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4099A - 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4099A
CN104904099A CN201380068862.1A CN201380068862A CN104904099A CN 104904099 A CN104904099 A CN 104904099A CN 201380068862 A CN201380068862 A CN 201380068862A CN 104904099 A CN104904099 A CN 10490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s housing
connection element
plug
connector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88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4099B (zh
Inventor
M·E·奥尔森
C·舒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undfos Holdings AS
Original Assignee
Grundfos Holdings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56124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90409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undfos Holdings AS filed Critical Grundfos Holdings AS
Publication of CN10490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机组,其具有设置于定子壳体(8)中的电驱动马达和与定子壳体(8)相连接的电子器件壳体(18),在电子器件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具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40),其中,在电子器件壳体(18)之上或之中设置至少一个独立的、被构造为合成材料成型件的连接元件(48;62),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66),其与所述电路板(40)上的对应的电插拔耦接件连接;以及第二电插拔连接件(54;68),其通过导体电路(56)与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66)连接,并用于与位于电子器件壳体(18)之外的器件电连接。

Description

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泵机组。
背景技术
泵机组、例如供热循环泵机组,通常构成一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包括电驱动马达和泵,例如离心泵。电驱动马达设置在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中,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与实际的泵、即泵壳体相连接。控制或调节电驱动马达所需的电气和电子器件通常设置在接线盒或电子器件壳体中,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相连接。
为了连接定子壳体中的线圈和电源连接导线,并根据需要连接其他的电子器件,需要在电子器件壳体上设置插头触点或线缆通道。为此,公知的是将电导体电路浇铸在制成电子器件壳体的合成材料中,但是这使得电子器件壳体的铸造过程颇为复杂。替代地,也可以在壳体中设置线缆通道,线缆被引导穿过线缆通道,然后在内部与设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相连接。这又导致较高的成本并且安装容易出错。另外的问题是需要将线缆密封在线缆通道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这种泵机组进行改进,以使外部的电气或电子器件能够简单、可靠地与泵机组的电子器件壳体内部的电路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泵机组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泵机组以公知的方式具有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在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中设有泵机组的电驱动马达,即,设有特别是具有线圈的定子和在定子中转动的转子。泵壳体可以公知的方式与定子壳体连接,在泵壳体中优选设置至少一个叶轮,叶轮由电驱动马达转动地驱动。为了控制或调节电驱动马达所需的电子器件被设置在至少一个电路板上,该电路板设置在接线盒或电子器件壳体中。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相连接。在此,电子器件壳体可以轴向侧或径向侧地安装在定子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在电子器件壳体之中或之上设置至少一个独立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用于将电路板与位于电子器件壳体之外的器件电连接,例如定子壳体中的线圈或电源连接导线。该独立的连接元件被设计为合成材料成型件,并优选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根据需要通过附加的固定元件(例如螺丝)与电子器件壳体的其他结构相连接。即,连接元件是独立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器件。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电插拔连接件,该第一电插拔连接件与电路板上的相对应的插拔耦接件连接。插拔连接件和插拔耦接件被设计为,优选能够可松脱地插合在一起并通过插合(Zusammenstecken)建立电接触。连接元件还具有第二电插拔连接件,该第二电插拔连接件通过导体电路与第一电插拔连接件连接。特别优选将导体电路浇铸在连接元件的合成材料中。第二插拔连接件用于针对位于电子器件壳体之外的器件形成电连接。连接元件具有自稳定的结构,并因此有别于线缆而具有设定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附加的连接元件使得不再需要将导体电路本身浇铸在电子器件壳体中或其壁中。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壳体优选没有这种集成的导体。尽管如此,通过纯粹的插拔连接仍然能够针对位于电子器件壳体之外的器件实现简单的连接,由此实现简单的安装。同时也不再需要使外部器件(例如电源连接导线)直接与电路板上的插拔触点连接。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电路板不必一定被放置为,其能够从电子器件壳体外侧被接触。由此使得能够更自由地设计电子器件壳体的造型和在电子器件壳体内部设置电路板。另一方面,在连接外部器件时也同样不需要接触到电路板上的插拔触点,从而能够防止在错误操作时损坏电路板。此外,可以对电子器件壳体实现更好的对外密封,因为可以通过相对形状稳定的附加的连接元件来实现这种密封,该连接元件可以被设计合成材料成型件,以使该连接元件能够被良好密封地引导穿过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中的开口或密封地放置在开口上。
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将第一插拔连接件和第二插拔连接件构造为插拔耦接件的阳件(插头件)或阴件(插座件)。相应地,将电路板上的插拔耦接件构造为插拔耦接件的阴件或阳件。
