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5899A -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5899A
CN104885899A CN201410076547.XA CN201410076547A CN104885899A CN 104885899 A CN104885899 A CN 104885899A CN 201410076547 A CN201410076547 A CN 201410076547A CN 104885899 A CN104885899 A CN 104885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berry
fruit
space
new
vari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65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一皋
刘亚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765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5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5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通过航天搭载草莓品种种子,经太空宇宙射线诱变,然后培育得到优系单株为母本,与甜度高而稳定的日系草莓品种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得的草莓新品种。采用卫星搭载的“航天育种方法”与“有性杂交方法”相结合的二次法,成功培育的“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生长旺盛、植株健壮、成熟早、抗病能力强;品质好、果味浓香、甜度较高,硬度中等,耐贮耐运性能好,产量高,果个大,产量对比试验中比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草莓品种增产25%-110%。该品种填补了中国太空草莓新品种领域的空白。栽培方法和应用技术,是利用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中的高垄定向栽培;改进的防低温、防高湿;全面使用生物工程技术等三个方面。

Description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新品种和培育、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草莓育种技术和草莓生产水平现状:一是育种技术落后,新品种优势不强。当前我国在草莓新品种培育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等两个方面还落后于欧美等国家。30年来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很快,目前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在世界上均名列第一。但是在新品种培育的科技水平上仍比较落后,特别是我国现在占99%的面积都种着外国品种,种子种苗市场被国外品种长期占领。据调查,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运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了一些新品种,但还是没有赶超世界水平的新品种面世,运用传统方法,品种上落后的局面,近年内还难以改变。二是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栽培技术落后。在栽培技术方面,美国草莓高产记录是每公顷105吨的产量,我国目前一般为每亩(667平方米)亩产6000斤,与美国相差一半。落后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品种落后的原因。
本发明经过中国农科院农业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对国内外25年至30年来的13种文献、刊物资料、专利等进行科技查新,结论是:经与所查文献比较分析,查到了关于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丰香、章姬草莓品种试管苗辐射诱变育种的报道;以章姬作母本、法兰帝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草莓新品种黔莓2号生物特性的报道;利用花粉单倍体育种培育出的草莓新品系“S4-94-1”的报道;新世纪1号、法兰帝、甜查理品种植株667m2产量达1500kg以上的报道;草莓品种的日本“丰香”生物特性的报道;意大利草莓品种“红太后”折合亩产鲜果2317.9千克的报道;从国外引进的四季型草莓品种“卢比”亩产可达4000公斤的报道。但未见关于本发明太空草莓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经济性状与生物特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农作物新品种和培育领域、高产栽培方法,尤其提供了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是采用“航天育种技术”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的二元法育种方法及这种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模式,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通过航天搭载、抗病性强、品质较次的美国草莓品种种子,经太空宇宙射线诱变,然后培育得到优系单株为母本,与甜度高而稳定的日系草莓品种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得的草莓新品种。
所述美国草莓品种为美国“卡姆罗莎”草莓品种;所述父本为日本“枥乙女”草莓品种;所述射线诱变是在太空轨道运行十八天。
所述草莓新品种具有以下生物学特征:
(1)根系发达:结果期根系深度50-68厘米;
(2)茎:繁殖率高,匍匐茎发生能力强,每株可繁殖30-50个种苗;
(3)生长旺盛:现蕾开花期地上部分平均单株干物质重7.8-8.5克;植株生长中等,株高一般在35-40厘米,叶片中大,尤其长11厘米,宽10厘米居多,一般在长10-12厘米,宽9-11厘米,植株生长紧凑,结果后开张,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脉叶沿锯齿明显,叶背面密生茸毛,叶表面有稀疏短茸毛;
