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8995B - 一种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8995B
CN104878995B CN201510230938.7A CN201510230938A CN104878995B CN 104878995 B CN104878995 B CN 104878995B CN 201510230938 A CN201510230938 A CN 201510230938A CN 104878995 B CN104878995 B CN 104878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andle
front panel
commutation
slip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09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8995A (zh
Inventor
应永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 Xier Security Science Co Ltd Of Ningbo C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 Xier Security Science Co Ltd Of Ningbo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 Xier Security Science Co Ltd Of Ningbo City filed Critical Hai Xier Security Science Co Ltd Of Ningbo C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309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89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8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8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8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89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电子锁,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锁体,所述前面板上安装有应急电源组件、滑盖组件、手柄换向组件、离合机构组件,所述后面板上安装有手柄游离组件、保险旋钮组件,所述应急电源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一角上的底座和集成PCB板以及喇叭,所述集成PCB板上设有可外接电源的USB接口、防撬开关、用于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数据线,所述喇叭安装在底座与集成PCB板之间与集成PCB板之间电性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使用更加顺畅稳固、换向方便、降低了关门噪音、安全可靠、通用性好、使用方便、成本低、环保实用、故障率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因为使用安全、简便,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电子锁,尤其是指纹电子锁。指纹锁由前面板、锁体和后面板组成,其中前面板上带有滑盖用来保护指纹头。指纹锁电子部分一般由指纹、密码和液晶屏组成。指纹锁一般采用干电池供电,也一般都有应急电源用来在干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下开锁。指纹锁也一般都有常开/ 反锁按钮来实现便利和安全的功能。传统的指纹锁在结构设计和功能设定上一般都是大同小异,同时随着技术和时间的发展,传统的指纹锁在功能和结构上的一些弊端也开始体现出来。
传统的指纹锁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传统的指纹锁方案需要将滑盖全部打开来露出指纹头\ 密码键盘和液晶片,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导致滑盖行程很长,容易发生晃动,降低使用寿命。
2、传统指纹锁的滑盖需要全部用手拉动,手感不好,而且在行程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没有装置来避免滑盖的晃动。
3、传统的指纹锁要么是不带把手换向功能,要么把手换向需要比较大的空间来放置换向机构。
4、传统指纹锁的前后手柄游离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
5、传统的指纹锁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手柄容易上翘,不美观,也影响使用寿命。
6、传统的指纹锁通过锁体内的机械机构来实现反锁和通道锁功能,结构复杂,而且没有很好的解决小孩在屋内反锁误操作后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7、传统指纹锁的防撬报警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8、传统的指纹锁没有系统重启功能,没有很好的解决系统死机后如何重启的问题.
9、传统的指纹锁采取的应急电源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使用成本高,浪费严重。
10、传统的指纹锁的假锁报警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容易发生故障。
11、传统的指纹锁的锁体天地钩不在一侧,拆卸麻烦,导致库存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使用更加顺畅稳固、换向方便、降低了关门噪音、安全可靠、通用性好、使用方便、成本低、环保实用、故障率低的电子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锁,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安装有应急电源组件、滑盖组件、手柄换向组件、离合机构组件,所述后面板上安装有手柄游离组件、保险旋钮组件;
所述应急电源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一角上的底座和集成PCB 板以及喇叭,所述集成PCB 板上设有可外接电源的USB 接口、防撬开关、用于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数据线,所述喇叭安装在底座与集成PCB 板之间与集成PCB 板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防撬开关初始时被压装在前面板与门之间处于正常状态,当前面板被撬时,防撬开关凸出前面板,此时集成PCB 板发送报警信号给门锁系统,喇叭进行报警;
所述滑盖组件包括设置在前面板上的指纹头和滑盖,所述滑盖上安装有线路板和覆盖线路板的触摸按键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液晶屏和密码功能键盘,所述滑盖滑开时,所述指纹头被露出,所述滑盖闭合时,所述指纹头被覆盖,所述滑盖的行程为指纹头被覆盖到被露出的距离;