特别优选将连接元件构造为电源连接元件,也就是说,该连接元件用于电子器件壳体内部的电子或电气组件的电源连接,并因此而有利地用于对整个泵机组的供电。该电源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电插拔连接件,用于与电路板上对应的插拔耦接件导电接合;以及第二电插拔连接件,其通过电源连接元件中的电导体电路与第一电插拔连接件连接,并被设置用于连接电源连接导线。因此可以将第二电插拔连接件例如构造为插拔耦接件,电源连接导线的插头可以插入到该插拔耦接件中。根据第二电插拔连接件的设计方案,可以将插头设计为插拔连接件的阳件或阴件。由此可以简单地实现针对泵机组的电源连接,而无需费力地拧紧或夹紧各个导体。
特别优选将连接元件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空间之外。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第二电插拔连接件可以因此位于电子器件壳体之外,并能够在那里例如为了连接电源连接导线而被容易地触点接通。第二电插拔连接件还可以例如嵌入定子壳体内部,以便在那里建立针对电驱动马达的线圈建立电接触。在这种设置中,优选将第一电插拔连接件嵌入电子器件壳体内部并接触电路板上的插拔耦接件。
优选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空间受到设有开口的壁的限制,连接元件以其第一插拔连接件通过该开口延伸进入该内部空间中。因此,第一连接元件可以从外面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上,并通过开口延伸进入电子器件壳体内部,然后在那里通过第一插拔连接件与电路板触点接通。
将连接元件设置在外面的优点在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中的所需的通路可非常容易地密封。此外还有利于装配,因为可以将电路板安装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然后从相对的外侧安装连接元件,并通过开口与电路板触点接通。这适用于非常简单的接合过程。
优选将第二插拔连接件设置在内部空间之外。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在连接外部器件(例如电源连接导线)时根本不必进入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空间,而是可以保持该内部空间被密封地封闭。因此能够防止对密封的影响和意外损坏电子器件壳体内部的电子器件的危险。
适宜地设置密封件,其密封地贴靠围绕开口的壁以及连接元件,并优选将其铸在壁上或连接元件上。由此能够在连接元件与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之间建立对开口的密封。优选对密封件的铸造可以双组份喷射铸造的方式进行,在此,优选密封件可以同时与其他所需要的密封件(例如用于密封安装在电子器件壳体上的盖的密封件)一起实现。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插拔连接件和第二插拔连接件彼此成角度地设置,优选彼此成90°的角。通过这种方式,连接元件可以根据适配器的类型承担其他的功能。连接元件的优点在于,连接外部器件(例如电源连接导线)的插拔方向不是通过电路板和放置于此的插拔耦接件的设置来预先给出,而是可以借助于连接元件指向另一方向,从而能够这样安放第二插拔连接件:例如可以从外部良好地接近第二插拔连接件,以便能够接入电源连接导线。
替代地,例如可以将第二插拔连接件设置为,能够嵌入定子壳体中,并在那里接通定子的电线圈的连接触点。由此能够在设计电子器件壳体的造型时使连接元件获得更多的自由。
电路板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延伸,优选平行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延伸,并且第二插拔连接件指向电子器件壳体的相对于底部横向延伸的侧壁。特别优选该侧壁垂直于底部延伸。
将连接元件上的两个插拔连接件设置为彼此成90°角度的优点例如在于:电路板可以平行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取向,在此,底部优选是电子器件壳体的毗邻定子壳体的部分。然后可以将插拔耦接件的方向确定为,使其垂直于电路板的表面延伸,即,插拔耦接件的插拔方向垂直于电路板。通过使连接元件上的插拔连接件成90°角度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插拔连接件指向相对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横向取向的侧壁,也就是说,例如电源连接导线可以从该侧接在电子器件壳体上。插入电源连接导线时的接合方向平行于电路板。
根据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将连接元件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的拐角处。电子器件壳体的拐角例如是电子器件壳体的两个、优选三个外壁彼此相遇的地方。在此,外壁优选基本上弯曲地延伸,特别是彼此成基本上为90°的角度。但是拐角本身也可以被构造为倒圆形。在拐角处可以从外部良好地接近第二插拔连接件。优选设有连接元件的拐角是外拐角,该外拐角位于电子器件壳体的与驱动马达的转动轴线径向间隔开的外侧。进一步优选该拐角位于电子器件壳体的突出于定子壳体外周的部分上。该部分优选是电子器件壳体的基本为方形的部分。在此,优选连接元件位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径向外拐角处,并进一步优选位于电子器件壳体的面向驱动马达的下部。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电子器件壳体在壁上、即外壁上具有向内指向内部空间的凹部,连接元件被设置在该凹部中。也就是说,壁具有阶梯部或面向内部空间凹进。因此,在壁上在外侧形成向内指向的凹部,该凹部构成用于收纳连接元件的空间。因此,连接元件可以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外侧,但仍然至少部分地位于电子器件壳体的整个外轮廓的内部。理想情况下,连接元件不凸出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外轮廓,而是完全处于由凹部构成的空间中。因此,连接元件不会妨碍电子器件壳体的外轮廓的造型,而是能够和谐地融入外轮廓。特别优选凹部位于定子壳体的拐角处。在此可以将凹部构造为,使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与定子壳体的毗邻拐角的外壁对齐。替代地或附加地,外壁可以至少在一段上(abschnittsweise)覆盖凹部,从而使电子器件壳体的外壁在该段上还对外覆盖连接元件。但是,在此优选连接元件以毗邻该外壁的段的内侧的方式设置在凹部中。
进一步优选凹部在至少一个与限定内部空间的壁相背的侧面受到优选构成了电子器件壳体的外壁的延长部的壁的限制。因此,当连接元件被安装在凹部中时,连接元件在外周上至少部分地被电子器件壳体的外壁的延长部所覆盖,使得连接元件在外壁的侧向上对外基本是不可见的。由此使得连接元件仍然能够良好地融入电子器件壳体的外轮廓或外造型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下述的外表面:该外表面平面地嵌入电子器件壳体的外壁中或平面地连接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外壁上,在此,优选连接元件具有与外壁颜色不同的颜色。由此,可以借助位于电子器件壳体外壁中的连接元件,利用连接元件的外表面提供一基于不同颜色而醒目的表面区域。这在电子器件壳体自身所具有的颜色使得文字说明不醒目时,例如对于电子器件壳体的文字说明是有利的。然后,可以将文字说明设置在连接元件的这个具有其他颜色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取消附加的标签或文字说明区,这种标签或文字说明区可以通过连接元件提供。
优选在限定凹部的壁中构造开口,连接元件的外表面位于该开口中。在此,优选连接元件的外表面位于壁中,使得该外表面相对于该壁的外侧面,即该壁的背向凹部的侧面齐平地嵌入壁中。进一步优选凹部在电子器件壳体上这样构成:使限定凹部的壁相对于凹部的底部横向地延伸。进一步优选为垂直地延伸。凹部与底部相对置地开放,使得连接元件可以从该侧插入凹部中。进一步优选凹部的底部与上述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相符。由此使得限定凹部的壁可以是电子器件壳体的侧壁的一部分或者是侧壁的延长部,该延长部相对于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横向地延伸,进一步优选为垂直地延伸。
