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0450B - 一种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0450B
CN104900450B CN201510301043.8A CN201510301043A CN104900450B CN 104900450 B CN104900450 B CN 104900450B CN 201510301043 A CN201510301043 A CN 201510301043A CN 104900450 B CN104900450 B CN 104900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necting portion
buckle
pothook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10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0450A (zh
Inventor
荣良章
张红伟
胡国伟
靳海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010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0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0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0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0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0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解决了现有接触器需要多个零部件借助辅助工具才能固定安装的问题。它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支脚、设有安装架的壳体底面和设有卡扣的壳体侧面,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槽舌,所述的卡扣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钩部,所述的卡钩部与安装架上的槽舌配合形成滑槽,所述连接部与支脚之间设有缺口槽,所述的缺口槽延伸至壳体侧面,所述的连接部通过固定部与壳体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卡钩部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解锁时的第二位置。本发明中卡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现在卡扣不需要通过其他零部件安装与壳体上,高了装配效率,间接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在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号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现有的接触器的底面上设置有挂槽或燕尾槽,在使用时,用钢板制成的导轨穿过该燕尾槽或挂钩,将接触器悬挂在电气箱中。如果在其底部设置燕尾槽,那么如果拆卸其中的一个接触器时,必须将所有的断路器接触器拆下,才能将中间的接触器抽出,操作比较麻烦,维修麻烦。另外采用卡扣方式形成挂槽的,通常需要至少两个零件配合形成,而且卡扣卡入接触器壳体时麻烦,卡扣解锁时也比较困难,需要借助螺丝刀等辅助工具,安装、维修比较麻烦,而且零部件较多,零部件失效概率也增加,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接触器需要多个零部件借助辅助工具才能固定安装,使得产品安装、维修麻烦,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支脚、设有安装架的壳体底面和设有卡扣的壳体侧面,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槽舌,所述的卡扣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卡钩部,所述的固定部通过连接部与卡钩部相连接,所述的卡钩部与安装架上的槽舌配合形成用于供导轨穿过的滑槽,所述连接部设于壳体底面的上方并与壳体底面之间形成间隙槽,所述连接部与支脚之间设有缺口槽,所述的缺口槽延伸至壳体侧面,所述的连接部通过固定部与壳体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卡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卡钩部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卡扣使得卡钩部转动解锁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部上设有使得卡钩部解锁的解锁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部在壳体侧面外侧处向下凸出形成解锁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槽在壳体侧面上呈儿字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缺口槽在壳体的支脚处设有折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与卡扣采用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卡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加工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现在卡扣不需要通过其他零部件安装与壳体上,高了装配效率,间接降低了成本;通过卡扣与壳体的结构特征,需要拆装时,直接操作就可以了拆卸了,使得产品拆装、维修方便,为客户使用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支脚;12、壳体底面;13、壳体侧面;14、滑槽;15、间隙槽;16、缺口槽;161、圆弧部;162、折弯部;2、安装架;21、槽舌;3、卡扣;31、固定部;32、连接部;33、卡钩部;34、解锁块;35、凹槽;3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3所示,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包括支脚11、设有安装架2的壳体底面12和设有卡扣3的壳体侧面13,所述的安装架2上设有槽舌21,所述的卡扣3包括固定部31、连接部32和卡钩部33,所述的固定部31通过连接部32与卡钩部33相连接,所述的卡钩部33与安装架2上的槽舌21配合形成用于供导轨穿过的滑槽14,所述连接部32设于壳体底面12的上方(连接部设于壳体底面上方是参看附图3而言,并非针对实际工作位置而言,下同)并与壳体底面12之间形成间隙槽15,所述连接部32与支脚11之间设有缺口槽16,所述的缺口槽16延伸至壳体侧面13,所述的连接部32通过固定部31与壳体侧面13相连接,所述的卡扣3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卡钩部33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卡扣3使得卡钩部33转动解锁的第二位置。特别说明卡扣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部位称之为固定部,连接部指的是卡扣除了卡钩部与固定部之外的部分,主要起连接卡钩与固定部之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卡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加工成型,加工、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现在卡扣不需要通过其他零部件安装与壳体上,高了装配效率,间接降低了成本;通过卡扣与壳体的结构特征,需要拆装时,直接操作就可以了拆卸了,使得产品拆装、维修方便,为客户使用提供了便利。
所述的连接部32上设有使得卡钩部33解锁的解锁块34。如图所示,本发明是通过解锁块使得卡钩部转动的方式实现卡扣解锁,具体的说,所述的连接部32在壳体侧面13外侧处向下凸出形成解锁块34,所述的解锁块与卡钩设于固定部31和连接部32的连接处的两侧。这样不占用整个安装的空间,解锁按压又方便。如果不考虚安装空间,则可以水平凸出。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拆装方便,固定可靠,提高了装配效率,间接减少了成本。
