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9833A - 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79833A CN104879833A CN201410073608.7A CN201410073608A CN104879833A CN 104879833 A CN104879833 A CN 104879833A CN 201410073608 A CN201410073608 A CN 201410073608A CN 104879833 A CN104879833 A CN 104879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air conditioner
- room air
- 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板上形成有多个出风口且后板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多个出风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多个出风口之间;以及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送风风机的数量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送风风机驱动外界的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并经过所述换热器后再分别从所述多个出风口排出,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具有夹角。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送风范围广,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变化速度,并且可以提高人体体感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室内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小,室内空调器仅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送风,这样导致室内的温度变化缓慢,而且人体的体感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室内空调器,该室内空调器送风范围广,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变化速度,并且可以提高人体体感舒适度。
本发明还需要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板上形成有多个出风口且后板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多个出风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多个出风口之间;以及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送风风机的数量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送风风机驱动外界的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并经过所述换热器后再分别从所述多个出风口排出,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具有夹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而且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由此可以扩大室内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而当室内空调器制冷时,可以快速地降低室内温度,当室内空调器制热时,可以快速地提高室内温度,即室内空调器可以快速地改变室内温度使其达到预设值。而且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广,从而可以避免室内空调器吹出的风仅吹到用户身体的某个部位(例如头部、脚部),由此可以提升人体的体感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室内空调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为:0~90°。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前,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上,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为:1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风口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前板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或折线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在所述机壳的前板上,所述面板上形成有贯穿其厚度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面板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为向前凹入的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数量与所述通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设在相应的所述通风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导风圈内进一步设有多个导风叶片,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的内端相连且位于所述导风圈的中心,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的外端连接至所述导风圈的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导风叶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导风叶片为弧形叶片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形状和弯曲方向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后板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或折线形板,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后板的最后端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前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支架,所述多个送风风机通过所述风机支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或折线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平板状且所述换热器从上向下、从后向前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折弯板状且所述换热器的不同折边分别与所述多个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当室内空调器制冷时,控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当室内空调器制热时,控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
通过利用上述的控制方法,从而可以使室内空调器的送风效果更好,更加符合冷风和热风的物理特性,进而可以进一步使制冷和制热效果更好,而且舒适性更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室内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室内空调器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室内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室内空调器100;
机壳1;前板11;第一出风口111;第二出风口112;后板12;
换热器2;
送风风机3;电机31;风叶32;
面板4;通风口41;
导风圈5;导风叶片51;
风机支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00。室内空调器100设在室内,并且与室外空调器相连以构成完整的空调系统,进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换热器2和送风风机3。机壳1内具有安装空间,机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可以与进风口构成连通的风道的出风口。换热器2设在机壳1内且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即换热器2设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风口设在机壳1的前板11上,出风口设在机壳1的后板12上,其中出风口为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多个出风口在机壳1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送风风机3设在机壳1内,送风风机3的数量与出风口的数量相同,并且送风风机3与出风口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送风风机3对应一个出风口设置,以便使该送风风机3向相应的出风口进行送风。
具体地,送风风机3用于驱动外界的风从进风口进入并经过风道内的换热器2换热后,再将经换热器2换热后的风从与该送风风机3对应的出风口排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送风风机3与换热器2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只要从进风口进入的风可以与换热器2换热并在送风风机3的驱动下吹向出风口即可,例如图3和图4所示,送风风机3位于换热器2和出风口之间,当然换热器2还可以位于送风风机3和出风口之间,也就是说,送风风机3可以是吸风式的也可以是吹风式的。
