绕好的线圈45插入薄片元件7的组件5中,并且围绕线圈45卷起或弯曲条形薄片35。
图6示出了电作用元件1、在此特别地为定子23的第三实施例,其借助于根据图5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制造。
在图6a)中示出了铆钉47,通过该铆钉47将薄片元件7或者说条形薄片35的组件相连接。在此,在图6a)中毫无疑问也可看出,为了制造定子23使用具有不同宽度的条形薄片35,其中,侧边31、31'由宽的条形薄片制成,连接边33通过窄的条形薄片形成。
图6b)示出了沿着线B-B剖开的根据图6a)的定子23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此,通过射线形的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线,示出了锯齿37在图5中可见的棱边或锯齿侧面49在卷起的状态下彼此贴靠,从而形成在周向上封闭的几何形状。
在图6c)中示出的、沿着根据图6a)的定子23的线C-C剖开的示意性剖视图呈现了相同的情况。
图7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在此方面可参考前述说明。在此,在图7a)中可看出,在此实现了金字塔形地阶梯式上下设置的薄片元件7的组件,其中,根据图7b)的俯视图示出了,薄片元件7从下向上不仅在其长度方向而且在其宽度方面阶梯式地减小。在此,各单个薄片元件7或条形薄片35在两侧沿着其纵向侧成锯齿状,即,在其两个纵向侧上具有锯齿37,其大小同样以与条形薄片35的长度和宽度相同的程度从下向上减小。
在图7c)中示意性示出了,优选地在条形薄片35相互连接之后,使组件5围绕平行于薄片平面43的弯曲轴线弯曲成封闭的环形几何形状,这在此又示意性通过箭头P示出。优选地,也将缠绕好的线圈45放置到该组件5上或组件5中,然后组件5围绕线圈45弯曲。
锯齿37最后朝向中轴线或旋转轴线A弯曲,由此形成定子23的侧边31、31',从而又形成定子23的在纵向剖视图中看呈U形的旋转轮廓。在已弯曲的状态下,锯齿侧面49再次接触,从而得到在周向上封闭的几何形状。
可行的是,在组件5整体被弯曲之前,锯齿37首先弯曲。替代地可行的是,首先是组件5围绕弯曲轴线弯曲,随后使锯齿37朝向弯曲轴线或旋转轴线A弯曲。此外可行的是,首先单侧地使锯齿37在组件5的其中一个纵向侧处弯曲,然后将缠绕好的线圈45放置到弯曲的锯齿上并且使组件5围绕弯曲轴线弯曲,最终使另一纵向侧的锯齿弯曲,以将线圈45固定在定子23中。
条形薄片35的从下向上减小的长度和宽度考虑到了要实现的定子23的目标几何形状,该目标几何形状具有径向向内减小的周缘以及在内部的区域中从侧边31端部到相对的侧边31'端部的较短距离。
最后,图8示出了所述方法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在此方面可参考前述说明。在方法的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如箭头P示出的那样)螺旋形地、优选地围绕缠绕好的线圈45缠绕一个唯一的相应地构造成长条的条形薄片35,制造定子23。在此,条形薄片35构造成在单侧成锯齿状,即,具有锯齿37,然而锯齿的高度沿着条形薄片35变化。由此可以在螺旋形地缠绕时产生定子23的U形纵截面几何形状,其中,侧边31、31'通过条形薄片35的具有较长锯齿37.1的区域形成,连接边33的区域通过条形薄片35的具有较短锯齿37.2的区域形成。在螺旋形地缠绕时,锯齿侧面49再次彼此贴靠,从而整体产生在周向上封闭的几何形状。
最后,优选地通过将铆钉引导穿过相互对准的贯穿孔41,使条形薄片35的螺旋形缠绕部固定。当然,也可设想其它固定方案。
总地来说表明,借助于该方法可以通过简单且成本适宜的方式制造用于电动机的层叠结构形式的电作用元件1。

Claims (10)

