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0593B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30593B CN104930593B CN201510336991.5A CN201510336991A CN104930593B CN 104930593 B CN104930593 B CN 104930593B CN 201510336991 A CN201510336991 A CN 201510336991A CN 104930593 B CN104930593 B CN 1049305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layer heat
- air conditioner
- pipe
- liquid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连接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本发明可以提高空调器的除湿功能的同时,避免出现压缩机的频繁启动现象,从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在进行除湿时,通常先运行制冷模式,在预定时间后进行关机处理,然后在预定时间后再次启动,如此反复。这种除湿控制方式,虽然能够在室内环境温度下降不多的情况下,降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但由于空调器的压缩机频繁启动,因此,会极大地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提高空调器的除湿功能的同时,避免出现压缩机的频繁启动现象,从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连接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具有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的第一液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液管,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的第二液管,其中,所述第一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储液罐还包括第一电磁阀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三液管,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的第三液管;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液管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液管以及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三液管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管、第二液管以及第三液管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储液罐之间的节流部,所述节流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液管和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节流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进液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其中,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管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管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一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液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侧,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节流部连接;所述单向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节流部连接;其中,在所述四通阀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第二层换热器流入所述单向阀后进入所述节流部,另一路经所述第一层换热器流入所述节流部。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侧,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在所述四通阀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单向阀流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后进入所述节流部,另一路经所述第一层换热器流入所述节流部。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室内换热器的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连接的控制部,使得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利用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这样,通过控制部来关闭第二层换热器的换热功能,可以提高室内换热器的除湿量,同时可避免室内环境温度下降幅度过大,从而避免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压缩机的频繁开关机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由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储液罐3、节流部4、室内换热器5以及气液分离器6依次连接形成的制冷剂循环流路。所述室内换热器5包括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层换热器52,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和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连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侧还设有一控制部7,即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7连接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或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7连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所述控制部7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所述节流部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罐3连接,所述节流部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连接,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7连接。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侧设有所述控制部7,即所述控制部7连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调器可以为单制冷系统,也可由为具备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双系统,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一四通阀8,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8的第一接口81连接,所述四通阀8的第二接口82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连接,所述四通阀8的第三接口83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连接,所述四通阀8的第四接口84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7包括第二电磁阀71和单向阀72,所述第二电磁阀7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7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二端和所述节流部4连接。具体地,所述单向阀7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7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向阀7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71和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节流部4连接。其中,在所述四通阀8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流入所述单向阀72后进入所述节流部4,另一路经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流入所述节流部4。在所述四通阀8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从所述节流部4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第二电磁阀71进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另一路进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所述第二电磁阀71处于截止状态,从所述节流部4流出的制冷剂,只能流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以关闭所述室内换热器5的换热功能,从而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除湿量。
进一步地,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7包括第二电磁阀71和单向阀72,所述第二电磁阀7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7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一端和所述四通阀8的第四接口84连接。具体地,所述单向阀7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71和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四通阀8的第四接口84连接,所述单向阀7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71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在所述四通阀8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单向阀72流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后进入所述节流部4,另一路经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流入所述节流部4。在所述四通阀8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从所述节流部4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进入所述第二电磁阀71,另一路进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所述第二电磁阀71处于截止状态,从所述节流部4流出的制冷剂,只能流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以关闭所述室内换热器5的换热功能,从而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除湿量。
进一步地,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3具有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连接的第一液管31、分别与所述节流部4连接的第二液管32和第三液管33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三液管33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液管32以及所述节流部4的第一电磁阀34。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管31、第二液管32以及第三液管33平行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液管31位于所述储液罐3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液管33位于所述储液罐3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同时,所述第一液管31位于所述储液罐3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液管32或第三液管33位于所述储液罐3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所述第一电磁阀34控制所述第三液管33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一液管31和第二液管32相通,因此,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液管31和第二液管32的管口的高度差,储存部分制冷剂于储液罐3中,而不参与空调系统的循环,从而可以避免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室内环境温度下降的幅度过大,造成用户的不适感。而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电磁阀34控制所述第三液管33的管路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液管31和第三液管33导通,从而使得空调器进行正常的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6包括进液管61和排气管62,所述进液管61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62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口连接。