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9128A -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128A
CN104869128A CN201410057925.XA CN201410057925A CN104869128A CN 104869128 A CN104869128 A CN 104869128A CN 201410057925 A CN201410057925 A CN 201410057925A CN 104869128 A CN104869128 A CN 104869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nnex
form attachment
safety code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79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128B (zh
Inventor
欧星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79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9128B/zh
Priority to TW103118594A priority patent/TWI637279B/zh
Priority to US14/624,420 priority patent/US9692852B2/en
Priority to PCT/US2015/016274 priority patent/WO2015126880A1/en
Priority to JP2016547516A priority patent/JP6351737B2/ja
Publication of CN104869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128A/zh
Priority to HK15111828.8A priority patent/HK1211148A1/zh
Priority to US15/606,473 priority patent/US1062352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将第一终端所请求打开的表单页面以及所述表单页面对应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向第二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接收并存储第二终端通过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通过本发明的实现方式,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浏览器上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就能够打开附件上传页面将智能终端的数据作为附件直接上传至表单,无需PC端进行附件的存储和在PC上的上传操作,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背景技术】
表单在网页中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的功能,用户通过表单上传表单数据或者表单附件至web服务器,由web服务器将表单数据或者表单附件存储至文件存储服务器。由于表单本身的复杂性,往往在PC端(如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等)进行展现。由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设备功能的局限性,例如不具有拍照或录音采集等功能,在上传诸如照片或录音等形式的表单附件时,需要先利用其他具有拍照或录音采集功能的设备来完成照片或录音数据的采集,然后将该等设备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相连接,使得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获取到相应的照片或录音数据后才能完成表单附件的上传。另外,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其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智能终端进行拍照、录音等数据采集,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将智能终端采集到的诸如照片、录音等数据作为表单附件进行上传。
现有技术中,将智能终端中的数据作为表单附件进行上传时,需要先将智能终端与PC端进行连接,将智能终端中作为表单附件的数据传输到PC端,在PC端进行本地存储后,再由用户操作选择PC端本地存储的数据上传至web服务器。然而现有技术中该上传表单附件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智能终端需要先与PC端进行连接,将表单附件传至PC端,再从PC端上传至web服务器,操作比较繁琐。
2)需要在PC端进行数据的本地存储,安全程度较低,容易带来数据泄露的风险,特别是在PC端由多人共享或者中毒等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以便于简化操作,提高安全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后,将表单页面和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接收到第一终端打开表单页面后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利用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生成信息码,将所述信息码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并解析所述信息码,得到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携带表单相关信息;
所述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一同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表单附件附带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在存储所述表单附件时,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之后且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
在接收到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如果校验通过,则将所述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具体包括: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安全码并建立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安全码之间映射关系后返回的安全码;
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具体包括:将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利用所述安全码进行校验后返回的校验结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利用所述安全码进行校验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安全码是否为已创建的安全码,如果是,则校验通过,否则校验失败;或者,
判断所述安全码是否为已创建的安全码且所述安全码未被使用,如果是,则校验通过,否则校验失败;其中所述安全码校验通过时被记录为已使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存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具体为:将所述表单附件提交给文件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获取与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所携带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已存储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
将所述文件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文件信息刷新当前表单。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采用以下轮询的方式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通过表单页面中的Javascript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在所述表单页面中嵌入的插件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建立长连接的方式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web服务器,该web服务器包括:
用户侧接口单元,用于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交互;
表单页面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通过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上传页面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通过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
表单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时,存储所述表单附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后,将表单页面和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或者,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打开表单页面后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在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时,具体用于:利用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生成信息码,将所述信息码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信息码供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并解析从而得到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携带表单相关信息;
