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9927A -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927A
CN104869927A CN201380067460.XA CN201380067460A CN104869927A CN 104869927 A CN104869927 A CN 104869927A CN 201380067460 A CN201380067460 A CN 201380067460A CN 104869927 A CN104869927 A CN 104869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side
spinous process
escapement
alar part
se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74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927B (zh
Inventor
大卫·C·菲尔德
莎拉·谢
布莱恩·瓦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Is Executed And Is Visitd Benefactor Department
Southern Spine LLC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Is Executed And Is Visitd Benefactor Depart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Is Executed And Is Visitd Benefactor Department filed Critical South Is Executed And Is Visitd Benefactor Department
Priority to CN2017108514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1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9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9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62Devices acting on, attached to, or 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vertebral processes, vertebral facets or ribs ; Tools for such devices
    • A61B17/7068Devices comprising separate rigid parts, assembled in situ, to bear on each side of spinous processes; Too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0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apophyseal or facet joints, i.e. between adjacent spinous or transverse proc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4611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of spin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002/4622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having the shape of a forceps or a clam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002/4625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arts of the instrument during use
    • A61F2002/4628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arts of the instrument during use with linear motion along or rotating motion about an axis transverse to the instrument axis or to the implantation direction, e.g. clam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57Measuring instruments used for implanting artificial joints
    • A61F2002/4658Measuring instruments used for implanting artificial joints for measuring dimensions, e.g. lengt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方案提供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装置和相关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植入一个或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第二附接侧、间隔物托盘和固定构件。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且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在所述间隔物托盘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所述固定构件被配置成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沟槽接合,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附接侧固定所述第二附接侧。

Description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2012年11月16日申请的第61/727,411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和2013年3月15日申请的第61/791,507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权利,这两个临时申请案的全部内容都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在脊柱手术期间使用的装置和与此有关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相邻棘突间提供间隔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背景
脊柱盘和/或其它椎骨变化可以导致脊柱疾病,这经常导致患者不适或甚至瘫痪。例如,位于相邻椎骨间的椎间脊柱盘可以损坏或退化,从而导致盘液损失且因此导致盘挠性损失。另外,盘可以变得更薄,使得椎骨更加靠近在一起;盘的外层和/或纤维环可能撕裂或破裂,和/或向外凸出。小面关节退化也可以导致脊柱疾病。物理创伤(例如,事故、伤害、劳损等)可以导致脊柱变化,且脊柱狭窄可以由于过度骨生长和/或组织增厚而导致椎管变窄。在所有这些病状中,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穿过其中的椎管可以变得狭窄,从而对神经组织造成压力。这些压力可以在身体的各个部分导致疼痛、麻木、虚弱或甚至麻痹。
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一些方法(例如上述方法)限制相邻椎骨相对于彼此的运动,从而通过维持最小的盘间距和/或相邻椎骨周围的空间来限制局部神经组织上的额外压力。已经进行了各种方法来维持这个最小间距,包括盘植入物和脊柱融合。一种方法包括在两个相邻的后向延伸棘突之间植入间隔物,其效果是维持相应椎骨间的最大间距。一些现有的间隔物植入物装置是通过将该装置固定到相邻棘突上来植入。然而,现有的间隔物植入物不提供完全的入口用来在植入后将骨生长促进物质插入间隔物中。另外,现有的间隔物植入物不提供两个相邻植入的间隔物之间的结构完整性。此外,植入现有间隔物植入物装置所需要的程序过于复杂,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来将植入物定位、拧紧和固定至棘突上。
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棘突间间隔植入物。
发明概要
本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方案提供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装置和相关方法。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外表面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第一附接侧以大体上垂直定向而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其中在通过该固定构件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后,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与相邻棘突接合。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设置有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外表面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槽孔是细长的,以沿着其中的一系列距离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紧固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槽孔可以通过夹紧机构变窄并由此被拧紧以固定接收在其中的紧固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设置有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中的每一个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各自以可调节方式载于细长紧固件框架内,以从中沿一系列距离接合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槽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可以被固定在紧固件框架内的选定位置处,且由此与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相距设定距离。
在一个方面,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弓形横截面形状,且是大体上敞开以及可从后向进入。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保留骨生长促进物质以及使间隔物托盘上方和棘突之间的敞开空间最大化,其中所述骨生长促进物质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与相邻棘突接合后可以压紧。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包括两个分离的构件,所述构件之间形成间隔。
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固定构件可以包括下列中至少一个:(a)至少一个蜗杆传动组合件;(b)至少一个齿条和齿轮组合件;(c)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一个螺杆;(d)齿条和棘轮组合件;或(e)至少一个固定螺钉组合件。
在一个方面,存在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其中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独立和递增地驱动,以使所述附接侧的每个末端独立地与相应棘突接合。
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是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且包括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弯曲附接侧和第二弯曲附接侧,其中每个弯曲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适于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相邻部分重叠的偏移末端。
根据包括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一个方面,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具有一个或多个整合构件,用于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整合和连接。
根据各个方面,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在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下方或上方植入。
在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系统。所述棘突间间隔系统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一间隔物托盘,其中所述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中的一个可以可滑动地定位在所述间隔物托盘上。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弯曲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二间隔物托盘,其中每个弯曲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偏移末端。在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上后,当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二棘突以及与第二棘突相邻的第三棘突上时,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弯曲附接侧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大体上平坦附接侧的相应相邻末端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套件。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套件可以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大体上平坦配置;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适于与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重叠的弯曲配置;以及适于持留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植入它们的至少一个插入器械。
所述套件可以包括第一插入器械和第二插入器械,其中第一插入器械适于以第一取向植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且第二插入器械适于以第二取向植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每个插入器械可以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其中第二臂部可以可拆卸地和枢转地附接至第一臂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外表面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第一附接侧以大体上垂直定向而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在间隔物托盘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且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沟槽接合以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其中在通过该固定构件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后,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与相邻棘突接合。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第二附接侧、间隔物托盘和固定构件。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且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在所述间隔物托盘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所述固定构件被配置成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沟槽接合,以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第二附接侧和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包括中心部分、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其中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的内表面相对于中心部分的内表面成角度。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粗锉工具,用于准备棘突间间隔装置在第一棘突和相邻第二棘突之间的植入位置。所述粗锉工具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一臂部,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二臂部,其中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以枢转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粗锉工具还包括从第一臂部的远端延伸的第一测量翼部和从第二臂部的远端延伸的第二测量翼部。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包括被配置成易于插入第一棘突与第二棘突之间的锐利尖端。第一测量翼部和第二测量翼部被配置成通过使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枢转而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方法。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治疗脊柱病症的方法,其包括植入一个或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方法。
附图简述
当结合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来考虑时,将能更好地理解并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附图举例说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实施方案且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三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侧面图。
图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俯视图。图2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后视图。图2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2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
图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链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后视图。图3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
图4A至4E是根据例示性底板和重叠链板实施方案的与棘突间间隔装置整合的固定构件的视图。图4A是两个互连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俯视图。图4B是一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和一个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4C是一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和一个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等距视图。图4D是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外部)视图。图4E是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后视图。
图5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该链板装置显示在连接至第一孔时的最大转动范围。图5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该链板装置显示在连接至第二孔时的最大转动范围。图5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该底板具有呈尺蠖构造的多个重叠孔以接收另一链板装置的紧固件。
图6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渐变的间隔物托盘宽度的一组底板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6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渐变的间隔物托盘宽度的一组链板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
图7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的侧视图。图7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的等距视图。图7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7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等距视图。图7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
图8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8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分解等距视图。图8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分解等距视图。图8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侧视图。
图9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9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分解等距视图。图9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分解等距视图。图9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
图10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
图11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1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整合了用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替代性蜗杆-蜗轮前进机构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11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1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植入在脊柱上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
图1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外部视图。图1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内部视图。图12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等距视图。图12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等距视图。图12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等距视图。图12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侧视图。图12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与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整合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界面的等距视图。图12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与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整合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界面的内部等距视图。图12I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与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整合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界面的外部后视图。图12J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2K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整合了用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替代性前进机构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2L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整合了用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替代性前进机构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
