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515B -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1515B
CN104871515B CN201380067916.2A CN201380067916A CN104871515B CN 104871515 B CN104871515 B CN 104871515B CN 201380067916 A CN201380067916 A CN 201380067916A CN 104871515 B CN104871515 B CN 104871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ime
upstream bandwidth
authorization message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79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1515A (zh
Inventor
孙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1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1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2Establishing a time schedule for servicing the requ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中间通信设备或者下游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自身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同轴电缆线路已广泛地部署在世界各地。然而,传统电缆接入难以满足未来用户的需求。
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N Protocol over Coaxial Distribution Network,EPOC),是能够适应有线电视网络各种应用场景(包括光纤段与同轴段)的下一代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ybridFiber Coaxial,HFC)接入技术。
然而,现有EPOC系统中,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需要向媒介转换器(Media Converter,MC)发送控制消息以实现对MC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控制,同时,OLT还需要单独向同轴网络单元(Coaxial Network Unit,CNU)发送另一控制消息以实现CNU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控制。这种发送控制机制中,需要针对MC以及CNU分别进行计算并发送两个控制消息,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以实现通信系统中上行信号的高效控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其中,第一时刻为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指示的时刻起,经过预定的时延后的时刻,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第一往返时延RTT。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可以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停止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时刻等于第一时刻经过带宽授权时间长度时的时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结合第一及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预定的时延,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RTT,生成的。
结合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时延可以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结合第一方面所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可以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可以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可以为GATE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又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三时间戳,所述第三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时间戳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第三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之后,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往返时延RT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RTT生成的,所述第二RTT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T。
结合第二方面及第一、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结合第二方面所有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可以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可以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可以为GATE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结合第三方面第一、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开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指示的时刻起,经过预定的时延后的时刻,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结合第四方面及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时延可以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结合第四方面及第一、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或为同轴媒介转换器CMC,或为光铜单元FCU,或为同轴线路终端CLT。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三时间戳,所述第三时间戳用于控制,接收到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时间戳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第三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之后,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设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时段;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或为同轴媒介转换器CMC,或为光铜单元FCU,或为同轴线路终端CLT。
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可以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和预定的时延之和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第二方面中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通信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
第八方面,提供又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第五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通信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
第九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第六方面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间通信设备或者下游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保护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EPOC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信号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GATE消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交互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五中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五、八中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五中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信号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七中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交互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信号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保护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给出了EPOC网络架构,其中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下连接有多个媒介转换器(Media Converter,MC),每个MC又分别连接多个同轴网络单元(CoaxialNetwork Unit,CNU)。其中,MC可以是同轴媒介转换器(Coaxial Media Converter,CMC),也可以是光铜单元FCU(Fiber Coaxial Unit,FCU),也可以是同轴线路终端(Coaxial LineTerminal,CLT),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无论MC具体为何设备,其应当具有媒介转换的功能,即能将来自CNU的电域信号(或者射频信号)转化为发往OLT的光信号,能将来自OLT的光信号转换为电域信号(或者射频信号)发往CNU。相应的,OLT通过光纤与MC连接,故OLT与MC之间的信号传输域为光域;MC通过同轴电缆或者其他方式与CNU连接,故MC与CNU的信号传输域为同轴域。图1中,OLT与传输网络连接(图中未示出),实现与网络侧的互通,CNU与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图中未示出),最终实现用户的接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仅为示例,实际组网中,一个OLT下可以通过同轴分路器(coaxial splitter)最终连接多个CNU,也可以通过光分配节点(OpticalDistribution Node,ODN)连接多个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还可以同时混接多个CNU和ONU。OLT与MC通过光纤连接,中间可能存在相应的ODN、光放大器或其他中继设备(图中未示出),MC与CNU通过同轴电缆连接,中间可能存在同轴分路器、放大器等中继设备(图中未示出)。
该系统中,下行方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OLT下发的光信号,经过MC转换成电信号,广播到所有连接的CNU,CNU选择自身的业务数据,丢弃其他CNU或ONU的数据;上行方向采用突发模式(burst mode),各个CNU在预先分配的时频资源块内发送数据到MC,MC经过组装,再转换为光信号,在OLT分配的时段内上传到OLT。突发模式一般是指,在时间维度上非持续性占用带宽资源发送数据,可以适用于时分复用和正交频分复用等调制方式。
其中,在CNU发送上行信号时,需要OLT以及MC进行带宽资源分配,否则,不同CNU发送的上行信号可能会因为占用了同样的通信资源而导致接收相应的上行信号的MC或者OLT无法确定上行信号的来源,从而引起接收端的信号冲突。
在这种架构中,通常需要OLT根据MC和CNU各自的时延,以及相应的带宽请求,分别向各个MC以及各个CNU发送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如GATE消息(参见标准文件IEEE 802.3av-2009),以控制各CNU以及各MC发送上行信号时所占用的通信资源。这种方法中,OLT需要根据各MC以及各CNU的带宽请求,基于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DBA)算法分别计算给各MC及各CNU分配的上行带宽,并分别发送相应的带宽分配消息给各MC以及各CNU。可见,这种场景中,OLT需要分别知道各MC和各CNU的往返时延,并分别对每个MC及每个CNU进行独立的DBA调度,同时针对一个CNU的上行控制至少需要下发一个针对该CNU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以及一个针对与该CNU连接的MC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导致带宽分配效率较低,且带宽分配过程本身占用了较多的通信资源。