(4)花:花大:花柄粗硬直立,幼果10-12克仍直立向上,花粉多,每一花序开花6-9朵,大花整齐,弱小花较少,疏花疏果量小,畸形果比例小;
(5)果枝:果枝出生密度植株有二至三个果枝同期生长,结果期间断性不明显,日光温室栽培总果枝在10个以上;冬季日光温室种植连续结果能力强;1月1日至五月20日果期170天。
(6)果实大:第一序果平均单果重47.6克;果实长圆锥形或长楔形;单果重20-135克,鲜红色,可溶性固体形物含量11.0-14.0%,果味香甜;
(7)抗病性:植株健壮,成熟早,抗病力强,抗白粉病、炭疽病;繁苗期遇见多雨、高温时不发病害,能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每平方米繁殖102-130株;
(8)经济性状:亩产2000-5180千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取搭载种子:选择果型标准、发育正常和成熟度良好的鲜果作为取种母果,切成两半,自然阴干;将果实质量良好的种子剥离,收集,晒干,充分干燥的草莓种子,太空搭载宇宙射线诱变;
(2)太空优系单株的选育:将过筛的草炭基质在100-300孔的穴盘内压实,灌足清水,平整表面均匀撒入种子,镇压,清洁细沙将种子覆盖,再在细沙上盖一层地膜,最后将穴盘放在20-30℃环境中发芽;种子顶土时,及时去除地膜;十五天后统计变绿、发芽的种苗、种芽粒数;三十天后统计生根、长叶成苗苗数;六十天进行分苗定植,统计达到生根定植成活株数。
统计第一年能基本正常生长,抽出了葡匐茎苗,并且于第二年正常结果的株数;果实成熟后分类选出生长性状基本良好的草莓株,纳入生产性状对比实验,进行优选;
第二年冬季在日光斜面温室内进行对比生产试验中,发现达到选育部分标准的优系单株。
(3)定向杂交:符合标准的优系单株,第二年以它为母本,以甜度稳定、抗病强优势的日系草莓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育出小苗;培育,选择具备酸甜适口,甜味突出,香味浓,果个大,早熟,抗病特点的品种,符合育种计划标准;经过三年的露地和日光温室试验观察,得到稳定太空草莓选育新品种。
优选,所述太空优系与日系品种有性杂交包括:
(1)母本的选择和取雄:选用太空优系草莓植株,留中等大小花蕾,观察发育程度,在确定于第二天或第三天即可开放时,及时将花蕾拨开,将雄花轻轻夹出,雄花去除干净,雌蕊无损伤;套上纸袋,封口,做标记;
(2)雄花花粉的提取和受粉:在母本取雄的第二天或第三天选择父本当天开花的还没有散粉的花药,取出,轻轻磨碎使花粉团散开,把花粉撒在雌花的柱头上,套好纸袋,封口,标记;
(3)杂交果实的保护和收取:5-8天以后对授粉杂交的雄花进行检查,将授粉良好、幼果开始膨大的杂交果采取防护措施;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自然存放使种子完成后熟期;将果实切成两半,阴干到含水量达50%时,将种子取下,用纱布包好晒干,标记,播种。
所述高产优质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培育方法,还包括:根据育种过程中发现草莓的叶片形态和叶沿锯齿大小形态与果实的甜度有着内在的联系,选定叶形态与果实的甜度一致的果实进行标记:叶片呈圆形,叶片叶沿锯齿大的,果实甜度好,含可溶性固体物10-15度;叶片长形,叶沿锯齿小的,果实酸度多,甜度较低,含可溶性固体物8-10度;
或,还包括抗病感染对比优选方法,即在太空草莓优系选出以后,选取容易感染病的品种与太空草莓连接混合栽培,在不同时期记录各种染病株数,观察太空草莓抗病能力:将容易染病的日本丰香品种和红颜品种安排与太空草莓连续混栽九排,每组三排,1∶1∶1排列,采果期观察白粉病发病情况、果子腐烂病发病情况、观察炭疽病发病情况;
或,采用果实最大极限试验方法:选择植株健壮、生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太空草莓新品种单株,每个单株留两个花序,每个花序留两个果柄粗壮、挺拔、花蕾大的花朵,在授粉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保留发育良好的继续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太空草莓新品种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栽培高筑垄畦:每60-80公分筑一条高垄,垄高20-30公分,垄底宽40-60公分,垄面宽30-40公分;垄畦踩实,两边整齐;
定向栽苗:定植时,每一个垄面上定植两行,行距15-25公分,株距10-20公分,每亩定植1-1.2万株;种苗定植定向栽培,确定果枝出生方向,定向的出生方向向外;
全面覆盖:温室内垄上垄下裸露地面用黑色地膜或银色地膜覆盖。
所述高产栽培方法,还包括温小苗田间高倍数繁育方法,所述方法是将第二分枝的第二匍匐茎的生根苗和第三分支的第二匍匐茎生根苗,极早移植到新的繁殖田,形成第二梯队的繁殖群体。
优选,进一步包括:
科学培肥:日光温室内主要施用生物有机肥,以磷酸二铵、硫酸钾作为辅助底肥;将土壤深耕20-40公分,旋耕,适量施入杀虫剂,耙平耙细;
隐形供水:垄面中间安装滴灌水管,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管头管尾压力均衡,出水量相当;
适时定植:种苗定植及定植时间因地区而异,定植前在日光温室钢架上覆盖约50%透光度的遮阳网;种苗定植在垄面滴灌带的两边,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准;新栽苗第一要用水管冲水,做到泡和灌水;
温室生产:日光温室定植,保护地促成栽培地面使用黑地膜全覆盖,上边棚膜加棉被覆盖;
配方追肥:合理适度水肥管理,灌水使用滴灌系统,在地膜下边进行;追肥时,利用滴灌系统中的施肥器将可溶解的复合肥、硝酸铵、硫酸钾随水施入,;
生物防治:开花结果前用硫磺烟熏器进行两次处理;结果后有虫害发生时喷500-800倍的“生物农药印谏素乳油”;草莓结果期不用化学农药;在成熟上市前再喷两次“微生态生物净化剂”,做到绿色标准上市;
精细采收:草莓鲜果成熟期长,采收分级按次序进行,分级包装,先采收大果、中果,后采收小果,或,在采收时做好大小果分装或混采后再分类分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在草莓食品、草莓果晶、草莓粉、草莓酱、草莓汁或作为原料在饮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育种过程,是将草莓种子在太空经宇宙辐射诱变处理后,返回地面的0.8克草莓种子进行种植。经5年时间选育成功的。再经过四年试验,完成省市级品种鉴定,确定为我国第一个太空草莓新品种。因为是第20颗卫星、0.8克种子,所以定名为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太空草莓新品种培育的五个创新点:
(1)定向育种技术:发明人制定的航天育种目标是:产量高,果个大;早熟、休眠期短;品质甜酸适口和抗病能力强等四大目标。但是从卫星搭载种子中选择成功一个优系单株,具备选育目标中的三个要求,唯独在品质方面偏酸。要想很快改变这一弱势性状,就要准确选择具有能改变他的准确的基因品种,就要采用有目标的定向选择技术。
第一,首先选定日系品种,因为日系品种普遍甜度较好,甜度基因稳定性良好。第二,其次选定日本草莓品种中具有抗病优势强的品种,保证原有的抗病性能的遗传和加强。也就是确定二次杂交后,能改变弱点又能保持优点的定向育种的技术路线。
实施中我们选定了日本草莓“枥乙女”品种,由于它抗病能力在日系中较好,植株叶片整齐度和果味甜度在日系中为佼佼者。运用它作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杂交成功后,在一代种苗中选定四个单株,一号果个少,二号四季性,三号为欧美品系特征,其中第四个性状达到了四大选种目标,做到了定向育种一次完成,成功的选育出了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
(2)草莓叶片标记优选技术:草莓叶片标记技术,也可称作为叶片指示技术。我们在长期育种过程中发现草莓的叶片形态和叶沿锯齿大小形态与果实的甜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叶片呈圆形,叶片叶沿锯齿大的,果实甜度较好,一般含可溶性固体物12度左右。叶片长形,叶沿锯齿小的,果实酸度多,甜度较低,一般含可溶性固体物9度左右。这一规律的发现极大的促成了草莓品种选育的速度和准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时间加快了一倍。准确性的提高,使科技人员消除了怕好的个性材料过早遗失,和反复一年年的对大量材料的种植观察的投入的无效劳动。可实现在第一代幼苗期就做出选择,节约两年时间。这一理性规律的发现,是我们研究团队为什么能在五年中,能两次准确的选择出优系资源的原因及决定性技术手段。这个叶片指示标记发明,是我们快速选育的创新方法。
(3)抗病感染对比优选技术:在太空草莓优系选出以后,对抗病特点的试验是最重要的一环。选取容易感染病的品种与太空草莓连接混合栽培,在不同时期记录各种染病株数,证明各品种的染病机率。观察太空草莓抗病能力。具体实施办法是:将容易染病的日本丰香品种和红颜品种按排与太空草莓连续混栽九排,每组三排,1∶1∶1排列,每排40株,试验360株,每个品种120株。采果期观察白粉病发病情况表明:丰香染病81株,红颜染病102株,太空草莓个别叶片有感染,整株发病现象还没有发现。果子腐烂病发病情况调查:红颜品种烂果34个,丰香和太空草莓没有烂果现象。炭疽病发病观察:红颜品种感染率严重,每平方米成苗67株,太空草莓每平方米成苗120株。表明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抗白粉病、腐烂病和炭疽病。
(4)果实最大极限试验技术:选择几个植株健壮、生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单株、每个单株留两个花序,每个花序留两个果柄粗壮,挺拔的,花蕾大的花朵,在授粉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发育良好的继续生长,发育不好的取除。采用此方法2012年培育出最大果重89克。2013年培育出最大单果重135克,此技术是证明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单果重的极限潜力的试验。
(5)小苗田间高倍数繁育技术: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第一年从实验结果观察进入试验区中只获得四株早期匍匐茎苗。为了当年夏天加快繁苗,冬季进入温室试验,我们除加大水肥措施促其发枝外,主要采取了匍匐茎小苗早移株二级繁苗的方法,获得了单株5-8月4个月繁殖200倍的突出技术成果。具体办法是:将第二分枝的第二匍匐茎的生根苗和第三分支的第二匍匐茎生根苗,极早移植到新的繁殖田,让其形成第二梯队的繁殖生力军,形成了新的集团繁殖团队,还减轻了单株繁苗区的单位面积密度,为后期增加繁殖系数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只移走各级分支的第二个生根苗,使第一匍匐茎生长点不受影响,保持了主体繁殖力量没有下降,使主要生长总量影响不大的情况,抽出三分之一的带根的生长点,从新开辟第二繁殖阵地。由于分出苗带有根系,缓苗快,发苗快,是总体成功重要技术之一。
2、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特点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植株生长中等,叶片中大,植株生长紧凑,结果后开张,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脉叶沿锯齿明显,叶背面密生茸毛,叶表面有稀疏短茸毛。太空草莓2008,花大,花柄粗硬直立。花粉多,自花结果能力强,畸形果比例小。果实特大,一般单果重20-40克,最大单果重135克,平均单果重超过美国“卡姆罗莎”草莓品种。
太空草莓2008品种,第一个果序一般开花六个,结果五一六个,果实大小较为一致,花量中等,整齐,弱小花较少,成熟期差异不大。果实多为长圆锥形及长契形。果实硬度中等,果皮有韧性,果肉软硬适口,完熟后全果鲜红,美丽有光泽,采摘后储运期果色不变,产品货架期长,果肉红色,果味甜酸,甜味突出,甜度超过了美国“甜查理”品种,香味突出超过日本“红颜”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之间。
太空草莓2008品种,果枝出生密度高,一般植株有二至三个果枝同期生长,结果期间断性不明显,日光温室栽培总果枝在10个以上,中上肥力,结果期间不抽生葡匐茎,疏花疏果量很小,生产管理简单。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植株健壮,成熟早,抗病力强,几年内还没有发现感染重大病害的记录。该品种繁殖率高,匍匐茎发生能力强,繁苗期遇见多雨、高温时不发生病害。具备快速扩大生产的能力。一般繁殖能力约40倍。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栽培对比试验,比“卡姆罗莎”增产25%,比“甜查理”“法拉第”增产40%,比“红颜”增产35%,比“吐德拉”增产30%,比“丰香”增产110%以上,如果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潜力更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高产优质太空草莓2008品种的太空诱变