所述手柄换向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的外表面的可绕其转动的前手柄,所述前手柄位于前面板内表面的端面上安装有与其联动的换向卡盘,所述换向卡盘上设有位设两侧的第一卡点和第二卡点,所述前面板的内表面在换向卡盘的一侧安装有可朝着前面板里外方向移动的换向压块,所述换向压块靠近换向卡盘的一侧上设有凸块,当换向压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可与第一卡点或第二卡点卡牢,所述前手柄处于右开状态或左开状态,当换向压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与第一卡点和第二卡点均脱离,所述前手柄可进行右开状态和左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手柄游离组件包括盖设在后面板上的后面板盖板、安装在后面板上的后手柄、由前后手柄带动转动后开锁的方棒,所述方棒的前端穿设过锁体后通过离合机构组件与前面板上的前手柄连接,所述方棒的后端与后手柄不联动地穿设在后手柄的手柄孔内,所述后手柄上连接有与其联动的拨扣,所述后面板和后面板盖板之间设置有与拨扣连接后联动的拨盘,所述拨盘的中间设有一异形孔,所述方棒可在异形孔内自由转动或由异形孔带动转动地穿设在异形孔内,当前手柄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带动方棒转动时,所述方棒在异形孔内自由转动,后手柄不被联动,当后手柄通过拨盘的异形孔带动方棒转动时,前手柄不被联动;
所述保险旋钮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后面板上的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感应线路、保险旋钮,所述保险旋钮上连接有由其带动联动的保险拨片,所述保险拨片与后面板之间安装有可伸出至保险拨片的多个凸起孔内限位或缩进压簧内不影响保险旋钮转动的钢珠,所述保险拨片上设置有磁钢,所述磁钢在保险旋钮转动至保险状态或常开状态时会分别与感应线路上的对称的两磁性检测点重合,此时感应线路检测到重合信号发送反锁信号或常开信号给门锁系统,门锁系统将离合机构组件设置成常闭状态或常开状态;
所述锁体包括一锁壳,所述锁壳内安装有一能上下移动的联动滑板、能左右滑动的主锁舌、释放舌、双向触发舌、由手柄带动转动的拨叉,所述联动滑板上开设有一斜设的驱动滑槽,所述主锁舌上设置有插装在驱动滑槽内并能沿驱动滑槽移动带动主锁舌左右滑动的滑动柱,所述联动滑板上设置有由拨叉转动带动上移的拨柱;所述释放舌的后端杆上安装有一卡扣,所述卡扣在联动滑板上移时与联动滑板上的卡口配合固定联动滑板;所述双向触发舌上设置有驱动柱,所述联动滑板的最下端设有由驱动柱挤压后带动联动滑板上移后解扣的滑动圆弧,所述联动滑板与锁壳之间设有复位的扭簧;所述锁壳上在主锁舌的后方安装有一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由其触发报警的报警系统连接,所述主锁舌上设有触发触发器的触发件,当主锁舌处于开锁和上锁状态时,所述触发件与触发器不接触触发,当主锁舌处于半弹出假锁状态时,所述触发件与触发器接触触发,报警系统报警。本发明取消了报警装置的联动机构,采用防撬开关的直接报警,降低故障率,也降低了成本。并且采用USB接口作为应急电源,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将液晶屏和密码功能键盘集成在滑盖上,滑盖滑开时,只需露出指纹头就可以使用,缩短了滑盖的行程,使滑盖滑动更加顺畅稳固,而且密码功能键盘设置在滑盖上,使用时不会受滑盖打开度的影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仅使用密码开门时不需要打开滑盖,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本发明的通过换向卡盘和换向压块的配合实现手柄左右开换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高,而且换向卡盘和换向压块的安装位置是在前面板内手柄旁的空余部位,以及换向压块的移动方向的设置,均不占用其他结构部件的空间,使得占用空间小。本发明的方棒与前面板上的前手柄是通过通用的离合机构组件连接,方棒与后面板上的后手柄不是直接联动连接,而是通过一拨盘联动连接,当前手柄转动时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带动方棒转动开锁,此时方棒可在异形孔内自由转动,不带动拨盘转动,此时后手柄不会被方棒带动转动,当后手柄转动时,带动拨盘转动,拨盘的异形孔带动方棒转动开锁,此时离合器处于脱离状态,前手柄不会被方棒带动转动,从而实现了前后手柄游离。本发明的保险旋钮组件与锁体的功能相结合,取消锁体上的机械反锁和通道锁装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避免儿童单独在家的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发明采用联动滑板来带动主锁舌开锁或上锁,降低了主锁舌弹出时对锁壳的撞击,降低了关门时的噪音,也延长了锁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实现双向触发舌、释放舌、主锁舌的同步弹出,使用者只需要关门即可将所有锁舌全部弹出,避免遗忘导致的不安全性。双向触发舌同时起到触发和锁舌的作用,增加了锁止点,提高了锁体的安全性能。本发明采用一个触发器就能实现假锁报警,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在开锁和上锁状态时,触发件不会碰触挤压触发器,极大的降低了触发器受到触碰挤压的时间,极大的延长了触发器的寿命,减少了由于器件损耗导致的产品故障。
进一步,所述集成PCB 板上还设有系统重启键。现有的指纹锁一般都不具备重启功能,一旦出错就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本发明的集成PCB 板上集成一系统重启键,方便使用。
进一步,所述滑盖与前面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滑盖用的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滑盖连接,其另一端与前面板连接。扭簧无论是在滑盖打开还是闭合状态下,扭簧都对滑盖有支撑作用,避免滑盖在使用过程中产品晃动,而且使得只需将滑盖滑动一半多一点的行程,滑盖就会自动上滑(下滑),并且自动定位,手感好,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滑盖上设有滑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道,使得滑盖滑开闭合时比较顺畅。
进一步,所述拨盘的异形孔内设有沿其径向内凸的斜对称的触面并将异形孔分割成斜对称的两圆弧段,所述方棒能在圆弧段内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异形孔并且其两斜对角的侧面分别与触面接触连接能由触面带动转动。
进一步,所述拨盘上均设有用于两面均能与拨扣连接联动的连接孔,使得拨盘的两面与拨扣连接后分别实现左右开门锁,提高通用性,减少库存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方棒的前面大半段是一方形结构,其后面小半段是一圆形结构。方棒的圆形结构端安装在后手柄的手柄孔内,使其与后手柄不联动。方棒的方形结构与拨盘的异形孔配合,可以在异形孔内自由转动,使方棒与后手柄不联动,或是由异形孔的触面带动转动实现方棒与后手柄的联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滑槽与水平的夹角范围在50-60°之间,优选为56°,在不增加使用者开门力度的同时,将开门角度缩小在30 度以内,实现开门角度的优化。