优选连接元件通过锁紧连接和/或螺丝连接与电子器件壳体相连接。因此,连接元件能够可松脱地与电子器件壳体相连接。特别优选为夹紧连接或锁紧连接,由此使得连接元件可以通过纯粹的插拔连接与电子器件壳体相连接,从而简化了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电子器件壳体之上或之中设置独立的、被构造为合成材料成型件的定子连接元件,该定子连接元件优选通过第一电插拔连接件与电路板导电连接,并具有第二电插拔连接件,第二电插拔连接件与电驱动马达的定子的电插头连接。也就是说,这种独立的定子连接元件是在如前所述的连接元件的思想下被构造为单独的器件,即,其不是集成于电子器件壳体结构的组成部分,特别地不是与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一件化或一体化地制成。更确切地说,该连接元件是一个单件,其以合适的方式与剩余的电子器件壳体连接。定子连接元件用于定子线圈与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的电连接。为此,连接元件以合适的方式通过第一电连接件与电路板连接。该第一电连接件特别是可以通过第一插拔连接件来实现,第一插拔连接件嵌接在电路板上的相对应的插拔耦接件中。但是替代地也可以考虑其他形式的触点接通,例如通过焊接。定子连接元件具有第二电插拔连接件,第二电插拔连接件与电驱动马达的定子的电插头连接。优选该电插头位于定子壳体的内部。然而,该电插头也可以从定子壳体通过开口向外延伸进入电子器件壳体内部。当电插头位于定子壳体内部时,优选第二电插拔连接件或定子连接元件的一部分通过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中的开口从电子器件壳体向外延伸进入定子壳体内部,以便在那里与电插头触点接通。
定子连接元件上的第一插拔连接件和第二插拔连接件可以被构造为插拔连接件的阴件或阳件。相应地,电路板上的插头和插拔耦接件被对应地构造为插拔连接件的阳件或阴件。
定子连接元件的第二电插拔连接件通过导体电路与用于连接电路板、特别是第一电插拔连接件的电连接元件相连接,该导体电路设置在定子连接元件之上或之中。优选这些导体电路被浇铸在定子连接元件的内部。使用定子连接元件的优点在于: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特别是只利用插拔连接件就可以实现电路板与定子壳体内部的定子的触点接通。但是,定子连接元件在此能够实现电路板在电子器件壳体中的基本上与触点接通无关的设置,因为电路板不必设置为直接与定子的插头或连接元件发生接触。另外还可以去除线缆连接。定子连接元件与前述的连接元件一样是自稳定的、优选硬的合成材料部件,其建立了一种牢固的、被限定的电连接,就如同由浇铸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中的导体电路所构成的电连接一样。但是却可以省略用于包括浇铸的导体电路的电子器件壳体的高成本的铸造过程。
优选定子连接元件上的第一电插拔连接件与第二电插拔连接件的方向相反。即,定子连接元件在一侧通过第一电插拔连接件或替代地通过另一电连接件与电路板触点接通,同时用于连接定子的第二电插拔连接件位于相反的一侧。在使用两个插拔连接件时,它们的插拔方向优选彼此平行但相反。
特别优选第一电插拔连接件和第二电插拔连接件沿相对于插拔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错开地设置,同时其插拔方向优选为彼此平行的。这使得定子线圈能够在一未被电路板覆盖的位置上通过定子连接元件实现触点接通。因此不必将电路板设置为与定子线圈的电连接部相对置。相反,定子连接元件可以在此建立一种能够实现错开设置的连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电连接件来替代第一插拔连接件,例如可以在定子连接元件上设置第一电连接元件,用于与电路板上的对应的连接件进行焊接。
特别优选将定子连接元件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在此,优选第二插拔连接件通过电子器件壳体底部中的开口延伸到定子。在此,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如上所述地优选是电子器件壳体的面向定子的一侧。进一步优选以合适的方式密封开口。这可以例如通过相对于定子壳体的外壁对底部进行密封来实现。替代地,定子连接元件也可以相对于围绕开口的壁被密封。
特别优选将电子器件壳体设置在电驱动马达的定子壳体的轴向端部上,在此,电子器件壳体或接线盒具有从定子壳体的外周径向向外突出的部分,连接元件被设置在该部分上。优选该连接元件是上述电源连接元件或其他用于与外部的电器件或电设备进行触点接通的连接元件。在电子器件壳体的突出超过定子壳体的基本形状的部分中,这种设置的优点在于,能够将连接元件的第二插拔连接件设置为,能够从外面更好地接近第二插拔连接件。因此,例如电源连接导线可以在该区域中从外部连接在电子器件壳体上,或连接在设置于该区域中的连接元件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其中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机组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泵机组在转动90°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泵机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1至图3的泵机组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局部分解图,
图5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根据图4的电子器件壳体,
图6示出了图5中的VI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VII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示出了被打开并已取出电路板的、如图4-图7所示的电子器件壳体,
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分解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图5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分解图,
图11示出了根据图4-图10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底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图3的泵机组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2的泵机组的分解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泵机组的电子单元的局部分解图,
图15示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根据图14的电子单元,
图16示出了具有电子器件壳体的下部的、根据图14和图15的电子单元的分解图,
图17示出了根据图15的电子器件壳体的盖的透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图16的盖的截面图,
图19示出了图17中的部分XIX的放大视图,和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3-图19的实施方式的电子器件壳体在定子壳体上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图1-图3、图12和图13示出了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泵机组的总图。泵机组以公知的方式具有泵壳体2,在该泵壳体中设有叶轮4。该泵机组被设计为离心泵机组。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泵壳体2被隔离元件6包围。泵壳体2与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8相连接,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在轴向方向上沿纵轴线或转动轴线X的方向连接在泵壳体2上。在定子壳体8中设有电驱动马达,该电驱动马达特别是具有定子10和在可在定子中转动的转子12。优选将转子12构造为永磁转子。转子12通过转子轴14与叶轮4抗扭地连接。电驱动马达被设计为湿运行电驱动马达,即,电驱动马达具有缝管16。