所述上传页面返回单元,用于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一同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表单处理单元在存储所述表单附件时,将所述表单附件附带的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表单附件进行关联存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
所述上传页面返回单元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还用于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如果校验通过,则将所述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在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时,具体用于: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安全码并建立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安全码之间映射关系后返回的安全码;
所述上传页面返回单元在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时,具体用于:将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利用所述安全码进行校验后返回的校验结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单处理单元在存储所述表单附件时,具体用于:将所述表单附件提交给文件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该web服务器还包括:
文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时,获取与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所携带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已存储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将所述文件信息通过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文件信息刷新当前表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上述的web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向所述web服务器发送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接收并显示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向所述web服务器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接收所述web服务器返回的附件上传页面,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向所述web服务器提交表单附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并显示web服务器返回的信息码;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获取并解析所述信息码,得到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该系统还包括应用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利用所述web服务器发送的表单相关信息生成安全码,建立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安全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安全码返回给所述web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该系统还包括文件存储服务器;
所述文件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web服务器提交的表单附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通过以下轮询的方式向所述web服务器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通过表单页面中的Javascript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在所述表单页面中嵌入的插件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与所述web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方式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实现方式,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从浏览器上获取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就能够打开附件上传页面将智能终端的数据作为附件直接上传至表单,无需PC端进行附件的存储和在PC上的上传操作,简化了用户操作,并且避免了PC端进行附件的本地存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典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web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理解,首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系统架构进行简单描述,该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web服务器、文件存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其中第一终端可以是浏览器或客户端,典型地,可以是PC端的浏览器,第二终端可以是智能终端。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典型的系统架构图,主要包括:PC端的浏览器(图中和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浏览器为例进行描述)、智能终端、web服务器、文件存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其中智能终端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其可以具备常用的诸如拍照、录音等数据采集功能,以及信息码获取和识别功能。下面通过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中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web服务器接收PC端浏览器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
步骤202:web服务器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PC端浏览器。
上述步骤201和步骤202的实现可以存在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PC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web服务器接收到该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就相当于接收到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向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页面的同时,返回该表单页面对应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PC端浏览器就能够在表单页面上显示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续实施例二将详细描述该种实现方式。
第二种方式:PC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web服务器向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页面;用户可以通过触发表单页面上功能按钮的方式使得PC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然后web服务器向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附件上传地址,PC端浏览器就能够将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在表单页面上进行显示。后续实施例三将详细描述该种实现方式。
步骤203:web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获取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
本步骤中,智能终端从PC端浏览器获取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利用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向web服务器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智能终端获取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的方式将在实施例二中具体描述。
步骤204:web服务器向智能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