进一步,所述锁壳内还安装有由主锁舌带动上下移动的上天地钩和下天地钩,所述主锁舌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上导向柱和下导向柱,所述上天地钩上设置有与上导向柱配合使上天地钩上下移动的上导向槽,所述下天地钩上设置有与下导向柱配合使下天地钩上下移动的下导向槽。本发明的天地钩都安装在锁体一边上,可同时取出或安装,在遇到不需要安装天地钩的门时,可以很方便的取出,极大提高了锁体的通用性,也降低了库存。
进一步,所述释放舌是一对称的带一定弧度的三角形结构,其上在卡扣的前侧设有一使卡扣脱离卡口的左压簧,在卡扣的后侧设有一与左压簧配合驱使释放舌进入门框的右压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解决了传统的指纹锁方案滑盖行程过长、容易晃动以及使用上带来的不便利。
2、解决了传统指纹锁的滑盖需要全部用手拉动,手感不好,而且在行程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没有装置来避免滑盖的晃动的缺陷。
3、用比较简单的比较小的结构来实现了把手换向的功能,节约了内部空间和材料成本。
4、解决了传统指纹锁的前后手柄游离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
5、解决了传统的指纹锁通过锁体内的机械机构来实现反锁和通道锁功能,结构复杂的缺陷,而且很好的解决了小孩儿童在屋内反锁误操作后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6、防撬报警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7、解决了传统的指纹锁没有系统死机后无法重启的缺陷。
8、应急电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解决了传统的指纹锁应急电源使用成本高的缺陷。
9、解决了传统的指纹锁的假锁报警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容易发生故障的缺陷。
10、新的锁体结构实现了同步弹出,而且解决了传统的指纹锁的锁体天地钩不再一侧,拆卸麻烦,导致库存高的缺陷。
11、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前后手柄游离功能,结构简化,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的应急电源组件在前面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的应急电源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的滑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5 是本发明的滑盖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的滑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发明的滑盖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发明的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9-11 是本发明的扭簧的动作结构图。
图12 是本发明的手柄换向组件在前面板上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13 是本发明的手柄换向组件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14 是本发明的换向压块的结构图。
图15 是本发明的前手柄左开状态示意图。
图16 是本发明的左开状态下换向压块被按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7 是本发明的换向压块被按下后的前手柄切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 是本发明的前手柄右开状态示意图。
图19 是本发明的后手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 是本发明的后手柄与方棒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21 是本发明的后手柄与方棒连接的主视图。
图22 是本发明的前手柄转动时后手柄和方棒的状态示意图。
图23 是本发明的后手柄转动时方棒与后手柄的状态示意图。
图24 是本发明的拨扣结构示意图。
图25 是本发明的拨盘结构示意图。
图26-29 是本发明的后手柄换向的流程示意图。
图30 是本发明的保险旋钮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1 是本发明的保险旋钮处的结构爆炸图。
图32 是本发明的锁体上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 是本发明的锁体上锁时去除天地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4 是本发明的锁体上锁时去除天地钩和连接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5 是本发明的锁体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6 是本发明的锁体开锁时去除天地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参照图1-36,一种电子锁,其包括前面板1、后面板2、锁体3,所述前面板1 上安装有应急电源组件4、滑盖组件5、手柄换向组件6、离合机构组件,所述后面板2 上安装有手柄游离组件7、保险旋钮组件8。本发明中的离合机构组件是一通用结构,不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3,所述应急电源组件4 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1 一角上的底座402 和集成PCB 板409 以及喇叭408,所述集成PCB 板409 上设有可外接电源的USB 接口413、防撬开关411、用于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数据线412,所述喇叭408 安装在底座402 与集成PCB板409 之间与集成PCB 板409 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防撬开关411 初始时被压装在前面板1与门之间处于正常状态,当前面板1 被撬时,防撬开关411 凸出前面板1,此时集成PCB 板409发送报警信号给门锁系统,喇叭408 进行报警。本发明取消了报警装置的联动机构,采用防撬开关411 的直接报警,降低故障率,也降低了成本。并且采用USB 接口413 作为应急电源,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施例所述集成PCB 板409 上还设有系统重启键410。现有的指纹锁一般都不具备重启功能,一旦出错就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本发明的集成PCB 板409 上集成一系统重启键410,方便使用。本实施例所述底座402 上开设有正对系统重启键410 的重启孔403,以及正对USB 接口413 设置的USB 电源孔404 和正对喇叭408 设置的扩音孔405。