在定子壳体8的背向泵壳体2的轴向端部上(沿纵轴线X方向看),在定子壳体8上设有接线盒或电子器件壳体18。电子器件壳体18为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成型件,在此,电子器件壳体由两部分构成,并具有下部20和安置在下部20上的盖22。下部20基本上为罐形并具有底部24,该底部面向定子壳体8。外壁26从底部24起在底部的外周上在轴向方向沿背向定子壳体8的方向延伸。在此,外壁26基本上沿纵轴线X的方向延伸。在外壁26的与底部24间隔开的开放端部上安装有盖22,用于封闭电子器件壳体。电子器件壳体的底部24通过两个螺丝28与定子壳体8螺接(verschraubt,螺丝连接)。在盖22的外侧上设有包括操作和显示元件的操作面板30。
电子器件壳体18在相对于纵轴线X的横向上具有比定子壳体8的径向范围更大的范围。因此,电子器件壳体18具有沿径向或侧向突出于定子壳体8的外壁的部分32。但是在其他方向上,电子器件壳体18虽然与纵轴线X同心,但是仍然沿径向方向稍微凸出于定子壳体8的外壁。然而,突出部分32向一侧凸出得更多。该区域还沿切线方向从定子壳体8的轴向端部的区域开始扩散。
下面详细说明电子器件壳体18的结构。如图4所示,盖22借助螺丝34与下部20螺接。在图4中,构成操作面板30的箔片被从盖上取下。可看到的仅有盖22中的通孔36,通过该通孔可以接近操作和显示元件,操作和显示元件设置在盖的下侧上,盖的下侧面向下部2。通孔36被操作面板30的箔片覆盖并封闭。在此,操作面板30的箔片还覆盖了孔38,螺丝28被引导穿过该孔,以便将下部20固定在定子壳体8上。
在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即在由周向壁或外壁26和底部24撑开并由盖22封闭的内部空间中,设有重要元件电路板40。在电路板40上以公知的方式构造导体电路,并将用于控制或调节电驱动马达的电气和电子器件安装在定子壳体8中。特别地可以将变频器设置在电路板上。
在电路板40上设有两个插拔耦合件,第一插拔耦合件42和第二插拔耦合件44。第一插拔耦合件42和第二插拔耦合件44用于与连接外部器件的连接元件相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在图8和图9中与图10所示一样,电路板40被从电子器件壳体18中取出。电路板40通过螺丝46固定在电子器件壳体18的下部20上。构成定子连接元件48的第一连接元件用于定子10与电路板40上的电气和电子器件的电连接。也就是说,定子10在此构成外部器件。定子连接元件48被构造为单独的器件,其通过螺丝50和将电路板40固定在下部20中的螺丝46在电子器件壳体8的下部20上被拧紧。下部20被设计为纯粹的合成材料壳体,并且在其内部不具有固定设置的电导体或导体电路,特别是不具有浇铸在合成材料中的导体电路。这样的电导体或导体电路被设置在定子连接元件48中的导体电路所替代。定子连接元件48被构造为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自稳定成型件,并具有第一插拔连接件52和第二插拔连接件54。定子连接元件48具有平的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平行于底部24并平行于电子器件壳体18中的电路板40延伸。在该中间区域的相反的端部上,也就是沿纵轴线X的横向方向,第一插拔连接件52和第二插拔连接件54彼此隔开地设置。此外,第一插拔连接件52和第二插拔连接件54在纵轴线X的方向上分别指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插拔连接件52和54发生接触的插拔方向基本上彼此平行但方向相反。在此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插拔连接件52和54被设计为三极的(dreipolig),并在定子连接元件48内部通过在图9中以虚线示出的导体电路56彼此连接。导体电路56被浇铸在合成材料中,这使得导体电路56同时被电绝缘。第二插拔连接件54通过接线盒18的下部20的底部24中的开口58从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空间延伸出来,通过开口55从轴向侧插入到定子壳体的内部,并在那里与用于与定子10中的线圈触点接通的连接触点或插头相接触。第一插拔触点52与电路板40上的第一插拔耦合件42导电接合。
正如所了解到的那样,定子连接元件48能够使得电路板40不必位于开口58的上方,而是可以沿纵轴线X的横向方向相对于纵轴线侧向错开地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8中。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得螺丝28在电子器件壳体18中通过下部20中的引导件60延伸穿过的区域保持是自由的,从而使得电子器件壳体18在定子壳体8上的固定不会受到位于内部的电路板40的干扰。与浇铸在电子器件壳体中的导体相比,定子连接元件48的优点在于:由于不需要再浇铸导体,从而简化了制造下部20的生产过程。与线缆连接相比,定子连接元件48的优点在于:定子连接元件形状稳定,并因此在下部20中被限定地定位,从而不会出现线缆被意外夹住并损坏。
电路板40的第二插拔耦合件44与设置在电源连接元件(Netz-Anschlusselement,网络连接元件)62上的第二连接元件相连接。电源连接元件62用于连接电源连接导线形式的外部器件。当定子连接元件48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8内部并仅以其第二插拔连接件54从电子器件壳体18向外延伸时,电源连接元件62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8的外侧或其下部20。电源连接元件62被设置在构成于下部20的底部24中的凹部64中。凹部64指向下部20的内部,也就是说,在凹部64的区域中,底部24位于轴向方向X上,要比底部24直接位于定子8上方更靠近盖22。因此,凹部64在下部20的外侧提供了一收纳空间,在该收纳空间中接收电源连接元件62,使得电源连接元件不会从电子器件壳体18的由周向壁或外壁26限定的总外轮廓向外凸出。特别地,电源连接元件62不会沿轴向方向X凸出于该外轮廓。
电源连接元件62被构造为由合成材料制成的、具有电导体电路的成型件,电导体电路被浇铸在合成材料中。电导体电路构成第一插拔连接件66,第一插拔连接件与电路板40上的第二插拔耦合件44导电接合。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插拔连接件66和第二插拔耦合件44被构造为三极的。因此存在两个电源导体和一个接地导体。第二插拔连接件68通过电源连接元件62内部的导体电路与第一插拔连接件66连接,第二插拔连接件被设计为插拔耦合件,用于连接在此未示出的电源连接导线。第一插拔连接件66延伸穿过下部20的底部24中的开口70进入下部20的内部,并由此进入电子器件壳体18中,以便在那里与电路板40的第二插拔耦合件44相接合。在电源连接元件62上围绕第一插拔连接件66地设置密封件72,用于与底部24的外侧密封地接触并因此使开口70对外密封。替代地,该密封件72还可以设置在下部20的底部24上。
第二插拔连接件68被设计为相对于第一插拔触点66弯曲90°,从而使第二插拔连接件68朝周向壁26延伸或穿过开口或凹口74侧向向外延伸。即,第一插拔连接件66和第二插拔连接件68的插拔方向彼此成90°的角度。凹口74位于环绕凹部64的壁75中。即使壁75不围绕下部20或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空间,壁75也被看作是外壁26的轴向延长部并由此构成外壁26的一部分。在壁75中,在凹部64的相邻侧面上设有第二凹口76。凹部64位于下部20的拐角处,由此使得凹口74和76位于两个基本上彼此成90°角度延伸的壁或壁部上。当电源连接元件62位于凹部64中时,外表面78位于凹口76中并封闭该凹口,使得电源连接元件62的外表面78和谐地或齐平地嵌入壁75中或嵌入周向壁26的外侧面中。优选电源连接元件62由合成材料一体化地构成。在此优选合成材料具有与环绕外壁26的颜色并因此与整个下部20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这样做将有利于在外表面78上安装可从外面看到的文字说明(例如QR码),这些文字说明在外壁26的颜色的基础上是难以读出的。由此可以省去需要附加安装的文字说明区(Schriftfeld)。相反,该文字说明区由外表面78提供。
