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376A - 成像装置和能够相对于成像装置附接和拆卸的调色剂容器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和能够相对于成像装置附接和拆卸的调色剂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9376A
CN104919376A CN201380070606.6A CN201380070606A CN104919376A CN 104919376 A CN104919376 A CN 104919376A CN 201380070606 A CN201380070606 A CN 201380070606A CN 104919376 A CN104919376 A CN 104919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ntainer
imaging device
baffle plate
toner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0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9376B (zh
Inventor
有贺泰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19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9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5Removing excess solid developer, e.g. fog preve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B41J2/47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using multiple light beams, wavelengths or colou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在挡板移动机构的结构中,如果拉长孔相对于挡板的滑动方向的倾斜角度增加,需要增加用于移动挡板的移动板的尺寸。另一方面,如果拉长孔相对于挡板的滑动方向的倾斜角度减小,在关闭门时使用者朝着成像装置推动门所使用的推力增加。因此,本发明的挡板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并且通过转动机构的转动移动挡板。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和能够相对于成像装置附接和拆卸的调色剂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激光束通过其中的透明窗口的光学扫描设备,以及用于移动覆盖激光束通过其中的透明窗口的挡板的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调色剂容器,所述调色剂容器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拆卸,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激光束通过其中的透明窗口的光学扫描设备、以及用于移动覆盖激光束通过其中的透明窗口的挡板的机构。
背景技术
包括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光学扫描设备每个都具有透明窗口,被多面反射镜偏转的激光束通过所述透明窗口到达光学扫描设备的外部。附着在透明窗口的灰尘可能遮挡激光束并且可能降低输出图像的质量。特别地,在光学扫描设备是从光电导体部件的沿重力方向的下方将光电导体部件曝光于光中的类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情况下,当从成像装置拆卸其中显影设备和光电导体部件彼此成一体的盒时,调色剂由于振动可能从显影设备掉落并且可能附着到透明窗口。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通过使用传感器检测例如维护用门的附接/拆卸部件的移动,并且包括挡板移动机构,所述挡板移动机构用于根据附接/拆卸部件的移动通过使用马达滑动覆盖透明窗口的挡板。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2007-14827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使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挡板移动机构的结构,如果传感器或马达发生故障,可能无法打开和闭合挡板并且无法进行成像操作。
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是这样的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体部件和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设备;包括透明窗口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扫描光电导体部件以在光电导体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束通过所述透明窗口;设置在光电导体部件和光学扫描设备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挡板离开通过透明窗口的光束的光路的第一位置和挡板覆盖透明窗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将光电导体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件的转印设备;回收余留在光电导体部件上而没有转印到转印部件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设备;保持用于储存由清洁设备回收的残余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所述调色剂容器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的主体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的主体拆卸;以及包括与调色剂容器接触并且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的第一移动部分和围绕转动轴移动的第二移动部分的挡板移动机构,其中当调色剂容器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时,第一移动部分在调色剂容器被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之前与调色剂容器接触,第一移动部分和第二移动部分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移动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挡板移动机构将挡板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是这样的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体部件和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设备;包括透明窗口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扫描光电导体部件以在光电导体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束通过所述透明窗口;设置在光电导体部件和光学扫描设备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挡板离开通过透明窗口的光束的光路的第一位置和挡板覆盖透明窗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光电导体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其上的中间转印部件以及将中间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设备;回收余留在中间转印部件上而没有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设备;保持用于储存由清洁设备回收的残余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所述调色剂容器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的主体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的主体拆卸;以及包括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的第一移动部分和与挡板接触并且围绕转动轴移动的第二移动部分的挡板移动机构,其中,当调色剂容器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时,第一移动部分在调色剂容器被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之前与调色剂容器接触,第一移动部分和第二移动部分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移动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挡板移动机构将挡板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体部件和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设备;包括透明窗口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扫描光电导体部件以在光电导体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束通过所述透明窗口;设置在光电导体部件和光学扫描设备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挡板离开通过透明窗口的光束的光路的第一位置和挡板覆盖透明窗