在另一种方法中,OLT只对各个MC的上行带宽进行分配,然后各个MC根据其分配到的带宽对与其连接的各个CNU的上行带宽进行分配。这种方法中,需要OLT对MC进行带宽分配,MC再对CNU进行带宽分配,也存在带宽分配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流程的复杂度也较高,对MC的计算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控制上行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上行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中,利用MC和CNU之间存在的固定延时,MC和CNU可共用同一个带宽分配消息以控制上行信号的发送,其中MC和CNU中的一个设备可选择将该带宽分配消息指示的发送时刻偏移所述固定时延后作为发送时刻,另一个设备直接以该带宽分配消息指示的发送时刻作为发送时刻,这样,OLT只需一次带宽分配、一个带宽分配消息即可实现对CNU和MC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控制,提高了EPOC系统中上行带宽的分配效率,降低了上行信号发送的控制复杂度,且减少了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中,图1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比如,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OLT通过光纤下连多个中心局(Central Office,CO),每个CO分别通过铜线或双绞线下连多个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CPE到CO、以及CO到OLT的上行信号都以突发方式发送。这种场景中,OLT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OLT,CO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MC,CPE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CNU。
再如,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干路OLT通过光纤下连多个支路OLT,每个支路OLT分别通过光纤下连多个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ONT到支路OLT、以及支路OLT到干路OLT的上行信号都以突发方式发送。这种场景中,主干路OLT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OLT,支路OLT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MC,ONT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CNU。所不同的是,EPOC中从CNU到MC为电域信号,而本场景中从ONT到支路OLT为光信号,不过本发明的基本方法和核心思想不变,仍可以应用于这种场景。与之类似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OLT通过光纤下连多个干路ONT,每个干路ONT分别通过光纤下连多个支路ONT,支路ONT到干路ONT、以及干路ONT到OLT的上行信号都以突发方式发送。
再如,比如,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局端(如Cable局端设备)下连多个终端(如Cable终端设备),每个终端分别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多个用户终端,其中,无线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方式、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的方式、3G的方式,相应的,多个终端(如Cable终端设备)可以以直接的方式或者间接的方式(间接的方式可以包括信号的转化、处理等,如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化、不同频率的电信号之间的转化)将来自局端设备的信号发往用户终端的信号,同时以相对应的方式将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发往局端。其中,从用户终端到终端、以及从终端到局端的上行信号都以突发方式发送。这种场景中,局端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OLT,终端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MC,用户终端相当于EPOC系统中的CNU。
下面,将结合具体各个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应当说明的是,每个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区分和指代,每个实施例中的这种区分和指代是相互独立的。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中,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其中,从第三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号,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信号为上行信号,上行信号以突发模式发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通信设备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设备,而一个第二通信设备下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实现本实施例。
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其中,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接收到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时起,经过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时间时的时刻,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和预定的时延二者之和,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第一往返时延RTT。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停止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时刻等于第一时刻经过带宽授权时间长度时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预定的时延,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第二RTT,生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包括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下面将结合EPOC系统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如前所述,EPOC系统仅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其中一个场景,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EPOC系统中,OLT根据各CNU的带宽请求,以及相应的DBA算法和业务等级协定等策略共同决定各CNU上行带宽的分配,再将分配好的上行通信资源以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形式告知各CNU,各CNU根据自身所分配到的通信资源发送上行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带宽请求也有可能来自MC,在混合网络中,还有可能来自ONU,OLT可以根据预定的算法对相应的带宽请求进行计算处理,从而做出合理的带宽分配。
具体的,在EPOC系统中,带宽的请求和分配可以分为通过轮询周期实现。如可以是,在一个轮询周期内,OLT根据上一个轮询周期内接收到的带宽请求分配各CNU在本轮询周期内的带宽授权,并通过带宽授权消息下发分配的带宽授权,各CNU在各自获得的带宽授权内发送上行数据并根据动态的上行带宽需求(如根据等待的上传队列确定)发送下一个轮询周期的带宽请求,以这种方式循环,从而实现了上行通信资源的分配和上行通信的通畅。
其中,带宽请求、上行带宽授权具体的承载方式不限,可以是约定用某种以太网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OAM)消息承载,可以约定用某种应用层报文承载,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承载。优选的,可以通过报告(REPORT)消息承载带宽请求,通过授权(GATE)消息下发上行带宽授权。
因为EPOC系统中在OLT与MC之间的上行信号发送是时分复用或时分复用多址的方式,上行通信资源表现为不同的时隙。时隙是指用于传输信号的很短的一段时间长度,相应的英文表述可以是Time Slot,也可以是Time Quantum,还可以是Tributary Slot。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了用于指示接收到该上行带宽消息的MC或CNU开始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信息,以及发送上行数据的持续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相应的EPOC系统中,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上行带宽授权是OLT分配给各个CNU的,相应的MC可以根据OLT分配给各个CNU的上行带宽授权确定自身的上行发送时间窗口。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即可实现了对MC和CNU的上行发送的控制。OLT可以利用一个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以广播的形式下发给所有的MC和/或CNU,这个广播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携带了各MC和/或CNU所分配到的上行带宽授权;OLT也可以通过单播的形式将各MC和/或CNU所分配到的上行带宽授权分别发送给各MC和/或CNU,每个单播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携带了各自的上行带宽授权。
在EPOC系统中,OLT为了各MC和/或ONU的上行的信号不产生冲突,在带宽分配过程中需要计算好各CNU上行信号(通过相应的MC)最终达到OLT的时间段,从而使得各CNU的上行信号达到OLT的时间段相互错开。
在计算各CNU的上行信号达到OLT的时间段的过程中,OLT是基于相应的时延时间确定CNU的上行信号达到OLT的时间的。具体的,比如,OLT下发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了一个时间长度t1(一个例子中可以用两个时间戳来指示这个时间长度),这个时间长度t1用于指示:在接收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时起经过该时间长度t1时开始发送上行信号。那么该上行信号到达OLT的时刻应该是从发送该上行带宽授权时(假设发送时的时刻为T0)起,经过该时间长度t1以及时延tr两者之和的时间后的时刻T1。那么有T1=T0+t1+tr,OLT显然可以知道上行带宽授权下发的时刻T0,以及其自身分配的t1,故只需知道相应的时延tr即可推知CNU上行信号到达OLT的时刻T1。如此,OLT可以知道各CNU上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从而避免信号冲突。
其中,时延是事先预知的。该时延可以是从OLT发送消息给MC到OLT收到MC回复的消息过程中的光域的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也可以是从OLT下发消息CNU到OLT接收到CNU回复的消息过程中的总时延,该总时延一般包括光域的往返时延,同轴域的往返时延以及相应的信号在MC的缓存处理时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时延,为从OLT下发消息CNU到OLT接收到CNU回复的消息过程中的总时延。每个CNU的时延tr可能是不同的。
OLT可以获取各CNU的时延,可选的,可以是本地存储设备保存的,可以是向保存有该时延信息的通讯设备查询获知的,可以是网管配置的,也可以是OLT通过既定的方法测得的。
具体的,OLT可以通过向MC发送约定的测量时延的消息,如多点控制协议(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MPCP)消息,MC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时间戳Timestamp0更新本地时钟为Timestamp0,并在消息指示的Timestamp1时刻发送回复消息,该回复消息中本应承载MC本地时刻(即Timestamp1)的位置承载Timestamp1’,其中Timestamp1’=Timestamp1-TR,TR为MC所获得的,包括同轴域的往返时延和同轴域上行信号在本地缓存处理时间。OLT接收到回复消息获知接收时刻Timestamp2,则Timestamp2-Timestamp1’=Timestamp2-Timestamp1+TR,可以看出Timestamp2-Timestamp1等于光域的RTT,所以RTT+TR等于从OLT下发消息CNU到OLT接收到CNU回复的消息过程中的总时延。
在另一场景中,MC在接收到测量时延的消息后,MC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时间戳Timestamp0更新本地时钟为Timestamp0,并在消息指示的Timestamp1时刻发送回复消息,该回复消息中承载MC本地时刻(即Timestamp1)。OLT接收到回复消息获知接收时刻Timestamp2,则可获得Timestamp2-Timestamp1,也即测量出光域的RTT。MC还通过另一消息(该消息的具体承载方式不限,如可为MPCP消息或OAM消息)将MC所获得的同轴域的往返时延和同轴域上行信号在本地缓存处理时间之和TR,或者单独发送相应的往返时延和/或缓存处理时间,发送给OLT,如此,OLT也能获得相应的总时延。
