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7175A - 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17175A CN104917175A CN201510355433.3A CN201510355433A CN104917175A CN 104917175 A CN104917175 A CN 104917175A CN 201510355433 A CN201510355433 A CN 201510355433A CN 104917175 A CN104917175 A CN 1049171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iving end
- electrical network
- little area
- end electrical
- weak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确定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确定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本发明提供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考虑了影响受端电网受电能力的各类严重故障,梳理了各种故障形式与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和热稳定的关系,并且计及低频减载、高周切机、自动切负荷等自动控制措施对小地区电网的稳定性影响,确定考虑故障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和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在满足以上约束的情况下,完全能够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受端电网是以负荷集中地区为中心,包括区内和邻近电厂在内,用较密集的电力网络将负荷和这些电源联接在一起的电力系统。受端电网接受外部及远方电源输入的有功和电能,以实现供需平衡。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受端电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受端电网都出现了用电负荷迅猛增长、最高用电负荷占全网比重逐渐增加的情况。而受端电网内部主力电厂建设不足,大量的电能需要远距离传输,因此对外来电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局部电网故障、自然灾害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偶然事故可能导致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解列,造成其脱网运行。对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端”决定了联络线故障形成孤网后必然会出现电压和频率稳定问题;“弱电网”表明孤网网架单薄,机组少、调压调频能力差,在相同的不平衡功率扰动下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幅度比大电网要大。
电压稳定是指系统在受到小的或者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频率崩溃的能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规定:电力系统中经较弱联系向受端系统供电或受端系统无功电源不足时,应进行电压稳定性校验。导致暂态电压失稳的原因主要有三类:1、发生大扰动后,网络特性(如P-V曲线)急剧变化从而不再与负荷特性相交,失去了系统稳定运行的平衡点;2、机端电压降低时,感应电动机对于无功的需求量增加,形成电压下降的正反馈机制。3、发电机励磁、并联电容器、SVC等对受端系统的电压支撑不足。
频率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严重扰动后,发电和负荷需求出现大的不平衡情况下,系统频率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频率崩溃的能力。频率稳定可能是一种短期或长期现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定》对频率稳定判据具体描述如下:1、发生《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第一级安全标准规定的故障时,要求系统频率降低的最小值不低于电网的第一轮低频减载启动值,频率升高的最大值不应超过51Hz;2、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动作后,应使运行系统稳态频率恢复到不低于49.5Hz的水平,系统运行频率不应长期悬浮在低于49.0Hz的水平;3、系统事故后频率升高或因切负荷引起恢复时的频率过调,其最大值不应超过51Hz。
在小地区弱受端电网中,与频率调节相关的因素有发电机调速器、负荷频率因子以及低频减载和高周切机自动装置等。制定低频减载方案的原则主要有三条:1、能在各种运行方式和过负荷情况下有效地防止系统频率下降至危险点之下,并且不引起高周切机动作;2、能使系统频率尽快回升至49.5~50Hz之间,无超调和悬停现象;3、切除的负荷总量尽可能少。传统的低频减载采用依据频率下降分级断开负荷功率并逐渐修正的方法,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系统频率下降的过程中,将接至低频减载装置的总功率分配在不同启动频率值来分批地切除,以适应不同功率缺额的需要。
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越大,发生联络线故障时越难以满足电压、频率和热稳定要求,容易造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垮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指导电网的运行控制,保证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
步骤2:确定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
步骤3:确定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
所述步骤1中,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满足电压稳定约束和热稳定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仍能够维持联网,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单相瞬时性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两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1-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1-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正常受电比例用ACC%表示,有:
式(1)中,Pacc表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联络线的受电功率,Pload表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总量;
步骤1-1-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1-1-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1-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单回联络线的潮流满足热稳定要求,则表明热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将线路额定电流转化为额定有功功率的形式,有:
式(2)中,PN表示线路额定有功功率,UN表示线路额定电压,IN表示线路额定电流,表示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角;
步骤1-2-2:在热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步骤1-2-3:在热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2中,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满足电压稳定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导致解列的情况,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2故障。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有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在无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2-1-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1-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如果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2-2-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2-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3中,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满足频率稳定约束和滑差闭锁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发生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1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2故障。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步骤3-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下的滑差闭锁约束。
