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4447B -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4447B
CN104894447B CN201510159504.2A CN201510159504A CN104894447B CN 104894447 B CN104894447 B CN 104894447B CN 201510159504 A CN201510159504 A CN 201510159504A CN 104894447 B CN104894447 B CN 104894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y
phase
magnesium
temperature
rare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95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94447A (zh
Inventor
刘轲
李莉莉
周丽媛
刘强
金可
李桉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1595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4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4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4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94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44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该合金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Er含量6~25wt.%,Zn含量4~10wt.%,余量为Mg,其中Er/Zn的质量加入比例为1.5~3。本发明通过一定的熔炼,结合固溶处理工艺,控制合金中层状相/针状相的形成量,制备了一种新型合金。经过该调控工艺后,合金硬度有了明显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刚度高,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大,散热性能好,承受载荷能力强,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等优点,它作为一种最轻的节能环保结构材料在汽车、轨道、电子、航天、航空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优点明显,缺点也同样突出:绝对强度低,塑性也较差,弹性模量低;冷加工和韧性受限制;高温性能较差,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合金化、热处理、晶粒细化、变形加工、引入陶瓷颗粒增强相与镁合金复合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使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其中稀土元素对合金具有独特的强化作用。大部分稀土元素在镁中具有较大的固溶度,具有良好的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作用。稀土元素与镁基体作用生成高熔点的第二相,随后在低温时效处理过程中又会在晶粒内和晶界上大量析出,可以提高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
稀土镁合金是目前镁合金中最重要的商用高强耐热镁合金体系之一,尤其是含有重稀土元素(Gd、Y、Dy、Ho和Er等)的镁合金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特别重要的是,该类稀土镁合金具有优异的时效硬化特性,强度显著提高,而塑性急剧降低。多种Mg-RE-Zn三元相,如已经报道的I相(MgZn6RE)、W相(MgZn3RE2)及LPSO相(Mg12ZnRE/Mg10ZnRE)的出现,为开发高强高韧的稀土镁合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但目前借助合金中形成的Mg-Zn-RE三元相强化而制备的稀土镁合金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LPSO相等三元相的形成必然导致合金中稀土元素含量的降低,直接影响了合金在后续热处理过程中的时效强化效果。二者含量的变化必然是一对矛盾,这直接导致二者所能贡献的强化增量此消彼长。Honma等曾研究Zn的添加量对Mg-2.0Gd-1.2Y-0.2Zr(wt.%)合金的时效硬化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Zn含量的增加,合金中LPSO结构的含量增加,而时效硬化特性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并导致峰值时间滞后。
LPSO结构可显著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铸态下,Mg-RE-Zn合金力学性能明显低于挤压态,经过热处理(773K固溶处理6h以上)再挤压具有14H结构的Mg96.5Zn1Gd2.5合金,屈服强度可达345MPa,延伸率为6.9%。Onorbe等研究了LPSO结构体积分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LPSO相体积分数的增加,Mg100-3xY2xZnx合金的基体晶粒再结晶细化程度增加,其室温屈服强度也随之增加。Itoi等在压缩试验和冷轧Mg85Ni6Y9镁板中发现了10H-LPSO结构,其优异的压缩屈服强度和延伸率(365MPa和30%)远远超过纯镁。不同类型的LPSO结构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同时,18R-LPSO结构对显微硬度也有显著影响,含有18R结构65.2%的铸态Mg83Ni6Zn5Y6合金,在晶粒粗化后显微硬度也明显高于传统镁合金。铸态的Mg-Ni-Y合金由于其晶粒粗大和LPSO结构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其力学性能较差。经过热处理和轧制变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镁合金变形主要通过基面滑移实现,当位错运动到LPSO结构和α-Mg基体的界面时,基体上产生层错,阻碍位错运动,使位错在界面处塞积,基面滑移受到抑制,从而开动非基面滑移,扭折带在LPSO结构中大量出现,产生强化效果。同时,基面织构也少量形成,但相对较弱。所以,长周期结构显著提高了基体强度。LPSO结构对力学性能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挤压过程中LPSO结构阻碍了位错运动,在Mg/LPSO结构界面处造成塞积,加速了再结晶晶粒的细化,随后的热处理中,由于LPSO结构具有高温稳定性,减弱了再结晶晶粒的粗化,阻碍了屈服强度的快速下降;另一方面,LPSO结构作为一种硬质相,有着类似短纤维强化的作用,沿挤压方向弥散均匀分布,提高了屈服强度。实际得到的镁合金的高强度源于LPSO结构、α-Mg基体相、共晶相、沉淀析出的形态、大小、分布等的共同作用,并且合金的位错组态、孪晶和织构等也将影响其最终的强韧化效果。
