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6954A -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6954A
CN104896954A CN201510239804.1A CN201510239804A CN104896954A CN 104896954 A CN104896954 A CN 104896954A CN 201510239804 A CN201510239804 A CN 201510239804A CN 104896954 A CN104896954 A CN 104896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igh heating
gas chamber
heating valu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98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96954B (zh
Inventor
王立
刘传平
何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5102398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6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6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6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96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6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有助于降低钢铁冶金企业的用电成本。所述方法包括: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所述系统包括: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用于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用于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煤气柜中。本发明适用于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金生产工艺中,多个环节会生产煤气,包括:炼焦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热值16800-18900kJ/m3;炼铁过程产生的高炉煤气,热值3349-4187kJ/m3;以及炼钢过程产生的转炉煤气,热值6800-10000kJ/m3。这些煤气除了用于满足钢铁生产流程中工艺用气,剩余部分为钢铁企业的副产气,一般用于自备电厂发电。
近十年来,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几乎都已经建成了煤气发电装置,将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后输送至煤气发电装置发电,例如宝钢300MW煤气自备电厂发电机,首钢50MW的煤气自备电厂发电机,唐钢25MW煤气自备电厂发电机等。除煤气发电装置发电外,企业所需电量的不足部分由外部电网补给,以满足工艺动力、照明需求。因此,煤气自备电厂发电机组运行后可减小企业对外部电网电量的需求,起到节能降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作用。
目前,由于白天和夜间对电网供电的需求不平衡,工业用电电价已采取了峰谷电差额电价供给的方式。白天对电网供电的需求大,为峰电期或平电期,电价高;而夜间对电网供电的需求量小、为谷电期,电价低。谷电期的电价一般为峰电期电价的1/3左右甚至更低,造成钢铁企业峰电期生产用电成本高于谷电期生产用电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包括:
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
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
可选地,所述煤气柜包括:企业原有的煤气柜和新增的煤气柜;
所述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
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
所述高热值煤气包括: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可选地,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煤气柜按煤气种类独立运行,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不同种类煤气的煤气柜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可选地,所述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包括:
当进入谷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当自备电厂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满足企业用电时,不足部分由国家电网补充;
在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可选地,所述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包括:
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在峰电期结束前,当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用尽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包括:
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用于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
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用于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煤气柜中。
可选地,所述煤气柜包括:企业原有的煤气柜和新增的煤气柜;
所述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
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
所述高热值煤气包括: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可选地,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煤气柜也可按煤气种类独立运行,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不同种类煤气的煤气柜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可选地,所述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包括:
低热值煤气发电模块,用于当进入谷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且当自备电厂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满足企业用电时,不足部分由国家电网补充;
存储高热值煤气模块,用于在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可选地,所述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包括:
高热值煤气发电模块,用于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低热值煤气存储模块,用于在峰电期结束前,当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用尽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在谷电期,通过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这样,在谷电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备电站的发电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电网的谷电,同时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在峰电期,最大限度地使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提高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峰电期企业向国家电网的购电量,能够在不改变自备电厂煤气消耗总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降低钢铁冶金企业的用电成本,并提高电力企业谷电期的发电效率,节约能耗,减小排放,对国家电网起到消峰增谷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结构流程图;
图4为图3中101的详细结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钢铁企业峰电期生产用电成本高于谷电期生产用电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实施例一
参看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包括:
S101,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
S102,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在谷电期,通过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这样,在谷电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备电站的发电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电网的谷电,同时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在峰电期,最大限度地使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提高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峰电期企业向国家电网的购电量,能够在不改变自备电厂煤气消耗总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降低钢铁冶金企业的用电成本,并提高电力企业谷电期的发电效率,节约能耗,减小排放,对国家电网起到消峰增谷作用。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煤气柜包括:企业原有的煤气柜和新增的煤气柜;
所述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
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
所述高热值煤气包括: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煤气柜按煤气种类独立运行,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不同种类煤气的煤气柜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方法,不会影响现有的冶金工艺,不需增减原有的发电装置,只需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增加煤气柜,当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时,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同时,本发明的普及应用还可提高电力企业谷电期的发电效率,节约能耗、减小排放,并对国家电网起到消谷调峰作用。