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将光电导体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件的转印设备;以及包括在进行显影设备的维护时打开或关闭的维护用门、以及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的第一移动部分、与挡板接触并且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的第二移动部分的挡板移动机构,其中,当门的状态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第一移动部分在门完全关闭之前与门接触,第一移动部分和第二移动部分根据门在当门的状态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的移动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挡板移动机构将挡板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体部件和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设备;包括透明窗口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扫描光电导体部件以在光电导体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束通过所述透明窗口;设置在光电导体部件和光学扫描设备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挡板离开通过透明窗口的光束的光路的第一位置和挡板覆盖透明窗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光电导体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其上的中间转印部件以及将中间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设备;以及包括在进行显影设备的维护时打开或关闭的维护用门、以及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的第一移动部分、与挡板接触并且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的第二移动部分的挡板移动机构,其中,当门的状态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第一移动部分在门完全关闭之前与门接触,第一移动部分和第二移动部分根据门在当门的状态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的移动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挡板移动机构将挡板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可以使用简单的结构移动挡板,这是因为挡板移动机构与调色剂容器接触,并且与调色剂容器接触的挡板移动机构由于调色剂容器的移动而使挡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成像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示出了成像装置的外部透视图。
图3A示出了示出被回收调色剂容器连接到清洁设备的状态的视图,以及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透视图。
图3B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的突出部分和接触表面。
图4示出了示出被回收调色剂容器附接到成像装置的状态的视图,以及围绕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示出了用于附接和拆卸处理盒的结构。
图6示出了示出光学扫描设备的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光学扫描设备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光学箱和挡板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中的挡板移动机构、挡板以及光学扫描设备的顶视图。
图9示出了挡板移动机构。
图10示出了挡板移动机构(挡板打开-闭合机构)的操作。
图11示出了挡板移动机构(挡板打开-闭合机构)的操作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挡板移动机构的效果。
图13示出了突出部分的远端的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成像装置)
图1是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0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100包括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四个成像单元101Y、101M、101C、101BK。成像单元101Y、101M、101C、101BK分别包括光电导鼓102Y、102M、102C、102BK,每个光电导鼓是一个光电导体部件。成像单元分别包括用于对光电导鼓102Y、102M、102C、102BK充电的充电器103Y、103M、103C、103BK;以及用于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光电导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设备104Y、104M、104C、104BK。此外,成像单元包括用于从光电导鼓移除光电导鼓上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设备111Y、111M、111C、111BK。
每个成像单元都构成为其中光电导鼓、充电器、显影设备和清洁设备彼此成一体的处理盒。处理盒是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拆卸的更换单元。此后,成像单元101Y、101M、101C、101BK分别被称为处理盒101Y、101M、101C、101BK。
光学扫描设备200;转印辊105Y、105M、105C、105BK;中间转印带106;清洁设备112;片材进给器109;片材输出托盘110;转印辊107;以及定影单元108设置在成像装置100的主体中。光学扫描设备200设置在光电导鼓的沿重力方向的下方。可替换地,光学扫描设备可以以从光电导鼓的沿重力方向的上方将光电导鼓曝光于光中的方式设置。
接下来,将对成像处理进行说明。光学扫描设备200发射光束LY、LM、LC、LBK(激光束),被充电器103Y、103M、103C、103BK充电的光电导鼓102Y、102M、102C、102BK分别曝光于所述光束。由于曝光于光束,在光电导鼓102Y、102M、102C、102BK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设备104Y通过使用黄色的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光电导鼓102Y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设备104M通过使用品红色的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光电导鼓102M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设备104C通过使用青色的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光电导鼓102C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设备104BK通过使用黑色的调色剂显影形成在光电导鼓102BK上的静电潜像。
形成在光电导鼓102Y上的黄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区域Ty中通过转印辊105Y转印到作为中间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106。清洁设备111Y在转印区域Ty与充电器103Y的充电单元之间的沿光电导鼓102Y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处回收残余调色剂。残余调色剂是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而余留在光电导鼓102Y上的调色剂。
形成在光电导鼓102M上的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区域Tm中通过转印辊105M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清洁设备111M在转印区域Tm与充电器103M的充电单元之间的沿光电导鼓102M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处回收残余调色剂。残余调色剂是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而余留在光电导鼓102M上的调色剂。
形成在光电导鼓102C上的青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区域Tc中通过转印辊105C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清洁设备111C在转印区域Tc与充电器103C的充电单元之间的沿光电导鼓102C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处回收残余调色剂。残余调色剂是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而余留在光电导鼓102C上的调色剂。
形成在光电导鼓102BK上的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区域TBk中通过转印辊105BK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清洁设备111BK在转印区域TBk与充电器103BK的充电单元之间的沿光电导鼓102BK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处回收残余调色剂。残余调色剂是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而余留在光电导鼓102BK上的调色剂。