其中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具有夹角,也就是说,在竖直平面内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不同。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的送风方向是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向外的方向,即出风口的轴线方向。这里所述的“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不同”可以是指: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不平行。
相较于现有的室内空调器,多数只有一个出风口,这样送风就只能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送出,由此会导致室内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小,室内环境的温度变化速度慢,而且人体体感不舒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00,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而且多个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由此可以扩大室内空调器100的送风范围,进而当室内空调器100制冷时,可以快速地降低室内温度,当室内空调器100制热时,可以快速地提高室内温度,即室内空调器100可以快速地改变室内温度使其达到预设值。而且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100的送风范围广,从而可以避免室内空调器100吹出的风仅吹到用户身体的某个部位(例如头部、脚部),由此可以提升人体的体感舒适度。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11和位于第一出风口111下方的第二出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之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为:0~90°,优选地,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之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为:10~45°,即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向前,第一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上,即第一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换言之,第一出风口111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是指:垂直于第一出风口111所在的平面向前的方向;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是指:垂直于第一出风口111所在的平面向前的方向。
其中如1-图5所示,第一出风口111可以是一个,第二出风口112可以是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第二出风口112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第一出风口111为一个,第二出风口112为一个,即室内空调器100的出风口可以是两个。如图5所示,第一出风口111为一个,第二出风口112为两个,即室内空调器100的出风口可以是三个。这样,由第一出风口111送出的风朝向斜前方,由第二出风口112送出的风朝向正前方,送风范围大。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出风口111也可以是多个(两个或三个),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空调器100的送风范围。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出风口112所在的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即多个第二出风口112之间的出风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壳1的前板11可以形成为向前凹入的折线形板,也就是说,前板11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可以为折线形,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分别形成在折线的不同折边上,即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分别形成在前板11的不相平行的两个平面内,由此可以使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的形成、构造更加容易。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前板11还可以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也就是说,前板11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还可以是弧形,只要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不同即可。
如图2所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面板4,面板4设在机壳1的前板11上,面板4上形成有贯穿其厚度的通风口41,通风口41的数量与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口111对应一个通风口41,第二出风口112对应一个通风口41,由此使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的送风更加顺畅。优选地,面板4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为向前凹入的弧形,通过设置面板4并且使面板4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从而可以使室内空调器100的外观更加美观,例如不会使人们看到面板4的折板形状而仅仅可以看到面板4的流线型的外观。
进一步地,机壳1的后板12可以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如图3所示,进风口位于后板12的最后端所在的竖直平面P的前侧,这样当室内空调器100的后端靠墙安装时,进风口与墙壁之间还可以留有一定的间隙G,由此可以使进风更加顺畅,墙壁或者其他安装体不会阻挡进风口的进风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述的“机壳1的后板12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是指,后板12可以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大体弧形,即后板12的一部分可以是弧形,后板12的另一部分还可以是平板状,例如图3所示,后板12的上部和下部为弧形,后板12的中部为平板状,其中进风口可以形成在后部的中部。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机壳1的后板12还可以形成为向前凹入的折线形板(图未示出),即后板12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形成为折线形,只要使进风口位于后板12的最后端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前侧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风机支架6,多个送风风机3通过风机支架6设在机壳1内,通过设置风机支架6,可以使送风风机3的安装更加方便。例如图2所示,多个送风风机3可以安装在一个风机支架6上,当多个送风风机3安装在一个风机支架6上时,风机支架6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可以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或折线形,这样当多个送风风机3安装到风机支架6上时,可以使多个送风风机3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进行送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风机支架6还可以是多个,多个送风风机3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风机支架6上,只要多个送风风机3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进行送风即可。
具体而言,送风风机3可以包括电机31和风叶32,电机31可以设在风机支架6上,如图2所示,风叶32设在电机31的电机31轴上以便电机31可以驱动风叶32转动。可选地,送风风机3可以是轴流风机,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送风风机3还可以是贯流风机、离心风机等,只要送风风机3可以从位于机壳1后板12上的进风口抽取空气并将其从位于机壳1前板11上的出风口送出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器2可以为平板状且平板状的换热器2从上向下、从后向前倾斜设置,这样在多个送风风机3的驱动下,从进风口进入的风可以最大面积地与换热器2换热后再从多个出风口排出,这样可以使换热效率最大,进而使室内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得到提高。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换热器2还可以为折弯板状,优选地,换热器2的不同折边分别与多个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述的“换热器2的不同折边分别与多个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可以是指换热器2的不同折边分别与多个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也就是说,由于装配需要、结构构造的需要,换热器2的不同折边与相应的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可以具有一定的角度而不是完全的平行,例如换热器2的不同折边与相应的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是:-30°~+30°。