电源连接元件62通过螺丝80固定在凹部64中,该螺丝穿过下部30的底部24从内部延伸出来。即,电源连接元件62不可能从外面松脱。由此可以确保在该区域中对电子器件壳体18保持可靠的封闭。由于电源连接元件62被设置在位于突出部分32中处于拐角处的凹部64中,因此向侧面延伸的、用于连接电源连接导线62的第二插拔连接件68是容易接近的。在此,第二插拔连接件68平行于吸入套管82取向,该吸入套管在泵机组的优选的安装位置上向下延伸。
使用电源连接元件的优点在于:电源连接导线不必与电路板40或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电导体直接连接。因此不需要为了连接电源连接导线而打开电子器件壳体18,由此可以防止在连接电源连接导线时意外损坏内部的电气或电子器件。此外,将电源连接元件62设置在外侧的优点在于:底部24中的开口70可以被良好地从外侧密封,从而能够在该区域中防止湿气的侵入。另外,电源连接元件62还可以承担起适配器功能(Adapterfunktion),在此设有不同的第二插拔连接件68,以便能够在此连接电源连接导线的成型不同的配合件。由此使得电子器件壳体18能够在不改变重要器件(例如电路板40)的条件下与各种连接导线相匹配。此外,还可以在电源连接区域中省略设置在下部20中并因此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8中的导体电路。
在下部20中还设有分热器84,用于对电路板40上的发热电子器件进行冷却。这样的电子器件86例如可以是变频器的功率开关。在这里所选择的布局中,待冷却的电子器件86位于电路板40的面向底部24的一侧。待冷却的电子器件86导热地贴靠在分热器84上的接触面88上。接触面88基本上平行于底部24并平行于电路板40地延伸,即垂直于纵轴线或转动轴线X地延伸。分热器84被设计为由金属(例如铝)制成的铸件,并且在其背向接触面88的轴向侧面上具有肋形结构90。分热器84被这样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8或其下部20的内部:分热器能够通过电子器件壳体18的底部24中的凹口或开口92向外延伸,从而使得肋形结构90位于下部20的外侧,而接触面88位于内部。在开口92的周向区域中设置密封件94,该密封件与分热器84上的相匹配的接触面密封地接触,使得分热器84密封地封闭开口92。密封件94被适宜地在双组分喷射铸造中直接铸造在下部20上。因此,密封件94可以同时与其他的密封件96和98一起铸造,密封件96和98用于相对于定子壳体8的轴向端部对盖22以及底部24进行密封。
在开口92的区域中,下部20的底部24具有阶梯部100。阶梯部100伸进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因此,阶梯部100构成向内指向的凹部,并导致开口92沿轴向方向比底部24的其他区域更靠近电路板40。由此使得开口92并由此使得插入该开口的分热器64的接触面88能够被带至电路板40附近,以便在那里与待冷却的电子器件86发生直接接触。同时,在开口92的外侧,即在下部20的面向定子壳体8的外侧或下侧,在阶梯部100的区域中形成凹部或收纳空间,分热器的外部部分,即肋形结构90位于该收纳空间中。由此使得肋形结构90虽然位于电子器件壳体18之外,但是却处于由外壁26定义的电子器件壳体的外轮廓之内。特别是肋形结构90沿轴向方向没有突出超过电子器件壳体18的与定子壳体8毗邻的底部24。在此,肋形结构90还在定子壳体8的外周的侧向或径向位于突出的部分32中,使得肋形结构能够在电子器件壳体18的面向定子壳体8的底侧被空气自由地流过。因此,被分热器84以其肋形结构90穿过向外延伸的开口92位于不面向定子壳体的区域中。虽然底部24原则上面向定子壳体8的轴向端部,然而该底部在突出的部分32中不是面向定子壳体8,而是面向定子壳体的径向侧区域,即定子壳体之外的区域。因此,开口92与分热器84一起位于电子器件壳体18的背向定子壳体8的区域中。另外,由于肋形结构90没有被壳体部件覆盖,因此有利于通过周围的空气对肋形结构90进行冷却。同时,电子器件壳体18的上侧,即操作面板30所处的盖22的上侧将保持没有散热器件。因此,分热器84从操控侧基本上是看不到的,使得分热器不会影响电子器件壳体18的视觉印象。
分热器84在下部20中通过两个螺丝102被固定。此外,分热器84与定子连接元件48中的接地连接件的接地端子(Erdungsanschluss)相连接。定子连接元件48中的接地连接件同样被设计为浇铸而成的导体电路56,该导体电路终止于孔形或环形的接地端子104。在安装定子连接元件48时,环形的接地端子104被放置在分热器84中的螺纹孔106上。电路板40的接地触点108背向螺纹孔106地放置在电路板40的接地端子104上。接地触点由围绕孔的导体电路构成,并位于舌状部分110上。舌状部分110在电路板中由薄片构成。螺丝112延伸穿过位于舌状部分110上的接地触点108的孔和接地端子104进入螺纹孔106中。由此在设置于电路板40上并同时与定子连接元件48的接地端子104相连的接地导体与分热器84之间构成接地连接。设置于电路板40上的接地导体通过第二插拔耦合件44与电源连接元件62的插拔连接件66的相应接地触点相连接,并通过该电源连接元件与电源连接导线的接地导体相连接。
将接地触点108设置在舌状部分110上的优点在于,由此使接地触点108与舌状部分110一起相对于电路板40的其他部分运动。从而能够防止有电压通过接地触点108与分热器84和定子连接元件48的连接到达电路板40上,这种电压例如会导致电路板40上的导体电路的断裂。
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将分热器84与定子连接元件48上的接地端子104之间的接触部的尺寸设定为,除了导电连接外还能够提供导热连接。为此,可以将分热器84与接地端子104之间的接触面构造为大于实现电接触所必需的接触面。由此使得分热器能够对定子连接元件48中的接地端子104和连接在该接地端子上的导体电路加热。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位于电子器件壳体18内部的导体电路和接地端子104不会由于如下所述的与定子壳体8的接触而冷却,这种冷却会导致电子器件壳体18中的湿气的冷凝。这样的冷却例如会在将泵机组作为冷水泵使用时出现,在这种冷水泵中会出现对定子壳体8的冷却。
此外,电子器件86通过两个螺丝114固定在分热器84的接触面88上。
定子连接元件48在其接地连接件上还具有另一接地端子116。该另一接地端子位于下部20的底部24中的开口118的上方。设置在定子壳体8的轴向端部上的销120可以延伸穿过开口118进入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并嵌接在接地端子116上。销120在定子壳体8的轴向侧上与定子壳体导电连接并沿轴向方向X凸出。在接地端子116中设有弹簧板或弹簧舌,弹簧板或弹簧舌与销120的外周相切并导电地接合。由此在金属定子壳体8与定子连接元件48中的接地连接件之间建立接地连接。通过定子连接元件48和其第二接地端子104实现接地,然后通过电路板40上的接地线路和所述电源连接元件62实现接地。
位于下部20的底部24中的所述阶梯部100处于突出部分32中并与下部20的中间区域121相邻,下部20安装在定子壳体8的轴向端部上,并且该阶梯部沿切线方向被构造为带状的。也就是说,在径向外部的部分上构成了底部24的区域24a,该区域在阶梯部100上方又沿轴向方向朝定子壳体8突出,并位于与处于阶梯部100之外的底部24的剩余区域相同的轴向高度上。由此能够毗邻阶梯部100地在下部20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收纳空间122,该收纳空间具有较大的轴向结构高度。也就是说,在收纳空间122的区域中,在电子器件壳体18内部,电路板40与底部24、24a之间的轴向高度大于电路板40与阶梯部100之间的轴向高度。因此,具有较大轴向结构高度的电子器件124可以伸入收纳空间122中。因此,通过在电子器件壳体18的底部24中构成阶梯部100以及位于阶梯部侧向的收纳空间122,一方面可以将待冷却的发热电子器件86设置为沿轴向方向靠近开口92,分热器84通过该开口向外延伸;同时还可以在电路板40的侧向上方在收纳空间22中形成较大的轴向自由空间,以收纳较高的电子器件124。这使得能够将所有电子器件设置在一个平电路板40上,并且构成平的、总轮廓基本上为盘形的电子器件壳体18,在此,没有器件如同分热器84一样沿轴向方向从该电子器件壳体向外凸出。电源连接元件62所处的凹部64如同收纳空间122一样位于阶梯部100的背向纵轴线X的一侧。在此,凹部64与通过阶梯部100在底部24的外面构成的自由空间相连,肋形结构90处于该自由空间中。