采用航天育种技术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的二元法育种技术方法。我们于2004年将美国草莓品种中品质较酸、果个较大的“卡姆罗莎”草莓品种的0.8克种子,交与中国航天育种中心,申请搭载了第20颗返回式卫星,卫星上的草莓种子在外太空经过十八天宇宙射线处理后,返回地面,2004年12月6日取回种子,开始在昌平区马池口镇丈头草莓基地开始了种植和田间选育工作。
具体过程:
收取卫星搭载种子:采集抗病性强、品质差、果肉太硬的美国卡姆罗莎草莓品种的种子。草莓鲜果种子很多,由于种子分布在果皮外面,受粉程度和发育程度差别很大。选择果型标准,发育正常和成熟度良好的鲜果作为取种母果。将其切成两半,在卫生条件良好,空气干燥的坏境中,让其自然阴干。在果实水分达到50%左右时,将果实中部、果皮红色的种子用手轻轻的安全剥离下来收集。将果实顶部和果实下部的种子淘汰。收集质量良好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晒干,再将充分干燥的草莓种子用小塑料袋装好,袋子内放入编号小纸牌,准备送航天中心进行卫星搭载的程序。
卫星搭载:将0.8克草莓种子,送到中国航天育种中心,由育种中心安排我国第二十颗卫星搭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于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十六分时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十八天的轨道运行,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返回舱于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五日四十三分在四川省中部地区回收着陆,返回舱于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七日运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本公证员与公证人员王佳于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七日二十点三十分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现场参加了返回舱的开舱过程,从返回舱中取出了编号为DZ15号的包装袋。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八日在北京市公证处开封了上述包装袋,取出种子22种,共82.9克。
兹证明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返回舱开舱时搭载种子的DZ15号包装袋封装情况良好;并证明与本公证书相粘连的证物袋中所封存的22种,共82.9克种子取自于上述包装袋,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搭载物之一。
其中:第12号草莓种子就是我们委托搭载的0.8克草莓种子。2004年12月6日由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刘亚新女士取回种子。
实施例2
高产优质太空草莓2008品种的选育
(1)太空优系单株的选育
A.生命力选育过程:
首先将过筛的草炭基质装在200孔的穴盘内压实,灌足清水,在平整的表面均匀撒入0.8克种子,进行镇压,再用清洁的细沙将种子覆盖,厚度以盖严种子为宜。再在细沙上盖一层地膜以求保湿。最后将穴盘放在25℃左右的环境中使其发芽,在种子顶土时,及时去除地膜。十五天后统计,变绿、发芽的种苗、种芽约85粒。三十天后统计,生根、长叶成苗的约38苗。六十天进行分苗定植,达到生根定植成活的为22株。
B.生物性状选育过程:
第一年能基本正常生长,抽出了葡匐茎苗,并且于第二年正常结果的只有16株。果实成熟后经过分类,果实太小的五株,果实太少的四株,选出生长性状基本良好的共7株,将这7株纳入生产性状对比实验,进行优选。
C.经济性状选育过程:
第二年冬季在日光斜面温室内进行对比生产试验中,发现两株基本达到选育的部分标准,只达到:一、果个要大,产量高,生长均匀;二、早熟,第一花序与第二、第三花序之间抽出时间要短;但品质要好、硬度中等要求还没有达到;三、抗病能力强,生长健壮。
D.定向杂交及成功
选出的太空优系生理优势明显,但是与东方人要求酸味较浓,第二年以它为母本,用日本“枥乙女”草莓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成功两个小果,育出31株小苗,经过选择淘汰,成功结果有四株,一号株果少,二号株有四季特点,果软,三号株有欧美特性果枝少,四号株具备了酸甜适口,甜味突出,香味浓,果个大,早熟,抗病等特点,达到了航天育种计划四大标准。
(2)上述太空优系与日系品种的有性杂交具体过程
(1)母本的选择和取雄。首先选用生长正常的,没有病虫害的太空优系草莓植株,并将一个花序中弱小的和最大的花蕾去除,只留一朵或两朵中等花蕾,观察它们发育程度。在确定它于第二天或第三天即可开放时,及时将花蕾拨开,用消过毒的夹子将雄花轻轻夹出。去雄花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检查一次雄花是否去除干净。二是雌蕊有无损伤。在确定操作正确后,立即套上羊皮纸袋,并用夹子封口,防止混杂花粉飘入,再做好标记。
(2)雄花花粉的提取和受粉。首先在母本取雄的第二天或第三天选择父本当天开花的还没有散粉的花药取出,将其放在干净的白纸上用夹子轻轻磨碎,使花粉团散开,在上午10点钟左右把花粉撒在雌花的柱头上,再套好羊皮纸袋,用夹子将口封好,在标记牌上详细记录。根据操作的实际情况,对有些花朵授粉操作还要在下一天重复操作一次,以保证较好成功率。
(3)杂交果实的保护和收取:一周以后对授粉杂交的雌花进行一次检查,将明显授粉良好,幼果开始膨大的杂交果应采取防雨和防虫、防鸟害的防护措施。在授粉杂交的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采收后的杂交果让其自然的存放一周,使种子完成后熟期,再将果实切成两半,阴干到含水量达50%时,用手轻轻将种子拨下来,用纱布包好晒干,写清标记,准备在实验设施中播种。
太空草莓优系单株三大优势明显,但是酸味较浓,第二年以它为母本,用日本“枥乙女”草莓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中选育出一个酸甜适口,甜味突出,香味浓的一个新品系,再经过四年的露地和日光温室试验观察,“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选育工作完成。
