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1816B -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1816B
CN104901816B CN201410079171.8A CN201410079171A CN104901816B CN 104901816 B CN104901816 B CN 104901816B CN 201410079171 A CN201410079171 A CN 201410079171A CN 104901816 B CN104901816 B CN 104901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opic
user identifier
related information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91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1816A (zh
Inventor
陈国林
舒发伟
陈定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791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1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1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1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与所述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采用该方法,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

Description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多人聊天的方式方便了人们跟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多个陌生人可以在网络上聚在一起进行聊天。例如,多个陌生人可以在网络聊天软件下进行聊天,网络聊天软件为用户提供聊天室列表,用户通过选择进入自己感兴趣的聊天室和聊天室中的陌生人进行聊天。
传统的多人聊天都是用户选择进入已有的聊天室和陌生人进行聊天,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多人聊天,网络聊天软件一般都会建立大量的聊天室,空闲的聊天室占据的网络存储空间将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多人聊天导致网络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节约网络资源的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与所述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
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标识加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标识提取模块,用于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与所述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
讨论组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一种多人聊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话题服务器、聊天匹配服务器、讨论组服务器,其中:
网络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话题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聊天匹配服务器用于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与所述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
讨论组服务器用于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上述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将请求加入话题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该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并将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提取出来,建立包含用户标识的讨论组,讨论组是在用户加入话题组请求后才组建的,不会存在出现空闲讨论组的问题,节约了网络存储资源。
由于讨论组内的用户标识是通过与话题匹配获取的,使得不适合话题讨论的用户排除在讨论组之外。因此,加入讨论组的用户有与话题相关的聊天需求,聊天更具有针对性,有效的节约了有限的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标识提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多人聊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上下文另有特定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中的元件和组件,数量既可以单个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多个的形式存在,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本发明中的步骤虽然用标号进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骤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确说明了步骤的次序或者某步骤的执行需要其他步骤作为基础,否则步骤的相对次序是可以调整的。可以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涉及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任何和所有可能的组合。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该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多人聊天是指多个人基于同一个话题进行聊天,例如,多人基于相亲、行业交流、旅游、吐槽前男友等话题进行聊天。范围较大的话题又可包括多个小话题,比如行业交流的话题下面包括计算机、法律、会计等话题。具体的,话题可以列表的形式在终端上展示,用户通过选择话题发起加入话题的请求,每个用户都有对应的用户标识,用户标识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可以是用户的即时通信号码、移动通信号码、网络帐号等。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
步骤S230,判断话题是否通过审核。若是,
则进入步骤S250,存储话题,并将话题展示给用户,否则结束,话题创建不成功。
本实施例中,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并对用户创建的话题进行审核,例如,通过审核创建的话题判断话题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或社会道德,若否,则创建的话题通过审核。话题通过审核后则存储该话题。具体的,话题存储在话题数据库中,将通过审核的话题添加到话题列表中展示给用户。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话题,使得可选择的话题具有多样性。
步骤S130,将用户标识添加至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本实施例中,用户集合用来存储加入话题请求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每个话题都有对应的用户集合,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后,将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例如,用户A选择进入相亲话题,即将用户A的用户标识存储在相亲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将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用户集合中。具体的,用户集合为一个队列,每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都将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该话题对应的队列末尾。进一步的,在每个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时,则按照请求的先后顺序,从队列的头部依次进行提取,保证了先加入请求的用户优先建立讨论组。
步骤S150,扫描用户集合,从用户集合中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是指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与该用户请求加入的话题相匹配。可以根据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与请求加入的话题相匹配,如果相匹配,则提取该用户标识。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获取与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判断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话题匹配,若是,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个人资料、用户的聊天记录、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关系链等相关数据。这些相关数据预先对应用户标识存储在服务器中,因此根据用户标识即可获取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将用户相关信息跟请求加入的话题进行匹配,判断用户是否适合加入该话题。每个话题都有对应的匹配条件,根据话题预置的匹配条件对用户标识进行匹配。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判断用户相关信息中是否存在满足与话题对应的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若是,则提取满足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例如,交友话题预置匹配条件是用户的年龄在18岁至20岁,通过判断用户个人资料中的年龄信息是否存在18岁至20岁之间的用户,若是,则提取该用户个人资料对应的用户标识。