在另一场景中,CNU在接收到测量时延的消息后,CNU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时间戳Timestamp0更新本地时钟为Timestamp0,并在消息指示的Timestamp1时刻发送回复消息,该回复消息中承载CNU本地时刻(即Timestamp1)。OLT接收到回复消息获知接收时刻Timestamp2,则可获得Timestamp2-Timestamp1,也即测量出光域和同轴域的总RTT。
下面,将结合附图2,图3,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如图2的通信系统中。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住限制。其中,从第三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号,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信号为上行信号,上行信号以突发模式发送。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域称为第一传输域,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传输域称为第二传输域。其中,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是OLT,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MC,第三通信设备可以是CNU,相应的,第一传输域为光域,第二传输域为同轴域。
步骤101,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RTT。获取的方式可以是本地保存,也可以是向外地查询并获取,也可以是网管配置,还可以是本地测量的(具体测量方法可参见OLT测量光域的RTT的方法)。
步骤102,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域中的最大突发容量和第二传输域的传输线速率确定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或缓存时延)。
其中,最大突发容量一般通信系统中有相应的规定,如在EPOC系统中,可以规定分配给某个CNU的时隙最多为4个(仅为示例),而每个时隙最多传输10M(仅为示例)的信号,那么该系统中最大突发容量即为40M。当然,通信系统中还可以设定某个CNU的最大突发容量,那么相应的缓存处理时间也可根据该设定的最大突发容量确定。以第三通信设备为例,最多4个时隙最大突发容量为40M为例,而如果根据第二传输域的传输速率需要8个时隙的时间才能传输40M的数据,那么至少需要将最先到达的数据缓存4个时隙,再开始通过第一传输域传输数据。
当然,缓存处理时间也可以设置更长的时间,如可以等所有来自第二传输域的突发数据全部接收完之后,再开始向第一传输域传输该突发数据。值得说明的是,缓存处理时间也可以等于零,如当第二传输域的线传输速率大于第一传输域的线传输速率,则可不缓存直接发送。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可以由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或第三通信设备设定为固定值或动态值。
步骤103,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分别发送所获得的第二传输域中的RTT,以及相应的缓存处理时间,或者两者之和。具体发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也可以自行确定该缓存处理时间,并把该确定的缓存处理时间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设备可以自行确定第二传输域的RTT和缓存处理时间两者之和,并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
以上步骤101-103均为可选步骤,如在组网过程中以上数据均已配置好了,则无需进行以上步骤。
步骤104,第一通信设备根据获得的,第二传输域中的RTT与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或两者之和,以及第一传输域中的RTT下发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具体第一通信设备如何获得第二传输域中的RTT与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之和,以及第一传输域中的RTT,不限于步骤101-103中的方法。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三通信设备上行带宽请求以及其他上行带宽请求,基于其与第三通信设备间的总时延直接给第三通信设备分配带宽,不直接给第二通信设备分配带宽,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分配到的带宽确定自身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时隙。
步骤105,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
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基于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请求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信息。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只需里面携带了相应的带宽授权即可,该消息可以是OAM消息,可以是应用层报文,也可以是其他消息类型。
优选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可以为GATE消息。如图4所示,该图仅为示例,该GATE消息是一个给多个设备一起分配带宽的消息。图中左边一列表示消息中携带的具体信息,而右边一列的数值表示信息的长度。其中,目的地址可以是组播地址或者广播地址。图4中给4个设备分配了上行带宽授权,这四个设备的编号分别为1,2,3,4,各自所分配到的带宽分别是(授权#1开始时刻,授权#1开始时刻+授权#1长度),(授权#2开始时刻,授权#2开始时刻+授权#2长度),(授权#3开始时刻,授权#3开始时刻+授权#3长度),(授权#4开始时刻,授权#4开始时刻+授权#4长度)。一般来说,接收到该授权消息的被授权设备先根据图中的“时间戳”(通常,该“时间戳”为OLT发送该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更新本地时钟,再在消息中指定的开始时刻开始发送上行数据,发送持续的时长为该被授权设备所分配的授权长度。
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在图4的例子中,第一等待时间长度为消息中携带的时间戳与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开始时刻的时间差,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在经过第一等待时间长度时开始发送上行数据。当然,该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与第三通信设备是相对应的,如编号为1的第三通信设备,在图4的例子中,那么与之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即为图中的“时间戳”和授权#1开始时刻这两个时间点(也即两个时间戳)。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表示方式还可以是直接发送一个等待时间长度,而不是用两个时间戳的时间差的方式,这样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后,直接在该发送的等待时间长度指示的时间长度后开始发送上行数据。GATE消息可以是单播的形式发送的,如针对每一个接收设备单独发一个包含了该接受设备分配到的带宽授权的GATE消息。GATE消息还可以同时包括分配给第二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
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可以包含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相应的,该带宽授权时间长度可以用两个时间戳表示,也可以直接用一段时间长度表示。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用于指示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
步骤106,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解析该消息并获取其中包括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具体可以是直接转发相应的消息,这种情况下,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与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内容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承载的方式。例如,在EPOC系统中,在光域中承载带宽授权消息为光信号,而在同轴域中承载带宽授权消息为时频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可选的,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类型可以不同于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类型,如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可为GATE消息,而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OAM消息或者媒体接入计划(Media Access Plan,MAP)消息,消息类型不同但其携带的内容信息基本相同。值得说明的是,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携带了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的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
可选的,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还可以是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基础上生成的,如在EPOC系统中,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本地将第一通信设备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光域的带宽授权(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时隙)“翻译”或者说“转化”为同轴域的带宽授权(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块)。值得说明的是,第二通信设备本身不进行带宽分配,其只进行带宽授权、授权时间长度或者带宽资源的转化,换句话说,第二通信设备不对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授权时间长度或者说通信资源总量进行调配。比如在EPOC系统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对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为一个时隙(假使一个时隙的带宽为10M),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在同轴域给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带宽授权中携带的带宽授权也是10M,但其表现为10个时频资源块(假使一个时频资源块的带宽为1M)。值得说明的是,如果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对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超出了第二传输域的通信传输能力的话,第二通信设备可按支持的最大资源能力对第三通信设备进行调配。
具体的,以EPOC系统为例,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对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为N个时隙(可以从GATE消息中的授权长度中获知),假使一个时隙的带宽为10M,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则进行转化,假使一个时频资源块的带宽为1M,则第二通信设备则计算得知第三通信设备所分配的带宽授权在第二传输域内表现为10*N个时频资源块,第二通信设备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指定10*N个可用的时频资源块给第三通信设备M。第二通信设备在收到第一上行带宽分配消息后,解析并获知第三通信设备分配到的时隙,然后即可根据,同轴域RTT以及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缓存的时间,确定其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的时间窗口(或者时间段)。之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该时间窗口确定上述的10*N个可用的时频资源块,以保证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能在所述的时间窗口关闭之前传输给第二通信设备。一般来说,光域中的传输线速度是大于同轴域的传输线速度的,所以理论上讲只要能保证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能在第二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窗口关闭之前发送完就可以,所以第三通信设备开始发送突发数据的时刻(一般来说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指定的开始时刻)可以适当提前,也可以适当延后。当然为了防止信号出现抖动,适当提前发送为较优的选择。
