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9032B -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032B
CN104869032B CN201510195335.8A CN201510195335A CN104869032B CN 104869032 B CN104869032 B CN 104869032B CN 201510195335 A CN201510195335 A CN 201510195335A CN 104869032 B CN104869032 B CN 104869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nni
port
business
availability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53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032A (zh
Inventor
白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953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9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9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涉及PTN网络管理中的CAC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在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LSP和PW;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本发明能够完成关键链路端口的预警和提示,保证关键业务的质量,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最大化利用所维护的PTN网络带宽,及时对网络调整和扩容进行规划。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TN网络管理中的CAC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电信运营商网络中。PTN使用前期,由于PTN网络因为带宽资源十分充足,因此一般不设置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路径)和PW(Pseudo Wire,伪线)的CIR(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承诺带宽),也没有对NNI(Network-Network Interface,网络侧)端口的CAC(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连接允许控制)检测进行管理。
随着网络业务量的不断增多,用户网络的带宽利用率逐渐提升,进而需要用户掌握主要链路的带宽利用情况,以便保证网络业务的质量。因此,NNI端口的CAC检测就十分重要,并且用户希望能够对关键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能够进行预警和提示,以便于保证业务质量,提早进行网络规划和扩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能够完成关键链路端口的预警和提示,保证关键业务的质量,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最大化利用所维护的PTN网络带宽,及时对网络调整和扩容进行规划。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网络侧NNI端口的类型,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根据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转到步骤S2;
S2:在分组传送网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和伪线PW,转到步骤S3;
S3:在PTN网络中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承诺带宽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转到步骤S4;
S4: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步骤S1中的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转到步骤S5;
S5: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步骤S1中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所述利用率警示阈值包括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提示阈值为50%~75%,警示阈值为75%~9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小于提示阈值,则正常显示带宽利用率;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在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则显示带宽利用率、并标记提示信号;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大于警示阈值,则显示带宽利用率、并标记警示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提示信号为黄色,警示信号为红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5中所述显示警示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作NNI端口带宽利用率列表,该表中包括以下属性:光纤连接名称、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已用带宽、带宽利用率和越限类型,越限类型包括与提示信号对应的“提示”,以及与警示信号对应的“警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PTN网络中的业务需要配置LSP和PW时,根据业务需求在业务源和宿网元之间建立LSP,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否保护LSP;在LSP上建立PW,通过PW承载业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配置LSP和PW时,省略带宽参数的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承载当前业务的LSP,确定当前LSP上的所有NNI端口,将每个NNI端口承载的全部业务的CIR之和作为该NNI端口已用带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除以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即为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上述方法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系统,包括利用率警示阈值设置模块、业务配置模块、已用带宽计算模块、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和警示结果显示模块;
所述利用率警示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网络侧NNI端口的类型,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根据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向业务配置模块发送业务配置信号;
所述业务配置模块用于:收到业务配置信号后,在分组传送网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和伪线PW,向已用带宽计算模块发送已用带宽计算信号;
已用带宽计算模块用于:收到已用带宽计算信号后,在PTN网络中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承诺带宽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向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带宽利用率计算信号;
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用于:收到带宽利用率计算信号后,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步骤S1中的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向警示结果显示模块发送警示结果显示信号;
警示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收到警示结果显示信号后,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步骤S1中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根据业务需求配置LSP和PW、并指定业务的CIR;根据CIR计算承载LSP的NNI端口的已用带宽,根据NNI端口的已用带宽和最大带宽计算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因此,本发明能够在没有设置LSP、PW的现网用户的CIR的操作现状的基础上,直接通过业务层CIR计算出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进而完成关键链路端口的预警和提示,保证关键业务的质量。
(2)本发明利用率警示阈值包括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当NNI端口的宽带利用率达到提示阈值或警示阈值,会分别以不同的提示信号及早对用户进行警示,以便用户对不能保证业务带宽的端到端业务配置进行及时调整。