实施例3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实施办法是:①采用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方式及高垄定向栽培方法。②采用全部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和生物微生态净化剂及进行绿色环境下的生产方法。③采用防低温、防高湿等规范化模式。
具体栽培方法:
科学培肥:按照常年作物生长情况,在50米长7.5米宽的日光温室内施用生物有机肥60袋,50公斤/袋,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作为底肥。再将土壤深耕30公分,旋耕两次,适量施入杀虫剂,耙平耙细。
高筑垄畦。可以提高根系温度,一般70公分筑一条高垄,垄高25公分,垄底宽50公分,垄面宽35公分。垄畦要踩实,两边拍打整齐。
隐形供水。垄面中间安装一条滴灌水管,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要保证管头管尾压力均衡,出水量相当。
适时定植。种苗定植及定植时间因地区而异。根据北京气候特点,8月20日到9月1日为最佳的定植时间。定植前在日光温室钢架上覆盖50%透光度的遮阳网,避免日光暴晒,以利成活。种苗定植在垄面滴灌带的两边,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准。栽苗的同时也可用水管冲水,做到泡和灌水一次,便利根系与土壤结合。
定向栽苗。定向栽苗技术是高产优质的重点。可以使果实着色好,提高商品档次,易采拾。定植时,每一个垄面上定植两行,行距20公分,株距15公分,每亩(667平方米)定植1.2万株。种苗定植要采用定向栽培,确定果枝出生方向。定向的出生方向向外为宜,便于透光和采收。
温室生产。日光温室8月20至9月1日定植,保温性强的12月上旬成熟,保温性差的元月上旬成熟。保护地促成栽培一般地面使用黑地膜全覆盖,上边棚膜加棉被覆盖,可以做到在不用人工加温的情况下,于春节前成熟上市。日光温室是亩产万斤栽培技术的最好栽培方式。
配方追肥。合理适度水肥管理,减少温室内的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灌水全部使用滴灌系统,在地膜下边进行。根据苗情确定追肥、补肥的合理配方。需要追肥时,利用滴灌系统中的施肥器将可溶解的复合肥、硝酸铵、硫酸钾等随水施入,方便而高效。
全面覆盖。温室内垄上垄下裸露的地面要全部用黑色地膜或银色地膜覆盖,亦利保温、降湿和清除杂草等功效。
生物防治。草莓鲜果极容易污染,所以防治病虫害主要在结果前做好温室内的病虫害预防工作,开花结果前用硫磺烟熏器进行两次处理,结果后不可再用此种方法,在结果后有虫害发生时喷500-800倍的“生物农药印谏素乳油”,杀虫广泛而且高效,但对人畜安全。草莓结果期不用化学农药,保证食品安全。在成熟上市前再喷两次“微生态生物净化剂”,也可起到防病、促长、降解各种有害的化学成分的作用,做到绿色标准上市。生物“农药印谏素乳油”,省、市级生产资料公司有售,“微生物生态净化剂”江苏大地博元生物科技公司有售。
精细采收。草莓鲜果成熟期长,果实规格多,型体杂,果软易破,所以采收分级包装非常重要。采收分级可按次序进行,先采收大果、中果,后采收小果。也可在采收时做好大小果分装或混采后再分类分装。分装后的果品按不同需求市场分发,最小的鲜果也可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成草莓果晶、草莓粉、草莓酱、草莓汁或各种饮料。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在实验中实施良好,江苏使用后果农反映亩产在万斤以上,实践证明,太空草莓2008品种高产栽培膜式是目前唯一赶超世界水平的良种良法配套的技术方法。
实施例4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的鉴定
为了在育种和高产两个领域赶超世界水平,发明人选用了“航天育种”这一世界前沿的技术方法,来培育新品种;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模式来获得高产量等创新的技术途径。经过八年努力,在这两个方面都获得了理想的结果。育种上培育出了“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栽培技术上实现了亩产万斤以上标准化的栽培技术新模式。
1、本项目的新颖性如下:
(1)本项目选育的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是采取航天育种科学理论,采用航天卫星搭载技术,采集美国卡姆罗莎草莓品种的种子,委托中国航天育种中心,由我国2004年第20颗返回式卫星搭载上天,在太空经宇宙射线诱变处理后,返回地面的0.8克草莓种子,安放在昌平区马池子口镇丈头草莓专业研发基地种植,发现了一个优系单株,再与日本“枥乙女”草莓品种杂交,经5年时间选育成功。取得了在太空草莓育种技术上的创新。
(2)本项目经过航天育种技术获得的新品种太空草莓2008,在试验区经济性状突出,如亩产达2567.96公斤,亩产量比西班牙“吐德拉”(spain TudelaE)品种亩产1889.61公斤增产30%;比美国“卡姆罗莎”(USA Camarosa)“甜查理”(sweet charlie)品种亩产2021.01公斤,1844.25公斤增产25%及40%;比日本“红颜”(japan red cheeks)“丰香”(Toyonaka)品种亩产1843.58公斤,1200公斤增产35%及110%。取得了经济性状方面的创新。
(3)本项目选育的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的生物特性:①生长旺盛:“太空草莓2008”现蕾开花期地上部分平均单株干物质重8.2克,对照品种“甜查理”(sweet charlie)为5.6克;②根系发达:“太空草莓2008”结果期根系深度58厘米,对照品种西班牙“吐德拉”(spain Tudela E)为42厘米;③果枝粗硬:“太空草莓2008”幼果期,幼果重10克时果枝直立朝上,对照品种日本“枥乙女”(Stable Alps Otome)幼果重3克时果枝已经歪曲下垂等。取得了生物特征上的创新。
2、太空草莓通过了北京市新品种鉴定
北京市专家鉴定组意见:2013年1月31日,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相关专家对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育的“太空草莓2008”品种进行了鉴定。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考察,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①该品种以中国航天育种中心卫星搭载的“卡姆罗莎”种子选育的优系为母本,以“枥乙女”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填补了国内草莓航天育种的空白。
