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3627B -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3627B
CN104893627B CN201510248185.2A CN201510248185A CN104893627B CN 104893627 B CN104893627 B CN 104893627B CN 201510248185 A CN201510248185 A CN 201510248185A CN 104893627 B CN104893627 B CN 104893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pottery
ceramic
microfissure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81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93627A (zh
Inventor
李韩
闵凯
贺云建
彭志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15102481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3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3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93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36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溶于丙酮中,制成第一胶黏剂;B)、将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制得复合胶黏剂;C)、将复合胶黏剂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5‑15min后将残留在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8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本发明的优点是:1.操作简单;2.不影响陶瓷器美观度;3.不影响陶瓷器原真性;4.复合胶黏剂具有可逆性,可以对陶瓷微裂隙进行可再生性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是指以粘土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的材料,硬度较高,但可塑性差,在中国,陶瓷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前,我国古代陶瓷器的制作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后人留下不少宝贵的陶瓷器遗产,但是大多都长眠于地下,经考古发掘后大多带有残缺,而且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保存比较完好的也会带有一些微小的裂隙,对于陶瓷器本身来说是一种隐患的伤害,因此及时修复这些微裂隙,对于陶瓷器的保护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国内目前使用的,大多是一些普通的胶黏剂,对于陶瓷器的修复来说,一方面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不能重复操作,除此之外,目前使用的胶黏剂会影响对于陶瓷器的二次修复,影响了用更好的方法进行修复。
对于陶瓷器的修复,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不影响陶瓷器本身的美观度;(2)不影响陶瓷器本身的原真性;(3)不影响陶瓷器之后的二次修复;(4)不影响陶瓷器的研究价值。
目前对于陶瓷的修复使用的较多的是环氧树脂类胶黏剂,该种胶黏剂固化时间快,强度高,而且操作比较方便,除此之外,环氧树脂类胶黏剂并不会影响陶瓷器本身的美观性。
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古陶瓷文物的修复而言,需要具有可复原性,经环氧树脂修复后的陶瓷因长时间后重新开裂后,原先的环氧树脂便难以去除,给后续的再次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当有需要对陶瓷进行复原而进行研究时,环氧树脂的难去除性也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目前国内对于陶瓷器文物修复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不会影响陶瓷器的研究价值以及美观度,同时,由于胶黏剂都灌注于裂隙中,对于陶瓷器原真性并不会有损伤,复合最小干预原则;最重要的是,本发明选用的胶黏剂具有可逆性,不会影响陶瓷器的二次修复与研究价值。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1.5-2.5);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0.8-1.2);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5-15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8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将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微裂隙处后,复合胶黏剂快速渗透到裂隙伸出,数小时后,复合胶黏剂开始固化,数天后,达到最大粘结强度。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本发明选用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环氧树脂进行复配,弥补了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粘合力不强、容易受外力断裂的缺点和环氧树脂不可逆的缺点。
当未来有更好修复剂或者需要对陶瓷进行复原进行研究时,向微裂隙处滴加丙酮即可使其溶解,从而实现陶瓷的复原。
作为优选,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1。
作为优选,在步骤C)中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后,用鼓风机对陶瓷微裂隙处进行吹风6-8h。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简单;(2)不影响陶瓷器美观度;(3)不影响陶瓷器原真性,符合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4)复合胶黏剂具有可逆性,可以对陶瓷微裂隙进行可再生性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2。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1。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10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7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实施例2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 1.5。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 1.2。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12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8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实施例3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 2.5。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 0.8。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 15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用鼓风机对陶瓷微裂隙处进行吹风8h。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实施例4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 2。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 1。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 10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用鼓风机对陶瓷微裂隙处进行吹风7h。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5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实施例5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 2。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 1。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 10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用鼓风机对陶瓷微裂隙处进行吹风6h。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5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1.5-2.5);
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0.8-1.2);
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5-15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用鼓风机对陶瓷微裂隙处进行吹风6-8h,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8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
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1。
CN201510248185.2A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93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8185.2A CN104893627B (zh)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8185.2A CN104893627B (zh)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3627A CN104893627A (zh) 2015-09-09
CN104893627B true CN104893627B (zh) 2017-01-04

Family

ID=5402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818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93627B (zh) 2015-05-15 2015-05-15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3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3555A (zh) * 2016-03-01 2016-06-29 吴持跃 一种瓷质文物修复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6815A (zh) * 2017-06-28 2017-09-29 苏州瓷气时代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瓷器修复用粘合剂
CN109608232B (zh) * 2018-12-24 2021-08-31 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内导式液压油缸表面陶瓷层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3627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3627B (zh)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
CN104261777A (zh) 一种泥塑佛像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3928A (zh) 以补强件应用于古建筑构件的隐敝式修复工法
CN103320071A (zh) 改性环氧透明裂缝封口胶
CN104031509A (zh) 一种旧墙改造用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9373A (zh) 一种外墙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2972A (zh) 一种外墙保温砂浆裂缝的修复方法
CN103952049B (zh) 一种抗裂防水涂料
CN105503086A (zh) 一种新型石材柔性防水背胶涂料
CN106189571A (zh) 一种水性多彩仿石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6917338B (zh) 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方法
CN106365551A (zh) 一种灌浆型瓷砖空鼓修复材料
CN103952022B (zh) 一种建筑防水涂料
CN104860610A (zh) 一种高粘性的建筑墙体修补材料
CN107269020B (zh) 一种古城墙砖的修补方法
CN110482935B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水泥基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对原混凝土结构无损伤的拆除方法
CN102732112A (zh) 蓄能长效发光涂料
CN203893859U (zh) 一种可伸缩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标
CN105602365A (zh) 砂壁质感涂料
CN108249869A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微观造型材料
CN106242324A (zh) 一种石质文物修复剂及其使用方法
KR102645330B1 (ko) 실리콘 프라이머가 필요없는 실리콘용 수직 줄눈제 조성물
CN106284953A (zh) 一种利用可流动的砂浆粘贴地面砖的施工工艺
CN105062361A (zh) 一种快干防水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088977U (zh) 地坪破损修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