步骤205:web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智能终端通过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
智能终端在获取到附件上传页面后,就能够通过附件上传页面将本地的文件作为表单附件上传到web服务器。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中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web服务器接收PC端浏览器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
用户通过PC端浏览器打开表单页面时,或者在已打开的表单页面上进行进一步访问时,PC端浏览器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也就是说,该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可以是新打开表单页面时发送的访问请求,也可以是在已打开的表单页面上进一步发送的访问请求。该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就可以认为是PC端浏览器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在该请求中可以包含表单相关信息,该表单相关信息包括表单标识信息、应用标识信息以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其中表单标识信息是用于标识请求的表单的。为了区分表单所属的具体应用,因此在表单相关信息中还可能包含应用标识信息。唯一性标识信息主要是用于标识信息的上传来源的,可以采用用户标识,也可以采用一些编号信息,只要能够区分上传来源即可,另外,该唯一性标识信息也用于关联在PC端上传的表单数据和在智能终端上传的表单附件。
步骤302:web服务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安全码申请请求。
为了进一步增强上传表单附件的安全性,web服务器在接收到表单页面访问请求时,可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安全码申请请求,该安全码申请请求中携带上述的表单相关信息。
步骤303:应用服务器创建安全码并建立安全码与表单相关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安全码返回给web服务器。
本步骤中安全码的创建可以采用任意一种创建方式,例如随机产生64位字符串,本发明对安全码的创建方式不加以限制。
步骤304:web服务器利用PC端浏览器所请求打开表单页面对应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和安全码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和PC端浏览器所请求打开的表单页面返回给PC端浏览器。
在本实施例中以二维码为例进行描述,也可以采用其他诸如一维码等其他信息码。PC端浏览器接收到表单页面和二维码后,就能够显示该表单页面和二维码。
步骤305:智能终端获取PC端浏览器上显示的二维码,解析得到表单附件的上传地址和安全码。
智能终端获取二维码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扫描的方式,解析二维码后就能够得到表单附件的上传地址和安全码,通过触发该上传地址向web服务器请求打开表单附件的上传页面,即向web服务器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
步骤306:web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该请求中携带安全码。
步骤307:web服务器将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中携带的安全码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步骤308:应用服务器对安全码进行校验,如果校验通过,则将该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返回给web服务器。
本步骤中应用服务器对安全码进行的校验至少包括验证该安全码是否为已创建的安全码,如果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除此之外,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安全性,防止其他用户通过获取PC端浏览器上显示的二维码再次进行非法附件的上传,上述校验进一步包括:校验该安全码是否已经被使用,如果安全码为已创建的安全码并且该安全码未被使用,则校验通过,否则验证失败。也就是说,在安全码校验通过时,会记录该安全码已经被使用,如果安全码再次被使用,则校验不会通过。
在校验通过后,应用服务器会查询该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将表单相关信息连同验证通过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这里表单相关信息的返回是为了建立表单附件与表单的关联,以及同一用户所上传表单数据与表单附件的关联。
如果校验失败,则web服务器向智能终端返回错误页面,提示校验错误,该过程图中未示出。
步骤309:web服务器向智能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和表单相关信息。
智能终端展现该附件上传页面,用户通过在附件上传页面上进行相关操作,将智能终端的数据作为表单附件提交给web服务器,随之一起提交的还有表单相关信息。
步骤310:web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提交的表单附件和表单相关信息。
步骤311:web服务器将表单附件和表单相关信息提交至文件存储服务器进行关联存储,并将提交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步骤312:web服务器接收到PC端浏览器发送的文件信息刷新请求,该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携带表单相关信息。
当PC端浏览器打开表单页面后,会开始采用轮询的方式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以获取表单附件的上传信息。这里轮询的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种:JS(Javascript)轮询的方式,即通过表单页面中的JS向web服务器轮询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第二种:通过在表单页面中嵌入诸如flash插件、java插件等插件的方式向web服务器轮询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第三种:通过PC端的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方式向web服务器轮询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基于第一种方式的技术成本较低,且用户体检较好的优点,优选第一种轮询的方式。
步骤313:web服务器到应用服务器获取该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文件信息。
步骤314:web服务器将获取的文件信息返回给PC端的浏览器。
步骤315:PC端的浏览器利用获取的文件信息刷新当前表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12至步骤315并不是本发明所必须的步骤,之所以执行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文件的上传进度,是从用户体验方面考虑的优选方案。
图3所示流程只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web服务器连同表单页面返回给第一终端的实际上是表单页面对应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除了上述流程中所述的通过信息码的方式返回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返回。例如直接返回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第一终端通过浏览器在表单页面上展现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在第二终端上通过诸如用户手动输入或拍照等方式获取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向web服务器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中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web服务器接收PC端浏览器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
同样,用户通过PC端浏览器打开表单页面时,或者在已打开的表单页面上进行进一步访问时,PC端浏览器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也就是说,该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可以是新打开表单页面时发送的访问请求,也可以是在已打开的表单页面上进一步发送的访问请求。在该请求中可以包含表单相关信息,该表单相关信息包括表单标识信息、应用标识信息以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其中表单标识信息是用于标识请求的表单的。为了区分表单所属的具体应用,因此在表单相关信息中还可能包含应用标识信息。唯一性标识信息主要是用于标识信息的上传来源的,可以采用用户标识,也可以采用一些编号信息,只要能够区分上传来源即可,另外,该唯一性标识信息也用于关联在PC端上传的表单数据和在智能终端上传的表单附件。
步骤402:web服务器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页面。
步骤403:PC端浏览器受到触发后向web服务器发送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在表单页面上触发功能按钮,该功能按钮是获取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的触发按钮,那么PC端浏览器就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该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也可以包含表单相关信息。