②该品种植株紧凑,叶片较大,叶色深绿;花柄粗硬直立,花粉多,每一花序一般开花5-6朵,自花结实力强;果味浓香、甜味突出;果实多为长圆锥形或楔形,单果重20-40克,最大单果重89克,属于大果型品种。北京地区试验小区种植折合平均亩产2567公斤。冬季日光温室种植连续结果能力强;抗白粉病、炭疽病;匍匐茎繁殖能力较强,较易繁殖。
③建议对该品种特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模式下扩大试验,总结提出适宜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专家组一致同意“太空草莓2008”通过品种鉴定。
3、太空草莓通过了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
2012年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在长江以南安徽省南陵县栽培表现良好。安徽省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现场鉴定意见:2013年1月27日,安徽省园艺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太空草莓2008”品种进行现场鉴定。专家组听取了品种选育和实验报告,进行了现场测产,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①提交的材料齐全详实,符合鉴定要求。
②“太空草莓2008”品种是采用航天育种技术,以美国草莓品种卡姆罗莎种子经太空辐射处理优选的单株为母本,与日本“枥乙女”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③该品种植株紧凑,叶片中大,椭圆形,叶色深绿;花大,花柄粗硬直立,每一花序一般开花6-9朵,疏花疏果量小;连续结果能力强,大棚生产期间匍匐茎抽生少,果实多为长圆锥形和长契形,鲜红色,可溶性固体形物含量11.0%,有香味,酸甜可口,第一序果平均单果重47.6克,试验小区折合亩产1999.92公斤,较耐储运。该品种果实大,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专家组一致同意“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通过品种鉴定。
实施例4
育种方面具体进程是:
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发明过程是:2004年将美国草莓种子搭载20号返回式卫星上天,2005年将收回种子在北京种植后结果,2006年冬天选育出一个太空优系单株,但果味较酸,2007年冬与日本品种杂交,2008年选出一个具有四大特点的优系单株,育种工作完成;2009年冬季品种对比,2010年冬品种对比,2011年冬第三年新的品种对比完成,四年品种对比试验,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五个代表品种增产25%-110%;2012年北京世界草莓大会上压倒了国外40多个品种,2013年在江苏栽培获得金奖,2013年在安徽栽培获省级品种鉴定,2013年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鉴定、颁发证书。
本发明太空草莓良种与高产模式良法相结合,已经创造出了新的国内记录,亩产在江苏,东海县创造了首次试验超过万斤的纪录,成为当前赶超美国草莓单产13000斤的唯一有效的良种和良法,高产栽培的具体方法是:利用温室生产方法,实行定向栽培,采用防湿防低温技术,实施生物工程技术,达到优质高产的技术模式和途径。
实施例5
一种本发明所述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在草莓食品、草莓果晶、草莓粉、草莓酱、草莓汁或作为原料在饮料制备方面的应用,可以直接食用,或按照常规工艺制备成各种制品、饮料或提取物。
实施例6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培育和栽培方法和应用,同实施例1-5,区别在于:栽培的条件均可以包括到根据本发明可以推断的实施范围,如,过筛的草炭基质在100-300孔的穴盘内压实;穴盘放在20-30℃环境中发芽;杂交果实的保护和收取:5-8天以后对授粉杂交的雌花进行检查。
高产栽培方法,每60-80公分筑一条高垄,垄高20-30公分,垄底宽40-60公分,垄面宽30-40公分;
定向栽苗:定植时,每一个垄面上定植两行,行距15-25公分,株距10-20公分,每亩定植1-1.5万株;种苗定植定向栽培,确定果枝出生方向,定向的出生方向向外;
科学培肥:将土壤深耕20-40公分。
结果同样得到本发明品种要求的生物学特征。

Claims (10)

1.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是通过航天搭载抗病性强、品质差、果肉硬的美国草莓品种种子,经太空宇宙射线诱变,然后选育得到优系单株为母本,与甜度高而稳定的日系草莓品种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得的草莓新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是“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所述草莓品种为美国“卡姆罗莎”草莓品种;所述父本为日本“枥乙女”草莓品种;所述射线诱变是在太空轨道运行十八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所述“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
(1)根系发达:结果期根系深度50-68厘米;
(2)茎:匍匐茎发生能力每株繁殖30-50株种苗;
(3)生长旺盛:现蕾开花期地上部分平均单株干物质重7.8-8.5克;植株生长株高35-40厘米,叶片长10-12厘米,宽9-11厘米,植株生长紧凑,结果后开张,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脉叶沿锯齿明显,叶背面密生茸毛,叶表面有稀疏短茸毛;
(4)花:花大,花柄粗硬直立,幼果10-12克仍直立向上,花粉多,每一花序开花6-9朵,大花整齐,弱小花较少,疏花疏果量小,畸形果比例小;
(5)果枝:果枝出生密度植株有二至三个果枝同期生长,结果期间断性不明显,日光温室栽培总果枝在10个以上;冬季日光温室种植连续结果能力强;1月1日至五月20日果期170天。
(6)果实大:第一序果平均单果重47.6克;果实长圆锥形或长楔形;单果重20-135克,鲜红色,可溶性固体形物含量11.0-14.0%,果味香甜;
(7)抗病性:植株健壮,成熟早,抗病力强,抗白粉病、炭疽病;繁苗期遇见多雨、高温时不发病害,能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每平方米繁殖102-130株;
