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2498A -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2498A
CN104902498A CN201510185140.5A CN201510185140A CN104902498A CN 104902498 A CN104902498 A CN 104902498A CN 201510185140 A CN201510185140 A CN 201510185140A CN 104902498 A CN104902498 A CN 104902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network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account
weighted valu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51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2498B (zh
Inventor
康旗
赵广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51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2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2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2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判断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从而实现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Description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业务的普及率提高,电信运营商获取新的有价值的移动用户的难度和成本都在增加,运营商通过推出各种营销策略吸引用户,但由于新增用户规模有限,不断加大营销力度,必然导致运营商之间以及运营商内部存量用户的流动,近年来各电信运营商均面临用户离网率居高不下的难题。运营商内部用户流动主要体现在:用户离网后又重新选择本运营商,尤其是一些用户离网和重入网时间间隔短暂,这种重入网用户带来的SIM卡和号码资源浪费、欠费上升等后果,直接造成运营商营销成本增加和业务收入下滑。因此,通过识别此类重入网用户,并对重入网用户的套餐及使用习惯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建议,有效控制重入网用户比例,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个课题。同时对重入网用户的识别为电信运营企业预测经营趋势,及时规避用户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提供较为准确的判断依据。
基于上述问题,运营商需要有效地识别重入网用户,以更好地分析用户重入网原因,优化商业管理策略,以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现象,减少SIM卡和号码资源浪费,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识别重入网用户的方法及其问题:
(1)基于用户资料识别,例如身份证号码、用户姓名、家庭地址等用户资料。缺点:运营商客户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资料不完善。
(2)基于通话记录:具体为根据用户的通话记录,将新入网用户的话单特征与在网用户的话单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找到新入网用户与在网用户间的相似度,以确定该新入网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但是,对于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频繁联系人之间的交互方式逐渐从电话、短信沟通形式向即时通讯、社交聊天等网络交互形式转变,这就造成现有技术中通过搜集通话记录进行比对需要等待新入网用户通话记录话单形成,且一份有规律的话单形成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该识别方法的识别周期长,且识别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基于用户的网络数据信息,建立用户特征数据库,有效分析用户的通讯账号与网络应用账号间的关联性,实现了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包括:
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所述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
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所述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
查找模块,用于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获取模块,用于当存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权重值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通过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获取到第一通讯账号登录的所有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信息,并通过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使用过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判断使用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与使用第二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从而识别出使用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实现了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其中,网络应用包括:社交应用、邮件、即时通讯应用、电商应用等。第一通讯账号用于标识新入网用户,可以是用户的手机所对应的手机号码或用户身份识别卡如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等,还可以是用户的智能终端(如家居物联网终端、平板电脑等)、流媒体设备(如机顶盒等)等对应的智能卡账号等。通过监控第一通讯账号通过互联网络发送、接收的数据包,解析该数据包,提取关注字段如数字串、带有邮箱地址标识符的字段等,以获取到第一通讯账号登录过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信息。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信息可以是社交应用账号,如:QQ、微博等;或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或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等;或电商应用,如购物电商平台登录账号、团购网站登录账号等等。
步骤102、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在本步骤中,第二通讯账号用于标识在网用户,也就是指除去被采集网络数据信息的第一通讯账号外的其他在网通讯账号。用户特征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通讯账号及其所对应的各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还存储有各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一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该权重值用于衡量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被第一通讯账号使用的频度。同样的,用户特征数据库中还存储有第二通讯账号及其所对应的各个网络应用账号以及各个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该权重值用于衡量各个网络应用账号被第二通讯账号使用的频度。
步骤103、若存在与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判断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
在本步骤中,若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存在与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说明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曾经使用过其他通讯账号,即第二通讯账号登陆过相同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从用户特征数据库中获取到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并根据权重值的判定规则,判断拥有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与拥有第二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从而识别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其中,根据权重值进行判断可以有多种判断方式,在本实施中对判断方法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通过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获取到用户利用第一通讯账号登录的所有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并通过查找是否存在使用过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判断使用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与使用第二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从而识别出使用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实现了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图2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括:
步骤201、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