与此同时,本发明通过NNI端口带宽利用率列表为用户显示结果,用户在知晓NNI端口带宽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够知晓与NNI端口有关的其他信息,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最大化利用所维护的PTN网络带宽,及时对网络调整和扩容进行规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NNI端口的类型,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根据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转到步骤S2。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NNI端口的类型和最大带宽参见表1所示,其中GE的注释为: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步骤S1的利用率警示阈值包括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提示阈值为50%~75%,优选为60%,警示阈值为75%~95%,优选为80%。
表1、 具体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数据表
端口类型 NNI端口最大带宽(单位:M)
40GE 40000
10GE 10000
GE 1000
S2:在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LSP和PW,转到步骤S3。
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PTN网络中的业务需要配置LSP和PW时,根据业务需求在业务源和宿网元之间建立LSP,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否保护LSP;在LSP上建立PW(配置LSP和PW时,可以省略带宽参数的设置),通过PW承载业务。
S3:在PTN网络中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转到步骤S4。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承载当前业务的LSP,确定当前LSP上的所有NNI端口,将每个NNI端口承载的全部业务的CIR之和作为该NNI端口已用带宽。
S4: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步骤S1中的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转到步骤S5。
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除以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即为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
S5: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步骤S1中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
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小于提示阈值,则正常显示带宽利用率;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在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则显示带宽利用率、并标记提示信号(本实施例中的提示信号为黄色);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大于警示阈值,则显示带宽利用率、并标记警示信号(本实施例中的警示信号为红色)。
步骤S5中显示警示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作NNI端口带宽利用率列表,参见表2所示,该表中包括以下属性:光纤连接名称、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已用带宽、带宽利用率和越限类型,其中光纤连接名称由两端NNI端口名称合成,越限类型包括与提示信号对应的“提示”,以及与警示信号对应的“警示”。
表2、 NNI端口带宽利用率列表
属性名 类型 说明 示例
光纤连接名称 字符串 连接两端NNI名称合成 10GE_NE1.S1.P1_NE2.S3.P2
最大带宽 整数 根据表1中定义取值 10000M
已用带宽 整数 根据步骤S3计算得来 6500M
带宽利用率 百分数 根据步骤S4计算得来 65%
越限类型 枚举 提示、警告两种 提示
备注:表2中10GE_NE1.S1.P1_NE2.S3.P2代表网元1槽位1的端口1和网元2槽位3的端口2之间带宽为10GE的光纤连接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现上述方法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系统,包括利用率警示阈值设置模块、业务配置模块、已用带宽计算模块、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和警示结果显示模块。
所述利用率警示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网络侧NNI端口的类型,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根据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向业务配置模块发送业务配置信号。
所述业务配置模块用于:收到业务配置信号后,在分组传送网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和伪线PW,向已用带宽计算模块发送已用带宽计算信号。
已用带宽计算模块用于:收到已用带宽计算信号后,在PTN网络中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承诺带宽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向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带宽利用率计算信号。
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用于:收到带宽利用率计算信号后,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步骤S1中的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向警示结果显示模块发送警示结果显示信号。
警示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收到警示结果显示信号后,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步骤S1中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网络侧NNI端口的类型,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根据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所述利用率警示阈值包括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转到步骤S2;
S2:在分组传送网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和伪线PW,转到步骤S3;
S3:在PTN网络中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承诺带宽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当前业务的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转到步骤S4;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承载当前业务的LSP,确定当前LSP上的所有NNI端口,将每个NNI端口承载的全部业务的CIR之和作为该NNI端口已用带宽;
S4: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步骤S1中的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转到步骤S5;
S5: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步骤S1中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提示阈值为50%~75%,警示阈值为75%~9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小于提示阈值,则正常显示带宽利用率;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在提示阈值和警示阈值之间,则显示带宽利用率、并标记提示信号;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大于警示阈值,则显示带宽利用率、并标记警示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号为黄色,警示信号为红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显示警示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作NNI端口带宽利用率列表,该表中包括以下属性:光纤连接名称、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已用带宽、带宽利用率和越限类型,越限类型包括与提示信号对应的“提示”,以及与警示信号对应的“警示”。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PTN网络中的业务需要配置LSP和PW时,根据业务需求在业务源和宿网元之间建立LSP,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否保护LSP;在LSP上建立PW,通过PW承载业务。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配置LSP和PW时,省略带宽参数的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除以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即为该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率警示阈值设置模块、业务配置模块、已用带宽计算模块、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和警示结果显示模块;
所述利用率警示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网络侧NNI端口的类型,确定NNI端口的最大带宽,根据最大带宽设置NNI端口的利用率警示阈值,向业务配置模块发送业务配置信号;