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含LPSO结构合金的研究较多,但目前这类合金也存在很多不足,如这类合金中的LPSO结构粗大,分布不均,进而导致力学性能低下。另外,目前稀土镁合金主要是包含有Y、Gd等的稀土元素,有关Mg-Zn-Er类的合金研究开发较少。因此,本专利主要涉及到Mg-Zn-Er合金的开发和制备,旨在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稀土镁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熔炼工艺、改变合金成分、同时结合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该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通过控制熔炼以及热处理过程,获得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提高其力学性能。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层状相主要分布在晶界处,而针状相主要分布在基体中。
本发明采用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Er含量6~25wt.%,Zn含量4~10wt.%,余量为Mg的Mg-Er-Zn合金,其中Er/Zn的质量加入比例为1.5~3。
该合金的熔炼工艺为将Mg-Er中间合金放置于坩埚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升温;当炉温升至750-820℃温度区间后,中间合金熔化,保温10-20min后,搅拌除渣;然后,降低熔炼温度至740-800℃,添加镁锭,保温10-20min后,搅拌除渣;继续降低温度至700-780℃,添加Zn,搅拌并除渣;继续升高温度,将温度升至760-800℃后,搅拌合金液,除渣;最后,将合金液在该温度下保温、静置半小时以上,待合金液冷却至720-760℃浇注于模具中,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产生层状相;将制备好的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在450~525℃进行固溶处理,保温时间5h~30h,经固溶处理后的合金有针状相析出。
优选Mg-Er中间合金放置于坩埚前进行了预热,预热至200℃。保护气氛为SF6/CO2混合气体。
然后对热处理后的合金进行硬度的测量。
本专利通过控制合金成分、熔炼工艺、固溶工艺制备了一种层状相/针状二相复合强化的稀土镁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取一种不常用的稀土Er为主要合金化元素,采用调控合金成分、熔炼工艺及热处理工艺灯制备一种新型稀土镁合金。
2.本发明采用控制合金成分范围、熔炼工艺及浇铸工艺实现合金中层状结构在含量、分布、尺寸等的调控。
3.本发明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保温时间,保温温度等实现合金中针状相在含量、分布及尺寸等方面的控制,进而获得了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强化的稀土镁合金。
4.本发明中的层状相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其主要分布在晶界处,而针状相在固溶处理过程中产生,主要分布在基体中。层状相的所占体积比例在10~30%之间,针状相所占体积比例在15~30%之间。
5.本发明中的层状相与针状相复合强化效果良好,改变了目前Mg-Zn-RE合金中三元相单一的不足,可以有效的实现合金结构和性能的优化。尤其经过450~525℃固溶保温5~30h后合金的硬度明显改善,且硬度值呈现两个硬度峰值,并有递增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铸态Mg-6Er-4Zn合金的光学组织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固溶态Mg-6Er-4Zn合金的光学组织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铸态Mg-15Er-5Zn合金光学组织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固溶态Mg-15Er-5Zn合金光学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保护气氛为SF6/CO2混合气体。
实施例1
现将Mg-Er中间合金、纯Zn及纯镁等去除氧化皮层,设计合金成分为Mg-6Er-4Zn(wt.%)。首先将中间合金放置于干锅中,保护气氛下熔化,当温度升高至760℃时,搅拌、保温20min、除渣,调节电流量,当炉温降至740℃时,添加纯镁,搅拌、保温10min、除渣,调节电流量,将炉温降至700℃时,添加纯Zn,搅拌、保温10min、除渣,而后升温至760℃,保温、静止30min。待合金液温度降为720℃时,浇注于铁模中。制得合金中层状结构的体积分数约为10%,如图1所示,其平均硬度值约为56HV。
将获得的该层状结构合金在480℃下进行固溶处理,保温时间为10h,合金中有较多的针状相析出,其体积分数约为15%,如图2所示,其平均硬度值约为70HV。
实施例2
现将Mg-Er中间合金、纯Zn及纯镁等去除氧化皮层,设计合金成分为Mg-14Er-7Zn。首先将中间合金放置于干锅中,保护气氛下熔化,当温度升高至780℃时,搅拌、保温20min、除渣,调节电流量,当炉温降至740℃时,添加纯镁,搅拌、保温20min、除渣,调节电流量,最后,将炉温降至700℃时,添加纯Zn,搅拌、保温15min、除渣,调节电流量。将炉温升至760℃,保温、静置30min。待合金液温度降为740℃时,浇注于铁模中。制得合金中层状结构的体积分数约为25%,其平均硬度值约为60HV。
将该合金在450℃下进行固溶处理,保温时间为15h,合金中有较多的针状相析出,其体积分数约为20%,其平均硬度值约为74HV。
实施例3
现将Mg-Er中间合金、纯Zn及纯镁等去除氧化皮层,设计合金成分为Mg-15Er-5Zn。首先将中间合金放置于干锅中,保护气氛下熔化,当温度升高至780℃时,搅拌、保温20min、除渣,调节电流量,当炉温降至740℃时,添加纯镁,搅拌、保温10min、除渣,最后,将炉温降至700℃时,添加纯Zn,搅拌、保温15min、除渣。将炉温升至760℃,保温、静止30min。待合金液温度降为740℃时,浇注于铁模中。制得合金中层状结构的体积分数约为35%,如图3所示,其平均硬度值约为75HV。
将获得的该层状结构合金在500℃下进行固溶处理,保温时间为15h,合金中有较多的针状相析出,其体积分数约为30%,如图4所示,其平均硬度值约为95HV。

Claims (5)

1.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Er含量6~25wt.%,Zn含量4~10wt.%,余量为Mg的Mg-Er-Zn合金,其中Er/Zn的质量加入比例为1.5~3;包括以下步骤:将Mg-Er中间合金放置于坩埚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升温;当炉温升至750-820℃温度区间后,中间合金熔化,保温10-20min后,搅拌除渣;然后,降低熔炼温度至740-800℃,添加镁锭,保温10-20min后,搅拌除渣;继续降低温度至700-780℃,添加Zn,搅拌并除渣;继续升高温度,将温度升至760-800℃后,搅拌合金液,除渣;最后,将合金液在该温度下保温、静置半小时以上,待合金液冷却至720-760℃浇注于模具中,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产生层状相;将制备好的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在450~525℃进行固溶处理,保温时间5h~30h,经固溶处理后的合金有针状相析出。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g-Er中间合金放置于坩埚前进行了预热,预热至200℃。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气氛为SF6/CO2混合气体。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层状相主要分布在晶界处,而针状相主要分布在基体中。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层状相的所占体积比例在10~30%之间,针状相所占体积比例在15~30%之间。