本实施例所述底座402 上开设有喇叭槽407,所述喇叭408 由集成PCB 板409 压装在喇叭槽407 内,方便喇叭408 的安装。本实施例所述底座402 上开设有固定槽406 并通过固定槽406 固定安装在前面板1 上,使得底座402 定位方便,安装快捷。本实施例所述集成PCB 板409 通过螺钉固定在前面板1 上。
实际使用当门锁安装到门上时候,由于防撬开关411 高于锁的前面板1,此时防撬开关411 受到挤压到与锁的前面板1 齐平的位置,此时门锁系统检测到防撬开关411 的状态,不会报警。当有人撬动锁的前面板1 时,锁的前面板1 与门脱离,此时防撬开关411不再受到挤压,会恢复到高于锁的前面板1 的状态,此时,报警信号通过数据线412 传送到系统,发出报警。本发明将防撬开关411、喇叭408、系统重启键410 和USB 接口413(应急电源)都集成在了一起,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成本低而且故障率低。
参照图4-11,所述滑盖组件5 包括设置在前面板上的指纹头508 和滑盖502,所述滑盖502 上安装有线路板503 和覆盖线路板503 的触摸按键板504,所述线路板503 上集成有液晶屏506 和密码功能键盘,所述滑盖502 滑开时,所述指纹头508 被露出,所述滑盖502 闭合时,所述指纹头508 被覆盖,所述滑盖502 的行程为指纹头508 被覆盖到被露出的距离。本发明将液晶屏506 和密码功能键盘集成在滑盖502 上,滑盖502 滑开时,只需露出指纹头508 就可以使用,缩短了滑盖502 的行程,使滑盖502 滑动更加顺畅稳固,而且密码功能键盘设置在滑盖502 上,使用时不会受滑盖502 打开度的影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仅使用密码开门时不需要打开滑盖502,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所述滑盖502 与前面板1 之间安装有支撑滑盖502 用的扭簧512,扭簧512 的一端与滑盖502 连接,其另一端与前面板1 连接。扭簧512 无论是在滑盖502 打开还是闭合状态下,扭簧512 都对滑盖502 有支撑作用,避免滑盖502 在使用过程中产品晃动,而且使得只需将滑盖502 滑动一半多一点的行程,滑盖502 就会自动上滑(下滑),并且自动定位,手感好,使用方便。前面板1 上有一个扭簧固定柱507,滑盖502 上有一个扭簧固定柱509,扭簧512 的两端有两个固定孔510 和511 分别安装到扭簧固定柱507 和扭簧固定柱509 上,将扭簧512 与前面板1 和滑盖502 固定好。
本实施例所述滑盖502 上设有滑轨,所述前面板1 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道,使得滑盖502 滑开闭合时比较顺畅。本实施例所述密码功能键盘是由硅橡胶触摸按键505 组成。本实施例所述触摸按键板504 通过胶或卡扣方式与滑盖502 固定连接。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简单的结构,在同等使用指纹头、密码功能键盘、液晶屏的状态下,有效将滑盖的行程降低到只有40mm,将密码键盘的高度增加到了15mm,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有效利用空间的同时,滑盖在滑动时有自动引导功能,滑盖全部滑开和完全闭合时还有定位功能,使得滑盖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滑盖502,线路板503,触摸按键板504 形成一个整体。再将扭簧512 的固定孔511 安装到前面板1 上的扭簧固定柱507 上,将整体滑盖沿着滑槽放入到前面板1 中,到达一定位置后,将再将簧512 的固定孔510 安装到滑盖502 上的扭簧固定柱509 上,整体安装完成。在使用时,在滑盖502 完全闭合状态下时,如图9,此时在扭簧512 向下的力的作用下,滑盖502 处于不会滑动的情况,开关门时不会产生晃动。在使用指纹开门时,将滑盖502 向上滑动一般多一点的行程(超过20mm 一点)左右,此时扭簧512 运动状态如图10 所示,此时扭簧512 产生向上的推力,会带动整体滑盖502 自动上滑,直到滑盖502 顶部限位的位置,滑盖502 滑到顶部后(40mm 左右),扭簧512 还对滑盖502 有向上的支撑力,此时滑盖502 在开关门时候也不会产生晃动。如图11 所示。滑盖502 向下运动的过程效果一样。
参见图12-18,所述手柄换向组件6 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1 的外表面安装有一可绕其转动的前手柄601,所述前手柄601 位于前面板1 内表面的端面上安装有与其联动的换向卡盘607,所述换向卡盘607 上设有位设两侧的第一卡点608 和第二卡点609,所述前面板1 的内表面在换向卡盘607 的一侧安装有可朝着前面板1 里外方向移动的换向压块602,所述换向压块602 靠近换向卡盘607 的一侧上设有凸块605,当换向压块602 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605 可与第一卡点608 或第二卡点609 卡牢,所述前手柄601 处于右开状态或左开状态,当换向压块602 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605 与第一卡点608 和第二卡点609均脱离,所述前手柄601 可进行右开状态和左开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通过换向卡盘607和换向压块602 的配合实现前手柄601 左右开换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高,而且换向卡盘607 和换向压块602 的安装位置是在前面板1 内前手柄601 旁的空余部位,以及换向压块602 的移动方向的设置,均不占用其他结构部件的空间,使得占用空间小。
本实施例所述前面板1 的内表面上设有安装换向压块602 的安装槽611,所述安装槽611 内设有换向压块602 沿着移动的导轨612,使换向压块602 朝前面板里外方向稳定移动,不会左右摇晃。
本实施例所述换向压块602 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可沿导轨612 移动的导向凸点606,方便换向压块602 移动。
本实施例所述换向压块602 的内端开有圆孔604,所述圆孔604 与前面板1 之间安装有弹簧(图中未标示)。换向压块602 通过弹簧(图中未标示)的弹力来复位,该弹簧(图中未标示)的长度根据换向卡盘607 的高度和圆孔604 的深度来决定,并且使用适合的强度。本实施例所述换向压块602 的外端设有可供按压的圆柱形凸起603,方便操作换向压块602。
安装时,先将换向卡盘607 固定在前手柄601 上与前手柄601 联动,将合适的弹簧(图中未标示)放入到换向压块602 里端的圆孔604 中,并将换向压块602 放入到前面板1上的安装槽611 中,此时换向压块602 上两个对称的导向凸点606 在安装槽611 内的导轨612 内作为导向,使得换向压块602 可朝着前面板1 的里外方向移动。前手柄601 为左开状态时,安装完成后,由于换向压块602 内安装的弹簧(图中未标示)的存在,换向压块602上的凸块605 与换向卡盘607 上的第二卡点609 卡牢,此时前手柄601 可正常的向下按压开门,松开后复位到水平位置,参见图15。在需要前手柄601 换向时,朝着前面板1 的方向向里按压换向压块602 上的圆柱形凸起603,换向压块602 内安装的弹簧(图中未标示)受到挤压,换向压块602 朝着面板方向向里滑动,此时换向压块602 上的凸块605 与换向卡盘607 上的第二卡点609 脱离,见图16,此时前手柄601 可向上转动,见图17。将前手柄601转动180 度后,此时前手柄601 已经变为右开状态,松开换向压块602 上的圆柱形凸起603,换向压块602 内安装的弹簧(图中未标示)恢复,换向压块602 朝着前面板1 相反的方向滑动外移,使得换向压块602 上的凸块605 与换向卡盘607 上的第一卡点608 卡牢,此时前手柄601 可正常的向下按压开门,松开后复位到水平位置,见图18,前手柄601 换向就完成,操作非常方便。