所述业务配置模块用于:收到业务配置信号后,在分组传送网PTN网络中对需求的业务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和伪线PW,向已用带宽计算模块发送已用带宽计算信号;
已用带宽计算模块用于:收到已用带宽计算信号后,在PTN网络中配置业务,指定业务的承诺带宽CIR,根据业务的CIR计算承载当前业务的LSP的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向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带宽利用率计算信号;
带宽利用率计算模块用于:收到带宽利用率计算信号后,根据每个NNI端口的已用带宽、以及步骤S1中的NNI端口的最大带宽,分别计算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向警示结果显示模块发送警示结果显示信号;
警示结果显示模块用于:收到警示结果显示信号后,分别将每个NNI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与步骤S1中的利用率警示阈值比较后,显示警示结果。
CN201510195335.8A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869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335.8A CN104869032B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5335.8A CN104869032B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032A CN104869032A (zh) 2015-08-26
CN104869032B true CN104869032B (zh) 2019-01-18

Family

ID=5391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5335.8A Active CN104869032B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90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0476B (zh) * 2015-06-15 2021-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用户侧端口保证带宽的方法和网络监测系统
CN106961399B (zh) * 2016-01-08 2021-0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出端口预留带宽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104904B (zh) * 2016-02-23 2020-10-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流量识别的网络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7769982A (zh) * 2017-11-20 2018-03-0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tn网络带宽的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8243122A (zh) * 2018-01-04 2018-07-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带宽利用率动态调整QoS带宽的方法
CN112602294B (zh) * 2018-08-29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宽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CN113055241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435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网络中端到端的业务带宽保障方法
CN102907044A (zh) * 2011-05-27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宽带网络网关下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117867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网管软件的端到端业务连接方法
CN103797841A (zh) * 2013-08-19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1498B2 (ja) * 2001-08-31 200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帯域更新方法
CN101001117B (zh) * 2007-01-23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拥塞型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局端设备的带宽动态分配方法
CN101583057B (zh) * 2009-06-11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选路方法及装置
CN101662799B (zh) * 2009-08-28 2012-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纳控制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435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网络中端到端的业务带宽保障方法
CN102907044A (zh) * 2011-05-27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宽带网络网关下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117867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网管软件的端到端业务连接方法
CN103797841A (zh) * 2013-08-19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032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9032B (zh) 一种通过业务层带宽进行cac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US9825845B2 (en) Path computation method,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node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US1003862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end-to-end paths through a network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domains
EP2978237B1 (en) Device unit, node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tunnel bandwidth
CN107204941A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93692A1 (zh)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869024B (zh) 一种ptn网络智能带宽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1686190B (zh) 数据传输的映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1721A (zh) 一种段路由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发送装置
CN103326940B (zh) 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运营商边缘设备
CN112866042A (zh)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0429892C (zh) 为网元本地控制一个或多个将建立连接的参数的设备
CN106803811A (zh) 一种路由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791074A (zh) 一种建立pw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25819B (zh) 一种报文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
CN106961400A (zh) 一种实现云平台虚拟端口镜像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34935A (zh) 一种服务层信号失效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208468A (zh) 用于otn业务自动开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83320B (zh) 一种基于otn分组业务无损调整的装置与方法
CN104579820B (zh) 可控的mpls‑tp标签交换路径丢包率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480652B (zh) 映射业务流的方法和ont
CN107689920A (zh) 一种端到端的多业务自动路由感知方法
CN110166320B (zh) 基于OpenFlow交换机的MPLS-TP OAM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742366A (zh) 一种光分组网络中qos保证的参数化标签转发方法
EP2487834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degraded signal def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