图1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等距视图。图1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万向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3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万向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3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万向手术器械的详细侧视图。
图14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第一臂部的侧视图。图14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4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4D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臂部的侧视图。图14E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4F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
图15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分离的第一和第二臂部的侧视图。图15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的进一步前进(几乎接合)的第一和第二臂部的侧视图。
图16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且示出了未接合机械致动构件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6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且示出了接合的机械致动构件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6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且示出了机械致动构件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的等距视图。
图17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二插入器臂的侧视图。图17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插入器臂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7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插入器臂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7D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侧视图。图17E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7F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
图18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等距视图。图18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固定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视图。图18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固定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侧视图。
图19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放置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挤压器工具的视图。
图20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挤压器工具的侧视图。图20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挤压器工具的等距视图。图20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挤压器工具的替代性侧视图。
图21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侧视图。图21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等距视图。图21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等距视图。图21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俯视图。
图2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可以可调节地在紧固件框架内滑动的延伸紧固件的连接翼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2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单孔的基底翼部的侧视图。
图2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细长槽孔的替代性连接翼部的侧视图。图2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两个细长槽孔的替代性基底翼部的侧视图。
图24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分解侧视图。图24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插入器臂的枢转构件的近视图。图24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插入器臂的枢轴通道的近视图。
图25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粗锉工具的等距后视图。图25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粗锉工具的等距正视图。图24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粗锉工具的侧视图。
图26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6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26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正视图。图26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图26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6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图26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详细剖视图。图26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
图27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7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
图28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等距视图。图28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等距视图。图28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底视图。图28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正视图。图28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侧视图。图28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俯视图。
图29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等距视图。图29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其示出了成角度翼部的转动。图29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其示出了成角度翼部的转动。
图30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正视图。图30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正视图。图30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正视图,其示出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转动。
图31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闭合状态。图31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分解等距视图。图31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详细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闭合状态。图31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详细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闭合状态。图31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详细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打开状态。
图3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2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正视图。图32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2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
图3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3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正视图。图33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3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案。然而,应该理解公开的实施方案只是例示本发明,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性,而只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上任何适当详述的结构不同地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棘突间间隔装置和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使用和制造方法。如上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提供插在相邻椎骨的后向延伸的棘突之间的间隔物,用来维持棘突间的最小间距。因此,设计了单个棘突间间隔装置来限制仅两个相邻椎骨的运动。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系统,其具有可以按照整合的重叠配置植入的至少两个个别棘突间间隔装置。这种整合重叠配置提高了相邻椎骨的稳定性,因为两个附接侧相互接合,从而增加了每个个别附接侧可以接合相应棘突的表面的表面积,因为两个附接侧不需要彼此相邻地附接,而是重叠以使得一个附接侧附接至另一个附接侧的顶部。本发明提出可以单独植入具有两个附接侧(也称为一对底板)的单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其具有整合机构例如其中的孔,用于之后植入具有两个附接侧(也称为一对链板)的重叠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通过固定在每个椎骨的棘突上而被植入到两个相邻椎骨上。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通过固定至相邻椎骨的棘突上并固定至已被植入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邻末端上而植入在下一个相邻椎骨上(例如,在上方或下方)。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此整合配置,第二(和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具有呈弯曲配置的附接侧,以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重叠。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包括整合机构,例如但不限于球窝配置或销和孔(孔或槽)配置、或销和重叠孔配置、或铰链配置、或骨接合尖钉和孔配置,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稳固地重叠,并且在尖钉整合机构的情况下进一步接合棘突。在各个实施方案中,如下进一步所描述,所述整合机构可以允许使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重叠,而不需要所述附接侧的弯曲配置。
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相对于彼此呈大约平行定向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每个附接侧与两个相邻棘突的相应侧对准和选择性接合,以使植入物保持就位。因此,所述附接侧可以在相对于其定向大体上垂直的方向上(例如,沿在它们之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的轴)调整,以允许拉近它们并将它们拧紧在夹在其间的棘突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侧的内表面包括从其突出的多个紧固件(例如,尖齿、倒钩、弯钩、尖钉或任何其它抓持表面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构件),所述紧固件与棘突的表面交界以促进将附接侧附接在棘突上。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紧固件可以位于每个附接侧的边缘和/或角落处或附近,以在植入期间与棘突对齐。
在其中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意图被用于固定在多于两个相邻椎骨上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具有大体上平坦配置,而第二(和任何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以弯曲配置形成,以使得每个附接侧的一部分偏离该附接侧的其余部分,以允许在植入期间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重叠。照此,将偏移部分设定为大约等于或略大于或小于附接侧的厚度的距离。为了改善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至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上,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的外表面可以包括被定向成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的偏移部分(两个装置在此处重叠)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的孔(例如,孔洞、槽孔等)。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一些紧固件插入第一装置中增加了两个装置连在一起的抓扣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植入物的有效性。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用于允许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重叠配置的其它构件。
另外,根据本文所述的各个实施方案,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改进的间隔物托盘,其被配置成在植入后允许增加进入并提供用于在间隔物托盘上方和棘突间的骨生长的增加面积。在植入后进入托盘空间和棘突间的最大敞开空间在提供骨生长促进物质以融合间隔物托盘上方的棘突时是有益的。骨材料的数量和定向可以对其促进骨和其它组织向内生长的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强植入物以及其在椎骨上的固定。通过将间隔物托盘定向成使其在植入时将被定位成接近椎骨,骨和其它组织向内生长通过增加表面积以及骨生长促进物质对于椎骨和其它组织的数量和接近性而改善。间隔物托盘的长度、宽度和围绕由其长度所限定的轴的可旋转位置可以变化。
如所描述,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至少一个附接侧被配置成沿间隔物托盘滑动,以允许附接侧围拢相邻棘突。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接合棘突后将附接侧固定在原位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施方案而变化,其包括但不限于蜗杆传动机构、大小齿轮机构、棘轮和齿轮机构(例如锁带或扎带)、凸轮机构、连接两个附接侧的一个或两个隔开的螺杆、具有仅一个或多个螺杆/齿轮/棘轮机构等的上述机构的任何变型、一个或多个固定螺钉、与固定螺钉组合的单独夹紧构件或其任何组合。
具有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的实施方案允许独立地拧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一侧。照此,所述附接侧可以使用“步移”方法通过在每个机构的增量驱动间交替来拧紧。独立拧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一侧允许附接侧以更紧密和稳固的配置围拢相邻棘突,而不管棘突的不同厚度或形状。另外,如果在拧紧附接侧的每个末端时不提供独立的可变性,棘突间间隔装置可能不会稳固地接合具有不同厚度的相邻棘突。此外,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可以任选地避免必须使用单独的夹紧和/或插入器械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在棘突上,而这是先前的装置实现紧固定所必需的。然而,在下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选择使用额外的插入器械,其可以用于提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初始定向并将棘突间间隔装置附接或夹紧在棘突上,而棘突间间隔装置和其整合的固定构件可以用于实现最终固定和稳定接合到棘突上。然而,本文所述的不包括两个隔开机构的其它固定机构提供单一装置用于固定的额外优点和拧紧两个附接侧的机械固定组件的独特应用,从而简化植入程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其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其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其中在通过该固定构件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后,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与相邻棘突接合。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被定向成接近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每一端。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一端向内延伸。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每一端向内延伸。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侧具有中心部分和从该中心部分朝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翼部,且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和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延伸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位于至少一个翼部上。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翼部具有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延伸紧固件的一个以上的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一个翼部具有用于附接至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向内延伸的一个延伸紧固件。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构件是后向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的中心部分至托盘槽的支承螺钉。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托盘槽在自由运动下接合间隔物托盘以允许在接合固定构件前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的至少20度的横向旋转。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包括T形横截面,且第二附接侧中的托盘槽具有往复式T形。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T形的底部从第一附接侧居中地布置,且横截面形状逐渐缩小至间隔物托盘上的尖端以促进托盘插入穿过韧带以及托盘成角度地插入穿过第二附接侧中的托盘槽。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具有弓形纵向形状,以使得间隔物托盘以后曲率延伸,以促进成角度地插入穿过韧带并插入托盘槽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的至少末端部分以相当于如下文更详细描述在所述侧部附接至枢转插入工具上并靠拢时所产生的弧形的弓形形状延伸。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物托盘在后曲率前垂直延伸,以促进成角度地插入穿过托盘槽。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包括弓形横截面形状,以使得在植入后间隔物托盘在后向上是敞开且可进入的。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保留骨生长促进物质,其中所述骨生长促进物质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与相邻棘突接合后可以压紧。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是至少一个固定螺钉,它从后方向延伸穿过中心部分至托盘槽,将第二附接侧固定在间隔物托盘上成大体上固定位置。在各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a)至少一个蜗杆传动组合件;(b)至少一个齿条和齿轮组合件;(c)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一个螺杆;(d)齿条和棘轮组合件;或(e)至少一个固定螺钉组合件。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其中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独立和递增地驱动,以使所述附接侧的每个末端独立地与相应棘突接合。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具有后向地定位于每个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与第二附接侧上的植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不同,以促进连接至插入器械的正确对应的末端。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是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底板对),且进一步包括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或链板对),该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偏移附接侧和第二偏移附接侧,其中每个偏移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偏移末端,该偏移末端适于重叠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相邻部分上且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接收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的槽孔中。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大体上平坦末端进一步包括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以及在其中形成的用于接收从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具有整合构件,用于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整合和连接。