(8)经济性状:亩产2000-51800千克。
4.一种权利要求1-3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取搭载种子:选择果型标准、发育正常和成熟度良好的鲜果作为取种母果,切成两半,自然阴干;将果实质量良好的种子剥离,收集,晒干,充分干燥的草莓种子,太空搭载宇宙射线诱变;
(2)太空优系单株的选育:将过筛的草炭基质在100-300孔的穴盘内压实,灌足清水,平整表面均匀撒入种子,镇压,清洁细沙将种子覆盖,再在细沙上盖一层地膜,最后将穴盘放在20-30℃环境中发芽;种子顶土时,及时去除地膜;十五天后统计变绿、发芽的种苗、种芽粒数;三十天后统计生根、长叶成苗苗数;六十天进行分苗定植,统计达到生根定植成活株数。
统计第一年能基本正常生长,抽出了葡匐茎苗,并且于第二年正常结果的株数;果实成熟后分类选出生长性状基本良好的草莓株,纳入生产性状对比实验,进行优选;
第二年冬季在日光斜面温室内进行对比生产试验中,发现达到选育部分标准的一个优质单株。
(3)定向杂交:符合标准的优系单株,第二年以它为母本,以甜度稳定、抗病优势强的日系草莓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育出小苗;培育,选择具备酸甜适口,甜味突出,香味浓,果个大,早熟,抗病特点的品种,符合育种计划四大标准;经过三年的露地和日光温室试验观察,得到稳定太空草莓选育新品种。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培育方法,所述太空优系与日系品种有性杂交包括:
(1)母本的选择和取雄:选用太空优系草莓植株,留中等大小花蕾,观察发育程度,在确定于第二天或第三天即可开放时,及时将花蕾拨开,将雄花轻轻夹出,雄花去除干净,雌蕊无损伤;套上纸袋,封口,做标记;
(2)雄花花粉的提取和受粉:在母本取雄的第二天或第三天选择父本当天开花的还没有散粉的花药,取出,轻轻磨碎使花粉团散开,把花粉撒在雌花的柱头上,套好纸袋,封口,标记;
(3)杂交果实的保护和收取:5-8天以后对授粉杂交的雌花进行检查,将授粉良好、幼果开始膨大的杂交果采取防护措施;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自然存放使种子完成后熟期;将果实切成两半,阴干到含水量达50%时,将种子取下,用纱布包好晒干,标记,播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培育方法,还包括:根据育种过程中发现草莓的叶片形态和叶沿锯齿大小形态与果实的甜度有着内在的联系,选定叶形态与果实的甜度一致的果实进行标记:叶片呈圆形,叶片叶沿锯齿大的,果实甜度好,含可溶性固体物10-15度;叶片长形,叶沿锯齿小的,果实酸度多,甜度较低,含可溶性固体物8-10度;
或,还包括抗病感染对比优选方法,即在太空草莓优系选出以后,选取容易感染病的品种与太空草莓连接混合栽培,在不同时期记录各种染病株数,观察太空草莓抗病能力:将容易染病的日本丰香品种和红颜品种安排与太空草莓连续混栽九排,每组三排,1∶1∶1排列,采果期观察白粉病发病情况、果子腐烂病发病情况、观察炭疽病发病情况;
或,采用果实最大极限试验方法:选择植株健壮、生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太空草莓新品种单株,每个单株留两个花序,每个花序留两个果柄粗壮、挺拔、花蕾大的花朵,在授粉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保留发育良好的继续生长。
7.一种权利要求1-4的太空草莓新品种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栽培高筑垄畦:每60-80公分筑一条高垄,垄高20-30公分,垄底宽40-60公分,垄面宽30-40公分;垄畦踩实,两边整齐;
定向栽苗:定植时,每一个垄面上定植两行,行距15-25公分,株距10-20公分,每亩定植1-1.2万株;种苗定植定向栽培,确定果枝出生方向,定向的出生方向向外;
全面覆盖:温室内垄上垄下裸露地面用黑色地膜或银色地膜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方法,还包括小苗田间高倍数繁育方法,所述方法是将第二分枝的第二匍匐茎的生根苗和第三分支的第二匍匐茎生根苗,极早移植到新的繁殖田,形成第二梯队的繁殖群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太空草莓新品种高产栽培方法,进一步包括:
科学培肥:日光温室内主要施用生物有机肥,以磷酸二铵、硫酸钾作为辅助底肥;将土壤深耕20-40公分,旋耕,适量施入杀虫剂,耙平耙细;
隐形供水:垄面中间安装滴灌水管,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管头管尾压力均衡,出水量相当;
适时定植:种苗定植及定植时间因地区而异,定植前在日光温室钢架上覆盖约50%透光度的遮阳网;种苗定植在垄面滴灌带的两边,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准;新栽苗第一要用水管冲水,做到泡和灌水;
温室生产:日光温室定植,保护地促成栽培地面使用黑地膜全覆盖,上边棚膜加棉被覆盖;
配方追肥:合理适度水肥管理,灌水使用滴灌系统,在地膜下边进行;追肥时,利用滴灌系统中的施肥器将可溶解的复合肥、硝酸铵、硫酸钾随水施入,;
生物防治:开花结果前用硫磺烟熏器进行两次处理;结果后有虫害发生时喷500-800倍的“生物农药印谏素乳油”;草莓结果期不用化学农药;在成熟上市前再喷两次“微生态生物净化剂”,做到绿色标准上市;
精细采收:草莓鲜果成熟期长,采收分级按次序进行,分级包装,先采收大果、中果,后采收小果,或,在采收时做好大小果分装或混采后再分类分装。
10.一种权利要求1-4的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在草莓食品、草莓果晶、草莓粉、草莓酱、草莓汁或作为原料在饮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CN201410076547.XA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4885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6547.XA CN104885899A (zh)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6547.XA CN104885899A (zh)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5899A true CN104885899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19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6547.XA Pending CN104885899A (zh)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589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5053A (zh) * 2016-11-26 2017-05-17 全椒县悠然自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无公害草莓种植方法