根据本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11Y、111M、111C、111BK包括刮刀(所述刮刀与光电导鼓接触),并且通过使用刮刀刮除余留在光电导鼓上的残余调色剂来回收残余调色剂。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的多色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区域T2中通过转印辊107转印到记录片材,从片材进给器109输送所述记录片材。在转印区域T2中转印到记录片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单元108定影到记录片材。在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后,记录片材被输出到片材输出托盘110。
成像装置100包括清洁设备112,所述清洁设备设置在转印区域T2和转印区域Ty之间的沿中间转印带106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处。包括与中间转印带106接触的刮刀的清洁设备112通过使用刮刀从中间转印带106刮除没有转印到记录介质而是余留在中间转印带106上的残余调色剂来清洁中间转印带106。
对于下文所述的结构,本实施例可以是具有单一光电导鼓的单色成像装置或是将形成在多个光电导鼓上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转印部件)的成像装置。
(成像装置的门以及被回收调色剂容器)
图2示出了成像装置100的外部透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包括维护用门113。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100的门113的内侧。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储存清洁设备111Y、111M、111C、111BK从光电导鼓回收的调色剂、以及清洁设备112从中间转印带106回收的调色剂。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是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100的主体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的主体拆卸的更换单元。当在显示单元(未示出)显示出指示更换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信息时,使用者进行更换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操作。
如图2的(b)所示,使用者通过沿-X方向移动附接到成像装置100的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而从成像装置100拆卸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图2的(c)所示的状态)。另一方面,当使用者从图2的(c)所示的状态沿+X方向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如图2的(b)所示被附接到成像装置100。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100的状态中,使用者不能拆卸处理盒。
(被回收调色剂容器)
图3A的(a)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连接到清洁设备112的状态,图3A的(b)是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透视图。
如图3A的(b)所示,连接到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一体地形成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中。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具有调色剂接收口114d,调色剂从清洁设备112通过所述调色剂接收口被接收。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的状态中,调色剂接收口114d被连接到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清洁设备112在成像操作过程中所收集的调色剂通过输送螺杆(未示出)移动,沿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和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经过,并且被回收到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调色剂容纳部分114i。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具有图3A的(a)所示的倾斜表面114a1,使得通过调色剂接收口114d接收的调色剂可以不沉积在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中而是沉积在调色剂容纳部分114i中。如图3B的(f)所示,倾斜表面114a1是从调色剂接收口114d的紧下方下降到调色剂容纳部分114i的平坦表面(或弯曲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倾斜表面114a1相对于X-轴线具有约45度的角度。倾斜表面114a1的沿Y-轴线方向的宽度约为25mm,倾斜表面114a1的厚度约为3mm。通过对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提供倾斜表面114a1,通过调色剂接收口114d接收的调色剂可以在不允许调色剂沉积在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中的情况下被输送到调色剂容纳部分114i。
以围绕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调色剂接收口114d的方式设置用作密封部件的海绵部件或橡胶部件。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预定位置的状态中,密封部件密封调色剂接收口114d与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之间的间隙。借助密封部件,调色剂不能容易地经过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与调色剂接收口114d之间的间隙到达外部。
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具有分别接收从清洁设备111Y、111M、111C、111BK输送的调色剂的接收口114e、114f、114g、114h。接收口114e被连接到清洁设备111Y,接收口114f被连接到清洁设备111M,接收口114g被连接到清洁设备111C,接收口114h被连接到清洁设备111BK。通过接收口114e、114f、114g、114h接收的调色剂沉积在调色剂容纳部分114i中。
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还包括突出部分114b。在本实施例中,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突出部分114b以沿X-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直立在倾斜表面114a1上。如图3B的(d)所示,突出部分114b设置在输送路线114a的调色剂接收口114d的沿Z-轴线方向的紧下方。
如对应于图3B的(c)的图8的(b)所示,突出部分114b具有第一平坦表面114b1(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114b2(第二接触表面)。第一平坦表面114b相对于假想面(XZ-面)倾斜,所述假想面平行于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或拆卸时的移动方向(X-轴线方向)。第二平坦表面114b2与第一平坦表面114b1连续,并且平行于所述假想面。第二平坦表面114b2可以相对于假想面倾斜。然而,第二平坦表面114b2相对于假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小于第一平坦表面114b1相对于假想面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假想面与第二平坦表面114b2之间的角度基本为0度。如图3B的(c)所示,突出部分114b包括沿X-轴线延伸的多个加强肋,使得在对突出部分114b施加一定负载时突出部分114b不容易变形。在后文中,会对突出部分114b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4的(a)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100的状态。成像装置100包括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所述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以允许使用者容易地附接和拆卸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强度保持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包括与形成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上的突出部114c(定位用突出部)接触的移动部件401;以及附接到移动部件401的弹簧402。
图4的(b)到图4的(d)是围绕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的区域的放大视图,示出了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和从成像装置拆卸时所进行的示例性操作。图4的(b)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从清洁设备中的每一个接收调色剂的位置(预定位置)之前的状态。图4的(d)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预定位置之后的状态。图4的(c)示出了在图4的(b)和图4的(d)所示的状态之间的状态。