其中,所述进液管61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内的管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气管62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内的管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将从所述室内换热器5端流出的气液混合制冷剂进行有效地气液分离,使得液体留在所述气液分离器6内,分离出来的气体从所述排气管62流回所述压缩机1,以防止对压缩机1造成液击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压缩机1的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连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室外换热器2连接,以及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侧的控制部7,使得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利用控制部7控制所述第二层换热器52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这样,通过控制部7来关闭第二层换热器52的换热功能,可以提高室内换热器5的除湿量,同时可避免室内环境温度下降幅度过大,从而避免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压缩机1的频繁开关机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制冷模式具体流程如下:压缩机1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排气口压入四通阀8的第一接口81,此时四通阀8断电,四通阀8的第一接口81和第二接口82导通,制冷剂进入室外换热器2,经过室外换热器2进行散热后变成高压液体混合物进入到储液罐3,然后从储液罐3的第三液管33流出,并经过第一电磁阀34后进入节流部4件节流后变成低压气液混合物,再分别从第二电磁阀71和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二端进入室内换热器5进行吸热后变成低压气态制冷剂,然后进入四通阀8的第四接口84,从四通阀8的第三接口83流出进入气液分离器6,最后进入压缩机1的进气口。如此往复循环工作,从而实现空调器的持续制冷过程。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除湿模式具体流程如下:压缩机1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排气口压入四通阀8的第一接口81,此时四通阀8断电,四通阀8的第一接口81和第二接口82导通,制冷剂进入室外换热器2,经过室外换热器2进行散热后变成高压液体混合物进入到储液罐3,然后从储液罐3的第二液管32流出(此时第一电磁阀34关闭管路通道,储液罐3储存一定制冷剂后从第二液管32端流出),在进入节流部4节流后变成低压气液混合物,并从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二端(第二电磁阀71关闭管路通道,同时由于单向阀72的方向性限制,制冷剂只能流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51的第二端)进入室内换热器5进行吸热变成低压气态制冷剂(此时,第一层换热器51周围的空气变冷的同时,空气中的水珠析出,从而降低室内环境的相对湿度),然后经四通阀8的第四接口84,从四通阀8的第三接口83流出进入气液分离器6,最后进入压缩机1的进气口。如此往复循环工作,实现空调器的持续除湿过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连接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储液罐,以储存部分制冷剂而不参与空调系统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具有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的第一液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液管,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的第二液管,其中,所述第一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还包括第一电磁阀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三液管,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的第三液管;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液管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液管以及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液管位于所述储液罐内的管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三液管的管路处于截止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管、第二液管以及第三液管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储液罐之间的节流部,所述节流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液管和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节流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或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进液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其中,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管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管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一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液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和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侧,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节流部连接;所述单向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节流部连接;其中,在所述四通阀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第二层换热器流入所述单向阀后进入所述节流部,另一路经所述第一层换热器流入所述节流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侧,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一层换热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换热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在所述四通阀控制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出的制冷剂,一路经所述单向阀流入所述第二层换热器后进入所述节流部,另一路经所述第一层换热器流入所述节流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6991.5A CN104930593B (zh) | 2015-06-17 | 2015-06-17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36991.5A CN104930593B (zh) | 2015-06-17 | 2015-06-17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0593A CN104930593A (zh) | 2015-09-23 |
CN104930593B true CN104930593B (zh) | 2017-11-03 |
Family
ID=54117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36991.5A Active CN104930593B (zh) | 2015-06-17 | 2015-06-17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305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94778B2 (ja) * | 2015-10-08 | 2019-04-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7504706B (zh) * | 2017-08-03 | 2021-04-2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快速制冷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61717A (ja) * | 1984-02-01 | 1985-08-23 | Hitachi Ltd | 除湿機 |
JPH10332221A (ja) * | 1997-05-29 | 1998-12-15 | Hitachi Ltd |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CN2542968Y (zh) * | 2002-04-28 | 2003-04-02 | 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恒温恒湿机组 |
CN2703988Y (zh) * | 2004-04-30 | 2005-06-08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空气调节装置 |
CN101078568A (zh) * | 2006-05-24 | 2007-11-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
CN101532747A (zh) * | 2009-04-21 | 2009-09-1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 |
CN102878613A (zh) * | 2012-09-20 | 2013-01-16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控制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温湿度的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
CN203928149U (zh) * | 2014-05-28 | 2014-11-05 |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除湿机 |
CN104515326A (zh) * | 2013-09-29 | 2015-04-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除湿方法 |
-
2015
- 2015-06-17 CN CN201510336991.5A patent/CN1049305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61717A (ja) * | 1984-02-01 | 1985-08-23 | Hitachi Ltd | 除湿機 |
JPH10332221A (ja) * | 1997-05-29 | 1998-12-15 | Hitachi Ltd |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CN2542968Y (zh) * | 2002-04-28 | 2003-04-02 | 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恒温恒湿机组 |
CN2703988Y (zh) * | 2004-04-30 | 2005-06-08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空气调节装置 |
CN101078568A (zh) * | 2006-05-24 | 2007-11-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
CN101532747A (zh) * | 2009-04-21 | 2009-09-1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 |
CN102878613A (zh) * | 2012-09-20 | 2013-01-16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控制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温湿度的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
CN104515326A (zh) * | 2013-09-29 | 2015-04-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除湿方法 |
CN203928149U (zh) * | 2014-05-28 | 2014-11-05 |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除湿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0593A (zh) | 2015-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188656A1 (zh) |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574966B (zh) | 热泵式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
CN105423589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857702U (zh) | 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 | |
US20180340700A1 (en) |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 |
WO2019134509A1 (zh) | 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3286821U (zh) | 双级增焓空调系统 | |
WO2019196311A1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EP1793179A4 (en) | MULTI-AIR CONDITIONING | |
CN104180442B (zh) | 空调系统 | |
CN104110776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567076A (zh) | 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EP2437009A3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5783136B (zh) | 一种室外空调机及空调系统 | |
CN107044704A (zh) | 一种热泵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 |
CN104930593B (zh) | 空调器 | |
CN106679220B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533957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04879950A (zh) | 空调一体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153038U (zh) | 使用卸荷阀的热泵空调 | |
CN103954082B (zh) | 空调系统 | |
CN203837349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3758069U (zh) | 中央空调制冷回路系统 | |
CN206695425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783138B (zh) | 一种室外空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