所述步骤3-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如果事故后频率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频率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3-1-2:在频率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步骤3-1-3:在频率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频率下降速度小于滑差闭锁设定值,则表明滑差闭锁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3-2-2:在滑差闭锁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达到滑差闭锁设定值,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达到滑差闭锁设定值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解列情况下的滑差闭锁约束;
步骤3-2-3:在滑差闭锁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考虑了影响受端电网受电能力的各类严重故障,梳理了各种故障形式与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和热稳定的关系,并且计及低频减载、高周切机、自动切负荷等自动控制措施对小地区电网的稳定性影响,确定考虑故障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和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在满足以上约束的情况下,完全能够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地理接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联络线有功功率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自动切负荷措施时电压变化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自动切负荷措施时电压变化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故障解列的频率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采用“PSD电力系统软件工具包(PSD Power Tools)”作为本方法的仿真计算工具。为考虑最严重的情况,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发电机组全部不留旋转备用容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定》设置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故障清除时间;
电压稳定判据为故障清除后,10s内电压能够恢复到0.8p.u.以上,长期能够恢复到0.9p.u.以上;
热稳定判据为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电流不超过导线的额定电流;
频率稳定判据为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能够恢复到49.5Hz以上,并且频率下降速度不超过滑差闭锁设定值;
滑差闭锁动作判据为频率下降速度大于滑差闭锁设定值,设定值根据电网具体情况而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
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由于没有明显的功率缺额,不会引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频率稳定问题,但是有可能发生以下两种不稳定情况:
1)双回联络线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变为单回运行时,虽然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频率维持稳定,但是单回线路稳态潮流超过热稳定极限。
2)短路期间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电压持续较低,感应电动机对无功需求量增加,同时并联电容器的无功输出减少,再加上事故后网络特性可能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电压崩溃;
因此,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需满足电压稳定约束和热稳定约束。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仍能够维持联网,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单相瞬时性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两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1-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1-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正常受电比例用ACC%表示,有:
式(1)中,Pacc表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联络线的受电功率,Pload表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总量;
步骤1-1-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1-1-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1-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单回联络线的潮流满足热稳定要求,则表明热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将线路额定电流转化为额定有功功率的形式,有:
式(2)中,PN表示线路额定有功功率,UN表示线路额定电压,IN表示线路额定电流,表示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角;
步骤1-2-2:在热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步骤1-2-3:在热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步骤2:确定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
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时,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在短路期间持续较低,感应电动机和并联电容器自身的特性将导致无功支撑不足,因此该故障会率先导致电压失稳。电压失稳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负荷实际消耗的功率较正常情况下大大减少,联络线解列造成的功率缺额被负荷功率的下降弥补,频率能够维持稳定。因此,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需满足电压稳定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导致解列的情况,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2故障。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有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在无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2-1-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1-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如果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2-2-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2-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3:确定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
由于没有短路过程,该故障将率先引起频率失稳。在频率下降达到低频减载设定值时,低频减载装置将自动切除部分负荷以维持频率稳定。但是低频减载调节能力有限,当受电比例过大时,频率仍然会失稳。功率缺额越大,系统惯量越小,负荷频率因子越小,频率在故障切除后的下降速度将越快。为防止低频减载装置误动,一般都设有滑差闭锁,当频率下降速度超过滑差闭锁设定值时,无论频率下降幅度多大,低频减载都不会动作。因此,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需满足频率稳定约束和滑差闭锁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发生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1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2故障。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步骤3-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下的滑差闭锁约束。
所述步骤3-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如果事故后频率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频率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如果低频减载导致高周切机动作,一般是因为各频段切负荷比例设置不合理,为避免频率超调对受电极限的限制,可考虑对原有低频减载方案进行调整,以下给出一个参考方案,经仿真测试该方案不会造成频率超调。
考虑每一频率定值处所切除的负荷量不大于一定量,且高频段切除负荷较少,低频段切除较多。级数增多后低频减载的复杂性上升,实施成本增加,并且各级之间也不易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因此采用7轮加1个特殊轮的方式,首轮与特殊轮动作频率为49.25Hz,第7轮动作频率为47.75Hz,中间依次递减,前7轮考虑0.2s延时,特殊轮考虑20s延时,总切负荷比例为55%,具体方案如表1:
表1