如图4的(b)所示,移动部件401具有脊部401a、从脊部401a朝门113倾斜的倾斜表面401b、以及从脊部401a朝光学扫描设备200倾斜的倾斜表面401c。脊部401a位于移动部件401的一个端部,弹簧402被附接到移动部件401的另一个端部。
如图4的(c)所示,当使用者沿图4的(b)的+X方向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以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附接到成像装置时,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定位用突出部114c与倾斜表面401b接触。当使用者沿+X方向进一步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倾斜表面401b被定位用突出部114c按压。随后,弹簧402被压缩,被定位用突出部114c按压的移动部件401沿-Z方向移动。当使用者沿+X方向进一步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定位用突出部114c的下端部与脊部401a彼此接触。
当使用者从定位用突出部114c的下端部与脊部401a彼此接触的状态沿+X方向进一步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定位用突出部114c与倾斜表面401c接触,移动部件401沿图4的(d)所示的+Z方向移动。如图4的(d)所示,当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移动到成像装置中的预定位置时,定位用突出部114c与移动部件401接合,使得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沿-X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中的预定位置。除了设置在如图4的(a)到图4的(d)所示的位置的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外,成像装置包括用于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定位在成像装置中的多个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借助多个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可以被稳固地保持在成像装置中的预定位置处。
(处理盒的附接和拆卸)
如上所述,处理盒101Y、101M、101C、101BK是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的主体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的主体拆卸的更换单元。如图5的(b)所示,成像装置100包括用于保持处理盒的保持轨501、502、503、504、505(盒保持单元)。保持轨501和502保持处理盒101Y。此外,保持轨501和502还具有在处理盒101Y以被附接或被拆卸的方式沿+X方向或沿-X方向移动时引导处理盒101Y的移动的导轨(引导部件)的功能。保持轨502和保持轨503保持处理盒101M,保持轨503和保持轨504保持处理盒101C、保持轨504和保持轨505保持处理盒101BK。省略对与保持导轨501和502的功能相同的保持轨503到505的功能的描述。。
当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成像装置时,处理盒的一部分由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覆盖。因此,在这种状态中,处理盒不能从成像装置被拆卸。
因此,当更换处理盒时,使用者打开门113,随后从成像设备100拆卸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如图5的(a)所示,当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从成像装置被拆卸时,处理盒101Y、101M、101C、101BK可以沿-X方向滑动。使用者沿-X方向滑动待更换的处理盒,以从成像装置100的主体取出已使用的处理盒。随后,使用者沿+X方向滑动新的处理盒以将新的处理盒附接到成像装置100的主体。最后,使用者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附接到成像装置100并且关闭门113。当使用者进行了上述操作时,完成处理盒的更换。
(光学扫描设备)
接下来,将对光学扫描设备200进行说明。图6的(a)是示出了光学扫描设备20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6的(b)是光学扫描设备200的截面图。
如图6的(a)所示,光源单元202Y、202M、202C、202BK被附接到光学扫描设备200的光学盒(壳体)201的外壁。光源单元202Y发射用于曝光光电导鼓102Y的激光束LY,光源单元202M发射用于曝光光电导鼓102M的激光束LM。光源单元202C发射用于曝光光电导鼓102C的激光束LC,光源单元202BK发射用于曝光光电导鼓102BK的激光束LBK。
光源单元202Y、202M、202C、202BK被设置为彼此靠近。这里,将垂直于多面反射镜203的转动轴线并且穿过多面反射镜203的平坦表面限定为假想面。从光源单元202Y发射的激光束LY和从光源单元202BK发射的激光束LBK沿着沿重力方向从上方对角地通过假想面的光路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上。从光源单元202C发射的激光束LC和从光源单元202M发射的激光束LM沿着沿重力方向从下方对角地通过假想面的光路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上。
如图6的(a)所示,具有四个反射表面的多面反射镜(转动多面反射镜)203设置在光学箱201的中心部分处。在成像操作过程中,多面反射镜203围绕由图6的(a)中的虚线表示的转动轴线沿R1方向转动。
从光源单元202Y发射的激光束LY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上。激光束LY被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沿图6的(a)所示的方向A偏转(反射)。从光源单元202M发射的激光束LM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的与激光束LY入射于其上的反射表面相同的反射表面上。激光束LM被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沿与激光束LY的偏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方向A)偏转。
另一方面,从光源单元202BK发射的激光束LBK入射在与激光束LY和LM入射于其上的反射表面不同的反射表面上。激光束LBK被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沿图6的(a)所示的方向B偏转。从光源单元202C发射的激光束LC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的与激光束LBK入射于其上的反射表面相同的反射表面上。激光束LC被多面反射镜203的反射表面沿与激光束LBK的偏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方向B)偏转。
在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后,激光束LY和LM变成沿+X方向行进的激光束。即,通过被转动多面反射镜203偏转,激光束LY变成沿+X方向扫描光电导鼓102Y的激光束,激光束LM变成沿+X方向扫描光电导鼓102M的激光束。
另一方面,在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后,激光束LBK和LC变成沿-X方向行进的激光束。即,通过被转动多面反射镜203偏转,激光束LBK变成沿-X方向扫描光电导鼓102BK的激光束,激光束LC变成沿-X方向扫描光电导鼓102C的激光束。
接下来,参照图6的(b),将对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的激光束LY、LM、LC、LBK的光路进行说明。如图6的(b)所示,例如多面反射镜203;透镜206、207、208、209、210、211;反射镜212、213、214、215、216、217的光学组件被附接到光学箱201的内部。此外,保护多面反射镜203、透镜、反射镜以避免灰尘的盖件218被附接到光学箱201。
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的激光束LY通过透镜206和透镜207并且入射在反射镜212上。反射镜212将入射激光束LY朝光电导鼓102Y反射。盖件218具有开口219,所述开口允许被反射镜212反射的激光束LY通过其中。开口219被透明防尘窗口220闭合,所述透明防尘窗口允许激光束LY通过其中。通过防尘窗口220的激光束LY在光电导鼓102Y上形成图像。
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的激光束LM通过透镜206并且入射在反射镜213上。反射镜213将入射激光束LM朝反射镜214和透镜208反射。通过被反射镜213反射,激光束LM通过透镜208并且入射在反射镜214上。反射镜214将入射激光束LM朝光电导鼓102M反射。盖件218具有开口220,所述开口允许被反射镜214反射的激光束LM通过其中。开口220被透明防尘窗口224闭合,所述透明防尘窗口允许激光束LM通过其中。通过防尘窗口224的激光束LM在光电导鼓102M上形成图像。
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的激光束LBK通过透镜209和透镜210并且入射在反射镜215上。反射镜215将入射激光束LBK朝光电导鼓102BK反射。盖件218具有开口222,所述开口允许被反射镜215反射的激光束LBK通过其中。开口222被透明防尘窗口226闭合,所述透明防尘窗口允许激光束LBK通过其中。通过防尘窗口222的激光束LBK在光电导鼓102BK上形成图像。