所述缺口槽16在壳体侧面13上呈儿字形,具体的说,缺口槽的尾端在壳体侧面上向外形成圆弧部161。这个连接的地方下向宽上面窄,这样既能保证牢固度,同时又保证具较好弹性,易按压。所述的缺口槽16在壳体1的支脚11处设有折弯部162。缺口槽留做材料变形用,拆卸时让位,装配时的力度及位置更好,加工注塑后由于存在缺口槽会自然的向里收缩,形成卡接所需要的位置。这种结构更利于零件加工,注塑加工过程材料流动性较好,较顺畅,零件内部质密均匀,韧性及强度更好 。
所述的连接部32向内凹陷形成凹槽35。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加工后材料壁厚均匀,加工的零件韧性强度更好,同时增加散热面积,减缓材料老化,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固定部31与连接部32之间设有加强筋36。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强度更好,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壳体1与卡扣3采用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本发明采用PA6(聚酰胺6)、PA66(聚酰胺66)等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韧性好。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支脚(11)、设有安装架(2)的壳体底面(12)和设有卡扣(3)的壳体侧面(13),所述的安装架(2)上设有槽舌(21),所述的卡扣(3)包括固定部(31)、连接部(32)和卡钩部(33),所述的固定部(31)通过连接部(32)与卡钩部(33)相连接,所述的卡钩部(33)与安装架(2)上的槽舌(21)配合形成用于供导轨穿过的滑槽(14),所述连接部(32)设于壳体底面(12)的上方并与壳体底面(12)之间形成间隙槽(15),所述连接部(32)与支脚(11)之间设有缺口槽(16),所述的缺口槽(16)延伸至壳体侧面(13),所述的连接部(32)通过固定部(31)与壳体侧面(13)相连接,所述的卡扣(3)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卡钩部(33)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卡扣(3)使得卡钩部(33)转动解锁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2)上设有使得卡钩部(33)解锁的解锁块(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2)在壳体侧面(13)外侧处向下凸出形成解锁块(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16)在壳体侧面(13)上呈儿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槽(16)在壳体(1)的支脚(11)处设有折弯部(1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2)向内凹陷形成凹槽(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31)与连接部(32)之间设有加强筋(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与卡扣(3)采用热塑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CN201510301043.8A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接触器 Active CN104900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1043.8A CN104900450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1043.8A CN104900450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0450A CN104900450A (zh) 2015-09-09
CN104900450B true CN104900450B (zh) 2017-03-01

Family

ID=5403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1043.8A Active CN104900450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045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61854A (ko) * 2003-12-18 2005-06-2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의 고정장치
CN102983040A (zh) * 2012-12-27 2013-03-20 无锡市飞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安装式中间继电器
CN104167310A (zh) * 2014-08-20 2014-11-26 加西亚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电器的卡扣机构及小型断路器
CN204632675U (zh) * 2015-06-04 2015-09-09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61854A (ko) * 2003-12-18 2005-06-2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접촉기의 고정장치
CN102983040A (zh) * 2012-12-27 2013-03-20 无锡市飞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安装式中间继电器
CN104167310A (zh) * 2014-08-20 2014-11-26 加西亚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电器的卡扣机构及小型断路器
CN204632675U (zh) * 2015-06-04 2015-09-09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0450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36557U (zh) 电动车紧急切断高压供电的控制系统及电动车
CN104600575B (zh) 防带电安装接地线的接地装置
CN104900450B (zh) 一种接触器
CN204029735U (zh) 智能型塑壳式断路器控制器
CN204632675U (zh) 一种接触器
CN20394234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冲片结构
CN104157513A (zh) 一种新型交流接触器及其分闸方法
CN104354247A (zh) 快速换模的电永磁吸盘
CN204289279U (zh) 一种新型交流接触器
CN202931210U (zh) 电力机车的试验测试用电源装置
CN103326321B (zh) 一种电机欠压保护方法
CN2838143Y (zh) 整体双电机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4160666U (zh) 快速换模的电永磁吸盘
CN209104786U (zh) 一种便携式小母线跳通装置
CN207304426U (zh) 一种电机加载测试台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106406210A (zh) 一种电解槽电气设备控制系统
CN206966395U (zh) 冲床模具的保护装置
CN105226615A (zh) 一种智能数字化电机故障检测控制系统
CN204857587U (zh) 一种防止辅助静触头组脱落的接触器
CN203820830U (zh) 转炉钢包顶吹棒杆抱闸安全装置
CN206379225U (zh) 一种组合式绝缘模块
CN220821446U (zh) 一种两进线一母联低压转换系统
CN205187686U (zh) 交流液压抱刹系统
CN205265585U (zh) 一种三相不可逆双向晶闸管系统
CN203589593U (zh) 10kV供电线路通断指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