该步骤具体实现过程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根据获取到的所有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每一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在本步骤中,将采集到的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所有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分别与用户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网络应用账号进行比对。例如,第一通讯账号登录过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有QQ1、QQ2、微信1、微信2,则将上述四个账号分别与用户特征数据库中的已有的网络应用账号进行比对。用户特征数据库中可能存在QQ1与{第二通讯账号1、第二通讯账号2......}的对应关系;也可能存在QQ2与{第二通讯账号1、第二通讯账号3......}的对应关系;还可能出现微信1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没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微信2仅与{第二通讯账号2}有对应关系等等情况。
步骤203、若存在与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
在本步骤中,若在步骤202中找到与某一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于其对应的所有第二通讯账号中的权重值。例如:QQ1{第二通讯账号1、权重值0.5;第二通讯账号2,权重值1.1;......}。并按照上述获取过程针对步骤201中获取到的每一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继续查找。例如:步骤201中获取到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有QQ1、QQ2、微信1、微信2;则继续查找QQ2{第二通讯账号1、权重值0.2;第二通讯账号3、权重值0.01;......};微信1{无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微信2{第二通讯账号2、权重值2.3}。
步骤204、计算每一个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各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之和;确定权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通讯账号与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
在本步骤中,根据步骤203得到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各个第二通讯账号及其权重值关系,再以找到的每个第二通讯账号为主体,计算每个第二通讯账号其所对应的所有与第一通讯账号共用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之和,例如:第二通讯账号1{QQ1、权重值0.5;QQ2、权重值0.2;}权重值之和为0.7;第二通讯账号2{QQ1、权重值1.1;微信2、权重值2.3;}权重值之和为1.1+2.3=3.4;第二通讯账号3{QQ2、权重值0.01;}权重值之和为0.01;若权重值之和大于等于预设的权重值阈值,即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该第二通讯账号与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也就是说,拥有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他同时拥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讯账号,他用第一通讯账号所登录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该用户其他的第二通讯账号中也被频繁登录过,因此,判断出第一和第二通讯账号的拥有者为同一用户。预设的权重值阈值可由运营商根据实际统计数据自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例如,若第一预设阈值为2,则判断第二通讯账号2与第一通讯账号的使用者为同一用户;若第一预设阈值为0.5,则判断第一通讯账号的使用者还同时拥有第二通讯账号1和第二通讯账号2。
进一步的,在步骤203之前,还包括:采集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网络应用账号;建立第二通讯账号与网络应用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存储对应关系表到用户特征数据库;对应关系表包含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权重值是根据如下过程得到的:在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统计网络应用账号在预设统计周期内是否被访问过,若被访问过,权重值乘以增长因子;若没有被访问过,权重值乘以衰减因子。该步骤的执行只需要在步骤203之前,其与步骤201、202之间没有必然的时序关系,也可以在步骤201或步骤202前进行。
具体的,若在一个预设统计周期内,网络应用账号被访问过,则其权重值乘以增长因子,则网络应用账号的当前权重值比之前的值变大;相反,若在一个预设统计周期内,网络应用账号没有被访问过,则其权重值乘以衰减因子,网络应用账号的当前权重值比之前的值变小。通过在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对用户特征数据库内的网络应用账号进行权重值的更新,可以有效衡量出网络应用账号与第二通讯账号间的归属关系,例如若用户A偶然借用用户B的通讯账号登录用户A的网络应用账号,则用户B的通讯账号中隶属于用户A的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会随着预设统计周期的推进,权重值逐渐衰减,若用户B对应的权重值之和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排除用户A与用户B为同一重入网用户的识别错误,提高识别准确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通过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针对第一通讯账号访问过的每一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查找其所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之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每一个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各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之和,并与阈值比较,以确定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从而实现了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图3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包括:
步骤301、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
该步骤具体实现过程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统计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一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访问频度;根据访问频度对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进行优先级排序。
在本步骤中,访问频度包括:访问次数和/或在线时长。该优先级顺序反映了用户最常使用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顺序。
步骤303、根据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优先级顺序,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具体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优先级顺序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出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与用户的关联程度,优先级高表示关联程度强,以优先级的排序对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依次进行比对,可以有效减少比对次数,加快对重入网用户的识别效率。
步骤304、若存在与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权重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执行步骤305;若权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判断第二通讯账号与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
具体的,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例如QQ1被第一通讯账号访问的频度高,则可以定位与QQ1对应的其他第二通讯账号以及它们访问QQ1的权重值,QQ1{第二通讯账号1、权重值0.5;第二通讯账号2,权重值1.1;......},若第二预设阈值为0.8,则判断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通讯账号2与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为同一用户。其中,第二预设阈值的确定,可由技术人员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306、权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删除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返回执行步骤303。
具体的,若权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判断当前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所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与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相似度不高,则删除当前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返回到步骤303,相当于从优先级排序位于当前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下一位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再次查找与之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并依次循环该过程,若都没有找到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通讯账号,则判断当前用户数据库中没有与第一通讯账号相似度高的第二通讯账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通过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统计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一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访问频度,并根据访问频度对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进行优先级排序。从而根据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优先级顺序,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之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各个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并与阈值比较,以确定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从而实现了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图4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查找模块2,用于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模块3,用于当存在与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判断模块4,用于根据权重值判断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