参看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煤气柜,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为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不仅可以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还能够通过多建煤气柜,使得焦炉煤气柜、转炉煤气柜和高炉煤气柜独立使用,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各煤气柜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此时,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例如,高炉煤气柜只用于置换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柜只用于置换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柜只用于置换转炉煤气。这样,在谷电期,使用高炉煤气柜中峰电期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置换出的焦炉煤气柜依次充入高热值焦炉煤气,置换出的转炉煤气柜依次充入转炉煤气;在峰电期,使用煤气柜中谷电期存储的高热值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发电,置换出的高炉煤气柜依次充入低热值高炉煤气。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工艺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减少峰电期的钢铁冶金企业从国家电网的购电量,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和运行成本。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包括:
当进入谷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当自备电厂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满足企业用电时,不足部分由国家电网补充;
在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在谷电期企业自备电厂发电机少使用或不使用高热值煤气,企业所需电量的不足部分由电网补充。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进入谷电期时,使用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企业自备电厂低负荷运行,高热值煤气不再用于发电,当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时,而是将其依次存储于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优先存储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谷电期自备电厂发电机发电量减小,若此时企业供电量不足,则向国家电网购电,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煤气柜充满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这样,在谷电期,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备电站的发电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电网的谷电,同时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为峰电期提高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量做准备,能够提高电力企业谷电期的发电效率,节约能耗,减小排放,对国家电网起到消峰增谷作用。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包括:
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在峰电期结束前,当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用尽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自备电厂发电机高负荷运行,从而减少峰电期向国家电网的购电量。峰电期间,将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焦炉煤气用尽,当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这样,在峰电期,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最大限度地使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提高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峰电期企业向国家电网的购电量,能够在不改变自备电厂煤气消耗总量的情况下,降低钢铁冶金企业的用电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河北钢铁邯钢西区为例,目前邯钢西区每天电价分为峰、平、谷3档,各8个小时。峰电期间电价0.7642元/度,平电期间电价0.5171元/度,而谷电期间电价0.2701元/度。在保证焦化、炼钢、热轧等单位生产后,有高炉煤气43.6万m3/h、焦炉煤气0.9万m3/h、转炉煤气2.8万m3/h用于发电。现有的煤气柜包括:20万m3高炉煤气柜1个、10万m3焦炉煤气柜1个、10万m3和15万m3转炉煤气柜各1个,共55万m3。现新增10万m3煤气柜1个,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煤气柜分别与焦炉煤气管、高炉煤气管、转炉煤气管以及煤气混合后的管道连接,项目设备总投资约人民币1750万元。
在谷电和平电期间(共16h/天),将所有煤气柜(65万m3)内的低热值高炉煤气置换为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且优先储存焦炉煤气。煤气柜容积使用率为85%,则在谷电和平电期间,可存储14.4万m3焦炉煤气和40.85万m3转炉煤气。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峰电期,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置换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将存储的14.4万m3焦炉煤气和40.85万m3转炉煤气用于峰电期发电。焦炉煤气热值为17500kJ/m3、转炉煤气热值8000kJ/m3、高炉煤气热值为3800kJ/m3,自备电厂发电效率40%,则峰电期自备电厂可多发电40.98万度,峰电期购电节省金额为31.32万元。由于高热值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储存,会引起谷电和平电期间自备电厂发电量减少,即谷电和平电期间各少发电20.49万度。若这部分电量全部由国家电网购电补充,购电花费为16.13万元。即每天净节省购电成本15.19万元,约115天可收回投资资金。本发明利用煤气柜内的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与低热值高炉煤气的交替置换,使得企业自备电厂峰电期能高负荷运行,调节企业峰谷电期间向国家电网的购电比例。本发明在不改变自备电厂煤气消耗总量的情况下,可减少企业的用电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峰电期,不用低热值高炉煤气置换焦炉煤气和4转炉煤气,而将煤气柜中的14.4万m3焦炉煤气和40.85万m3转炉煤气用于发电(峰电期结束后煤气柜内无可用气体),则峰电期自备电厂可多发电64.31万度,峰电期购电节省金额为49.14万元。相应地,谷电和平电期间各少发电32.16万度。这部分电量全部由国家电网购电补充,购电花费为25.3万元。即每天净节省购电成本23.8万元,约74天可收回投资资金。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与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对应,该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可以通过执行上述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流程步骤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上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不再赘述。
参看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包括:
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101,用于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
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102,用于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煤气柜中。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在谷电期,通过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这样,在谷电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备电站的发电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电网的谷电,同时最大限度地存储高热值煤气;在峰电期,最大限度地使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提高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峰电期企业向国家电网的购电量,能够在不改变自备电厂煤气消耗总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家电网供电的峰谷电价差,降低钢铁冶金企业的用电成本,并提高电力企业谷电期的发电效率,节约能耗,减小排放,对国家电网起到消峰增谷作用。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煤气柜包括:企业原有的煤气柜和新增的煤气柜;
所述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
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
所述高热值煤气包括: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煤气柜按煤气种类独立运行,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不同种类煤气的煤气柜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参看图4所示,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101包括:
低热值煤气发电模块1011,用于当进入谷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且当自备电厂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满足企业用电时,不足部分由国家电网补充;
存储高热值煤气模块1012,用于在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在前述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包括:
高热值煤气发电模块,用于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低热值煤气存储模块,用于在峰电期结束前,当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用尽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
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柜包括:企业原有的煤气柜和新增的煤气柜;
所述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
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
所述高热值煤气包括: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煤气柜按煤气种类独立运行,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不同种类煤气的煤气柜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包括:
当进入谷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当自备电厂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满足企业用电时,不足部分由国家电网补充;
在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来的煤气柜中包括:
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在峰电期结束前,当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用尽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
6.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用于在谷电期,利用峰电期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并将高热值煤气存储至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中;
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用于在峰电期,利用谷电期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发电,并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存储至煤气柜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柜包括:企业原有的煤气柜和新增的煤气柜;
所述煤气柜与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并联;
所述煤气柜与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以及混合煤气管道连接;
所述高热值煤气包括: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和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柜中的煤气采用依次、交替置换的运行方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两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交替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煤气柜也可按煤气种类独立运行,不同种类煤气不在同一煤气柜中进行置换,不同种类煤气的煤气柜采用不互相掺混的运行模式,所述煤气柜不少于三个,所述煤气柜内煤气的置换过程由焦炉煤气管道、高炉煤气管道、转炉煤气管道上阀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热值煤气发电单元包括:
低热值煤气发电模块,用于当进入谷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且当自备电厂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满足企业用电时,不足部分由国家电网补充;
存储高热值煤气模块,用于在谷电期结束前,依次将释放高炉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若当天焦炉煤气量不足以充满所有置换出的煤气柜时,补充存储次高热值的转炉煤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热值煤气发电单元包括:
高热值煤气发电模块,用于当进入峰电期时,将煤气柜中存储的高热值煤气并入自备电厂发电机煤气管道用于发电;
低热值煤气存储模块,用于在峰电期结束前,当煤气柜内所存储的高热值煤气用尽时,依次将释放高热值煤气置换出的煤气柜置换为低热值的高炉煤气。
CN201510239804.1A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896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9804.1A CN104896954B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9804.1A CN104896954B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6954A true CN104896954A (zh) 2015-09-09
CN104896954B CN104896954B (zh) 2017-02-22

Family

ID=5402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9804.1A Active CN104896954B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695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053A (zh) * 2016-11-29 2017-05-10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低热值煤气进行发电的系统
CN109668446A (zh) * 2019-01-30 2019-04-23 张俊哲 一种发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CN112228318A (zh) * 2019-11-01 2021-01-15 张俊哲 一种压缩冶金煤气储能并燃烧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28319A (zh) * 2019-11-01 2021-01-15 张俊哲 一种压缩冶金煤气储能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13322A1 (de) * 1989-04-22 1990-10-25 Ruhrkohle Ag Kombikraftwerk mit allothermer kohlevergasung und hochtemperatur-brennstoffzelle
CN102799151A (zh) * 2012-07-05 2012-11-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统计分类的冶金煤气系统实时平衡调整方法
CN102915006A (zh) * 2012-09-12 2013-02-06 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企业副产煤气离线分析在线调度方法
CN104102212A (zh) * 2014-07-29 2014-10-15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铁企业中煤气和蒸汽系统的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13322A1 (de) * 1989-04-22 1990-10-25 Ruhrkohle Ag Kombikraftwerk mit allothermer kohlevergasung und hochtemperatur-brennstoffzelle
CN102799151A (zh) * 2012-07-05 2012-11-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统计分类的冶金煤气系统实时平衡调整方法
CN102915006A (zh) * 2012-09-12 2013-02-06 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企业副产煤气离线分析在线调度方法
CN104102212A (zh) * 2014-07-29 2014-10-15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铁企业中煤气和蒸汽系统的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建良等: "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的优化利用模型",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053A (zh) * 2016-11-29 2017-05-10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低热值煤气进行发电的系统
CN109668446A (zh) * 2019-01-30 2019-04-23 张俊哲 一种发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CN112228318A (zh) * 2019-11-01 2021-01-15 张俊哲 一种压缩冶金煤气储能并燃烧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28319A (zh) * 2019-11-01 2021-01-15 张俊哲 一种压缩冶金煤气储能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6954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iermann et al. Excess heat-driven carbon capture at an integrated steel mill–Considerations for capture cost optimization
JP4003553B2 (ja) 副生ガスを用いた発電方法および発電設備
CN104896954B (zh) 一种自备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CN104675680A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108808663B (zh)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工业用户热需求响应方法
Zafirakis et al. Wind energy and natural gas-based energy storage to promote energy security and lower emissions in island regions
CN102359437A (zh) 风力发电和压缩空气储能的一体化系统及集成方法
CN109668446A (zh) 一种发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方法及系统
Gołdasz et al. Techn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e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a chamber furnace operating on natural gas or hydrogen
CN201819575U (zh) 用冶金炉余热蒸汽发电的系统
CN106593651B (zh) 天然气管道差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WO201900003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XYGEN AND CONVERTING OR STORING ENERGY
WO2022143978A1 (zh) 一种基于钢铁厂余热利用的二次储能体系
CN201137517Y (zh) 混合煤气直燃式发电设备
CN210738777U (zh) 一种压缩冶金煤气储能的系统
CN113410855A (zh)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氢储能与氢供应链设备配置方法
CN210715020U (zh) 一种压缩冶金煤气储能并燃烧发电的系统
Maneschijn et al. Investigating load shift potential through the use of off-gas holders on South African steel plants
CN211147347U (zh) 一种发电厂燃烧冶金煤气的发电系统
Kamalapur et al. Electrical energy conservation in India-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Fu et al. Optimal Operation strategy of low-carbo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power to gas and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
CN114498693A (zh) 一种基于钢铁工业多能存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211063345U (zh) 火电厂氨内燃发电机辅助服务系统
Yang et al. Dispatching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Purchased Power Load in Iron and Steel Plant Considering Produ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Yang et al. A Two-Stage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Demand Respon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