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其枢转地接合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这使得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55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20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后向和前向枢转通过大体上相等的度数。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a)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接收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b)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接收的至少一个插销;(c)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圆顶形下凹接收的圆顶形表面;(d)在偏移末端的内表面上形成且可以与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结构化表面配合的结构化表面;或(e)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具有互补形状的结构化下凹接收的结构化圆顶形表面。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偏移的距离大约等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厚度。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植入在相对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下方位置。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植入在相对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上方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植入在L5-S1椎骨上且包括第一成角度附接侧和第二成角度附接侧,其中每个成角度附接侧包括适于适应骶骨的成角度末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成角度附接侧各自可以选择性地调节,以优化与患者骶骨的解剖结构适配的角度且然后固定选定的角度。与成角度骶骨附接末端相对的末端可以具有从其内表面延伸的骨紧固件和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以允许装置作为底板来接收第二上方定位间隔装置上的紧固件。或者,与成角度骶骨附接末端相对的末端可以偏移且各自具有从其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例如骨紧固尖钉),以允许装置作为链板而被接收在第二上方定位间隔装置一个或多个孔内。两个实施方案构都允许第一和第二间隔装置间的相对角的旋转优化以适配患者的解剖结构。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成角度附接侧的成角度末端进一步包括从内表面以非90度角延伸且适于接合骶骨的一个或多个成角度紧固件。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侧具有中心部分和从该中心部分朝相反的向上和向下方向延伸的两个翼部,且下翼部各自具有适于适应骶骨的成角度末端且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且上翼部各自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延伸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各自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各自具有用于附接至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向内延伸的延伸紧固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下翼部上的骨紧固件各自包括骨螺钉或可移动尖钉或轴向可扩展尖钉,以接合布置成穿过翼部的骨。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下翼部上的骨紧固件进一步包括从其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尖钉,其延伸角度不同于骨螺钉或可移动尖钉被布置成穿过该翼部的角度。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各自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的一个以上的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允许固定的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相对于用于植入在L5-S1椎骨处的骶骨上的棘突间装置枢转最多155度或60度角。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棘突间间隔系统,其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一间隔物托盘,其中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中的一个可以可滑动地定位于所述间隔物托盘上。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其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偏移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二间隔物托盘,每个偏移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偏移末端。
本发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提供:在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上后,当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二棘突以及与第二棘突相邻的第三棘突上时,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偏移附接侧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大体上平坦附接侧的相应相邻末端至少部分重叠。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两个偏移附接侧的偏移末端各自包括整合构件,用于在重叠时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整合和连接。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其枢转地接合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这使得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55度角。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和偏移附接侧包括从内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用于在植入时接合相应的棘突。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偏移附接侧上的大体上平坦末端包括在外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适于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大体上平坦末端重叠的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偏移附接侧的内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套件,其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大体上平坦配置;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适于与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重叠的偏移配置;以及适于持留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植入它们的至少一个插入器械。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具有从第一附接侧延伸的宽度和长度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且其中所述套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不同间隔物托盘宽度的多个具有另外大小的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其包括用于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的构件。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近端和远端是偏移的,用于在握住近端时提供远端的无阻挡视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允许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接合附接侧围绕由臂部的远端上的接合元件限定的轴旋转至少5度或至少10度以及最大30度。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接合元件包括可释放地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上的器械插座的接合突起;用于可移动地支持接合突起的底座;以及在远端延伸越过接合突起的植入物引导件,其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接合附接侧的外表面。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上的接合突起提供接近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上的固定构件的入口,以将第二侧部固定到第一侧部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接合突起是螺纹螺钉,其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上的反旋螺纹器械插座器械接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上的螺纹螺钉是空心的,用于通过其中接近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上的固定构件,以在第二侧与第二臂部接合的同时将第二侧部固定在第一侧部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与第二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不同,以促进连接至插入器械的正确对应的末端。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的近端可以在多于一个选定距离下可释放地连接。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的中心部分可以可释放和可旋转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系统,其包括第一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所述第一附接侧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间隔物托盘。某些实施方案包括第二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具有用于接收间隔物托盘的间隔物托盘槽。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可以围绕用于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的轴可拆卸地和枢转地附接至第一臂部。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进一步包括位于中心部分上的枢轴构件或插销,且第一臂部进一步包括具有朝向近端的开口和朝向远端的弯曲持留边缘的枢轴通道或槽孔,这使得当插销靠着持留边缘可滑动地接合在槽孔中时,第一和第二臂部可拆卸地和枢转地连接以形成铰链,其中该铰链允许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当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分别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接合且第一和第二臂部在铰链处连接时,使臂部的近端靠拢将使间隔物托盘对准并插入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间隔物托盘槽中,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臂部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第二臂部的插销选择性固定到第一臂部的槽孔中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是在第一臂部的中心部分上的与槽孔阻断连通的板片弹簧,以使得第二臂部上的插销在插入槽孔内期间可以使板片弹簧偏斜并在板片弹簧恢复成阻断连通时保持在其中以维持插销靠着持留边缘位于第一臂部上,且其中板片弹簧可以手动脱离与槽孔的阻断连通,以释放插销和分离第一和第二臂部。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术器械包括用于机械致动插入器械以闭合和打开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构件,用于将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拧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机械致动的构件是棘齿条,其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臂部的近端且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臂部的近端,其中棘齿条在其近侧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其与第一臂部的近端上的凸缘接合。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具有预定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指示标记,该预定长度相当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安装侧之间的间距。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进一步包括螺纹轨道和安装在其上的位于第一臂部的近端的外侧的螺母,用于机械地迫使臂部的近端聚到一起。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其包括第一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所述第一附接侧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间隔物托盘。这一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二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具有用于接收间隔物托盘的间隔物托盘槽。这个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配用挤压器工具,用于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挤压器工具具有近端手柄和中心部分和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压紧位置之间的范围内移动的一对远端相对柄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的远端在其中包括挤压器工具导槽和挤压点压痕,用于接收挤压器工具柄脚。所述挤压点允许递送大体上等量的压力通过所述板的每个附接侧,这允许使用单个挤压器工具进行手术植入的创伤比使用多个挤压点和多个挤压工具所需要的创伤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柄脚具有向内延伸的远端挤压器尖端,用于接合在臂部上的相应导槽和挤压点压痕内,其中挤压器工具可以围绕由挤压器尖端限定的轴旋转,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系列接近角以及从植入工具的任一侧接近并挤压臂部,以将对齐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臂部的近端进一步包括固定锁闩,其可以布置在另一个臂部的远端上以使所述臂部相对于彼此固定就位并对齐,以用于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术器械包括用于机械致动插入器械以闭合和打开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构件,用于将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拧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机械致动的构件是棘齿条,其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臂部的近端且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臂部的近端,其中棘齿条在其近侧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其与第一臂部的近端上的凸缘接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具有预定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指示标记,该预定长度相当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安装侧之间的间距。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进一步包括螺纹轨道和安装在其上的位于第一臂部的近端的外侧的螺母,用于机械地迫使臂部的近端聚到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选择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选择器械包括:第一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一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包括第一棘突停止元件和垂直翼模板;和第二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二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包括第二棘突停止元件和垂直翼模板。在所述手术器械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围绕用于定位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以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距的轴以枢转方式连接。所述器械还允许选择在现有植入板的上方或下方的相邻底板或链板。
在所述手术器械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测量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翼模板,它们适于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重叠以测定每个棘突上可用于接合棘突间植入物的间距。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器械测定可用于植入底板装置或重叠链板装置的间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改装所述器械,以使得第一或第二臂部的近端具有附接在其上的测量元件,所述测量元件具有用于记录到另一个臂部的近端的长度的标记,其中所述长度相当于如通过第一和第二棘突停止元件所测量的相邻棘突间的间距。在所述手术器械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使臂部的近端靠拢使得翼部分离以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距。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或第二翼模板或两者包括从其延伸的紧固件模板,该紧固件模板适于与之前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上的槽孔接合,以测定可用于链板在底板上重叠接合的间隔和定向。
参照图1至图12来进一步描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例示性实施方案。棘突从每个椎骨向后延伸。椎板将棘突连接至相应的横突。相邻椎骨的突起间的小面关节引导椎骨的接合。本文所述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植入在任何颈椎、胸椎和/或腰椎的相邻棘突之间。
图1示出了三个接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第一底板型棘突间间隔装置130、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上端重叠的第二链板型棘突间间隔装置132以及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下端重叠的第三链板型棘突间间隔装置134。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包括第一附接侧140和第二附接侧142,它们与相邻棘突的两侧接合。类似地,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和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134包括第一附接侧144和第二附接侧146。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144、146具有偏移配置以允许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重叠。因此,第二和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132、134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144、146各自具有大体上平坦末端148和偏移末端149,偏移量大约为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第一附接侧140或第二附接侧142的预期厚度(或其轻微变化),这被参照图2至图4更详细地描述和说明。
根据各个实施方案,第一和第二附接侧140、142、144、146的大小和尺寸可以根据棘突间间隔装置130、132的预期用途而变化,至少部分基于在脊柱上的预期植入位置、患者体型、治疗等。例如,附接侧的长度和/或高度可以变化以适应棘突的变化大小。此外,如下参照图5A-5C和图7A-7E所述,附接侧几何结构可以适合于植入在需要不同配置的脊柱的特定位置例如L5-S1椎骨上。
类似地,如下所述的间隔物托盘尺寸的大小也可以变化以例如适应不同的患者和/或植入位置解剖结构。在一个实例中,间隔物托盘可以具有大体上小于图1中所示的宽度,这可以有利于插入穿过存在于棘突之间的韧带。如图6A-6B中所示,提供了包括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套件,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具有可供选择的一系列间隔物托盘宽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图6A-6B中所示,间隔物托盘宽度可以以从小于或8mm、10mm、12mm、14mm、16mm至18mm或更大的范围内的增量来提供。例示性间隔物托盘长度可以是10mm至30mm,或23.4mm。在另一个实例中,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不包括间隔物托盘。还提供了一种间隔物托盘选择器械,且在下文参照图21A和图21B更详细地加以描述。
在某些例示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至3中所示的底板和链板上的翼部的宽度可以是3mm,所述第一附接侧的中心部分的宽度可以是6mm,且所述第二附接侧的中心部分的宽度可以是8.5mm。所述底板和链板附接侧的例示性高度是18mm。
在某些例示性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的任一侧上的翼部的长度对于第一棘突间装置底板来说可以是10.5mm以及对于第二棘突间装置链板来说可以是12.5mm。因此,对于具有8mm间隔物托盘宽度的例示性装置来说,总板长对于底板将是29mm,且对于链板将是31mm。
棘突间间隔装置130、132各自可以分别包括在附接侧140、142以及144、146之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150。间隔物托盘150被配置成具有毗邻棘突的表面,以维持棘突的间隔关系。根据各个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12中所示,间隔物托盘150可以具有可从后向进入的大体上开放的配置,以用来使供骨生长促进物质用的表面积最大化。从后向进入允许外科医生在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后插入骨生长促进物质(或有利于骨向内生长、结构支撑和/或治愈的任何其它材料)。另外,在不从后部进入的情况下,骨生长促进物质就必须在植入前被插入,这可能不会产生最有效布置和/或数量的骨生长促进物质。与通常具有圆形横截面且占据相邻棘突间的大量区域的传统棘突间间隔物形成对比,本文所述的间隔物托盘150在前缘上具有减小的横截面轮廓和锥形宽度,这使得容易插在占据了相邻棘突间的空间的韧带之间。传统装置经常需要显著回缩和/或切割韧带以植入装置,因为存在于侧部之间的组件的较大圆形横截面无法容易地插在韧带之间,这增加了植入程序的困难、风险和治愈时间。
因此,本文所述的间隔物托盘150由于其相比于其它装置的较大圆形横截面具有减小、锥形或扁平的轮廓而可以在不切割的情况下插在韧带之间。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150可以被配置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以适应患者当中的解剖变异和预期治疗和空间校正以及适应如下进一步描述的固定机构的定位。间隔物托盘150可以进一步任选地包括穿过间隔物托盘150的孔,用于通过使来自相邻棘突的可用表面积最大化来促进骨和组织向内生长并促使其进一步融合。参照图2至12更详细地论述这些和其它特征和其变化。