步骤107,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上行的突发数据。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二传输域中的带宽授权的表现形式,第三通信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向上发送突发数据。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一传输域中的带宽授权的表现形式,则将其转化为第二传输域的带宽授权的表现形式,之后,再根据第二传输域的带宽授权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一般适用于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占用有不小于特定值的线速率的情形,也就是说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传输突发数据的最小线速率都能够保证: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发送完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
具体的,以EPOC系统为例,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二传输域中的时频资源块的形式,第三通信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向上发送突发数据。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一传输域中的时隙的形式,则将其转化为第二传输域的时频资源块的形式,之后,再根据第二传输域的带宽授权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一般适用于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占用有不小于特定值的线速率的情形(如第二通信设备下只下挂了第三通信设备,再如第三通信设备固定占用若干个子载波),也就是说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传输突发数据的最小线速率都能够保证: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发送完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
步骤108,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其中,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接收到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时起,经过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时间时的时刻,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和预定的时延二者之和,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第一往返时延RTT。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因为第一通信设备是基于第一传输域和第二传输域的总的RTT以及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下发上行带宽授权给第三通信设备的,而没有单独给第二通信设备分配上行带宽,所以第二传输设备作为传输中间节点,需要自行确定其上行突发信号所占用的通信资源。
根据之前所述EPOC中的例子可以知道,第一通信设备计算得的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到达第一通信设备的时刻为T1=T0+t1+tr,其中T0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t1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时间长度,tr为第一传输域的RTT、第二传输域的RTT以及第三通信设备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三者之和,T1为信号达到第一通信设备的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正是基于T1=T0+t1+tr下发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所以第一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在(T0时刻)发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t1+tr)的时间开始接收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第二通信设备欲使得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信号在T1时刻达到第一通信设备,则需要在接收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t1+tr-第一传输域的RTT)的时间后开始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也就是在(t1+第二传输域的RTT+第三通信设备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的时间后开始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因为第二传输域的RTT是固定的,第三通信设备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是可配置并且也是相对固定的,故可以把两者之和设定为预定的时延保存在第二通信设备处。当然,还可进一步动态地把该预定的时延报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同时,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停止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时刻等于第一时刻经过带宽授权时间长度时的时刻。换句话说,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之间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
在另一种情景中,参见图5,该场景中的实施方式与以上介绍的方式相似,区别在于,具体的第一时间等待长度用两个时间戳来标识。图5中,最上面的横线表示第一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中间的横线表示第二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下方的横线表示第三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
具体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图5中t1),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图5中t2)。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其中,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二通信设备时钟与第一通信设备时钟并不是同步的,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时,将本地时钟的时间更新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其中,第一时刻为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指示的时刻起,经过预定的时延后的时刻,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第一往返时延RTT。第三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时,将本地时钟的时间更新为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并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在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开始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该突发数据后,可能需要相应的缓存处理时间(缓存处理时间最小可以为0,图5中的示例不为零),用以防止信号抖动。从图中也可以看出,t3即为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时刻即第一时刻。显然的,在第二通信设备的本地时钟中,t3等于t2、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RTT、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中的缓存处理时间三者之和。因为第一RTT和相应的缓存处理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这里把两者之和称为预定的时延。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停止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时刻等于第一时刻经过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预定的时延,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RTT,生成的。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间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自身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一种的第二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实施例一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现相应的方法,两个实施例基于相同的原理,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如图6所示,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的突发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开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一接收模块从接收到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时起,经过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时间时的时刻,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和预定的时延二者之和,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第一往返时延RTT;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一种相类似的方案中,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开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指示的时刻起,经过预定的时延后的时刻,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或为同轴媒介转换器CMC,或为光铜单元FCU,或为同轴线路终端CLT。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能实现实施例一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所有功能,具体的各个功能以及实现细节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见实施例一。值得说明的,除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相应的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实现,其他功能大都都由处理模块实现。