步骤404~405同图3中步骤302~3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6:web服务器利用PC端浏览器所请求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和安全码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返回给PC端浏览器。
同样本实施例中以二维码为例进行描述,也可以采用其他诸如一维码等其他信息码。PC端浏览器接收到二维码后,就能够将该二维码显示在表单页面上。
步骤407~417同图3中步骤305~315,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web服务器、文件存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上集成,或者说,文件存储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上的功能也可以都由web服务器实现。
以上是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实施例四对本发明提供的web服务器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web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该web服务器包括:用户侧接口单元10、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上传页面返回单元30以及表单处理单元4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文件信息获取单元50。
用户侧接口单元10负责与PC端浏览器和智能终端的数据交互。
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在用户侧接口单元10接收到PC端浏览器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通过用户侧接口单元10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发送给PC端浏览器。
具体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PC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接收到该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就相当于接收到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向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页面的同时,返回该表单页面对应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PC端浏览器就能够在表单页面上显示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第二种方式:PC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先向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页面;用户可以通过触发表单页面上功能按钮的方式使得PC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然后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再向PC端浏览器返回表单附件上传地址,PC端浏览器就能够将该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在表单页面上进行显示。
用户通过PC端浏览器打开表单页面时,或者在已打开的表单页面上进行进一步访问时,PC端浏览器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表单页面访问请求,也就是说,该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可以是新打开表单页面时发送的访问请求,也可以是在已打开的表单页面上进一步发送的访问请求。在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和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中可以包含表单相关信息,该表单相关信息包括表单标识信息、应用标识信息以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其中表单标识信息是用于标识请求的表单的。为了区分表单所属的具体应用,因此在表单相关信息中还可能包含应用标识信息。唯一性标识信息主要是用于标识信息的上传来源的,可以采用用户标识,也可以采用一些编号信息,只要能够区分上传来源即可,另外,该唯一性标识信息也用于关联同一用户在PC端上传的表单数据和在智能终端上传的表单附件。
智能终端获取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向web服务器请求打开表单附件的上传页面,即向web服务器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
上传页面返回单元30在用户侧接口单元10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通过用户侧接口单元10向智能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上传页面返回单元30可以将表单相关信息连同附件上传页面一同返回给智能终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在返回表单附件上传地址时,可以利用表单页面对应的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生成信息码,将该信息码返回给PC端浏览器,PC端浏览器可以在表单页面上展现该信息码。智能终端扫描并解析PC端浏览器上显示的信息码后就能够得到表单附件的上传地址,通过触发该上传地址来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
智能终端接收到web服务器返回的附件上传页面后,展现该附件上传页面,用户通过在附件上传页面上进行相关操作,将智能终端的数据作为表单附件提交给web服务器,随之一起提交的还有表单相关信息。
表单处理单元40在用户侧接口单元10接收到智能终端通过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时,存储表单附件。表单处理单元40在存储表单附件时,将表单附件附带的表单相关信息与表单附件进行关联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web服务器可以在本地对表单附件进行存储,也可以提交给另外的文件存储服务器对表单附件进行存储。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接收到PC端浏览器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时,可以获取与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结合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和安全码生成信息码。
具体地,安全码的生成可以由web服务器执行,也可以由另外的应用服务器执行。如果由另外的应用服务器来执行,则表单页面返回单元20将表单相关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并接收应用服务器生成安全码并建立表单相关信息与安全码之间映射关系后返回的安全码。
上传页面返回单元30在用户侧接口单元10接收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还可以获取利用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如果校验通过,则将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连同附件上传页面返回给智能终端。
上传页面返回单元30在获取利用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时,将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发送给应用服务器,接收应用服务器利用安全码进行校验后返回的校验结果。
在对安全码进行校验时,至少包括验证该安全码是否为已创建的安全码,如果是,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除此之外,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安全性,防止其他用户通过扫描PC端浏览器上显示的信息码再次进行非法附件的上传,上述校验进一步包括:校验该安全码是否已经被使用,如果安全码为已创建的安全码并且该安全码未被使用,则验证通过,否则验证失败。也就是说,在安全码校验通过时,会记录该安全码已经被使用,如果安全码再次被使用,则校验不会通过。
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文件的上传进度,增强用户体验,当PC端浏览器打开表单页面后,可以开始采用轮询的方式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以获取表单附件的上传信息。文件信息获取单元50在用户侧接口单元10接收到PC端浏览器发送的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时,获取与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所携带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已存储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将文件信息通过用户侧接口单元10返回给PC端浏览器,以供PC端浏览器利用文件信息刷新当前表单。其中表单处理单元40在提交表单附件到文件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时,可以将已存储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此时文件信息获取单元50可以到应用服务器获取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文件信息。