此外,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间隔物托盘150可以具有最小化宽度以增加易插入性和占据相邻棘突间的较小空间。实际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完全不包括间隔物托盘,且两个附接侧140、142之间的对准、连接和稳定性可以通过固定构件例如参照图8和图10所描述的固定构件来实现。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可以进一步用于吸收来自相邻棘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撞击并限制其运动,这原本将由间隔物托盘实现。
图2至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例如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如图1中所示)的细节。图6至9示出了根据各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例示性间隔物托盘150配置。第一附接侧140包括从第一附接侧140大体上垂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150。所示出的间隔物托盘150被配置成具有大体上弓形横截面形状,这允许在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130后进入该托盘。然而,间隔物托盘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例如但不限于扁平、成角度形、部分方形、部分六边形、部分八边形、T形、十字形等,例如但不限于图1至12中作为实例所示出的形状。间隔物托盘150的尺寸可以取决于所需的移动水平和/或两个相邻棘突之间待保留的所需间距的大小。间隔物托盘150可以进一步任选地包括通过该托盘形成的腔室,所述腔室可以被定向成提供间隔物托盘150从面向后侧的骨表面(例如,棘突、小面关节等)的额外清除。因此,间隔物托盘150用来维持相邻棘突间的最小距离,以使椎骨分开并缓解神经组织和/或小面关节上的压力。
间隔物托盘15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促进插入托盘槽210中。例如,如图2至7中所示,其中T形的底部向中央或向下延伸至脊柱中的T形横截面提供支撑提升,用于使间隔物托盘的尖端远离椎骨并进入托盘槽。类似地,使间隔物托盘的尖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成圆形尖端有利于插入槽中,以及有利于插入穿过存在于棘突间的韧带。最后,如下所述,当两侧与插入工具接合并以弧线方式靠拢时,弓形纵向横截面有利于插入。
此外,间隔物托盘150被成形为允许从后向进入,这增加了将骨生长促进物质放置在间隔物托盘150上并接近椎骨的易实现性,同时还增加了可用的棘突表面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生长促进物质可以被插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其它区域中或接近该区域。另外如图9B-9D中所示,间隔物托盘150可以任选地包括延伸穿过间隔物托盘150的托盘孔320或其它开口,以进一步促进组织和/或骨向内生长。可以包括任何大小、形状或配置的任何数量的托盘孔320。如本文中所使用,骨生长促进物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骨泥、骨片、骨条、结构性骨移植物、血小板源生长因子、骨髓抽出物、干细胞、骨生长蛋白、骨生长肽、骨连接蛋白、骨连接肽、羟磷灰石、磷酸钙和/或其它合适的骨生长促进物质。
第二附接侧142包括托盘槽210,其具有与间隔物托盘150类似的形状,以允许间隔物托盘150滑入其中。因此,第二附接侧142可以沿着间隔物托盘150的轴滑动地调节,这样第二附接侧142可以在拧紧时朝第一附接侧140移动,以允许附接侧140、142沿棘突的两侧被定位并固定在棘突上。应该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物托盘可以从所述第二附接侧延伸以及可滑动地通过所述第一附接侧,且相对于患者脊柱的定向可以不同于本文中所描述和说明的定向。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如参照图4和图6(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简化透视图)更详细地示出,托盘槽210的大小略大于间隔物托盘150的横截面积,以提供第二附接侧142在间隔物托盘150上的松配合,从而允许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第一附接侧140的至少略微角运动,但是提供足够的约束来保持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间隔物托盘150的大致定向。由于这种允许的略微角变化,附接侧的相对末端可以被独立地拧紧且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厚度的相邻棘突(例如,允许附接侧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更紧或更窄地靠近,例如如果一个棘突小于或窄于另一个棘突)。托盘槽210相对于间隔物托盘150的大小可以根据所需的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第一附接侧140的角变化水平而变化。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托盘槽210可以形成围绕间隔物托盘150的紧配合,以防止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间隔物托盘150的显著角变化或其它运动。托盘槽210与间隔物托盘150间的配合进一步用来吸收间隔物托盘150对第二附接侧142施加的扭矩或任何其它力,从而在植入时提高附接侧140、142相对于彼此以及抵着患者棘突的稳定性。
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托盘槽在自由运动下接合间隔物托盘以允许在接合固定构件前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的至少20度的横向旋转。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托盘槽210可以与间隔物托盘150形成更稳定配合,以防止其中的显著角运动。例如,在其中固定机构使用齿轮机构的实施方案中,紧配合可以用来防止齿轮机构的错扣或不良啮合。
图2至7中还说明了从附接侧140、142各自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220。紧固件220提高附接侧140、142与棘突接合的能力和/或作为用于接合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外表面的整合构件,这是如图5A至5C中所图解说明以及参照图5A至5C所描述。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其枢转地接合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这使得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55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60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图5A至5B中所示,其中提供用于紧固件的多个孔;以及如图5C中所示,其中多个孔部分重叠),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一系列角。应该理解,所述装置可以被配置成使得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相对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任何范围的所需度数,包括例如180、170、160、155、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5和0度。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在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方向上后向和前向枢转通过大体上相等或不等的度数。
图2至7中所示的紧固件220被示出为尖齿或倒钩,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紧固或其它固定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插销、弯钩、线材、尖钉、箍带、夹具、缝线、粘合剂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紧固机构。此外,根据各个实施方案,紧固件220可以与其它类型的紧固机构互相交换和/或可以进行调节以适应患者当中的不同解剖结构。除了或者代替图2至7中所示的紧固件220,可以提供有利于两个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在以重叠配置植入时的整合和它们间的固定的其它整合构件。
在图1至7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紧固件220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链板144、146朝着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底板140、142中的槽315向内突出,从而使两个装置在用固定构件230(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为固定或支承螺钉)进一步固定之前枢转地接合在一起。骨紧固构件225被示出为在所述板的内表面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骨紧固构件交替地从每个相对板延伸到棘突上的不同点,以使由于直接承载于骨头的相对侧上而骨折的可能性最小化。这些和其它整合构件的实例被图解说明在图1至12中并参照图1至12加以描述。
例示性固定构件230具体是通过图4来说明,其中固定螺钉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142的中心部分至托盘槽210中的间隔物托盘150上。各种额外的例示性实施方案参照图8更详细地加以说明和描述。图8中所示的固定构件230包括两个隔开的螺钉310,它们延伸在附接侧140、142之间且大体上沿着与间隔物托盘150相同的轴来定向。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螺钉310通过孔312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且被从第一附接侧140的内表面延伸的互补性螺纹环314接收。然而,应该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螺钉310可以相反地穿过第一附接侧140并被第二附接侧142上的套环接收。根据一个实施方案,螺纹环314从第一附接侧140的内表面延伸特定的距离,以允许在附接侧140、142仍然充分分离时接收相应的螺钉310,并减小螺钉310的长度。螺纹环314延伸的距离可以变化,但是可以被确定为延伸最大距离而不妨碍椎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其它组件和/或进入间隔物托盘150以在其中提供骨生长促进物质。类似地,固定构件230的定向被选择为避免在植入期间妨碍椎骨(例如棘突),同时还提供附接侧140、142对棘突的最大固定和抓扣强度。在另一个实例中,一个或多个螺钉310可以位于由多个构件形成且在其中形成空间的间隔物托盘150的空间之间。
分开的螺钉(或如下更详细描述的其它固定构件)允许独立地调节附接侧140、142的相对末端且由此独立地将附接侧140、142的相对末端固定在相应棘突上。例如,在拧紧期间,可以增量式拧紧上方螺钉,然后可以增量式拧紧下方螺钉,且依次类推直到附接侧140、142的每个末端被固定在相应棘突上。这种方法允许通过“步移”相对末端拧紧棘突间间隔装置,由此考虑到相邻棘突的不同厚度。参照图8A至8D来描述包括分隔螺钉或类似的分隔固定构件的额外实施方案。
此外,本文所描述的一些例示性固定构件一般可以避免必须使用单独的夹紧和/或插入器械。通过拧紧螺钉310,附接侧140、142在无任何附加的夹紧或拧紧力下包围棘突。然而,本文所描述的其它固定构件可以使用插入器械来植入,以利于保持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所需定位和/或将附接侧140、142拧紧在棘突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插入器械还可以有助于在不需要移除棘突韧带的情况下使所述装置的两个附接侧对准和接合。例如,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案可以用于最初插入和定位棘突间间隔装置,而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固定构件可以用于实现最后固定到棘突上。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夹紧和/或插入器械可以具有有利于通过拧紧夹紧器械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在脊柱上的整合拧紧构件(例如,齿轮、棘轮、杠杆等),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固定构件用于将装置固定和保持为拧紧配置。
图8和图10图解说明额外的固定构件实施方案。图8B说明如所描述的固定构件,其包含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孔312且可以螺纹方式被第一附接侧140中的套环314接收的两个分开的螺钉310。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螺钉310被定位在间隔物托盘150的后侧且大体上在间隔物托盘150的直径内,以避免在植入后妨碍椎骨。然而,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任何其它位置。另外,根据其它实施方案,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螺钉,或者可以使用仅一个螺钉。
图8C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两个分开的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螺杆410(即蜗杆),它们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两个孔412且可操作地与蜗杆传动装置414啮合。由于施加在螺杆410上的旋转力被转移到适配的蜗杆传动装置414上,所述蜗杆传动机构适于提供沿间隔物托盘150的轴的运动。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不同于传统蜗轮,内表面的一部分是和螺杆410互补的齿状。因此,当螺杆410可操作地与间隔物托盘150上的蜗杆传动装置414的齿部接合时,螺杆410的螺纹沿该蜗杆传动装置前行且导致第二附接侧142沿间隔物托盘150移动。应该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蜗杆传动装置414可以在间隔物托盘150的任何其它表面上,或者可以提供与间隔物托盘150分离的蜗杆传动装置。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螺杆(例如蜗杆)可以旋转地贯穿第一附接侧140的内表面并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孔。在这个本质上与上述蜗杆传动机构反向的配置中,沿间隔物托盘150的轴延伸的蜗杆抵着可旋转地固定在附接侧140、142中的一个上的蜗轮转动,导致第二附接侧142沿螺杆移动。此外,在任何这些实施方案中,两个分开的蜗杆传动机构允许独立的拧紧,从而允许在附接侧140、142包围棘突时产生“步移”效应。
图8D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根据这个实施方案,两个正齿轮机构包括在间隔物托盘15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形成的传动齿420(很像参照图8C所述的那样)以及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二附接侧142的外表面上且与间隔物托盘的传动齿420啮合的轴齿轮422。这个实施方案表现得类似于齿条和齿轮,其中传动齿420作为齿条且轴齿轮422作为齿轮。因此,转动每个轴齿轮422导致齿轮可操作地与传动齿420啮合并使得第二附接侧142朝第一附接侧140接近。应该了解,在正齿轮机构(或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固定构件实施方案)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轴齿轮可以包括单向或反向锁定机构,从而只允许沿一个方向旋转或运动,这导致附接侧被拧紧在一起,但是限制朝相反方向运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选择性启动所述单向或反向锁定机构,以使得操作员可以释放这些机构(例如,用于重新定位装置、用于移除装置等)。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使用以类似于齿条和齿轮的方式配置的机构。代替与间隔物托盘整合的传动装置,这个实施方案包括单独的齿条,它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且可滑动地定位于在第二附接侧142中形成的孔内。所述孔可以制作成一定大小以允许齿条在孔内滑动。与第二附接侧142整合或适配的还有与齿条啮合的轴齿轮。这个实施方案表现得类似于齿条和齿轮,其中所述轴齿轮作为适用于所述齿条的齿轮,以使第二附接侧142在转动、旋转或另外启动所述轴齿轮时沿所述齿条前进。在该固定构件实施方案中可以任选地包含任何单向或反向锁定机构,以只允许沿一个方向旋转或运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齿条440和轴齿轮上的传动装置相对于彼此成互补角度,用来保持在拧紧时轴齿轮抵着齿条的位置以及防止附接侧140、142在固定就位时回退或以其它方式松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齿条在所述孔内的配合是相对紧的配合,以减少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齿条的角运动,这可以用于降低错扣或以其它方式阻止轴齿轮与齿条啮合的可能性。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配合可以较松,以允许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齿条的至少部分角运动。较松配合可以用于允许附接侧140、142以一定角度(即不完全互相平行)被定位,以考虑到相邻棘突的宽度的差异。
图10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使用蜗杆传动机构,其类似于参照图8C所描述的蜗杆传动机构。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并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孔448的螺纹轴446。根据一个实施方案,螺纹轴446可以配置成如同与第一附接侧140的内表面整合并从其延伸的螺纹栓。螺纹轴446可以固定在第一附接侧140上(整合或栓锁在其上)。蜗轮螺母450可以从附接侧142的外部以螺纹方式被螺纹轴446接收,从而将第二附接侧142固定在螺纹轴446上。蜗轮螺母450的外表面上包括轮齿或传动装置,它们可操作地与螺杆452(或其它可操作用来被操作员转动的螺纹轴)啮合。螺杆452当作蜗杆,促使蜗轮螺母450围绕螺纹轴446旋转,进而导致蜗轮螺母450在螺纹轴446上拧紧或松开。因此,通过转动螺杆452,例如通过使用被螺杆452的头部接收的螺丝刀或其它器械,蜗轮螺母450可以在螺纹轴446上拧紧,导致第二附接侧142在螺纹轴446和间隔物托盘(未示出以简化此说明)的上方朝第一附接侧140方向拧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螺纹轴446在孔448内的配合是相对紧的配合,以减少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螺纹轴446的角运动,这可以用于降低错扣或以其它方式干扰螺杆452与蜗轮螺母450啮合的可能性。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配合可以较松,以允许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齿轮构件的至少部分角运动,这样可以用于允许附接侧140、142以一定角度被定位(即不完全相互平行),以考虑到相邻棘突的宽度的差异。虽然图10示出了螺纹轴446和螺杆452的特定定向和布置,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定向和/或配置。
在用于将相对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还使用了蜗杆传动机构,其类似于参照图10所描述的蜗杆传动机构。然而,根据这个实施方案,在第一附接侧140与第二附接侧142之间延伸的螺纹构件具有不同配置。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螺纹构件包括固定蜗轮头,其位于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孔的螺纹构件的末端上。所述固定蜗轮头相对于螺纹构件成固定关系,且不独立于螺纹构件而螺旋或以其它方式转动。如俯视图横截面说明中所示,这个实施方案的螺纹构件被进一步配置成被螺纹接收器接收并旋进其中。螺杆可操作地与固定蜗轮头啮合且以如参照图10所描述的相同或类似方式经配置。因此,当转动该螺杆时,该固定蜗轮头促使螺纹构件旋进或旋出第一附接侧140的螺纹接收器,进而导致第一附接侧140朝第二附接侧142方向拧紧。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螺纹构件具有至少部分锥形的末端(例如配置成螺钉),其旋进或旋出所述螺纹接收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锥形末端的螺纹构件可以自攻所述螺纹接收器;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螺纹接收器具有已经在其中形成的互补螺纹。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螺纹构件具有大体上笔直的轴,且在其尖端处或附近具有大体上恒定的直径(例如配置成螺栓)。如上所述,所述螺纹构件在孔内的配合可以是紧配合或松配合。
图11A至11D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又一个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包括蜗轮配置,类似于参照图10所述的蜗轮配置。然而,根据这个实施方案,在第一附接侧140与第二附接侧142之间延伸的螺纹构件451具有不同配置。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螺纹构件451还包括固定蜗轮头457(还可以被称为“齿轮”或“蜗轮”),其被固定在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孔的螺纹构件451的末端上且可操作地与螺杆452啮合。
然而,这个实施方案的螺纹构件451被进一步配置成被固定在第一附接侧140的外表面上的浮动接收构件459接收并旋进其中,如在图11C中更详细地示出。浮动接收构件459包括螺纹孔,其具有与螺纹构件451的表面上的螺纹互补的螺纹。浮动接收构件459被一个或多个可枢转保留构件461固定在第一附接侧140的外表面上,所述保留构件是例如但不限于:保留卡扣、凸缘、弯钩或适于固定浮动接收构件459且同时仍允许相对于附接侧140的枢转、摆动、平移和/或角运动的其它构件。如图11C中所示,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可枢转保留构件461包括从浮动接收构件459延伸的凸缘或卡扣461a和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的协作凸缘或卡扣461b,它与浮动接收构件459重叠且在凸缘或卡扣461a之间松弛配合,由此将浮动接收构件459保留在适当位置。根据这个实施方案,凸缘或卡扣461a、461b防止浮动接收构件459在旋在螺纹构件451上时转动,但是由于相应的凸缘或卡扣461a、461b的松配合和其间的间隙而仍然允许至少有限的枢转、摆动等。浮动接收构件459由此允许第一附接侧140相对于螺纹构件451(或两个附接侧140、142之间存在的轴)成角度,因此附接侧不需要以相对于彼此平行定向的方式被植入。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浮动接收构件459可以包括至少部分沿螺纹部分的长度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如例如图11C中所示,这允许展开螺纹部分以将螺纹构件451快速插入其中且随后按压螺纹部分,从而使螺纹接合。在具有一个或多个狭缝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包括快速释放机构,其展开狭缝间的间隔并使浮动接收构件459从螺纹构件451脱离。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浮动接收构件459可以包括分裂的螺纹部分且进一步包括将允许快速插入和快速拆卸装置的锁紧螺钉或其它类似特征。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与固定蜗轮头457可操作地啮合的螺杆452,以使得当转动螺杆452时,固定蜗轮头457促使螺纹构件451旋进或旋出浮动接收构件459,进而导致第一附接侧140朝第二附接侧142方向拧紧。
如图11A中所示,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任选地包括至少部分(或如所示出,完全)包围螺纹构件451的末端和固定蜗轮头457的外壳453,其从第二附接侧142的表面延伸并提供接近螺杆452的入口。外壳453可以保护周围组织免受可能由从棘突间间隔装置突出的组件所引起的刺激或损伤。应该进一步了解,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实施方案可以例如以类似方式包括类似于图11A中所说明的外壳的外壳,以至少部分覆盖从其突出(例如从第一和/或第二附接侧延伸)的组件。图11A还示出了至少一个固定螺钉455,其可以螺纹方式延伸穿过外壳453以在植入后与螺纹构件451啮合(为了简单起见未在图11B中示出)。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不包括固定螺钉,但是可以使用其它固定机构来防止螺纹构件451和第二附接侧142在植入后相对于彼此的转动或运动。
图11D说明伴随相邻棘突120、122、124植入的两个棘突间间隔装置130、132。虽然未示出这两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之间有重叠,但是应该了解,在各个实施方案中,附接侧可以如本文中进一步所述而重叠。