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的激光束LC通过透镜209并且入射在反射镜216上。反射镜216将入射激光束LC朝透镜211反射。被反射镜216反射的激光束LC通过透镜211并且入射在反射镜217上。反射镜217将入射激光束LC朝光电导鼓102C反射。盖件218具有开口221,所述开口允许被反射镜216反射的激光束LC通过其中。开口221被透明防尘窗口225闭合,所述透明防尘窗口允许激光束LC通过其中。通过防尘窗口225的激光束LC在光电导鼓102C上形成图像。
(盖件)
将对盖件218进行说明。如图7的(a)所示,盖件218被附接到光学箱201。盖件218包括多个钩状部分218a。盖件218通过使多个钩状部分218a与形成在光学箱的外壁上的多个突出部220a卡扣配合而附接到光学箱201。如图7的(a)所示,盖件218包括朝光学箱201的内部凹陷的凹陷部分218b,以及朝光学箱201的外部突出的突出部分218c和218d。
(挡板)
接下来,将对挡板300进行说明。挡板300是用于避免例如调色剂的外来物质附着到防尘窗口223、224、225、226的部件。当使用者打开门113并且将处理盒附接到成像装置或从成像装置拆卸处理盒以进行成像装置的维护时,由于处理盒的移动,调色剂可能从处理盒掉落。因此,至少当更换处理盒时,希望防尘窗口223、224、225、226可以被挡板300覆盖。
图7的(b)是示出了以覆盖盖件218的方式附接到光学扫描设备的挡板300的透视图。挡板300是面对盖件218的板状树脂部件,并且是覆盖所有防尘窗口223、224、225、226的公共组件。挡板300具有允许通过防尘窗口223的激光束LY通过其中的开口323(光束经过部分);允许通过防尘窗口224的激光束LM通过其中的开口324(光束经过部分);允许通过防尘窗口225的激光束LC通过其中的开口325(光束经过部分);允许通过防尘窗口226的激光束LBK通过其中的开口326(光束经过部分)。此外,挡板300具有用于附接弹簧310的拉长孔301,所述弹簧是下文所述的弹性部件。此外,挡板300具有拉长孔302和303。盖件218的突出部分218c插入到拉长孔302中。挡板300的突出部分218d插入到拉长孔303中。拉长孔302和303以及突出部分218c和218d构成接合机构,在所述接合机构中,拉长孔302和突出部分218c以及拉长孔303和突出部分218d分别彼此接合。因此,拉长孔302和303以及突出部分218c和218d作为将盖件218的移动方向限制为Y-轴线方向的引导部件起作用。拉长孔302和303沿平行于挡板300的Y-轴线的方向被拉长。因此,由于拉长孔302和303以及突出部分218c和218d的存在,挡板300的移动被限制为平行于Y-轴线的往复方向。挡板300可以被附接到成像装置。
挡板300可以具有突出部分,盖件218可以具有对应于开口的凹陷部分(插入部分),形成在挡板300上的突出部可以以用作引导部件的方式插入到凹陷部分中。
(挡板移动机构)
提供根据本实施例的挡板300以抑制例如调色剂的灰尘在盖件218的防尘窗口223、224、225、226上的附着。挡板300通过下文所述的挡板移动机构移动。
图8的(a)是设置在成像装置100的主体中的挡板移动机构、挡板以及光学扫描设备的顶视图。图8的(b)是包括在挡板移动机构中的转动机构803的顶视图。
如图8的(b)所示,转动机构803包括转动轴804、转动部分805、第一臂部806以及第二臂部807。转动轴804是布置在成像装置100的主体中并且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固定轴。转动部分805、第一臂部806和第二臂部807构成单一转动部件。转动轴804延伸通过形成在转动部分805中的开口808。第一臂部806和第二臂部807从转动部分805沿转动轴804的径向方向延伸。
如图8的(a)所示,包括转动部分805、第一臂部806和第二臂部807的转动部件可以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804(围绕作为转动中心的转动轴804的圆形横截面的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第一方向)和沿逆时针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9,将对包括在挡板移动机构中的弹簧310进行说明。图9的(a)是图8的(a)沿线A-A得到的截面图。图9的(b)是盖件218的凹陷部分218b的放大的透视图。图9的(c)是挡板300的开口301的放大的透视图。图9的(d)是弹簧310附接于其上的部分的放大的透视图。
如图9的(b)所示,盖件218的凹陷部分218b包括与作为盘簧等的弹簧310的一个端部接合的接合部分218e(第二连接部分)。如图9的(c)所示,挡板300包括与弹簧310的另一个端部接合的接合部分304(第一连接部分)。因此,盖件218和挡板300通过弹簧310彼此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弹簧310将盖件218和挡板300彼此相连的实例。然而,实施例可以具有其中弹簧310将光学箱201和挡板部件300彼此相连的结构。
如图9的(a)所示,沿多面反射镜20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Z-轴线方向),盖件218的凹陷部分218b的底表面218f比防尘窗口223、224、225、226更靠近光学箱201的底表面。如图8的(a)所示,盖件218的凹陷部分218b设置在凹陷部分218b本身不遮挡在光学扫描设备中的激光束的光路的位置处。图8的(a)所示的四角形代表设置转动多面反射镜的位置,线段801和802代表被多面反射镜203偏转的激光束所扫描的区域的端部部分。凹陷部分218b设置在从光源202Y、202M、202C、202BK发射并且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上的激光束的光路的延长线上。通过将凹陷部分218b设置在从光源202Y、202M、202C、202BK发射并且入射在多面反射镜203上的激光束的光路的延长线上,凹陷部分218b可以以不遮挡在光学扫描设备中的激光束的光路、并且突出到在光学扫描设备内沿多面反射镜20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比防尘窗口的位置更远的位置的方式设置。换句话说,当沿多面反射镜20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看,凹陷部分218b被设置为与光源202Y、202M、202C、202BK相对,并且多面反射镜203在所述凹陷部分与所述光源之间。结果,当沿多面反射镜20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看时,可以避免光学扫描设备200变得较大。
(挡板移动机构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对挡板移动机构(挡板打开-闭合机构)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10的(a)是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之前的状态的顶视图。在图10的(a)中,挡板覆盖盖件218的开口223、224、225、226,并且,如果发射激光束LY、LM、LC、LBK,激光束会被挡板遮挡。在本实施例中,图10的(a)所示的状态被称为挡板300遮挡激光束的挡板闭合状态、或挡板300位于挡板300位于激光束的光路上的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0的(b)是示出了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保持的状态的顶视图。在图10的(b)中,挡板300位于挡板300离开激光束的光路的第一位置。因此,激光束LY、LM、LC、LBK可以通过挡板部件300的开口223、224、225、226。在本实施例中,图10的(b)所示的状态被称为挡板300不遮挡激光束的挡板打开状态。
在图10的(a)所示的状态中,第一臂部806(第一移动部分)的远端806a与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突出部分114b接触,第二臂部807(第二移动部分)的远端807a与挡板300的端部部分接触(图10的(a)的左侧部分)。图10的(a)的右侧部分示出了弹簧310在图10的(a)的左侧部分所示的状态中的状态。
图11的(a)是在图10的(a)所示的状态中的转动机构803的放大视图。图11的(a)所示的第一臂部806和第二臂部807的位置被称为初始位置。在图11的(b)到图11的(d)中,第一臂部806和第二臂部807的初始位置用虚线表示。
当使用者从图10的(a)所示的状态沿+X方向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第一臂部806的远端806a沿突出部分114b的第一平坦表面114b1沿箭头C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臂部806的远端806a沿箭头C的方向移动,第一臂部806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80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移动),同时,第二臂部80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移动)(图11的(b))。
由于第一臂部806的转动,第二臂部807转动并且第二臂部807的远端807a按压挡板300。相应地,挡板300沿-Y方向(透明窗口的横向方向)滑动。当挡板300从图11的(a)所示的状态沿-Y方向滑动时,弹簧310延伸并且弹簧310的弹力(弹簧310沿+Y方向推动挡板300的推力)增加,因此对挡板300施加沿+Y方向的力。因此,保持挡板300与第二臂部807的远端807a彼此接触的状态。
当使用者从图11的(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沿+X方向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沿+X方向移动,因此第一臂部806和第二臂部80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挡板300被第二臂部807按压,并且进一步沿-Y方向滑动(图11的(c))。