在一种情景中,上述通信设备可以是如图7中的设备。具体的,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7中的处理器实现的。具体的,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如处理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也可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以上仅为举例,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相应的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的功能由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例性画出一个)发送器件以及接收器件实现,可以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发送模块可以整合在一个器件中成为一个发送器件,不同的接收模块也可以整合在一个器件中成为一个接收器件,或者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整合在一起成为收发器件。在另一种情景中,可选的,如图7中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存储设备里可以存储相应的程序代码、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处理器可以实现处理模块的功能。可选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分别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以及用于通信设备内部器件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在又一种情形中,在EPOC系统中,上述通信设备可以是如图8中的媒体转换器。具体的,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8中的控制器实现的。具体的,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如控制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也可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以上仅为举例,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第一发送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同轴发送机实现,第二发送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光发送机实现,第一接收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光接收机实现,第二接收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同轴接收机实现,可以理解,可选的,相应的发送机和接收机可以整合在一起成为收发器件。该通信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器、解码器、星座映射模块、傅里叶变换模块、星座解映射模块、反傅里叶变换模块。来自光域的信号经过光接收机接收后由解码器进行解码,解码后的信号进行重新编码,编码后的信号经过星座映射和傅里叶变换承载到相应的时频资源块中,再通过相应的同轴发送机发送出去;来自同轴域的信号经过同轴接收机接收后先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和星座解映射,再进行解码操作,解码后的信号进行重新编码,最后由光发送机发送出去。这中间可能还涉及信号的处理。图8中,各器件的连接方式仅为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自身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用于实现实施例一的方法,同理实施例一中的方法可应用本通信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以及实施例二中提供的通信设备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实施例一、二、三基于相同的原理,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通信设备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通信设备,而一个第三通信设备下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实现本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和预定的时延之和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数据。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可以为实施例二中所介绍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自身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其中,从第三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号,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信号为上行信号,上行信号以突发模式发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通信设备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设备,而一个第二通信设备下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实现本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方法相类似,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借鉴、印证。
所述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减去预定的时延,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定的时延,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第一往返时延RT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的所述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带宽分配消息起,经过第一等待时间长度时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RTT生成的,所述第二RTT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RTT。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下面,将结合附图2,图9,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如图2的通信系统中。
步骤201,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RTT。获取的方式可以是本地保存,也可以是向外地查询并获取,也可以是网管配置,还可以是本地测量的(具体测量方法可参见OLT测量光域的RTT的方法)。
步骤202,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传输域中的最大突发容量和第二传输域的传输线速率确定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或缓存时延)。
步骤203,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分别发送所获得的第二传输域中的RTT,以及相应的缓存处理时间,或者发送两者之和。具体发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因为第一通信设备进行带宽分配时,需要保证下发的带宽授权消息携带的等待时间需大于第二传输域中的RTT与相应的缓存处理时间两者之和。
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也可以自行确定该缓存处理时间,并把该确定的缓存处理时间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设备可以自行确定第二传输域的RTT和缓存处理时间两者之和,并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
以上步骤201-203均为可选步骤,如在组网过程中以上数据均已配置好了,则无需进行以上步骤。
步骤204,第一通信设备根据获得的第一传输域中的RTT下发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三通信设备上行带宽请求以及其他上行带宽请求,基于其与第二通信设备间的RTT直接给第三通信设备分配带宽,不直接给第二通信设备分配带宽。
步骤205,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别的带宽授权。
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基于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请求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只需里面携带了相应的带宽授权即可,该消息可以是OAM消息,可以是应用层报文,也可以是其他消息类型,优选的,可以为GATE消息。
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第一等待时间长度为消息中携带的时间戳与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开始时刻的时间差,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在经过第一等待时间长度时开始发送上行数据。
不同于实施例一的是,虽然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但由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带宽分配是基于第一传输域的RTT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指示确定自身发送上行突发数据的时间窗口(或时间段),而第三通信设备需要提前一个时间量即行发送上行数据,这个提前量可以等于第二传输域的RTT和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两者之和。
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相应的,该带宽授权时间长度可以用两个时间戳表示,也可以直接用一段时间长度表示。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用于指示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
步骤206,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减去预定的时延,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定的时延,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第一往返时延RTT。其中,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携带了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的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解析该消息并获取其中包括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指示第三通信设备在接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第二等待时间开始发送上行突发数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与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承载的方式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在EPOC系统中,在光域中承载带宽授权消息为光信号,而在同轴域中承载带宽授权消息为时频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可选的,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类型可以不同于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类型,如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可为GATE消息,而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OAM消息或者媒体接入计划(Media Access Plan,MAP)消息。
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基础上生成的,如在EPOC系统中,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本地将第一通信设备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光域的带宽授权(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时隙)“翻译”或者说“转化”为同轴域的带宽授权(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块)。值得说明的是,第二通信设备本身不进行带宽分配,其只进行带宽授权或者带宽资源的转化,换句话说,第二通信设备不对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或者说通信资源的总量进行调配。比如在EPOC系统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对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为一个时隙(假使一个时隙的带宽为10M),那么第二通信设备在同轴域给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上行带宽授权中携带的带宽授权也是10M,但其表现为10个时频资源块(假使一个时频资源块的带宽为1M)。
关于带宽分配情况不再展开,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关内容。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第三通信设备开始上传突发数据的的是第二等待时间,而非第一等待时间。
步骤207,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上行的突发数据。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二传输域中的带宽授权的表现形式,第三通信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向上发送突发数据。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一传输域中的带宽授权的表现形式,则将其转化为第二传输域的带宽授权的表现形式,之后,再根据第二传输域的带宽授权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一般适用于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占用有不小于特定值的线速率的情形,也就是说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传输突发数据的最小线速率都能够保证: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发送完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