现在根据图14-图20对位于泵机组的电子器件壳体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里示出的电子器件壳体包括下部126和盖128,下部和盖彼此螺接。这样构成的电子器件壳体129被安装在定子壳体131上,在此,电子器件壳体129是在周向侧、也就是径向侧地安装在定子壳体131上。相应地,该电子器件壳体也可以如前所述地在轴向侧安装在定子壳体上。所示出的电子器件壳体129的下部126与定子壳体131相连接。在由下部126和盖128构成的电子器件壳体129内部设有电子设备单元130,该电子设备单元具有用于控制或调节泵机组的电驱动马达的电子器件,例如变频器。电子设备单元130具有插头132,该插头通过位于下部26的底部中的开口134从电子器件壳体向外延伸,并被设置用于与定子壳体中的、相对应的配对插头触点接通。
电子设备单元具有电路板136,在该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发热的电子器件138,例如变频器的功率开关。此外,分热器140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内部。分热器140为由金属板制成的成型件并通过导热垫142与发热的电子器件138导热连接。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在分热器140与电子器件138之间提供其他的导热连接来代替导热垫142,例如通过导热膏或者是直接接触。
分热器140位于电子器件壳体129的内部,即盖128的下面。盖128具有开口144。分热器140在电子器件壳体129的内部位于开口144之下,由此使得开口144被分热器140封闭。为此,在分热器140与围绕开口144的壁146之间设有密封件148,分热器140通过突出部150密封地贴靠在密封件上。由此使得分热器140对外密封地封闭了开口144。由于下部126被设计用于与定子壳体131相连接,因此开口144位于背向定子壳体131的盖128中。因此,分热器140的这种布局被设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29的背向定子壳体的区域中的开口144中。
在分热器140的位于开口144中的部分中构造波浪形件152。突出部150和波浪形件152由制成分热器140的板形部件冲压而成,并且向外伸出地指向开口144。波浪形件152扩大了位于开口144区域中的分热器140的表面积,并因此在该区域中提高了散热。分热器140在开口144的区域中在外面没有被其他的部件覆盖,并且沿轴向方向不从盖128的外侧或前侧向外凸出,也就是说不从开口144的外周边缘向外凸出。
电子器件138贴靠在分热器140上在区域154中,该区域被构造为平的并处于开口144之外,即沿盖128的表面方向在开口144的侧向上。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区域154可以在没有波浪形件152的情况下构造为平的,从而可以实现从电子器件138经由导热垫142到分热器140的区域154的良好热传递。同时,分热器140的被空气流过的、位于开口144中的部分可以由波浪形件152结构化地构成,以获得较大的表面积来提高冷却。
附图标记列表
2 泵壳体
4 叶轮
6 隔离元件
8 定子壳体
10 定子
12 转子
14 转子轴
16 缝管
18 电子器件壳体
20 下部
22 盖
24,24a 底部
26 外壁
28 螺丝
30 操作面板
32 突出的部分
34 螺丝
36 通孔
38 孔
40 电路板
42 第一插拔耦接件
44 第二插拔耦接件
46 螺丝
48 定子连接元件
50 螺丝
52 第一插拔连接件
54 第二插拔连接件
55 开口
56 导体电路
58 开口
60 引导件
62 电源连接元件
64 凹部
66 第一插拔连接件
68 第二插拔连接件
70 开口
72 密封件
74,76 凹口
75 壁
78 外表面
80 螺丝
82 吸入套管
84 分热器
86 电子器件
88 接触面
90 肋形结构
92 开口
94 密封件
96,98 密封件
100 阶梯部
102 螺丝
104 接地端子
106 螺纹孔
108 接地触点
110 部分
112 螺丝
114 螺丝
116 接地端子
118 开口
120 销
121 中间区域
122 收纳空间
124 电子器件
126 下部
128 盖
129 电子器件壳体
130 电子设备单元
131 定子壳体
132 插头
134 开口
136 电路板
138 电子器件
140 分热器
142 导热垫
144 开口
146 壁
148 密封件
150 突出部
152 波浪形件
154 区域
X 纵轴线

Claims (19)

1.一种泵机组,具有设置于定子壳体(8)中的电驱动马达和与所述定子壳体(8)连接的电子器件壳体(18),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具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40),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之上或之中设置至少一个独立的、被构造为合成材料成型件的连接元件(48;62),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66),其与所述电路板(40)上的对应的电插拔耦接件相连接;以及第二电插拔连接件(54;68),其通过导体电路(56)与所述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66)相连接,并用于与位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外面的器件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被构造为电源连接元件(62),所述电源连接元件具有:第一电插拔连接件(66),其与所述电路板(40)上的对应的插拔耦接件(44)导电接合;以及第二电插拔连接件(68),其通过所述电源连接元件(62)中的电导体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插拔连接件(66)连接,并被设置用于连接电源连接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62)被设置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空间之外。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空间通过其中设有开口(70)的壁(24)来限定,所述连接元件(62)以其第一插拔连接件(66)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进入所述内部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拔连接件(68)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件(72),所述密封件密封地贴靠围绕所述开口(70)的壁(24)上以及所述连接元件(62)上,并优选被铸在所述壁(24)上或所述连接元件(62)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插拔连接件(66)和所述第二插拔连接件(68)彼此成角度地设置,优选彼此成90°角度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0)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内部空间中平行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底部(24)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插拔连接件(68)指向所述电子器件壳体的相对于所述底部(24)横向延伸的侧壁(26)。