在图11的(c)所示的状态中,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没有完全被成像装置100的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保持,并且可以进一步沿+X方向移动。当使用者从图11的(c)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沿+X方向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第一臂部806的远端806a与突出部分114b的第二平坦表面114b2接触。第二平坦表面114b2平行于X-轴线。因此,即使当第一臂部806的远端806a沿第二平坦表面114b2移动时,第一臂部806与第二臂部807既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也不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当第一臂部806与突出部分114b的第二平坦表面114b2在图11的(d)所示的位置处彼此接触时,如图4的(d)所示,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被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保持。通过将第二平坦表面114b2形成为平行于X-轴线的平坦表面,当第一臂部806的远端806a与第二平坦表面114b2彼此接触时,不从第一臂部806的远端806a沿-X方向对突出部分114b施加力。因此,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第二平坦表面114b2,在图4的(d)所示的状态中,可以抑制由于振动等原因引起的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从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沿-X方向的拆卸。
沿Y-轴线方向(布置多个光电导鼓的方向),根据本实施例的突出部分114d设置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的同侧。换句话说,在图10的(b)中,突出部分114b和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设置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中心部分的沿Y-轴线方向的左侧。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在相对于Y-轴线倾斜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同时从成像装置拆卸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挡板也可以在调色剂接收部分114d从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分开的同时移动。相应地,即使在调色剂从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掉落并且飞散时,挡板300也可以抑制调色剂掉落在多个防尘窗口上。
对于突出部分114b设置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中心部分的沿Y-轴线方向的左侧、且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设置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的中心部分的沿Y-轴线方向的右侧的装置,如果使用者在相对于Y-轴线倾斜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同时从成像装置拆卸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可能发生以下问题。即,如果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在突出部分114b移动前沿-X方向移动,尽管调色剂接收部分114d从清洁设备112的调色剂输送路线112a分开,挡板300不覆盖防尘窗口。在这种状态中从调色剂接收口114d掉落并且飞散的调色剂可以容易地附着到多个防尘窗口。相应地,如本实施例所示,优选地,突出部分114b和调色剂输送路线114a设置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中心部分的沿图10的(b)中的Y-轴线方向的左侧上。
图12是代表从第一臂部806沿-X方向施加到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力的大小的图表。沿图12的水平轴线布置的标记(a)到(d)分别对应于图11的(a)到图11的(d)。在图11的(a)所示的状态中,由弹簧310的延伸产生的弹力推动挡板300,挡板300沿+Y方向对第二臂部807施加力Fa,第一臂部806的第一接触部分806a对第一平坦表面114b1施加对应于Fa的力F’a。当F’a的方向与X-轴线的方向之间的角度被限定为θa时,在图11的(a)所示的状态中,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施加力F'a×cosθa。借助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图11的(a)所示的状态中,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施加约130gf的力。
当使用者从图11的(a)所示的状态沿+X方向移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弹簧310延伸并且弹簧310的弹力(弹簧310借助该弹力推动挡板300)增加,并且从挡板113对第二臂部施加大于力Fa的力Fb(图11的(b))和力Fc(图11的(c))(Fa<Fb<Fc)。因此,从第一臂部806的第一接触部分806a对第一平坦表面114b1施加对应于力Fb的力F’b以及对应于力Fc的力F’c。在图11的(b)所示的状态中,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施加力F'b×cosθb,在图11的(c)所示的状态中,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施加力F'c×cosθc。借助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图11的(b)所示的状态中,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施加约200gf的力,在图11的(c)所示的状态中,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施加约210gf的力。
另一方面,在图11的(d)所示的状态中,由于第二平坦表面114b2与第一臂部806的移动部分806a彼此接触,沿-X方向对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施加的力为0gf。相应地,在图11的(d)中,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不容易脱离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第二平坦表面114b2不一定要平行于X-轴线。优选地,X-轴线与第二平坦表面114b2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X-轴线与第一平坦表面114b1之间的倾斜角度。突出部分114b不一定只有例如第一平坦表面114b1和第二平坦表面114b2的两个平坦表面。可替代地,突出部分114b可以有三个以上的平坦表面。突出部分114b的形状可以是具有沿-X方向变小的倾斜角度的弯曲表面。第二平坦表面114b2可以具有使第二平坦表面114b2与移动部分806a线接触或点接触的形状。换句话说,只需要从第二平坦表面114b2(沿线或在点处)对移动部分806a施加的反作用力沿Y-轴线方向定向即可。
图13示出了第二平坦表面114b2包括球形凹陷部分、第一臂部806的第一移动部分806a包括与凹陷部分接合的球形突出部分的实施例。通过提供图13所示的接合机构,可以使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更不容易脱离调色剂容器保持机构115。
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分114b形成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上。然而,这不是对实施例的限制。例如,对应于突出部分114b的突出部分可以形成在图2所示的门113上,使得挡板300可以通过关闭门113而打开,通过打开门113而闭合。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挡板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机构803,转动机构803根据与转动机构接触的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的移动而移动挡板300。因此,挡板300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而不使用传感器或马达被移动。此外,可以减小在更换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时使用者朝成像装置推动被回收调色剂容器114所使用的力。根据本实施例的挡板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机构803,转动机构803根据与转动机构803接触的门113的移动而移动挡板300。因此,挡板300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而不使用传感器或马达被移动。此外,可以减小在关闭门113时使用者朝成像装置推动门113所使用的力。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以多种方式改变或变型。相应地,附加下文的权利要求以所公开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基于并要求于2012年1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285799的优先权,上述专利申请的内容全部并入本发明的说明书中。
附图标记列表
218 盖件
218c、218d 突出部分
218e 接合部分
302、303 拉长孔
300 挡板
310 弹簧
803 转动机构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
多个光电导体部件和多个显影设备,所述显影设备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所述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上的静电潜像;