具体的,以EPOC系统为例,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二传输域中的时频资源块的形式,第三通信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向上发送突发数据。如果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带宽授权表现为第一传输域中的时隙的形式,则将其转化为第二传输域的时频资源块的形式,之后,再根据第二传输域的带宽授权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一般适用于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占用有不小于特定值的线速率的情形(如第二通信设备下只下挂了第三通信设备,再如第三通信设备固定占用若干个子载波资源),也就是说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传输域中传输突发数据的最小线速率都能够保证: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发送完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
步骤208,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的所述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带宽分配消息起,经过第一等待时间长度时的时刻。
同时,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停止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时刻等于第一时刻经过带宽授权时间长度时的时刻。换句话说,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之间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因为第一通信设备是基于第一传输域的RTT下发上行带宽授权给第三通信设备的,而没有单独给第二通信设备分配上行带宽,所以第二传输设备作为传输中间节点,在根据第一上行带宽授权里指示的时间为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配置相应的发送时间窗口的同时,还需指示第三通信设备提前向其发送突发数据。
根据之前所述EPOC中的例子可以知道,第一通信设备计算得的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到达第一通信设备的时刻为T1=T0+t1+第一传输域的RTT,其中T0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t1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时间长度,T1为信号达到第一通信设备的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正是基于T1=T0+t1+第一传输域的RTT下发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所以第一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在(T0时刻)发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T1=T0+t1+第一传输域的RTT)的时间开始接收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第二通信设备欲使得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信号在T1时刻达到第一通信设备,则需要在接收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t1的时间后开始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因为从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到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来自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这中间有(第二传输域+缓存处理时间)的延时,故第三通信设备需提前这么长的时间就开始发送突发数据。
在另一种情景中,参见图10,该场景中的实施方式与以上介绍的相似,区别在于,具体的第一时间等待长度用两个时间戳来标识。图10中,最上面的横线表示第一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中间的横线表示第二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下方的横线表示第三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图中t1),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图中t2)。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三时间戳,所述第三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时间戳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即图中t2-Δt),所述第三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之后,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往返时延RTT。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RTT生成的,所述第二RTT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T。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间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四中的第二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实施例四提供的方法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实施例四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现相应的方法,两个实施例基于相同的原理,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如图6所示,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用于控制,接收到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减去预定的时延,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定的时延,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往返时延RTT;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的突发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设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时段;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一种相类似的方案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三时间戳,所述第三时间戳用于控制,接收到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时间戳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第三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之后,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设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时段;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或为同轴媒介转换器CMC,或为光铜单元FCU,或为同轴线路终端CLT。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能实现实施例四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所有功能,具体的各个功能以及实现细节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见实施例四。值得说明的,除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相应的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实现,其他功能大都由处理模块实现。
在一种情景中,上述通信设备可以是如图7中的设备。具体的,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7中的处理器实现的。具体的,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如处理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也可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以上仅为举例,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相应的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的功能由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例性画出一个)发送器件以及接收器件实现,可以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发送模块可以整合在一个器件中成为一个发送器件,不同的接收模块也可以整合在一个器件中成为一个接收器件,或者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整合在一起成为收发器件。在另一种情景中,可选的,如图7中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存储设备里可以存储相应的程序代码、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处理器可以实现处理模块的功能。可选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分别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以及用于通信设备内部器件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在又一种情形中,在EPOC系统中,上述通信设备可以是如图8中的媒体转换器。具体的,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8中的控制器实现的。具体的,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如控制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也可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以上仅为举例,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第一发送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同轴发送机实现,第二发送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光发送机实现,第一接收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光接收机实现,第二接收模块的功能通过图中同轴接收机实现,可以理解,可选的,相应的发送机和接收机可以整合在一起成为收发器件。该通信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器、解码器、星座映射模块、傅里叶变换模块、星座解映射模块、反傅里叶变换模块。来自光域的信号经过光接收机接收后由解码器进行解码,解码后的信号进行重新编码,编码后的信号经过星座映射和傅里叶变换承载到相应的时频资源块中,再通过相应的同轴发送机发送出去;来自同轴域的信号经过同轴接收机接收后先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和星座解映射,再进行解码操作,解码后的信号进行重新编码,最后由光发送机发送出去。这中间可能还涉及信号的处理。图8中,各器件的连接方式仅为示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间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用于实现实施例四的方法,同理实施例四中的方法可应用本通信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实施例四提供的方法,以及实施例五中提供的通信设备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实施例四、五、六基于相同的原理,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通信设备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通信设备,而一个第三通信设备下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实现本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四中的第一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四中的第三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四中的第二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数据。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实施例五种所述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中间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其中,从第三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号,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信号为上行信号,上行信号以突发模式发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通信设备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设备,而一个第二通信设备下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实现本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与实施例一、四的方法相类似,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借鉴、印证。