参见图19-29,所述手柄游离装置7 包括盖设在后面板2 上的后面板盖板702、安装在后面板2 上的后手柄710、由前后手柄带动转动后开锁的方棒704,所述方棒704 的前端穿设过锁体3 后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图中未显示)与前面板1 上的前手柄601 连接,所述方棒704 的后端与后手柄710 不联动地穿设在后手柄710 的手柄孔内,所述后手柄710 上连接有与其联动的拨扣708,所述后面板2 和后面板盖板702 之间设置有与拨扣708 连接后联动的拨盘705,所述拨盘705的中间设有一异形孔711,所述方棒704 可在异形孔711 内自由转动个45°到55°或由异形孔711 带动转动地穿设在异形孔711 内,当前手柄601 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带动方棒704 转动时,所述方棒704 在异形孔711 内自由转动,后手柄710不被联动,如图22,当后手柄710 通过拨盘705 的异形孔711 带动方棒704 转动时,前手柄601 不被联动,如图23。本发明的方棒704 与前面板1 上的前手柄601 是通过通用的离合机构组件连接,方棒704 与后面板2 上的后手柄710 不是直接联动连接,而是通过一拨盘705联动连接,当前手柄601 转动时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带动方棒704 转动开锁,此时方棒704 可在异形孔711 内自由转动,不带动拨盘705 转动,此时后手柄710 不会被方棒704带动转动,当后手柄710 转动时,带动拨盘705 转动,拨盘705 的异形孔711 带动方棒704转动开锁,此时离合器处于脱离状态,前手柄不会被方棒704 带动转动,从而实现了前后手柄游离。
本实施例所述拨盘705 的异形孔711 内设有沿其径向内凸的斜对称的触面712、713 并将异形孔11 分割成斜对称的两圆弧段,所述方棒704 能在圆弧段内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异形孔711 并且其两斜对角的侧面分别与触面712、713 接触连接能由触面712、713带动转动。
本实施例所述拨盘705 上均设有用于两面均能与拨扣708 连接联动的连接孔,本实施例共设了6 个连接孔,三个连接孔706 是用于手柄左开时与拨扣708 连接,三个连接孔707 是用于手柄右开时与拨扣708 连接,使得拨盘705 的两面与拨扣708 连接后分别实现左右开门锁,提高通用性,减少库存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所述拨扣708 上设有与其垂直用于与拨盘705 连接联动的凸起点709,本实施例设有3 个凸起点709,可分别与三个连接孔706 和三个连接孔707 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拨盘705 的两侧设有凸出的翼片714、715,防止拨盘705 在使用过程中从后面板盖板702 内脱离出来。
本实施例所述后面板盖板702 设有比拨盘705 外形略大的用于取出拨盘705 的取出孔703,当门锁需要换向时,只需将拨盘705 对准取出孔703,就能从后面板盖板702 内取出后翻面再装入即可使用。
本实施例所述方棒704 的前面大半段是一方形结构,其后面小半段是一圆形结构。方棒704 的圆形结构端安装在后手柄710 的手柄孔内,使其与后手柄710 不联动。方棒704 的方形结构与拨盘705 的异形孔711 配合,可以在异形孔711 内自由转动,使方棒704与后手柄710 不联动,或是由异形孔711 的触面712、713 带动转动实现方棒704 与后手柄710 的联动。
本发明以左开门锁为例,在使用时,将拨扣708 安装在后面板2 的手柄,使其与后手柄710 联动,在将拨盘705 上的连接孔706 与拨扣708 上有三个凸起点709 对齐并通过紧配的方式卡牢,再将后面板盖板702 固定在后面板2 上,安装完成后如图19 所示,最后将方棒704 插过拨盘705 的异形孔711 直到方棒704 的圆形端插入到后面板2 的手柄孔中,插入方棒704 后的效果如图20 所示。全部安装完成后,拨盘705 的位置如图21 所示,两个翼片714 和715 处于水平位置,翼片714 处于右边。实际使用时方棒704 的另外一段穿过锁体3 一直到前面板1 的离合机构组件处。电子前面板采用的是放置在前面板1 内的离合机构组件,此结构为通用性结构,不详细说明。在使用前手柄601 开门时,前手柄601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带动方棒704 转动,方棒704 的转动可以将门锁打开。此时方棒704 逆时针转动不超过45 度,由于拨盘705 中间的异形孔711 的形状结构,方棒704 逆时针转动时不会带动拨盘705 的转动,同时由于方棒704 插入后面板手柄孔的部分为圆形部分,此时方棒704 也不会带动后手柄的转动,如图22 所示。当使用后手柄710 开门时,后手柄710带动与其联动的拨扣708,如前所述拨盘705 上的异形孔706 与拨扣708 上有三个凸起点709 对齐并通过紧配的方式卡牢,所以拨扣708 带动拨盘705 逆时针转动,拨盘705 上的两个触面712 和713 会带动方棒704 逆时针转动,此时可以从内把门锁打开,拨盘705 不会脱离后面板盖板702,如图23 所示。由于前面所述,前手柄601 通过离合机构组件与方棒704 连接,此时前面板1 的离合机构组件处于脱离状态,不会带动前手柄601 的转动。综上所述,此时,前手柄601 开门时,后手柄710 不会转动,后手柄710 开门时,前手柄601 也不会转动,前后手柄游离成功。当门锁需要改变方向时,如图26-29 所示,将后手柄710 通过换向结构逆时针(或顺时针,具体视换向的具体结构,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旋转90 度,此时拨盘705 也旋转了90 度,如图27 所示。此时由于后面板盖板702 上有一个比拨盘705的外形略微大的取出孔703,此时通过一定的简单的工具即可将拨盘705 取出,如图28 所示。取出后,将拨盘705 翻一个面,再放入后面板盖板702 上的取出孔703 中,并将其压紧。此时拨盘705 上的右开时连接孔707 与拨扣708 上有三个凸起点709 对齐并通过紧配的方式卡牢,再将后手柄710 继续逆时针旋转90 度,释放换向装置,使得后手柄710 换向完成。此时门锁变成右开,拨盘705 两个翼片714 和715 处于水平位置,但是方向互换,翼片714 处于左边的位置,如图29 所示。在此换向的过程中,为了视图清楚描述,将后面板盖板702 脱离了后面板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将后面板盖板702 拆离后面板2。换向完成后,前手柄601 开门时,方棒704 依然不会带动后手柄710 的旋转。后手柄710 开门时也依然不会带动前手柄601 的旋转,前后手柄依然处于游离的结构状态。
参照图30、31,所述保险旋钮组件8 包括一安装在后面板2 上的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感应线路802、保险旋钮809,所述保险旋钮809 上连接有由其带动联动的保险拨片804,所述保险拨片804 与后面板2 之间安装有可伸出至保险拨片804 的多个凸起孔813 内限位或缩进压簧806 内不影响保险旋钮809 转动的钢珠,所述保险拨片804 上设置有磁钢807,所述磁钢807 在保险旋钮809 转动至保险状态或常开状态时会分别与感应线路802上的对称的两磁性检测点803 和812 重合,此时感应线路802 检测到重合信号发送反锁信号或常开信号给门锁系统,门锁系统将离合机构组件设置成常闭状态或常开状态。