步骤S170,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步骤S150提取的用户标识建立讨论组,也就是所建立的讨论组中包含与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在讨论组内展开针对话题的聊天。讨论组内的聊天记录将不被讨论组外的用户获知,有效的保护了用户隐私。讨论组是在用户加入话题组请求后才组建的,不会存在出现空闲讨论组的问题,节约了网络存储资源。
由于讨论组内的用户标识是通过与话题匹配获取的,使得不适合话题讨论的用户排除在讨论组之外。因此,加入讨论组的用户有与话题相关的聊天需求,聊天更具有针对性,有效的节约了有限的网络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7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提取聚类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后,将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扫描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并对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具体的,将用户相关信息存在关联的用户匹配在一起,并对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用户相关信息存在关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1、多个用户个人资料中存在相同的信息,比如来自同一个地方、相同的兴趣爱好;2、多个用户的聊天记录中记录了同一个话题的聊天内容;3、用户社交网络关系链中存在相同的好友。根据聚类的用户标识建立至少一个讨论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提取聚类的用户标识。是在步骤S150之后,对提取的用户标识进一步的优化。
本实施例中,判断提取的用户标识数量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则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将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
具体的,每个话题都有对应的用户匹配规则,该用户匹配规则包含至少一个用户匹配条件。用户匹配条件存在优先级,即根据用户匹配条件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对用户进行匹配。将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的用户标识分别建立讨论组。例如,对于一个相亲话题,人数阈值为10,通过扫描相亲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提取到不超过10个用户标识,建立包含用户标识的讨论组;若提取到的用户标识数量超过了10,则根据男女地理位置相同、男女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男女学历相同的用户匹配条件的优先级依次对用户进行匹配,将匹配得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分别建立讨论组。
由于讨论组的用户是通过聚类获取得到的,用户之间的匹配度更高,讨论组内的聊天内容将更加有针对性,进一步节省了网络资源,也增加了用户深入聊天的几率,提高了用户之间的粘性。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图中,用户终端和Web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到Web服务器中聊天系统的界面,在聊天系统的界面,用户可以自己创建话题,Web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话题创建请求,提交到后台服务器,管理员可通过后台管理界面审核该话题,当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管理员审核通过的消息时,则将该话题存储在话题数据库中。Web服务器可从话题数据库中读取存储的话题,并将话题在终端上可通过浏览器进行展示。
用户还通过浏览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户选择话题后,Web服务器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将该请求提交到聊天匹配系统,聊天匹配系统中包含话题匹配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每个话题对应的用户队列,聊天匹配系统将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加入到话题匹配存储单元中该话题对应的存储用户标识队列的末尾。聊天匹配系统能够调用话题匹配扫描程序定时扫描话题匹配存储单元中的用户标识队列中的用户标识,将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提取出来,并将提取出的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提交到讨论组系统,讨论组系统可接收至少一组的用户标识,建立包含用户标识的至少一个讨论组用户将接收到是否加入讨论组的对话框,当用户选择是,则进入讨论组与讨论组内其他用户展开聊天,若用户与话题匹配失败,则终端将收到加入讨论组失败的提示信息。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110、标识加入模块130、标识提取模块150和讨论组建立模块170。
请求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标识加入模块130,用于将用户标识添加至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本实施例中,用户集合用来存储加入话题请求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每个话题都有对应的用户集合,标识加入模块130用于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后,将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识加入模块130用于根据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将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用户集合中。具体的,用户集合为一个队列,每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都将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该话题对应的队列末尾。进一步的,标识加入模块130用于在每个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时,则按照请求的先后顺序,从队列的头部依次进行提取,保证了先加入请求的用户优先建立讨论组。
标识提取模块150,用于扫描用户集合,从用户集合中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是指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与该用户请求加入的话题相匹配。标识提取模块150可以根据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与请求加入的话题相匹配,如果相匹配,则提取该用户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标识提取模块150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51,用于获取与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匹配标识提取单元153,用于判断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话题匹配,若是,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个人资料、用户的聊天记录、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关系链等相关数据。这些相关数据预先对应用户标识存储在服务器中,因此根据用户标识即可获取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
标识提取模块150用于将用户相关信息跟请求加入的话题进行匹配,判断用户是否适合加入该话题,若是,则提取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每个话题都有对应的匹配条件,根据话题预置的匹配条件对用户标识进行匹配。
具体的,则匹配标识提取单元153用于判断用户相关信息中是否存在满足与话题对应的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若是,提取满足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讨论组建立模块170,用于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标识提取模块150提取的用户标识建立讨论组,也就是所建立的讨论组中包含与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在讨论组内展开针对话题的聊天。讨论组内的聊天记录将不被讨论组外的用户获知,有效的保护了用户隐私。讨论组是在用户加入话题组请求后才组建的,不会存在出现空闲讨论组的问题,节约了网络存储资源。