如图1和图2所示,室内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导风圈5,导风圈5的数量与通风口4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设在相应的通风口41处。通过设置导风圈5,从而可以利用导风圈5对由出风口送出的风起到引导的作用,由此可以使室内空调器100的送风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每个导风圈5内还可以设有多个导风叶片51,多个导风叶片51的内端相连且位于导风圈5的中心,多个导风叶片51的外端连接至导风圈5的内表面上。通过设置多个导风叶片51,从而可以进一步通过导风叶片51对由出风口排出的风进行引导,这样可以通过多个导风叶片51调整送风方向,送风更加顺畅。
优选地,多个导风叶片51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具体而言,多个导风叶片51在导风圈5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也就是说,多个导风叶片51的外端均匀分布在导风圈5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使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在多个导风叶片51之间送出可以更加均匀,送风效果好。可选地,导风叶片51为弧形叶片且每个导风叶片51的形状和弯曲方向均相同,由此使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在多个导风叶片51之间送出可以更加均匀,送风效果好,而且多个导风叶片51结构一致,制造更加简单方便。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当室内空调器制冷时,控制与位于上方的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这样,位于上方的出风口的送出的冷风风量大,制冷效果好,舒适性好。
当室内空调器制热时,控制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位于上方的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这样,位于下方的出风口的送出的热风风量大,制热效果好,舒适性好。
进一步地,下面以室内空调器包括一个第一出风口和一个第二出风口为例,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室内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地,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上方,且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斜上方,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正前方,如图所示:
当室内空调器制冷时,控制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第二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由于冷风密度大,质量大,这样当出风口向外送出冷风时,冷风会向下流动,因此控制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增大,从而可以使从第一出风口送出的风量大,即从位于上方的出风口送出的冷风风量大,这样可以使冷风更好地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送风更加合理,舒适性更好。
当室内空调器制热时,控制与第二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由于热风密度小,质量小,这样当出风口向外送出热风时,热风会向上流动,因此控制与第二出风口对应的送风风机的转速增大,从而可以使从第二出风口送出的风量大,即从位于下方的出风口送出的热风风量大,这样可以使热风更好地对室内环境进行升温,送风更加合理,舒适性更好。
综上,通过利用上述的控制方法,从而可以使室内空调器的送风效果更好,更加符合冷风和热风的物理特性,进而可以进一步使制冷和制热效果更好,而且舒适性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前板上形成有多个出风口且后板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多个出风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多个出风口之间;以及
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送风风机的数量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送风风机驱动外界的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并经过所述换热器后再分别从所述多个出风口排出,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前,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上,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在竖直平面内的夹角范围为:10~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或折线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在所述机壳的前板上,所述面板上形成有贯穿其厚度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为向前凹入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数量与所述通风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设在相应的所述通风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风圈内进一步设有多个导风叶片,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的内端相连且位于所述导风圈的中心,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的外端连接至所述导风圈的内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风叶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为弧形叶片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形状和弯曲方向均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板或折线形板,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后板的最后端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前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支架,所述多个送风风机通过所述风机支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形成为向前凹入的弧形或折线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平板状且所述换热器从上向下、从后向前倾斜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折弯板状且所述换热器的不同折边分别与所述多个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室内空调器制冷时,控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
当室内空调器制热时,控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大于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73608.7A CN104879833B (zh) | 2014-02-28 | 2014-02-28 | 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73608.7A CN104879833B (zh) | 2014-02-28 | 2014-02-28 | 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9833A true CN104879833A (zh) | 2015-09-02 |
CN104879833B CN104879833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5394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73608.7A Active CN104879833B (zh) | 2014-02-28 | 2014-02-28 | 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79833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282A (zh) * | 2016-07-27 | 2016-11-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369671A (zh) * | 2016-08-25 | 2017-02-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594891A (zh) * | 2016-12-05 | 2017-04-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642411A (zh) * | 2017-02-22 | 2017-05-1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送风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CN106765664A (zh) * | 2017-03-14 | 2017-05-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CN108167966A (zh) * | 2017-12-26 | 2018-06-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包括其的空调器 |