这里PC端浏览器采用的轮询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种:JS轮询的方式,即通过表单页面中的JS向web服务器轮询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第二种:通过在表单页面中嵌入诸如flash插件、java插件等插件的方式向web服务器轮询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第三种:通过PC端的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方式向web服务器轮询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基于第一种方式的技术成本较低,且用户体检较好的优点,优选第一种轮询的方式。
举一个例子,如果用户通过PC端浏览器打开表单页面,该表单页面上会显示一个二维码,如果用户希望进行表单附件的上传,则可以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并解析得到附件上传页面的url,触发该url就能够打开附件上传页面,通过在附件上传页面进行操作就可以将手机实时拍摄得到的照片或者本地相册中的照片作为表单附件进行上传。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web服务器和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1)通过本发明的实现方式,用户利用智能终端扫描浏览器上的信息码后,就能够打开附件上传页面将智能终端的数据作为附件直接上传至表单,无需PC端进行附件的存储以及在PC上的上传操作,简化了用户操作。
2)避免了PC端进行附件的本地存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3)在服务器端通过安全码实现对表单附件上传的安全控制,避免了其他用户再次扫描信息码进行表单信息的非法上传,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4)本发明对原有的表单处理业务并没有侵入,只需要在表单打开页面增加信息码的显示和文件信息刷新逻辑即可,很容易在应用中使用。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后,将表单页面和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或者,
接收到第一终端打开表单页面后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利用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生成信息码,将所述信息码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并解析所述信息码,得到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携带表单相关信息;
所述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一同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表单附件附带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在存储所述表单附件时,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之后且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
在接收到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如果校验通过,则将所述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具体包括: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安全码并建立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安全码之间映射关系后返回的安全码;
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具体包括:将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利用所述安全码进行校验后返回的校验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安全码进行校验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安全码是否为已创建的安全码,如果是,则校验通过,否则校验失败;或者,
判断所述安全码是否为已创建的安全码且所述安全码未被使用,如果是,则校验通过,否则校验失败;其中所述安全码校验通过时被记录为已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之后包括:将所述表单附件提交给文件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获取与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所携带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已存储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
将所述文件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文件信息刷新当前表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采用以下轮询的方式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通过表单页面中的Javascript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在所述表单页面中嵌入的插件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建立长连接的方式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11.一种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web服务器包括:
用户侧接口单元,用于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据交互;
表单页面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通过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将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上传页面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发送的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通过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返回附件上传页面;
表单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提交的表单附件时,存储所述表单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单页面访问请求后,将表单页面和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或者,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打开表单页面后发送的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后,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在将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时,具体用于:利用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生成信息码,将所述信息码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信息码供所述第二终端获取并解析从而得到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携带表单相关信息;
所述上传页面返回单元,用于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一同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表单处理单元在存储所述表单附件时,将所述表单附件附带的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表单附件进行关联存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
所述上传页面返回单元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时,还用于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如果校验通过,则将所述安全码所映射的表单相关信息连同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返回给所述第二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单页面返回单元在获取与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安全码时,具体用于:将所述表单相关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生成安全码并建立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安全码之间映射关系后返回的安全码;
所述上传页面返回单元在获取利用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进行校验的结果时,具体用于:将所述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携带的安全码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利用所述安全码进行校验后返回的校验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单处理单元在存储所述表单附件时,具体用于:将所述表单附件提交给文件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web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web服务器还包括:
文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时,获取与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所携带表单相关信息对应的已存储的表单附件的文件信息,将所述文件信息通过所述用户侧接口单元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文件信息刷新当前表单。
19.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权项所述的web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向所述web服务器发送获取附件上传地址的请求,接收并显示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获取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后,向所述web服务器发送附件上传页面访问请求,接收所述web服务器返回的附件上传页面,通过所述附件上传页面向所述web服务器提交表单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web服务器时,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并显示web服务器返回的信息码;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获取并解析所述信息码,得到所述表单附件上传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web服务器时,该系统还包括应用服务器;
所述应用服务器,用于利用所述web服务器发送的表单相关信息生成安全码,建立所述表单相关信息与所述安全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安全码返回给所述web服务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web服务器时,该系统还包括文件存储服务器;
所述文件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web服务器提交的表单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web服务器时,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通过以下轮询的方式向所述web服务器发送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通过表单页面中的Javascript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在所述表单页面中嵌入的插件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或者,
通过与所述web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方式轮询发送所述文件信息刷新请求。
CN201410057925.XA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Active CN104869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7925.XA CN104869128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TW103118594A TWI637279B (zh) 2014-02-20 2014-05-28 Method, system and web server for uploading form attachments
US14/624,420 US9692852B2 (en) 2014-02-20 2015-02-17 Uploading a form attachment
JP2016547516A JP6351737B2 (ja) 2014-02-20 2015-02-18 フォーム添付ファイルのアップロード
PCT/US2015/016274 WO2015126880A1 (en) 2014-02-20 2015-02-18 Uploading a form attachment
HK15111828.8A HK1211148A1 (zh) 2014-02-20 2015-12-02 種上傳表單附件的方法、系統和 服務器
US15/606,473 US10623522B2 (en) 2014-02-20 2017-05-26 Uploading a form attach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7925.XA CN104869128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128A true CN104869128A (zh) 2015-08-26
CN104869128B CN104869128B (zh) 2018-08-31

Family

ID=5379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7925.XA Active CN104869128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692852B2 (zh)
JP (1) JP6351737B2 (zh)
CN (1) CN104869128B (zh)
HK (1) HK1211148A1 (zh)
TW (1) TWI637279B (zh)
WO (1) WO201512688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8529A (zh) * 2015-12-17 2016-05-2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据的附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54A (zh) * 2016-09-07 2017-02-01 深圳市友为软件有限公司 通过扫描图形标识上传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03612A (zh) * 2015-10-20 2017-04-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图像上传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7679693A (zh) * 2017-09-03 2018-02-09 徐高超 基于二维码数据交互识别追溯的设备管理平台
CN108334641A (zh) * 2018-03-21 2018-07-27 上海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用户行为数据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020294A (zh) * 2017-10-20 2019-07-16 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表单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5971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
JP6498823B1 (ja) * 2018-07-19 2019-04-10 株式会社メルカリ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54438B1 (ja) * 2018-07-19 2019-01-16 株式会社メルカリ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75932A (zh) * 2018-08-29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12678B (zh) * 2021-07-15 2023-03-31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附件下载使用的安全防护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31108A1 (en) * 2011-06-22 2012-12-27 Dropbox, Inc. File sharing via link generation
WO2013127449A1 (en) * 2012-02-29 2013-09-06 Lirdy UG (haftungsbeschränkt)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ssociating pictures related to an event
CN103338255A (zh) * 2013-06-28 2013-10-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跨终端输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81272A (zh) * 2012-08-08 2014-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213B1 (en) 1998-03-23 2005-02-22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ttachments
US6589290B1 (en) 1999-10-29 2003-07-08 America Onli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pulating a form with data
US8327258B2 (en) 2001-11-19 2012-12-0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utomated entry of information into forms of mobile applications
US20030132967A1 (en) 2002-01-15 2003-07-17 Ram Gangadhar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rag and drop interface for transfer of multiple files between a web enabled device and a web server
US20040177159A1 (en) 2003-03-04 2004-09-09 Webpost Enterprises Ltd. Systems for uploading and automatically processing computer files
US20050004987A1 (en) 2003-07-03 2005-01-06 Sbc, Inc.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uploading files