1.一种制造电作用元件(1)、即用于电动机的定子(23)或电枢(3)的方法,其中,通过至少一个薄片元件(7)的变形,以层叠的结构形式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薄片元件(7)共同的变形,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1)。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同地拉深多个薄片元件(7)、特别是多个环形薄片。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作用元件(1)通过连接两个部分元件(18、20)完成,其中,所述部分元件(18、2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共同地拉深多个薄片元件(7)制造。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薄片元件(7)的卷起和/或弯曲,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1)。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螺旋形地卷起刚好一个带形薄片或条形薄片(35),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1)。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共同地弯曲或卷起多个薄片元件(7),制造所述电作用元件(1),其中
a)多个薄片元件(7)上下叠置,相互连接,并且围绕垂直于薄片平面(43)的滚动轴线被卷起,或者
b)多个尺寸减小的薄片元件(7)金字塔形地阶梯式地上下叠置,相互连接,并且围绕平行于薄片平面(43)的弯曲轴线弯曲成封闭的环形几何形状。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在边缘侧成锯齿状的薄片元件(7),其中,所述锯齿(37)优选地在所述弯曲之后被折叠。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元件(7)围绕缠绕好的线圈(45)被卷起或弯曲。
10.一种电作用元件(1)、即用于电动机的定子(23)或电枢(3),其中,所述电作用元件(1)通过多个薄片元件(7)共同的变形、特别是通过共同的拉深,或者通过共同的弯曲或卷起,或者通过螺旋形地卷起一个单个的带形薄片或条形薄片(35)制成。
CN201510125754.4A 2014-03-20 2015-03-20 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的方法以及电作用元件 Pending CN1049351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05207.6 2014-03-20
DE102014205207.6A DE102014205207A1 (de) 2014-03-20 2014-03-20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ischen Wirkelements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und elektrisches Wirkel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5121A true CN104935121A (zh) 2015-09-23

Family

ID=5405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5754.4A Pending CN104935121A (zh) 2014-03-20 2015-03-20 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的方法以及电作用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5121A (zh)
DE (1) DE1020142052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516A (zh) * 2017-08-22 2019-03-05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电保险元件
CN113996693A (zh) * 2021-11-15 2022-02-01 燕山大学 一种电机铁芯制备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1328A1 (en) * 2003-12-30 2006-01-05 Eberhard Rau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stator and stator produced according thereto
CN10174120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株式会社岛野 爪极式发电机及自行车用发电轮毂
CN103125062A (zh) * 2010-07-20 2013-05-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特别是使用在电机中的环状机器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1328A1 (en) * 2003-12-30 2006-01-05 Eberhard Rau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stator and stator produced according thereto
CN10174120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株式会社岛野 爪极式发电机及自行车用发电轮毂
CN103125062A (zh) * 2010-07-20 2013-05-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特别是使用在电机中的环状机器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516A (zh) * 2017-08-22 2019-03-05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电保险元件
CN109427516B (zh) * 2017-08-22 2020-05-05 莱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电保险元件
CN113996693A (zh) * 2021-11-15 2022-02-01 燕山大学 一种电机铁芯制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05207A1 (de)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30766B1 (en) Strip for producing a ring-shaped electromagnetic element for an electric motor
CN105071561A (zh) 定子组件、具有其的压缩机和定子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1033980B (zh) 分割铁芯连结体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05191067B (zh) 铁心构件、旋转电机的内转子型定子和旋转电机的内转子型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1911433B (zh) 用于压缩机的马达和具有该马达的封闭式压缩机
US20120126659A1 (en) Full round stator assembly and electromagnetic machine having high slot fill
CN101154837B (zh) 电动机
US7239059B2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tor
CN202889143U (zh) 单相感应马达
CN106797167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金属薄板部分或烧结部分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CN104935121A (zh) 制造用于电动机的电作用元件的方法以及电作用元件
CN102377261A (zh) 模块化电机定子
CN105449878A (zh) 电机定子结构和电机
CN110050402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343C (zh) 用于电动机的叠片
JP6094146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CN104377903A (zh) 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09100516A (ja) 巻き積層鉄心に用いる連続セグメント鉄心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巻き積層鉄心
CN104079083A (zh) 内转式定子
CN108649717B (zh) 一种单列插补式电机铁心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01443A (zh) 用于电动机的电枢以及用于制造电枢的方法
JP6102779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鉄心
Akita et al. A new core
JP5335633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4621644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