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0934A -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0934A
CN104880934A CN201510184782.3A CN201510184782A CN104880934A CN 104880934 A CN104880934 A CN 104880934A CN 201510184782 A CN201510184782 A CN 201510184782A CN 104880934 A CN104880934 A CN 104880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
recording media
holographic recording
coherent light
coh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47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扬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847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0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0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相干光束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将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Description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息照相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全息照相技术一种利用波的干涉原理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照相技术;具体的,通过一束参考光和被照物体上反射的光叠加在感光材料上产生干涉条纹而成。通过全息照相获得的全息图并不直接显示被照物体的图象,需要用一束激光或单色光在接近参考光的方向入射,可以在适当的角度上观察到被照物的三维像。
现有技术中,基于光的干涉原理进行全息照相需要有一定相干长度的光源、高分辨率的感光材料、稳定的制作环境、以及复杂的显影过程,涉及光学、机械、以及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因此,目前的全息照相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全息照相时需要在刚性和隔振性能良好的工作台上调整参考光物光的光路、以及显影过程需要的避光条件使得目前的全息照相仅能在特定环境的实验室中进行,并且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光学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使用现有的银盐材料作为记录干涉条纹时,需要进行化学显影,不仅工艺操作性差,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无需分别调整参考光和物光两路光路便能进行全息照相,并且能够实现完全物理显影,无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息照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相干光束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将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相干光束形成第一光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相干光束通过快门控制输出后,再经过扩束装置扩束后照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相干光源经过扩束装置扩束后,再经过滤波装置进行滤波。
上述实现方案中,在形成相干光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准直装置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相干光束经过扩束装置扩束后,再经反射装置进行反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全息照相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干光束产生装置、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和影像增强装置;其中,
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用于输出相干光束;
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用于记录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产生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光束由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后,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
所述影像增强装置,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扩束装置,用于对输出的相干光束进行扩束。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滤波装置,用于对扩束后的相干光束进行滤波。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准直装置,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上述实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反射装置,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反射,反射后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息照相方法,相干光束照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记录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影像增强;如此,由于所述第二光束是由所述第一光束在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的,使得无需分别调整形成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的光路,便能实现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的干涉迭加,进而形成干涉条纹;由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因此,通过对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和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便能实现全息影像的增强,即完全物理显影,无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息照相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全息照相方法的基本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全息影像增强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全息照相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全息照相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三全息照相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全息照相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一所述全息照相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二所述全息照相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三所述全息照相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先详细介绍现有技术中全息照相的方法;如图1所示,相干光源发出的相干光束经过分束镜后分为两束相干光,其中一束相干光经过第一反射镜及第一扩束镜后入射到被照物体上,在被照物体上反射后的反射光束入射到底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另一束相干光束经过第二扩束镜和第二反射镜入射到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物光和参考光均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底片上,在底片上进行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记录了被照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记录了被照物体信息的干板需经过显影、停影、定影、以及利用漂白液在暗室中冲洗后,才能得到全息照相后的影像。
在全息照相的过程中,光路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光路,既要使物光和参考光能够发生干涉,还要保证干涉条纹间隔清晰;所以要首先调整好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以保证干涉能够发生,然后再调整物光与参考光束之间的夹角及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比,保证全息照片的清晰度和反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干光束照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记录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
本发明实施例全息照相方法的基本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相干光束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
其中,所述相干光束由相干光束产生装置输出,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和快门,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这里,所述第一光束被称为参考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高分辨率的感光材料,如光致聚合物材料。
步骤102,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束入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一部分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透射经过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这里,所述第二光束被称为物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置于所述被照物体之上。
步骤103,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这里,由于同一相干光束形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具有高度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相遇后,必然会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记录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形成的干涉条纹。