由于讨论组内的用户标识是通过与话题匹配获取的,使得不适合话题讨论的用户排除在讨论组之外。因此,加入讨论组的用户有与话题相关的聊天需求,聊天更具有针对性,有效的节约了有限的网络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系统还包括:标识聚类模块140,用于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聚类标识提取模块160,用于提取聚类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后,将该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扫描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并对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具体的,将用户相关信息存在关联的用户匹配在一起,并对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用户相关信息存在关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1、多个用户个人资料中存在相同的信息,比如来自同一个地方、相同的兴趣爱好;2、多个用户的聊天记录中记录了同一个话题的聊天内容;3、用户社交网络关系链中存在相同的好友。根据聚类的用户标识建立至少一个讨论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标识聚类模块140和聚类标识提取模块160是在标识提取模块150之后,对提取的用户标识进一步的优化。
本实施例中,标识聚类模块140用于判断提取的用户标识数量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则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聚类标识提取模块160用于将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
具体的,每个话题都有对应的用户匹配规则,该用户匹配规则包含至少一个用户匹配条件。用户匹配条件存在优先级,即根据用户匹配条件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对用户进行匹配。标识聚类模块140将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的用户标识分别建立讨论组。
由于讨论组的用户是通过聚类获取得到的,用户之间的匹配度更高,讨论组内的聊天内容将更加有针对性,增加了用户深入聊天的几率。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话题获取模块180和话题展示模块190。
话题获取模块180,用于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
话题展示模块190,用于判断话题是否通过审核,若是,则存储话题,并将话题展示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话题获取模块180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话题展示模块190对用户创建的话题进行审核,例如,通过审核创建的话题判断话题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或社会道德,若否,则创建的话题通过审核。话题通过审核后则存储该话题。具体的,话题存储在话题数据库中,话题展示模块330将通过审核的话题添加到话题列表中展示给用户。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话题,使得可选择的话题具有多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一种多人聊天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10、话题服务器20、聊天匹配服务器30、讨论组服务器40,其中:
网络服务器10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话题服务器20用于将用户标识添加至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聊天匹配服务器30用于扫描用户集合,从用户集合中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标识。
讨论组服务器40用于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话题服务器20还用于根据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将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用户集合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聊天匹配服务器30还用于获取与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判断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话题匹配,若是,则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聊天匹配服务器30还用于判断用户相关信息中是否存在满足与话题对应的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若是,则提取满足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聊天匹配服务器30还用于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讨论组服务器40还用于提取聚类的用户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话题服务器20还用于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判断话题是否通过审核,若是,则存储话题,网络服务器10将存储的话题展示给用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用户标识,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与所述话题匹配;
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将所述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用户集合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用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所述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
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所述话题匹配,若是,则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所述话题匹配,若是,则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中是否存在满足与所述话题对应的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若是,则提取满足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
提取所述聚类的用户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
判断所述话题是否通过审核,若是,则存储所述话题,并将所述话题展示给所述用户。
7.一种提供多人聊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标识加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标识提取模块,用于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用户标识,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与所述话题匹配;
讨论组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标识加入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将所述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用户集合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标识提取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
匹配标识提取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所述话题匹配,若是,则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标识提取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中是否存在满足与所述话题对应的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若是,则提取满足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识聚类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
聚类标识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聚类的用户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话题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
话题展示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话题是否通过审核,若是,则存储所述话题,并将所述存储的话题展示给所述用户。
13.一种多人聊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话题服务器、聊天匹配服务器、讨论组服务器,其中:
网络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加入话题的请求,所述请求携带对应的用户标识;
话题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添加至所述话题对应的用户集合中;
聊天匹配服务器用于扫描所述用户集合,从所述用户集合中提取用户标识,提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与所述话题匹配;
讨论组服务器用于建立包含提取的用户标识的讨论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话题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将所述请求对应的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用户集合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聊天匹配服务器还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是否与所述话题匹配,若是,则提取与话题匹配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聊天匹配服务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相关信息中是否存在满足与所述话题对应的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若是,则提取满足匹配条件的用户相关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聊天匹配服务器还用于根据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相关信息对用户进行匹配,并将相互匹配的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聚类;