CN201510159504.2A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94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9504.2A CN104894447B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9504.2A CN104894447B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4447A CN104894447A (zh) 2015-09-09
CN104894447B true CN104894447B (zh) 2017-06-16

Family

ID=5402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95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94447B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4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6426B (zh) * 2016-01-28 2017-07-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纳米相复合增强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767B (zh) * 2018-10-23 2020-08-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含w相的抗蠕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858B (zh) * 2019-03-29 2021-07-09 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低压铸造的高强韧耐热Mg-E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758B (zh) * 2019-03-29 2021-09-17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高强韧耐热压铸Mg-E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759B (zh) * 2019-03-29 2021-07-20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适于重力铸造的高强韧耐热Mg-E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5751A (zh) * 2019-04-02 2019-05-3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导热高力学性能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9941A (ja) * 2002-09-05 2004-04-02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マグネシウム基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18049B (zh) * 2014-06-04 2016-11-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超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4602B (zh) * 2014-08-06 2016-03-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医用可均匀降解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4447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4447B (zh) 一种层状/针状两相复合增强的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CN104004949B (zh) 一种高强度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1914709B (zh) 一种高强韧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3421999B (zh) 一种含稀土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2431B (zh) 一种长周期结构相增强的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3526082A (zh) 高导热率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3926A (zh) 一种耐热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7934B (zh) 一种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2225A (zh) 具有LPSO结构的铸态Mg-Gd-Zn(-Zr)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1532105A (zh) 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105A (zh)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Mg-Gd-Y-Ni-Mn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8673A (zh) 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9875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的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4329A (zh) 一种高强度、大塑性镁合金制备方法
CN104195396A (zh) 含硅、锌和Gd(-Y)的耐热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1274A (zh) 一种高强度镁‑锂‑铝‑钇‑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3605A (zh) 一种高强度Mg-Y-Ni-Mn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05345A (zh) 一种高温力学性能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加工工艺
CN107723548A (zh) 一种高强度Mg‑Y‑Ni‑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2567A (zh) 一种高Sn变形镁合金及高Sn变形镁合金板材制备方法
CN105401023A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4928549A (zh) 一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铸造镁稀土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0380A (zh) 一种高强耐蚀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3181B (zh) 一种镁合金铸锭
CN107502799A (zh) 一种具有极高热导率单相α镁锂合金及其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