所述的方法包括: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时间时开始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减去预定的时延,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定的时延,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往返时延RTT。
可选的,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RTT生成的,所述第二RTT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RTT。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种的方法的基本步骤相同,下面仅就不同之处进行描述,相同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主借鉴实施例四以及实施例一中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将结合附图2,图11,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施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如图2的通信系统中。
步骤301,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第三通信设备,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
不同于实施例四的是,第二通信设备仅直接转发相应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或者仅改变该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承载形式,或者仅对该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表现形式进行”转发”、“翻译”或“转换”,而不对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实质内容进行变更。
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相应的,该带宽授权时间长度可以用两个时间戳表示,也可以直接用一段时间长度表示。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用于指示分配给第三通信设备的带宽。
步骤302,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
步骤303,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时间时开始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减去预定的时延,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定的时延,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往返时延RTT。
不同于实施例四的是,第三通信设备不是直接按照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的指示的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确定上行突发数据发送的起始时刻,而是提前第二传输域中的RTT以及第三通信设备的信号在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两者之和的时间,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上行突发数据。
在另一种场景中,参见图10,该场景中的实施方式与以上介绍的相似,区别在于,具体的第一时间等待长度用两个时间戳来标识。图10中,最上面的横线表示第一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中间的横线表示第二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下方的横线表示第三通信设备时钟的时间轴。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可选的,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与实施例四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下发的是第二时间戳,而实施例四中第二通信设备下发的是第三时间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下游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七中的第三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实施例七提供的方法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实施例七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实现相应的方法,两个实施例基于相同的原理,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如图6所示,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的信息,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由第二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处理模块,用于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设置为,接收到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经过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的时间时的时刻,其中,所述第二等待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减去预定的时延,所述第一等待时间长度大于所述预定的时延,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消息并接收到回应消息的过程中的往返时延RTT;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在另一可选的场景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具体的,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能实现实施例七中的第三通信设备的所有功能,具体的各个功能以及实现细节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见实施例七。值得说明的,除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相应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实现,其他功能大都由处理模块实现。
在一种情景中,上述通信设备可以是如图7中的设备。具体的,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以是如图7中的处理器实现的。具体的,相应的处理功能可以固化在相应的硬件中,如处理器可具体体现为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也可以体现为相应逻辑数组,或者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以上仅为举例,具体用什么样的器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相应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功能由图中的发送器件以及接收器件实现,可以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整合在一起成为收发器件。在另一种情景中,可选的,如图7中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存储设备里可以存储相应的程序代码、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处理器可以实现处理模块的功能。可选的,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分别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以及用于通信设备内部器件之间通信的通信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下游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实施例九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用于实现实施例七的方法,同理实施例七中的方法可应用本通信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实施例七提供的方法,以及实施例八中提供的通信设备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实施例七、八、九基于相同的原理,实施步骤、技术细节上可以相互印证。
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二通信设备下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设备,而一个第一通信设备下也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他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实现本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七中的第二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七中的第一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通信设备相当于实施例七中的第三通信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实施例八中所述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下游通信设备,根据上游通信设备分配给下游通信设备的带宽授权自主确定下游通信设备上行发送突发数据的时间,从而实现一个带宽授权消息控制两个通信设备的上行信号的发送,提高了上行信号发送控制的效率,而且发送控制过程中占用的通信资源也较少,通信系统整体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本领保护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保护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3)

1.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其中,第一时刻为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指示的时刻起,经过预定的时延后的时刻,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第一往返时延RT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还包含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停止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时刻等于第一时刻经过带宽授权时间长度的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预定的时延,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RTT,生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预先确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7.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三时间戳,所述第三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时间戳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第三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之后,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一往返时延RTT;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并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二RTT生成的,所述第二RTT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T。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第一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为GATE消息。