本实施例的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通过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获取到用户利用第一通讯账号登录的所有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并通过查找是否存在使用过该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判断使用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与使用第二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从而识别出使用第一通讯账号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实现了识别周期短,识别过程简单、计算量小,且识别效率高的用户重入网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入网用户的甄别率,减少用户离网/重入网数量,优化运营商用户管理策略,减少运营成本支出。
图5为本发明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块5,用于采集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网络应用账号;用户特征数据库6,用于建立第二通讯账号与网络应用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存储;对应关系表包含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权重值是根据如下过程得到的:在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统计网络应用账号在预设统计周期内是否被访问过,若被访问过,权重值乘以增长因子;若没有被访问过,权重值乘以衰减因子。进一步地,查找模块2,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有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用户特征数据库6中查找每一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相应的,判断模块4,具体用于计算每一个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各个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之和;确定权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通讯账号与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该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7:用于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统计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一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访问频度;访问频度包括:访问次数,和/或在线时长;根据访问频度对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进行优先级排序;相应的,查找模块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优先级排序,在用户特征数据库6中查找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模块3,具体用于当存在与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的情况下,获取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判断模块4,具体用于当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第二通讯账号与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当权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删除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返回查找模块2。
本实施例的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可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所述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
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所有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每一个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权重值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包括:
计算每一个所述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之和;确定所述权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通讯账号与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统计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一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访问频度;所述访问频度包括:访问次数,和/或在线时长;根据所述访问频度对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进行优先级排序;
相应的,所述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权重值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优先级排序,在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若存在与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获取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
若所述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与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
若所述权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删除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返回执行所述在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所述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网络应用账号;
建立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与所述网络应用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存储所述对应关系表到用户特征数据库;
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所述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是根据如下过程得到的:在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统计所述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预设统计周期内是否被访问过,若被访问过,所述权重值乘以增长因子;若没有被访问过,所述权重值乘以衰减因子。
5.一种用户重入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所述第一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
查找模块,用于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获取模块,用于当存在与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权重值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的用户是否为重入网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有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每一个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相应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每一个所述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权重值之和;确定所述权重值之和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通讯账号与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统计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一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访问频度;所述访问频度包括:访问次数,和/或在线时长;根据所述访问频度对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进行优先级排序;