步骤104,将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
这里,所述紫外光可以为紫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汞灯等,进行定影的照射时间为5-120秒;
具体地,根据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照射效果确定紫外光的照射时间;照射时间为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未曝光部分经紫外光照射后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率降低为紫外光照射前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率的50%以下所经历的时间;紫外光照射时间长,则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少;但是,对再现图像质量没有影响;紫外光照射时间短,则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多,但是,在后续加热处理时会出现散射现象,对再现图像有影响。
步骤105,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这里,所述加热装置可采用多种加热方式,如红外加热管,电热丝,加热橡胶垫等;加热温度在6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调整;
具体地,根据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的加热效果确定加热温度;若加热温度低,则加热时间长、且加热均匀,全息图像的亮度、颜色一致;加热温度高,则加热时间短、且容易加热不均匀,图像亮度、颜色均有差异。
实现全息影像增强的装置的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箱体100、箱体保温层200、紫外光产生装置300和加热装置400;其中,
所述箱体保温层200,用于防止所述加热装置400产生的热量散出,所述紫外光产生装置,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放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定影;所述加热装置400,用于对经过紫外光照射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进行加热;通过手动方式实现全息影像增强时,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放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定影结束后,会触发蜂鸣器或灯光报警,之后再手动将经过紫外光照射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置于所述加热装置400下。
通过自动方式实现全息影像增强时,所述实现全息影像增强的装置还包括电机500和传动装置600;
具体地,通过控制电机500与传动装置600相互作用,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放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定影结束后,自动将经过紫外光照射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传送至加热装置下。
方法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全息照相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相干光束产生装置产生相干光束后,快门控制相干光束的输出;
这里,所述相干光束由相干光束产生装置输出,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和快门,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步骤202,所述相干光束经过扩束装置进行扩束;
具体地,所述扩束装置将较细的光束扩展为适宜宽度的光束;
这里,所述扩束装置可以为扩束镜。
步骤203,扩束后的相干光束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
具体地,所述相干光束非直线入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时,所述相关光束需要先入射至反射装置,经反射装置反射后再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这里,所述第一光束被称为参考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步骤204,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束入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一部分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透射经过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这里,所述第二光束被称为物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置于所述被照物体之上。
步骤205,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这里,由于同一相干光束形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具有高度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相遇后,必然会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记录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形成的干涉条纹。
步骤206,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具体地,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放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再将经过紫外光照射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其中,所述紫外光为紫外LED;照射时间为5-120秒,所述加热装置可采用各种加热方式,如红外加热管,电热丝,加热橡胶垫等,加热温度在6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调整。
方法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全息照相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相干光束产生装置相干光束后,快门控制相干光束的输出;
这里,所述相干光束由相干光束产生装置输出,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和快门,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步骤302,所述相干光束经过扩束装置进行扩束;
具体地,所述扩束装置将较细的光束扩展为适宜宽度的光束;
这里,所述扩束装置可以为扩束镜。
步骤303,经过扩束后的相干光束经过滤波装置进行滤波;
这里,所述滤波装置可以为针孔滤波器,所述滤波装置置于所述扩束装置的焦点处。
步骤304,经过滤波后的相干光束入射至反射装置后的反射光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
这里,所述第一光束被称为参考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步骤305,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束入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一部分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透射经过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这里,所述第二光束被称为物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置于所述被照物体之上。
步骤306,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这里,由于同一相干光束形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具有高度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相遇后,必然会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记录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形成的干涉条纹。
步骤307,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具体地,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放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再将经过紫外光照射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其中,所述紫外光为紫外LED;照射时间为5-120秒;所述加热装置可采用各种加热方式,如红外加热管,电热丝,加热橡胶垫等,加热温度在6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调整;
具体地,根据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照射效果确定紫外光的照射时间;照射时间为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未曝光部分经紫外光照射后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率降低为紫外光照射前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率的50%以下所经历的时间;紫外光照射时间长,则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少;但是,对再现图像质量没有影响;紫外光照射时间短,则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多,但是,在后续加热处理时会出现散射现象,对再现图像有影响。根据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的加热效果确定加热温度;若加热温度低,则加热时间长、且加热均匀,全息图像的亮度、颜色一致;加热温度高,则加热时间短、且容易加热不均匀,图像亮度、颜色均有差异。
方法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全息照相方法的详细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相干光束产生装置相干光束后,快门控制相干光束的输出;
这里,所述相干光束由相干光束产生装置输出,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和快门,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步骤402,所述相干光束经过扩束装置进行扩束;
具体地,所述扩束装置将较细的光束扩展为适宜宽度的光束;
这里,所述扩束装置可以为扩束镜。
步骤403,经过扩束后的相干光束经过滤波装置进行滤波;
这里,所述滤波装置可以为针孔滤波器,所述滤波装置置于所述扩束装置的焦点处。
步骤404,经过滤波后的相干光束经过准直装置进行准直;
这里,所述准直装置可以为准直镜,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
步骤405,经过准直后的相干光束入射至反射装置后的反射光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