CN108426315A (zh) * | 2018-05-18 | 2018-08-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108488923A (zh) * | 2018-05-23 | 2018-09-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WO2019011178A1 (zh) * | 2017-07-11 | 2019-01-1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
CN110207258A (zh) * | 2019-06-26 | 2019-09-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1023302A (zh) * | 2019-12-25 | 2020-04-1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出风控制方法 |
CN111780247A (zh) * | 2020-06-08 | 2020-10-16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双出风口的柜式空调器 |
CN112963902A (zh) * | 2021-02-23 | 2021-06-15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78344A (ja) * | 1994-12-27 | 1996-07-12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KR20130054038A (ko) * | 2011-11-16 | 2013-05-24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멀티 토출구 개폐장치 |
CN103574776A (zh) * | 2013-10-24 | 2014-02-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3591640A (zh) * | 2012-08-16 | 2014-02-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3810550U (zh) * | 2014-02-28 | 2014-09-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室内空调器 |
-
2014
- 2014-02-28 CN CN201410073608.7A patent/CN1048798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78344A (ja) * | 1994-12-27 | 1996-07-12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KR20130054038A (ko) * | 2011-11-16 | 2013-05-24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멀티 토출구 개폐장치 |
CN103591640A (zh) * | 2012-08-16 | 2014-02-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574776A (zh) * | 2013-10-24 | 2014-02-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203810550U (zh) * | 2014-02-28 | 2014-09-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室内空调器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282A (zh) * | 2016-07-27 | 2016-11-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369671A (zh) * | 2016-08-25 | 2017-02-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594891A (zh) * | 2016-12-05 | 2017-04-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642411A (zh) * | 2017-02-22 | 2017-05-1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送风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CN106765664A (zh) * | 2017-03-14 | 2017-05-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 |
WO2019011178A1 (zh) * | 2017-07-11 | 2019-01-1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
CN108167966B (zh) * | 2017-12-26 | 2019-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包括其的空调器 |
CN108167966A (zh) * | 2017-12-26 | 2018-06-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包括其的空调器 |
CN108426315A (zh) * | 2018-05-18 | 2018-08-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108426315B (zh) * | 2018-05-18 | 2023-07-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壁挂机和空调器以及壁挂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108488923A (zh) * | 2018-05-23 | 2018-09-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CN108488923B (zh) * | 2018-05-23 | 2023-12-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CN110207258A (zh) * | 2019-06-26 | 2019-09-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1023302A (zh) * | 2019-12-25 | 2020-04-17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出风控制方法 |
CN111780247A (zh) * | 2020-06-08 | 2020-10-16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双出风口的柜式空调器 |
CN111780247B (zh) * | 2020-06-08 | 2022-09-30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双出风口的柜式空调器 |
CN112963902A (zh) * | 2021-02-23 | 2021-06-15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9833B (zh) | 2018-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79833A (zh) | 室内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810550U (zh) | 室内空调器 | |
CN106322520B (zh) |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 |
CN105928070A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4240479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6482213A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CN104728931A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509149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460470U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5091083A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立式空调器 | |
CN20462995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挡风板 | |
CN104879846A (zh) | 空调器 | |
CN102954537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287963B (zh) |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 |
CN101932885B (zh) | 空调机 | |
CN205641191U (zh) |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0762614A (zh)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6051925A (zh) | 空调器 | |
CN105402811A (zh) |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4100385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3605335U (zh) | 空调器 | |
CN205227550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6018817U (zh) | 空调器 | |
CN205425162U (zh) | 空调器 | |
CN203605328U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