JP2005191911A (ja) * 2003-12-25 2005-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US20060020670A1 (en) 2004-07-26 2006-01-26 Nathan Anderson Computer system that facilitates addition of webpages to website
US20070106736A1 (en) 2005-11-10 2007-05-10 Xerox Corporation Variable and customizable email attachments and content
US8468244B2 (en) * 2007-01-05 2013-06-18 Digital Doors, Inc. Digit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security designated data and with granular data stores
TW200832154A (en) * 2007-01-16 2008-08-01 Era Digital Media Co Method of mobile multimedia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access
US8912884B2 (en) * 2010-09-16 2014-12-16 Sentrilock, Llc Electronic key lockout control in lockbox system
US9286598B2 (en) * 2010-10-15 2016-03-15 Corbis Corporation Seamless upload and ingest of release forms from a mobile device to a digital media system
US9185065B2 (en) 2010-11-05 2015-1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attachment reduction
US9165285B2 (en) 2010-12-08 2015-10-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ared attachments
US20120278407A1 (en) 2011-04-28 2012-11-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uploading of attachments to a shared location
US10552799B2 (en) 2011-04-28 2020-02-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pload of attachment and insertion of link into electronic messages
JP5565440B2 (ja) * 2011-08-23 2014-08-06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本人確認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00611B2 (en) 2013-03-26 2016-03-29 Dropbox, Inc. Content-item linking system for messaging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31108A1 (en) * 2011-06-22 2012-12-27 Dropbox, Inc. File sharing via link generation
WO2013127449A1 (en) * 2012-02-29 2013-09-06 Lirdy UG (haftungsbeschränkt)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ssociating pictures related to an event
CN103581272A (zh) * 2012-08-08 2014-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38255A (zh) * 2013-06-28 2013-10-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跨终端输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612A (zh) * 2015-10-20 2017-04-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图像上传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5608529A (zh) * 2015-12-17 2016-05-2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据的附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608529B (zh) * 2015-12-17 2021-02-26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据的附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54A (zh) * 2016-09-07 2017-02-01 深圳市友为软件有限公司 通过扫描图形标识上传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79693A (zh) * 2017-09-03 2018-02-09 徐高超 基于二维码数据交互识别追溯的设备管理平台
CN110020294A (zh) * 2017-10-20 2019-07-16 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表单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334641A (zh) * 2018-03-21 2018-07-27 上海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用户行为数据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8334641B (zh) * 2018-03-21 2020-10-16 上海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用户行为数据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128B (zh) 2018-08-31
TW201533589A (zh) 2015-09-01
JP6351737B2 (ja) 2018-07-04
US9692852B2 (en) 2017-06-27
HK1211148A1 (zh) 2016-05-13
WO2015126880A1 (en) 2015-08-27
TWI637279B (zh) 2018-10-01
US20150237163A1 (en) 2015-08-20
US20170264707A1 (en) 2017-09-14
JP2017509949A (ja) 2017-04-06
US10623522B2 (en)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9128A (zh) 一种上传表单附件的方法、系统和web服务器
US979425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05472052B (zh) 一种跨域服务器的登录方法和系统
CN105100108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063620B2 (en)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4468531A (zh) 敏感数据的授权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21165A (zh) 一种验证身份的方法和服务器、客户端
CN104540129B (zh) 第三方应用的注册和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4901970B (zh) 一种二维码登录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4852895A (zh) 在多功能设备上的支持OAuth的云服务的卡认证
EP3203709A1 (en) Cloud service server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loud service server
CN104967586B (zh) 一种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2028A (zh) 一种一键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44052B (zh) 一种文字中间的关键词与图片或视频对应的验证方法
CN105516068A (zh) 信息交互以及人体生物特征数据与账号的关联方法、装置
US94599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int ready content to a printing device
EP3180714A1 (en) Form filling method and related terminal
CN105141427A (zh)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2604A (zh) 一种基于特征图像识别的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WO2017107961A1 (zh) 一种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5101205A (zh) 一种一键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88686A1 (zh) 实现网站指纹登录的方法、装置和客户端设备
JP2019016834A5 (zh)
CN104951714A (zh) 基于系列的设备绑定
CN104348613B (zh) 用户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114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