图12A至12B说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螺母的不同配置,该螺母可以用于以螺纹方式接收螺纹构件,例如参照图11A至11D所描述的螺纹构件451。半球形螺母463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半球形状(或在其顶点处具有至少部分球形或圆顶形状的其它形状),用于可旋转和枢转地配合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140的凹面部分465内。虽然未在图12A至12B中说明,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14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使半球形螺母与第一附接侧特别在植入期间保持在一起的构件,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夹子、凸缘、卡扣、笼框、箍带、绑带、弹簧、螺钉等。例如,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附接侧140可以进一步包括类似于参照图11C所描述的凸缘或卡扣461b的一个或多个凸缘或卡扣,其从第一附接侧延伸以与半球形螺母463至少部分重叠而不过度限制其运动。类似地,半球形螺母463还可以包含适于与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的持留构件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卡扣或一个或多个棘爪,它们将在螺纹构件旋进半球形螺母463中时防止该半球形螺母旋转,但是仍允许半球形螺母463的枢转和转动。
如图12A中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半球形螺母463可以具有至少部分穿过其主体所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狭缝467。一个或多个狭缝467允许半球形螺母463张开用来快速插入螺纹构件以及随后塌在螺纹构件上以与穿过半球形螺母463所形成的互补螺纹469啮合和固定在一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狭缝467可以被形成为仅部分延伸穿过半球形螺母463的主体且可以在到达半球形螺母463的面向外部表面前停止。可以任选地包括额外的向内偏置或拧紧构件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绑带、弹簧、螺钉等,以偏置或迫使狭缝467在一起并围绕螺纹构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2A中所示,半球形螺母463可以由至少两个部分463a、463b(例如两个相等的半部)形成,该两个部分在半球形螺母463的面向外末端处或附近连接。任何构件都可以用于连接半球形螺母463的这两个(或多个)部分463a、463b,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螺钉、螺栓、焊件、平头钉、夹具、绑带、插销、凸缘、卡扣、弹簧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两个部分463a、463b之间包含一个或多个弹簧构件,以使得该弹簧构件使所述部分偏置在更分离或开放的位置且在半球形螺母463被推入附接侧的凹面部分465中时将被压缩至更紧闭的位置以使螺纹469与螺纹构件接合。图4B从内侧说明第一附接侧140,示出了半球形螺母463在凹面部分465内的配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在图4M和图4R中通过实例所示出,半球形螺母463在顶点处或其附近的接收侧是至少部分内凹,以引导螺纹构件进入半球形螺母的接收螺纹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进一步任选地包括快速释放机构,其将用于分离半球形螺母463以允许不受阻地或受阻最小地将螺纹构件从半球形螺母463中拆除。
图12C至12I说明被配置成由两个分开的半部形成的浮动接收构件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2C中所示,半球形螺母490包括第一半部490a和第二半部490b。根据这个实施方案,半球形螺母490包括在其顶点处形成的凹面部分492,用来引导螺纹构件进入半球形螺母490的接收螺纹469内。图12D说明半球形螺母490的面向外部侧和用于将两个半部490a、490b固定在一起的构件。根据这个实施方案,两个相对侧下凹,形成下凹部分493以及第一和第二脊部494a、494b,螺钉和弹簧的组合插入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脊部494a、494b以将两个半部490a、490b固定在一起。此外,下凹部分493提供靠着放置持留卡扣或其它持留构件的表面,以使半球形螺母与第一附接侧固定在一起,如参照图12I进一步所描述。
图12E说明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半球形螺母490的侧视图。如这个侧视图所示出,第二脊部494b包括延伸穿过脊部494a、494b的一对(或任何数量的)对齐孔49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脊部494a、494b进一步包括与其中一个孔496一起形成的下凹边缘497,用于接收和持留产生用于将两个半部490a、490b固定在一起的向内偏置力的弹簧。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每个脊部494a、494b上仅形成单个下凹边缘497,以使得一个孔496具有在第一脊部494a上形成的下凹边缘497,且另一个孔496具有在第二脊部494b上形成的下凹边缘497且其对面亦然。如图12I中所示,这允许弹簧被嵌在脊部494a、494b的相对侧上且穿过不同的孔。图12F说明半球形螺母490的侧面轮廓图,示出了在两个半部之间形成的狭缝以及半球形状和脊部494的轮廓。
图12G至12I说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附接侧140和半球形螺母490与第一附接侧140的互操作性。图12G示出了第一附接侧140的面向外部表面,其包括凹面部分465。凹面部分465允许半球形螺母490枢转地和可旋转地容置在其中,从而允许两个附接侧在被植入时独立运动,以考虑到不同的棘突大小和解剖结构。图12H示出了第一附接侧140的面向内部侧,其中半球形螺母490容纳在第一附接侧140的凹面部分内。如上所述且如图12H中所示,半球形螺母490本身可以进一步包括凹面部分492,其有利于引导螺纹构件从中心进入到半球形螺母490的螺纹469中。
图12I说明了第一附接侧140的面向外部表面,半球形螺母490被持留在其中。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第一附接侧包括用于将半球形螺母490持留在第一附接侧140的凹面部分465内的一个或多个持留构件495,例如但不限于卡扣、卡臂、凸缘、绑带、螺钉等。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持留构件495包括两个卡臂,其附接在附接侧140上且在半球形螺母490的每个半部的下凹部分493上延伸。持留构件495可以可拆卸地附接在第一附接侧140上,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螺钉等;或者可以永久地与第一附接侧140固定或整合在一起,例如如果半球形螺母490和第一附接侧140是一起制造的,或如果半球形螺母490压入配合在持留构件495内。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持留构件495没有抵着下凹部分493固定,而是相反地提供半球形螺母490在附接侧140中的松配合以允许转动和枢转。
图12I还说明了插入穿过脊部494a、494b的孔496的螺钉498和弹簧499。如作为一个例示性配置所示出,第一脊部494a包括一个弹簧499,其配合在下凹边缘497内且被贯穿一组孔和两个脊部494a、494b的螺钉498持留。第二脊部494b类似地包括一个弹簧,其配合在下凹边缘497内且被延伸穿过另一组孔和两个脊部494a、494b的螺钉498持留。根据这个配置,每个螺钉498以相反的方向插入穿过脊部494a、494b,将弹簧499持留在半球形螺母490的相对侧上。然而,可以提供其它的螺钉498和弹簧499配置,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不包括弹簧。
应该了解,根据其它实施方案,参照图12B至12I所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包含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实施方案中,且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特征可以包含在图12B至12I的实施方案中。例如,可以包括快速释放机构,可以使用其它浮动接收构件配置等等。
图12J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又一个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被配置成类似于示出在图10中并参照图10描述的实施方案;然而,不是用整合的轴齿轮来驱动螺母,而是使用可拆卸器械460来接合和转动旋在螺纹轴446的一端上的齿轮螺母462。因为器械460可以拆卸且不与棘突间间隔装置整合,所以将额外的定位轨464与第二附接侧整合。定位轨464引导器械460将其齿轮状尖端466与从齿轮螺母462的表面延伸的轮齿对准。尽管示出了定位轨464被配置成L形,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的轨道配置。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定位轨464可以被配置成经对准以使齿轮状尖端466与齿轮螺母啮合的孔洞。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形成具有厚侧壁的定位轨464,以有利于通过提供增加的表面积来维持器械460在定位轨内和在垂直(或其它期望的)方向上的对准,从而引导器械460。因此,使器械460的齿轮状尖端466与齿轮螺母462可操作地啮合以及转动该器械导致齿轮螺母462旋上螺纹轴446和从其旋下,从而使第二附接侧142朝第一附接侧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螺纹轴446在第二附接侧142的孔内的配合可以是紧配合或松配合。另外,虽然图12J示出了螺纹轴446和定位轨464的特定定向,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定向和/或配置。
图12K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根据这个实施方案,齿条470和棘轮构件472以类似于已知扎带机构的方式来操作。在这个实施方案中,齿条470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穿过透过第二附接侧142形成的孔474。第二附接侧142包括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示出在面向外的表面上,但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在向内表面上)形成的棘轮构件472。棘轮构件472可操作地与齿条470上的齿啮合且允许在一个方向(朝相对附接侧140的方向)上运动。然而,棘轮构件472的操作限制在相反方向上的运动(例如松开附接侧140、14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包括释放机构以有选择地允许在相反方向上运动。因此,通过朝第一附接侧140方向拧紧第二附接侧142,棘轮构件472固定该两侧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单独的插入器械(例如镊子型装置)来实现足够将附接侧140、142拧紧在棘突上的机械利益。这种夹紧装置的实例被图解说明在下文的图13至20中并参照图13至20加以描述。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齿条470可以通过在第一附接侧140中形成的孔478和第二附接侧142的孔474可滑动地定位,其在将邻接第一附接侧140的外表面的一个末端上具有头部47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头部476在将邻接附接侧(即,与轴相邻)的一侧上呈圆顶形,这允许齿条470至少部分在孔478内旋转并允许两个附接侧140、142的相对于彼此和相对于齿条470的角定向发生变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140的孔478还具有坡口或钻孔以适应齿条470的圆顶形状。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二附接侧142中形成的孔474可以与齿条470形成相对紧的配合,以提供棘轮构件472与齿条470的稳固接合。形成紧配合的孔474导致第二附接侧142与齿条470具有大体上恒定的角关系(例如垂直);然而,头部476和第一附接侧140中的孔478之间的较松配合仍然允许两个附接侧之间的相对角变化(例如,用于适应相邻棘突的不同厚度)。
另外,虽然图12K示出了齿条470和棘轮构件472的特定定向,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定向和/或配置。
图12L说明用于将相对的附接侧140、142拧紧在相邻棘突上的固定构件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根据这个实施方案,通过可操作地与齿轮凸轮480啮合的轴齿轮482来致动齿轮凸轮480,以促使凸轮的凸角对第二附接侧142施力,进而使其向第一附接侧140运动。根据这个实施方案,轨道484(其可以是间隔物托盘或单独轨道)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并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中的孔486。齿轮凸轮480经由贯穿凸轮480的轴以枢转方式固定在轨道484上。因此,当转动轴齿轮482时,凸轮480围绕所述轴旋转,且凸轮480的凸角朝向或远离第二附接侧142的外表面运动,从而导致第二附接侧142沿轨道484朝向或远离第一附接侧140运动。
如上所述,轨道484(和/或间隔物托盘)在第二附接侧142的孔内的配合可以是紧配合或松配合。另外,虽然图12L示出了齿轮凸轮480、螺纹构件轨道484和轴齿轮482的特定定向,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定向和/或配置。
虽然没有在每个图示中说明,但是所说明的任何所述固定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螺钉,以在被拧紧来固定两个附接侧140、142的相对位置时,将第二附接侧142(或在间隔物托盘150上滑动的任何一个附接侧)固定在间隔物托盘150或齿条、螺纹构件、螺纹栓、轨道等上。固定螺钉组合件可以从第二附接侧142的外表面延伸并穿过旋拧固定螺钉以在上面施加压力的地方且由此将附接侧142固定在间隔物托盘150上。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固定螺钉组合件。此外,固定螺钉组合件的定向可以变化。
另外,虽然图解说明的实施方案示出了固定构件的定向为一般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并穿过第二附接侧142,但是应该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提供相反的配置,其中固定构件从第二附接侧142延伸并穿过通过第一附接侧140形成的孔。
图13至20说明单独的插入器械(植入物插入器)1110的实施方案,其任选地用于在将棘突间间隔装置靠着棘突固定就位时施加夹紧压力在每个附接侧140、142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附接侧140、142可以包括成形和定位成用于接收插入器械1110的工作端的孔或压痕,以使得插入器械1110可以抓持附接侧140、142且可操作用来促进将插入器械1110对准和维持就位。因此,一旦两个附接侧140、142被夹紧为闭合配置,则操作固定构件1120(例如,在图1至12中示出并参照图1至12描述的任何固定构件,以及任选地或替代地,固定螺钉)以将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间隔物托盘150和第一附接侧140固定就位。应该了解,可以使用适于在相对附接侧上施加夹紧力的任何插入器械1110。
例如,图13至16说明具有不同配置的插入器械113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第二臂部1134可拆卸地附接在插入器械1130的第一臂部1132上。因此,在植入期间,持留第一或第二附接侧140、142中的一个的第一臂部用来经由近似横向的插入角将装置的一侧靠着棘突放置,然后,将持留另一个附接侧的第二臂部1134附接在第一臂部上并使其枢转以将另一个附接侧靠着相应棘突的相对侧放置,且同样从相对侧的横向放置。因此,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插入器械1130通过允许首先使用分离的第一臂部1132定位一个附接侧而减小了切口的大小。另外,如果在植入之前连接两个臂部1132、1134,则插入器械1130需要打开为几乎两倍宽以允许在棘突韧带仍然完整的同时横向插入两个附接侧。
图13至16示出了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一个例示性手术器械系统,其具有第一臂部1132,该第一臂部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1162,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间隔板或第一附接侧140,所述间隔板或第一附接侧140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间隔物托盘150。所述手术器械系统具有第二臂部1132,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1164,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锁定板或第二附接侧1142,所述锁定板或第二附接侧中具有用于接收间隔物托盘150的间隔物托盘槽135。
所述手术器械系统具有用于将第一臂部1132和第二臂部1134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的构件。如下文更详细论述,用于将第一臂部1132和第二臂部1134定位成对齐的构件可以沿着臂部1132、1134的任何部分,包括在中心部分的铰链处或通过在近端部分处的连接构件例如锁闩或棘轮。如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可见,臂部1132、1134的近端和远端是偏移的,以在外科医生握住近端时提供远端的无阻挡视野。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图解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1132、1134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1162、1164,所述接合元件具有分别可释放地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140、142上的器械插座的接合突起1170、1180;用于可移动地支持接合突起的底座1172、1182;以及在远端延伸的植入物引导件1174、1184,其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的外表面。
如图13至16中所示,接合突起1170、1180是可旋转地安装在底座1172、1182中的螺纹螺钉,用于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分离的附接侧140、142。螺纹突起由指旋螺钉192、194来控制,所述指旋螺钉还可以由棘轮或其它可旋转工具远程操作。
在图解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1132、1134允许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接合附接侧140、142中的至少一个围绕由臂部1132、1134的远端上的接合元件1174、1184限定的轴旋转至少5度或至少10度以及最大30度。每个或两个附接侧的这种被允许的摆动允许将装置植入到具有不同形状和轮廓的棘突上,然后通过将固定构件320(例如固定螺钉)接合到间隔物托盘150上来固定所需的相对定向。
在图解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1134上的接合突起1180提供接近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142上的固定构件的入口,以将第二侧部142固定到第一侧部142上。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接合突起1180包括螺纹螺钉,其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142上的反旋螺纹器械插座接合。然而,第二臂部1134上的螺纹螺钉是空心的,用于通过其中接近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142上的固定构件,以在第二侧142与第二臂部1134接合的同时将第二侧部142固定在第一侧部140上。该空心构造允许外科医生使用延伸闯过接合元件1164的单独固定器械将可植入装置固定在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上的每个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与第二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不同。依协调方式,装置接合元件1162上的大小、形状或标记对应于第一附接侧140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且不同于对应于第二附接侧142的大小、形状或标记的装置接合元件1164上的大小、形状或标记。如所示出,接合元件1162具有单一激光蚀刻标记来匹配第二附接侧142,且接合元件1164具有双重激光蚀刻标记来匹配第一附接侧140。
在图解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1132、1134的近端可以在多于一个选定距离下可释放地连接。具体来说,第一和第二臂部1132、1134的中心部分可以可释放和可旋转地连接。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1134可以围绕用于将第一臂部1132和第二臂部1134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的轴可拆卸地和枢转地附接至第一臂部1132。
如所示出,第二臂部1134进一步包括位于中心部分上的枢轴构件或插销1137,且第一臂部1134进一步包括具有朝向近端的开口和朝向远端的弯曲持留边缘1136的枢轴通道或槽孔1135,这使得当插销1137靠着持留边缘1136可滑动地接合在槽孔1135中时,第一和第二臂部1132、1134可拆卸地和枢转地连接以形成铰链,其中该铰链允许将第一臂部1132和第二臂部1134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使用中,当第一臂部1132和第二臂部1134分别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140和第二附接侧142接合且第一和第二臂部1132、1134在铰链处连接时,使臂部的近端靠拢将使间隔物托盘150对准并插入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140、142的间隔物托盘槽210中,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如图13至16中所示,第一臂部1132进一步包括可释放锁定机构,用于将第二臂部1164的插销1137选择性固定到第一臂部1132的槽孔1135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是在第一臂部1132的中心部分上的与槽孔1135阻断连通的板片弹簧1139,以使得第二臂部1164上的插销1137在插入槽孔1135内期间可以使板片弹簧1139偏斜并在板片弹簧1139恢复成阻断连通时保持在其中以维持插销1137靠着持留边缘1136位于第一臂部1132上,且其中板片弹簧1139可以手动脱离与槽孔1135的阻断连通,以释放插销1137和分离第一和第二臂部1132、1134。
如所示出,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具有用于机械致动插入器械以闭合和打开第一臂部1132和第二臂部1134的构件,用于将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第一附接侧140拧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机械致动的构件是棘齿条1190,其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臂部1134的近端且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臂部1132的近端,其中棘齿条1190在其近侧表面上具有多个齿1195,其与第一臂部1132的近端上的凸缘1296接合。棘齿条1190具有螺纹轨道和安装在其上的位于第一臂部的近端的外侧的螺母1192,用于机械地迫使臂部1132、1134的近端聚到一起。
根据图13至16的实施方案,第一臂部1132可以包括枢轴通道1135,其至少部分开放以接收和持留从第二臂部1134延伸的枢转构件1137。虽然示出了成角度的枢轴通道1135,但是枢轴通道1135可以体现为任何数量的其它各种形状、配置和/或尺寸,所述形状、配置和/或尺寸允许将第二臂部1134可拆卸地附接和固定在第一臂部1132上并允许这两个臂部相对于彼此枢转。为了在已将一个附接侧插入患者中以后将第二臂部1134附接到第一臂部1132上,将第二臂部1134的枢转构件1137插入并导引通过枢轴通道1135并安置在枢轴通道1135的远端处,枢转构件1137被固定在其中,但是允许枢转(例如,类似于可分离剪刀)。因此,仅使第二臂部1134向第一臂部1132枢转以插入另一个附接侧,而第一臂部1132保持静止。
如图24A-24C中可见,第一臂部1132可以包括在开口处成角度的枢轴通道1135,用于类似于漏斗以更多种角度接收和持留从第二臂部1134延伸的枢转构件1137。第二臂部1134的枢转构件1137另外以有利于在更大范围的角度下插入枢轴通道1135中的方式成角度或成倒角,以最终安置在枢轴通道1135的远端处,枢转构件1137被固定在其中,但是允许枢转。因此,第二臂部1134可以与第一臂部1132由于各自的倒角和漏斗配置而被使用者以更大程度的可变性接合,且然后可以被固定以向第一臂部1132枢转以插入另一个附接侧,而第一臂部1132保持静止。
参照图17至20,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包括第一臂部1232,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1262,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间隔板或第一附接侧140,所述间隔板或第一附接侧140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间隔物托盘150。这一实施方案还具有第二臂部1234,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1264,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锁定板或第二附接侧142,所述锁定板或第二附接侧中具有用于接收间隔物托盘150的间隔物托盘槽210。这个实施方案进一步包括挤压器工具1200,用于将第一臂部1232和第二臂部1234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如所示出,挤压器工具1200具有近端手柄和中心部分和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压紧位置之间的范围内移动的一对远端相对柄脚1222、122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1232、1234的远端在其中包括挤压器工具导槽1242、1244和挤压点压痕1246、1248,用于接收挤压器工具柄脚1222、122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柄脚1222、1224具有向内延伸的远端挤压器尖端1252、1254,用于接合在臂部1232、1234上的相应的导槽1242、1244和挤压点压痕1246、1248内,其中挤压器工具1200可以围绕由挤压器尖端1252、1254限定的轴旋转,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系列用于挤压臂部1232、1234的接近角以将对齐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