光学扫描设备,所述光学扫描设备包括光束通过其中的透明窗口,光束扫描所述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以在所述多个光电导体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多个光电导体部件和所述光学扫描设备之间,并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挡板离开通过透明窗口的光束的光路,在所述第二位置,挡板覆盖透明窗口;
中间转印部件和转印设备,其中光电导体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部件,所述转印设备将中间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
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回收余留在中间转印部件上而没有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残余调色剂;
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所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用于容纳由清洁设备回收的残余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所述调色剂容器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的主体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的主体拆卸、并且包括突出部分;以及
挡板移动机构,所述挡板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部分和第二移动部分,所述第一移动部分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移动,所述第二移动部分与挡板接触并且根据第一移动部分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的移动而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所述转动轴移动,其中,当调色剂容器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时,第一移动部分在调色剂容器被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之前与调色剂容器的突出部分接触,并且第二移动部分和与突出部分接触的第一移动部分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移动而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第二移动部分将挡板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挡板移动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连接到挡板和光学扫描设备,使得弹簧的弹力在挡板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增加,以及
其中,根据调色剂容器在调色剂容器从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拆卸时的移动,第一移动部分和第二移动部分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挡板移动机构在第二移动部分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通过使用弹簧的弹力将挡板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挡板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转动的转动部分、包括第一移动部分并且从转动部分延伸的第一臂部、以及包括第二移动部分并且从转动部分延伸的第二臂部,其中,当调色剂容器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时,第一臂部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移动而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转动部分由于第一臂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而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臂部由于转动部分沿第一方向的转动而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其中,当调色剂容器从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拆卸时,第一臂部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移动沿第二方向移动,转动部分由于第一臂部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而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转动轴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臂部由于转动部分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而沿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挡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透明窗口的横向方向滑动,以及
其中,挡板移动机构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二臂部的第二移动部分按压挡板时将挡板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在第二臂部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通过使用弹簧的弹力将挡板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光电导体部件是多个光电导鼓,所述光电导鼓通过沿光电导鼓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而被附接到成像装置或从成像装置拆卸,
其中,清洁设备回收在所述多个光电导鼓上的残余调色剂,并且将残余调色剂输送到调色剂容器,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光电导鼓中的每一个在调色剂容器从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拆卸的状态中变得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光电导体部件是多个光电导鼓,所述多个显影设备通过沿光电导鼓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而被附接到成像装置或从成像装置拆卸,
其中,清洁设备回收在所述多个光电导鼓上的残余调色剂,并且将残余调色剂输送到调色剂容器,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显影设备中的每一个在调色剂容器从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拆卸的状态中变得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突出部分包括具有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的突出部分,所述第一接触表面与第一移动部分接触、并且相对于平行于调色剂容器在调色剂容器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或从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拆卸时的移动方向的假想面倾斜,所述第二接触表面与第一移动部分接触、与第一接触表面连续、并且第二接触表面相对于假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接触表面相对于假想面的倾斜角度,以及
其中,当调色剂容器被附接到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时,第一移动部分与第一接触表面接触,根据调色剂容器的移动从第一移动部分与第一接触表面接触的状态沿第一接触表面朝第二接触表面移动,并且在调色剂容器被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的状态中与第二接触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假想面平行于第二接触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第一移动部分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在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调色剂容器的状态中与第二接触表面的接合部分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第一移动部分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在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调色剂容器的状态中与第二接触表面的接合部分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保持调色剂容器,使得调色剂容器的至少一部分沿光电导体部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与清洁设备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