本实施例的保险旋钮组件8 由保险旋钮809、感应线路802、保险拨片804、钢珠805、压簧806 组成。其中,后面板2 上有保险旋钮孔811 和压簧放置孔808。感应线路802上有两个对称的磁性检测点803 和812。保险拨片804 上凸起的一头放置有磁钢807,圆形部分有三个凸起孔813,保险旋钮809 上有固定卡槽810 和转态指示点814,安装时,先将感应线路802 安装到后面板2 上,再将保险旋钮809 插入保险旋钮孔811,再将压簧806 放入到压簧放置孔808,并将钢珠805 放在压簧806 上,最后将保险拨片804 套入到保险旋钮809中,凸起孔813 刚好把钢珠805 压牢,同时通过卡环和固定卡槽810 把保险拨片804 固定在保险旋钮809 上并与其联动。安装完成后,保险旋钮809 可以自由转动,并通过三个小凸起孔813 和钢珠805 进行卡位。假设保险旋钮809 的转态指示点814 在中间朝上的位置为正常转态,左边为保险转态,右边为常开转态。当人在家时,为了增加安全性,将保险旋钮809的转态指示点814 旋转到左边水平水平,此时凸起孔813 和钢珠805 有一个限位,避免保险旋钮809 的晃动,同时保险拨片上的磁钢807 与磁性检测点812 位置重合,感应线路802 检测到该重合信号,给系统发出反锁的信号,此时系统会将离合机构组件设置为常闭转态,此时在门外通过指纹密码验证时,离合机构组件不起作用,在门外无法打开门锁。同理,当为了方便要使用通道锁功能时候,将保险旋钮转到右边水平位置,此时系统将离合机构组件设置为常开转态,不需要指纹或密码的验证也可以将门打开。本功能与本发明中的锁体的功能结构结合,取消了锁体上的机械反锁和通道锁装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避免了儿童单独在家的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如果发生了儿童单独在家导致的误操作,目前市场上的其他锁只能将门锁破坏才可以进入,也浪费很多时间,而本发明在发生以上情况时候,还可以用机械的应急钥匙将门锁打开,所以提高了儿童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32-36,所述锁体包括一锁壳301,所述锁壳301 内安装有一能上下移动的联动滑板305、能左右滑动的主锁舌302、释放舌306、双向触发舌304、由手柄带动转动的拨叉303,所述联动滑板305 上开设有一斜设的驱动滑槽308,所述主锁舌302 上设置有插装在驱动滑槽308 内并能沿驱动滑槽308 移动带动主锁舌302 左右滑动的滑动柱322,所述联动滑板305 上设置有由拨叉303 转动带动上移的拨柱314 ;所述释放舌306 的后端杆上安装有一卡扣310,所述卡扣310 在联动滑板305 上移时与联动滑板305 上的卡口311 配合固定联动滑板305 ;所述双向触发舌304 上设置有驱动柱315,所述联动滑板305 的最下端设有由驱动柱315 挤压后带动联动滑板305 上移后解扣的滑动圆弧319,所述联动滑板305 与锁壳301 之间设有复位的扭簧324 ;所述锁壳301 上在主锁舌302 的后方安装有一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由其触发报警的报警系统连接,所述主锁舌302 上设有触发触发器的触发件,当主锁舌302 处于开锁和上锁状态时,所述触发件与触发器不接触触发,当主锁舌302 处于半弹出假锁状态时,所述触发件与触发器接触触发,报警系统报警。本发明采用联动滑板305 来带动主锁舌302 开锁或上锁,降低了主锁舌302 弹出时对锁壳301 的撞击,降低了关门时的噪音,也延长了锁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实现双向触发舌304、释放舌306、主锁舌302 的同步弹出,使用者只需要关门即可将所有锁舌全部弹出,避免遗忘导致的不安全性。双向触发舌304 同时起到触发和锁舌的作用,增加了锁止点,提高了锁体的安全性能。本发明采用一个触发器就能实现假锁报警,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在开锁和上锁状态时,触发件不会碰触挤压触发器,极大的降低了触发器受到触碰挤压的时间,极大的延长了触发器的寿命,减少了由于器件损耗导致的产品故障。
本实施例所述驱动滑槽308 与水平的夹角范围在50-60°之间,优选为56°,在不增加使用者开门力度的同时,将开门角度缩小在30 度以内,实现开门角度的优化。
本实施例所述锁壳301 内还安装有由主锁舌302 带动上下移动的上天地钩307和下天地钩323,所述主锁舌302 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连接片329,所述连接片329 上设置有上导向柱316 和下导向柱317,所述上天地钩307 上设置有与上导向柱316 配合使上天地钩307 上下移动的上导向槽327,所述下天地钩323 上设置有与下导向柱317 配合使下天地钩323 上下移动的下导向槽328。本发明的天地钩都安装在锁体一边上,可同时取出或安装,在遇到不需要安装天地钩的门时,可以很方便的取出,极大提高了锁体的通用性,也降低了库存。
本实施例所述上天地钩307 和下天地钩323 上均开设有移动槽330,所述锁壳1的盖体(图中未显示)上设置有分别与移动槽330 配合使上天地钩307 和下天地钩323 上下移动的固定柱318,图中固定柱318 是示意用的,实际就是在盖体上的。
本实施例所述主锁舌302 上开设有导向槽321,所述锁壳301 上设置有与导向槽321 配合使主锁舌302 左右移动的导向柱322。
本实施例所述释放舌306 是一对称的带一定弧度的三角形结构,其上在卡扣310的前侧设有一使卡扣脱离卡口的左压簧312,在卡扣310 的后侧设有一与左压簧312 配合驱使释放舌306 进入门框的右压簧309。
本实施例所述双向触发舌304 的后端与锁壳301 之间设有复位压簧331。本实施例所述触发器是一行程开关325。触发器也可以是采用电子单簧管或是其他类似可以触发报警的器件。
本实施例所述触发件是一设置在主锁舌302 尾端上的圆弧凸起块326。所述触发件可以是设置在联动滑板305 或是其他类似结构上采用圆弧触碰点或其他形状的凸起块。
本发明开门时候,按压手柄转动拨叉303 带动联动滑板305 向上移动,主锁舌302缩入到锁壳301 内,两个天地钩307、323 向中间移动,此时,门锁处于打开转态,卡扣310 进入到联动滑板305 的卡口311 内,释放手柄,联动滑板305 不会滑动,主锁舌302 不会弹出,上天地钩307 和下天地钩323 也处于未锁闭转态,联动滑板305 受到扭簧324 的力的作用,如图35 所示,此时用户可将门打开。关门时,双向触发舌304 和释放舌306 受到门框的作用向锁壳301 里移动,左压簧312 受到挤压对卡扣310 产生推力,但是由于释放舌306 上的卡扣310 与联动滑板305 的卡口311 卡牢,左压簧312 的力量不足以推动卡扣310 向右移动,联动滑板305 未能移动。在释放舌306 向右移动的同时,双向触发舌304 也向右移动,此时其上的驱动柱315 向右移动挤压联动滑板305 上的滑动圆弧319,使联动滑板305 向上产生一定的位移,此时卡扣310 与联动滑板305 上的卡口311 内处于非受力状态,在释放舌306和左压簧312 的作用下,卡扣310 向右移动,对右压簧309 产生压迫并脱离卡口311。当门完全关闭时,释放舌306 在压簧309 和312 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进入门框,双向触发舌304 在其后端压簧作用下也向左移动进入门框,双向触发舌304 上的驱动柱315 也向左移动,联动滑板305 上的滑动圆弧319 不再受到驱动柱315 挤压和阻挡,在扭簧324 的力的作用下,联动滑板305 向下移动带动主锁舌302 向左运动,主锁舌302 带动上天地钩307 和下天地钩323 向上下两边运动,门被锁牢,如图32 所示。