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图解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1234的近端进一步包括固定锁闩1280,其可以布置在第一臂部1232的远端上以使所述臂部相对于彼此固定就位并对齐,以用于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锁闩1280可以具有用于在第一臂部1232上接合的一系列压痕。第二臂部1234的近端的固定锁闩1280还可以具有呈阶梯配置的一系列横向互连构件,用于使第一臂部1232的近端在不同的间距间隔下接合和锁定。这种阶梯配置允许所述器械的第一和第二臂部1232、1234在接合用来供单手使用时具有更多的稳定性,而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可用来操纵挤压工具120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具有用于机械致动插入器械以闭合和打开第一臂部1232和第二臂部1234的构件,用于将第二附接侧142相对于第一附接侧140拧紧。如所示出,用于机械致动的构件是棘齿条1290,其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臂部1234的近端且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臂部1232的近端,其中棘齿条1290在其近侧表面上具有多个齿1295,其与第一臂部1232的近端上的凸缘1296啮合。棘齿条1290具有螺纹轨道和安装在其上的位于第一臂部1232的近端的外侧的螺母1292,用于机械地迫使臂部1232、1234的近端聚到一起。
所述插入器械可以在器械的枢轴点处或附近进一步包括扁平表面。该扁平表面适于在插入装置期间用木槌或捣棒敲击来安置每个附接侧。应该了解,虽然扁平表面可以与插入器械的第一臂部整合,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扁平表面可以与插入器械的另一部分整合;然而,可以期望在植入时将扁平表面定向成大体上在装置的上方。
此外,根据替代性实施方案,所述插入器械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至少一个臂部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通道或部分通道(例如,C形或U形通道等),通过或傍靠所述通道可以插入拧紧器械(例如螺丝刀)来操作固定构件。例如,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臂部包括至少部分沿第一臂部的长度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定向引导拧紧器械通过通道以对准固定构件。例如,如果固定构件包括螺钉或其它旋转机构,则插入器械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与棘突间间隔装置对准并附接在其上时,第一通道与螺钉或其它旋转机构的头部对准。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插入器械的臂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额外通道,以使得额外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与用于固定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的位置的螺钉对准。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旋转通道来与固定构件和固定螺钉两者对准,所述旋转通道可以被形成为围绕第一臂部的轴旋转的套筒并标引为在所需定向下停止。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单个通道可以用于通过重新定位插入器械的臂部来对准拧紧器械以实现所需对准。
如图13至16中所示,插入器械1130的各个臂部1132、1134的远端部分分别进一步包括持留构件1162、1164,用于在植入期间抓持或以其它方式持留相应的附接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臂部1132上的持留构件包括具有非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第一销钉,以使得其可以插入在相应附接侧(例如,第二附接侧142)中形成的相应成形的孔内并提供用于将附接侧持留在第一臂部1132上的摩擦配合。非圆形形状防止附接侧在植入期间在第一臂部1132上旋转。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1134上的持留构件可以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第二销钉或插销,其也可以插入在相应附接侧(例如,第一附接侧140)中形成的相应成形的孔内。因此,在植入期间,当第二附接侧142在被插入器械1130持留时呈固定定向时,第一附接侧140可以旋转,这允许更容易将从第一附接侧140延伸的间隔物托盘对准到第二附接侧142的槽孔中以及将从第二附接侧延伸的固定构件(例如螺纹构件)对准到第一附接侧的接收构件(例如,浮动螺母或半球形螺母)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收构件(例如,浮动螺母或半球形螺母)的浮动、旋转和/或枢转行为以及有利地成形的内表面(例如,凹面形状)提高了在将两侧连接在一起时对准间隔物托盘和/或固定构件的能力。应该了解,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插入器械1130持留附接侧的任何其它构件,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夹子、支架、夹具、可释放箍带等。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1132、1134的远端可以形成为C形或支架形夹具,所述夹具内持留相应附接侧。
应该了解,本文所描述的插入器械配置是出于说明目的而提供,且可以使用任何其它配置和相对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任何其它定向。例如,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类似于任何所述固定构件的拧紧或夹紧构件或其任何变型可以与插入器械在两个臂部之间整合。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在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定位在患者的棘突上后,拧紧或夹紧构件可以用于拧紧装置并将其固定在棘突上,而装置上的其它固定构件(例如,所述固定构件或更简单的构件,例如固定螺钉、棘轮、插销、螺钉等)可以用于使装置保持在其固定位置上。应该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夹紧器械整合的夹紧或拧紧构件可以不同于所述的夹紧或拧紧构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钉、一个或多个棘轮、一个或多个杠杆、一个或多个齿轮传动机构等。
另外,可以有利地提供两个不同的插入器械,一个配置成用于在一个方向上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且另一个配置成用于在相反方向上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如本文所述,插入器械的至少一个臂部可以包括被特别地设计成与特定附接侧交界的特征(例如,被特别地配置成用于持留第二附接侧142的第一持留构件1162和被配置成用于持留第一附接侧140的第二持留构件1164,或定向成与固定构件的蜗轮螺杆对准的通道1140等)。因此,在不重新配置这些特征的定向和不改变手柄的定向的情况下,医师在植入具有相反定向的装置时将需要使患者换边,这是非常不切实际和极不期望的。例如,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驱动蜗轮的螺杆在一侧上,而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螺杆在相对侧上。因此,为了防止医师需要在植入期间使患者换边,可以形成第二插入器械本质上作为所示出和描述的插入器械的镜像,以使得可以从大约相同的角度操作手柄,但是插入器械的特征可操作地与如所设计的装置对准。
然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提供万向插入器械,以使得从该器械的每个臂部的远端延伸的持留构件被配置成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形状和定向。因此,所述持留构件将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任一附接侧整合,而不管装置的定向如何。例如,用于实现插入器械的这种万向适配的一个方法是使用从每个附接臂的远端延伸的两个插销,所述插销在每个臂上具有相同配置。第一附接侧(例如,不包括固定构件的一侧,例如具有浮动螺母或其它接收构件)可以配置有用于接收所述两个插销中的一个的互补孔,而另一个插销不与第一附接侧接合或交界。然而,第二附接侧可以配置有两个互补孔,以使得所述两个插销可以插入该两个孔中。当安装第二附接侧时,将两个插销都插入其中,且当安装第一附接侧时,只插入一个插销,而另一个插销悬在第一附接侧上。因此,操作员不需要根据正在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定向在插入器械之间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选择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如图21A至21D中所例示。选择器械800包括:第一臂部810,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一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814,包括第一棘突停止元件812和垂直延伸的翼模板816;第二臂部820,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二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824,包括第二棘突停止元件822和垂直翼模板826。第一和第二臂部810、820围绕用于定位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814、824以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距的轴830以枢转方式连接。
测量装置8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翼模板816、826,其适于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重叠以测定每个棘突上可用于接合棘突间植入物的间距。所示出的器械被改装成使得第二臂部820的近端具有附接在其上的测量元件840,所述测量元件具有用于记录到第一臂部810的近端的长度的标记,其中所述长度相当于通过第一和第二棘突停止元件812、822所测量的相邻棘突间的间距。因此,使臂部810、820的近端靠拢使得翼部814、824分离以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距。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或第二翼模板或两者包括从其延伸的紧固件模板,该紧固件模板适于与之前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上的槽孔接合,以测定可用于链板在底板上重叠接合的间隔和定向。
图25A至25C说明用于从棘突间间隔移除多余组织来为插入棘突间植入物做准备的本发明的粗锉工具1300。粗锉工具1300包括:第一臂部1310,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一棘突间停止元件1312;以及第二臂部1320,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二棘突停止元件1322。第一和第二臂部1310、1320围绕轴1330以枢转方式连接,用于展开第一和第二棘突间停止元件1312、1322以从相邻棘突间成功移除较大面积的组织,从而为通过其中放置植入装置的间隔物托盘做准备。如所示出,棘突间停止元件1312、1322的尖端可以是锐利的并以裂开的子弹配置接合在一起。如所示出,棘突间停止元件1312、1322的外表面可以配置有结构化、粗糙、锯齿状或尖锐化特征,用于通过工具1300的往返锉削运动来移除组织。
当使用者将臂部1310、1320的近端聚拢在一起时,棘突间停止元件1312、1322分离以产生更大的锉削空间。还示出了粗锉工具1300的第二臂部1320的近端适配有附接在其上的铰接锁闩和测量元件1340,所述测量元件具有用于维持和记录到第一臂部1310的近端的长度的标记。铰接元件1340上的记录长度相当于如通过第一和第二棘突停止元件1312、1322的外表面所测量的相邻棘突间的间距。臂部1310、1320通过分离偏置元件1350和齿形锁闩元件1340的平衡力维持就位。因此,使臂部1310、1320的近端靠拢使得棘突间停止元件1312、1322的远端分离,从而允许清除和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隔。当已经通过粗锉清除了所需的棘突间间隔时,齿形锁闩和测量元件1340可以将臂部1310、1320接合在一起,且元件1340上的数字标记进而相当于可以从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由本发明提供的间隔物托盘之中选择的合适宽度尺寸,以用于优化留置植入。
图1说明以重叠方式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实施方案的俯视透视图的进一步细节。图1示出了具有大体上平坦附接侧140、142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其在图1中被说明为一个下方定位的装置,例如在图2至12中说明并参照图2至12描述的任何棘突间间隔装置。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将第二(和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132植入到相邻棘突上,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弯曲配置的附接侧144、146。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弯曲配置是通过具有以下末端而建立:大体上平坦的末端148,其在植入时将位于和相邻下方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完整附接侧(例如,根据图1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附接侧140、142)大约相同的平面;以及偏移末端149,其将与下方(或上方,尽管在此方式中未说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邻末端重叠。偏移末端149的偏移量可以约等于或略大于或小于预期相邻附接侧的厚度(例如,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附接侧140、142的厚度)。
因此,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每个附接侧140、142的至少一端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的偏移末端149包括用于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的偏移末端149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整合的整合构件。所述实施方案包括整合构件,其具有在外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240,用来接收从相应附接侧144、146的偏移末端149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22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孔240的偏移末端的紧固件220可以是互锁柱或者是通过所述孔接合棘突的延长的锐利骨紧固件例如尖钉。孔240允许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的附接侧144、146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附接侧140、142整合和互锁。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中的孔240的数量等于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延伸的紧固件220的数量。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有比紧固件220更多的孔240,以允许通过从由各个孔位置240建立的多种定位中选择来选择性调节两个棘突间间隔装置130、132的相对定向。可以提供呈重叠或尺蠖图案的孔,以用于更精细地调节每对间隔板之间的间距和角度。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孔240和相应的紧固件220可以具有转动/锁定配置,以使得紧固件220在就位时可以选择锁定(例如,通过转动、卡扣等)在孔240内。另外,孔240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大于相应紧固件220的直径,以允许调整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相对于已经固定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位置和定向。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孔240可以是任何配置。此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不提供槽孔,且附接侧144、146的偏移末端149可以不包括紧固件,而相反可以包括粗糙表面或其它适于固定两个附接侧的构件。尽管只描述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0、132,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将额外的棘突间间隔装置以类似方式添加到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上,以连接另外的棘突。每个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将以类似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的方式来配置,包括偏移末端149与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平坦末端148重叠。为了允许将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添加到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132上,附接侧144、146的平坦末端148的外表面还包括用来接收紧固件的孔240例如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上所示出的孔,或任何其它整合构件。可以将任何数量的棘突间间隔装置整合在一起,以允许融合许多棘突和相对于个别和未整合的已知棘突间隔装置提高结构完整性。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其中三个棘突间间隔装置被附接在一起。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具有大体上平坦的附接侧,且第二和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具有用来与相邻装置重叠的具有偏移末端的弯曲附接侧。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植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然后植入第二和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以使得每个装置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不同末端重叠(例如,一个植入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上方,且另一个植入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下方)。如所示出,第二和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被定向成相对于彼此成180度,以允许弯曲附接侧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重叠,取决于附接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上方还是下方。因此,旋转后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如果需要)避免了必须制造两种不同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配置-一个用于附接在平坦装置的上方且一个用于附接在平坦装置的下方。因为当旋转棘突间间隔装置时固定构件的位置可以变化,所以可以提供不同的插入器械以适应装置组件的不同定向。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提供短截植入物来代替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该短截植入物仅由成比例地与单个棘突接合且不意图跨越两个相邻棘突的两个短截侧部组成。因此,不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附接至第一装置,而是将其附接至短截植入物。在操作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和短截植入物可以一起植入,因为两个短截侧部被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施加的压力固定。与其它棘突间间隔装置一样,所述短截侧部还可以包括从其内表面延伸的用于固定在棘突上的紧固件以及在其外表面中形成的用于接收重叠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紧固件的孔,或任何其它整合构件。这个实施方案可以用于降低制造成本,只需要单一的棘突间间隔装置设计以及更小和简单得多的短截植入物设计。
图7A至7E说明被配置成用于在L5-S1椎骨处植入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其它例示性实施方案。如所示出,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包括第一和第二附接侧540、542,每个附接侧具有成角度末端545和相对的平坦末端547,所述末端具有向内延伸的各种尖钉状骨紧固件525。成角度末端545允许更好地适配患者骶骨的解剖结构。在未示出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成角度末端可以相对于装置的中心部分进一步调节,以匹配在患者骶骨上的角度。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可以包括任何固定构件例如本文中所说明和描述的固定构件,以及任何整合构件。此外,在例如图7A至7C中所说明的在平坦末端547中具有孔550的底板实施方案中,可以将额外的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以重叠配置植入在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上方,这是通过使上方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弯曲附接侧与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平坦末端547重叠。然而,在例如图7D至7E中所说明的在偏移平坦末端547上具有紧固件520的链板实施方案中,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具有弯曲附接侧,以使得与成角度末端545相对的末端偏移并与上方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平坦末端重叠。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骨紧固件525从相对板向骨头的不同相对位点延伸,以减少骨折的风险。
图7B说明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第二附接侧542的视图。如所示出,第二附接侧542的成角度末端545可以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孔550,用于接收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紧固构件。因为骶骨通常比棘突更致密,所以将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固定在骶骨上的一个方法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孔550直接固定到骶骨上,例如经由螺钉、固定螺钉等。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于其它紧固件525的延伸角度的角度下提供成角度紧固件555。在例如所示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成角度紧固件555是骨螺钉且其它骨紧固件525是骨尖钉,但是可以使用可移动、不可移动或可扩展的骨紧固件的任何组合。
图7A说明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第二附接侧542的内表面的侧视图。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类似于参照图2A所描述的紧固件225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525从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成角度末端545的内部延伸。然而,因为成角度末端545相对于患者骶骨的定向,所以紧固件525可以在非90度角(锐角或钝角)下延伸,以使得在将两个附接侧拧紧在一起时紧固件525准确地接合骶骨。应该了解,第二附接侧542是通过实例来详细描述和说明,而第一附接侧54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和一个或多个紧固件。