12.一种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从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1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分配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开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从所述第二时间戳指示的时刻起,经过预定的时延后的时刻,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时刻开始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或为同轴媒介转换器CMC,或为光铜单元FCU,或为同轴线路终端CLT。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生成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三时间戳,所述第三时间戳用于控制,接收到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时间戳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第三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之后,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突发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设置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的时段;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预定的时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或为同轴媒介转换器CMC,或为光铜单元FCU,或为同轴线路终端CLT。
24.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由第二通信设备确定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本地时钟,并将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的起始时刻设置为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所指示的时刻减去预定的时延后所得的值,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时延。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延包括所述RTT和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为设定的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突发数据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处的缓存处理时间,所述缓存处理时间大于或等于零。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2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和预定的时延之和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预定的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6至19任意一项所述通信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权利要求20至23任意一项所述通信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突发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同轴网络单元CNU。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往返时延RTT生成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并将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其中,第一RTT是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T,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括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的发送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上行带宽授权消息,所述上行带宽授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为如权利要求24至27任意一项所述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突发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行带宽授权消息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突发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为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协议的同轴分配网络EPOC,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媒介转换器MC。
CN201380067916.2A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4871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0593 WO2015013941A1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515A CN104871515A (zh) 2015-08-26
CN104871515B true CN104871515B (zh) 2017-12-29

Family

ID=5243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7916.2A Active CN104871515B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1515B (zh)
WO (1) WO20150139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2557B (zh) * 2015-10-26 2020-0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下行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0943783B (zh) * 2018-09-25 2022-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的测距方法、olt、onu、光网络系统
CN115884229B (zh) * 2023-01-29 2023-05-12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的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677A (zh) * 2009-09-09 2012-05-23 美国博通公司 基于同轴电缆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c)
CN102740173A (zh) * 2011-04-05 2012-10-17 美国博通公司 对epon mac流量进行分速率的方法以及物理层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0585B2 (ja) * 2010-12-27 2014-10-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アンプを備えたバースト受信機,光アンプ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677A (zh) * 2009-09-09 2012-05-23 美国博通公司 基于同轴电缆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c)
CN102740173A (zh) * 2011-04-05 2012-10-17 美国博通公司 对epon mac流量进行分速率的方法以及物理层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515A (zh) 2015-08-26
WO2015013941A1 (zh)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4903B (zh) 光线路终端通信方法及具有数据结构的设备
CN104541518B (zh) 一种构建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同轴汇聚层的方法和装置
US9184847B2 (en) Dynamic bandwidth assignment in hybrid access network wit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another medium
TWI455501B (zh) 用以延伸乙太網路被動光學網路(epon)中之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訊息的設備
US8027586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ting apparatus
US93191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anag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upstream transmission in a unified optical-coaxial network
CN108370270B (zh) 动态带宽的分配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TWI725274B (zh) 資料通信系統、光線路終端及基帶單元
US808610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dual rate transmission on a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95777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cascaded PON
CN102318280A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运用方法
US9210488B2 (en) Timestamp adjustment in 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 (MPCP) messages for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protocol over coaxial network
US20150326318A1 (en) Relay device, station sid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relay device
CN104871515B (zh)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07065801A1 (en) A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entral communication unit for controlling accesses to a shared medium
US20140099113A1 (en) Managing Downstream Non-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Protocol over Coax (EPoC) Network
JP2007324885A (ja) 光通信方法、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親局光通信装置、子局光通信装置
Lee et al. A two‐step scheduling algorithm to support dual bandwidth allocation policies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ravalos et al. Burst‐by‐burst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XG‐PONs
Kim et al. Real-time demonstration of dynamic MPRS channel bonding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multi-channel 50G-EPON system
US10541829B2 (en) Network devices for scalable point to multipoint networks
JP2009189026A (ja) 受動光網システムおよび局側光伝送路終端装置
Hadjiantonis et al. A novel decentralized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WO2014063014A1 (en)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FOR EPoC
KR100686809B1 (ko) 서비스 품질을 지원하는 동적 대역폭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이더넷 광망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