所述讨论组服务器还用于提取所述聚类的用户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话题服务器还用于获取用户创建的话题,判断所述话题是否通过审核,若是,则存储所述话题,所述网络服务器将所述存储的话题展示给所述用户。
CN201410079171.8A 2014-03-05 2014-03-05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901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9171.8A CN104901816B (zh) 2014-03-05 2014-03-05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9171.8A CN104901816B (zh) 2014-03-05 2014-03-05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816A CN104901816A (zh) 2015-09-09
CN104901816B true CN104901816B (zh) 2019-09-17

Family

ID=5403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9171.8A Active CN104901816B (zh) 2014-03-05 2014-03-05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1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9988B (zh) * 2015-09-18 2020-06-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加入群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88204A (zh) * 2015-12-09 2016-04-13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搜索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搜索的装置
CN106230609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上海北信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消息定向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00209A (zh) * 2016-11-11 2017-04-26 北京奇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CN108376372B (zh) * 2018-01-18 2022-07-26 宁波敲钟人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约会管理方法、服务器和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1273A (zh) * 2003-05-27 2004-0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创建动态讨论组的实现方法和控制流程
CN1863342A (zh) * 2006-03-03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会话中添加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72148A (zh) * 2007-03-30 200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网络聊天室中多成员聚集交流的方法、服务器
CN101075991A (zh) * 2007-06-12 2007-11-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多议题讨论组及接收消息的方法、客户端与服务器
CN101079823A (zh) * 2006-06-09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起与组建虚拟讨论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94195A (zh) * 2006-06-20 2007-12-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方式的会话消息记录方法及即时通信客户端
CN101106536A (zh) * 2006-07-15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群组会话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1273A (zh) * 2003-05-27 2004-0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创建动态讨论组的实现方法和控制流程
CN1863342A (zh) * 2006-03-03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会话中添加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79823A (zh) * 2006-06-09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起与组建虚拟讨论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94195A (zh) * 2006-06-20 2007-12-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方式的会话消息记录方法及即时通信客户端
CN101106536A (zh) * 2006-07-15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群组会话的方法
CN101072148A (zh) * 2007-03-30 200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网络聊天室中多成员聚集交流的方法、服务器
CN101075991A (zh) * 2007-06-12 2007-11-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多议题讨论组及接收消息的方法、客户端与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816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302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dding friends in social network
CN104901816B (zh)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6326B (zh) 一种企业im的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8332418B1 (e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to match people
US20130311283A1 (en) Data mining method for social network of terminal user and rela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CN105808649B (zh) 一种搜索结果排序方法及其设备
CA2832722A1 (en) Data mining method for social network of terminal user and rela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CN102368746A (zh) 图片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2047277A (zh) 通过利用社会图信息进行内容使用分配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58111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139045B (zh) 名片交换方法、装置和交友客户端
CN106993048A (zh) 确定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2055793B (zh) 自动地改变或更新通信系统的配置或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96682A (zh) 填充用户联系人条目
CN101409730A (zh) 一种基于需求关系而实现的随机性网络通讯方法
CN107169025A (zh) 一种分享的智能跟踪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28867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US201701805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user account
CN102025657A (zh) 一种利用email邀请好友加入社交网络的方法与系统
CN109756563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i et al. An efficient social event invit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of smart devices
CN113205129B (zh) 一种作弊团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8047A (zh) 一种用户推荐方法及终端
CN104111926B (zh) 通讯录的关注推荐列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220262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