在开门或关门过程中,当主锁舌302 缩入锁壳301 内时,主锁舌302 尾端的圆弧凸起块326 处于行程开关325 的后方,此时行程开关325 处于空置状态,不会触发报警系统的报警开关。当主锁舌302 完全弹出时,主锁舌302 尾端的圆弧凸起块326 处于行程开关325的前方,此时行程开关325 亦处于空置状态,不会触发报警系统的报警开关。当主锁舌302处于假锁的半弹出状态时,主锁舌302 尾端的圆弧凸起块326 触屏挤压到行程开关325,行程开关325 受触碰挤压达到系统设定的时间上限后(一般为2-3 秒),报警系统开始报警。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安装有应急电源组件、滑盖组件、手柄换向组件、离合机构组件,所述后面板上安装有手柄游离组件、保险旋钮组件;
所述应急电源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一角上的底座和集成PCB 板以及喇叭,所述集成PCB 板上设有可外接电源的USB 接口、防撬开关、用于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数据线,所述喇叭安装在底座与集成PCB 板之间与集成PCB 板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防撬开关初始时被压装在前面板与门之间处于正常状态,当前面板被撬时,防撬开关凸出前面板,此时集成PCB 板发送报警信号给门锁系统,喇叭进行报警;
所述滑盖组件包括设置在前面板上的指纹头和滑盖,所述滑盖上安装有线路板和覆盖线路板的触摸按键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液晶屏和密码功能键盘,所述滑盖滑开时,所述指纹头被露出,所述滑盖闭合时,所述指纹头被覆盖,所述滑盖的行程为指纹头被覆盖到被露出的距离;
所述手柄换向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前面板的外表面的可绕其转动的前手柄,所述前手柄位于前面板内表面的端面上安装有与其联动的换向卡盘,所述换向卡盘上设有位设两侧的第一卡点和第二卡点,所述前面板的内表面在换向卡盘的一侧安装有可朝着前面板里外方向移动的换向压块,所述换向压块靠近换向卡盘的一侧上设有凸块,当换向压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可与第一卡点或第二卡点卡牢,所述前手柄处于右开状态或左开状态,当换向压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与第一卡点和第二卡点均脱离,所述前手柄可进行右开状态和左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手柄游离组件包括盖设在后面板上的后面板盖板、安装在后面板上的后手柄、由前后手柄带动转动后开锁的方棒,所述方棒的前端穿设过锁体后通过离合机构组件与前面板上的前手柄连接,所述方棒的后端与后手柄不联动地穿设在后手柄的手柄孔内,所述后手柄上连接有与其联动的拨扣,所述后面板和后面板盖板之间设置有与拨扣连接后联动的拨盘,所述拨盘的中间设有一异形孔,所述方棒可在异形孔内自由转动或由异形孔带动转动地穿设在异形孔内,当前手柄通过离合机构组件带动方棒转动时,所述方棒在异形孔内自由转动,后手柄不被联动,当后手柄通过拨盘的异形孔带动方棒转动时,前手柄不被联动;
所述保险旋钮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后面板上的与门锁系统连接的感应线路、保险旋钮,所述保险旋钮上连接有由其带动联动的保险拨片,所述保险拨片与后面板之间安装有可伸出至保险拨片的多个凸起孔内限位或缩进压簧内不影响保险旋钮转动的钢珠,所述保险拨片上设置有磁钢,所述磁钢在保险旋钮转动至保险状态或常开状态时会分别与感应线路上的对称的两磁性检测点重合,此时感应线路检测到重合信号发送反锁信号或常开信号给门锁系统,门锁系统将离合机构组件设置成常闭状态或常开状态;
所述锁体包括一锁壳,所述锁壳内安装有一能上下移动的联动滑板、能左右滑动的主锁舌、释放舌、双向触发舌、由手柄带动转动的拨叉,所述联动滑板上开设有一斜设的驱动滑槽,所述主锁舌上设置有插装在驱动滑槽内并能沿驱动滑槽移动带动主锁舌左右滑动的滑动柱,所述联动滑板上设置有由拨叉转动带动上移的拨柱;所述释放舌的后端杆上安装有一卡扣,所述卡扣在联动滑板上移时与联动滑板上的卡口配合固定联动滑板;所述双向触发舌上设置有驱动柱,所述联动滑板的最下端设有由驱动柱挤压后带动联动滑板上移后解扣的滑动圆弧,所述联动滑板与锁壳之间设有复位的扭簧;所述锁壳上在主锁舌的后方安装有一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由其触发报警的报警系统连接,所述主锁舌上设有触发触发器的触发件,当主锁舌处于开锁和上锁状态时,所述触发件与触发器不接触触发,当主锁舌处于半弹出假锁状态时,所述触发件与触发器接触触发,报警系统报警。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PCB 板上还设有系统重启键。
3.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与前面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滑盖用的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滑盖连接,其另一端与前面板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上设有滑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道。
5.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盘的异形孔内设有沿其径向内凸的斜对称的触面并将异形孔分割成斜对称的两圆弧段,所述方棒能在圆弧段内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异形孔并且其两斜对角的侧面分别与触面接触连接能由触面带动转动。
6.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盘上均设有用于两面均能与拨扣连接联动的连接孔。
7.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棒的前面大半段是一方形结构,其后面小半段是一圆形结构。
8.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滑槽与水平的夹角范围在50-60°之间。
9.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内还安装有由主锁舌带动上下移动的上天地钩和下天地钩,所述主锁舌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上导向柱和下导向柱,所述上天地钩上设置有与上导向柱配合使上天地钩上下移动的上导向槽,所述下天地钩上设置有与下导向柱配合使下天地钩上下移动的下导向槽。
10.如权利要求1~9 之一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舌是一对称的带一定弧度的三角形结构,其上在卡扣的前侧设有一使卡扣脱离卡口的左压簧,在卡扣的后侧设有一与左压簧配合驱使释放舌进入门框的右压簧。
CN201510230938.7A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子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89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0938.7A CN104878995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0938.7A CN104878995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子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8995A CN104878995A (zh) 2015-09-02