某些实施方案的整合构件包括在偏移末端的内表面上形成的结构化内表面和在相邻平坦末端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结构化外表面(在相同的棘突间间隔装置上或理解为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将与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平坦末端的一部分重叠)。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结构化内表面具有排列成星形或辐条图案的径向延伸脊部。类似地,结构化外表面可以具有与结构化内表面的径向延伸图案大约匹配的一个或多个棘爪或突块(或其它表面图案)。结构化外表面具有多个互补棘爪,以允许将偏移末端选择性布置在一个以上的位置中。应该了解,虽然描述了径向延伸图案,但是可以将任何其它结构化表面应用于内部和外部结构化表面。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可以进一步包括向内延伸的插销,其可以至少部分插入到在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平坦末端的外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内。插销可以大约位于径向延伸脊部的中心,且在平坦末端的相应径向棘爪的大约中心处形成三个孔。应该了解,可以提供任何数量的插销和任何数量的孔。此外,可以使用插销和/或孔的任何其它定向。例如,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孔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形成,以允许前/后和上/下调节。
根据图22A中示出的一个实施方案,以具有第一附接侧2140(和未示出的相应第二附接侧)的连接翼板形式提供了棘突间间隔装置,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从其向内延伸的整合延伸紧固件2220或插销。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紧固件2220以可调节方式载于允许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细长紧固件框架2225内,以从中沿一系列距离接合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槽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紧固件2220可以例如通过其外表面上的固定螺钉(未示出)被固定在紧固件框架内的选定位置处,且由此与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相距选定距离。图22B是底板第二附接侧2142的侧视图,其中第二附接侧2142的每个末端中具有单个槽孔2240,例如用于接合图22A的延伸紧固件2220。
根据图23A中示出的一个实施方案,以具有第二附接侧2342(和未示出的相应第一附接侧)的连接翼板形式提供了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其中每个附接侧2342具有细长槽孔2340以接收来自相邻板的紧固件。图23B是具有第二附接侧2352(和未示出的相应第一附接侧)的替代性基底翼板的侧视图,其中每个附接侧2342具有一对细长槽孔2340以接收来自相邻板的紧固件。在图23A和图23B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槽孔2340是细长的,以沿着其中的一系列距离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紧固件。此外,槽孔2340可以通过夹紧机构例如固定推进螺钉2350变窄并由此被拧紧,从而将接收在其中的紧固件固定在所需位置。
根据图26A-H中示出的一个实施方案,以底板形式提供了棘突间间隔装置3130,所述底板具有用于接合相邻棘突的任一侧的第一附接侧3140(和未示出的相应第二附接侧)。第一附接侧3140包括从第一附接侧3140大体上垂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3150。在使用中,如上针对其它实施方案所描述,间隔物托盘3150可以被接收在相应第二附接侧的托盘槽内。间隔物托盘3150被配置成具有毗邻棘突的表面,以维持棘突的间隔关系。因此,间隔物托盘3150用来维持相邻棘突间的最小距离,以使椎骨保持分开并缓解神经组织和/或小面关节上的压力。第一附接侧3140可以包括紧固件3225例如尖齿或倒钩,用来接合棘突和/或作为用于接合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外表面的整合构件。第一附接侧3140还可以包括具有在外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3240的整合构件,用来接收从链板型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
间隔物托盘3150被成形为促进植入在相邻棘突之间并插入相应第二附接侧的托盘槽中。例如,间隔物托盘3150可以在前缘上具有减小的横截面轮廓和锥形宽度,这使得容易插在占据了相邻棘突间的空间的韧带之间。因此,间隔物托盘3150由于其相比于传统装置的较大圆形横截面具有减小、锥形或扁平的轮廓而可以在不切割的情况下插在韧带之间。此外,如图26C和图26H中所示,其中T形的底部向中央或向下延伸至脊柱中的T形横截面提供支撑提升,用于使间隔物托盘3150的尖端远离椎骨并进入托盘槽。类似地,使间隔物托盘的尖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成圆形尖端有利于插入托盘槽中,以及有利于插入穿过韧带。最后,当两个附接侧与插入工具接合并以弧线方式靠拢时,弓形纵向横截面有利于插入。
间隔物托盘3150还被配置成提供第一附接侧3140与第二附接侧之间的稳固连接,以固定所述侧部的所需相对定向,从而固定棘突。例如,间隔物托盘3150可以包括在间隔物托盘3150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3160,且沟槽3160可以能够接收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的部分。如上所述,固定构件可以包括固定螺钉,其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的中心部分并接触被接收在第二附接侧的托盘槽内的间隔物托盘3150的沟槽3160。沟槽3160可以从邻近第一附接侧3140的内表面的间隔物托盘3150的近端延伸到间隔物托盘3150的远端。另外,沟槽3160可以从近端朝远端向上倾斜,且沟槽3160可以朝远端延伸出。沟槽3160的倾斜形状可以以线性或弓形方式形成。沟槽3160可以包括成角度侧壁3170,它从间隔物托盘3150的上表面延伸到沟槽3160的底部。成角度侧壁3170还可以从沟槽3160的近端向沟槽3160的远端延伸,且成角度侧壁3170可以随着它们向沟槽3160的远端延伸而向内逐渐缩小。沟槽3160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凹槽3180,每个凹槽3180沿沟槽3160底部的宽度延伸。因此,凹槽3180与沟槽3160的长度垂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凹槽3180可以由梯级、刻度痕、锯齿或滚花脊形成。
在使用中,固定构件穿过第二附接侧并被部分接收在间隔物托盘3150的沟槽3160内,从而将第一附接侧3140固定在第二附接侧上。成角度侧壁3170被配置成将固定构件引导向沟槽3160的底部。另外,成角度侧壁3170被配置成用于抵抗固定构件与沟槽3160之间的连接的扭转和横向负载。在拧紧固定构件后,沟槽3160的倾斜配置抵抗固定构件与沟槽3160之间的连接的轴向负载。因此,沟槽3160的倾斜配置抵抗第一附接侧3140和第二附接侧相对于彼此的分离。最后,凹槽3180进一步增加固定构件与沟槽3160之间的连接的摩擦阻力,从而进一步抵抗第一附接侧3140和第二附接侧相对于彼此的分离。因此,沟槽3160的特征提供稳固连接以固定所述侧部的所需相对定向,从而固定棘突。
根据图27A和图27B中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以底板形式提供了棘突间间隔装置4130,所述底板具有用于接合相邻棘突的任一侧的第一附接侧4140(和未示出的相应第二附接侧)。如所示出,第一附接侧4140可以以类似于上述第一附接侧3140的方式来配置且可以包括相应的特征,但是下文将描述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差异。第一附接侧4140包括从第一附接侧4140大体上垂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4150。在使用中,如上针对其它实施方案所描述,间隔物托盘4150可以被接收在相应第二附接侧的托盘槽内。间隔物托盘4150被配置成具有毗邻棘突的表面,以维持棘突的间隔关系。因此,间隔物托盘4150用来维持相邻棘突间的最小距离,以使椎骨保持分开并缓解神经组织和/或小面关节上的压力。第一附接侧4140可以包括紧固件4225例如尖齿或倒钩,用来接合棘突和/或作为用于接合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外表面的整合构件。如上针对其它实施方案所描述,第一附接侧4140还可以包括具有在外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4240的整合构件,用来接收从链板型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
如上所述,第一附接侧4140可以被配置成接触相邻棘突,以使得紧固件4225接合并种到棘突中,从而固定相关椎骨。为了增强这种固定,第一附接侧4140的翼部4155可以具有沿翼部4155的高度变化的内外向厚度,以适应棘突的形状。如所示出,每个翼部4155可以沿翼部4155的上部4160具有大体上恒定的厚度且可以沿翼部4155的下部4170具有较小的厚度。明确来说,沿下部4170,翼部4155的内表面可以朝着翼部4155的外表面和远离间隔物托盘4150逐渐横向缩小。依此方式,翼部4155的下部4170可以适应在与椎板的界面的周围横向扩展的棘突的形状。在某些配置中,上部4160的内表面和下部4170的内表面之间的角度α可以在5度与15度之间、15度与25度之间、25度与35度之间、35度与45度之间、45度与55度之间、55度与65度之间、65度与75度之间或75度与85度之间。应该理解,可以选择不同配置的角度α以匹配其间植入有棘突间间隔装置4130的椎骨的角。
如所示出,第一附接侧4140的一些紧固件4225可以位于翼部4155的上部4160上,且一些紧固件4225可以位于翼部4155的下部4170上。另外,位于下部4170上的紧固件4225可以在内外方向上偏离位于上部4160上的紧固件4225,以适应棘突的形状。明确来说,基于紧固件4225的偏移和在棘突与椎板的界面周围的棘突形状,翼部4155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上部4160和下部4170上的紧固件4225可以同时接合并种到棘突中。因此,第一附接侧4140的翼部4155可以被配置成实现沿棘突高度的最佳固定。
图28A至28E说明可以配置成用于植入在椎骨或骶骨的椎板处的棘突间间隔装置453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如图所示,棘突间间隔装置4530可以总体上以类似于上述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方式来配置且可以包括相应的特征,但是下文将描述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差异。棘突间间隔装置4530包括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540、4542,它们各自具有位于一端的成角度翼部4545和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成角度翼部4547。如所示出,第一成角度翼部4545可以跨过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540、4542各自的中线被形成为第二成角度翼部4547的镜像。或者,第一成角度翼部4545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一角度,且第二成角度翼部4547可以形成为具有不同于该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翼部4545、4547的成角度配置可以允许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540、4542适应患者的椎板或骶骨在植入位置周围的形状。在某些配置中,翼部4545、4547的内表面和附接侧的中心部分的内表面之间的角度β可以在5度与15度之间、15度与25度之间、25度与35度之间、35度与45度之间、45度与55度之间、55度与65度之间、65度与75度之间或75度与85度之间。应该理解,可以选择不同配置的角度β以匹配其间植入有棘突间间隔装置4530的椎骨的角。在未示出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成角度翼部4545、4547可以相对于装置的中心部分进行调节,以匹配患者的椎板或骶骨和/或L5椎骨的棘突的角度。
棘突间间隔装置4530可以包括任何固定构件例如本文中所说明和描述的固定构件以及任何整合构件。例如,各个尖钉形骨紧固件4525可以从每个成角度翼部4545、4547向内延伸。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骨紧固件4525从相对的成角度翼部4545、4547向骨头的不同相对位点延伸,以减少骨折的风险。如所示出,骨紧固件4525可以从成角度翼部4545、4547以非90度角(即,以锐角或钝角)向内延伸,以使得骨紧固件4525以最佳角度种入骶骨和L5椎骨的棘突中以增强固定。虽然在某些方面中,图28A至28E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已经被描述为配置成用于植入在骶骨上(即L5-S1节段),但是应该了解棘突间间隔装置4530可以类似地被配置成适应其它椎骨节段(包括L3-4和L2-3节段)处的椎骨的形状。依此方式,此类配置可以包括成角度翼部4545、4547和成角度以使此类节段处的固定最佳的骨紧固件4525。
图29A至29C说明可以配置成用于植入在椎骨或骶骨的椎板处的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的又一个实施方案。如图所示,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可以总体上以类似于上述棘突间间隔装置530和棘突间间隔装置4130的链板的方式来配置且可以包括相应的特征,但是下文将描述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差异。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包括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740、4542,它们各自具有位于一端的平直翼部4745和位于另一端的成角度翼部4747。如所示出,平直翼部4745可以分别相对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740、4742被固定。相反地,成角度翼部4747可以分别相对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740、4742而运动。明确来说,如图29B和29C中所示,成角度翼部4747可以被配置成围绕枢轴关节4749在内外方向上枢转。依此方式,成角度翼部4747的可枢转配置可以允许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740、4742适应椎板或骶骨的形状。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平直翼部4745和成角度翼部4747可以被配置成围绕枢轴关节4749在内外方向上枢转。在未示出的又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附接侧4740、4542各自可以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成角度翼部4747和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成角度翼部4747,其中第一成角度翼部4747和第二成角度翼部4747都可以被配置成围绕枢轴关节4749在内外方向上枢转。
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可以包括任何固定构件和任何整合构件,例如本文中所说明和描述的固定构件和整合构件。例如,各个尖钉形骨紧固件4725可以从每个平直翼部4745和成角度翼部4747向内延伸。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骨紧固件4725从相对的平直翼部4745和成角度翼部4747向骨头的不同相对位点延伸,以减少骨折的风险。如所示出,骨紧固件4725可以从平直翼部4745和成角度翼部4747以非90度角(即,以锐角或钝角)向内延伸,以使得骨紧固件4725以最佳角度种入椎板、骶骨和棘突中以增强固定。虽然在某些方面中,图29A至29C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已经被描述为配置成用于植入在骶骨上(即L5-S1节段),但是应该了解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可以类似地被配置成适应其它椎骨节段(包括L3-4和L2-3节段)处的椎骨的形状。依此方式,此类配置可以包括平直翼部4745、成角度翼部4747以及成角度且可移动以使此类节段处的固定最佳的骨紧固件4725。此外,在例如图29A至29C中所说明的在平直翼部4745中形成孔4750的底板实施方案中,可以将额外的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以重叠配置植入在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的上方和下方,这是通过使上方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弯曲附接侧与L5-S1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的平直翼部4745重叠来实现。
根据图30A至30C中示出的又一个实施方案,以链板形式提供了可以配置成用于植入在椎骨或骶骨的椎板处的棘突间间隔装置4830。如所示出,棘突间间隔装置4830可以总体上以类似于上述棘突间间隔装置530的链板的方式来配置且可以包括相应的特征,但是下文将描述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差异。棘突间间隔装置4830包括第二附接侧4842(和相应的第一附接侧,未示出),用于与相邻棘突的任一侧接合。此外,如所示出,作为链板,第二附接侧4842被配置成附接至上方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例如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第二附接侧142。第二附接侧4842包括位于一端的成角度翼部4845和位于另一端的偏移平坦翼部4847。成角度翼部4845的成角度配置可以允许第二附接侧4842适应患者骶骨的形状。所述偏移平坦翼部的偏移配置可以允许第二附接侧4842与第二附接侧142的平坦翼部重叠。
类似于上述链板实施方案,偏移平坦翼部4847可以包括整合构件例如紧固件4820,用于使偏移平坦翼部4847与第二附接侧142的孔240的其中一个整合。在紧固件4820与孔240的其中一个整合后,第二附接侧4842可以围绕紧固件4820旋转。因此,第二附接侧4842可以配置成在近端-远端方向上转动,以允许第二附接侧4842适应骶骨的形状。如所示出,偏移平坦翼部4847的内外向轮廓可以被成形为相比于上述第二附接侧542的偏移平坦翼部547增强旋转角。明确来说,偏移平坦翼部4847的上表面4850可以具有更大的锥角,以使得第二附接侧4842可以在接触第二附接侧542的中心部分前向上旋转至更大角度。同样地,偏移平坦翼部4847的底表面4852可以具有更大的锥角,以使得第二附接侧4842可以在接触第二附接侧542的中心部分前向下旋转至更大角度。另外,偏移平坦翼部4847的底表面4852可以限定缺口4854,以允许在接触第二附接侧542的中心部分前甚至进一步程度的向下旋转。依此方式,第二附接侧4842可以更灵活地适应椎板或骶骨的形状以实现最佳固定。虽然在某些方面中,图30A至30C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已经被描述为配置成用于植入在骶骨上(即L5-S1节段),但是应该了解棘突间间隔装置4730可以类似地被配置成适应其它椎骨节段(包括L3-4和L2-3节段)处的椎骨的形状。依此方式,此类配置可以包括成角度翼部4845和成角度且可以转动以使此类节段处的固定最佳的偏移平坦翼部4847。另外,尽管上述实施方案已经集中于定位在底板下方的链板第二附接侧4842,但是所描述的特征还可以并入链板第一附接侧以及定位在底板上方的附接侧中。
图31A至31E说明用于准备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植入位置和用于选择待植入的适当大小的装置的粗锉工具4900。粗锉工具4900包括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的第一臂部4910,其中所述远端具有从其以总体上垂直角度延伸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14。粗锉工具4900还包括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的第二臂部4920,其中所述远端具有从其以总体上垂直角度延伸的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24。第一和第二臂部4910、4920以枢转方式附接在由插销4930限定的轴的周围。依此方式,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14、4924可以定位在植入位置并通过枢转第一和第二臂部4910、4920而分开,以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隔。基于此测量,可以选择适当大小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粗锉工具4900可以进一步包括偏置元件4932例如板片弹簧,其被配置成使第一和第二臂部4910、4920彼此偏离,以使得粗锉工具4900处于闭合位置。
如所示出,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14被形成为包括锐利尖端4916的细长构件,所述锐利尖端4916被配置成使翼部4914容易插入植入位置。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14还包括邻近锐利尖端4916的切除部分4918,它被配置成用于在翼部4914、4924处于闭合位置时接收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24。另外,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14包括多个凹槽4919,其沿着翼部4914的外表面形成并配置成用于清除和准备植入位置。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24被形成为包括锥形尖端4926的细长构件,所述锥形尖端4926被配置成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14的切除部分4918内匹配。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4924还包括多个凹槽4929,其沿着翼部4924的外表面形成并配置成用于清除和准备植入位置。依此方式,翼部4914、4924可以用作粗锉,用于修饰骨和组织在接收棘突间间隔物装置的植入位置周围的轮廓。
粗锉工具4900可以进一步包括测量元件4940,其附接在第一臂部4910的近端并配置成与第二臂部4920的近端接合。如所示出,测量元件4940可以形成为包括齿部4944的齿条,齿部4944被限定在测量元件4940的远侧并配置成与第二臂部4920接合。测量元件4940还可以包括预定测量标记,其定位在测量元件4940的近侧并配置成相当于翼部4914、4924在第一和第二臂部4910、4920的特定位置下的横向间距。依此方式,当第一和第二臂部4910、4920相对于彼此枢转且翼部4914、4924分离或靠拢在一起时,测量元件4940将指示翼部4914、4924的横向间距或总宽度。因此,粗锉工具4900可以用于测量相邻棘突间的植入位置的宽度,且因此可以用于选择待植入的适当大小的棘突间间隔物装置。
根据图32A-E中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以底板形式提供了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所述底板具有用于接合相邻棘突的任一侧的第一附接侧5140(和未示出的相应第二附接侧)。如所示出,第一附接侧5140可以以类似于上述第一附接侧3140的方式来配置且可以包括相应的特征,但是下文将描述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差异。第一附接侧5140包括从第一附接侧5140大体上垂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5150。在使用中,如上针对其它实施方案所描述,间隔物托盘5150可以被接收在相应第二附接侧的托盘槽内。间隔物托盘5150被配置成具有毗邻棘突的表面,以维持棘突的间隔关系。因此,间隔物托盘5150用来维持相邻棘突间的最小距离,以使椎骨保持分开并缓解神经组织和/或小面关节上的压力。第一附接侧5140可以包括紧固件5225例如尖齿或倒钩,用来接合棘突和/或作为用于接合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外表面的整合构件。如上针对其它实施方案所描述,第一附接侧5140还可以包括具有在外表面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5240的整合构件,用来接收从链板型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附接侧5140可以进一步包括紧固件5235,其被配置成用于持留骨基质5300(经由幻线示出)或其它骨生长促进材料以及在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期间定位骨基质5300,以促进相邻棘突间的骨生长。紧固件5235可以位于第一附接侧5140的内表面的周围并配置成靠着内表面持留骨基质5300。依此方式,在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后,骨基质5300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相邻棘突之间以促进骨生长。如所示出,紧固件5235可以位于第一附接侧5140的中心部分5160的内表面的周围。根据各种配置,紧固件5235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另外或替代地位于第一附接侧5140的翼部5155的内表面的周围。紧固件5235可以形成为被配置成用于接合骨基质5300和阻止骨基质5300从第一附接侧5140移开的弯钩、尖钉、尖齿或倒钩。
如所示出,紧固件523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上部紧固件5240和一个或多个下部紧固件5245,配置成用于将骨基质5300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其间。上部紧固件5240可以从第一附接侧5140的内表面向内延伸,且下部紧固件5245可以从间隔物托盘515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依此方式,上部紧固件5240和下部紧固件5245可以在其间限定用于保持骨基质5300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间。根据这个配置,间隔物托盘5150还可以通过防止骨基质5300向下迁移而促进保留骨基质5300。如图32A-E中所示,上部紧固件5240可以形成为包括指向间隔物托盘5150的成角度尖端部分的弯钩,且下部紧固件5245可以形成为包括指向第一附接侧5140的成角度尖端部分的弯钩。根据图33A-E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上部紧固件5240可以形成为包括指向间隔物托盘5150的成角度尖端部分的弯钩,且下部紧固件5245可以形成为指向第一附接侧5140的成角度尖钉。可能存在紧固件5235的其它配置,例如其中只包括上部紧固件5240且相反保持力由间隔物托盘5150的上表面来提供,或者其中只包括下部紧固件5245且相反保持力由第一附接侧5140内表面来提供。另外,根据某些配置,第一附接侧5140可以包括除了所示出的上部紧固件5240和下部紧固件5245以外的多组紧固件5235。例如,额外组的紧固件5235可以从第一附接侧5140的内表面和/或从间隔物托盘5150的上表面延伸。这类紧固件5235可以包括弯钩、尖钉、尖齿或倒钩的各个配置。此外,尽管本文针对第一附接侧5140描述了紧固件5235,但是第二附接侧可以另外或替代地包括以类似方式配置成用于保持骨基质5300的紧固件5235。