步骤3-1-2:在频率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步骤3-1-3:在频率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所述步骤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频率下降速度小于滑差闭锁设定值,则表明滑差闭锁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3-2-2:在滑差闭锁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达到滑差闭锁设定值,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达到滑差闭锁设定值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解列情况下的滑差闭锁约束;
步骤3-2-3:在滑差闭锁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实施例
(1)案例介绍
某地实际电网结构如图2所示,该地区在一台主变(C节点)检修方式下,变为只有G-H双回线路供电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该地区有A、B两个电厂,共6台发电机组,总发电量为1104MW,正常方式下负荷总量为1820MW,受电比例为39.3%。该小地区弱受端电网低频减载方案的滑差闭锁设定值为5Hz/s。
计算中,发电机采用变化详细模型,并考虑励磁、PSS和调速系统。负荷模型采用60%马达+40%恒阻抗,负荷模型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恒定阻抗(%) | 马达(%) | 频率因子dP/df | 频率因子dQ/df |
40 | 60 | 1.5 | -2.0 |
(2)确定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
由于该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因此采取的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G-H单回线路的额定电流为2500A,功率因数取0.9,转化为额定有功功率为896.3MW。在受电比例达到45.2%时,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后单回线路的潮流已经达到热稳极限。因此,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热稳定约束为45.2%,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电压稳定约束必定大于热稳定约束,可不予计算。未发生故障的一回联络线有功功率曲线如图3所示。
(3)确定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
由于该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因此采取的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2故障。考虑有自动切负荷措施和没有自动切负荷措施两种情况。在没有自动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受电比例达到27%时,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电压即达到临界稳定状态,其电压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在施加自动切负荷措施且切除比例与受电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受电比例最大达到48.1%时,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电压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其电压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考虑自动切负荷时,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为48.1%,不考虑自动切负荷时,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为27%。
(4)确定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
由于该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因此采取的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2,低频减载采用该电网实际方案。当受电比例为44.2%时,该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此时频率下降速度达到2.67Hz/s,其频率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由于该电网滑差闭锁的设定值为5Hz/s,因此考虑无故障解列的滑差闭锁约束必然要小于频率稳定约束,可不予计算。
(5)受电极限的确定
综合考虑该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所有约束,在不施加自动切负荷措施时,其受电极限为27%,施加自动切负荷措施时,其受电极限为44.2%。当实际受电比例小于该数值时,能够保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
步骤2:确定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
步骤3:确定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考虑事故后维持联网的受电极限满足电压稳定约束和热稳定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仍能够维持联网,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单相瞬时性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两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1-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正常受电比例用ACC%表示,有:
式(1)中,Pacc表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联络线的受电功率,Pload表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总量;
步骤1-1-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1-1-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单回联络线的潮流满足热稳定要求,则表明热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将线路额定电流转化为额定有功功率的形式,有:
式(2)中,PN表示线路额定有功功率,UN表示线路额定电压,IN表示线路额定电流,表示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角;
步骤1-2-2:在热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步骤1-2-3:在热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有功功率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在事故后达到热稳极限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热稳定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考虑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受电极限满足电压稳定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导致解列的情况,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1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三相永久性短路N-2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有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三相永久性短路解列的电压稳定约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在无切负荷措施的情况下,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2-1-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1-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如果事故后电压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2-2-2:在电压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步骤2-2-3:在电压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联切与受电比例相同数量的负荷,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约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考虑无故障解列的受电极限满足频率稳定约束和滑差闭锁约束;
考虑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发生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根据联络线回数不同考虑以下两种不同的限制故障:
1)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单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1故障;