相应的,所述查找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应用账号的优先级排序,在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库中查找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存在与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对应的第二通讯账号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权重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与所述第一通讯账号对应同一用户;当所述权重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删除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网络应用账号,返回所述查找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所述第二通讯账号的网络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讯账号对应的网络应用账号;
用户特征数据库,用于建立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与所述网络应用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存储;所述对应关系表包含所述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第二通讯账号使用过程中的权重值;所述权重值是根据如下过程得到的:在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统计所述网络应用账号在所述预设统计周期内是否被访问过,若被访问过,所述权重值乘以增长因子;若没有被访问过,所述权重值乘以衰减因子。
CN201510185140.5A 2015-04-17 2015-04-17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902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140.5A CN104902498B (zh) 2015-04-17 2015-04-17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5140.5A CN104902498B (zh) 2015-04-17 2015-04-17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498A true CN104902498A (zh) 2015-09-09
CN104902498B CN104902498B (zh) 2018-07-31

Family

ID=5403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5140.5A Active CN104902498B (zh) 2015-04-17 2015-04-17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249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934A (zh) * 2016-06-17 2016-09-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6170127A (zh) * 2016-06-23 2016-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用户识别的方法与装置
CN106973379A (zh) * 2017-05-25 2017-07-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188474A (zh) * 2020-10-21 2021-0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用户识别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3242A (zh) * 2020-04-28 2021-10-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重入网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9241A1 (en) * 2003-07-31 2007-08-16 Wenlin Zhang Optimized interaction method of user terminal selecting access mobile network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090548A (zh) * 2007-08-07 2007-12-19 蒋晓海 移动即时通信中一个手机号码实现多个虚拟身份的方法
CN102215504A (zh) * 2010-04-08 2011-10-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新入网用户的类别识别方法及系统
EP2811776A1 (en) * 2012-01-30 2014-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coord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9241A1 (en) * 2003-07-31 2007-08-16 Wenlin Zhang Optimized interaction method of user terminal selecting access mobile network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090548A (zh) * 2007-08-07 2007-12-19 蒋晓海 移动即时通信中一个手机号码实现多个虚拟身份的方法
CN102215504A (zh) * 2010-04-08 2011-10-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新入网用户的类别识别方法及系统
EP2811776A1 (en) * 2012-01-30 2014-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coordin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934A (zh) * 2016-06-17 2016-09-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5959934B (zh) * 2016-06-17 2019-04-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6170127A (zh) * 2016-06-23 2016-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用户识别的方法与装置
CN106973379A (zh) * 2017-05-25 2017-07-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973379B (zh) * 2017-05-25 2019-1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573242A (zh) * 2020-04-28 2021-10-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重入网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73242B (zh) * 2020-04-28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重入网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188474A (zh) * 2020-10-21 2021-0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用户识别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8474B (zh) * 2020-10-21 2022-08-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重入网用户识别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498B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2498B (zh) 用户重入网识别方法和装置
US87005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provider noncustomers as likely acquisition targets
CN103368917B (zh) 一种网络虚拟用户的风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541884B (zh) 数据库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684394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2739557A (zh) 客户服务中的用户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11371672B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7798046B (zh) 客户身份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2388387A (zh) 访问控制策略模板生成设备、系统、方法及程序
CN105704259B (zh) 一种域名权威服务来源ip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7528761A (zh) 一种微信公众号自动回复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16578726B (zh) 一种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
CN112463859B (zh) 基于大数据和业务分析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5978729B (zh) 一种基于用户上网日志及位置的手机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7832333A (zh) 基于分布式处理和dpi数据构建用户网络数据指纹的方法和系统
CN107093092B (zh) 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1106969B (zh) 物联网平台的自动化评估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4187036B (zh) 一种基于行为特征识别的互联网广告智能推荐管理系统
CN106022640B (zh) 电量指数核对系统及方法
CN108650145A (zh) 一种家庭宽带WiFi下手机号码特征自动提取方法
CN110533454B (zh) 一种识别业务对象群体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72765A (zh) 一种基于用户账号行为分析的查找马甲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11105117B (zh) 一种用户信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5491136A (zh) 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KR20020020584A (ko) 인터넷 설문조사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그 프로그램 소스를저장한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