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62)设置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拐角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在其壁(24)上具有向内指向所述内部空间的凹部(64),所述连接元件(62)设置在所述凹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4)在至少一个与限定所述内部空间的壁相背的侧面受到优选构成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外壁(26)的延长部的壁的限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62)具有至少一个外表面(78),所述外表面平面地嵌入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外壁(26)中或平面地连接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外壁(26)上,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元件(62)具有与所述外壁(26)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限制所述凹部的壁中构造开口,所述连接元件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开口中。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48;62)通过锁紧连接和/或螺丝连接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相连接。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之上或之中设置独立的、被构造为合成材料成型件的定子连接元件(48),所述定子连接元件优选通过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与所述电路板(40)导电地连接,并具有第二电插拔连接件(54),所述第二电插拔连接件与所述电驱动马达的定子(10)的电插头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与所述第二电插拔连接件(54)的指向相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插拔连接件(52)和所述第二电插拔连接件(54)沿相对于其插拔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错开地设置,同时所述插拔方向优选彼此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连接元件(48)设置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内部,其中,优选所述第二电插拔连接件(54)通过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的底部(24)中的开口(58)向定子延伸。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设置在所述电驱动马达的定子壳体(8)的轴向端部上,其中,所述电子器件壳体(18)具有径向突伸出所述定子壳体(8)的外周的部分,所述连接元件(62)设置在该部分上。
CN201380068862.1A 2012-12-27 2013-12-12 泵机组 Active CN104904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99515.3 2012-12-27
EP12199515.3A EP2750266B1 (de) 2012-12-27 2012-12-27 Pumpenaggregat
PCT/EP2013/076442 WO2014102068A2 (de) 2012-12-27 2013-12-12 Pumpenaggrega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4099A true CN104904099A (zh) 2015-09-09
CN104904099B CN104904099B (zh) 2018-07-17

Family

ID=4756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862.1A Active CN104904099B (zh) 2012-12-27 2013-12-12 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5137B2 (zh)
EP (1) EP2750266B1 (zh)
CN (1) CN104904099B (zh)
WO (1) WO201410206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8823A (zh) * 2018-04-16 2018-08-24 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一种泵机组
CN108533507A (zh) * 2017-03-02 2018-09-14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供热循环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50268B1 (de) * 2012-12-27 2015-10-14 Grundfos Holding A/S Pumpenaggregat
DE102014106840A1 (de) * 2014-05-15 2015-11-19 Hella Kgaa Hueck & Co. Steuervorrichtung
DE102015119002A1 (de) * 2015-11-05 2017-05-11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Elektronikeinheit
EP3382890B2 (en) 2017-03-31 2023-05-24 Grundfos Holding A/S Pump assembly and controlling method
DE102018200480A1 (de) 2018-01-12 2019-07-1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teuereinrichtung zum Ansteuern eines E-Motors
EP3759802A1 (de) * 2018-02-28 2021-01-06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Elektrisches kfz-nebenaggrega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9124A (en) * 1985-09-19 1987-11-24 The Marley-Wylain Company Watert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55640Y (zh) * 1993-06-17 1994-02-09 河北微特电机厂 低温运行防潮电机
DE4411960A1 (de) * 1994-04-07 1995-10-12 Pierburg Gmbh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r Elektromotor
US6974351B1 (en) * 1999-05-21 2005-12-13 Robert Bosch Gmbh Interchangeable adapter for electric motor-and-gear assembly
CN101589237A (zh) * 2007-01-18 2009-11-25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泵组件
US20110157862A1 (en) * 2008-09-16 2011-06-30 Grundfos Management A/S Terminal box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an electric motor