与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一起使用的骨基质5300或其它骨生长促进材料可以由天然骨或具有促进骨生长的骨引导和/或骨诱导性质的各种合成材料形成。例如,骨基质5300可以是脱矿骨基质或合成骨移植替代物,例如骨泥。骨基质5300可以是大体上可延展的且因此可以契合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的特征例如紧固件5235,以促进在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期间保留骨基质5300。此外,骨基质5300可以契合相邻棘突的几何形状且可以填充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与棘突之间的空隙。紧固件5235可以通过穿透骨基质5300的相应表面来接合骨基质5300。明确地说,如所示出,上部紧固件5240可以穿透骨基质5300的外侧表面,而下部紧固件5245可以穿透骨基质5300的底表面。骨基质5300的大小可以根据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的大小以及其间植入了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的椎骨的几何形状来选择。根据某些配置,骨基质5300可以具有大体上等于从间隔物托盘5150的上表面到第一附接侧5140的中心部分5160的上表面的距离的高度。如所示出,骨基质5300的宽度可以大体上等于间隔物托盘5150的宽度,例如5mm和20mm之间。此外,骨基质5300可以在内外方向上具有5mm和20mm之间的深度。
根据某些配置,棘突间间隔装置5130的表面可以以促进其周围的骨生长的方式来形成。例如,第一附接侧5140和第二附接侧的表面可以被粗糙化、刻痕、蚀刻或以其它方式结构化,以促进所述表面的特征之间或其周围的骨生长。根据各种配置,这类表面纹理可以存在于附接侧、间隔物托盘5150、紧固件5225和/或紧固件5240的内表面上。
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和任何相关组件可以由任何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可再吸收陶瓷、不可再吸收陶瓷、可再吸收聚合物、不可再吸收聚合物和/或其任何组合和/或合金。一些特定实例包括不锈钢、钛和其合金(包括镍-钛合金)、钽、羟磷灰石、磷酸钙、骨、氧化锆、氧化铝、碳、生物玻璃、聚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烯烃、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酸酯、聚酮、氟聚合物和/或其它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和/或其组合。
在使用中,可以参照图1至图23来理解植入至少两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例示性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进入手术植入位置并移除所有必要的组织后,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第二附接侧142附接在插入器械1130的第一臂部1132的固定构件1162上,然后将第二臂部1134附接在插入器械1130上。第一臂部1132用于靠着两个相邻棘突的一侧来定位第二附接侧142。由于固定构件例如蜗轮固定构件中所用的螺纹构件451的缩小轮廓,第二附接侧142可以更容易从横向插入穿过两个棘突间存在的韧带(然而,所述装置还可以通过移除韧带的全部或大部分来插入且直接从后向插入)。第二附接侧142可以进一步通过用木槌或捣棒敲击插入器械1130的扁平表面来安置。然后,将第一附接侧附接在插入器械1130的第二臂部1134的固定构件1164上,且以枢转方式将第二臂部1134附接在第一臂部1132上。然后,医师挤压插入器械1130的手柄以使第一附接侧140靠着相同两个棘突的相对侧原位枢转,从而使间隔物托盘150插入穿过韧带并与第二附接侧142的其托盘槽210对准,同时还可操作地使从第二附接侧142延伸的固定构件与第一附接侧140上的相应接收构件对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插入第一和第二附接侧140、142中的任一个或两个之前首先使用打孔器械来移除一部分韧带,以促进附接侧140、142的插入和对准。该打孔器械可以以类似于插入器械1130的方式操作,但是包括打孔器(或可以简单地扩张),该打孔器在手柄被挤压到一起时横向穿过并移除韧带。两个附接侧140、142被充分推挤到一起,以使固定构件接合(例如,与蜗杆传动装置啮合的蜗杆、穿过螺纹环的螺钉、或与传动装置/齿条啮合的轴齿轮)。然后,为了将附接侧140、142相对于彼此拧紧,操作员可以操作固定构件(例如,转动螺钉以操作蜗杆传动机构)。由于每个附接侧140、142相对于另一个附接侧的枢转能力,棘突间间隔装置130可以靠着棘突被拧紧,而不用考虑每个棘突可能有不同厚度。一旦呈拧紧配置,可以任选地安装固定螺钉组合件以将第二附接端142固定在间隔物托盘150上。应该了解,可以使用其它插入器械实施方案来定位和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例如其中固定构件(例如,传动装置、蜗轮、螺钉、棘轮等)不是与棘突间间隔装置整合或除了与棘突间间隔装置整合以外而作为插入器械的部分被整合的一个实施方案。因此,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操作插入器械上而不是装置上的固定构件以拧紧和松开插入器械来至少部分实现拧紧。
为了植入第二(或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132,除了使偏移末端149(或平直构件)的内表面上的整合构件(例如,紧固件、孔、圆顶、插销等)与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130的相应附接端的外表面对准以外,重复相同的步骤。
通过以上详细描述,本文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改动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改动和变化意图包含在附加权利要求和本文所描述的例示性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5)

1.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其包括:
第一附接侧;
第二附接侧;
间隔物托盘,其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在所述间隔物托盘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且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以及
固定构件,其被配置成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沟槽接合,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附接侧固定所述第二附接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从邻近所述第一附接侧的所述间隔物托盘的近端向所述间隔物托盘的远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近端朝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远端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朝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远端延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以线性方式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以弓形方式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包括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上表面延伸到所述沟槽的底部的成角度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成角度侧壁从所述沟槽的近端向所述沟槽的远端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成角度侧壁随着它们从所述沟槽的所述近端向所述沟槽的所述远端延伸而向内逐渐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沟槽包括沿所述沟槽的底部的宽度延伸的多个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凹槽是通过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而形成:梯级、刻度痕、锯齿或滚花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纵向弓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的至少一部分具有T形横截面,且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槽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互补的T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附接侧以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沟槽接合的固定螺钉。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和所述第二附接侧中的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和所述第二附接侧中的每一个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向内延伸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与从所述第二附接侧向内延伸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偏移。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附接侧和所述第二附接侧各自包括中心部分、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的所述中心部分延伸,且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槽在所述第二附接侧的所述中心部分中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附接侧的所述中心部分以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所述沟槽接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附接侧和所述第二附接侧各自包括上部和下部,且其中所述下部向外逐渐横向缩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和所述第二附接侧中的每一个向内延伸的多个骨紧固件,其中所述骨紧固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上部延伸且所述骨紧固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下部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从所述下部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骨紧固件在内外方向上偏离从所述上部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骨紧固件。
24.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其包括:
第一附接侧;
第二附接侧;和
间隔物托盘,其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附接侧和所述第二附接侧各自包括中心部分、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且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的内表面成角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从所述中心部分朝相反方向延伸。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角度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内表面是固定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第一角度等于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第二角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第一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第二角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角度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内表面是可调节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枢转。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被配置成围绕枢转关节在内外方向上枢转。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适于接合所述第一椎骨的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二翼部适于接合所述第二椎骨的一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部适于接合所述第一椎骨的椎板,且其中所述第二翼部适于接合所述第二椎骨的椎板。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中的每一个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紧固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表面以锐角或钝角角度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的所述中心部分延伸,且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槽在所述第二附接侧的所述中心部分中形成。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附接侧固定所述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附接侧的所述中心部分以与所述间隔物托盘接合。
39.一种用于准备棘突间间隔装置在第一棘突和相邻第二棘突之间的植入位置的粗锉工具,所述工具包括:
第一臂部,包括近端和远端;
第二臂部,包括近端和远端,其中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以枢转方式相互连接;
从所述第一臂部的所述远端延伸的第一测量翼部,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包括被配置成易于插入所述第一棘突与所述第二棘突之间的锐利尖端;以及
从所述第二臂部的所述远端延伸的第二测量翼部;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和所述第二测量翼部被配置成通过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枢转而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翼部进一步包括邻近所述锐利尖端的切除部分,且其中当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和所述第二测量翼部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测量翼部被至少部分接收在所述切除部分内。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翼部包括锥形尖端,所述锥形尖端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测量翼部的所述切除部分内匹配。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翼部的所述锐利尖端具有圆锥形状。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和所述第二测量翼部各自包括沿其外表面形成并配置成用于准备所述植入位置的一个或多个凹槽。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工具,其进一步包括附接在所述第一臂部的所述近端并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臂部的所述近端接合的测量元件,其中所述测量元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和所述第二测量翼部的横向间距的预定测量标记。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翼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所述远端以总体上垂直角度延伸,且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翼部从所述第二臂部的所述远端以总体上垂直角度延伸。
CN201380067460.XA 2012-11-16 2013-11-18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9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1429.5A CN107811692A (zh) 2012-11-16 2013-11-18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27411P 2012-11-16 2012-11-16
US61/727,411 2012-11-16
US201361791507P 2013-03-15 2013-03-15
US61/791,507 2013-03-15
PCT/US2013/070590 WO2014078798A1 (en) 2012-11-16 2013-11-18 Linkage systems for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ing devic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1429.5A Division CN107811692A (zh) 2012-11-16 2013-11-18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927A true CN104869927A (zh) 2015-08-26
CN104869927B CN104869927B (zh) 2017-10-03

Family

ID=5073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746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9927B (zh) 2012-11-16 2013-11-18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CN201710851429.5A Pending CN107811692A (zh) 2012-11-16 2013-11-18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1429.5A Pending CN107811692A (zh) 2012-11-16 2013-11-18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2919685B1 (zh)
CN (2) CN104869927B (zh)
CA (1) CA2891527A1 (zh)
WO (1) WO20140787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463A (zh) * 2017-03-21 2017-08-18 张建林 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辅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2573B2 (en) 2014-11-06 2023-06-13 Spinal Elemen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eating spinous processes
CN104546228A (zh) * 2015-01-07 2015-04-29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US11389302B2 (en) 2018-12-06 2022-07-19 Life Spine, Inc. Spinal facet joint and laminoplasty impla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2130A (en) * 1988-03-23 1992-06-16 Waldemar Link Gmbh & Co. Forceps for inserting intervertebral device
US6261296B1 (en) * 1998-10-02 2001-07-17 Synthes U.S.A. Spinal disc space distractor
CN1652727A (zh) * 2002-05-17 2005-08-10 Sdg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棘突的装置
US7189234B2 (en) * 1998-10-20 2007-03-13 St. Franci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spinous process implant sizer and distractor with a split head and size indicator and method
US20100087860A1 (en) * 2006-12-12 2010-04-08 Spinefrontier, Inc Spinous process fixation implant
US20110224731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Southern Spine, Llc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9959C (zh) * 2006-08-21 2009-09-16 叶中权 侧片脊椎棘突撑开装置
EP2430995B1 (en) * 2008-08-08 2016-03-30 Alphatec Spine, Inc. Spinous process device
FR2964850B1 (fr) * 2010-09-17 2013-08-09 Spineart Sa Systeme de pincement d'epineuses et ses applications
US8603143B2 (en) * 2010-12-05 2013-12-10 James C. Robinson Spinous process fixation apparatus
KR101030462B1 (ko) * 2011-01-11 2011-04-25 (주)비엠코리아 척추 극돌기 고정장치
US9198697B2 (en) * 2013-03-13 2015-12-01 Globus Medical, Inc. Spinous process fix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2130A (en) * 1988-03-23 1992-06-16 Waldemar Link Gmbh & Co. Forceps for inserting intervertebral device
US6261296B1 (en) * 1998-10-02 2001-07-17 Synthes U.S.A. Spinal disc space distractor
US7189234B2 (en) * 1998-10-20 2007-03-13 St. Franci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spinous process implant sizer and distractor with a split head and size indicator and method
CN1652727A (zh) * 2002-05-17 2005-08-10 Sdg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棘突的装置
US20100087860A1 (en) * 2006-12-12 2010-04-08 Spinefrontier, Inc Spinous process fixation implant
US20110224731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Southern Spine, Llc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ing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463A (zh) * 2017-03-21 2017-08-18 张建林 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辅助装置
CN107049463B (zh) * 2017-03-21 2019-07-16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78798A1 (en) 2014-05-22
CN104869927B (zh) 2017-10-03
EP2919685A1 (en) 2015-09-23
EP3549540A1 (en) 2019-10-09
CN107811692A (zh) 2018-03-20
EP2919685B1 (en) 2019-07-10
EP2919685A4 (en) 2016-10-05
CA2891527A1 (en)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7355B2 (en)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ing device
CN100450455C (zh) 后方椎弓根螺钉和板系统及其方法
US20210169532A1 (en)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ing Device
CN104869927A (zh)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
US9427276B2 (en) Method of changing position of bo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