这里,所述第一光束被称为参考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步骤406,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束入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一部分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透射经过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后,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
这里,所述第二光束被称为物光;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置于所述被照物体之上。
步骤407,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这里,由于同一相干光束形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具有高度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相遇后,必然会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记录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形成的干涉条纹。
步骤408,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具体地,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放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再将经过紫外光照射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其中,所述紫外光为紫外LED;照射时间为5-120秒;所述加热装置可采用各种加热方式,如红外加热管,电热丝,加热橡胶垫等,加热温度在6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调整;
具体地,根据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照射效果确定紫外光的照射时间;照射时间为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未曝光部分经紫外光照射后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率降低为紫外光照射前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率的50%以下所经历的时间;紫外光照射时间长,则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少;但是,对再现图像质量没有影响;紫外光照射时间短,则对所述相干光源的波长的吸收多,但是,在后续加热处理时会出现散射现象,对再现图像有影响。根据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的的加热效果确定加热温度;若加热温度低,则加热时间长、且加热均匀,全息图像的亮度、颜色一致;加热温度高,则加热时间短、且容易加热不均匀,图像亮度、颜色均有差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息照相系统,所述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相干光束产生装置11、全息照相记录媒体12和所述影像增强装置13;其中,
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11,用于输出相干光束;
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12,用于记录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其中,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11产生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光束由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后,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
所述影像增强装置13,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11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1和快门2,其中,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2,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影像增强装置13的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进行定影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扩束装置14,用于对输出的相干光束进行扩束;
其中,所述扩束装置14可以为扩束镜,沿相干光束输出方向置于所述快门2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滤波装置15,用于对扩束后的相干光束进行滤波;
其中,所述滤波装置15可以为针孔滤波器,置于所述扩束装置14的焦点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准直装置16,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所述准直装置16可以为准直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采用高分辨率感光材料,如光致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反射装置17,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反射,反射后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
其中,所述反射装置可以为反射镜。
系统实施例一
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一,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一还提供一种全息照相系统,所述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相干光束产生装置21、扩束装置22、、全息照相记录媒体23和影像增强装置24;其中,
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21,用于输出相干光束;
所述扩束装置22,用于对输出的相干光束进行扩束,所述扩束装置可以为扩束镜,沿相干光束输出方向置于所述快门2之后;
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23,用于记录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
其中,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21产生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光束由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后,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
具体地,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21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1和快门2,其中,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2,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所述影像增强装置24,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进行定影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所述影像增强装置24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系统实施例二
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二,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全息照相系统,所述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相干光束产生装置31、扩束装置32、滤波装置33、反射装置34、全息照相记录媒体35和影像增强装置36;其中,
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31,用于输出相干光束;
具体地,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31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1和快门2,其中,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2,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所述扩束装置32,用于对输出的相干光束进行扩束,所述扩束装置可以为扩束镜,沿相干光束输出方向置于所述快门2之后;
所述滤波装置33,用于对扩束后的相干光束进行滤波,所述滤波装置33可以为针孔滤波器,置于所述扩束装置32的焦点处;
所述反射装置34,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反射,反射后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
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35,用于记录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
其中,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31产生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光束由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后,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
具体地,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31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1和快门2,其中,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2,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所述影像增强装置36,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进行定影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所述影像增强装置36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系统实施例三
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三,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全息照相系统,所述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相干光束产生装置41、扩束装置42、滤波装置43、准直装置44、反射装置45、全息照相记录媒体46和影像增强装置47;其中,
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41,用于输出相干光束;
具体地,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41包括:相干光束产生器1和快门2,其中,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用于产生相干光束,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可为:单纵模固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或氦镉激光器等具有10cm以上相干长度的可见光激光器;所述快门2,用于控制所述相干光束产生器1产生的相干光束的输出时间;