CN104878995B true CN104878995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94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093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8995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8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5942A (zh) * 2015-09-22 2015-12-16 成都普泰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式指纹锁
CN105178727B (zh) * 2015-10-15 2017-09-19 坚士锁业有限公司 智能锁
CN105625807B (zh) * 2016-03-04 2018-06-22 苏州琨山通用锁具有限公司 电子门锁金属后盖弹片式固定装置
CN106022289B (zh) * 2016-05-31 2021-09-03 广州御银自动柜员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采集仪旋转装置
CN105976482B (zh) * 2016-07-07 2019-03-29 珠海龙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指纹锁
CN106088841B (zh) * 2016-07-27 2018-08-24 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及智能锁的反锁方法
CN206458179U (zh) * 2016-10-13 2017-09-01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
CN106639649A (zh) * 2016-12-02 2017-05-10 杭州六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的滑盖机构
CN107386800B (zh) * 2017-03-17 2022-05-13 广东逸家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门锁的滑盖式控制装置
CN110320824A (zh) * 2018-03-28 2019-10-1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468472A (zh) * 2018-03-31 2018-08-31 李浩远 一种防盗锁
CN108756464B (zh) * 2018-07-30 2023-06-27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结构
CN109930902B (zh) * 2019-03-28 2024-03-29 陈浩强 一种快开门锁
CN110528966A (zh) * 2019-09-12 2019-12-03 深圳市罗漫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
CN110805362A (zh) * 2019-11-20 2020-02-18 石门县腾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电子锁
CN113107277B (zh) * 2021-05-19 2022-07-05 上海安威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把手及应用有该把手的锁具结构
CN114837496B (zh) * 2022-03-30 2024-01-05 深圳吉门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5839Y (zh) * 2003-07-07 2004-08-25 李振兴 一种双向执手锁
KR100897022B1 (ko) * 2007-06-29 2009-05-25 주식회사 씨큐넥스 이중잠금기능을 갖는 디지털 도어록
GB2458889A (en) * 2008-03-31 2009-10-07 William Ho Door lock having fingerprint reading device, keypad and mechanical locking means
DE202008012880U1 (de) * 2008-06-11 2009-02-26 Moredna Technology Co., Ltd. Türschloss
CN201722986U (zh) * 2010-05-07 2011-01-26 赖中武 手柄旋转方向可调节的门锁
GB2490503A (en) * 2011-05-03 2012-11-07 Tlj Attendance Systems Ltd Multi-point lock handle with biometric and keypad input
CN202266100U (zh) * 2011-09-13 2012-06-06 浙江伟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滑盖的密码指纹锁
CN202954643U (zh) * 2012-08-04 2013-05-29 李建航 新型结构锁
CN204677007U (zh) * 2015-05-08 2015-09-30 宁波市海希尔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8995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8995B (zh) 一种电子锁
CN204677007U (zh) 一种电子锁
CN101006239B (zh) 动力释放双重锁定式锁具
US10907381B2 (en) Electronic door lock with a monitoring unit
JP2020011708A (ja) 感知式自転車ロック構造
CN110080628A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208618938U (zh) 一种模块化门锁
CN102864987B (zh) 上下左右四面全能锁定机构及抽屉式保管箱
CN206174675U (zh) 一种新型防盗门锁装置
CN206182574U (zh) 一种具有电子密码锁定装置的手提箱
CN209761052U (zh) 一种机电锁体
CN110424823B (zh) 一种柔性锁体离合装置
CN210032953U (zh) 适于智能锁具的双控制系统
CN111608494A (zh) 一种全自动安全锁体
CN201539196U (zh) 一种实现布/撤防功能的防盗门
CN109763713B (zh) 一种智能面板锁
CN201024766Y (zh) 手机接收报警锁
CN210858281U (zh) 一种新型双系统抽屉锁
CN201190468Y (zh) Id数码锁的复位装置
CN216866293U (zh) 一种无源具有状态检测功能的锁具
CN212428367U (zh) 一种可机电分离的电子锁体
CN201560638U (zh) 密码保险防盗门锁装置
CN208152800U (zh) 一种便捷的推拉钩锁
CN210768163U (zh) 一种柔性锁体离合装置
CN212336957U (zh) 电子机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