CN107182776A (zh) * 2017-06-27 2017-09-2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一种草莓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12273223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段一皋 一种高产优质草莓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12385530A (zh) * 2020-11-17 2021-02-2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一种提高太空诱变草莓种子成苗率方法
CN116530257A (zh) * 2023-05-16 2023-08-04 中航量子(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超太空变异的太空草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段一皋: "北京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三年田间生产试验的总结报告", 《农业科技通讯》 *
段一皋: "北京太空草莓2008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5053A (zh) * 2016-11-26 2017-05-17 全椒县悠然自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无公害草莓种植方法
CN107182776A (zh) * 2017-06-27 2017-09-2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一种草莓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12273223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段一皋 一种高产优质草莓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12385530A (zh) * 2020-11-17 2021-02-2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一种提高太空诱变草莓种子成苗率方法
CN116530257A (zh) * 2023-05-16 2023-08-04 中航量子(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超太空变异的太空草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464B (zh) 冬红果海棠与苹果的杂交育苗方法
Nikus et al. Onion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CN101990812B (zh) 药用大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2696379B (zh) 一种薇菜孢子漂浮式两段育苗方法
CN103749231A (zh) 一种梨树高产栽培方法
CN101822158B (zh) 烟草异地育苗南繁加代育种方法
Maoyi et al. Bamboo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eir management
CN103109727A (zh) 长白山仿野生天麻高产优质栽培方法
CN104663422B (zh) 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
CN104885899A (zh) 一种高产优质太空草莓新品种及培育方法、栽培方法和应用
CN105940898B (zh) 一种有机高粱地套种马铃薯和大蒜的方法
CN107182478A (zh) 一种黄精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9042193A (zh) 一种黄精高抗逆性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5075599A (zh) 一种草莓种苗的繁育方法
Guo et al. Alnus nepalensis–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Yunnan, Southwest China
Showket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affron agronomy and production systems of Khorasan (Iran) and Kashmir (India)
CN104719125A (zh) 一种耐热圆球形白萝卜选育方法
US20170303487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elite trees of pongamia pinnata
CN110583383A (zh) 一种野生金龙胆草人工种植方法
CN106211986A (zh) 一种冬瓜的栽培方法及其采收与贮运
CN102696369A (zh) 一种红小豆生态种植方法
CN106171423A (zh) 一种甘薯与烤烟的套种方法
CN101731140A (zh) 一种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方法
CN105265303A (zh) 一种短年限低成本草莓杂交育种法
CN109717032A (zh) 一种虾稻共生田水稻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u Yaxin

Document name: the First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