EP2500576A1 (de) * 2011-03-12 2012-09-19 Grundfos Management a/s Heizungsumwälzpum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1088A (en) * 1993-02-24 1995-02-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 coupling connector
GB0105641D0 (en) * 2001-03-08 2001-04-25 Lucas Industries Ltd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 motor driven hydraulic pumps
DE10127224A1 (de) 2001-05-28 2002-12-12 Ensinger Kunststofftechnologie Zahnrad
DE10141400A1 (de) * 2001-08-23 2003-03-13 Bosch Gmbh Robert Steuergerät
JP4049077B2 (ja) * 2003-10-20 2008-02-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DE502004003679D1 (de) 2004-03-19 2007-06-14 Siemens Ag Steckverbindung eines Motor-Pumpen-Aggregats eines ABS
WO2006067070A1 (de) * 2004-12-21 2006-06-29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Elektrohydraulische druckregel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bremssysteme
DE102006001348A1 (de) 2006-01-09 2007-07-12 Behr Gmbh & Co. Kg Querträger oder Strukturbauteil mit Halte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hierfür
DE102013001875A1 (de) 2013-02-02 2014-03-13 Daimler Ag Bedien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wagen,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edien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9124A (en) * 1985-09-19 1987-11-24 The Marley-Wylain Company Watert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55640Y (zh) * 1993-06-17 1994-02-09 河北微特电机厂 低温运行防潮电机
DE4411960A1 (de) * 1994-04-07 1995-10-12 Pierburg Gmbh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r Elektromotor
US6974351B1 (en) * 1999-05-21 2005-12-13 Robert Bosch Gmbh Interchangeable adapter for electric motor-and-gear assembly
CN101589237A (zh) * 2007-01-18 2009-11-25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泵组件
US20110157862A1 (en) * 2008-09-16 2011-06-30 Grundfos Management A/S Terminal box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an electric motor
EP2500576A1 (de) * 2011-03-12 2012-09-19 Grundfos Management a/s Heizungsumwälzpumpe
CN103429904A (zh) * 2011-03-12 2013-12-04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供热循环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507A (zh) * 2017-03-02 2018-09-14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供热循环泵
CN108448823A (zh) * 2018-04-16 2018-08-24 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一种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0266A1 (de) 2014-07-02
WO2014102068A3 (de) 2014-08-21
US10855137B2 (en) 2020-12-01
CN104904099B (zh) 2018-07-17
WO2014102068A2 (de) 2014-07-03
EP2750266B1 (de) 2021-10-20
US20150326093A1 (en) 2015-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4099A (zh) 泵机组
CN101399478B (zh) 电动马达
US9543803B2 (en) Heat circulation pump
CN104885341B (zh) 泵机组
CN105490494B (zh) 特别用于油泵的电子整流直流电动机
US10047751B2 (en) Heating circulating pump
RU2658319C2 (ru) Штекер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CN105723567A (zh) 具有预调校装置和能够相对于预调校装置推移的闩锁装置的直接插接装置
CN102544844A (zh) 部分填充混合物的电源单元和制造方法
US9255784B2 (en) Contactless angular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03443468A (zh) 供热循环泵
JP2022516777A (ja) 電気端子をプラグ-イン接続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06410537B (zh) 用于在开关柜内部进行安装的电气设备
CN104885340A (zh) 泵机组
US10966330B2 (en) Control unit
WO2007055502A1 (en) Plug and socket assembly
KR20130103728A (ko) 간편하게 설치 및 유지보수 할 수 있는 방수 소켓 및 플러그 어셈블리
EP1887660B1 (en) Seal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block
KR102199710B1 (ko) 천정형 조명기기의 회전 연결형 커넥터 장치
KR101891394B1 (ko) 습한 환경에서 사용 가능한 웨이퍼, 이를 적용한 기판의 수밀 구조 및 제조 방법
EP2365587B1 (e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box feeding the circuits of an electrical appliance
JP4927151B2 (ja) 電気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20771322U (zh) 用于天花机的电控组件和天花机
CN219042195U (zh) 箱体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04424166U (zh) 一种防潮型电力操作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