2)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经双回联络线受电时,限制故障为无故障断线N-2故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步骤3-2:确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断线导致解列的情况下的滑差闭锁约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如果事故后频率能够维持稳定,则表明频率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3-1-2:在频率稳定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步骤3-1-3:在频率稳定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2-1:在正常受电比例下设置小地区弱受端电网联络线的限制故障,如果事故后频率下降速度小于滑差闭锁设定值,则表明滑差闭锁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相反则低于正常受电比例;
步骤3-2-2:在滑差闭锁约束高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升高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增大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容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达到滑差闭锁设定值,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下降速度达到滑差闭锁设定值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无故障解列情况下的滑差闭锁约束;
步骤3-2-3:在滑差闭锁约束低于正常受电比例的情况下,在正常受电比例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减小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受电比例,通过并联低压电抗器、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端电压将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电压水平调整到0.95p.u.~1.05p.u.;对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联络线设置相应的限制故障,并施加低频减载措施,观察事故后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恢复水平;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小地区弱受端电网的频率达到临界稳定时的受电比例即为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在事故后联网情况下的频率稳定约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55433.3A CN104917175B (zh) | 2015-06-25 | 2015-06-25 | 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55433.3A CN104917175B (zh) | 2015-06-25 | 2015-06-25 | 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7175A true CN104917175A (zh) | 2015-09-16 |
CN104917175B CN104917175B (zh) | 2017-11-07 |
Family
ID=54085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55433.3A Active CN104917175B (zh) | 2015-06-25 | 2015-06-25 | 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1717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3326A (zh) * | 2016-08-01 | 2016-12-21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柔直应用于电磁环网的孤岛稳定控制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04847A1 (en) * | 2009-05-14 | 2012-05-03 | Rolls-Royce Plc |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
CN103715701A (zh) * | 2013-12-30 | 2014-04-09 | 国家电网公司 | 考虑电容器操作次数限制的主动配电网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6-25 CN CN201510355433.3A patent/CN1049171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04847A1 (en) * | 2009-05-14 | 2012-05-03 | Rolls-Royce Plc |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
CN103715701A (zh) * | 2013-12-30 | 2014-04-09 | 国家电网公司 | 考虑电容器操作次数限制的主动配电网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娄宝磊: "基于双DSP技术故障解列装置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杨帆等: "小容量地区电网孤网运行频率稳定控制措施的研究", 《现代电力》 * |
王光等: "江西电网动态稳定分析研究", 《华中电力》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3326A (zh) * | 2016-08-01 | 2016-12-21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柔直应用于电磁环网的孤岛稳定控制方法 |
CN106253326B (zh) * | 2016-08-01 | 2018-10-09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柔直应用于电磁环网的孤岛稳定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7175B (zh) | 2017-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17345B (zh) | 一种电解类负荷参与孤立电网频率控制的方法 | |
CN109066770B (zh) | 一种风电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0492531B (zh) | 考虑同步旋转惯量水平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方法及系统 | |
CN104734189B (zh) | 基于vsc-hvdc的风电分散并网下垂控制方法 | |
CN112366755B (zh) | 基于mmc子模块能量同步的风场-柔直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1895125B (zh) | 海上风电场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4104102B (zh) | 电压源换流器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稳态工作点优化方法 | |
CN103078326B (zh) | 一种提高电网频率安全稳定性的优化方法 | |
CN113178895B (zh) | 海上风电交流故障穿越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085275B (zh) |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连锁故障预测方法 | |
CN105135409A (zh) | 基于一次调频动作幅值的超临界机组锅炉主控控制方法 | |
CN113328430A (zh) | 一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负荷模型结构和参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 |
Ahmed et al. | Optimal STATCOM controller for enhancing wind farm power system performance under fault conditions | |
Zicmane et al. | Evaluation of inertial response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in the long-term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Latvian power system | |
CN108964120B (zh) |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 |
Liu et al. | Dynamic frequency support and DC voltage regulation approach for VSC-MTDC systems | |
CN109888775A (zh) | 一种考虑风电接入的低负荷运行日输电网结构优化方法 | |
CN104917175A (zh) | 一种小地区弱受端电网受电极限的整定方法 | |
CN115483715A (zh) | 一种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虚拟同步发电机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3887801A (zh) | 基于转差率响应的自适应紧急切感应电动机负荷的方法 | |
CN111884234B (zh) | 精准切机紧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544939B (zh) |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网低频减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 |
CN104052065A (zh) | 一种基于电压跌落幅值的自适应紧急切负荷的方法 | |
CN113765159A (zh) | 基于协调控制提升新能源场站电压控制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 |
Kermani et al. | Demand response strategy for frequency regulation in a microgrid without storage requir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