所述扩束装置42,用于对输出的相干光束进行扩束,所述扩束装置可以为扩束镜,沿相干光束输出方向置于所述快门2之后;
所述滤波装置43,用于对扩束后的相干光束进行滤波,所述滤波装置43可以为针孔滤波器,置于所述扩束装置42的焦点处;
所述准直装置44,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所述准直装置可以为准直镜,沿相干光束输出方向置于所述滤波装置43之后;
所述反射装置45,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反射,反射后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
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46,用于记录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
其中,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41产生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光束由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后,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
所述影像增强装置47,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进行定影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所述影像增强装置47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相干光束入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第一光束;
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并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干涉迭加形成干涉条纹,所述干涉条纹被记录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将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息照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光束形成第一光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相干光束通过快门控制输出后,再经过扩束装置扩束后照射至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相干光源经过扩束装置扩束后,再经过滤波装置进行滤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息照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相干光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准直装置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全息照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息照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相干光束经过扩束装置扩束后,再经反射装置进行反射。
7.一种全息照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相干光束产生装置、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和影像增强装置;其中,
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用于输出相干光束;
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用于记录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自身干涉迭加形成的干涉条纹;所述第一光束由所述相干光束产生装置产生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光束由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入射至被照物体后,在被照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
所述影像增强装置,用于将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紫外光进行定影,将定影后的全息照相记录媒体利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以实现全息影像增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全息照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扩束装置,用于对输出的相干光束进行扩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息照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滤波装置,用于对扩束后的相干光束进行滤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息照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准直装置,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准直。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全息照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为光致聚合物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息照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反射装置,用于对相干光束进行反射,反射后的相干光束照射至所述全息照相记录媒体。
CN201510184782.3A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4880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4782.3A CN104880934A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4782.3A CN104880934A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0934A true CN104880934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4782.3A Pending CN104880934A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09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5389A (zh) * 2018-09-10 2020-03-20 英属开曼群岛商音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像影像片体、全像影像记录方法与重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497A (zh) * 2001-07-05 2003-02-12 索尼公司 图象再现设备以及图象照射设备
JP2008209875A (ja) * 2007-02-28 2008-09-1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CN103838122A (zh) * 2014-03-03 2014-06-04 苏州银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激光全息触屏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497A (zh) * 2001-07-05 2003-02-12 索尼公司 图象再现设备以及图象照射设备
JP2008209875A (ja) * 2007-02-28 2008-09-1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CN103838122A (zh) * 2014-03-03 2014-06-04 苏州银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激光全息触屏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海霞 等: "用DCG制作彩色反射全息图的研究", 《物理与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5389A (zh) * 2018-09-10 2020-03-20 英属开曼群岛商音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像影像片体、全像影像记录方法与重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1045B2 (en) Holographic three-dimensional multi-spot light stimu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05512128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を作成するためのパルスレーザ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661501A (zh) 用深层图象全息图作为保密装置的方法和深层图象全息图
KR19990067736A (ko) 홀로그래픽 스테레오그램 인쇄 시스템
CN107255525B (zh) 测量部分相干光空间关联结构的方法及系统
JP2006343533A (ja) ホログラム装置及びインコヒーレント光生成方法
CN102411298B (zh) 一种三维实时超分辨数字全息记录方法
KR940020185A (ko) 방향성 광 필터 및 필터 제작을 위한 홀로그래픽 투영기 시스템
CN110109320A (zh) 一种全息透镜投影屏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CN104880934A (zh) 一种全息照相方法及系统
CN205103547U (zh) 一种全息照相系统
JP2017062373A (ja) 画像再生装置
JPH0528384B2 (zh)
JP5781805B2 (ja) ホログラム記録装置
RU249838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иси микроголограмм
KR101429493B1 (ko) 디지털 이미지에 기반을 둔 홀로그래픽 스테레오그램의 마스터 홀로그램을 제작하는 시스템
CN1182411C (zh) 利用超短激光脉冲制备光栅器件和实现全息存储的方法
JP2017032947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レオグラム作成装置及び拡散部材
KR20140077276A (ko) 홀로그래픽 기록 장치 및 방법
CN104614969A (zh) 任意结构衍射光学元件的制作系统及方法
US3658404A (en) Complex wave modifying structure holographic system
JPS545154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struction of holograms
CN109993831B (zh) 深度图像的构建方法和系统
KR102219835B1 (ko) 홀로그래픽 광학 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2018180201A (ja) ホログラム記録装置およびホログラム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