盒保持单元,所述盒保持单元用于保持多个包括光电导体部件、显影设备和清洁设备的盒,所述多个盒能够附接到成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成像装置拆卸,
其中,调色剂容器包括:用于从被盒保持单元保持的所述多个盒中的每一个的清洁设备接收残余调色剂的接收口,用于储存通过接收口接收的残余调色剂的容纳部分,以及与第一移动部分接触的接触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以与所述多个盒的清洁设备相对应的方式提供多个接收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
多个引导部件,所述多个引导部件在所述多个盒被附接到成像装置和从成像装置拆卸时限制所述盒的拆卸方向,
其中,调色剂容器保持单元在引导部件的延长线上保持调色剂容器。
CN201380070606.6A 2012-12-27 2013-12-20 成像装置和能够相对于成像装置附接和拆卸的调色剂容器 Active CN104919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5799A JP6074262B2 (ja) 2012-12-27 2012-12-2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85799 2012-12-27
PCT/JP2013/084337 WO2014103958A1 (ja) 2012-12-27 2013-12-20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トナー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9376A true CN104919376A (zh) 2015-09-16
CN104919376B CN104919376B (zh) 2019-08-02

Family

ID=5102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0606.6A Active CN104919376B (zh) 2012-12-27 2013-12-20 成像装置和能够相对于成像装置附接和拆卸的调色剂容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99933B2 (zh)
JP (1) JP6074262B2 (zh)
CN (1) CN104919376B (zh)
DE (1) DE112013006275T5 (zh)
GB (1) GB2524436B (zh)
WO (1) WO20141039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4262B2 (ja) * 2012-12-27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97348B2 (ja) * 2016-04-07 2019-04-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6633A (ja) * 1993-11-26 1995-06-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48862A (ja) * 1995-03-06 1996-09-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72142A (ja) * 1998-03-20 1999-10-08 Copyer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9462A (ja) *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4307A (ja) * 2004-12-24 2006-07-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609A (ja) * 2008-12-04 2009-04-09 Kyocera Mita Corp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5163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用以清洁光学设备的透过部件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
CN101782733A (zh) * 2009-01-20 2010-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89068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1577B2 (ja) 2005-11-30 2012-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8483A (ja) 2010-03-17 2011-10-06 Panasonic Corp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電極板を用いた非水系二次電池
JP5208298B2 (ja) * 2012-08-01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74262B2 (ja) * 2012-12-27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BR112015014234A2 (pt) * 2012-12-27 2017-07-11 Canon Kk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JP6370060B2 (ja) * 2014-02-27 2018-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6633A (ja) * 1993-11-26 1995-06-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48862A (ja) * 1995-03-06 1996-09-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72142A (ja) * 1998-03-20 1999-10-08 Copyer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9462A (ja) *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4307A (ja) * 2004-12-24 2006-07-1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5163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用以清洁光学设备的透过部件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
JP2009075609A (ja) * 2008-12-04 2009-04-09 Kyocera Mita Corp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82733A (zh) * 2009-01-20 2010-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89068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9376B (zh) 2019-08-02
US20150346641A1 (en) 2015-12-03
GB201513013D0 (en) 2015-09-09
GB2524436B (en) 2018-11-28
JP6074262B2 (ja) 2017-02-01
US9599933B2 (en) 2017-03-21
WO2014103958A1 (ja) 2014-07-03
GB2524436A (en) 2015-09-23
DE112013006275T5 (de) 2015-09-24
JP2014126830A (ja) 2014-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450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4332806B2 (ja) 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32807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5361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81200B2 (en) Laser exposure device, cleaning tool,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188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919376A (zh) 成像装置和能够相对于成像装置附接和拆卸的调色剂容器
JP2014012368A (ja) 筐体構造、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0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0216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3361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660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268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16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399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光学走査装置
CN100590540C (zh) 成像装置
JP20051995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露光走査装置
JP66591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971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